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讲 地 球,认识地球 如何证明地球是圆的 地球的自转 如何证明地球的自转 地球公转 解释四季和极昼极夜 地球仪 保护地球,地球的赤道半径 = 6378.14 千米 地球两极方向半径 = 6356.75 千米 地球的赤道周长 = 40075.7 千米 子午线方向的周长 = 4000808千米,地球_1.地球的形状,( 比赤道短21千米 差0.33% ),赤道,极半径,赤道半径,因此,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 赤道略鼓得椭球体,并不是 一个正球体。,知识点:,平均半径,地球_1.地球的形状,从人造地球卫星上看的地球,但是,人类历史上对地球形状的认识 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有哪位同学能讲讲人类对地球认识
2、的 过程吗?,地球_1.地球的形状, 中国古代最早的一种宇宙结构学说是盖天说。这一学说认为,天是圆形的,像一把张开的大伞覆盖在地上,地是方形的,像一个棋盘,因此又被称为“天圆地方说。”,知识点:,地球_1.地球的形状, 后来出现浑天说,认为全天恒星都布于一个“天球”上,而日月五星则附丽于“天球”上运行。因而浑天说采用球面坐标系,来量度天体的位置,计量天体的运动。浑天说不只是一种宇宙学说,而且是一种观测和测量天体视运动的计算体系,类似现代的球面天文学。,知识点:,地球_1.地球的形状, 古代印度人认为大地是一个圆盾,由四头大象驮着,站在乌龟背上。 古代巴比伦人想象大地是个龟背般隆起的空心山,大陆
3、四面环绕着海水,有个浑圆的巨大天罩盖在上面。 古埃及人认为大地是金字塔形的山。,知识点:,地球_1.地球的形状, 到了公元前350年前后,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通过观察月食,根据月球上地影是一个圆形,第一次科学地论证了地球是一个球体。 1519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五艘海船,用3年时间,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绕地球的航行,从而最终证实了地球是球形的, 从此,人们才一致把我们所在的世界称为“地球”,知识点:,地球_1.地球的形状,20世纪50年代后,科学技术发展非常迅速,为大地测量开辟了多种途径,高精度的微波测距,激光测距,特别是人造卫星上天再加上电子计算机的运用和国际间的合作,使人们可以精
4、确地测量地球的大小和形状了。 通过实测和分析,终于得到确切的数据。,知识点:,地球_1.地球的形状,用大视角相机拍摄的照片(1),地球_1.地球的形状,用大视角相机拍摄的照片(2),地球_1.地球的形状,哪位同学知道 用什么方法或者自己有方法(创新思想) 来证明地球是圆的吗?,想一想?:,地球_1.地球的形状,首先是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通过观察月食,根据月球上地影是一个圆形,第一次科学地论证了地球是一个球体。,例证1,太阳,地球,月球,地球_1.地球的形状,地球_1.地球的形状,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第一次环绕地球的航行最终证实了地球是球形的。,例证2,地球_1.地球的形状,如果大地是平面的话,那
5、么地球上所有的人都会同时看到太阳或星辰的出没,但事实并非如此。,例证3,地球_1.地球的形状,如果在船桅顶放一个光源,当船驶离海岸时,岸上的人们会看见亮光逐渐降低,直至最后消失。,视线,地球,例证4,视点,地球_1.地球的形状,站得越高,看得越远。,例证5,地球,h,H,B,A,a,b,地球,ba,地球_1.地球的形状,思考: 还能列举出哪些在课堂上没有列举过的关于能证明地球是圆的事例?,地球_1.地球的形状,地球_1.地球的形状,地球_1.地球的形状,地球_1.地球的形状,第三讲 地 球,地球_1.地球的形状,地球_1.地球的形状,1从太空中拍摄到的地球照片看,地球是很圆的,这是因为( )
6、A地球外面有大气层 B地球赤道半径和两极方向的半径相差很小 C过去的测量有误 D地球本身就是个球体,地球_1.地球的形状,2下列哪个现象能证明地球是球体( ) A天是圆的 B远去的帆船总是桅杆先消失 C一直西行的船又回到了原地 D日食时日轮的缺损边缘总是呈弧形,地球_1.地球的形状,3. 不同历史时期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是不同的,人类对 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是 ( ) 地球是个球体 地球是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 天圆地方说 A B. C D.,地球_1.地球的形状,4.下列关于古代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中,与真实的地球形状最 接近的是 ( ) A.天圆地方 B.浑天说 C.古巴比伦人的想象 D.
