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解读.ppt_第1页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解读.ppt_第2页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解读.ppt_第3页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解读.ppt_第4页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解读.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解读,概念 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内血压持续升高为特征的进行性“心血管综合征”。 常伴有 其他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或临床疾患,需要综合干预。,2002年全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资料显示,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8%, 全国有高血压患者约1.6亿。 现在患病率约 25%, 2亿人, 每年增1000万。 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均很低,我们面临的高血压防治任务是非常艰巨的 。,2004 2005年,高血压知晓率 48.4% 治疗率 38.5% 控制率 9.5%,2008年石家庄市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调查,患病率: 高血压 27.2% (1519岁3.7%) 骨关

2、节病 19.3% 消化系统疾病8.6% 糖尿病 8% 心血管病 5% COPD 2.6% 脑血管病 2.31% 恶性肿瘤 0.34%,2008年 石家庄,高血压知晓率 39.2% 治疗率 8.4% 控制率 1%,我们面临的巨大挑战:三高三低,“三高”,“三低”,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高钠、低钾膳食,高钠正相关,低钾负相关. 人群平均每人每天摄入食盐增加2g, 则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升高2.0 mmHg 及1.2mmHg. 我国平均每天12-15克. 6g 北南,乡村城市.,体重超重和肥胖或腹型肥胖,体重指数24kg/m2为超重,28为肥胖. BMI24kg/m2者患高血压的危险是体重正常者的34

3、倍。基线体重指数每增加3,4年内发生高血压的危险女性增加57%,男性增加50%。 腹型肥胖的标准:中国人腰围男性90cm、女性85cm .高血压风险增加4倍.,饮酒,正相关.按每周至少饮酒一次为饮酒计算,男性持续饮酒者比不饮酒者4年内高血压发生危险增加40%。 每天平均啤酒360克、葡萄酒100克、白酒30克,则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升高3.5 mmHg及2.1mmHg。量=效。,糖尿病,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糖尿病患病率为2.6%,空腹血糖受损率为1.9%。大城市20岁以上糖尿病患病率由4.6%上升到6.4%,增加39% 。现约10 % 。,精神 运动 吸烟 血脂 年龄 遗传,高血压与心血管病风险

4、,我国每年300万人死于心血管病,一半与高血压有关。 我国脑卒中年发病率 250/10万 冠心病年发病率 50/10万 脑卒中是我国高血压人群最主要的心血管风险。,收缩压与舒张压水平均与心脑血管事件密切相关,Brown, M.J., Lancet 2000;355:653-4 Health Technology Assessment 2003; Vol. 7: No. 31,收缩压 (mm Hg),5年危险 (%),0,5,10,15,0,100,200,300,卒中,心梗,收缩压与心脑血管事件的关系,舒张压与心脑血管事件的关系,卒中事件,缺血性心脏事件,收缩压每升高20 mmHg或 舒张压每

5、升高10 mmHg 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的风险翻倍。,高血压患者诊断性评估,确定血压水平及其它心血管危险因素 判断高血压的原因,明确有无继发性高 血压 寻找靶器官损害以及相关临床情况,高血压的诊断 在未服用抗高血压药情况下, 收缩压140mmHg 和/或 舒张压90mmHg,高血压分类,若患者的收缩压与舒张压分属不同的级别时,则以较高的分级为准。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也可按照收缩压水平分为1、2、3级,按心血管风险分层,脑卒中、心肌梗塞等严重心脑血管事件是否发生、何时发生难以预测,但可评价其风险水平。 有利于选择治疗时机、目标、方案、综合管理。,影响心血管预后的因素,高血压患者心血管风险水平分层,T

6、OD:靶器官损害 ACC:有关的临床情况(包括临床有表现的心血管疾病和肾脏疾病),高血压治疗目的,使患者血压达标,以期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和死亡的总体危险。 控制所有可逆性心血管危险因素、亚临床靶器官损害及各种并存临床疾病 “残余危险”,高血压治疗,达标 + 综合干预,降低缺血性心脏病死亡率7%,降低卒中死亡率10%,SBP平均降低2 mmHg,SBP:收缩压;IHD:缺血性心脏病 Lewington S,et al. Lancet 2002; 360:1903-1913.,荟萃分析: 61个前瞻性观察研究 1 000 000名成人 12 700 000患者-年,微小的血压降低带来

