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一总复习课件.ppt_第1页
高中地理必修一总复习课件.ppt_第2页
高中地理必修一总复习课件.ppt_第3页
高中地理必修一总复习课件.ppt_第4页
高中地理必修一总复习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单元 从宇宙看地球,第二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第三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第四单元 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高一地理必修1总复习,第一单元 从宇宙看地球,(1)八大行星距日由近及远顺序: (2)小行星带的位置: (3)运动特征:,火星和木星之间,水金地火、木土、天海,同向性、近圆性、共面性,【太阳系八大行星】,(水晶球, 火烧木成土, 天海边),【天体系统的层次】,一、地球的宇宙环境,(1)普通性:,在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虽然地球的质量、体积、密度、公转和自转都有自己的特点,但与其他行星比较并不特殊。,为什么说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地球与其他行星的运动特征相似,

2、即具有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的特征。,在太阳系行星中,就外观和所处的位置而言,地球是一颗普通的行星。,(2)特殊性:,为什么说地球又是一颗特殊的行星?,迄今为止地球是人类观测到的所有星球中唯一有生命繁衍的行星。,【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为什么地球有生命?,外部条件: 稳定的太阳光照:地球所处的光照条件一直比较稳定,生命从低级向高级的演化没 有中断。 安全的运行轨道: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一种比较安全的宇宙 环境当中,有利于生命的发展和繁殖。,自身条件: 适宜的温度 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充足的液态水,温度变化不过分剧烈,大气厚度、密度适中,,大气成分合适,内部水汽释放,,冷却、

3、凝结、降水、汇聚,形成原始海洋,日地距离适中,,自转周期适中,体积、质量适中,,漫长的演化过程,地球重力收缩、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致热,,地球内部物质运动,日地距离适中,地表平均气温为15度,,(0100的温度范围,水液态),(3)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及原因:,二、太阳辐射与地球,(3)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提供能源,如能被直接利用的太阳能,地质 历史时期生物转化太阳能积累下来的煤、石油等。,(1)为地球提供了光、热资源,维持生物的生长;,(2)维持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的水和大气运动及生物活动的主要 动力;,【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因素】,(1)纬度:,天气晴朗,阴天少,光照

4、时间长,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少,太阳辐射强。,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少,太阳辐射强。,大气透明度好,尘埃少、杂质少,太阳辐射强。,纬度位置低,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强。,(2)天气:,(3)地势:,(4)大气透明度:,太阳辐射的分布及成因,总体特征: 从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逐渐增强。高值中心在青藏高原,低值中心在四川盆地。,四川盆地成为低值中心的原因: 盆地地形,水汽不易散发,空气中含有水汽多,阴天、雾天较多,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青藏高原成为太阳辐射高值中心的原因: 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大气中尘埃含量少,透明度高,

5、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量多。,太阳大气结构,里,外,黑子,耀斑,日珥,活动周期约为11年,【太阳活动类型】,三、太阳活动与地球,【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对地球气候的影响:与地球上气候变化有很大的相关性,(2)干扰地球高空的电离层,引起短波通讯衰减或中断,(3)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使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4)在两极地区产生极光现象,自西向东 (南顺北逆),自西向东 (南顺北逆),地球绕地轴的旋转运动,地球绕太阳的运动,1个恒星年 365日6时9分10秒,1个恒星日 23小时56分4秒,近日点附近较快(1月初) 远日点附近较慢(7月初),角速度:除极点外,各点相等均为15/h,线速

6、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四、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自转,公转,昼夜交替,产生时差,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偏转,昼夜长短变化,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四季的更替,五带的划分,五、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判断图中E、F、G、H四点哪些在晨线上,哪些在昏线上?,H在晨线上,E在晨线上,F在昏线上,G在昏线上,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 由夜半球过渡到昼半球的分界线是晨线, 由昼半球过渡到夜半球的分界线是昏线。,【晨昏线的判断】,【练习】,光照图的判读,“左右手”法则:,北半球用右手,南半球用左手, 手心向上, 四指指向物体初始运动方向, 大拇指指向即为物体水平运动的偏向。,【地转偏向力】,南左北右,赤道不偏。,N,