7、古印度人的想象,地球_1.地球的形状,5.下列现象能证明地球的形状不是平面而是球体的是 ( ) 太阳是圆的 月食时,月缺边缘呈圆弧形 人越往山上爬看到的地面范围越大 月球是圆的 离港的帆船的船身比桅杆先消失 A B C D,地球_1.地球的形状,6.最先证明地球是球形的事件是( ) A. 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 B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C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和使用 D大地测量技术的产生与进步,地球_1.地球的形状,7.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说明大地是球形的自 然现象是( ) A. 太阳东升西落 B. 欲穷千里日,更上一层楼 C水往低处流 D日全食,地球_1.地球的形状,8. 如果你乘船出海,你看到的港口灯
8、塔会( ) A,从上到下依次从视野中消失 B从下到上依次从视野中消失 c塔顶和塔基同时从视野中消失 D整个灯塔会突然从视野中消失,地球_1.地球的形状,9. 观察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我们可以 看到的是( ) A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 B. 赤道稍扁、两极略鼓的椭球体 C. 很圆的球体 D. 地球上茂密的森林,地球_1.地球的形状,10. 观察从航天飞机上拍摄的照片,可看到 地球是非常圆的,其原因是( ) A.地球是一个标准的球体 B.地球的赤道和两极的半径相差很小 C拍摄的精确度不高 D地球的大气影响了照片拍摄的效果,地球_1.地球的形状,11. 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驶近的帆船
9、总是船身先出现 B远去的帆船总是船帆先消失 C. 地球平均半径约为4万千米 D赤道半径比两极半径长约2l千米,地球_1.地球的形状,地球_1.地球的形状,地球_1.地球的形状,地球_1.地球的形状,地球_1.地球的形状,地球_ 1.地球的形状 2.地球的内部,12,地球内部究竟长什么模样呢 ? 地球内部大约可以区分成: 地壳、地幔、外核、内核 这四个部分。,知识点:, 地壳:平均厚度 = 17千米 由土壤和岩石组成,其中大陆地壳厚度平均33千米、 海洋地壳平均6千米。 (到目前为止,地球表面可以挖掘最深的深度是13千米),知识点:,地球_ 1.地球的形状 2.地球的内部, 地幔:平均厚度 =
10、2900千米 (像是果酱或面团一样的软固体组成,大约占地球体积的 80左右),知识点:,地球_ 1.地球的形状 2.地球的内部, 外核 平均厚度 = 2200千米 (由温度高达3700-4300摄氏度左右的液态铁、镍 等金属组成),知识点:,地球_ 1.地球的形状 2.地球的内部, 内核 平均厚度 = 1300千米 (由温度高达4300摄氏度以上的固态铁、镍等金 属组成),知识点:,地球_ 1.地球的形状 2.地球的内部, 另外,地球由空气包围着。包围地球周围的空气我们叫做“大气”。虽然大气存在于地表约1000千米的范围,但大气活动比较活泼的区域,大概只有在1015千米高的范围。所以,只有在这
11、个地方才会有下雨、下雪、风吹、闪电打雷等天气现象发生。,知识点:,地球_ 1.地球的形状 2.地球的内部,了解地球内部最好的方式是钻探,但因为没办法挖掘太深,所以只能用其他间接方式来调查。, 研究火山活动产生的火山气体、岩浆和火山灰我们就能知道地球内部环境和物质的特性。, 研究地震时产生的地震波,知道组成地球内部的物质形态。,知识点:,地球_ 1.地球的形状 2.地球的内部,知识点:,地球_ 1.地球的形状 2.地球的内部,知识点:,地球_ 1.地球的形状 2.地球的内部,知识点:,地球_ 1.地球的形状 2.地球的内部,地球的自转,地球_ 1.地球的形状 2.地球的内部 3.地球的自转,地球
12、绕地轴不停的旋转,叫做地球的自转 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对应太阳的东升西落)。 (从北极点上空看呈逆时针旋转 从南极点上空看呈顺时针旋转)。 自转的周期:一天,24小时,知识点:,地球_ 1.地球的形状 2.地球的内部 3.地球的自转,知识点:,地球自转是地球的一种重要运动形式, 除两极外, 地球上任意一点的角速度都为15/时 地球赤道上的自转线速度为465米秒,地球_ 1.地球的形状 2.地球的内部 3.地球的自转,20世纪初以后,天文学的一项重要发现是,确认地球自转速度是不均匀的。人们已经发现的地球自转速度有以下3种变化: 长期减慢:2000万年来累计慢了2个多小时。引起地球自转长期减慢的