7、较大的心血管获益SBP降低2 mmHg,心脑血管风险降低10%,积极降压治疗,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中风事件,心肌梗死,心力衰竭,2003 JNC 7,降压目标,一般高血压患者:140/90mmHg 糖尿病.稳定冠心病. 慢性肾脏疾病患: 130/80mmHg,个体化 老年患者 65岁: 150/90mmHg 病程长老年糖尿病.严重冠心病.脑卒中后.终末期肾病.双侧颈A狭窄140/90mmHg,高血压的治疗综合干预,药物治疗: A: ACEI血管紧张素 转换酶抑制剂 A: ARB血管紧张素受 体抑制剂 B:受体阻滞剂 C:CCB钙通道阻滞剂 D:利尿剂 F: 复方制剂 非常规用药:受体阻滞剂

8、,生活方式干预 戒烟,戒酒; 限盐(每日盐摄入6 克),增钾; 多蔬菜,少油肉; 减轻体重; 放松精神,心理平衡; 体育运动 相关危险因素控制 抗血小板 调酯治疗 血糖控制,高血压的药物治疗,小剂量:自最小有效剂量开始,如有效而不满意,可逐步增加剂量以获得最佳疗效。 尽量应用长效制剂:尽量使用每日一次,24小时有效的长效制剂 ,有效控制夜间血压与晨峰血压,其标志之一是降压谷峰比值 50%,增加治疗的依从性,有效预防心脑并发症。,药物治疗的原则,联合用药:单一药物疗效不佳时不宜过多增加单种药物的剂量,而应及早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联合治疗;160/100mmHg或中危以上患者,起始即可小剂量联合

9、或应用固定复方制剂。 个体化:根据具体情况及个人意愿或长期承受能力,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临床常用的降压药物,利尿剂: 作用机制 利尿剂的基本作用为排钠利尿,减少细胞外液容量与心排血量,从而降低血压。服药后由于血容量下降,患者的肾血流量与肾小球滤过率降低,所以肾素活性相应增高。如果患者肾素活性本来就高,则利尿剂可能加重病情,而低肾素活性的高血压患者应用则疗效较好。,临床常用的降压药物,临床应用 常用做高血压的基础治疗。主要用于轻、中度高血压、盐敏感性高血压、老年人单纯收缩高血压,以及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 利尿剂的剂量宜小,其降压效果与副作用与剂量呈明显依赖关系 。 这类药物可以影响电解质

10、代谢,应注意。噻嗪类药物还可以干扰糖、脂和尿酸代谢,故应慎用于糖尿病和血脂代谢失调者,禁用于痛风患者。,噻嗪类利尿剂,双氢克尿噻 12小时后出现利尿作用,于612小时达到高峰。血浆清除半衰期为2.5时。(血肌酐2.0mg/dl,GFR1520ml/mil时噻嗪类作用明显降低) 。6.25-25毫克/日 吲哒帕胺 利尿剂与钙通道阻滞剂双重作用,对血脂的影响比噻嗪类小,但更易引起低血钾。12小时后血药浓度达峰值,半衰期1418小时。在肝脏内代谢,服药后4周达到最大降压效果。0.625-2.5毫克/日,袢利尿剂,对高尿酸血症,以及明显肾功能不全者慎用,需使用利尿剂时,应使用袢利尿剂,如呋噻米等。,保

11、钾利尿剂,螺内酯 螺内酯口服25-50毫克,1日左右起效,23天后达到高峰,停药后作用仍可维持23天。半衰期为916小时。适用于2型糖尿病及痛风患者伴有的高血压和激素引起的高血压。 阿米洛利 阿米洛利影响肾远曲小管对钠的重吸收,阿米洛利2.510mg,口服2小时内起效,34小时达血药峰浓度,作用持续610小时,半衰期69小时。,受体阻断剂,作用机制 1受体阻滞剂与非选择性受体阻滞剂都具有降压作用。其降压机制主要通过抑制过度激活的交感神经活性、抑制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发挥降压作用。,临床应用 适用于交感活性增强的轻、中度血压升高的中青年患者,以及合并心绞痛、心率增快与快速型心律失常、慢性心力衰竭