7、S,下图为两条河流下游图,图中圆圈为一小岛,据此回答12题。 1.图中小岛最终可能连接的岸堤是( ) A. B.C.D. 2.若要在甲、乙两图中四点分别建设港口,则最合适的点是( ) A. B. C. D.,B,C,侵蚀岸(水深),【练习】,1.成因:由于地球自转,同纬度偏东位置的地方总比偏西位置的地方要先见到日出,时刻较早。,每向东15度,地方时早1小时;每向东1度,地方时早4分钟。,【地方时】,经度相同,地方时相同,2.求地方时:,依据经度每隔15,时间相差1小时,每1相差4分钟,先计算两地的经度差,再转换成时间差,依据“东加西减”原则,计算出地方时。,经度差=180,地方时差=12小时,

8、 所求地点在西,所以912=3小时,3+24=21时(前一天),【练习】当60E的地方时是9点时,120W是几点?,B A,N,12:00,6:00,18:00,24:00,(0:00),12:00,10:00,8:00,6:00,24:00,(0:00),昏线,晨线,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 昼半球的中央经线: 夜半球的中央经线: 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 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24时/0时,12时,12时,6时,18时,3.特殊经线的地方时:,地方时以当地一日中太阳最高为正午12时,光照图的判读,北京时间: 东8区的区时(东8区中央经线120E的地方时),【时区与区时】,时区:全球划分为2

9、4个时区,每个时区占经度15。 区时:各个时区都以该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整个时区 的统一时间,叫区时,又叫标准时。,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_小时。,1,已知经度15,15N (N为时区数),15N7.5,,若余数7.5N+1;余数7.5N,已知某地所处时区,中央经线的经度=_,已知时区数,经度范围=_,已知经度,时区号数=_,已知某地区时,求另一地区时:所求区时已知区时时区差(东加西减),【国际日期变更线】,减一天,加一天,重要结论: 从0时经线开始往东到180经线为新的一天, 往西到180经线是旧的一天。,新日子范围=180地方时/24,求新旧日期的范围:,旧日子范围=1-180地方时/2

10、4,【新旧日期范围】,春分,夏至,秋分,冬至,3月21日,6月22日,9月23日,12月22日,【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导致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太阳直射点位置发生有规律的变化。,23.5N,0,23.5S,南回归线,北回归线,太阳直射点在地表移动示意图,6月22日,3月21日,9月23日,12月22日,10月1 日这一天,太阳直射点( ) A. 在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B. 在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C. 在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D. 在南半球,并向北移动,【练习】,C,N,P,Q,F,E,判断一个地点的昼夜长短情况的方法:,比较所求地点所在的纬线中昼弧和夜弧的比例,晨昏线

11、把所经过的纬线圈分割成昼弧和夜弧。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除在赤道上和春秋分日外,各地昼弧和夜弧都不等长。,【昼夜长短的判断】,昼夜平分,昼夜平分,昼夜平分,昼最长夜最短 越往北昼越长 北极圈内极昼,昼夜平分,昼夜平分,昼最短夜最长 越往南昼越短 南极圈内极夜,昼最短夜最长 越往北昼越短 北极圈内极夜,昼最长夜最短 越往南昼越长 南极圈内极昼,【昼夜长短的变化】,直射点所在的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直射点向北移,北半球昼增长;,直射点向南移,南半球昼增长。,小结: 晨昏圈过极点(或与经线圈重合)为二分日 晨昏线与极圈相切为二至日,根据晨昏线与经纬线的关系判断二分二至日,判断节气,光照图的

12、判读,N,N,光照图的判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小结: 太阳直射点的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2时 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和晨昏线与纬线切点所在纬线即极昼极夜的边界纬线互为余角,图中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分别为?,N,A.如果知道该点昼弧长度: 昼长= 昼弧度数/15,B.如果知道该点日出时间: 昼长=(12-日出时间) 2 如果知道该点日落时间: 昼长=(日落时间-12) 2,【昼长计算】,图中外圆表示纬线圈,N为北极点,若AB弧表示夜弧,则D点的日出时刻是( ) A.21时30分 B.2时30分 C.8时00分 D.3时30分,B,赤道,晨线,昏线,日出时间,日落时间,12:00,【练习】,光照图的判

13、读,解析:昼长=(360-75)/15=19 19=(12-日出时间) 2,(1)纬度变化规律:,春秋分: 夏至日: 冬至日:,(2)季节变化规律,北回归线以北地区: 南回归线以南地区: 回归线之间的地区:,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极递减,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极递减,夏至日达最大值,冬至日最小。,冬至日达最大值,夏至日最小。,太阳直射时达最大值。,【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的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离直射的纬线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越远越小。,同一地点,哪一天离太阳直射点最近正午太阳高度角达最大值,哪一天离太阳直射点最远正午太阳高度角达最小值。,【正午太

