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高中化学 第21课时 物质的检验与性质研究的实验设计课件 新人教版_第1页
2011届高中化学 第21课时 物质的检验与性质研究的实验设计课件 新人教版_第2页
2011届高中化学 第21课时 物质的检验与性质研究的实验设计课件 新人教版_第3页
2011届高中化学 第21课时 物质的检验与性质研究的实验设计课件 新人教版_第4页
2011届高中化学 第21课时 物质的检验与性质研究的实验设计课件 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第21课时 物质的检验与 性质研究的实验设计,现有一瓶由 、Cl、 、 、 、 、OH等离子中的某几种组成的混合物。用A、B、C三支试管,各取少量该混合液,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1)向试管A中滴加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析出。 (2)向试管B中加入稀HNO3至溶液呈酸性,有无色气体冒出。继续加入AgNO3溶液或Ba(NO3)2溶液,均无沉淀生成。 (3)取试管C滴加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再加入Cu片和浓H2SO4共热,一段时间后,试管口冒红棕色的气体。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推断,原溶液中可能含有_,一定不可能含有_。,2,考点一离子的综合推断与鉴别,3,解析:这是一道考查离子鉴定知

2、识的分析推断题。首先应该分析题中给出的离子是否能大量共存,其中NH 和OH之间能发生反应: OH NH3H2O,所以不能大量共存。根据(3)酚酞红色,说明溶液呈碱性,即含有OH而不应含有NH 。又据(3)中加浓H2SO4和Cu共热,生成红棕色NO2气体,因此推知含有 。根据(2)加HNO3生成气体,说明可能有 和 。当HNO3过量时,加AgNO3或Ba(NO3)2溶液无沉淀,说明无Cl和 ,也可推知不含 (因 与HNO3反应生成 )。最后由(1)推知原混合物中还有 ,因Ba2和 生成BaCO3沉淀。,答案:OH, , ;Cl, , , 点评: 熟悉各典型离子的检验方法,并能选取最佳的方法进行检

3、验。,5,【变式练习】(2010浙江丽水调研)由几种离子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K、NH 、Mg2、Ba2、Cl、SO 、CO 。将该混合物溶于水后得澄清溶液,现取3份100 mL该溶液分别进行如下实验:,6,试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实验1对Cl是否存在的判断是_(填“一定存在”、“一定不存在”或“不能确定”);根据实验13判断混合物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_。 (2)试确定溶液中一定存在的阴离子及其物质的量浓度(可不填满):,不能确定,Ba2、Mg2,7,(3)试确定K是否存在?_,判断的理由是_,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是 、 和 。经计算, 的物质的量为0.05 mol,

4、 、 的物质的量分别为0.02 mol和0.01 mol,根据溶液呈电中性得K一定存在。,存在,8,解析:在步骤1中向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溶液中的Cl、 、 均能产生白色沉淀,故不能确定Cl一定存在;在步骤2中向原溶液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并加热,有气体产生,则该气体一定是NH3,则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存在NH ;步骤3中向溶液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说明溶液中SO 和CO 至少有一种,再根据向所得沉淀中加足量稀盐酸,沉淀可以部分溶解,则说明 和 同时存在,那么溶液中就一定没有Mg2和Ba2,而K和Cl的确定可以通过电荷守恒来判断。,9,考点二未知物性质的探究,有两个实验小

5、组的同学为探究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硫的反应,都用如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通入SO2气体,将带余烬的木条插入试管C中,木条复燃。请回答下列问题: (1)第1小组同学认为Na2O2与SO2反应生成了Na2SO3和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 (2)请设计一种实验方案证明Na2O2与SO2反应生成的白色固体中含有Na2SO3。,10,(3)第2小组同学认为Na2O2与SO2反应除了生成Na2SO3和O2外,还有Na2SO4生成。为检验是否有Na2SO4生成,他们设计了如下方案: 上述方案是否合理?_。请简要说明两点理由: _; _。,11,解析:(1)通过联想Na2O2与CO2的反应,完成Na2O2

6、与SO2的反应; (2) 的检验是中学化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知识内容,基本方法是利用 与H反应产生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即可; (3)必须考虑的问题之一是:BaSO3同样能被稀硝酸氧化为BaSO4,第二必须考虑Na2O2本身氧化性对 的氧化。,12,答案: (1)2Na2O22SO2 2Na2SO3O2 (2)取白色固体,加稀硫酸,产生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 (3)不合理稀硝酸能将亚硫酸钡氧化为硫酸钡;如果反应后的固体中还残留Na2O2,它溶于水后能将亚硫酸根氧化成硫酸根 点评: 注意知识间的迁移和综合运用。,13,【变式练习】中学有机化学中同学常碰到关于乙醛和溴反应的问题,对此同学常有如下不同

