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学目的和要求 :,国民收入的决定是宏观经济学的核心问题。本章的主要任务就是介绍国民收入的概念以及国民收入核算的基本原理,以便为后面将要展开的国民收入决定问题的分析做好准备。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了解宏观经济学理论与政策演变的历史;了解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掌握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及国民收入核算的基本方法;弄清储蓄投资恒等式的确切含义。,教学重点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和基本研究方法;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及国民收入核算的基本方法;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储蓄投资恒等式。,教学难点:,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及国民收入核算的基本方法,本章主要内容安排:,第一节 宏观经济学概述 第二节
2、国内生产总值 第三节 国民收入核算的两种方法 第四节 从国内生产总值到个人可支配收入 第五节 国民收入构成的基本公式 第六节 名义GDP和实际GDP的 第七节 结束语,第一节 宏观经济学概述,一、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Macroeconomics” 一词, 1933年由挪威经济学家Ragnar Frisch 首次提出。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主要涉及总产量、收入、价格水平、就业状况等。,1.国民收入问题(国民收入的核算和决定) 2.失业问题 3.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问题 4.通货膨胀问题 5.开放经济问题(国际收支平衡和贸易平衡问题) 6.宏观经济政策问题,研究内容
3、,基本研究方法,1.总量分析方法 2.边际分析法 3.实证分析方法与规范分析方法 4.均衡分析方法与非均衡分析方法 5.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方法 6.即期分析和跨时期分析的方法 7.经济模型分析,三、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关系,微观的英文是“micro”,原意是“小”。宏观的英文是“macro”,原意是“大”。,区别,研究对象不同 微观经济学:单个经济单位,如家庭、厂商等。 宏观经济学:整个经济,研究整体经济的运行方式与规律,从总量上分析经济问题。 正如萨缪尔逊所说,宏观经济学是“根据产量、收入、价格水平和失业来分析整体经济行为。”美国经济学家E夏皮罗(EShapiro)则强调了
4、“宏观经济学考察国民经济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解决的问题不同,微观经济学:资源配置问题,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以实现个体利益的最大化。 宏观经济学:研究社会范围内的资源利用问题,以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研究方法不同,微观经济学:个量分析,即研究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 宏观经济学:总量分析,即对能够反映整个经济运行情况的经济变量的决定、变动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析。这些总量包括两类,一类是个量的总和,另一类是平均量。因此,宏观经济学又称为“总量经济学”。,基本假设不同,微观经济学:市场出清、完全理性、充分信息,认为“看不见的手”能自由调节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 宏观经济学:
5、假定市场机制是不完善的,政府有能力调节经济,通过“看得见的手”纠正市场机制的缺陷。,中心理论和基本内容当然也不同,微观经济学:价格理论,还包括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分配理论、一般均衡理论、市场理论、产权理论、福利经济学、管理理论等。 宏观经济学: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还包括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开放经济理论等。,共同点,只是从不同角度对经济现象进行的分析,采用的都是实证分析方法,即都把社会经济制度作为既定的,不涉及制度因素对经济的影响,从而与制度经济学区分开来。另一方面,微观经济学先于宏观经济学产生,发展得比较成熟,因而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两者互相补充,互相渗透,共同组成
6、了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合成谬误(Fallacy of Composition),很多在个体或微观成立的道理,不能因此断定在整体或宏观同样成立,否则会出现合成推理的谬误。 站在凳子上看足球比赛? 节俭悖论(paradox of thrift)。 谷贱伤农。,关于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问题,一直是激烈争论的问题,这里有必要多说一些。宏观经济理论,无论是凯恩斯主义还是货币主义,都把微观经济理论所探讨和得出的某些原理当作既定的前提加以接受,诸如价值形成问题、收入分配的依据问题等并不包括在他们的理论之中。也就是说,宏观经济学一直缺乏自己的微观经济学基础。寻找微观基础一直是宏观经济理论