14、阳高度角的计算】,H90所求地的纬度与直射点纬度之差(同减异加),如图中心点为北极,若阴影部分为黑夜,判断1题。 1.甲地时间为( ) A.8时 B.9时 C.15时 D.16时 若图中阴影部分为7月6日,非阴影部分为7月7日,判断23题。 2.甲地的时间为( ) A.15时 B.9时 C.3时 D.12时 3.北京为( ) A.6日8时 B.7日8时 C.6日20时 D.7日20时,B,C,B,【练习】,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 (1)图中四点所示日期: A_B_C_D_ (2)图中_点地球公转速度较快,因为:_。 (3)由A到B点北半球昼夜长短如何变化?_。 (4)由B点到C点太阳直射点如

15、何移动?_。 (5)当地球处于A点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的区域为: _。 (6)当地球处于C点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角随纬度变化规律是: _。,6月22日左右,9月23日左右,12月22日左右,3月21日左右,C,C点在近日点附近,昼渐短,夜渐长,由赤道向南回归线移动,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练习】,(1)此图所示日期为 , 北半球的节气为 。 (2)此时全球昼、夜长短如何? (3)此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角如何变化? (4)图中a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 此刻的太阳高度为 , b点的昼长为 。,3月21日或9月23日左右,春分日或秋分日,全球昼夜等长,由赤道向南北两侧

16、递减,90,0,12小时,读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图中阴影表示夜半球),回答:,【练习】,(1)该图表示的是每年_(节气)日的情况,此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 (2)图中,甲、乙两地均位于晨昏线中的_线上,乙地日出时刻是_点钟。 (3)按图中所示情况,北京时间是_点钟,中国南极中山考察站的黑夜长_小时。 (4)按图中所示的这一天,下列地点中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是_。 A.北京 B.广州 C.甲地 D.乙地,夏至,(2326N,180),晨,4,8,24,B,读图,完成下列各小题。,【练习】,提示:180经线是12点,(1)此图表示_月_日的光照情况。 (2)此时A点是_点钟,A、B、C三点中

17、的昼最短的是_,昼长是_小时。 (3)A的地理坐标是_,B点的昼长是_小时。 (4)此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坐标) _,这一天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_。 (5)此时悉尼是_季,再过三个月, B点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下图是一幅以极地为中心的地球自转示意图,回答以下问题:,12,22,9,C,12,(2326S,0),18,(2326S,45E),自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夏,昼夜平分,【练习】,提示:B点日出时间为3点,第二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15,深 度 千 米,4000,3000,2000,5000,6000,1000,速度(千米/秒),9,12,6,3,0,F,E,地震波波度与地

18、球内部圈层的划分,33,2900,纵波、横波波速都明显增加,纵波波速忽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地幔,地核,地壳,【地球的内部圈层】,外核,内核,一、地球的结构,(P、S波的波速突然增大),(P、S波的波速突然减小,S波直至消失),莫霍界面,古登堡面,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平均厚度100110km,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地球的外部圈层】,有气孔或流纹构造,地下岩浆在内部压力作用下,喷出地表后冷却凝固而形成,花岗岩,流纹岩 安山岩 玄武岩,地下岩浆在内部压力作用下,侵入地壳上部,在地表以下冷却凝固而形成,有明显的晶体形态和突出的矿物颗粒,地表岩石在外力作用下,经风化、侵蚀、搬运、

19、沉积、固结成岩等作用形成,砂岩 砾岩 页岩 石灰岩,具有层理构造; 常含有化石,原有岩石在岩浆活动、地壳运动等产生的高温高压作用下,使原来的成分、结构、性质发生改变而形成,板岩 石英岩 片麻岩 大理岩,具有片理构造,重结晶作用明显,二、三大类岩石,D,B,冷却凝固,A,外力作用,C,变质作用,变质作用,重熔再生,重熔再生,外力作用,岩浆岩,岩浆,沉积岩,变质岩,一进三出岩浆岩,三进一出岩浆,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重熔再生,岩石的转化,读“某地质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1)A处为_岩,判断依据是_。除此特征外,该类岩石含有_,能起到记录的作用。

