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2燃料和热量_第1页
课题2燃料和热量_第2页
课题2燃料和热量_第3页
课题2燃料和热量_第4页
课题2燃料和热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第一课时),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人教版),来源,1、知道物质发生变化时随着能量变化, 认识通过化学变化获得能量的重要性。 2、了解常见燃料甲烷的性质和用途。 3、了解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组成, 它是人类社会重要的自然资源。,来,一、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实验7-3】在一支试管中加入一小匙生石灰, 再加入2mL水,观察现象,并用手轻触碰试管外壁。,生石灰逐渐膨胀,碎成粉末, 产生大量白雾,试管壁发热,CaO+H2O=Ca(OH)2,吸收热量,C CO2 2CO,高温,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化学反应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伴随

2、能量的变化,主要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有的化学反应要放出热量,有的要吸收热量。,在当今社会,人类需要的大部分能量是由化学反应产生的。,烧砖,开山炸石,拆除危旧建筑,冶炼金属,炼钢,发电,目前,人们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 如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是由古代生物的遗骸经一系列 复杂变化而形成的,是不可再生能源。,二、化石燃料的利用,石油,天然气,煤,煤的形成过程,煤主要含有碳元素,还含有H、N、S、O等元素及无机矿物。煤作为燃料,主要利用碳元素与氧反应所放出的热量。,1.煤和石油(混合物),煤,焦炭,煤焦油,煤气,煤的综合利用,隔绝空气加热,冶金,化工原料,煤的干馏 化学变化,主要成分碳

3、和氢两种元素,含有少量S、O、N等, 是混合物。,石油的形成及其组成的主要元素是什么?,石油的燃烧 产生浓烈黑烟,石油炼制,蒸馏,石油气,汽油,溶剂油,航空煤油,沥青,石油的综合利用,利用石油中 各成分的沸点 将他们分离。,石油的分馏是物理变化,有石油的地方,一般都有天然气。 天然气主要是由碳和氢组成的气态化合物,其中 主要的是甲烷(CH4)。又名沼气,坑气,瓦斯,(1)甲烷的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无色、 无味气体 难溶于水 比空气轻,2.天然气(混合物),2、甲烷的化学性质:,点燃纯净的甲烷气体,观察火焰的颜色,可燃性,【实验7-4】,气体燃烧,产生明亮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水雾。,澄清石灰水变

4、浑浊,CO2 +Ca(OH)2= CaCO3 + H2O,沼气的制取和利用,在池沼底部常含有甲烷,通常把池沼中的气体称为沼气。,如何验证甲烷中含有碳、氢元素?,点燃甲烷前,要检验甲烷的纯度。,甲烷,水雾,含H,浑浊,含C,1.点燃甲烷,2.将冷而干燥的小烧杯罩在火焰上方,3.将烧杯倒过来,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如何证明甲烷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烧杯内壁出现水雾,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含 有氢元素,证明含有碳元素,资料1:2009年我国化石能源基础储量及年产量,约15年,约38年,约107年,煤:14%;石油:2.4%;天然气:1.2%。,我国的化学能源结构特点,资料2:我国化石能源可采量在世

5、界的比重,我国的化学能源结构特点富煤、缺油、少气,充分燃烧,不充分燃烧,1. 化石燃料不充分燃烧的后果?,2. 如何使化石燃料充分燃烧?,化石燃料充分燃烧,若能提高燃料的利用率,就相当于延长使用时限,“水变油”故事 1992年哈尔滨的一个司机王洪成声称发明一种能将水变油的“催化剂”,清水可以变成油料。,水能变油吗?,水,油,H2,煤液化,H、O,C、H,C,阅读:书142海底“可燃冰”,回答:1、可燃冰是冰嘛? 2、有什么优点? 3、目前还未大规模使用的原因?,可燃冰,干冰,冰,在人们担心化石能源将被耗尽时,科学家发现海底埋藏着大量可燃烧的“冰” “可燃冰”。,“可燃冰”能否替代化石燃料?,使用“可燃冰”替代化石燃料有什么优点?还存在哪些问题?,如开采中甲烷泄漏到大气中,将造成温室效应。,优点:能量高、燃烧值大,小结:,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练习:,(1)下列关于石油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石油是一种化工产品 B、石油是一种混合物 C、可利用石油产品发电 D、将石油分馏可得多种产品,A,(3)下列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 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