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唐诗宋词专项复习课件.ppt_第1页
高二语文唐诗宋词专项复习课件.ppt_第2页
高二语文唐诗宋词专项复习课件.ppt_第3页
高二语文唐诗宋词专项复习课件.ppt_第4页
高二语文唐诗宋词专项复习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外自读,古代诗歌鉴赏技巧系列四,名师赏析,课外自读,跟踪测评,古代诗歌赏析题问答模式例析 考场上我们一般能比较轻松地读懂诗歌,但答题结果却失分严重。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答题不规范,容易漏掉一些要点,以致于只能“意会”而不能有效地“言传”。 就古诗赏析题而言,大体可归纳出五种问答模式,请参考。,古代诗歌鉴赏技巧系列四,第一种模式:分析诗歌意境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式: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应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

2、面缺一不可。,答题步骤: 第一步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诗意。 第二步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表述,例如孤寂冷清、恬静幽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恰切地吻合景物的特点和情调。,完全免费,无需注册,天天更新!,第三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一般可表述为:愉悦、欢快、激动、沉痛、悲愤、哀伤,赞美之情、仰慕之情、惜别之情、依恋之情、豪迈之情、闲适恬淡之情等等,但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哀伤的情怀”是不够的,还应答出为什么而“哀伤”。 答题示例: 绝句二首

3、(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三年饥走荒山道”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之时。 提问: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回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表达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后暂时定居草堂的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第二种模式:分析表现技巧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提问变式: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

4、艺术手法”,或“手法”)。或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应答分析: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表现手法分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 抒情手法有直接抒情(或说“直抒胸臆”“即事抒怀”)和间接抒情两种。 直接抒情,如“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就是。,间接抒情又包括借景抒情,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寓情于景,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托物言志,一般是咏物诗,如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托物寓理,一般是哲理诗,如观书有感(其一):“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

5、来。”,描写手法主要有: (1)衬托,分正衬和反衬。正衬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反衬又有动静衬,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声寂衬,如“日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以乐景衬哀情,如“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等。,(2)联想和想像,又叫虚实结合。如“野花留宝靥,碧草见罗裙”。 (3)白描。如“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修辞手法在古诗中经常出现的有:比兴、比喻、拟人、夸张、双关、用典、设问、反问、反语等。 答题步骤:第一步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第二步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第三步指出此种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答题示例: 早行 陈与

6、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提问: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回答: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产生由漂泊引起的孤独寂寞之感(步骤三)。,第三种模式:分析语言特色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提问变式: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或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应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一般可表述为: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

7、笔调婉约、简练生动,有节奏感,有音乐美,有艺术感染力等。,答题步骤:第一步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第二步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第三步指出这些诗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题示例: 春怨 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提问: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 回答: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步骤一)。“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步骤二)。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步骤三)。 第四种模式:分析炼字型 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8、? 提问变式: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应答分析:古代诗歌的语言是最凝练的,往往一词一句就能生动地描摹出事物的特征,深刻地反映思想内容。这种题型要求赏析时应联系全诗的主旨,从遣词、造句、修辞等不同方面仔细揣摩、推敲,来理解作者炼字技巧的精妙。 答题步骤:第一步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第二步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第三步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答题示例: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提问: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回答:同意。“看”,在

9、诗中指回望(步骤一)。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骤二)。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三)。 第五种模式:分析关键词型 提问方式: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提问变式:诗的第二联哪两个字最传神?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应答分析: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把握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就要抓住这个字或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查对全诗的把握程度。 答题步骤:第一步分析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第二步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 答题示例: 春夜洛城闻笛

10、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提问:“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回答:“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步骤一)。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步骤二)。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名师赏析,1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这首渔家傲与作者一贯的词风有所不同。它借助于梦境的描述,创造出一个幻想中的神话世界,充分反映出作者的生活热情、对自由的向往和对光明的追求。作者在梦中横渡天河,直入天宫,并大胆地向天帝倾诉自己的不幸,强烈要求摆脱“路长”与“日暮”的困苦境地,然后

11、像鹏鸟一样,磅礴九天,或者驾一叶扁舟,乘风破浪,驶向理想中的仙境。这首词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词风豪迈奔放。,这首词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大胆而又丰富的想像。作者创造出虚无缥缈的梦境,把天上的银河与人间的河流联系起来,把闪烁的星群想像成为挂满篷帆的航船。作者正是乘坐这艘“飞船”驶入天上的神仙世界,受到“天帝”的接待。这的确是“穿天心,出地腑”的神来之笔。这样的词笔出自李清照,确实是“惊人”的。,2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本篇抒写的是普通的秋日别情,是作者为怀念其夫赵明诚所作,上片从秋日独自泛舟出游写到明月高照闺楼,无论是白天或晚上,出外或者归家,无时无刻不在挂念着心上之人,盼望他从远方寄来“锦书