20、(2)B处为_岩,它是由_活动经过_形成的。此类岩石常见有两种类型,其中C处为_岩,D处为_岩。,(3)E处可能会形成_岩,它是已生成的岩石在_条件下形成的。,侵入,变质,高温高压,化石,沉积,有层理构造,喷出,冷却凝固,岩浆,岩浆,【练习】,陆陆 相碰,形成巨大的山脉,喜马拉雅山 阿尔卑斯山,大陆板块形成岛弧和海岸山脉,大洋板块形成海沟,安第斯山 太平洋西部岛弧 台湾山脉,形成裂谷和海洋,东非大裂谷 大西洋 红海,陆海 相碰,三、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1)图中,属背斜的是 ,属地堑的是 。 图中良好的储水构造是 ,宜建地下隧道的是 。 (2)从地形上看

21、,C处是 ,形成原因是 。 (3)地震多发地带位于图中 处,泰山的成因与图中 处一致。 (4)图中可能发现石油的是 处,E处计划修建一座水库,请分析其可行性。,山岭,D,A,E,C,B,D,向斜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D,E处有断层,在此处建水库易诱发断层活动,产生地震等地质灾害,影响水库大坝的安全;另外断层破碎带还会造成水库漏水。,读图,回答下列问题:,【练习】,四、外力作用和地表形态,瀑布、V形河谷 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 喀斯特地貌(溶洞),风力沉积:,风力侵蚀:,沙丘、沙垄,黄土高原黄土的形成,山麓冲积扇 河口三角洲 冲积平原,侵蚀作用:,雅丹地貌、风蚀蘑菇 戈壁、裸岩荒漠,

22、沉积作用:,流水侵蚀:,流水沉积:,3.高层大气: 气温先随高度递减后增加 2.平流层: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 气流以平流运动为主 天气晴朗,能见度高 1.对流层: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h每增加100m,t下降0.6度) 对流运动显著 天气现象复杂多变,臭氧层,电离层,五、大气的垂直分层,太阳辐射,大气和地面的反射散射34%,大气吸收19%,射向宇宙空间,大气吸收,地面反射,地面吸收47%,地面增温,短波辐射,长波辐射,大气逆辐射,95%,对流层的能量 直接来自地面辐射, 间接来自太阳辐射,大气上界,“太阳暖大地”,“大气还大地”,“大地暖大气”,六、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直接 热源,直接

23、 热源,读“大气温室效应图”,回答下列问题:,(1)A表示 辐射,(2)B表示 辐射,易被大气中的 _ 和 _ _吸收,使大气增温,因此 是对流层的直接热源。,(3)C表示 辐射,它补偿了 ,因此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4)当前大气温室效应不断加强,导致全球变暖,其主要人为原因是 。,太阳,地面,水汽 二氧化碳,地面,大气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燃烧矿物燃料、破坏森林,(5)请将热量传递的各个环节按由先到后的顺序排列: 地面辐射 地面吸收 大气逆辐射 大气削弱作用 太阳辐射 大气吸收,【练习】,高,低,低,高,高,低,热力环流规律总结,B,A,C,受热,七、热力环流,(1)以上各点,海拔高度

24、相等的是。 气压值相等的是;(2)3、5两点,点气压高,点气压低 (3)A、B两点,点气流上升,点气流下沉 (4)用“”画出图中A、B、3、5四点热力环流。 (5)A、B两点,点受热,点冷却,地面,等高面,等压面,1、2、4,2、3、4、5,5,3,A,B,B,A,【练习】,常见的热力环流,a、城市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b、海陆风,c、山谷风,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使风向垂直于等压线),(使北半球风向右偏, 南半球风向左偏),地面摩擦力,大气作水平运动所受作用力,二力平衡,风向平行于等压线 (高空),三种力共同作用下,风向斜穿等压线 (近地面),(与空气的运动方向相反),空气产生水平运

25、动的原动力,八、大气的水平运动风,读等压线图,回答A点近地表风向V的形成过程: (1)F1是_力,它垂直 于_并由高压指向低压。 (2)F2是_力。 (3)F3是_力。 (4)本图位于_(南/北)半球, 判断依据是_。,980,985,990,995,A,V,F1,F2,F3,【练习】,水平气压梯度,等压线,地转偏向,摩擦,南,在地转偏向力影响下,风向左偏,气压带和风带,九、大气环流的形成,(1)只考虑A 高低纬间热量差异,单圈环流,低纬上空,(2)考虑A、B 高低纬间热量不均,地转偏向力,三圈环流,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30N,0,60N,90N,30S,60S,90S,赤道低气压带,极地

