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成型技术基础.ppt_第1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2/2020-1/16/75cbb0dd-26b0-4f6c-b3c3-3aafe4f378b2/75cbb0dd-26b0-4f6c-b3c3-3aafe4f378b21.gif)
![材料成型技术基础.ppt_第2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2/2020-1/16/75cbb0dd-26b0-4f6c-b3c3-3aafe4f378b2/75cbb0dd-26b0-4f6c-b3c3-3aafe4f378b22.gif)
![材料成型技术基础.ppt_第3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2/2020-1/16/75cbb0dd-26b0-4f6c-b3c3-3aafe4f378b2/75cbb0dd-26b0-4f6c-b3c3-3aafe4f378b23.gif)
![材料成型技术基础.ppt_第4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2/2020-1/16/75cbb0dd-26b0-4f6c-b3c3-3aafe4f378b2/75cbb0dd-26b0-4f6c-b3c3-3aafe4f378b24.gif)
![材料成型技术基础.ppt_第5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2/2020-1/16/75cbb0dd-26b0-4f6c-b3c3-3aafe4f378b2/75cbb0dd-26b0-4f6c-b3c3-3aafe4f378b2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材料成形技术基础,江星莹,一、金属的液态成形 二、金属的塑性成形 三、材料的连接成形 四、非金属材料的成形 五、材料成形方法的选择 六、快速成形技术简介,课程大纲,第一章:金属的液态成形,定义:所谓金属液态成型,即铸造(casting)是将液态金属浇注到与零件形状,尺寸相适应的铸型型腔中,待其冷却凝固后,获得一定形状的毛坯或零件的方法。,铸造工艺特点,(1)铸件大小,形状和重量几乎不受限制; (2)铸件形状与零件接近,能够制成形状复杂,尤其是有复杂内腔的毛坯或零件; (3)原材料来源广泛 ,生产成本较低。 (4)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如组织缺陷,力学性能偏低,质量不稳定,工作环境较差。因此,铸件多
2、数做为毛坯用。,优点,缺点,一、金属的液态成形,第一节、液态成形理论基础 第二节、金属的液态成形方法 第三节、液态金属成形件的工艺设计 第四节、液态金属成形件的结构设计,第一节:液态成形理论基础,1、液态金属的凝固 凝固:物质由液态转化为固态的过程。 结晶:金属的凝固过程。结晶包括形核和长大两个过程。 凝固组织:宏观上指铸态晶粒的形态、大小、取向和分布等情况;微观上指晶粒内部结构的形态、大小和分布,以及各种缺陷等。,一、金属的凝固,1、液态金属的凝固,铸件的凝固组织对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影响甚大。一般情况下,晶粒愈细小均匀,金属材料的强度和硬度愈高,塑性和韧性愈好。 影响铸件凝固组织的