13、原因主要是潮汐摩擦。三亿七千万年以前地球上大约一年400天左。 周期性变化 20世纪50年代从天文测时的分析发现,地球自转速度有季节性的周期变化,春天变慢,秋天变快,主要是由风的季节性变化引起的。,知识点:,地球_ 1.地球的形状 2.地球的内部 3.地球的自转,不规则变化:地球自转还存在着时快时慢的不规则变化。其原因尚待进一步分析研究。 近数十年来,地球自转减慢还与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有关,其反作用力让地球自转直接变慢,根据动量守恒的原理,这种因素应该是目前造成地球自转变慢的最主要原因。 所以人类为了地球的安全,发射的卫星不应该再借助地球自转的动量。,知识点:,地球_ 1.地球的形状 2.地球
14、的内部 3.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转导致的地理意义: 1.昼夜更替 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物体,在 任何时刻,太阳只能照射地球的一 半,朝向太阳一面的是白昼,背对 着太阳一面的就是黑夜,这样,地 球上就有昼夜之分,随着地球不停 地自转,地球表面上就产生了昼夜 更替的现象。,知识点:,太阳光,北极,南极,地球_ 1.地球的形状 2.地球的内部 3.地球的自转,知识点:,太阳光,北极,南极,地球自转导致的地理意义: 2.时差 地球不停的自西向东自转,昼夜也 就会不断的更替,而且总是从东方 迎来黎明,由西方迎来落日,地球 上的不同地方,也就出现了时间的 差异。,地球_ 1.地球的形状 2.地球的内部 3
15、.地球的自转,想一想?,哪位同学知道世人是用什么方法来证明地球自转的存在? 或者你自己也有方法(创新思想)来证明地球的自转?,地球_ 1.地球的形状 2.地球的内部 3.地球的自转,牙签法:先用一只脸盆装满水,放在水平且不易振动的地方,待水静止后,轻轻放下一根木质细牙签,并在牙签尖端正对的盆边做一个记号,并记住牙签的位置,过几个小时后(最好在10个小时以上),再去看时你就会发现,牙签已经转动了一定角度,看起来好像是牙签在转动,其实它并没有转动,而是地球在转动。 在北半球,牙签作顺时针转动,因为地球自转在北半球看起来是逆时针方向的。南半球则与北半球相反。,例证1,地球_ 1.地球的形状 2.地球
16、的内部 3.地球的自转,炮弹法:地球时刻不停地自转,地面上水平运动的物体,必然相对地发生持续的右偏(北半球)或左偏(南半球)。根据这种现象,人们分析发射炮弹运动的方向,就能证明地球的自转存在。,例证2,地球_ 1.地球的形状 2.地球的内部 3.地球的自转,深井测量法:地球时刻不停自转, 物体自高处下落的过程中,必然坠落在偏东的地点。为了证实这一点,有人曾在很深的矿井中进行试验。 试验结果是:自井口中心下落的物体,总在一定的深度同矿井东壁相撞,从另一个侧面证实了地球的自转运动。,例证3,地球_ 1.地球的形状 2.地球的内部 3.地球的自转,傅科摆:16世纪时,“太阳中心说”的创始人哥白尼曾依
17、据相对运动原理提出了地球自转的理论。可从哥白尼曾提出这一理论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这一理论只能停留在让人们从主观上接受的水平,直到19世纪才被法国的一位名叫傅科的物理学家,用自己设计的一项实验所证实。,例证4,地球_ 1.地球的形状 2.地球的内部 3.地球的自转,思考: 还能列举出哪些能证明地球自转的事例?,地球_ 1.地球的形状 2.地球的内部 3.地球的自转,地球_ 1.地球的形状 2.地球的内部 3.地球的自转,地球_ 1.地球的形状 2.地球的内部 3.地球的自转,地球_ 1.地球的形状 2.地球的内部 3.地球的自转,地球_ 1.地球的形状 2.地球的内部 3.地球的自转,地球_
18、1.地球的形状 2.地球的内部 3.地球的自转,太阳,公转轨道和方向,地球的公转,地球_ 1.地球的形状 2.地球的内部 3.地球的自转 4.地球的公转,知识点:,地球公转方向:自西向东(与自转方向一致) 地球公转周期:约一年(365.2422天) 地球公转姿态:地球公转平面与地轴的交角=66.50 地球公转效应:,66.50,太阳,自西向东,公转轨道和方向,1,地球_ 1.地球的形状 2.地球的内部 3.地球的自转 4.地球的公转,知识点:,地球公转效应: (1)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而变化 (2)给地球带来四季的变化 (3)使地球的昼夜有长短的变化,地球_ 1.地球的形状 2.地球的内部 3.