12、、交感神经活性增高以及高动力状态的高血压患者。 高度心脏传导阻滞、严重心动过缓、哮喘患者禁用。 慢性阻塞性肺病、运动员、周围血管病患者慎用。受体阻滞剂可引起血脂升高,并可增加胰岛素抵抗,延长和掩盖低血糖反应的症状,所以糖耐量异常、糖尿病患者和高脂血症患者慎用,一般不首选。 副作用:疲乏,肢冷,精神异常。,非选择性受体阻断剂 普萘洛尔:呈脂溶性,服用后12小时达峰浓度,作用维持37小时。30-90毫克/日。 选择性受体阻断剂 阿替洛尔:呈水溶性,于24小时达峰浓度,作用持续时间较长,可达24小时,半衰期可达67小时,主要以原形自尿中排出。12.5-50毫克/日。 美托洛尔:呈脂溶性,口服1.5小

13、时血药浓度达峰值,最大作用时间为12小时,半衰期为35小时,在肝内代谢,经肾脏排出。50-100毫克/日。 比索洛尔:达峰值时间1.73.0小时,血浆半衰期约1012小时。肝肾双通道排泄(各50%)。2.5-10毫克/日。 有扩张血管特性的受体阻断剂 卡维地洛:在1小时达到最大血浆浓度,半衰期约610小时。胆汁排泄,如无效,在两周后加用其他药物。12.5-50毫克/日。,钙拮抗剂(CCB),作用机制 CCBs的共同特点为阻止钙离子L型通道,抑制血管平滑肌钙离子内流,从而松弛血管平滑肌,降低心肌收缩能力,使血压下降。 二氢吡啶类扩张外周血管和冠状动脉的作用最强,降压与解除心绞痛的作用也最明显。

14、非二氢吡啶类抑制心肌收缩,减慢心率和房室传导的作用强于二氢吡啶类。,临床应用 降压起效快,幅度大,安全有效,不影响血糖和血脂的代谢,具有明显的靶器官保护作用。可用于各种程度的高血压,特别是老年人高血压或合并冠心病心绞痛与外周血管疾病者。 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可导致反射性心动过速,以短效制剂更为明显,所以心力衰竭和急性心肌梗死时不宜应用。 非二氢吡啶类药物可能减慢心率,抑制房室传导,禁用于心脏传导阻滞和心力衰竭时。 中国完成了大样本二氢吡啶类药物的降压治疗试验,证实可以显著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脑卒中风险。,氨氯地平 612小时血药浓度达高峰,清除半衰期为3550小时,连续给药78天后,血药浓度稳定。于

15、服药4周调整剂量。2.5-10毫克/日。 硝苯地平 达峰时0.51.4小时。缓释及控释硝苯地平,血药达峰时间1.6-4小时。10-30毫克/日。 非洛地平 口服35小时达峰值浓度在肝脏代谢半衰为1116小时。大部分在肝脏代谢,半衰期为11-16小时。2.5-20 毫克/日。 尼群地平 口服后30分钟血药浓度达高峰,半衰期为24小时。20-60毫克/日。 拉西地平 半衰期为8小时,降压作用持续24小时。 4-6毫克/日。,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作用机制 ACEI的降压机制包括抑制循环与组织的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减少AngII的生成,增加缓激肽与血管前列环素的生成;减少醛固酮分泌和钠

16、潴留,减少神经末梢肾上腺素的释放。,血管紧张素原,Ang I,Ang II,ACE I,ACE,无活性肽,缓激肽,血管扩张,tPA NO 前列环素,ATII受体,血管舒张 生长抑制 细胞凋亡 NO释放 抗增生,钠离子重吸收 醛固酮释放 交感激活 血管收缩 靶器官重塑 血压上升,AT I受体,ARB,非经典途径 乳糜酶 组织蛋白酶,ACEI和ARB的作用机制,适用于各种类型高血压,尤可用于伴慢性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后伴心功能不全、糖尿病肾病、非糖尿病肾病、代谢综合征、蛋白尿或微量白蛋白尿患者。 妊娠、高血钾和双侧肾动脉狭窄禁用。,第一类:本身是活性形式,但需进一步代谢转换,卡托普利1小时血药浓度达

17、峰值,消除半衰期为46小时,一般口服治疗剂量后6090分钟产生最大降压作用。用药后12周血压下降不明显,可加量或加用其他药物。 第二类:本身为药物前体,必须经过肝脏转变为活性形式起作用,由肾脏排泄。 依那普利:血药浓度达峰值时间为1小时,半衰期为11小时。依那普利达峰值时间34小时。半衰期为11小时。 苯那普利:口服30分钟起效,达峰值时间为1小时,半衰期为11小时,可于24周后调整用药。 福辛普利:达峰值时间为3小时,给药后36小时抑制作用达高峰。T1/2为11.5小时,服用药物4周后,根据血压反应适当调整剂量或加药。 西拉普利:剂量应每24周调整一次。 培哚普利:用药后4周根据血压情况调整