3、因素有:成分、冷却速度、形核条件等。,2、铸件的凝固方式,2、铸件的凝固方式,1 铸件的凝固方式 铸件凝固过程中,在其断面上存在三个区域,即已凝固的固相区、液固两相并存的凝固区和未开始凝固的液相区。其中凝固区的宽窄对铸件质量影响较大,其宽窄决定着铸件的凝固方式。,(1)逐层凝固,纯金属或共晶成分的合金,凝固时铸件的断面上不存在液、固两相并存的凝固区,如图(a),已凝固层与未凝固的液相区之间界限清晰,随着温度的下降,已凝固层不断加厚,液相区逐渐减小,一直到铸件完全凝固,这种凝固方式称为逐层凝固。,如果合金的结晶温度范围很宽,且铸件断面的温度梯度较小,则在开始凝固的一段时间内,铸件表面不会形成坚固
4、的已凝固层,而是液、固两相共存区贯穿铸件的整个断面,如图(c)。这种凝固方式先呈糊状,然后整体凝固,故称为糊状凝固。,(2)糊状凝固,大多数铸造合金的凝固方式介于逐层凝固和糊状凝固之间,如图(b)所示,即在凝固过程中,铸件断面上存在一定宽度的液固两相共存的凝固区,称为中间凝固方式。,(3)中间凝固,3、影响铸件凝固方式的因素,影响铸件凝固方式的因素:合金的结晶温度范围和铸件的温度梯度。,(1) 铸造合金的结晶温度范围 合金的结晶温度范围愈窄,铸件的凝固区域就愈窄,愈倾向于逐层凝固。如砂型铸造时,低碳钢的凝固为逐层凝固,而高碳钢的结晶温度范围较宽成为糊状凝固。,温度梯度对凝固方式的影响,(2)
5、铸件的温度梯度:铸造合金的成分一定时,铸件凝固区域的宽窄就取决于其断面的温度梯度,如右图所示,随温度梯度由小变大,则相应的凝固区会由宽变窄。,铸件的温度梯度,铸件的温度梯度主要取决于: 1)铸造合金的性质。如铸造合金的导热性愈好、结晶潜热愈大,则铸件均匀温度的能力愈强,温度梯度就愈小。 2)铸型的蓄热能力和导热性愈好,对铸件的激冷能力愈强,使铸件的温度梯度愈大。 3)提高浇注温度,会降低铸型的冷却能力,从而降低铸件的温度梯度。,二、液态合金的工艺性能,金属与合金的铸造性能是指金属与合金在铸型成形的工艺过程中、容易获得外形正确、内部健全的铸件的性质。铸造性能是重要的工艺性能指标,铸造合金除应具备
6、符合要求的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外,还必须有良好的铸造性能。合金的铸造性能通常用充型能力、收缩性能等来衡量。,1、合金的充型能力,熔融合金填充铸型的过程简称充型。 液态合金充满铸型、获得形状完整、轮廓清晰铸件的能力,称为液态合金的充型能力。 充型能力取决于: 1)熔融合金本身的流动能力(流动性), 2)铸型性质、浇注条件、铸件结构等因素的影响。,一、合金的流动性,合金的铸造性能是表示合金铸造成型获得优质铸件的能力。通常用流动性和收缩性来衡量。,1、流动性概念 流动性液态合金的充型能力。,流动性好的合金:,易于浇注出轮廓清晰、薄而复杂的铸件; 有利于非金属夹杂物和气体的上浮和排除; 易于补
7、缩及热裂纹的弥合。,合金流动性的衡量,合金的流动性用浇注流动性试样的方法来衡量。流动性试样的种类很多,如螺旋型、球形、真空试样等。应用最多的是浇注的螺旋形试样。,合金的流动性愈好,其长度就愈长。,常用合金的流动性(砂型,试样截面88mm),影响流动性的因素,1)合金的种类: 合金的流动性与合金的熔点、热导率、合金液的粘度等物理性能有关。铸铁和硅黄铜的流动性最好,铝硅合金的次之,铸钢的最差(熔点高,在铸型的散热快、凝固快)。 2)合金的成分和结晶特征对流动性的影响最为显著。 3)杂质与含气量:熔融合金中出现的固态夹杂物,将使合金的粘度增加,合金的流动性下降;熔融金属中的含气量愈少,合金的流动性愈
8、好。 4)液态合金的粘度、结晶潜热和导热系数等物理参数对流动性也有影响。一般的粘度愈大、结晶潜热愈小和导热系数愈小,其流动性愈差。,合金的成分和结晶特征对流动性的影响,共晶成分的合金,其结晶同纯金属一样,是在恒温下进行的。从铸型表面到中心,液态合金逐层凝固如图(a),由于已凝固层的内表面光滑,对液态合金的流动阻力小。,特别是共晶成分合金的凝固温度最低,相同浇注温度下其过热度最大,延长了合金处于液态的时间,故流动性最好。,合金的成分和结晶特征对流动性的影响,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的亚共晶合金,其结晶过程是在铸件截面上一定的宽度区域内同时进行的。在结晶区域中,既有形状复杂的枝晶,又有未结晶的液体。即在其