19、地球的自转 4.地球的公转,地球_ 1.地球的形状 2.地球的内部 3.地球的自转 4.地球的公转 5.地球仪, 地球仪,地球仪是根据地球的形态,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了的地球,是地球的模型,也能反映地球的运动特征。,知识点:,地球_ 1.地球的形状 2.地球的内部 3.地球的自转 4.地球的公转 5.地球仪,经线:连接南北两极 的线叫做经线。,知识点:,地球_ 1.地球的形状 2.地球的内部 3.地球的自转 4.地球的公转 5.地球仪,经线的特点: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所有的经线长度都相等; 两条正相对的经线构成一个经线圈,任何一个经线圈都能把地 球平分为两个半球; 为了区分每一条经线人们为它标
20、注了度数,称经度。 0度经线(本初子午线),它是东经和西经的分界线; 180度经线是国际日期变更线;,知识点:,地球_ 1.地球的形状 2.地球的内部 3.地球的自转 4.地球的公转 5.地球仪,东西半球的划分: 东半球:西经20度向东至东经 160度; 西半球:西经20度向西至东经 160度;,知识点:,20W,160E,北极,西半球,东半球,地球_ 1.地球的形状 2.地球的内部 3.地球的自转 4.地球的公转 5.地球仪,0o,10o,10o,20o,20o,30o,30o,180o,180o,本初子午线,东、西半球的划分,160o,东半球,W,W,W,W,E,E,E,E,E,西半球,西
21、半球,0o,10o,10o,30o,20o,40o,30o,180o,180o,本初子午线,(西经),(东经),越往西度数越大,越往东度数越大,经 线 度 数 规 律,00经线:国际上规定,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经线, 又称本初子午线,40o,160o,20o,东半球,西半球,纬线: 与赤道平行的 线叫做纬线。,知识点:,地球_ 1.地球的形状 2.地球的内部 3.地球的自转 4.地球的公转 5.地球仪,纬线的特点: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每条纬线都自成圆圈; 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从赤道向两极纬线线圈越来 越小,到了两极就缩小成一点; 为了区分每一条纬线,人们为它标注了度数,称纬度。
22、0度纬线(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纬线(23026)是南、北回归线。是太阳直射的最南、最北 界线,是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 纬线(66034)是南、北极圈。是有无极昼和极夜的分界线, 也是寒带和温带的分界线;,知识点:,地球_ 1.地球的形状 2.地球的内部 3.地球的自转 4.地球的公转 5.地球仪,南、北半球划分界线 (分界线:O度纬线,即赤道) 南半球:0度 - 南纬90度; 北半球:0度 - 北纬90度;,知识点:,南半球,北半球,赤 道,北极,北极,地球_ 1.地球的形状 2.地球的内部 3.地球的自转 4.地球的公转 5.地球仪,北 纬,N,南 纬,S,纬线的划分,0o,15o
23、N,30oN,45oN,60oN,90oN,60oS,45oS,30oS,15oS,90oS,75oN,75oS,0o,10o,10o,20o,20o,30o,30o,90o,赤道,(北纬),(南纬),越向北度数越大,越向南度数越大,纬 线 度 数 规 律,90o,赤道,知识点:,中、低、高纬度的划分: 0 - 30度 为低纬度; 30 60度 为中纬度; 60 90度 为高纬度;,地球_ 1.地球的形状 2.地球的内部 3.地球的自转 4.地球的公转 5.地球仪,知识点:,由于不同纬度地区太阳的高度不同,造成了地球表面不同纬度地区接受的太阳辐射能量的不同。太阳高度越大,地面接受的太阳辐射越集
24、中,单位面积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越多。,根据地区全年接收太阳能量的多少,把地球划分成五带。,地球_ 1.地球的形状 2.地球的内部 3.地球的自转 4.地球的公转 5.地球仪,00,23.50S,66.50 N,66.50 S,北 回 归 线,900,900,南温带四季分明,赤 道,南 回 归 线,北温带四季分明,北寒带终年严寒,南寒带终年严寒,北极圈,北极圈,热带终年炎热,23.50N,五带的划分,知识点:,南、北极圈(66.50)是有无极昼和极夜的分界线,太阳,66.50N,66.50S,北极圈极昼,南极圈极夜,地球_ 1.地球的形状 2.地球的内部 3.地球的自转 4.地球的公转 5.地球