18、剂量。 雷米普利:用药后23周根据血压情况调整剂量。 第三类:原形通过肾脏排泄,如赖诺普利。水溶性,达峰值时间为6小时。半衰期为12小时。,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通过选择性的阻断AngII与其I型受体(AT1)的结合,使AngII的作用受到抑制,达到降压的目的。,ARB可降低高血压患者心血管事件危险;降低糖尿病或肾病患者的蛋白尿及微量白蛋白尿。尤其适用于伴左室肥厚、心力衰竭、心房颤动预防、糖尿病肾病、代谢综合征、微量白蛋白尿或蛋白尿患者,以及不能耐受ACEI的患者。不良反应少见,偶有腹泻,长期应用可升高血钾,应注意监测血钾及肌酐水平变化。双侧肾动脉狭窄、妊娠妇女、高

19、钾血症者禁用。,氯沙坦 34小时达峰值,治疗36周达到最大降压效果。25-100毫克/日。 缬沙坦 服药后2小时出现降压效果,46小时达到降压高峰。降压作用于2周内出现,在服药后4周时达到最大疗效。80-160毫克/日。 依贝沙坦 服药后24小时起效,维持24小时。46小时达血药浓度峰值。,作用机制 本类药物选择性阻滞血管平滑肌突触后膜1受体,使小动脉与静脉舒张,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对心输出量影响不大,从而达到降压效果。,1受体阻滞剂,不作为一般高血压治疗的首选药,适用高血压伴前列腺增生患者,也用于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的治疗,开始用药应在入睡前,以防体位性低血压发生,使用中注意测量坐立位血压,最好使

20、用控释制剂。体位性低血压者禁用。心力衰竭者慎用。,有哌唑嗪、特拉唑嗪、多沙唑嗪等。后二者与1-受体亲和力较哌唑嗪弱,血压下降缓和,而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率较低。 哌唑嗪 派唑嗪口服后,1-3小时血药浓度达高峰,清除半衰期2-3小时。一次口服后降压时间持续约4-6小时。 特拉唑嗪 特拉唑嗪半衰期较长,约12小时,给药后约1-2小时达血药浓度峰值。 多沙唑嗪 多沙唑嗪起效缓慢,约2-3小时,达血药浓度峰值。血浆半衰期9-12小时。,高血压联合用药原则,1、作用可能累加、协同或互补 2、减少单一用药时剂量更大导致的不良作用 3、有利于兼顾患者存在的多种危险因素与并存疾病 4、改善患者依从性和生活质量,1

21、、采取各药的按需剂量配比处方,其优点 是可以根据临床需要调整品种和剂量 2、采用固定配比复方,其优点是方便,有利于提高病人的依从性,联合用药有两种方法,联合用药用的适应证:,血压160/100mmHg 高于目标血压20/10mmHg的高危患者 级高血压和(或)伴有多种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或临床疾患高危患者,ESH-ESC Guidelines 2003,ESH-ESC Guidelines 2007,ACE抑制剂,受体阻滞剂,利尿剂,钙通道阻滞剂,受体阻滞剂,ARB,ACE抑制剂,受体阻滞剂,利尿剂,钙通道阻滞剂,受体阻滞剂,ARB,Journal of Hypertension 2003;

22、21:1011-1053.,European Heart Journal (2007) 28, 14621536.,2007年ESC/ESH欧洲高血压防治指南:,联合治疗推荐参考方案,联合用药的固定配比复方制剂,上世纪五十年代末以来,我国研制了多种复方制剂,如复方降压片、降压0号等,以当时常用的利血平、血压达静、双氢氯噻嗪为主要成分,因其有一定降压效果,服药方便且价格低廉而广泛使用,尽管组成成分合理性存在争议。 近年来多类新降压药问世,按上述组合的复方制剂涌现,不同类别、不同品种、不同剂量配比造成许多复方制剂如海捷亚、安博诺、 复代文等。,相关危险因素的处理,调脂治疗 抗血小板治疗 血糖控制 高血压并房颤的抗凝治疗 综合干预多种危险因素,高血压合并血脂异常开始调脂值及目标值,相关危险因素的处理,抗血小板治疗:阿司匹林 二级预防 (1)高血压合并稳定型冠心病、心肌梗死、缺血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