9、已凝固层和纯液态区之间存在一个液固两相共存的区域,使得已凝固层的内表面粗糙如图(b)。,复杂的枝晶不仅阻碍熔融金属的流动,而且使熔融金属的冷却速度加快,所以流动性差。,非共晶成分的合金流动性差,且随合金成分偏离共晶点愈远,其结晶温度范围愈宽,流动性愈差,如图为铁碳合金流动性与含碳量的关系图。,合金的成分和结晶特征对流动性的影响,浇注条件,(1) 浇注温度:浇注温度对合金充型能力有决定性的影响。浇注温度高,液态合金所含的热量多,在同样的冷却条件下,保持液态的时间长,所以流动性好。浇注温度越高,合金的粘度越低,传给铸件的热量多,保持液态的时间延长,流动性好,充型能力强。 (2) 充型压力 :液态合
10、金在流动方向上所受压力愈大,其充型能力愈好。砂型铸造时,是由直浇道高度提供静压力作为充型压力,所以直浇道的高度应适当。,(3)铸型条件,在铸型凡能增大液态合金流动阻力、降低流速和加快其冷却的因素,均会降低其充型能力。 1)铸型的蓄热能力 2)铸型温度 3)铸型中的气体 4)铸件的结构 :铸件的壁愈薄、结构形状愈复杂,液态合金的充型能力愈差。应采取适当提高浇注温度、提高充型压力和预热铸型等措施来改善其充型能力。,2、合金的收缩,收缩:合金从浇注、凝固直至冷却到室温的过程中,其体积或尺寸缩减的现象。收缩是合金的物理本性,是影响铸件几何形状、尺寸、致密性,甚至造成某些缺陷的重要原因之一。,体收缩率:
11、合金从液态到常温的体积改变量。,线收缩率:金属在固态由高温到常温的线尺寸改变量。,式中:,合金收缩的三个阶段,。,(2)凝固收缩:从凝固开始温度(Tl)到凝固终止温度(即固相线温度Ts)间的收缩 (3)固态收缩:从凝固终止温度(Ts)到室温间的收缩。 合金的收缩率为上述三个阶段收缩率的总和。,合金的收缩经历如下三个阶段,如图所示: (1)液态收缩:从浇注温度(T浇)到凝固开始温度(即液相线温度Tl)间的收缩。,影响收缩的因素,影响收缩的因素: 1)化学成分:C ,Si 收缩率; Mn适量,生产MnS 收缩率; Mn过高收缩率 S 收缩率 ,。 2)浇注温度:T,T 收缩率 3)铸件结构和铸型条
12、件,收缩是液态合金凝固冷却过程中的必然现象,它产生缩孔与缩松,内应力,变形和裂纹,对铸造工艺影响很大。,三、铸造性能对铸件质量的影响,铸造性能对铸件质量有显著的影响。收缩是铸件中许多缺陷,如缩孔、缩松、应力、变形和裂纹等产生的基本原因。充型能力不好,铸件易产生浇不到、冷隔、气孔、夹杂、缩孔、热裂等缺陷。,1、铸件的缩孔和缩松,若液态收缩和凝固收缩所缩减的体积得不到补足,则在铸件的最后凝固部位会形成一些孔洞。按照孔洞的大小和分布,可将其分为缩孔和缩松两类。 缩孔:集中在铸件上部或最后凝固部位、容积较大的孔洞。缩孔多呈倒圆锥形,内表面粗糙。 缩松:分散在铸件某些区域内的细小缩孔。,缩孔的形成,缩孔
13、主要出现在金属在恒温或很窄温度范围内结晶,铸件壁呈逐层凝固方式的条件下。缩孔形成机理:逐层凝固方式下最后凝固部位得不到补充而形成的空隙。,缩松的形成,缩松主要出现在呈糊状凝固方式的合金中或断面较大的铸件壁中,是被树枝状晶体分隔开的液体区难以得到补缩所致。缩松大多分布在铸件中心轴线处、热节处、冒口根部、内浇口附近或缩孔下方。,缩松形成机理:树枝状晶体所分隔的晶间液体区得不到补缩形成的小孔隙。,缩孔位置的确定,等温线法,内切圆法,定向凝固的缺点和应用:,缺点铸件成本高,加大铸造内应力(易变形、开裂)。 应用体收缩大的合金,如铸钢、铝青铜和铝硅合金等。,缩孔、缩松形成的规律,1、合金的液态收缩和凝固