7、的观点: 乙醛中醛基有强还原性,而溴单质(Br2)有强氧化性,因而两者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乙醛分子中羰基含有碳氧双键,因而可和Br2发生加成反应。 乙醛分子中的烃基可和溴发生取代反应。 为此,某同学进行如下实验,并记录了相关实验事实: 实验1:在1 mL Br2的CCl4溶液中加入1 mL 乙醛,发现溶液分层,下层橙黄色,上层无色溶液无明显现象。 实验2:在1 mL 饱和的溴水中加入1 mL 乙醛,振荡试管后静置,发现溶液不分层,且发现溴水褪色。,14,.根据以上实验1、2及相关实验事实,请你对乙醛和溴的反应原理作出相应的分析: (1)根据实验1,可推知 _ (2)根据实验2,可推知_,在该

8、条件下(非极性溶剂中)乙醛不能被Br2氧化;,在溴水中,Br2H2OHBrHBrO,生成的HBrO与乙醛发生了氧化反应: CH3CHOHBrO CH3COOHHBr,HBrO浓度降低,促使Br2和H2O反应的化学平衡向右移动,最终使溴水褪色。,15,.目前有一个较为典型的试题是: “已知柠檬醛的结构简式为 (CH3)2C=CHCH2CH2CH=CHCHO,如何检验出其中的C=C双键?”通常的实验方法是:“先加足量的银氨溶液或新制的Cu(OH)2,取上层清液加酸中和后,然后再用KMnO4酸性溶液(或溴水)检验CC双键。” (1)请分析该实验检验方法是否合理,为什么?_。,该实验方案合理,因为柠檬

9、醛分子中存在的醛基对CC双键的检验有干扰作用,加入足量的银氨溶液或新制的Cu(OH)2先将醛基氧化为羧基后,可排除干扰,16,(2)根据以上提供的实验事实,是否有更为简便的检验方法?如果有,请简单说明该实验方法;如果没有,则不必说明。_。,由实验1可知Br2的CCl4溶液不能氧化醛基,本题可直接用Br2的CCl4溶液作检验试剂,若Br2的CCl4溶液褪色则说明分子内含有C=C双键,17,1.2010年5月31日是第23个世界禁烟日,这届禁烟的主题是:性别与烟草抵制针对女性的市场营销。已知香烟烟雾中含有CO、CO2、SO2、H2O等气体,现用a.无水硫酸铜、b.澄清石灰水、c.红热氧化铜、d.生

10、石灰、e.品红溶液等可将其一一检出,检出的正确顺序是( ) A混合气aebadc B混合气cdeea C混合气aeebdc D混合气beadc 解析:检验气体的顺序为H2O、SO2、CO2、CO。在检验CO2前,要保证SO2完全被吸收,故两次用到品红溶液。第一次检验SO2的存在,第二次检验SO2是否完全被吸收。在检验CO前需除去H2O(g)。,C,18,2.(2010浙江台州月考)近日,专家否认了“味精致癌”的说法。实验表明味精在100 时加热半小时,只有0.3%的味精(谷氨酸钠)生成焦谷氨酸钠,其对人体的影响甚微。你对谷氨酸钠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实验是研究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 B谷氨酸钠在

11、加热下生成焦谷氨酸钠是物理变化 C谷氨酸钠受热不分解 D大量食用味精有利于身体健康 解析:谷氨酸钠到焦谷氨酸钠,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A,19,3.(2010浙江测试)下列各图所示的实验原理、方法、装置和操作正确的是( ) A干燥Cl2 B检验K2CO3中的K C石油的分馏 D吸收NH3,B,20,4.对某酸性溶液(可能含有Br、 、H2SO3、 )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加热时放出的气体可以使品红溶液褪色 加碱调至碱性后,加热时放出的气体可以使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加入氯水时,溶液略显黄色,再加入BaCl2溶液时,产生的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对于下列物质不能确认其在溶液中是否存在的是(

12、 ) ABr B CH2SO3 D,B,21,5.(2010浙江临安於潜中学月考)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整理实验室化学试剂时,发现一盛有无色钠盐溶液的试剂瓶,标签破损,无法确切知道是哪一种钠盐。某同学根据中学化学知识,对该试剂可能是什么进行了如下猜想和验证,选择你认为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3,解析:A项中Ag干扰;B项中HCO 、SO 、HSO 干扰;C项中HSO 干扰。 答案:D,24,6.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的实验,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A装置甲:防止铁钉生锈 B装置乙:除去乙烯中混有的乙炔 C装置丙:验证HCl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 D装置丁: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 明确各实验装置的作用。