7、研究者孜孜以求的工作。,几种观点:,对于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问题,主要有两种看法:萨缪尔逊早就提出,用新古典经济学的微观理论,即边际效用价值论和边际生产力分配理论作为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因而被称为“新古典综合派”;另外以卡尔多、琼罗宾逊为首的凯恩斯主义者则认为,要从李嘉图的价值理论和分配理论中去寻找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要承认价值本身有客观的、物质的基础,承认分配问题不能脱离特定历史条件和所有权因素来考察。凯恩斯经济学的微观基础问题,实际上是凯恩斯主义中两大分支新古典综合派与新剑桥学派之争,这个争论还在继续进行。,货币主义宏观经济理论的微观经济学基础问题,货币主义者们、尤其是所谓
8、第二代通货膨胀研究者们进行了补充和发展。他们认为,人们的预期的形成与市场信息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而市场信息的获得不仅需要成本,而且难以充分。因此,只分析宏观经济学领域中货币流通总量和利息率水平,不分析微观经济学领域中的人们对工资和价格的预期、市场信息的传递方式,是显然不够的。,希克斯的微观和宏观的结合,希克斯在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结合问题上走了一条独特的道路,既不同于凯恩斯主义,也不同于货币主义。早在30年代,他在价值与资本一书中就着手于二者结合的尝试,在他的理论中,微观理论和宏观理论是一致的。,一点说明:,宏观经济学是研究经济的总体行为、考察经济的总体趋势的学问,而经济的总体趋势是经济
9、中数以百万计的单个经济个体的行为加总的结果,因此,宏观经济理论必须与构成经济的数以百万计的家庭和企业的微观基本行为相一致。为此,现代宏观经济学采取三个基本步骤: 首先,试图从理论水平上理解单个家庭和企业的决策过程。他们假定经济中存在一个典型的或平均的家庭或企业,然后利用微观经济学的工具研究它们在各种不同的经济环境中怎样以及将要怎样行为。,其次,宏观经济学家试图通过加总经济中个别家庭和企业的所有决定,来解释经济的整体行为。他们将典型家庭或企业的行为以某种适当的方法加以“复合”(multiplied),把经济中的关键变量如价格、产量、消费量等等加总,然后推导出整体数据间的各种不同关系,以图解释关键
10、经济变量间的联系。 最后,通过收集并分析实际宏观经济数据以赋予理论经验内容,验证理论的有效性。宏观经济学就是这样运用微观经济学理论来不断完善自己的理论体系的。,四、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发展脉络,宏观经济理论的发展大致经历两个阶段: 古典宏观经济学理论(17世纪中叶-20世纪30年代) 现代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形成与发展 第一个阶段:20世纪30年代凯恩期革命,标志着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形成。 第二阶段:战后到20世纪60年代末,为完整的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体系的完成时期。 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之后,非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大量发展,并与凯恩斯主义分庭抗礼的时期。,古典宏观经济学,1.古典经济理论
11、的特点 以经济增长为宏观经济,以至整个经济学的研究中心。理论与政策的分析都围绕这一中心展开。 以价值理论为基础。有关价值决定问题的论述是分析所有经济问题的基础。但在有关是劳动决定价值还是生产成本等其他因素决定价值上却有不同的看法。 所用的宏观分析方法是一种总体分析,而不是以后广泛使用的均衡分析方法。,2.古典经济学家关于就业与国民收入的一些主要观点,可以概括如下: 经济总是接近,或者就在生产可能性曲线之上。这就意味着几乎没有,或者不存在着资源的闲置; 不存在非自愿失业。这就意味着在现行市场工资率水平下,愿意工作的每一个人都有工作。换言之,经济总是接近于劳动力的充分就业; 所生产出来任何产出均有
12、需求。,3.古典经济学的主要依据 古典经济学家认为,市场经济具有一种内在的、自我调节的机制。如果允许调整的时间足够长的话,它可以将该经济稳定在充分就业水平上。这一结论主要基于以下三点: 萨伊法则 利率灵活变动性 工资一价格灵活变动性,现代宏观经济学形成与发展,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 20世纪30年代凯恩期革命的出现是现代宏观经济学 的第一个阶段,标志着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形成。 第二阶段是战后到20世纪60年代末,为完整的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体系的完成时期。 第三阶段是20世纪70年代之后,非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大量发展,并与凯恩斯主义分庭抗礼的时期。,1.凯恩斯主义经济
13、学,20世纪以来许多经济统计学家开始收集并系统地处理总量数据,这是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基础。 对商业周期的认识,为进行宏观经济分析作了方法论上的准备。 20世纪30年代爆发了世界经济大萧条,对宏观经济学的产生起到了直接的推动作用。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凯恩斯撰写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向古典经济理论的基础发起了猛攻,后人将之称为“凯恩斯革命”。,本书所要介绍的,主要不是凯恩斯经济学,而是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前者仅仅局限于凯恩斯本人的理论,后者则包括了凯恩斯本人及其追随者和继承者的理论。包括萨缪尔逊、J希克斯、P索洛、 J托宾。新一辈的著名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主要有:George Akerlof 和 Ja
