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写作与材料的搜集利用.ppt_第1页
毕业论文写作与材料的搜集利用.ppt_第2页
毕业论文写作与材料的搜集利用.ppt_第3页
毕业论文写作与材料的搜集利用.ppt_第4页
毕业论文写作与材料的搜集利用.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毕业论文写作与 材料的搜集利用,一、毕业论文概述(学士学位论文) 二、材料(资料)的搜集利用 三、论文具体写作过程与材料 的搜集利用示例,一、毕业论文概述 (学士学位论文),(一)毕业论文的涵义,什么是毕业论文? 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对本专业的某一课题进行独立研究后,为表述研究过程和研究成果而撰写的一种学术论文.(广义、狭义) 学术论文的初级形式 论文写作的过程就是进行科研活动的过程 例 : 中国环境污染经济损失估算研究 中美家庭教育特点比较分析,步骤(广义): 1 、选题 2 、搜集材料 3 、材料整理和分析 4 、提炼论点 5 、拟定论文提纲 6 、动

2、笔写作 7 、修改定稿,写作步骤(狭义): 1 、编写提纲 2 、撰写初稿 3 、修改定稿,(二)毕业论文的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第四条规定: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成绩优良,达到下述水平者,授予学士学位: (一)较好地掌握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 (二)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特点 1、科学性 2、创造性 3、学术性 4、专业性 5、规范性,具体要求: 1 、选题要严,开掘要深 2 、立论正确,观点创新 3 、论据充分,论证严密 4 、布局合理,文体规范 5 、语言准确,简明精练,内容 侧重于科学研究规范的基本训练,综合考察学生运用所学本专业理论

3、、知识、技能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综合运用本专业知识理论指导下,对本学科某方向的一些或某个具体问题进行系统阐释。,格式规范性 ( “规范性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已经形成的约定俗成的规范格式。这些基本格式已经列入国家标准,“国际标准化组织”也对学位论文制定了一系列的国际标准。在文面行款、基本格式等要素上,正日益趋于规范化、标准化, 各学校根据具体情况都制定了详细的论文格式规范。,山东工商学院普通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规范,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格式采用学校教务处 规定的统一格式: (一)题目(中、英文); (二)学生(姓名、学院(部)、专业、级); (三)指导教师(姓名、职称); (四)

4、摘要(中、英文)、关键词; (五)目录;(六)引言; (七)正文;(八)结论; (九)致谢语; (十)参考文献; (十一)附录。,毕业论文篇幅在0.8万字(不含图表、程序 和计算数字)左右。英文约68千字。,(三)学士学位论文的独创性,毕业论文的创新,并非一定要有惊人的发现,并非要求其刻意地标新立异。而是要求能在新的角度上,能表达出一定的新观点、新见解,要有自己的一得之见。,学士学位论文的独创性:,1 、所提出的问题在本专业学科领域内有一定的理论或实际意义,并通过独立研究,提出了自己一定的认识和看法。 2 、虽是别人已研究过的问题,但作者采取了新的论证角度或新的实验方法,所提出的结论在一定程度

5、上能够给人以启发。 3 、能够以自己有力而周密的分析,澄清在某一问题上的混乱看法。虽然没有更新见解,但能为别人再研究这一问题提供一些必要的条件和方法。,学士学位论文的独创性(续),4 、用较新的理论和较新的方法提出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实际生产、生活中的问题,并取得一定效果,或为实际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看法和数据。 5 、用相关学科的理论较好地提出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本学科中的问题。 6 、用新发现的材料(数据、事实、史实、观察资料等)来证明已证明过的问题。,学士学位论文的独创性(续),论文独创性与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撰写学术论著所引用的书刊文章或网络文献等文献信息。它是学术论文不可或缺的组成部

6、分,其质量和数量是评价论文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指标,反映该论文的起点、深度以及科学依据。参考文献也是搜集材料的重要途径。是材料搜集的广度和深度的具体体现。,毕业论文的参考文献必须按照规范标注清楚。通篇没有标注的论文是不合格论文。没有标注,没有参考文献并不表示你的论文有创新。,(四)学位论文写作常见问题,将学术论文与宣传论文混淆 将学术论文与经验总结混淆 学术视野狭窄理论知识不足 将学术论文与教案或普及读物混淆 不按学术论文的规范化、标准化要 求写作,学位论文写作常见问题(续),1 、选题 1) 选题超出了自己的专业领域 2)选题范围不适当(过大、过小) 3)选题缺乏新鲜感 2 、观点有偏颇 1)爱