13、,C,25,7.根据下列实验现象,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B,解析:考查实验原理和实验装置的综合应用能力。,8.为了探究乙醇和金属钠反应的原理,做了如下四个实验: 实验一:向小烧杯中加入无水乙醇,再放入一小块金属钠,观察现象,并收集产生的气体。 实验二:设法检验实验一收集到的气体。 实验三:向试管中加入3 mL 水,并加入一小块金属钠,观察现象。 实验四:向试管中加入3 mL 乙醚,并加入一小块金属钠,观察现象。,27,回答以下问题: (1)简述实验二中检验气体的实验方法及作出判断的依_ (2)从结构上分析,该实验选取水和乙醚作参照物的原因是 _ (3)实验三的目的是欲证明_;实验四的目的是

14、欲证明;根据实验三和实验四的结果,_可以证明乙醇和金属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应为_,2CH3CH2OH2Na2CH3CH2ONaH2。,乙基上的氢不能和钠发生置换反应,羟基氢可和钠发生置换反应,乙醇分子中含有乙基和羟基而水分子中含羟基,乙醚分子中含有乙基。,将收集到的气体点燃,若能燃烧或发出爆鸣声则证明该气体是氢气。,28,9.某校化学课外小组为了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两种白色固体,用不同的方法做了以下实验,如下图所示。 (1)只根据图、所示实验,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_ (填装置序号); (2)图、所示实验均能鉴别这两物质,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 Na2CO3H2OCO2,29,与实验

15、相比,实验的优点是 _ (填选项序号); A比复杂 B比安全 C比操作简便 D可以做到一套装置同时进行两个对比实验,而不能 (3)若用实验装置验证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稳定性,则试管B中装入的固体最好是_;,D,NaHCO3,30,(4)将碳酸氢钠溶液与澄清石灰水混合并充分反应: 当石灰水过量时,其离子方程式是 _; 当碳酸氢钠与氢氧化钙物质的量之比为21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_,请设计实验检验所得溶液中溶质的阴离子_,Ca2OH CaCO3H2O,取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氯化钙溶液,振荡,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证明溶液中含有 (四个要点“操作、试剂、现象、结论”缺一即不得分)。,Na

16、2CO3,31,10.甲酸(HCOOH),俗称蚁酸,是一种有刺激性的无色液体,沸点100.7 ,具有极强的腐蚀性,是最简单的一元羧酸。其分子结构比较特殊,羧基和氢原子直接相连,因此它不但有羧基结构,同时也含有醛基结构,是一个具有双官能团的化合物。同学们,你们能设计实验验证甲酸的性质吗? (1)请同学们设计出至少2个实验方案来验证甲酸的酸性_,测定甲酸的pH;或向甲酸中滴加Na2CO3溶液,看是否有气体产生;或将甲酸滴加到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看红色是否褪去(其他合理答案均可)。,32,(2)请同学们进一步设计实验方案,以证明甲酸的弱酸性_,测定HCOONa溶液的pH,若溶液显碱性,则可证明

17、甲酸呈弱酸性;或将等pH的甲酸和盐酸用水稀释相同倍数,测稀释前后两者pH的变化程度,若甲酸的pH变化程度小,则可证明甲酸呈弱酸性;或比较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甲酸和盐酸的导电性强弱(其他合理答案均可)。,33,(3)依据如图所示进行的实验,加热20分钟后,发现并没有出现预期的实验现象,预期的实验现象应该是出现_,请同学们从理论上简单解释实验中没有出现该现象的原因_。,银镜,银镜反应需要在碱性条件下才能发生,而加入甲酸使溶液显酸性,34,(4)在仔细分析甲酸分子组成元素的基础上,某同学提出一个甲酸在浓H2SO4作用下可能具有的性质的猜想,并设计如下实验方案验证猜想: 若实验结果为无水CuSO4变蓝色,

18、而且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甲酸可能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HCOOH COH2O,若实验结果为无水CuSO4不变蓝色,但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甲酸可能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 HCOOH CO2H2。 有人提出上述实验方案并不周密,请你评价一下 _ (填“合理”或“不合理”),若合理,则不需说明;若不合理,请你提出改进的方案_(请用文字描述)。,不合理,产物通过无水CuSO4后,需通过澄清石灰水(其他合理答案均可),36,解析: (1)如果甲酸有酸性,则具有酸的一切通性,而证明物质酸性的方法有很多。可以在甲酸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看溶液是否变红;也可以通过测定甲酸溶液的pH来验证;还可以向甲酸中滴加Na2CO3,看是否有气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