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第三单元复习课件.ppt_第1页
科学第三单元复习课件.ppt_第2页
科学第三单元复习课件.ppt_第3页
科学第三单元复习课件.ppt_第4页
科学第三单元复习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地球表面的地形,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平原:低平而广阔,盆地:周围有山地、高原环绕,中间地势较低,准噶尔盆地,还有什么地形? 山地、丘陵、高原,盆地:周围有山地、高原环绕,中间地势较低,平原:低平而广阔,山地:地势高而崎岖,峰峦高耸,丘陵:海拔不高、山顶浑圆,高原:海拔较高、地面开阔或有丘陵起伏,黄土高原,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平原 高原 山地 丘陵 盆地,周围有山地、高原环绕,中间地势较低,地势高而崎岖,峰峦高耸,海拔不高、山顶浑圆,海拔较高、地面开阔或有丘陵起伏,地平而宽广,地球表面的地形,颜色 数字 图例 地形图上常常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不同高度地形, 比如深浅不同的棕色和褐色分

2、别表示海拔2000到5000米以上的高原和山地。 白色表示总年积雪的山峰,往往都在六千米以上。深浅不同的绿色表示海拔不同的平原,深浅不同的蓝色表示各种深度的海洋 。蓝色的封闭图形是湖泊,蓝色的曲线表示河流。,地球表面的地形,1、我国地形主要有 、 、 、 、 。 其中分布最广面积最大的是 。 2、我国的地形 高 低,西部多 ,东部多 , 呈 状分布。 3、深浅不同的蓝色表示深浅不同的海洋,深蓝色表示海 很 ,浅蓝色则表示海比较 。,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山地,西,东,高原,平原,阶梯,深,浅,1、通过观察世界地形图可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地球上大部分是海洋陆地面积较小 B

3、、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包围着 C、中国地形是东高西低 2、我国地形多样,面积最大、分布最广的是( )。 A、平原 B、高原 C、山地 3、关于我国地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西部多高山,东部多平原 B、我国西部多平原,东部多高山 C、我国西部多平原,东部多丘陵 4、被称为“世界屋脊”的是( )。 A、黄土高原B、青藏高原 C、云贵高原,C,C,A,B,判 断,1、地球是大部分是陆地,小部分是海洋。( ) 2、从地图上看,面积最大的是欧亚大陆,面积最小的是澳大利亚大陆.( ) 3、我国的地形以平原为主。( ) 4、青藏高原是世界最高的地方,号称“世界屋脊” 。( ) 5、在地球的不同地形上

4、,生活着不同的动物和植物。( ) 6、在地形图上,海洋的颜色也是不同的,不同的颜色代表海洋的深浅不同( ) 7、我国的地形主要以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为主。( ) 8、地球表面的地形在不断变化。( ),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火山 地震,地壳,地幔,地核,地球的内部结构,喜马拉雅山,东非大裂谷,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岩石会改变模样吗?,实验一(检验冷热作用) 1.用火柴点燃酒精灯。 2.横握镊子柄,用外焰加热。 3.加热后,岩石放入冷水冷却。 4.夹住岩石,擦去水滴后继续加热。(多反复几次) 5.实验结束,整理器材,放于一旁,结束实验

5、。(注意酒精灯的熄灭方法),风化:由于受到水、大气、气温或者动物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就叫做风化。,现在大家能不能解释为什么山上布满裂缝,山脚下堆满碎石了吗?,岩石岩石碎片小石子跟沙,风化,继续风化,海南第一山东山岭 东山岭上奇峰异石、乱石相叠,形成了各种各样奇特的自然景观。 东山岭主要由花岗岩构成,长期以来这些花岗岩由于温差及海水、海浪的侵蚀风化作用,先是产生裂缝,后来裂缝越来越大,然后岩石分离、垮塌,逐渐形成各种奇形怪状的石头。,云南的路南石林 石林是石灰岩受水的化学风化作用的结果。 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云南气候温和潮湿,河水和地下水中含很多二氧化碳,石灰岩中的碳酸钙遇到这种

6、水很容易被溶解,日久天长,石灰岩被侵蚀成了奇峰、暗洞、石林、暗河等奇特岩溶地貌。,1、地球的内部可以分成_、_、_三部分。2、绝大部分地震发生在_内。火山活动与_和_运动有关。3、喜马拉雅山脉是由于两大板块_形成的;东非大裂谷则是两大板块_而形成的。4、岩石变化的原因有:_、_、_、_。5、什么叫风化?,课前复习,地壳,地幔,地核,地幔,地壳,地壳,碰撞,拉张,动物的作用,流水的作用,植物的作用,冷和热作用,由于受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风化。,土壤中有什么,小组活动二 探究土壤的成分,实验1 用放大镜观察土壤你发现土壤中有:,石头、小颗粒、沙子、植物残体、小动物等。

