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专题10 诗歌鉴赏之如何读懂诗歌:鉴赏诗歌的构思立意 优秀精品实用公开课ppt课件.ppt_第1页
2018专题10 诗歌鉴赏之如何读懂诗歌:鉴赏诗歌的构思立意 优秀精品实用公开课ppt课件.ppt_第2页
2018专题10 诗歌鉴赏之如何读懂诗歌:鉴赏诗歌的构思立意 优秀精品实用公开课ppt课件.ppt_第3页
2018专题10 诗歌鉴赏之如何读懂诗歌:鉴赏诗歌的构思立意 优秀精品实用公开课ppt课件.ppt_第4页
2018专题10 诗歌鉴赏之如何读懂诗歌:鉴赏诗歌的构思立意 优秀精品实用公开课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8年高考语文技法点拨,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1,5.鉴赏诗歌的构思立意,2,诗歌构思立意的精妙往往由篇章结构的技巧体现出来。诗词的篇章结构即诗词的行文脉络以及情感内容的起伏变化。具体的构思技巧主要包括哪些吗?请深沉地思考一番。,鉴赏诗歌的构思立意,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甲午江行【注】 毛珝 百川无敌大江流,不与人间说旧仇。 残垒自缘他国废,诸公空负百年忧。 边寒战马全装铁,波澜征船半起楼。 一举尽收关洛旧,不知消得几分愁?,【注】 宋理宗端平元年春,宋将孟琪会同蒙古兵攻入蔡州,金国灭亡。六月理宗下诏要收复三京,振奋军民斗志,重新燃起北定中原的希望,这首诗就写于此时。,诗歌最

2、后一联的作用是什么?,诗歌最后一联的作用是什么?_ 解析此题考查诗歌的构思行文艺术。联系全诗看,首联表达了北宋被金国灭亡的悲愤之情,同时也表达了收复中原的壮志。颔联写江边的营垒由于听命敌国撤除,几代朝臣,白白地受了百年的忧愁,含有讽刺朝廷的意思,也有劝勉朝廷的意蕴。最后两联表达的则是作者的豪情及对胜利的憧憬,战马已装铁、征船半起楼、一举尽收、消愁等词句表达得很充分。由此看来,诗歌的最后一联是卒章显志。 答案卒章显志(直抒胸臆),表达了诗歌主旨:一举收复中原,还我河山。强调宋朝的深仇大恨,激励出征将士的斗志。,诗言志,卒章显志作为一种言志的方式,是指诗人在诗歌的结尾表达自己的心志或情怀。这种构思

3、立意追求的是“画龙点睛”的艺术效果。,1.卒章显志,2.阅读下面这首清词,然后回答问题。,蝶恋花出塞 纳兰性德,今古河山无定据。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 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简析这首清词结尾两句的表现手法。,简析这首清词结尾两句的表现手法。 _ 解析解答此题需要分析“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句的语言特色,即诗句使用的修辞、诗句中景物的关系等,然后还要结合诗句的主旨和情感进行分析。 答案以情相问,以景作答,即以景结情。化抽象之情为形象之景,增强了全词的抒情效果。“深山”“夕照”“秋雨”三个意象连用,委婉地表

4、达出词人心中的孤寂、惆怅之情。,以景结情指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结束诗句,使得诗歌“此时无情胜有情”,显得意犹未尽,可以使读者从景物描写中,驰骋想象,体味诗歌的意境,产生韵味无穷的艺术效果。,2.以景结情,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大酺【注】 杜审言 毗陵震泽九州通,士女欢娱万国同。 伐鼓撞钟惊海上,新妆袨服照江东。 梅花落处疑残雪,柳叶开时任好风。 火德云官逢道泰,天长地久属年丰。,【注】 大酺:指的是百姓聚集在一起饮宴。古时国家有“吉庆”事,允许百姓聚饮。,王夫之称赞此诗的第三联妙在“以小景传大景之神”,请你说说这两句诗是如何传神的。,王夫