25、仪,知识点:,极昼: 当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时,在北半球,越往北,昼越大于夜,到了北纬66.5度以北,只有白昼,没有黑夜。,太阳,66.50N,北极圈极昼,北回归线,夏至,23.50N,地球_ 1.地球的形状 2.地球的内部 3.地球的自转 4.地球的公转 5.地球仪,知识点:,极夜: 当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时,在北半球,越往北,夜越大于昼,到了北纬66.5度以北,只有黑夜,没有白天。,太阳,66.50N,北极圈极夜,南回归线,冬至,23.50S,地球_ 1.地球的形状 2.地球的内部 3.地球的自转 4.地球的公转 5.地球仪,知识点:,太阳高度 变化的规律: 当太阳照射到地面的时候,太阳的光线
26、与地面有个夹角,我们把这个夹角称为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一天中,随着太阳的不断升起,太阳高度角会逐渐增大,到正午时,太阳位于该地的正北或正南的时候,此时杆影就出现在正南或正北的方向,杆影最短,太阳光和地面的夹角是最大的。,地球_ 1.地球的形状 2.地球的内部 3.地球的自转 4.地球的公转 5.地球仪,一天太阳高度的变化:,地球_ 1.地球的形状 2.地球的内部 3.地球的自转 4.地球的公转 5.地球仪,知识点:,太阳高度 变化的规律: 正午的太阳高度与四季位置有关,地球_ 1.地球的形状 2.地球的内部 3.地球的自转 4.地球的公转 5.地球仪,知识点:,正午太阳高度 (太阳直射
27、点)变化的规律): 夏至日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北纬23.50) 冬至日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南纬23.50) 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在赤道 一年中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有太阳当头照的现象,因此正午的时候没有影子。,地球_ 1.地球的形状 2.地球的内部 3.地球的自转 4.地球的公转 5.地球仪,太阳直射点变化的规律:,地球_ 1.地球的形状 2.地球的内部 3.地球的自转 4.地球的公转 5.地球仪,赤道线,太阳,北回归线,23.50N,北回归线,23.50N,南回归线,23.50S,23.50S,赤道线,夏至,冬至,春分,秋分,北半球的夏至日时间 在6月22日前后,春分日和秋分
28、日时间分别为 3月21日前后和9月23日前后,南半球的冬至日时间 在12月22日前后,南回归线,知识点:,地球的公转引起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从而使季节、昼夜随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而变化,,地球_ 1.地球的形状 2.地球的内部 3.地球的自转 4.地球的公转 5.地球仪,地球_ 1.地球的形状 2.地球的内部 3.地球的自转 4.地球的公转 5.地球仪,地球_ 1.地球的形状 2.地球的内部 3.地球的自转 4.地球的公转 5.地球仪,地球_ 1.地球的形状 2.地球的内部 3.地球的自转 4.地球的公转 5.地球仪,地球_ 1.地球的形状 2.地球的内部 3.地球的自转 4.地
29、球的公转 5.地球仪,1. 下列哪些现象是自转造成的 ( ) 昼夜现象 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昼夜交替 杭州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 杭州夏季白昼长,冬季白昼短 正午的太阳高度是一天中最大的 A( B C D,地球_ 1.地球的形状 2.地球的内部 3.地球的自转 4.地球的公转 5.地球仪,2.中、低纬度的分界线是: A、 0o纬线 B、 30o纬线 C、 60o纬线 D、 90o纬线,地球_ 1.地球的形状 2.地球的内部 3.地球的自转 4.地球的公转 5.地球仪,3.本初子午线的度数是: A 180o B 20oW C 0o D 160oE,地球_ 1.地球的形状 2.地球的内部 3.地