14、net Yeellen、Oliver Blanchard、Greg Mankiw 和Larry Summers, Ben Bernanke , 他们号称“新的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2.凯恩斯主义对古典经济理论的诘问,凯恩斯论萨伊法则 凯恩斯反对萨伊法则供给创造自身的需求,他认为,完全相反,“需求会创造出自身的供给”人们将之称为“凯恩斯法则”。 凯恩斯不赞同古典理论的观点:利率的自由变动可以确保储蓄等于投资。他强调人们储蓄和投资有许多原因,而不仅仅只有利率这一唯一因素。储蓄不会自动投资。,凯恩斯论工资-价格的自由变动性 首先,凯恩斯注意到了,价格和工资在下降方面具有粘性,或称刚性。 其次,他认为
15、,即使价格和工资在下降方面是有足够的灵活性,这也不能确保经济会移向充分就业产量,凯恩斯批评了古典经济学家混淆了单一价格和价格水平下降的结果。,3.凯恩斯主义的基本结论,凯恩斯主义的基本结论是: 资本主义经济不存在着一种“自我协调”的机制以确保实现充分就业。 资本主义经济在偏离充分就业状态时就应该施以宏观经济稳定政策,以便使之更加接近于充分就业水平。 因此,凯恩斯主义的政策主张是一种积极的政府干预性政策。,4.凯恩斯将古典理论视作自己理论的一个特例,凯恩斯他认为古典理论只是在特定的条件下方能成立。其条件为: 价格和工资完全可以自由变动,特别是下降方向可自由变动; 在不甚严重的经济活动下降时,如不
16、产生大规模地削减工资时,才有可能使之调整到充分就业水平; 存在着一些制度,使得投资和储蓄对利率的变化比较灵敏。,5.凯恩斯经济学的理论体系:,6.凯恩斯宏观经济学体系的完成,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成就 凯恩斯主义的追随者们主要在以下十大研究范围内丰富和发展了宏观经济学: IS-LM模型; 生命周期假说、持久收入假说等新的消费函数理论; 加速原理、乘数加速原理等许多新的投资理论; 货币偏好、资产选择等新的货币理论;,AD-AS分析; 经济的动态化、长期化的增长模型; 需求拉动、成本推动、结构型等通货膨胀理论;菲利普斯曲线; 开放型经济理论; 宏观经济计量模型; 宏观经济政策体系逐步完善,在需求管理的
17、政策基础上不断补充和发展了供给政策和对外经济政策。,凯恩斯主义或学派发展的总结 凯恩斯主义或学派是当代西方经济学中最有影响的学派之一,其产生以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1936年)的出版为标志。 凯恩斯主义者是指那些继承或发展了凯恩斯的有效需求原理或收入决定理论以及宏观分析方法,并主张政府干预经济的西方经济学家。广义的凯恩斯主义则主要指凯恩斯本人、后凯恩斯主义者或原凯恩斯主义及新凯恩斯主义者的经济学说。,20世纪30年代至第二资世界大战:凯恩斯主义形成阶段,此时仅指他个人的经济学说。 二战后至60年代末期:经追随者补充、完善、发展成为官方经济学,处于兴盛时期,此时被称为后凯恩斯主义(post-
18、Keynsianism)主要包括:Samuelson为代表的新古典综合学派或后凯恩斯主义主流经济学和Robinson为代表的新剑桥学派。总体上称为原凯恩斯主义(Original Keynesianism)。 70年代后,经补充、吸收其它学派的某些思想形成新凯恩斯主义(New Keynesianism) 结论:凯恩斯主义或学派范围相当广泛,含义不清,学习或引用时要十分小心。,7.西方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凯恩斯主义危机 20世纪70年代: 高通胀和高失业率同时存在 模型不具备微观基础 深入分歧: 对不完美性应该如何处理 新古典主义 传统结论应重新加以考虑, 侧重在没有不完美性 (imperfecti
19、ons)的基础上解释经济现象 引入理性预期 建模型时强调微观基础 新凯恩斯主义 传统结论基本正确,但应当更深入地研究市场的不完美性, 以及它对经济的影响。,非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 70年代初以后,由于西方国家出现了“滞胀”局面,凯恩斯主义对此无法做出提出对策,其他学派的宏观经济学纷纷出现。 在与凯恩斯主义的激烈冲突和争论中除了正统的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新古典综合派)在修改自己的理论上做了许多努力外,还产生了几个其他学派,如货币主义学派,理性预期学派及供给学派等。以上各学派在理论观点相同之处是:强调了市场的有效性,只要让市场充分发挥作用,市场是能够更好地运行的;强调寻找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
20、理性预期学派的基本假定,个体利益最大化; 理性预期; 市场出清; 自然率假说,理性预期与政府干预,Y,O,P,AD1,AD2,AS1,AD3,AS2,A,B,C,D,Yn,新凯恩斯主义的基本假定:,非市场出清(原因是工资和价格是粘性的) 理性预期 “经济人”假定,Y,O,P,AD1,AD2,AS1,AS3,AS2,A,B,C,D,Yn,新凯恩斯主义,新古典主义,五、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新趋势,政策化。表现:宏观经济学家担任政府要职具体负责经济事务和宏观管理;政府决策者愈来愈需要宏观经济理论作为分析经济形势、 进行预测的工具,和制定政策进行评价的依据;理论转化成经济决策的时间大大缩短,有的理论尚未成
21、型,却已在实际决策过程中体现来。,动态化,如理性预期理论,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等。 合流化。对立学派吸收对方论点,补充修改原有理论;不同学派相互容合,形成新的学派。 数学化和社会学化 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的微观化,第二节 国内生产总值,案例研究:20世纪最伟大的发现之一,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GDP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现之一”。没有GDP这个发明,我们就无法进行国与国之间经济实力的比较;贫穷与富裕的比较,我们就无法知道我国的2012年GDP总量已经超过日本,排在全世界的第二位,比美国的一半多一点;没有GDP我们也无法知道我国人均GDP在2012年已超过6000美元,但仍低于美国和日本的8