5、之称赞此诗的第三联妙在“以小景传大景之神”,请你说说这两句诗是如何传神的。 答案 颈联借景抒情、以小见大。梅花飘落,柳叶新发,透过片片树叶来显示春色,柳芽舒展是小景,从小景细致、具体的描写中透露了春的消息,写出了春回大地的大景象,从而用春回大地这个大景象暗寓了皇恩浩荡如春风这个大主题。春,即使万象更新又给人以希望。柳遇好风,比喻民逢明君,暗寓了皇恩浩荡如春风。,以小见大指以小景传大境界,以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题。,3.以小见大,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舟中晓望 孟浩然 挂席东南望,青山水国遥。 舳舻争利涉,来往接风潮。 问我今何适?天台访石桥。 坐看霞色晓,疑是赤城标。,请

6、从诗歌构思角度,简要鉴赏一下本诗。,请从诗歌构思角度,简要鉴赏一下本诗。 _ 解析此题考查诗歌的结构技巧。题干中说“首尾呼应”,因此分析的重点是结合律诗的特点阐释诗歌是如何首尾呼应的。 答案本诗首尾呼应。首联开篇就点出“望”字,紧扣诗题,且表现了诗人急于到达目的地的急切心情,是全篇的精神之所在。尾联写诗人坐在船上看见朝霞映红的天际,是那样璀璨美丽,于是想那大约就是赤城山的尖顶所在吧。“坐看”照应“望”字和次句中的“遥”字,“霞色晓”与诗题中的“晓”相呼应,表明是在一个早晨,而所表达的都是诗人急切的心情。因此说,全诗首尾呼应,结构圆合。,照应指诗中对前面所写的作必要的回答。恰当运用这种方法,能使

7、结构显得紧凑,严谨。可分为首尾照应、扣题照应、伏笔照应三类。,4.照应,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卜算子海棠为风雨所损 刘克庄【注】,片片蝶衣轻,点点猩红小。道是天公不惜花,百种千般巧。朝见树头繁,暮见枝头少。道是天公果惜花,雨洗风吹了。,【注】 刘克庄,南宋著名词人,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大业,却屡遭当国者的排挤、压制和迫害。,上片写“道是天公不惜花”,下片写“道是天公果惜花”,二者是怎样的关系?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上片写“道是天公不惜花”,下片写“道是天公果惜花”,二者是怎样的关系?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 解析首先分析诗句,先写花的可爱,用“道是天公不惜

8、花”衬起,然后再说出花的“百种千般巧”,丰富了全词的意蕴,突出了作者创作本词的寓意,很耐人寻味。接着写花被“雨洗风吹了”的惋惜之情。用“道是天公果惜花”来表现作者的不满之情。前句的“道是”句是扬,后句的“道是”句是抑,欲抑先扬,抑扬之间,流露出词人对大自然任凭风雨摧残花事的不满。,答案欲抑先扬。上片“道是”是扬,下片“道是”是抑,欲抑先扬,抑扬之间流露出词人对大自然风雨摧残花事的不满,以婉约之笔曲折地表达了自己才不见用、遭受压抑的愁苦情怀,流露出对当权者压制、迫害和摧残人才的不满。,抑扬是对要褒扬的人或物先写其不足,对要贬损的人或物先写其长处。先扬后抑和先抑后扬,无论哪种表现形式,都是为了突出

9、后者,强调后者。,5.抑扬,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山 房 春 事 岑参梁园日暮乱飞鸦, 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 春来还发旧时花。,问:请简析本诗的构思之妙。,问:请简析本诗的构思之妙。 _ 答案 一、二句写梁园的繁盛不在仰望空中乱鸦翻飞,遥望前方一片萧条;三、四句以“旧时花开”反衬现在的人去园空。 这样,一、二句渲染出凄凉的气氛,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三、四句就在此基础上抒发感慨,显示主旨。 从而表达了物是人非世事沧桑的悲凉之感。,7.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双调水仙子自足 杨朝英,杏花村里旧生涯,瘦竹疏梅处士家。 深耕浅种收成罢,酒新篘鱼旋打,有鸡豚竹笋