30、球的自转 4.地球的公转 5.地球仪,4.在地球仪上,00 纬线与00 经线相比 ( ) A.正好相等 B.00 纬线约是O0 经线长度的两倍 C.00 纬线稍长 D.00 经线稍长,地球_ 1.地球的形状 2.地球的内部 3.地球的自转 4.地球的公转 5.地球仪,5.请判断图中表示的是南纬还是北纬? 东经还是西经? 6.写出A、B两点的经纬度。,地球_ 1.地球的形状 2.地球的内部 3.地球的自转 4.地球的公转 5.地球仪,地球_ 1.地球的形状 2.地球的内部 3.地球的自转 4.地球的公转 5.地球仪,7.你知道 A(400 W ,400 N )、 B(800 W , 300 N
31、)、 C( 600 W , 500 N )这三个点在图中的什么位置吗?,地球_ 1.地球的形状 2.地球的内部 3.地球的自转 4.地球的公转 5.地球仪,8.与1200 W 经线构成经线圈的是( ) A. 600 W B. 600 E C. 900 W D1800,地球_ 1.地球的形状 2.地球的内部 3.地球的自转 4.地球的公转 5.地球仪,9.小明和小亮两位同学从南极同时出发,分别沿东经400 和西经400 向北行进,可能发生的情况是( ) A.他们在北极相遇 B.在赤道上他们相距最近 C他们在地球上东西方向的分界线上相遇 D他们在地球上南北方向的分界线上相遇,地球_ 1.地球的形状
32、 2.地球的内部 3.地球的自转 4.地球的公转 5.地球仪,10.请你判断中国的半球位置和纬度位置: 位于 半球(东、西),位于 .半球 (南、北);位于 纬度(高、中、低)。 大部分地区在_(五带).中国大约跨越_(经度),最东端和最西端相差_小时。,东,北,中,北温带,60,4,地球_ 1.地球的形状 2.地球的内部 3.地球的自转 4.地球的公转 5.地球仪,11.某地点以东为东半球,以西为西半球,以南为 南半球,以北为北半球,这个地点在( ) A 1800,00 B1600 EO0 C200 W200 N D200 W 00,地球_ 1.地球的形状 2.地球的内部 3.地球的自转 4
33、.地球的公转 5.地球仪,12.图中四点的经纬度书写正确的是: A(60oN 40oE ) B( 0o 20oW ) C(60oS 40oE ) D(60oS 40oW ),地球_ 1.地球的形状 2.地球的内部 3.地球的自转 4.地球的公转 5.地球仪,13.有关纬线叙述错误的是: A 所有纬线都是圆,可称为纬线圈 B 地球仪上有无数条纬线 C 纬线都指示东西方向 D 经线的长度都相等,地球_ 1.地球的形状 2.地球的内部 3.地球的自转 4.地球的公转 5.地球仪,14、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A、D两点的经纬度:A_D_ (2)判断A在B的_方,C在A的_方, D在A的
34、_方。 (3)A点所在纬线的长度比C点所在纬线的长度 _ (长、短)。 (4)如果在南极点建一座房子,它的四面都朝 _ (方向)。,地球_ 1.地球的形状 2.地球的内部 3.地球的自转 4.地球的公转 5.地球仪,15、右图是“某半球经纬网图”,根据图中信息,判断A点的经纬度为() A30S,30W B30N,30E C30N,30W D30S,30E,地球_ 1.地球的形状 2.地球的内部 3.地球的自转 4.地球的公转 5.地球仪,17、甲地的经纬度是() A40N,60WB40N,60E C40S,60E D40S,60W,地球_ 1.地球的形状 2.地球的内部 3.地球的自转 4.地
35、球的公转 5.地球仪,18、从半球位置看,乙地位于() A东半球,北半球 B东半球,南半球 C西半球,北半球 D西半球,南半球 19、下列关于四地的方向说法错误的是( ) A甲地位于丙地的正北方 B乙地位于丙地的东北方 C乙地位于丁地的西南方 D丁地位于甲地的西北方,地球_ 1.地球的形状 2.地球的内部 3.地球的自转 4.地球的公转 5.地球仪,20.建筑师要设计一座四面都朝北的房子,地点 应该选在哪里( ) A.赤道 B北极 C.南极 D北回归线,地球_ 1.地球的形状 2.地球的内部 3.地球的自转 4.地球的公转 5.地球仪,地球_ 1.地球的形状 2.地球的内部 3.地球的自转 4
36、.地球的公转 5.地球仪,地球_ 1.地球的形状 2.地球的内部 3.地球的自转 4.地球的公转 5.地球仪,地球_ 1.地球的形状 2.地球的内部 3.地球的自转 4.地球的公转 5.地球仪,地球_ 1.地球的形状 2.地球的内部 3.地球的自转 4.地球的公转 5.地球仪,地球_ 1.地球的形状 2.地球的内部 3.地球的自转 4.地球的公转 5.地球仪,地球_ 1.地球的形状 2.地球的内部 3.地球的自转 4.地球的公转 5.地球仪,地球_ 1.地球的形状 2.地球的内部 3.地球的自转 4.地球的公转 5.地球仪,地球_ 1.地球的形状 2.地球的内部 3.地球的自转 4.地球的公转