22、多倍。没有GDP这个总量指标我们无法了解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是快还是慢,是需要刺激还是需要控制;因此GDP就像一把尺子,一面镜子是衡量一国经济发展和生活富裕程度的重要指标。,GDP如此重要,所以我们必须首先搞清楚到底什么是GDP,美国经济学家曼昆在他的风靡世界的经济学原理中指出,国内生产总值(GDP)是在某一既定时期一个国家内生产的所有最终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曼昆认为,准确理解GDP的要点是:GDP是按照现行的市场价格计算的;GDP包括在市场上合法出售的一切物品和劳务,例如你购买了音乐会的票,票价就是GDP的一部分;只算最终产品,不包括中间环节;是一个国家之内的,例如外国人暂时在中国工作,外国
23、人在中国开办企业。他的生产的价值是中国GDP的一部分。,如果你要判断一个人在经济上是否成功,你首先要看他的收入。高收入的人享有较高的生活水平。同样的逻辑也适用于一国的整体经济。当判断经济富裕还是贫穷时,要看人们口袋里有多少钱。这正是国内生产总值(GDP)的作用。,GDP同时衡量两件事:经济中所有人的总收入和用于经济中物品与劳务产量的总支出。GDP既衡量总收入又衡量总支出的秘诀在于这两件事实际上是相同的。对于一个整体经济而言,收入必定等于支出。这是为什么呢?一个经济的收入和支出相同的原因就是一次交易都有两方:买者和卖者。如你雇一个小时工为你做卫生,每小时10元,在这种情况下小时工是劳务的卖者,而
24、你是劳务的买者。小时工赚了10元,而你支出了10元。因此这种交易对经济的收入和支出做出了相同的贡献。无论是用总收入来衡量还是用总支出来衡量,GDP都增加了10元。由此可见,在经济中,每生产一元钱,就会产生一元钱的收入。,一、国内生产总值(GDP)含义,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国或一定地区在一定时间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对GDP含义的理解应该注意下面几点:,1.GDP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是以当年价格或不变价格衡量的,其计算公式为:市场价值=最终产品的单位价格 产量。 2.GDP测度的是最终产品的价值(包括有形的物质产品与无形的劳务),中间产品价值不计入G
25、DP 。最终产品是指由最后使用者购买的产品,中间产品是指用于再出售而供生产别种产品用的产品。,3.GDP是一定时期内(往往为一年)所生产而不是所售卖掉的最终产品价值。 4.GDP是计算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是流量而不是存量。流量是时期数,存量是时点数;流量来自存量又归入存量。例如人口出生数与人口总数,就分别是流量与存量。这一说法的含义就是计算时不应包括以前所生产的产品的价值。,5.GDP是一国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从而是一个地域概念。而与此相联系的GNP则是一个国民的概念。两者的区别是:GDP 是按“国土原则”来计算的,GNP 是按“国民原则”来计算的。 6.GDP一般仅指市场活动
26、导致的价值。家务劳动等非市场活动不计入GDP中。 7.GDP有名义与实际之分。名义GDP 即以现行价格计算的GDP,它是各种物品与劳务的数量与其现行价格乘积的总和(PQ);实际GDP 是以不变价格计算的GDP,它只反映实物的变化;二者关系为: 实际GDP = 名义GDP 价格指数 x 100,举例说明:,例如在美国,如果以1929年的物价指数为100,已知1933年的物价指数为75,名义GNP为480亿,则有1933的实际GNP=480亿75 x 100=640亿美元 1933年的名义国民收入反映了由大危机造成的实物和价格同时下降的后果;实际国民收入则排除了价格下降而只反映实物的减少,所以它高
27、于名义国民收入。,请以下列数据测定实际国民收入增长率: 年份 名义GNP 物价指数 实际GNP 增长率 1972 1171 100 1975 1529 127.2 1977 1890 141 1979 2369 165.5 通常把名义GNP折算成实际GNP所用的价格指数,称为GNP的紧缩指数。,例题分析-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1.面粉一定是中间产品,面包一定是最终产品。( ) 2.用上一年度的面粉生产的面包和用本年度的面粉生产的面包对GDP的核算没有影响。( ) 3.外国专家为支持本国的经济建设而在本国获得的报酬应当计入GDP。( ) 4.某公司生产的汽车多卖掉一些比少卖掉一些对GDP的贡献
28、大一些。( ) 5.假如某人不出租它的房子,而是供他自己使用,这部分房租就不应当计入GDP。( ),6.某人自己在家吃饭和他在饭店付费吃饭对GDP的影响是一致的。( ) 7.从公司债券得到的利息应当计入GDP,从政府债券中得到的利息也应当计入GDP。( ) 上述例题说明: 在复杂的实际经济生活中,用GDP的定义来核算GDP一般是不可能的; GDP核算是一个会计或统计意义上的“事后”的概念,不是“事前”的概念,是一个从西方国家引进的概念,而不是我国自创的概念,因此,我国的统计口径必须要与国际接轨。,二、总产出、总收入、总支出及其相互关系,基本含义 1.总产出:就是GDP,即是一国或一定地区在一定
29、时间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2.总收入:生产GDP的要素所有者的全部收入(工资、利息、租金、正常利润) 3.总支出:全社会购买最终产品GDP的总支出,总产出、总收入、总支出的关系,1.(总)产出等于(总)收入。由于产出品的价值实际上是生产该产出品所投入的生产要素共同创造的,产出品的价值增值都要全部转化为要素所有者的收入(工资、利息、租金、正常利润)。一个企业的产出总等于收入,一个国家的总产出也必然等于总收入。,2.(总)产出等于(总)支出。从全社会来看,总产出的去向无非是两个:销售+存货。而销售是最终消费者的支出,存货是生产者的支出。因此,从整个社会来看,
30、总产出就总等于购买最终产品的总支出。具体地说,总产出=市场购买总支出+存货总投资(支出) 用公式表示即为:总收入=总产出=总支出,重要意义,从理论上说,GDP=PiQi。如果用Q1,Q2,Qi代表各种最终产品的数量,用P1,P2,Pi代表各种最终产品的价格, 则Q1P1+Q2P2+QiPi=GDP 。但实际上,这种计算不可能。因为一是无法找到明确的标准来区分最终产品,二是即使找到了, 也由于数量巨大而无法算清楚。 通过“收入=总产出=总支出”这一公式,我们就可以通过其它比较简单的方法(支出法、收入法)来计算清楚GDP。,第三节 国民收入核算的两种方法,一、国内生产总值GDP的三种核算方法,1.