7、走极端 2)妄下定论,3 、分析欠科学 1)分析不足,论据欠缺 2)堆砌材料,缺乏分析 3)思路混乱,二、材料(资料)的搜集利用,(一)材料(资料)搜集与利用概述,材料(资料)的含义: 从研究和写作的目的出发,从各种渠道获取的信息,包括所有可供用作支持论点的各种知识事实。(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 在搜集材料的问题上,有人主张只管写自己的论文,发表自己的意见,不要管别人的有关评论;否则,就会受别人影响,人云亦云,亦步亦趋。在科研领域里,这是一种幼稚可笑的想法和做法。,科学研究的实力在于资料的占有,占有资料,才能有学术发言权。任何学习和研究工作都要从现有的基础出发,继承前人或同辈在这个问题上所

8、获得的宝贵成绩,接受他们成功或失败的经验教训。,科研工作时间统计,据美国科学家基金委员会统计,一个科研 人员完成一项科研活动所用的时间: 选定课题 情报搜集与 科学思维与 学术观点的 信息加工 科学实验 形成(论文) 社会科学 7.7 52.9 32.1 7.3 理工科 9.7 3 0.2 52.8 7.3,(二)材料的种类:,1按材料的来源不同可分为: 1) 直接经验性、实验性的资料: 人们在 社会实践中经过自身的观察、体 验、实验、 调查而获得的未经加工制作 资料。 2)间接资料:是人们通过各种传播媒体获 取 的信息资料。,2按材料的具体内容分: 1)事实材料 2)理论材料,3. 按文献出

9、版形式划分为: 1)图书(专著) 2)期刊 3)学位论文 4)会议论文 5)报纸,4.按文献的载体分为: 1)电子版 2)印刷版 文献检索时,应先电子文献,后印刷版文献,以印刷版补充电子版。 (全文数据库回溯年限短。国内出版的期刊数据库涵盖的时间年限较短,特别是全文数据库大部分是1990年以后的数据。但是中文电子版期刊比印刷版滞后13月),注意: 参考文献也是搜集材料的重要途径。是材料搜集的广度和深度的具体体现。 对所搜集的资料一定要随时做书目记录。,(三)手检(印刷版)工具书的种类:,工具书是专门用于查找包括字、词、句、公式、数据、书名、事件等等有关资料在内的各类书籍,种类繁多。论文写作主要

10、需用的工具书有书目、索引、文摘、辞书、年鉴、手册等。 1、检索类工具书:书目、索引、文摘等 2、参考性工具书:百科全书、专科辞典、 事典等 3、语言性工具书:词典、字典(辞书) (图书馆215),常用工具书,1)书目 :全国总书目、全国新书目 2)索引:全国报刊索引 复印报刊资料索 引(人大) 3)文摘:新华文摘,4)辞书: 辞书是字典、辞典(词典)、百科 全书、专科辞典、事典等的统称。 中国大百科全书 不列颠百科全书,5)年鉴、手册 : 年鉴是汇集年度内重大事件、研究动态、研究成果及指标数值的工具书。最有参考价值的年鉴是中国统计年鉴,它汇集了一年内有关中国社会、经济各方面的统计数字。此外,还

11、有中国经济年鉴、中国金融年鉴、中国教育年鉴、及一些地方性的年鉴,如山东统计年鉴。,手册是汇集经常需要查考的资料及专业知识的工具书。如各国货币手册、世界经济统计手册、工业财务会计手册等。 年鉴和手册在撰写经济论文时要经常用到,尤其是所需引用的一些统计数字多来自各种年鉴。,(四)网络(电子、数字)信息资源的类型 (从论文写作角度来分),1 、 电子资源数据库 (正式电子出版物) (网络学术信息资源的主体、论文写作须 利用的主要资源) 2 、搜索引擎(系统性、可靠性较差。主体资源的 补充。较好的有Google Scholar(学 术资源搜索)) 3 、学科导航,1电子资源数据库的类型,1)参考数据库

12、 2)全文数据库 (1)电子图书数据库 (2)电子期刊数据库 (3)学位论文数据库 (4)会议论文数据库 (5)事实数值型数据库(事实材料) (6)电子报纸数据库 (事实材料),1)参考数据库,参考数据库概念: 参考数据库是指包含各种数据、信息或知识的原始来源和属性的数据库。它报道文献信息的存在,揭示文献信息的内容。文摘索引型期刊和图书目录计算机化的产物。,参考数据库信息源: 期刊、报告、会议论文、专利文献、学 位论文、技术标准、图书、政府出版物、 报纸、各种数字资料等。,参考数据库(续),参考数据库的主要用途: 搜集文献线索,快速和全面的获取某个主题、 学科、领域的文献信息 参考数据类型:(