7、,把土壤的微粒分类,根据颗粒大小可以把土壤的微粒分类,最大的土壤颗粒是沙砾(小石子),其次是沙,接着是比沙还小的粉沙,最小的土壤微粒是黏土。这些统称为岩石的微粒。沙砾(小石子)直径大于2毫米、黏土的微粒很小,甚至用肉眼都没办法看清楚。,土壤颗粒的分类,根据颗粒大小可以把土壤的微粒分类,最大的土壤颗粒是沙砾(小石子),其次是沙,接着是比沙还小的粉沙,最小的土壤微粒是黏土。这些统称为岩石的微粒。 沙砾 沙 粉沙 黏土 直径2毫米 直径2毫米 直径 毫米 直径 毫米,1,16,1,256,黏土,粉沙,沙,沙砾,土壤中有什么,沉积物最上面一层是黏土,用小棍挑一点在手上涂抹,感到黏滑、细腻,其次是沙粒,

8、越到底下颗粒越粗,漂浮在水面上的是植物残体。,探究结果:,小结,土壤中含有: 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知识补充,土壤中还有腐殖质和盐分。腐殖质是动植物腐烂时产生的黑色物质,盐分是溶解在水中的矿物质,它们都是植物生长必须的营养元素。,岩石,岩石碎裂,小石子和沙,风化,继续风化,小石子和沙,土壤,继续风化,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小组活动四 总结土壤是怎样形成的呢?,“土壤是地球上 最有价值的资源”,蚂蚁 蚯蚓 蜗牛 老鼠 细菌 植物的茎、根、叶,分解动物、植物的残留体 在土壤中群居 在土壤中筑窝 靠腐烂的生物为生 是腐殖质的主要来源 使植物的根更容易伸展使空气水更

9、容易进入泥土,土壤中有什么,1、土壤为许多动植物和微生物提供了栖息地和必须的养料; 2、生物使土壤更丰富; 3、生物的活动使水分和空气更容易进入土壤,更利于生物的生活和植物的生长。 4、土壤和生物有密切关系,土壤为人类提供了衣、食、住、行的材料来源。,1、土壤是由 、 、 、 、 和 等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2、根据颗粒大小可以把土壤的微粒分类,从大到小分别是 、 、 和 。 3、把土壤放入水中,发现有气泡冒出,说明土壤中有 。土壤中还含有植物生长所需要的 和 。,土壤中有什么,水,空气,沙,黏土,腐殖质,小石子,沙砾,沙,粉沙,黏土,空气,腐殖质,盐分,1、把土壤拿来烧会闻到一股焦臭味,这是因

10、为土壤中有( )。 A、水分 B、黏土 C、腐殖质 2、最大的土壤颗粒是( )。A、沙砾 B、沙 C、粉沙 3、因为土壤中有( ),所以很多小动物能生活在土壤里。 A、沙 B、黏土 C、空气 4、土壤中蚯蚓的主要作用是( )。A、给植物提供盐分 B、使植物的根更容易伸展使空气和水更容易进入土壤 C、分解动物、植物残留体,C,A,C,土壤中有什么,B,5、可以用来烧制砖块的是( )。 A、沙砾 B、沙 C、黏土 6、颗粒直径大于2毫米的是( )。 A、沙砾 B、沙 C、粉沙,C,A,土壤中有什么,黏土,粉沙,沙,沙砾,1、土壤是由水、空气、沙、黏土腐殖质等混合成的。( ) 2、不同的地方,土壤的

11、颜色是不同的。( ) 3、腐殖质多的土壤,小动物也会比较少。( ) 4、每立方米的土壤中,生活着几十亿个生物体。( ) 5、土壤中最小的颗粒是黏土。( ) 6、土壤在水中搅拌后沉淀可以按颗粒大小分成几层。( ) 7、土壤中的腐殖质和盐分,是植物生长所需营养元素。( ),土壤中有什么,雨水对土地的侵蚀,模拟降雨对土地侵蚀作用的实验,用掺有少量沙、石的土在一个长方形塑料盒中堆一个斜坡地形,并用小铲子拍紧,再在土的边缘造一个垂直的“悬崖“。把装有“悬崖”的盒子放在废报纸上,在报纸上铺塑料膜,并把盒子的一端垫高。另准备一个喷水壶洒水,注意尽量让“雨水”降落到斜坡的土上,观察当“雨水”降到“地形”上时,