31、生产法(production approach)。通过核算各行业(企业)在一定时期生产中的价值增值来求得。其理论依据是GDP=PiQi。 2.支出法(expenditure approach)。通过核算整个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购买最终产品的支出总和来求得。其理论依据是(总)产出等于(总)支出。 3.收入法(income approach)。通过核算整个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获得的收入来求得。其理论依据是(总)产出等于(总)收入。,三种核算方法的关系,分析:,三种核算GDP的方法中, 第一种方法最准确。但这种方法的可操作性不强; 第二种方法最具可操作性,但不尽准确。 第三种方法介乎于一、二种方法之间。 常
32、用的是第二、三种方法,尤其是第二种方法。现在各国一般都把第三种方法作为核算国民收入最基本的方法。,二、用支出法核算GDP,1.含义:这是指通过核算在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购买最终产品的总支出即核算最终产品的总卖价来计量该时期的GDP。 2.在核算实践中,“核算在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购买最终产品的总支出”具体表现就是核算一定地区一定时间内消费、投资、政府购买以及出口这几方面支出的总和。由此引出相关概念:,消费支出C(Consumption Expenditure):居民个人购买耐用消费品、非耐用消费品、劳务的支出。建造住宅的支出不包括在内。这一项是国内生产总值中最大的一个部分,约占三分之二左右;而在消
33、费中劳务又是最大的部分,约占一半左右。,投资支出I(Investment):增加或更换资本资产(包括厂房、住宅、机械设备、存货)的支出。它具体包括以下两大类: 资本资产(包括厂房、住宅、机械设备等)。为什么它不属中间产品?主要原因是中间产品一次购买、一次消耗,而资本资产则是一次购买、长期消耗。 存货投资(inventory investment )。包括一工厂使用的原料、材料、燃料、零部件、在制品、半制品以及尚未销售出去的库存制成品。是企业掌握的存货价值的增加(或减少)。,政府对物品与劳务的购买G(Government Expenditure ):是指各级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但转移支付、
34、公债利息不包括在内。原因是这些活动没有相应的物品或劳务的交换发生。 净出口X-M(Exports-Imports):指进出口的差额。 把四个项目加总,用支出法计算GDP可以写成:GDP=C+I+G+(X-M)。,中国近年gdp支出法构成,三、用收入法核算GDP,1.含义:这种方法是从收入的角度出发,把生产要素在生产中得到的收入相加,来核算国内生产总值。用收入法核算GDP应包括以下项目: 工资、利息和租金等生产要素报酬 非公司企业主收入。特指不受人雇佣的独立生产者的收入。 公司税前利润 企业转移支付及企业间接税 资本折旧 GDP= 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2.间接税与
35、直接税说明: 间接税:对商品和劳务征收的税,特点是税负不由纳税人直接承担,可以转嫁出去。 直接税:对财产和收入征收的税,特点是税负不能转嫁,由纳税人直接承担。,四、支出法与收入法的一致,GDP可用支出法与收入法两种不同的方法来核算,它们所得的结果是一致的,在环形图上部,人们支出货币购买最终产品,其花费的货币流量加总即是以支出法计算出的GDP;在环形图下部,产出成本的流量加总即是以收入法计算出的GDP。 理论上两种计算的结果必然相等。但在实际核算中经常会出现误差,因而在实际核算中要加上一个统计误差。 视频:高端访谈GDP是怎样统计出来的,案例研究:我国GDP是如何确定的 ?,国家统计局每年公布G
36、DP数据是怎么得到的呢?据国家统计局专家讲,我国的GDP计算需要经过以下几个过程:初步估计过程、初步核实过程和最终核实过程。初步估计过程一般在每年年终和次年年初进行。它得到的年度GDP数据只是一个初步数,这个数据有待于获得较充分的资料后进行核实。初步核实过程一般在次年的第二季度进行。初步核实所获得的GDP数据更准确些,但因仍缺少GDP核算所需要的许多重要资料,因此相应的数据尚需要进一步核实。最终核实过程一般在次年的第四季度进行。这时,GDP核算所需要的和所能搜集到的各种统计资料、会计决算资料和行政管理资料基本齐备。与前一个步骤相比,它运用了更全面、更细致的资料,所以这个GDP数据显得就更准确些
37、。,此外,GDP数据还需要经过一个历史数据调整过程,即当发现或产生新的资料来源、新的分类法、更准确的核算方法或更合理的核算原则时,要进行历史数据调整,以使每年的GDP具有可比性,这是国际惯例。如美国在1929年至1999年之间就进行过11次历史数据调整。 总之,每个时段公布的GDP都有其特定阶段的含义和特定的价值,不能因为在不同时间公布的数据不同,而怀疑统计数据存在问题。当然,我国在GDP的计算体系上也有一些缺憾,例如我国长期采用的原产生于前苏联和东欧国家的统计核算体系,从实际情况看,不少地方已经滞后于时代的发展了。,例题分析,假设一个经济社会只有生产服装的一系列商家构成,该社会没有政府,且居
38、民消费一律沿用上一年度的存货。已知条件如下表(单位:百万元)。,试求:用定义法计算GDP; 用生产法计算GDP; 用支出法计算GDP; 用收入法计算GDP。,问题的解: 根据定义,GDP为当年所有最终产品的总价值,中间产品不计入在内,最终产品分为被消费者消费掉的和被企业以存货形式保存的,故由定义可知: GDP=1.9+4+0.5+2.1+0.8=9.3(百万元)。 用生产法计算GDP,即考虑所有企业的资产增值的总和。于是: GDP=(企业当年生产总值企业原料采购总值) =(1.91.8)+(4+1.81.5)+(0.5+1.51.2)+(2.1+1.21) +(1+0.80)=9.3(百万元)