26、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近地面的风总是从 高压吹向低压,气压带和风带在分布上有什么特点?,特点:高、低气压带相间分布,气压带和风带相间分布,南北半球对称分布,七压六风 三低四高,(3)考虑A、B、C高低纬间热量不均;地转偏向力; 太阳直射点位置的移动,气压带、风带的南北移动,2、就北半球来说,_。,1、气压带、风带随_季节移动而南北移动。,夏季北移,冬季南移,太阳直射点,点南带南 点北带北,一月,七月,(4)考虑A、B、C、D高低纬间热量不均; 地转偏向力; 太阳直射点位置的移动;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断裂成单个的高低气压中心

27、,副 极 地 低 气 压 带,副 热 带 高 气 压 带,冬,夏,冬,夏,形成季风,读北半球中高纬度环流示意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点位于30N附近 B乙点位于30N C是冷性气流 D盛行西南风,A,【练习】,当我国各地白昼时间最短时,下列四幅图所示气压带、风带分布正确的是( ),Aa Bb Cc Dd,C,(1)该图表示北半球_季时的大气环流状况,判断理由是? (2)图中B处是_风带,它是_环流的组成部分。 (3)C所处的风带,吹_风,气流来自_气压带。 为什么C气流与D气流相遇后向上爬升? (4)A处是_气压带,它是_因素形成的。 (5)由图可看出,有一个气压带在南北半球之间来

28、回移动,它是_ A副热带高气压带 B副极地低气压带 C极地高气压带 D赤道低气压带,冬,气压带、风带位置南移,东北信,低纬,西北,副热带高,C气流暖而轻,遇到来自高纬度地区冷而重的D气流后向上爬升,副极地低,动力,D,读图,回答下列问题。,【练习】,(1)乙图是南半球_季节,此时为_月(1月或7月), 处风向是_风,其成因是_。 (2)甲图中的高气压中心名称为_,此时被切断的气压带是_,处风向是_风,其成因是 _。,甲,乙,A,B,C,D,冬,7,西南,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亚洲高压,副极地低气压带,西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练习】,赤道 低气压带,副热带 高气压带,副极地 低气压带,极地

29、 高气压带,大洋 东侧,大洋 西侧,大陆西部,大陆内陆,大陆东部,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0,10,20,30,40,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苔原气候,冰原气候,70,60,90,0,10,25,35,50,70,90,大气环流,太阳辐射从低纬向两极递减,世界气候类型分布一般规律性 (以北半球亚欧大陆为例),十、气候类型,气候类型的判断:,终年高温多雨,全年高温 干湿季交替,全年高温 雨季集中 旱雨季分明,终年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少雨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多雨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寒冷干燥 夏季高

30、温多雨,终年温和湿润,冬寒夏热 干旱少雨,年雨型,年雨型,夏雨型,夏雨型,夏雨型,夏雨型,少雨型,少雨型 夏雨型,冬雨型,少雨型,终年严寒少雨酷寒少雨,以温定带,以温定位,年雨型,年雨型,少雨型,少雨型,夏雨型,夏雨型,夏雨型,夏雨型,冬雨型,以水定型,单一暖气团控制, 气温高、气压低、天气晴朗,单一冷气团控制, 气温低、气压高、天气晴朗,阴天、雨/雪、大风、降温等,连续性降水,气压升高、气温和湿度骤降、天气转晴,气压下降、气温和湿度上升、天气转晴,时间短,强度大,时间长,强度小,主要在锋后,锋前,北方夏季暴雨、寒潮、沙尘暴,“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十一、锋面系统与天气,读示意

31、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锋是锋(冷、暖)。 (2)A地气团性质为_, B地气团性质为_。 (3)锋面需要24小时移到A地,那么A地未来48小时内天气将如何变化?,冷,暖气团,冷气团,24小时后可能出现阴天、下雨 、刮风、降温等天气现象。随后雨过天晴,气温下降,气压升高,湿度降低。,【练习】,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图为 锋示意图,该图所示锋面的移动方向是 。 (2)该锋形成的降水多在锋 (前、后) (3)该锋过境后的天气状况为 , 原因是 。 (4)各种锋面附近天气的共同点是 。各种锋过境 后天气的共同点是 。,暖,自西向东,前,雨过天晴,气温升高,气压降低,受单一暖气团的控制,有云

