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1 :空气成分1 .学习目标1 .通过观看录像,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关注温室效应。2 .通过看幻灯片,观察分析、总结实验现象。3 .通过视频了解一氧化碳的产生途径和中毒原理。二、重难点的提示要点:1.二氧化碳的性质。2 .一氧化碳的性质。难点:1.CO2和水的反应。2.CO2与澄清石灰水的反应。1 .二氧化碳1 .研究实验1现象分析讨论1 .根据以上性质,可以说是CO2用途2 .在日常生活中,相同体积的CO2比空气重的证明是什么?3 .在实验室,有什么证明同体积的CO2比空气重的东西?探索实验二现象分析讨论1 .实验室里有证明二氧化碳溶于水的例子2 .日常生活中什么样的例子证
2、明了二氧化碳溶于水研究实验3反应实验讨论如何证明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二.一氧化碳1. CO为什么会中毒? 中毒的生理过程怎么样?讨论(1)、因为CO有剧毒,在冬天的房间用煤炭和木炭加热的时候,怎样才能防止煤气中毒事件?(2)有人用炉火取暖,为了防止煤气中毒,把水放在炉子上,这样可以吗?【从堂练习】按下图的装置制造二氧化碳,验证其性质,解决以下问题(1)在设备a中制造和使用二氧化碳的药品是:(2)在装置c中检查二氧化碳时,在装置c中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用装置b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的话,装置b所容纳的试剂就(4)利用收集到的二氧化碳气体,修订了一个实验,证明二氧化碳气体不支
3、持燃烧和燃烧,且具有比空气密度大的性质。 (要求用语言叙述实验的过程和现象)构想解析:使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得到二氧化碳,在二氧化碳中混入氯化氢气体,用通过水洗除去氯化氢气体杂质的澄清的石灰水检查二氧化碳的存在。 最后,在点燃小烧杯的高低不同的蜡烛中放入二氧化碳气体,证明蜡烛熄灭。 说明了二氧化碳比空气重,不支持燃烧和不燃性。答案: (1)石灰石(或大理石)稀盐酸2)CO2 Ca(OH)2=CaCO3 H2O(3)紫色底盘试验液(4)向烧杯点燃的高低不同的蜡烛中注入二氧化碳气体,熄灭蜡烛。 说明了二氧化碳比空气重,不支持燃烧和不燃性。例题1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需要不断消耗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但
4、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含量几乎没有变化。 这是为了(的)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化石燃料的燃烧死去的动植物的腐败矿物例如CaCO3的分解A. B. C. D.构想导航: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几乎没有变化。 这是由于绿色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一方面持续消耗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另一方面由于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化石燃料的燃烧、死亡动植物的腐烂、矿物例如CaCO3的分解等而产生二氧化碳。回答: d例题2 .近年来,地球的气候逐渐变暖,科学家们认为这是“温室效应”造成的。 下一种气体进入大气层会带来温室效应的是()A.CO B.CO2 C.SO2 D.NO2构想导航: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地球的气候逐渐变暖,这就是“温
5、室效应”。回答: b例题3 .下面关于CO的说法正确的是()a .一氧化碳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b .把水放在炉火上,可以避免一氧化碳中毒c .一氧化碳含有氧元素和碳元素,因此属于混合物d .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人体缺氧构想导航:本问题研究一氧化碳的性质。 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有毒气体,一氧化碳中毒吸入肺部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血液中的这种物质不能很好地与氧结合,因为人体缺氧。 一氧化碳难溶于水,把水放在炉火上,水就不能吸收一氧化碳,这种方法不能避免一氧化碳中毒。 一氧化碳是化合物,是纯粹的,不是混合物。回答: d例题4.CO和CO2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关于一氧化碳和二氧
6、化碳的记述中,正确的是()a .无色有毒的气体b .全部是氧化物,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c .碳和氧可以反应制成d . 可溶于水,可使紫色底盘试验液变红构想导航:本问题是调查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性质的比较。 二氧化碳是无色无毒的气体,a是错误的。 一氧化碳不能和氢氧化钙溶液反应,b错了。 碳和氧能够反应制造,氧充分就生成二氧化碳,氧不足就生成一氧化碳,c是正确的。 一氧化碳不易溶于水,d不对。回答: c【知识的语境】对此项目CO2(有反应的写法)有反应的写法物理性质化学习性质量和水反应与石灰水反应可燃性二毫克二点火二毫克还原性无氧化性CO2 C高温2CO无毒性不呼吸,空气中的含量超过10%就会死亡有
7、剧毒,空气中也有1%死亡。 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缺氧使人死亡用途作为灭火、制冷剂、人工降雨、汽水、化工原料。煤气燃料冶炼金属的还原剂【综合展开】当某种清洁气体通过下图的装置时,在a处观察到紫色的剪切试验液不变色,在c处观察到石灰水混浊。 由此判断气体和黑色粉末的可能组合是什么解析:本问题是从实验现象探讨物质组成的主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实验中,a中紫色的剪切试验液没有变色,表明该气体既不是酸性气体(CO2、HCl、SO2),也不是碱性气体(NH3)。 在c中明确了石灰水浑浊,表明经过b装置反应生成了CO2气体。 众所周知,通气气体和b中玻璃管中的黑色粉末都是纯的,表明玻璃管中装的不是炭粉