39、。,用支出法计算GDP,我们知道,GDP=C+I+G+NX ,显然,这里有,G=NX=0 。又为,企业投资=当年新增固定资产投资+新增存货投资+本年度重置投资,本题中当年新增固定资 产投资和重置投资都等于0,所以投资仅限于存货投资,所以: I=存货投资=4+0.5+2.1+0.8=7.4(百万元)。 GDP=C+I=1.9+7.4=9.3(百万元)。,用收入法计算GDP,有:GDP= 工资+利息+租金+利润等。在本题中,我们可以把存货看成企业的利润,把销售资金看成企业的工资,其他项目没有。经过这样的处理,我们可以得到: GDP=(各企业工资)+(各企业利润) =(1.91.8)+(1.81.5
40、)+(1.51.2)+(1.21)+(10)+4+0.5+2.1+0.8 =9.3(百万元)。,第四节 从国内生产总值到个人可支配收入,一、几个概念,在西方的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除了要弄清上面所说的GDP与GNP以外,还要弄清以下几个概念: 1.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如前所述,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国或一定地区在一定时间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它未扣除当年的资本耗费。 2.国内生产净值(Net Domestic products)NDP :一个国家一年内新增加的产值,它等于国内生产总值GDP-固定资产折旧,3.国民收
41、入(National Income)NI :一个国家一年内用于生产的各种生产要素得到的全部收入,即工资、利润、利息和地租的总和。它等于国内生产净值-(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政府补助金) 4.个人收入(Personal Income)PI :一个国家一年内个人所得到的全部收入。 5.个人可支配收入(Disposable Personal Income)DPI :一个国家一年内个人可以支配的全部收入。,二、几个概念的相互关系,由上一节中用收入法核算GDP的公式得: GDP= 工资+利息+租金+利润+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有: NDP=GDP-折旧 NI = NDP-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政府
42、补助金 PI = NI-公司留利-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政府和企业对个人的转移支付 DPI = PI-个人所得税和非税支付,三、例题,假定一国有下列国民收入统计资料如右表: 试计算:国内生产净值(NDP) 净出口 净税收(政府税收减转移支付后的余额) 个人可支配收入 个人储蓄,解: NDP=GDP-折旧; 根据GDP=C+I+G+(X -M) 可得; 根据BS=T-G,可得T=BS+G 个人可支配收入yd=NDP-T 个人储蓄S= yd-C,第五节 国民收入构成的基本公式,一、两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1.两部门经济(two sector economy)假设:这是指由厂商和居
43、民户这两种经济单位所组成的经济。在这种经济中,没有折旧,没有间接税收,没有政府支出,没有进出口贸易,是一种最简单的经济。,2.两部门经济条件下的国民收入构成: 从支出角度看,由于把企业库存作为存货投资,因此, 国内生产总值消费需求+投资需求 消费支出+投资支出 消费+投资 用代码表示:即Y=C+I,从收入角度看,由于把利润看作最终产品卖价超过工资、利息与租金的余额,因此,国内生产总值就等于总收入,总收入的的一部分用作消费,另一部分则当作储蓄。于是,从供给看的国民收入构成为: 国民收入产量的总和 各种要素供给的总和 各种生产要素所得到的收入的总和 工资+利息+租金+利润 消费+储蓄 用代码表示:
44、即Y=C+S,3.储蓄-投资恒等式 由C+I Y C+S,可以得到I S,即:投资=储蓄 4.对储蓄-投资恒等式的说明 储蓄-投资恒等式只是在假设的两部门经济条件下,根据储蓄与投资的定义得出的,而不是根据经济运行实际得出的(下同)。弄明白这一点对于读者来说非常重要。 储蓄-投资恒等式是指整个经济而言,而不是针对某个人或某个企业而言。,二、三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1.三部门经济(three sector economy)假设:这是指由厂商、居民户与政府这三种经济单位所组成的经济。在这种经济中,政府通过税收与居民户及厂商发生联系。,2.三部门经济条件下的国民收入构成: 从支出(总需
45、求)角度看, 国内生产总值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需求 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支出 消费+投资+政府购买 即Y=C+I+G 说明:政府的转移支付事实上将转化为居民消费与企业投资,因而只在C+I 中考虑,而不将它单独列出。,从收入(总供给)角度看,国内生产总值仍等于所有生产要素收入总和。总收入的一部分用作消费,一部分当作储蓄,一部分还要纳税。但居民还要得到政府的转移支付收入。设用T0表示全部税金收入,用Tr表示政府转移支付,用T表示政府净收入, T = T0 -Tr 。于是,从收入看的国民收入构成为: 国民收入各种生产要素的供给+政府的供给 工资+利息+租金+利润+税收 消费+储蓄+税收 即Y
