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复习,三峡 短文两篇观潮湖心亭看雪诗四首,快速识记本单元中的重要作家作品及相关文学常识。 例如:郦道元、苏轼等,复习指导(一),一、文学常识:,.本文选自 ,作者是,他是我国 杰出的 家、家,他所著的 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文笔绚烂,语言清丽。 .三峡包括、 。 3、记承天寺夜游选自_,作者_,字_,号_。北宋_家。和父亲_、弟弟_同列于“唐宋八大家”,合称“_”。,郦道元,北魏,地理学,散文学,水经注,瞿塘峡 巫 峡 西陵峡,苏轼,文学,苏洵,苏辙,三苏,子瞻,东坡居士,复习三峡相关知识 (重点实词、虚词;一词多义;),复习指导(二),一词多义: 自三峡七
2、百里中 : 沿溯阻绝 : 自 自非亭午夜分: 绝 绝巘多生怪柏: 有朋自远方来 : 哀转久绝: 回清倒影: 清 清荣峻茂:,词类活用: 虽乘奔御风: 回清倒影: 空谷传响,通假字: 略无阙处:,“阙” 同”缺”,意思是”中断”,在,如果,从,隔绝,断绝,极,消失,清波,清澈,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形容词用作名词,清波,名词用作状语,在空旷的山谷,当堂训练: 1、句子中加点的实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阙:通“缺”,中断 B、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嶂:屏障 曦:阳光 C、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襄:漫上。 沿:顺流而下。溯:逆流而上。 D、其间
3、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奔:这里指飞奔的马。御:驾。 、句子中加点的虚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自三峡七百里中:在 B、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如果 C、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虽然 D、清荣峻茂,良多趣味。良:很,实在,B,C,屏障似的山峰,即使,三峡重点句子的翻译,复习指导(三),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3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到太阳和月亮。,这中间一千二百里,即使是骑着飞奔的快马,驾着疾风,也不比它快。,水清、树荣、山高、草茂,实在有无限趣味。,4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5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在春冬两个季节,雪白的急流,
4、碧绿的水潭,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在三峡七百里当中,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几乎没有 中断的地方。,5.每至晴出霜旦,林寒涧肃。,(在秋天)每到天刚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一片清凉寂静。,6.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时常听到高处的猿猴放声长叫,声音接连不断,异常凄凉,在空旷的山谷回响,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7.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悬泉瀑布,在山间飞流冲荡。,当堂训练: 1、对文章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文章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写三峡之水,突出了其不同季节的特
5、点。 B、文章使用了大量极富表现力的骈散句,语言清新俊逸。 C、文章的第二段关于三峡江水的描写与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有异曲同工之妙。 D、文章布局自然,先写山,后写水,突出了三峡山高水险的特点。,A,(夏、春冬、秋),2、引用渔歌有什么作用? 一方面突出猿鸣凄凉悲哀,侧面渲染三峡秋天的萧瑟肃杀的气氛, 另一方面又暗示三峡山高岭连峡窄的特点,照应前文; 同时也暗含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3、昔日郦道元笔下美丽的三峡,如今因三峡工程更闻名于世,并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请你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写一段导游词,向前来观光的游客介绍三峡的风景特点和时代变化。 导游词:,开放性试题
6、;,三峡适合修建水力发电站,也可以从本文找出两个理由。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并写出稳中印证理由的原句。,理由:水流急,原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或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理由:落差大,原句:悬泉瀑布,飞漱其间,复习答谢中书书相关知识,复习指导(四),答谢中书书,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总领全文,描绘景色,感慨抒情总括全文,交相辉映,四季,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坠落,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就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书,书信,一种应用性文体,古
7、代书信多记事陈情,共同赞叹,品味探究,1、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语句: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沉醉于山水的愉悦之情并能够和古代山水知音比肩的得意之感。,2、作者是怎样描绘“山川之美”的? 先仰视“高峰入云 ”,再俯视“清流见底 ”,又平看“两岸石壁 ”“青林翠竹 ”,最后又按时间分“晓”“夕”来写,一句一景,次第井然。 同时注意了色彩的配合、晨夕的变化、动静的结合。(找出相对应的语句),答谢中书书是如何体现动静相衬之美的?,答案 作者写景括古今,含四时,兼顾晨昏,给人以不同的审美感受,尤其以动静的变换与搭配最具
8、匠心。一是形体的动与静,高峰为静,流水为动。二是光与色的动与静,青林翠竹为静,五色交辉为动。三是声响的动与静,日出雾歇为静,猿鸟乱鸣为动;日落山暝为静,游鱼跃水为动。以上各种景物,交相作用,互为影响,构成了一幅怡情悦性的生动画卷。,27 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总领全文:山川之美,古来共谈,27 短文两篇,具体描绘,仰视:高峰入云,俯视:清流见底,平视:两岸石壁、青林翠竹,早晨:猿鸟乱鸣,傍晚:沉鳞竞跃,静,动,沉 醉 山 水 愉 悦 得 意,第二课时,复习记承天寺夜游相关知识 (重点实词、虚词;一词多义;句子的翻译),复习指导(一),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 欣
9、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 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想到(身边)没有和我一起同乐的人,我们两人就一起在院子中散步,如水一般清明澄澈,相互交错,原来是竹柏的影子,哪一晚没有月光?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只是缺少像我们俩这样(赏月)的闲人罢了。,清闲的人,一词多义:,遂,寻,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寻找,未果,寻病终,不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于是,寻向所志,遂迷,终于,但,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只是,学会根据表达方式来给文章进行分层分段,复习指导(二),“元丰六年相