32、、雨天气,天气转晴,【练习】,图中锋面移动速度 是30千米/小时,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该锋是 锋,判断依据是 。 (2)锋面什么时间将会移到城市上空,预报24小时后该城市的 天气: 。 (3)某医院救治的128例脑溢血患者中,有116例是锋面过境时发生的。肺结核病人咳血,特别是婴儿肺炎、支气管炎、哮喘等在锋面过境时发病率很高,为什么?,冷,冷气团向暖气团移动,锋面过境,出现雨、雪天气,气温突然下降,对老人和婴幼儿不利,易患感冒、肺炎。冷锋过境气压变化大,易造成脑溢血。,【练习】,气压,气温,6 7 8 9 10 11 12 13(日),00C,-50C,50C,100C,150C,20

33、0C,1000,1002,1004,1006,1008,(百帕),读图分析该地曾受什么锋面天气的影响?,【练习】,逆,顺,顺,逆,辐合 (北逆南顺),辐散 (北顺南逆),上升,下沉,夏秋季节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台风,长江流域伏旱、北方秋高气爽、冬季北方干冷,阴雨,晴朗、干燥,气压中心低,四周高,气压中心高,四周低,十二 、气压系统与天气,【练习】读下面的北半球某天气系统形成示意图,回答: (1)图中虚线箭头表示 ,实线箭头表示 。 (2)从气压状况分析,A表示 ,B表示 。 (3)从气流状况分析,A表示 ,B表示 。 (4)一般情况下,受A控制的地区,天气;当B过境时, 常出现天气 。 (5)从

34、图中可以看出,北半球气旋的东部吹风,反气旋的 东部吹风。,气压梯度力,气流运动方向,反气旋,气旋,高压中心,晴朗,阴雨,西北,东南,低压中心,【练习】读北半球锋面气旋图,回答问题: 图中P1、P2、P3表示三条 等压线数值,由大到小排列 的是 。 (2)若冷暖锋都能带来降水, 那么甲、乙、丙、丁四点中 正在降水的是 和 。 (3)甲乙相比气温高的是 。 (4)未来几天内,A处将经历 锋过境,之后 气团占领 该地,气温将 。,P3P2P1,甲 丁,乙,冷 冷,下降,读“水循环图”,分析回答(1)(4)题。,(1)填写图中水循环的环节名称。 A_,B_,C_, D_,E_,F_。 (2)三种循环类

35、型共同具有的环节是_和_。 (3)使陆地水资源不断得到补充的是_循环。 (4)人类可以通过改造_(环节)来改变水循环的空间结构为人类服务。 (5)根据水循环原理,如果该地区降水减少,人为原因可能是 _,降水,蒸发,水汽输送,蒸腾,地表径流,地下径流,降水,蒸发,地表径流,大面积破坏植被和排干沼泽、湖泊,使植物蒸腾和水面蒸发量减少,大气中水汽含量减少。,海陆间,十三、水循环,【练习】,【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1)维护全球水量平衡,使淡水资源不断更新; (2)调节全球热量平衡,影响全球的气候和生态; (3)使地球各个圈层之间、海陆之间实现物质迁移与能量交换; (4)造成侵蚀、搬运、堆积等外力作用,

36、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中低纬度海区: 以副热带海区(30)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 以副极地海区(60)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南纬4060:,30,30,60,60,0,北印度洋:,北顺南逆 东寒西暖,逆时针 东暖西寒,西风漂流(寒流),冬逆夏顺,顺,逆,逆,【分布规律总结】,十二、洋流,太平洋,大西洋,问题1、下图洋流环流是 半球的,在 纬的大洋环流。 A是在 影响下形成的 。 B是在 吹拂下形成的 或者 。,北,中低,东北信风,北赤道暖流,盛行西风,北太平洋暖流,北大西洋暖流,问题2、下图大洋环流,若纬线为30度,则表示的是 半球中低纬度的大洋环流,若纬线为60度则是 半 球中高

37、纬度的大洋环流,若是在南太平洋C为 流, D为 流,E为 流。,南,北,秘鲁寒,东澳大利亚暖,西风漂,A,B,C,D,E,【练习】,【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第三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原始生命体,被子植物时代,裸子植物时代,陆上孢子植物时代,海生藻类时代,哺乳动物时代,爬行动物时代,两栖动物时代,鱼类时代,海生无脊椎动物时代,动物孕育萌芽,人类时代,一、生物进化、灭绝与环境,两次生物灭绝时期:,古生代末期,中生代末期,(1)地质剖面图上,甲、乙、丙三处的地质构造分别是_、_、 _。图中,陡崖出现在_处。甲处成为谷地的主要原因是: _。 (2)在图中数码所示地层中,有可能找到大量三