12、会发生什么现象?,实验前,实验后,我们的发现:,土地表面的泥沙和黏土被水冲走了。 土地表面形成了沟渠 雨水比较干净,径流则浑浊。,比较接水器里的“径流”与“雨水”有什么不同?这说明了什么?,“径流”浑浊,“雨水” 较清。 这说明流水对土壤有侵蚀作用。,雨点降落时的力可以打散并溅起土壤的微粒,雨水在地面流动时,携走了这些微粒,一部分土壤便被带走了,这就是侵蚀。,影响侵蚀的因素有哪些?,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会影响土壤被侵蚀的程度。,说说我们的推测和理由。,降雨量的大小 有无植物覆盖 土地坡度大小,影响侵蚀的因素,1、暴雨时,小河里水很浑浊,这是因为雨水中有大量的( )。 A、

13、石块 B、泥沙 C、小鱼 2、我们常能看到地表有沟壑,这是由于( )造成的。 A、动物 B、风吹 C、雨水的流动,B,C,3、下面受到雨水侵蚀最严重的是( )。 A、华北平原 B、黄土高原 C、热带雨林 4、最容易被雨水冲走的是土壤中的( )。 A、沙砾 B、沙 C、黏土 5、能够影响土壤被侵蚀的因素有( )。 A、坡度大小 B、有无植被 C、闪电,B,C,A、B,1、雨点降落到地面便是土壤被侵蚀的开始。 ( ) 2、在同一地区,土壤坡度的大小不会影响侵蚀的程度。 ( ) 3、在植物覆盖的森林里,土壤被侵蚀的程度很小。 ( ),探索土地被侵蚀的因素,方案1:土地坡度的大小对侵蚀的影响,研究题目

14、: 我的推测: 实验器材: 相同条件: 不同条件: 实验方法:,土地坡度的大小会影响土壤被侵蚀的程度吗?,坡度大,侵蚀大;坡度小,侵蚀小。,除坡度大小不同外,其它条件都相同。 (都无植物、降雨大小、泥土疏松度、降雨高度等)。,长方形塑料盒、泥土、喷水器、水,实验组坡度大;对照组坡度小。,用喷水壶在实验组和对照组上方,同样高度“降雨”,观察泥土被侵蚀的程度等。,坡度小,坡度大,方案2:有无植物覆盖对侵蚀的影响,研究题目: 我的推测: 实验器材: 相同条件: 不同条件: 实验方法:,有无植物覆盖会影响土壤被侵蚀的程度吗?,无植物覆盖侵蚀大,有植物覆盖侵蚀小。,除有无植物覆盖外,其它条件都相同。(坡

15、度大小、降雨大小、降雨高度、泥土疏松度等。),长方形塑料盒、泥土、喷水器、水、植被,实验组有植物覆盖;对照组无植物覆盖。,用喷水壶在实验组和对照组上方,同样高度“降雨”,观察泥土被侵蚀的程度等。,有植物,无植物,方案3:降雨量大小对侵蚀的影响,研究题目: 我的推测: 实验器材: 相同条件: 不同条件: 实验方法:,降雨量的大小会影响土壤被侵蚀的程度吗?,降雨量大侵蚀大,降雨量小侵蚀小。,除降雨大小不同外,其它条件都相同。(坡度大小、都无植物、降雨高度、泥土疏松度等。),长方形塑料盒、泥土、喷水器、水。,实验组降雨量大;对照组组降雨量小。,用喷水壶在实验组和对照组上方,同样高度“降雨”,观察泥土

16、被侵蚀的程度等。,雨量小,雨量大,通过实验,我们的发现: 降雨量大比降雨量小对土地的侵蚀严重; 无植物覆盖比有植物覆盖侵蚀严重; 土地的坡度大比坡度小受到的侵蚀严重。,侵蚀带来什么灾害?,山洪暴发时,水流的力量带走了许许多多的石头,冲走了许多植物。这样的山洪冲下来,冲毁农田,冲毁房屋,冲毁道路引发泥石流和山体滑坡,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损失。 当然侵蚀也不完全只有危害,比如在河流的下游,河水带来的肥沃土壤会逐渐堆积成冲积平原,为人们增加新的土地。这个问题将在下一课河流的作用中去探讨。,课堂小结:,1.坡度的大小、有无植被覆盖、降雨量的大小等会影响土地被侵蚀的程度。,2.侵蚀在不断地改变地表的地形