12、”。下片以花落水流比拟丈夫离开自己以后的寂寞寥落之感,说明彼此伉俪情深,两地相思难以消除。我们可以见到,柳眉刚刚舒展,心中又见翻腾,词语浅近,感情深挚,体现了漱玉词的艺术风格。,本篇词作,上片隐然相思之意,下片则直渲情愫。“花自飘零水自流”,乃借景抒怀,暗中又扣合流水落花的伤感与无奈。可以说字字紧扣“相思”这一词中意脉。“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作者述及与丈夫身处两地,共处一种思绪之间,表明了作者与丈夫的心灵感应同为一律。可见此处是为双向而动。这与前人所作大部分为对月独抒怀的感情脉络有着显著区别。然而“此情无计可消除”,作者如何为之?结尾处“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两句绝妙好词,除让人哑然称绝之外,

13、唯有叹然。作者一路写来,或寄情于景,或景中含情,意象时露时显,于结尾处猛然一收,如群山之玉,塔顶明珠,给读者以强烈的审美刺激,使心灵为之震动、深思、遐想。,3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这首词是作者婚后所作,抒发的是重阳佳节思念丈夫的心情。 整首词从天气到瑞脑金兽、玉枕纱厨、帘外菊花,词人用她愁苦的心情来看这一切,无不涂上一层愁苦的色彩。 以花木之“瘦”,比人之瘦,诗词中不乏类似的句子,这是因为正是“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三句,才共同创造出一个凄清寂寥的深秋怀人的境界。“莫道不消魂”,直承“东篱把酒”以“人比黄花”的比喻,与全词的整体形象相结合。,“帘卷西风”一句,更直接为“人比黄

14、花瘦”句作环境气氛的渲染,使人想像出一幅画面:重阳佳节佳人独对西风中的瘦菊。有了时令与环境气氛的烘托,“人比黄花瘦”才有了更深厚的寄托,此句也才能成为千古传诵的佳句。 4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 此词写于作者晚年避难金华期间,时在绍兴四年(1134)金与伪齐合兵南犯以后。其时,丈夫既已病故,家藏的金石文物也散失殆尽,作者孑然一身,在连天烽火中飘泊流离,历尽世路崎岖和人生坎坷,因而词情极为悲苦。,这首词用暮春衰败的景象,狂风掠过后的残局开篇,凄凉衰败的景象,缘情布景,就透出一股“愁”情。“日晚倦梳头”,含着“愁”情;三四句写“愁”的根源和“愁”的情态;下片笔头一转,笔断“经”未断,欲借景遣“愁”

15、;末二句又一转,写无法排遣的浓“愁”。篇末点题,以“愁”为线索,贯穿全篇。李清照的“只恐双溪 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喻愁苦之不堪,连小船都无法载动,使人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可谓妙绝。用“只恐双溪,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来写“愁”的浓重,写出自己经历国破、家亡、丧夫、颠沛流离之后的特殊感受。作者通过新奇独特的艺术构思,把自己凄楚的心情、深沉的仇恨含蓄蕴藉、跌宕曲折地表达出来。这样的表达确实可以收到浅薄外露、一览无余的文字所不能达到的效果。这首词写了由于“物是人非”即国破、家亡、丧夫、颠沛流离等种种苦难给她带来无法排遣的浓愁。李清照正是因为金人的残酷侵略,统治集团的昏庸无能,给自己造成种种的不

16、幸,哀愁痛苦填胸臆,不得不抒发自己的情怀时,才写下这首词的。武陵春所表现的“愁”的典型意义带有普遍的社会性,绝非李清照的无病呻吟。,5临江仙(忆昔午桥桥上饮) 这首词写作者追忆当年的游赏聚会,因国土沦陷,无法归去,他想到故乡洛阳,不禁无限感慨。词中以淡语写哀伤,显得格外含蓄深沉。午桥是中唐名相裴度的别墅,裴度又是维护朝廷集权,反对藩镇割据,坚决主张武力镇压淮西吴元济叛乱并取得成功的人物,属中兴名臣。上片开头写在午桥豪饮,尽是英杰,表现出当年是位血气方刚、立志报国的志士。“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是传诵之名句,情境具现,风格俊朗。上片是关于“洛中旧游”的回顾,下片是感慨抒怀。,下片一句推进到当