38、叶虫化石的地 层数码是_,有可能找到恐龙蛋化石的地层数码是_,早期人 类遗迹应该到数码_代表的地层中去寻找。 (3)地球演化过程中,灭绝的恐龙等生物种属不可复生,这说明了地理 环境的演化具有_性。,读“某地地质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背斜,向斜,断层,丙,背斜顶部受张力,岩石比较破碎,容易受侵蚀,不可逆,【练习】,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干旱,发育差 肥力低,风蚀地貌,河流少 内流河,表现1: 每一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二、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过度砍伐、开垦、放牧等,水土流失,植被破坏,河流上中游砍伐森林,河流含沙量增加,河道泄洪能力降低,洪涝,抬升河床,土

39、壤盐渍化,下游河道泥沙淤积,地下水位升高,河流上中游水土流失,表现3: 某一要素的改变,不仅影响当地的整个自然环境,还会对其他地区的地理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表现2: 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牵一发而动全身”,我国西北华北不合理灌溉(漫灌),人类活动造成温室效应及产生的影响:,为避免温室效应给全球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人类应采取哪些措施?,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增加对温室气体的吸收:,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量;,使用清洁能源,开发新能源;,减少消费,减少废弃物排放;,植树造林、防止森林火灾,尽可能使用公共交通工具。,1、成土母质与土壤,区别和联系:,裸露的岩石经过风化作用后,形

40、成的结构疏松的风化物。,成土母质:,三、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以土壤的形成为例,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影响因素:,成土母质、气候、生物、地形、人类活动等,土壤概念:,2、气候与土壤,黑土是温带半湿润地区草原草甸植被下发育的具深厚腐殖质层的黑色土壤。黑灰色腐殖质层厚30-100cm,是在寒冷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原因?),红壤的基本特征是呈酸性,肥力较低有机质含量在2%以下。原因是分布在湿润和高温的热带和亚热带南部,微生物活动旺盛,有机质被大量分解。,荒漠土有机质含量少,土壤水分缺乏,石灰表聚明显。在我国主要集中分布在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腹地和干旱地带,属干旱的大陆性

41、气候。,通过土壤与大气间不断进行的水分和热量交换直接影响其水热状况;间接通过影响岩石风化,动植物和微生物的活动等来影响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和其形成发育过程。,东北黑土,南方红壤,西北荒漠土,3、生物与土壤,4、地形与土壤,5、土壤与人类活动,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亚寒带大陆性气候,00,100,250,350,500,700,900,00,100,200,300,400,600,700,900,苔原气候,冰原气候,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热带季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亚热带常

42、绿硬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苔原带,冰原带,温带草原带,温草原带,自然带与气候的关系(以北半球为例),大陆西岸,大陆东岸,内陆,四、主要陆地自然带,1.纬度地带分异规律(纬度地带性) (1)形成原因: (2)延伸方向 更替方向,以热量为基础,东西方向延伸 或沿纬线延伸,南北方向更替 或沿纬度变化方向更替,五、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2.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经度地带性) (1)形成原因: (2)延伸方向 更替方向,以水分为基础,沿经线延伸 或南北方向延伸,沿经度变化方向更替 或东西方向更替,五、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纬度地带性),干湿度(经度)地

43、带分异规律(经度地带性),垂直分异规律(垂直地带性),热量,水分,水热状况,太阳辐射,海陆分布,海拔高度,纬线延伸纬度更替,经线延伸经度更替,等高线延伸从山麓到山顶更替,中纬地区,如亚欧大陆中纬地区从沿海向内陆的变化,低纬和高纬地区,如非洲沿200E经线,自赤道向南北的自然带变化,中低纬度的高山,如珠穆朗玛峰的垂直自然带,地方性分异规律(非地带性),地方地形、气候、较大范围 地面组成物质、洋流等,沿一定地势剖面发生变化,比较普遍、沙漠中的绿洲、南美南 端东西差异,五、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垂直地带性,下列各反映自然带分布的哪一规律?,【练习】,读亚洲局部图,回答下列问题:

44、,(1)如果和表示两种自然带: 则_带, _带 其大致分界线是_ (2)如果和表示两种气候类型: 则_气候, _气候 (3)与形成相同自然带的气候类型是_ , 主要分布的大洲有_(2个以上) (4)图中自然带的更替,体现的是_ 变化规律,主要受_因素的制约。,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秦岭淮河线,热带季风,热带雨林,温带海洋性气候,欧洲、南美洲、北美洲等,纬度地带分异,热量,【练习】,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纬度地带分异规律实例,珠穆朗玛峰垂直自然带,珠峰南坡和北坡降水量的差异及原因:,南坡降水量比北坡多,因为