14、收缩愈大(如铸钢、白口铸铁、铝青铜),铸件愈易形成缩孔。 2、合金的浇注温度愈高,液态收缩愈大,愈易形成缩孔。 3、结晶温度范围宽的合金,倾向于糊状凝固,易形成缩松。纯金属和共晶成分合金倾向于逐层凝固,易形成集中缩孔。,缩孔和缩松的防止 (三点),1、冒口:在铸件可能出现缩孔的厚大部位,通过安放冒口等工艺措施,使铸件上远离冒口的部位最先凝固(图),尔后是靠近冒口的部位凝固(图、I),冒口本身最后凝固。按照这样的凝固顺序,先凝固部位的收缩,由后凝固部位的金属液来补充;后凝固部位的收缩,由冒口中的金属液来补充从而将缩孔转移到冒口之中。(缺点是浪费金属),防止缩孔原则:使铸件实现“定向凝固”。,2、
15、冷铁:为了实现定向凝固,在安放冒口的同时,在铸件上某些厚大部位增设的金属材料(冷铁:激冷物),如右图所示。,缩孔和缩松的防止,3、合理选择内浇道位置及浇注工艺:内浇道的引入位置对铸件的温度分布有明显的影响,应按照定向凝固的原则确定。例如:内浇道应从铸件厚实处引入,尽可能靠近冒口或由冒口引入。,同时凝固和定向凝固比较,用于凝固收缩小的灰铸铁。铸件内应力小,工艺简单,节省金属但同时凝固往往使铸件中心区域出现缩松,组织不致密。,用于收缩大或壁厚差距较大,易产生缩孔的合金铸件,如铸钢、铝硅合金等。定向凝固补缩作用好,铸件致密,但铸件成本高,内应力大。,铸造内应力:铸件在凝固、冷却的过程中,由于各部分体
16、积变化不一致、彼此制约而使其固态收缩受到阻碍引起的内应力。 铸造内应力按阻碍收缩原因的不同分为热应力和收缩应力(机械应力)两类,它们是铸件产生变形和裂纹的基本原因。 1)热应力的形成:由于铸件各部分冷却速度不同,以致在同一时期铸件各部分收缩受到热阻碍不一致而引起。,2、铸造应力,图为框形铸件热应力的形成过程,热应力形成规律:铸件的厚壁或心部受拉应力,薄壁或表层受压应力。,2)收缩应力(机械应力),机械应力的形成:机械应力是合金的线收缩受到铸型、型芯、浇冒口等外力的机械阻碍而形成的内应力,如图所示。,机械应力使铸件产生拉伸或剪切应力,是暂时存在的,在铸件落砂之后,这种内应力便可自行消除。,3)减
17、小应力的措施,预防铸件产生热应力的基本措施是减小铸件各部分之间的温度差,使其均匀冷却。具体为: i)选择线收缩小、弹量模量较小的合金作为铸造合金; ii)合理地设计铸件结构:尽量使铸件形状简单、对称、壁厚均匀; iii )采用合理的铸造工艺,使铸件的凝固符合同时凝固原则。在铸造工艺上采取“同时凝固原则”,尽量减小铸件各部位间的温度差,使铸件各部位同时冷却凝固。 )实效处理:将铸件加热到550650之间保温,进行去应力退火可消除残余内应力。,1)铸件的变形 翘曲变形:厚薄不均匀、截面不对称及细长的杆类、板类及轮类铸件,当铸造应力超过铸件材料的屈服极限时产生。如左图所示的框架型铸件和右图所示的T型
18、梁铸钢件。,3、铸件的变形与裂纹,反变形法,反变形法:有效地防止变形的产生,如图所示。,2)铸件的裂纹,当铸造内应力超过金属材料的抗拉强度时,铸件便产生裂纹,根据产生温度的不同,裂纹可分为热裂和冷裂两种。 1.热裂:高温下的金属强度很低,如果金属的线收缩受到铸型或型芯的阻碍,机械应力超过该温度下金属的强度,便产生热裂。特征:热裂纹尺寸较短、缝隙较宽、形状曲折、缝内呈严重的氧化色。 影响热裂因素: (1)合金性质(合金的结晶特点和化学成分) (2)铸型阻力(铸型、型芯的退让性) 防止热裂的方法:合理的铸件结构;型砂和芯砂的退让性;严格限制钢和铸铁中硫的含量等。特别是后者,因为硫能增加钢和铸铁的热
19、脆性,使合金的高温强度降低。,2. 冷裂,2. 冷裂:低温形成的裂纹为冷裂。 冷裂纹特征:表面光滑,具有金属光泽或呈微氧化色,贯穿整个晶粒,常呈圆滑曲线或直线状。脆性大、塑性差的合金,如白口铸铁、高碳钢及某些合金钢,最易产生冷裂纹,大型复杂铸铁件也易产生冷裂纹。冷裂往往出现在铸件受拉应力的部位,特别是应力集中的部位。 防止冷裂的方法:减小铸造内应力和降低合金的脆性。如铸件壁厚要均匀;增加型砂和芯砂的退让性;降低钢和铸铁中的磷含量,因为磷能显著降低合金的冲击韧度,使钢产生冷脆。如铸钢的磷含量大于0.1%、铸铁的磷含量大于0.5%时,因冲击韧度急剧下降,冷裂倾向明显增加。,有的铸件虽无明显的变形,