17、今,“如一梦”、“堪惊”等言,往事如烟,二十年风雨颠沛,交游零落,国事沧桑,尽括其中。末尾将古今兴亡,收拢到三更渔唱,空灵凄沉,余韵不尽。尾二句化用张升离亭燕词:“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之意。“三更”只是为了押韵,不必拘滞。尾二句宕开,故作旷达语,尤觉叹惋之意袅袅不绝。全词在豪放中见深婉,情真意切,空灵超旷。,6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 这首词上片寓情于景,写作者思念中原、忧虑国事的心情。 前三句写作者梦见自己率部队转战千里,收复故土,胜利挺进,实现“还我河山”的伟大抱负,兴奋不已。后三句梦醒后的失望和徘徊,反映了理想和现实的矛盾。以景物描写来烘托内心的孤寂,显得曲折委婉,寄寓壮志未酬

18、的忧愤。 下片抒写收复失地受阻、心事无人理解的苦闷。,前三句感叹岁月流逝,归乡无望。“阻归程”表面指山高水深,道路阻隔,难以归去,实际暗喻着对赵构、秦桧等屈辱求和、阻挠抗金斗争的不满和谴责。后三句用俞伯牙与钟子期的典故,表达自己处境孤危,缺少知音,深感寂寞的心情。 全词表现了作者不满“和议”,反对投降,以及受掣肘时的惆怅,体现了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感。,7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楼月) 此词从江楼月联想到人生的聚散离合。月的阴晴圆缺,却又不分南北东西,而与人相随。词人取喻新巧,正反成理。以“不似”与“却似”隐喻朋友的聚与散,反映出聚暂离长之恨。具有鲜明的民歌色彩。全词明白易晓,流转自如,风格和婉,含蕴无

19、限。 词的上片指出他行踪不定,在南北东西漂泊,在漂泊中经常在月下怀念他的妻子,因此感叹他的妻子不能像月亮那样跟他在一起。下片写他同妻子分离的时候多,难得团圆。这首词的特色,是文人词而富有民歌风味。民歌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不用典故,是白描。,这首词也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也是白描,很亲切。民歌往往采取重复歌唱的形式,这首词也一样。不仅由于采桑子这个词调的特点,像“南北东西”,“暂满还亏”两句是重复的;就是上、下两片,也有重复而稍加以变化的句子,如“恨君不似江楼月”与“恨君却似江楼月”,只有一字之差,民歌中的复叠也往往是这样的。还有,民歌也往往用比喻,这首词的“江楼月”,正是比喻,这个比喻亲切而贴切。,

20、8贺新郎(梦绕神州路) 南宋时,高宗绍兴八年秦桧将与金和盟,胡邦衡上书请斩秦桧、王伦、孙近,兴师北伐。议和后,胡邦衡被诬革职外迁,后又除名押至新州管制,无人敢和胡邦衡接触。在胡邦衡经过福州时,词人张元 设酒送他,作了这首词。 这首词打破历来送别词的旧格调,把个人之间的友情放在了民族危亡这样一个大背景中来咏叹,因此写来境界壮阔,气势宏大;既有深沉的家国之感,又有真切的朋友之情;既有悲伤的遥想,又有昂扬的劝勉。,这些情绪纠结在一起,形成了悲壮激昂的情调,在通常尔汝呢喃的送别词中确实不同寻常。因此,尽管词中用了不少典故和前人诗句,布局简率,也有些俗套子语,但饱满的感情和流贯的气势所造成的强烈的感染力

21、,把这些都冲淡了。这首词在当时曾广为流传,并激怒了秦桧,张元 因此而被除名。 9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此词抒发国仇未报、壮志未酬的深切悲愤。虽然这本是作者在许多优秀诗篇里反复抒写的主题,很难有所翻新。但由于作者注意运用和发挥词体自身特点,所以在表现上与其他诗作颇有不同。,此词上片基本上是五七言句式,虽然在时空的交错中,腾挪自如地比照了当年的情豪气雄和今日的落魄潦倒,却未能显出诗词之大别。下片则句式尽变,表现了长短句的某些优点。“胡未灭”,说国仇未报;“鬓先秋”,叹此身已老;“泪空流”,诉壮志难伸;三个三字短句“一吟悲一事”,并以对句形式组成一韵,九个字说尽了一生心事。篇末,“心在天山,身老