45、南坡处在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的迎风坡,珠峰南坡雪线比北坡低的原因:,因为南坡处在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量大,因而积雪量大,雪线较北坡低,雪线,珠穆朗玛峰南坡出现的自然带谱比北坡复杂的原因:,南坡纬度低,基带海拔低、相对高度大,垂直方向上水热条件变化大.,雪线分布的规律以及影响因素,雪线:长年积雪的下界。,(1)与气温成正相关,气温高时雪线也高。 (2)与降水量成负相关:降水量越大,雪线越低。 (3)地形因素对雪线高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坡度和坡向上,雪线的分布高度主要取决于气温、降水量和地形等条件。,坡度较大的山地,积雪易下滑,不利于保存,雪线高; 坡度较小的山地,有利于积雪沉积,雪

46、线低。 阳坡气温高,雪线高; 阴坡气温低,雪线低。 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 背风坡降水少,雪线高。,山地垂直地带分布有阴坡和阳坡的明显差异,阳坡,阳坡,雪线高度与迎风坡降水的关系,迎风坡多雨,积雪量大,雪线低 背风坡少雨,积雪量小,雪线高,阳坡接受太阳光照的强度大,日照多, 故热量偏多,温度偏高,山体自然带 数量多,同一自然带阳坡分布得高。,A,B,C,D,阴坡背阳,温度偏低,山体自然带数量少,同一自然带阴坡分布得低。,热带草原带,垂直地带分异规律实例,乞力马扎罗山的基带是热带雨林带,南半球中高纬为什么没有亚寒带针叶林带?,非地带性分布,海陆分布引起的南半球缺失亚寒带针叶林带和苔原带,天山、昆

47、仑山山麓的绿洲,高山冰雪融水使其地表水丰富,南美大陆西岸3S30S之间的热带沙漠,安第斯山脉阻挡海洋水汽;秘鲁寒流降温减湿,非地带性分布,南美安第斯山南段东西两侧自然带分布的差异,山脉(地形)阻挡西风气流深入内陆,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呈现热带草原景观,海拔高,气温低,降水少,非地带性分布,马达加斯加岛东西两侧自然带分布的差异,地处东南信风的迎风坡,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马达加斯加暖流的增温增湿。,第四单元 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按照聚落的性质和规模可以分为城市和乡村。,1.聚落的概念: 人类从事生产和生活活动而聚居的场所,包括房屋建筑的集合体,以及人们生产生活相关的各种设施。,平坦广阔,地形复杂

48、,大,小,多呈团聚型、棋盘式格局,相对分散,多,少,3.地形对聚落的影响及其表现:,2.聚落的分类:,一、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4.利于聚落形成与发展环境因素:,1.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2.交通线路选线的原则:,二、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公路选址的基本原则 一、考虑自然、经济、社会、技术等综合因素: 1.平原地区选线应尽量不占耕地; 2.尽量多通过居民点,国道以直达运输为主。 二、线路应选择有利地形,尽量避免不利地段: 道路在山坡上呈“之”字形; 山谷中的道路应避开陡坡 尽量避免跨越河流;道路应避开沼泽地; 三、尽量降低工程造价:减少长度;减少桥涵数 四、注意沿线生态环境,规律

49、技巧总结,3.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自然条件影响的比重逐渐下降,而社会经济因素上升为主要因素。,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地区地形基本上以_米等高线为界明显地分为_和_两类地形区。 (2)观察图中居民点分布的特点是: _; _。,200,平原,山区,沿河流及交通线分布,平原地区多,山区少,其原因是:_ _。 (3)A城区成为当地较大城市的有利条件是: _。 (4)图中的有利条件对城市A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是: _ _.,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农业发达;河流及铁路沿线交通 便利、生活方便,故居民点分布多,两条河流汇合处,并有铁路经过,河流汇合处, 水源充足, 可解决城市的生产和生活用水;铁路经过, 为城市商品交换、人员流动提供了方便, 河流的运输功能会促进城市的发育,(1)图中计划修建B村镇到A村镇公路的与两个线路方案中,_较合理,理由是_。 (2)修建B村镇到D城市的公路没走直线而绕道经过C村镇的原因是 _。 (3)为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