46、 C+S+T,3.储蓄-投资恒等式 总需求:Y C+I+G 总供给:Y C+S+T I+G S+T IS+(T-G )即:投资=储蓄=私人储蓄+政府储蓄,三、四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1.四部门经济(four sector economy)假设:这是指由厂商、居民户、政府和国外这四种经济单位所组成的经济。在这种经济中, 国外的作用是:作为国外生产要素的供给者,向国内各部门提供产品与劳务,对国内来说,这就是进口;作为国内产品与劳务的需求者,向国内购买,对国内来说,这就是出口。,3.四部门经济条件下的国民收入构成: 从支出角度看,由于有了对外贸易,于是: 国内生产总值消费需求+投资需
47、求+政府需求+国外需求 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支出+国外支出 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 即Y=C+I+G+(X-M),从收入角度看,国内生产总值仍等于所有生产要素收入总和。总收入的一部分用作消费,一部分当作储蓄,一部分用作纳税, 一部分用作进口。于是,从收入看的国民收入构成为: 国民收入各种生产要素的供给+政府的供给+国外的供给 工资+利息+租金+利润+税收+进口 消费+储蓄+税收+进口 即Y C+S+T+Kr,3.储蓄-投资恒等式 总需求:Y C+I+G+(X-M) 总供给:Y C+S+T+Kr I+G +(X-M)S+T+Kr IS+(T-G)+(M-X+Kr) 其中:S代表居民私人
48、储蓄; (T-G)代表政府储蓄; (M-X+Kr)代表外国对本国的储蓄 即:投资=储蓄=私人储蓄+政府储蓄+国外储蓄,说明:,上面分析国民收入构成的基本公式时没有考虑折旧与企业间接税,实际上,即使将它们考虑进来,上述收入构成公式及储蓄与收入恒等公式还是成立的。,第六节 名义GDP与实际GDP,一、名义GDP 是指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名义GDP的变动可以有两种原因:一种是实际产量的变动,另一种是价格的变动。也就是说,名义GDP的变动既反映了实际产量变动的情况,又反映了价格变动的情况。,二、实际GDP 是指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的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
49、值。 实际GDP的变动仅仅是由于实际产量的变动所引起的。这也就是说,实际GDP的变动仅仅反映了实际产量变动的情况。实际GDP是国际上公认的反映一国一定时期(年)国民产品总量的最好的综合指标。以后各章所讲的GDP,如果不作特别的说明,均指实际GDP, 并以英文小写字母来表示实际GDP 以及其它变量。,三、人均GDP:GDP有助于了解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与市场规模, 而人均GDP有助于了解一国的富裕程度。 四、GDP折算指数:名义GDP与实际GDP 之比,称为GDP折算指数。,第七节 结束语,一、两种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介绍,1.联合国统计司组织了东西方经济学家根据各国使用的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制定了两种
50、不同的国民收入核算体系: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ing,简称SNA 体系),主要被市场经济国家采用。 物资产品平衡体系(material product system,简称MPS 体系),主要被前苏联、东欧等计划经济国家采用。,2.作为宏观经济学基础的是SNA 体系。 3.中国现用的是SNA 体系 4.SNA 体系的长处是: 这种核算体系将劳务活动的价值纳入GDP,比MPS 体系有其合理性 SNA 核算体系可以避免重复计算,二、SNA 核算体系中的几个问题,无论用哪一种方法来计算GDP ,都很难作出完全准确的数字。 1.有些经济活动是无法计入GD
51、P总值的。下述活动都应当算作GDP活动。但由于种种原因无法计入GDP总量中。 每一个国家都存在大量的非市场经济活动 农民的自给性生产活动;家庭妇女的劳务活动;自我服务等,每一个国家都存在大量的以逃避税收为目的的地下经济活动 地下加工厂、地下商品流通、地下餐饮、服务(家教、钟点工、褓姆等) 每一个国家都存在大量的非法经济活动 走私、贩毒、“三陪”服务现象 2.中间产品与最终产品的完全区分做不到。无法区分,就无法做到准确。,以国内生产总值(GDP)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标尺存在一定的片面性。 1.GDP 不衡量公平,在忽视公平和正义的社会里,财富收入必然会拉开极大的贫富差距,这就导致