8、和氧化铜的混合物。 现有知识证实,气体和黑色粉末的可能组成是氧和碳粉末或一氧化碳和氧化铜粉末。答案:氧和炭粉或一氧化碳和氧化铜粉末。如何防止空车的一氧化碳中毒?轿车基本上配备了空调设备,如果不正确使用会引起乘客一氧化碳中毒,危及生命。我国每年都发生空车一氧化碳中毒死亡事故。 其实,产生一氧化碳的不是空调,而是发动机。 根据测试,汽车运转时,发动机转速每分钟15003000转时排出的废气中不存在过剩的一氧化碳,但由于发动机怠速时燃烧不充分,在含有大量一氧化碳的废气的运转中,油门过大油和空气的比超过正常的1:12.5,油多的空气少,也会出现含有一氧化碳的极浓的废气。空凋车节省能量,门窗气密良好,车
9、内外空气难以对流。 只有在汽车开动之后。 空气必须通过空中的凋落设备才能产生对流。 因此,即使车停了,天空一散,发动机排出的一氧化碳也有可能逐渐聚集到车内。 再加上车内的人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时间一长车内的氧气逐渐减少,乘员无意中中毒失去知觉,重症时失去生命。为防止一氧化碳中毒,空凋车应检查排气系统有无漏气部位,如发现车厢内有漏气部位,应及时排除。空凋车停车时,即使在行驶中,也不要长时间开放空凋机。 为了使车内外的空气产生对流,请始终打开12扇窗户。开车或坐空车感到头晕、沉入、四肢无力时,应立即打开窗户呼吸新鲜空气,在排除晕车和其他病因的前提下,考虑一氧化碳中毒的可能性。 此时请停车,下车休
10、息一会儿,等身体正常关闭后再开车。(解答时间: 10分钟)第一种说法正确的是a .在实验室通过常用排水法收集CO和CO2B. CO2与c反应生成CO,CO2发生氧化反应C. CO2的水溶液可以使紫色的底盘变红,这是CO2的化学性质D. CO燃烧时,产生蓝色火焰关于二次二氧化碳,正确的是a .二氧化碳可以通过甲烷(CH4)以足够量的氧充分燃烧而产生b .二氧化碳可以用燃烧的木棍鉴定c .干冰能利用在舞台上云雾的制造中,是因为二氧化碳溶解在水中d .在实验室中,通常使块状石灰石与浓盐酸反应,采集CO23 .在关于图所示的二氧化碳的实验中,只能证明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的是()4 .用实验探索的方法探索
11、未知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式。 为了探索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具有酸性的物质,a、b两同学分别修订了研究实验的方案。 a先生的实验方案是,使二氧化碳通过紫色的底盘试验液,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如下图甲所示。 b先生的实验方案是,取四朵用底盘试验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按照下图b进行实验,观察小花的颜色变化(紫色的底盘试验液接触酸溶液变成红色)。请评价a、b两个同学的实验研究方案(1)哪个同学的方案合理? 上面写的是什么意思?(2)方案合理的理由是。 中国语:中国语。择一问题一. d 分析: CO2溶于水,排水法不能收集。 CO2与c反应生成CO,CO2失去氧气,CO2发生还原反应。 CO2的水溶液之所
12、以使紫色的底盘变红,是因为CO2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碳酸(H2CO3),H2CO3使紫色的底盘试验液变红。 这是碳酸的化学性质。二. a 解析:甲烷在足够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CH4 2O2点火CO2 2H2O; CO2不燃烧,燃烧的木棒进入充满CO2的气瓶中,木棒消失,但不燃烧的气体不一定是CO2,有N2、稀有气体等。 干冰用于制作舞台上的云雾,是为了干冰升华吸收空气中的大量热量,使空气中的水气凝结成小水滴形成云雾。 在实验室中通常使块状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来采集CO2,但不使用浓盐酸是因为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所以在得到的CO2中混合了氯化氢气体。3.D分析: a实验表明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b实验表明二氧化碳与石灰石反应,c实验表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示酸性,可以使紫色底盘变红,这是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表现。 d实验表明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这是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1) b先生的实验方案是合理的(2)B先生进行多个比较实验,通过观察小花的颜色变化,可以说明紫色的花蕊变红不是水作用的结果,不是二氧化碳作用的结果,也不是酸作用的结果,二氧化碳溶解在水中生成具有酸性的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山东夏津财金水务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份天津宝坻区金地城市建设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5春国家开放大学《阅读与写作2》形考任务1-5参考答案
- 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育婴师考试策略论述试题及答案
- 医学知识学习计划与实践方法试题及答案
- 建立良好习惯的试题及答案
- 全国百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考考前提分物理仿真卷含解析
- 金融行业分析五官
- 2025-2030中国电子仿生手行业发展分析及投资风险预测研究报告
- 汽车电器试题B及答案
- 露营地项目策划
- 神经外科围手术期
- 《垂直绿化》课件
- 短视频剪辑课件下载
- 食品安全及传染病防控
- 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招聘笔试真题2023
- 舌后坠术后护理个案
- 樊昌信通信原理课后答案
- 创业思维-创造你喜爱的人生(浙江旅游职业学院)知到智慧树答案
- 农村共有住宅房屋买卖协议
- 2024年10月自考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