20、但经切削加工后,破坏了铸造应力的平衡,产生变形甚至裂纹。,圆柱体铸件加工后的变形,表面被加工掉一层后,心部钻孔后,从侧面切去一层,5、铸件的裂纹,铸钢件结构对热裂纹的影响,轮形铸件的冷裂,第二节:金属的液态成形方法,一、砂型铸造成形,砂型铸造成形工艺流程图,砂型铸造造型(造芯)方法,制造砂型的工艺过程称为造型。造型是砂型铸造最基本的工序,通常分为手工造型和机器造型两大类。,(一)手工造型 手工造型特点:操作方便灵活、适应性强,模样生产准备时间短。但生产率低,劳动强度大,铸件质量不易保证。只适用于单件小批量生产。 各种常用手工造型方法的特点及其适用范围如图:,按砂箱特征区分,主要特点:铸型由上型
21、和下型组成,造型、起模、修型等操作方便。 适用范围:适用于各种生产批量,各种大、中、小铸件。,主要特点:铸型由上、中、下三部分组成,中型的高度须与铸件两个分型面的间距相适应。三箱造型费工,应尽量避免使用 。 适用范围:主要用于单件、小批量生产具有两个分型面的铸件,按砂箱特征区分,主要特点:在车间地坑内造型,用地坑代替下砂箱,只要一个上砂箱,可减少砂箱的投资。但造型费工,而且要求操作者的技术水平较高 。 适用范围:常用于砂箱数量不足,制造批量不大的大、中型铸件,主要特点:铸型合型后,将砂箱脱出,重新用于造型。浇注前,须用型砂将脱箱后的砂型周围填紧,也可在砂型上加套箱。 适用范围:主要用在生产小铸
22、件,砂箱尺寸较小。,按模样特征区分,主要特点:模样是整体的,多数情况下,型腔全部在下半型内,上半型无型腔。造型简单,铸件不会产生错型缺陷。 适用范围:适用于一端为最大截面,且为平面的铸件。,主要特点:模样是整体的,但铸件的分型面是曲面。为了起模方便,造型时用手工挖去阻碍起模的型砂。每造一件,就挖砂一次,费工、生产率低。 适用范围:用于单件或小批量生产分型面不是平面的铸件。,按模样特征区分,主要特点:为了克服挖砂造型的缺点,先将模样放在一个预先作好的假箱上,然后放在假箱上造下型,省去挖砂操作。操作简便,分型面整齐。 适用范围:用于成批生产分型面不是平面的铸件。,主要特点:将模样沿最大截面处分为两
23、半,型腔分别位于上、下两个半型内。造型简单,节省工时。 适用范围:常用于最大截面在中部的铸件。,按模样特征区分,主要特点:铸件上有妨碍起模的小凸台、肋条等。制模时将此部分作成活块,在主体模样起出后,从侧面取出活块。造型费工,要求操作者的技术水平较高。 适用范围:主要用于单件、小批量生产带有突出部分、难以起模的铸件。,主要特点:用刮板代替模样造型。可大大降低模样成本,节约木材,缩短生产周期。但生产率低,要求操作者的技术水平较高。 适用范围:主要用于有等截面的或回转体的大、中型铸件的单件或小批量生产。,(二)机器造型,机器造型:用机器全部完成或至少完成紧砂操作的造型工序。 特点是:大批量生产砂型的
24、主要方法,能够显著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善劳动条件,并提高铸件的尺寸精度、表面质量,使加工余量减小。,紧砂方法,1、压实紧砂机工作原理图,机器造型的紧砂方法为压实、震实、震压和抛砂四种基本形式。,2、震实紧砂机工作原理图,3、震压紧砂机工作原理图,3、抛砂紧砂机工作原理图,补:(射砂)紧砂机工作原理图,起模方法,起模方法根据其起模机构分为:顶模起模(a)、漏模起模(b)和翻转起模(c)。,特种铸造:铸型用砂较少或不用砂、采用特殊工艺装备进行铸造的方法,如熔模铸造、金属型铸造、压力铸造、低压铸造、离心铸造、陶瓷型铸造、壳型铸造和实型铸造等。 特点:特种铸造具有铸件精度和表面质量高、铸件内在性能好、原