22、沧洲”两个四言对句,用八个字浑无著力痕迹地概括了同样的意思,使理想与现实,报国立功的热望和投闲置散的冷遇,处于尖锐的对立之中,从而揭示了作者悲愤的根由和实质。,“心在天山”,又与开头的“当年万里觅封侯”相呼应,表明报国衷心始终不渝。“身老沧洲”并非意在叹老,而是愤恨权臣误国,致使自己请缨无路,白首无成,含意都是较深的。像这样的进行今昔对比的词作,在结构上,一般都是上片思昔,下片抚今。此词却打破了这种常用的结构方式,以更有利于情感的跌宕回旋:上片两句思昔,两句抚今;下片句句抚今,而又句句与思昔相关合,这也体现了作者创新的意向。,作这首词时,词人已年近七十,身处故地,未忘国忧,烈士暮年,雄心不已,

23、这种高亢的政治热情,永不衰竭的爱国精神形成了词作风骨凛然的崇高美。但壮志不得实现,雄心无人理解,“男儿到死心如铁”,无奈“报国欲死无战场”,这种深沉的压抑感又形成了词作中百折千回的悲剧情调。词作说尽忠愤,回肠荡气。,10水调歌头(雪洗虏尘静) 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虞允文在采石矶大胜金兵,当时张孝祥正任抚州知州,捷报传来,他欣喜欲狂,当即写了这首水调歌头。从题目闻采石战胜可以想见词人激动的心情,同时也说明了写作本词的缘由,点明了本词的主旨。 本词主题博大,气魄宏伟,作者炽热的爱国主义思想洋溢于字里行间。全词格调激昂慷慨,悲壮宏伟,用典贴切自然,是思想性强、艺术水平高的名作。,11破阵

24、子(醉里挑灯看剑) 破阵子塑造了一个壮士驰骋疆场、暮年壮心不已的英雄形象,这是词人自我的理想化身。词的上阕写道:“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主人公即使在酒醉中也不忘挑灯看剑,连做梦都是吹角连营的场景,可见收复失地、报效国家已化作主人公的唯一信念,成为他生命的全部内容。“挑灯看剑”和“吹角连营”又显示出主人公的身份是军事统帅,这正是作者早年和耿京领导起义军时的写照。,下文所描绘的沙场秋点兵的热烈而雄壮的军事生活情景,也是作者“壮岁旌旗拥万夫”亲身经历的缩影。分给部下烤牛肉吃,演奏雄壮的军乐,在秋日的战场上点检军队,准备进击敌军,这是多么令人鼓舞的场面!这是作者一生中引以自豪的一段经历,回忆起

25、来也令人神往。 词的下片展示了主人公的理想境界:骑的卢骏马,挟霹雳强弓,冲锋陷阵,杀敌立功,以完成君王收复失地的大事业,以建立自己的历史功绩。因为对一个英雄来说,一腔热血和满腹韬略是不足惜的,最重要的是为这些本钱派上用场,即所谓英雄有用武之地。,全篇都是极为热烈兴奋的语句,而结尾“可怜白发生”五字,却急煞急转,形象全非,真有千万感人之力,非大手笔不能出此。四十三岁的年龄生出几根白发固不足惜,“可怜”的是在大敌当前、民族危难日益深重的关头,把一个以身许国的志士从他的战斗岗位上撤下来,置于无所用其心的闲散境地;“可怜”的是一生理想化为泡影。,12西江月(醉里且贪欢笑) 这首词上片前两句写饮酒,后两

26、句写读书。酒可消愁,他生动地说是“要愁那得功夫”。书可识理,他说对于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这句话是说“尽信书不如无书”。辛词中“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两句,含意极其曲折。他不是菲薄古书,而是对当时现实不满的愤激之词。壮志难酬,这是他生平最痛心的一件事。这首词就是在这样的环境、这样的心境中写成的,它寄托了作者对国家大事和个人遭遇的感慨。这两句话的真正意思是:不要相信古书中的一些话,现在是不可能实行的。,这首词的下片更具体写醉酒的神态。“松边醉倒”,这不是微醉,而是大醉。他醉眼迷蒙,把松树看成了人,问他:“我醉得怎样?”他恍惚觉得松树活动起来,要来扶他,他推手拒绝了。这四句不仅写出惟妙惟肖的醉态,也写出了作者倔强的性格。仅仅25个字,构成了一幅动人画面:这里有对话,有动作,有神情,又有性格的刻画。宋词中写出这样丰富的内容,是很少见的。,13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 这是一首具有浪漫主义特色的词篇。作者在小序中明确提示,这首词有两个特点:一是构思与前人不同,“前人诗词有赋待月无送月者”,而这首却写的是月亮西沉以后的情景;二是自觉地学习屈原,运用“天问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