37、 5.地球仪,地球_ 1.地球的形状 2.地球的内部 3.地球的自转 4.地球的公转 5.地球仪,地球_ 1.地球的形状 2.地球的内部 3.地球的自转 4.地球的公转 5.地球仪,31. 浙江省在规划城市住宅楼群时,为了使底 层住户全年的正午都能见到阳光,楼群间 距应依据哪一天的楼影来计算 ( ) A冬至日 B春分日 C夏至日 D秋分日,地球_ 1.地球的形状 2.地球的内部 3.地球的自转 4.地球的公转 5.地球仪,32、下列地理现象由地球公转产生的是() A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B四季更替 C地球上的昼夜更替现象 D不同经度地区时差的形成,地球_ 1.地球的形状 2.地球的内部 3.地球
38、的自转 4.地球的公转 5.地球仪,33. (1)右图反映的是人影的长度与_有关。 (2)B点反映的是一天的正午,此时,太阳位于观察者的 _方向,影子朝着_方向。 (3)请据图推测:日落时,太阳位于观察者的_方向 ,影子朝着_方向。 (4)一天之中,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是( ) A先变大后变小 B先变小后变大 C始终变大 D先变高后变低,太阳高度角,正南,正北,正西,正东,地球_ 1.地球的形状 2.地球的内部 3.地球的自转 4.地球的公转 5.地球仪,34. (5)一天之中,影子长短的变化规律是 ( ) A先变长后变短 B先变短后变长 C始终变长 D始终变短,地球_ 1.地球的形状 2.地
39、球的内部 3.地球的自转 4.地球的公转 5.地球仪,35.下列现象,由地球公转引起的是() A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B各地的昼夜交替现象 C一年中,学校操场上旗杆影子的长短和方向随季节发生变化 D济南球迷上午9:00观看美国当地时间20:00举行的NBA篮球赛,解:地球公转主要导致四季的变化和各地区昼夜长短的变化,由于太阳直射点位置的周期性移动,同一个地区的太阳高度角在一年不断发生变化,因而旗杆的影子长短发生变化。,地球_ 1.地球的形状 2.地球的内部 3.地球的自转 4.地球的公转 5.地球仪,36、当地球公转从a点到b点的一段时间 内() A太阳直射点向南移 B太阳直射点向北移 C太阳直射点先向南移后向北移 D太阳直射点先向北移后向南移,地球_ 1.地球的形状 2.地球的内部 3.地球的自转 4.地球的公转 5.地球仪,37、当地球公转位于c点时() A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B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C太阳直射赤道 D太阳直射在赤道与回归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制定S目标的重要性计划
- 广州市轨道交通十四号线一期施工4标土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微生物检验的可持续发展与试题及答案
- 能源局课题申报书
- 微生物检验仪器的正确操作试题及答案
- 人教新目标 (Go for it) 版七年级下册Unit 5 Why do you like pandasSection A教案
- 学前课题申报书范文
- 初中信息技术粤教版 (B版)九年级下册第二节 综合活动1机器人拔河比赛教案
- 2025年职业挑战的证券资格证试题及答案
- 加强沟通能力提升注册会计师考试汇报质量试题及答案
- MOOC 基于STM32CubeMX和HAL驱动库的嵌入式系统设计-电子科技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物业设施设备管理指南
- 2024年上海市闵行区高三语文二模作文指导与佳作:“温故”和“知新”可以是什么关系呢
- 国外导引头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 小麦病虫害防治无人机服务技术方案
- 肿瘤防治知识讲座总结与反思
- 5M1E人机料法环测质量
- (高清版)DZT 0426-2023 固体矿产地质调查规范(1:50000)
- 小程序开发方案
- 幼儿园课件:手机本领大-大班-社会
- 林业种植工作总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