13、按数据库内容划分) 书目数据库(catalog) 如图书馆的馆藏机读目录 文摘数据库(abstract-databases) 如INSPEC(英国)科学文摘 索引数据库(index) 如 SCI ,SSCI,Engineering Index,图书馆的馆藏机读目录, 中国国家图书馆 / 美国国会图书馆联机检索目录,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检索示例),Intercultural,参考数据库(续):,世界著名参考数据库: SCI科学引文索引, SSCI 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A(4) 2 付立宏. 论图书馆伦理建设. 中国图书

14、馆学报,2004;(5) 3 梁俊兰. 国外信息伦理学研究. 国外社会科学,2000;(3) 4 梁俊兰. 信息伦理学:新兴的交叉科学. 国外社会科学,2002;(1) 5 周悟. 信息伦理建设的挑战与对策. 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2;(5),6 黄育馥. 信息技术与信息社会. 国外社会科学,2000 ; (3) 7 吕耀怀. 构建数字化生存的伦理空间. 光明日报,2000. 8. 1 8 丛敬军,赵青春. 构建我国信息伦理学理论体系的设想. 情报资料工作, 2002 ;(3) 9 郭卫真,丛敬军. 信息伦理学研究中若干问题的思考. 理论与探索,2002,(2),开题报告 示例1 三、国内外

15、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选自“论电子资源在线使用统计数据的收集与分析”(中国图书馆学报2006年第3期) 2 国内外电子资源在线使用统计的现状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国报刊索引、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和中国高校学位论文等数据库检索得知:关于电子资源使用统计的文献仅有何雄的图书馆电子资源使用统计和图书馆电子资源使用统计的简易实现两篇论文,其内容只是通过分析IIS日志文件,对页面和IP访问量进行统计。,对Emerald Fulltext,Proquest Digital Dissertation,ACM Digital Library,SCI Expan

16、ded,IEEE/IEE Electronic Library等10几个外文数据库检索和Google搜索可知,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外不仅有一些文献探讨,而且关于电子图书馆服务评价、绩效评估,在线数据库商使用统计等相关研究项目有10余项,其中美国、欧洲研究较活跃。国外对电子资源的管理问题重视比我国早,研究更深入。,一个十分明显的特点就是,多数项目是应用性研究。如美国图书馆和信息科学委员会的“在线数据库使用统计数据及报告机制”、美国博物馆和图书馆服务研究所的“公共图书馆网络统计和绩效测度的国家数据收集模型”,试图为公共图书馆的统计和绩效测度设计一个可靠的、及时的数据收集、分析和报告系统。英国出

17、版和图书馆的理事会的“在线数据上使用统计数据研究”等都非常重视信息资源管理过程中数据的可获取性等应用基础问题研究。,近几年,一些国际学术会议也开始关注数字图书馆或电子资源的服务绩效问题。如,开题报告 示例2,论文题目: 中国环境污染经济损失估算研究,步骤 课题分析 学科:环境、经济 查询的年代范围:1990年以来。 语种:主要为英文和中文 作者关键词:环境价值;环境污染经济损失;污染损失估算;直接市场评价法 检索词: environmental pollution;valuation of environmental damages;valuation of economic cost,参考资

18、源和检索工具: 专著:图书馆馆藏书目检索系统 等 参考数据库:全国报刊索引-科技版和INSPEC、EI、SCI、ISTP等 全文数据库: 学位论文: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集团的中国学位论文数据库 和ProQuest博硕士论文数据库(PQDD) (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的中文学位论文库),期刊论文: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EBSCO的BSP、 Elsevier、 ABI等金融经济类数据库 事实型数据库:中国资讯行数据库 中国经济信息网 电子报纸:人民网、 EBSCO数据库等,国内外的研究人员从1990年开始了中国全国范围的环境污染经济损失估算研究,所作的估算主要

19、是90年代前半期的污染损失。本文深入地分析了污染损失项目的划分、剂量反应关系的选择标准、环境质量基准态的确立、价格的选取等方面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个适用于较大范围的环境污染损失估算的方法框架。这一方法框架能够相对快速、准确地对各期的环境污染损失进行动态的评估,提供环境污染的底线损失情况,与现有的研究相比,这一方法框架具有更强的科学性和逻辑性。根据这一方法框架,对90年代的中国主要污染损失项目,包括城市空气污染的人体健康损失、酸雨控制区酸雨所致损失和七大流域水污染的重置成本进行了估算。估算结果验证了本文所建立的方法框架的合理性。,开题报告示例3,英语隐喻汉译 (On Translating English Metaphors Into Chinese ) 1)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对隐喻的研究在国外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其中以LakoffJohnson(1987)的研究最具有代表性,而对于其汉译的研究却凤毛麟角。国内对于隐喻的研究主要受LakoffJohnson理论的影响。 其中以胡壮磷、朱永生为主要代表。,在隐喻翻译的研究方面,李国南(1990),胡文仲(1994)对于英汉成语或谚语中的习用性比喻的喻体进行过比较,并探讨了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