10、与步于中庭 “盖竹柏影也”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交待夜游的时间和原因(记叙),写庭中月景(描写),抒发内心感受,表现旷达胸襟(抒情),将短文分三层,概括层意,并指出运用了哪几种表达方式。,品(文中相关描写的句子)细节,悟真情,苏轼怀民因月起行,但文中除“月色入户”以外,再无写月。你同意这个说法吗?,“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表达方式:描写,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把月色比作“积水”,突出了月光清澈透明的特点;(从侧面反映月光清亮)。,从文章内容分析作者复杂的感情思想,复习指导(三),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的复杂感情。,(1)贬谪的悲凉。 (2)人生的感慨。 (3)赏
11、月的欣喜。 (4)漫步的悠闲。 (5)虽屡遭贬谪,却能自我排遣的乐观豁达。,如何理解文中“闲人”的含义,指具有闲情雅致的人。 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记承天寺夜游,叙事:赏月缘由,27 短文两篇,豁达乐观 悲凉苦闷,写景:庭下月景,抒情:悲凉苦闷,甲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乙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
12、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当堂训练: 比较阅读,拓展延伸,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1)把酒问青天 把: (2)念无与为乐者 念: 2.红颜色词语的意思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念无与乐者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B欣然起行 然后知生于忧患 C相与步于中庭 所恶有甚于死者 D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但愿人长久 3.下列句中的“/”表示朗读时的停顿,其中读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知天上宫阙 B.今/ 夕是何年 C.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D.怀民/亦未
13、寝,端起 考虑、想到,D,B,4、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与“月下起舞,清影随人,清冷的月宫怎比得上人间”对应的作品原句。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那个夜晚没有月亮?那个地方没有竹柏?只是少了像 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5.“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句是全文的点睛之笔,请参考下面的背景材料,说说为什么作者称自己为“闲人”,这体现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境。 6 .仔细体会以上两篇作品的诗情文意,谈谈你对“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一句的认识。,苏轼有才华有大志,但不被朝廷重用,这句话表现了
14、作者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他能悠闲赏月自我排遣的旷达心境。,例:世界上不可能有永远圆满的事情,人生有欢聚,也必然有离别为;正与月亮有圆时,也总有缺时一样,原本是自然的规律。,复习湖心亭看雪相关知识 (着重掌握文中的表现手法和通过关键词语把握文章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复习指导(四),湖心亭看雪,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gng)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cu)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sng)沆砀(hng dng),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白描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指不加色采只用墨线在白底上勾勒物象的画法。,白描,作为一种写作手法: 它是指抓住事物的特征,文字简练朴素,不加渲染的写作手法。,结尾借“舟子”的话言“痴”,有何用意?,借舟子的话表明深夜赏雪,非常人可理解,作者痴迷于天人合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山东财经大学东方学院《生产运营管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元宵节诗词鉴赏大会
- 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机械设计理论教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药理学实验方法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微生物发酵制药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省济宁微山县联考2025年中考物理试题命题比赛模拟试卷(17)含解析
-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动物生物化学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咸宁市通山县2025年数学三下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周口职业技术学院《基础工程与地基处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BIM三维建筑设备工程制图》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复习资料
- 名企2025汇能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人才招聘15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学习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知识测试题【附答案】
- 全媒体内容创作技能试题及答案
- 蛋鸡155标准化立体养殖模式
- 血氨正常值和临床意义
- 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2025年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附答案)
- 2025南水北调东线山东干线限责任公司人才招聘30人管理单位笔试遴选500模拟题附带答案详解
- 欧洲文明与世界遗产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广东工业大学
- 前处理、电泳涂装常用四种输送方式的工艺特性和设备结构对比
- 污水处理厂安全生产费用提取使用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