17、地貌,也会使土地流失,影响我们的生产生活。 3.保护森林、退耕还林可以减少土地的侵蚀。,河流对土地的作用,回忆我们前面做过的沉积实验,当用筷子搅动水时,水中的泥土会怎样?,会随水流一起流动。,当停止搅动时,原来运动的水和水中携带的泥土又会怎样?,随水流的停止流动,泥土会慢慢沉积。,沉积下来的泥土是怎样的呢?,最大的颗粒沉积在最下面,最小的颗粒沉积在最上面。,水流急,水流快,水流慢,上游的 大石块,中游的 鹅卵石,下游的 细沙,随水流冲击,两岸的石块滚入河里,河道变宽。石块滚动相互碰撞被带入中游变成鹅卵石,再继续被带入下游变成细沙并沉积下来。,估计当河流形成时 什么地方的流速大? 什么地方的流速

18、小? 什么地方会发生侵蚀?什么地方会发生沉积?,河流的什么地方被侵蚀了?什么地方会有土沉积下来?,水流速度快,水流速度慢,被流水侵蚀,. .,. .,有土沉积,从这次实验我知道了河流对土地有两种作用: 1、侵蚀作用 2、沉积作用,长江三角洲平原,自然界中每时每刻都有侵蚀和沉积的现象发生。侵蚀使得一些地面突起的地方土壤流失,而沉积却填平了一些低洼的地方,侵蚀和沉积形成了地球上不同的地形地貌。,华北平原,黄土高原,1、在河流的上游河床上,我们能看到布满的 ,中游河床上堆积了很多的 ,下游的河床上堆满了 。 2、自然界中每时每刻都有 和 现象发生。 使得一些地面突起的地方土壤流失,而 却填平了一些低

19、洼的地方。因为它们的作用,使地球上形成了不同的地形地貌。 3、 、 、 等自然力也会对土地产生侵蚀和沉积作用。,大石块,鹅卵石,细沙,侵蚀,沉积,风,冰川,海浪,侵蚀,沉积,河流对土地的作用,1、河水流出山谷后,坡度慢慢变小,水的流速也( )。 A、变快 B、变慢 C、不变 2、在上游的河床上,我们能看到很多的( )。 A、大石块 B、鹅卵石 C、细沙 3、水的流速快,携带泥沙的能力就( )。 A、强 B、弱 C、无法判断 4、长江中下游平原是由于( )形成的。 A、土壤流失 B、土壤沉积 C、海水冲刷 5、我国的平原大多都是( )形成的。 A、人类填埋 B、河流搬运 C、海水冲刷 6、河流对

20、土地有( )作用 A、侵蚀 B、沉积 C、侵蚀和沉积,B,A,A,B,河流对土地的作用,B,C,1、在河流的下游河床上堆满细沙。( ) 2、黄河的水面高出地表,是有名的地上河。( ) 3、河床越宽、水流越快,携带泥沙的能力越强。( ) 4、河水有很强搬运能力,能把上游沙石搬到下游( ) 5、我国的平原大多在河流的下游。( ) 6、风、冰川、海浪等对土地也有侵蚀和沉积作用。( ),河流对土地的作用,减少对土地的侵蚀,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课件,流水、风、冰川、波浪和重力等都会侵蚀土地,同样雨水也会侵蚀土地。侵蚀使某些地方的土壤流失,改变地形地貌,同时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为了保护自己

21、的家园,人们想办法尽可能地减少侵蚀。,1,分组实验准备:长方形塑料水槽(或大盘子)、土、报纸、塑料薄膜、小铲子、降雨器、水、接水容器,建造房屋的材料等。,地形必须是有山地和平原的 。,山地,平原,河流,这些房屋建造在这里合适吗?为什么?,因为把房屋建造在山坡上或河流边,下大雨时水土容易流失,房屋就可能会倒塌。,我们的家园,我们的家园,暴雨对我们的家园的影响,1、我们的家园经住了暴雨的袭击了吗? 水流到哪里去了? 2、观察:径流清吗? 3、把实验结果和我们的预测比一比。 我们的方案周到吗? 4、我们的修改方案,怎样做到降雨的多少和强弱相同?,降雨的多少和强弱应该相同,但具体操作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我们可以从器材上想办法:用相同的喷壶,装的水一样多,喷壶的孔数一样多,孔的大小相同,这样或许相对能更公平些。,如果重新设计建造自己的家园,我们会对土地做哪些改进?,种草种树用植被覆盖,陡坡改成平地,河岸筑上石堤,我们已经知道了哪些力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