52、社会的发展极不均衡。 2.GDP 与人的精神文化世界不相联系,衡量不出这个社会的精神文明程度。一个GDP高的社会并不等于这个社会精神文明也高。如果只注重发展经济,忽视人的道德品质,结果是社会风气败坏,商业诚信缺失,假冒伪劣商品横行,整个社会深受损害。,3.GDP 增长是与自然资源的消耗和破坏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从GDP角度看,经济是增长了,可从资源和环境角度看,自然禀赋受到了损失。有时经济的增长抵扣不了资源和环境的损失。这种GDP的增长完全是破坏性的。以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破坏为代价打造的GDP最终影响的是这个地区的可持续发展。,4.GDP 衡量不出人们的幸福程度。有的社会看来物质丰富了,但人们的
53、精神生活和心情并不好,对于这种社会问题GDP无能为力。在涉及环境和社会福利时,经济增长不等于改善了我们的生活质量和我们的环境。 5.GDP 完全衡量不出司法的公正水平,而司法是否公正恰恰对企业间的纠纷和消费者与企业间的纠纷产生影响。没有一个公正的司法服务,经济发展的质量就成问题。 6.GDP 更衡量不出社会的民主化程度和贪污腐败程度。,GDP无法准确地进行国际比较 1.不国的国家采用了不同的核算体系 2.不同的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能计入GDP的产品与劳务的范围也不同。发达国家经济的规范性与透明度高,计入GDP的内容也就多;发展中国家则相反 3.各国的产品价格水平与汇率存在差异,强化练习题:,
54、一、判断正误并解释原因 1.甲、乙两国并成一个国家,既便两国产出不变,其GDP亦不能与原来两国GDP之和相等。 分析: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合并本身并不能创造价值。GDP是对一国或一地区一定时期内全部最终产出的市场度量,只要合并前后两国产出不变,合并后的GDP亦应与原来两国GDP之和相等。 2.国民收入核算中,净投资可以为负,但总投资无论如何不能为负。 分析:这种说法是错误的。若存货的缩减额加上折旧额超过了新生产的建筑和设备的总价值,净投资为负;若存货的缩减额超过了新生产的建筑设备的价值,总投资也为负。,3.既然折旧和间接税不是要素收入,按照收入法这两项不应计入GDP。 分析: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因
55、为GDP是当年全部最终经济成果的市场价值,折旧和间接税无疑应包括在里边。如将此两项排除在外,核算得到的就将不是GDP,而是大致相当于NI的一个指标了。 4.个人从公司债券和政府债券上都获得利息收入,则按照收入法,两种利息都应计入GDP。 分析: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收入法之“收入”,是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形成的收入而非最终收入。个人从公司债券中获得的利息被视为要素报酬之一种,而政府公债利息属转移支付,属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二、选择题 1.以下哪项是宏观经济学研究的问题( ) A.失业率与经济增长率的关系; B.美国烟草歉收对世界烟草价格的影响; C.最低工资对青年工人失业的影响; D.汽车工业的产量水平变化。 2.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 ) A.价格决定理论; B.工资决定理论; C.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D.汇率决定理论。,4.国内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净值之间的差别是( ) A.直接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光明的守护者灯具
- 《快餐厅设计》课件
- 2024年一年级品生下册《种养一棵花》教案2 山东版
- 2024学年九年级英语上册 Unit 4 Stories and poems Lesson 24 Writing a Poem教学设计(新版)冀教版
- 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九章 机械和功 四 功率教案 (新版)北师大版
- 2023六年级数学上册 一 小手艺展示-分数乘法信息窗3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说课稿 青岛版六三制
- 2023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三单元 师长情谊 第六课 师生之间第2框 师生交往说课稿 新人教版
- 动词锤炼 课件
- 自己拟的入股合同(2篇)
- 获奖课件 英语
- 自学考试-计算机系统结构(全国)
- 极地特快中英文台词打印版
- GB/T 3620.1-2016钛及钛合金牌号和化学成分
- GB/T 307.3-2017滚动轴承通用技术规则
- GB/T 20416-2006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技术规程
- GB/T 20160-2006旋转电机绝缘电阻测试
- GB/T 17514-2017水处理剂阴离子和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
- 第十七动物的采食量
- 二副面试问题与答案
- 女生生理卫生课-完整课件
- Friends《老友记》英文介绍(并茂)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