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课件.ppt_第1页
记承天寺夜游课件.ppt_第2页
记承天寺夜游课件.ppt_第3页
记承天寺夜游课件.ppt_第4页
记承天寺夜游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你会吟诵描写月亮的诗句吗?,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李白,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王维,苏轼(10371101) 字_,号_,_(朝代)四川眉山人,与其父_、其弟_,并称“三苏”,为“唐宋八大 家”之一。,子瞻,东坡居士,北宋,苏洵,苏辙,写作背景,宋神宗时,苏轼因为反对王安石推行的新法,招致政敌的弹劾。其政敌以东坡有讽刺新法的诗句为由,以“诽谤朝政”的罪名将他捉捕入狱,让他险些丢了性命。出狱后,东坡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本文写于元丰六年(1083年),当时,作者被贬到黄州已经有四年了。作者写了这篇短文,对月夜的景色作了美妙的描绘,真实地记录了他当时

2、生活的一个小片段。,承天寺甬道,承天寺庑廊,陀罗尼经幢(宋),听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中停顿。,念无与为乐者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文横 盖竹柏影也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记承天寺夜游,结合注释,疏通文意,念无与为乐者 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想到没有可以交谈取乐的人,庭院中(的月光)像积水一样清澈透明,水中水藻,荇菜纵横交错,原来是那绿竹和翠柏的影子。,只不过缺少像我们这样清闲的人罢了,翻译下面句子,合作探究,1、作者为什么想着在夜里走出户外? 2、作者是怎样描写月色的?他笔下的月景有何特点? 3、文中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4、何谓“闲人”?文章结尾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绪?,“一切景语皆情语”,仔细阅读下面这首词,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虞美人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此文通过对庭中优美月色的描绘,让我们感受到苏轼对于生活的热爱以及面对逆境的达观,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希望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