10、藤花。 客到家常饭,僧来谷雨茶,闲时节自炼丹砂。,【注】 1、杏花村:多指卖酒处。2、篘:过滤。3、旋:刚刚。,说说这首元曲的构思脉络。,说说这首元曲的构思脉络。 _ 答案 开头两句点出居住环境的风物,清悠闲雅。三至五句写自享劳动成果的满足和喜悦,洋溢着丰衣足食之乐。最后三句写交往和赋闲的乐趣。 此曲写世外隐居生活,表达了作者无所追求、自足常乐的人生态度。,8.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双调雁儿落带过得胜令 吴西逸,春花闻杜鹃,秋月看归雁。人情薄似云,风景疾如箭。留下买花钱,趱入种桑园。 茅苫三间厦,秧肥数顷田。床边,放一册冷淡渊明传;窗前,钞几联清新杜甫篇。,【注 吴西逸:生平不详,

11、曾当过小官,终看破红尘归隐。此曲为归隐前后所作。 趱:赶快。 苫:用草覆盖。,从归隐角度看,这首元散曲写了几个层次?请简要分析。,从归隐角度看,这首元散曲写了几个层次?请简要分析。 答案 写了两个层次。 前四句为第一层次,主要写向往归隐的理由。由春花秋月引起先阴如箭之叹,由鸟啼雁归生出人情淡薄之慨。 后几句为第二层次,主要写向往中的隐居生活。其中又分为两层,“留下”句至“秧肥”句为第一层,写归隐后的物质生活:“床边”之后的几句为第二层,写归隐后的精神生活。,号外:这首元散曲着重在慨叹人生苦短,流光易逝,鼓吹急流勇退,及早归隐,摆脱名利羁绊,求得闲适自在。这就给作品涂上了一层消极避世的色彩。但末

12、句却透露出作者其实并未忘情世事。,8.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双调雁儿落带过得胜令 吴西逸,春花闻杜鹃,秋月看归雁。人情薄似云,风景疾如箭。留下买花钱,趱入种桑园。 茅苫三间厦,秧肥数顷田。床边,放一册冷淡渊明传;窗前,钞几联清新杜甫篇。,【注 吴西逸:生平不详,曾当过小官,终看破红尘归隐。此曲为归隐前后所作。 趱:赶快。 苫:用草覆盖。,真题回放2:请结合全曲,简析所运用的表达技法。,真题回放2:请结合全曲,简析此曲所运用的表达技法。 答案 比喻。如将“人情”比作“云”,“风景”比为“箭”等,以自然之物作比,形象鲜明。 夸张。将“风景”比为“箭”的同时又兼用了夸张的方法。 对偶。此

13、曲全部是对偶句,却衔接紧密,转换自然,并不显得生硬,如“秋月”句对“春花”句等。 白描。本曲无一典故,无一华艳文词,纯用白话口语,平易浅近,流畅自然,读之纯乎天籁,自有其天然淳真之美。,对诗歌整体结构的考查,【设问方式】 (1)这首诗是怎样构思的?试作简要分析。 (2)请分析这首诗的构思之妙。 (3)分析这首诗歌的构思脉络。 (4)这首诗写了几个层次?请简要分析。,28,9.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水仙子寻梅 乔吉,冬前冬后几村庄,溪北溪南两履霜,树头树底孤山上。 冷风来何处香?忽相逢缟袂绡裳。 酒醒寒惊梦,笛凄春断肠,淡月昏黄。,开头三句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开头三句有什么作用

14、?请简要分析。 答案 开头三句紧扣标题,突出“寻”字。 “冬前冬后”写作者寻梅时间之长,“溪北溪南”“树头树底”写寻梅之勤,“几村庄”“两履霜”写寻梅之艰。 这三句表现了作者寻梅不获而焦急、失望的心情,为后文寻得梅花后的喜悦作铺垫。,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骤雨 华岳,牛尾乌云泼浓墨,牛头风雨翩车轴。 怒涛顷刻卷沙滩,十万军声吼鸣瀑。 牧童家住溪西曲,侵早骑牛牧溪北。 慌忙冒雨急渡溪,雨势骤晴山又绿。,有人说,本诗第五、六句可以放在开头,你认为好还是不好,为什么?,有人说,本诗第五、六句可以放在开头,你认为好还是不好,为什么? 答案 (1)不好,开篇写骤雨至,先声夺人,和结尾雨

15、的骤然停止形成呼应,体现出作者谋篇布局的艺术匠心。如果把第五六句放在开头,牧童就成了描写的重心,冲淡了艺术效果。 (2)好。先写牧童悠然自得的情状,衬托出骤雨初至的紧张场面,给读者提供了一个阅读视角,增强了身临其境的艺术效果。而按现在的顺序,在表达上略显突兀。,1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卜算子慢江枫渐老 柳永,江枫渐老、汀蕙半凋,满目败红衰翠。楚客登临,正是幕秋天气,引疏砧,断续残阳里。对晚景,伤怀念远,新愁旧恨相继。 脉脉人千里。念两处风情,万重烟水。雨歇天高,望断翠峰十二。尽无言,谁会凭高意?纵写得,离肠万种,奈归云谁寄?,上阕“对晚景、伤怀念远,新愁旧恨相继”几句,在整首词

16、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上阕“对晚景、伤怀念远,新愁旧恨相继”几句,在整首词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案 (1)承上启下。“晚景”总括了(承)上文的所见所闻。“伤怀念远,新愁旧恨相继”从上阕写景过渡到下阕抒情。从写景过渡到抒情,启下文的“伤怀念远”,是对主旨的补充。 (2)直抒胸臆。 “伤怀念远”直接表达了作者对远方之人的思念之情。,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从军行七首(其二) 王昌龄,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高高秋月照长城”与前三句写法上有何不同?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高高秋月照长城”与前三句写法上有何不同?这样的写法有

17、什么好处? 答案 前三句叙事抒情,后一句写景。 以景作结,寓情于景,创造意境,含蓄无限,深化主题。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壮阔而悲凉,更加深了诗人的思乡之情。,1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柳梢青送卢梅坡 刘过,泛菊杯深,吹梅角远,同在京城。 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 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遂舟行。,“聚散匆匆”一句,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聚散匆匆”一句,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案 在内容上,强调二人相聚之短暂、相别之仓促。 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聚”字上承“同在京城”,短暂的相聚;“散”字下启“送别”。更能突出词

18、人的离愁别绪。,对句子结构作用的考查,【设问方式】 (1)某句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2)某句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某句放在某位置行不行?为什么?,39,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点绛唇醉里春归 元好问,醉里春归,绿窗犹唱留春住。问春何处,花落莺无语。 渺渺予怀,漠漠烟中树。西楼暮,一帘疏雨,梦里寻春去。,本词起句与结句颇有艺术特点,请简要分析。,本词起句与结句颇有艺术特点,请简要分析。 答案 起句“醉里春归”深婉有致,“醉里”可见作者沉迷于春景,但“春归”却明确点出“春去也”之无奈,奠定了全词的基调。 结句“梦里寻春去”语淡情浓,表明作者不忍春逝,着意到梦中寻觅春天的踪迹,正可见(现实世界中)春逝之无可挽回。起结回环,15.阅读下面这首清词,然后回答问题。,蝶恋花出塞 纳兰性德,今古河山无定据。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 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这首词开篇有何特点?,这首词开篇有何特点? _ 答案 总领全词,点明主旨; 议论开篇,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