25、材料消耗低、工作环境好等优点。但铸件的结构、形状、尺寸、重量、材料种类往往受到一定限制。,二、特种铸造成形,1、熔模铸造(失蜡铸造),1)熔模铸造的工艺过程 制造蜡模制造型壳 熔化蜡模(脱蜡) 型壳的焙烧 浇注脱壳和清理,2)熔模铸造的特点和应用,铸件精度高、表面质量好,是少、无切削加工工艺的重要方法之一,其尺寸精度可达IT11IT14,表面粗糙度为Ra12.51.6m。 可制造形状复杂铸件,其最小壁厚可达0.3mm,最小铸出孔径为0.5mm。对由几个零件组合成的复杂部件,可用熔模铸造一次铸出。 铸造合金种类不受限制,用于高熔点和难切削合金,更具显著的优越性。 生产批量基本不受限制,既可成批、
26、大批量生产,又可单件、小批量生产。 工序繁杂,生产周期长,原辅材料费用比砂型铸造高,生产成本较高,铸件不宜太大、太长,一般限于25kg以下。,2、金属型铸造,1)金属型的铸造工艺措施 由于金属型导热速度快,没有退让性和透气性,为了确保获得优质铸件和延长金属型的使用寿命,必须采取下列工艺措施: (1)加强金属型的排气 (2)表面喷刷防粘砂涂料 (3)预热金属型 (4)开型 因金属型无退让性,除在浇注时正确选定浇注温度和浇注速度外,浇注后,如果铸件在铸型中停留时间过长,易引起过大的铸造应力而导致铸件开裂。因此,铸件冷凝后,应及时从铸型中取出。通常铸铁件出型温度为780-950左右,开型时间为10-
27、60s。,2)金属型铸造的特点及应用范围,尺寸精度高(IT12IT16)、表面粗糙度小(Ra12.56.3m),机械加工余量小。 铸件的晶粒较细,力学性能好。 可实现一型多铸,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且节约造型材料。 但金属型的制造成本高,不宜生产大型、形状复杂和薄壁铸件;由于冷却速度快,铸铁件表面易产生白口,切削加工困难;受金属型材料熔点的限制,熔点高的合金不适宜用金属型铸造。 用途:铜合金、铝合金等铸件的大批量生产,如活塞、连杆、汽缸盖等;铸铁件的金属型铸造目前也有所发展,但其尺寸限制在300mm以内,质量不超过8kg,如电熨斗底板等。,3、压力铸造,比压3070MPa,充型时间0.010.2s
28、ec。 1)压铸机和压铸工艺过程 压铸机分类:根据压室工作条件不同,分为冷压室压铸机和热压室压铸机两类。热压室压铸机的压室与坩埚连成一体,而冷压室压铸机的压室是与坩埚分开的。冷压室压铸机又可分为立式和卧式两种,目前以卧式冷压室压铸机应用较多。,卧式冷压室压铸机工作原理图,压铸铸型:定型、动型,将定量金属液浇入压室,柱塞向前推进,金属液经浇道压入压铸模型腔中,经冷凝后开型,由推杆将铸件推出。冷压室压铸机,可用于压铸熔点较高的非铁金属,如铜、铝和镁合金等。,2)压力铸造的特点及其应用,压铸件尺寸精度高,表面质量好,尺寸公差等级为IT11IT13,表面粗糙度Ra值为6.31.6m,可不经机械加工直接
29、使用,而且互换性好。 可以压铸壁薄、形状复杂以及具有很小孔和螺纹的铸件,如锌合金的压铸件最小壁厚可达0.8mm,最小铸出孔径可达0.8mm、最小可铸螺距达0.75mm。还能压铸镶嵌件。 压铸件的强度和表面硬度较高。压力下结晶,加上冷却速度快,铸件表层晶粒细密,其抗拉强度比砂型铸件高25%40%。 生产率高,可实现半自动化及自动化生产。 气体难以排出,压铸件易产生皮下气孔,压铸件不能进行热处理,也不宜在高温下工作;金属液凝固快,厚壁处来不及补缩,易产生缩孔和缩松;设备投资大,铸型制造周期长、造价高,不宜小批量生产。 应用:生产锌合金、铝合金、镁合金和铜合金等铸件;汽车、拖拉机制造业、仪表和电子仪
30、器工业、在农业机械、国防工业、计算机、医疗器械等制造业等。,4、低压铸造(0.020.06MPa),1)低压铸造的工艺过程 低压铸造装置如图(a)所示。缓慢地向坩埚炉内通入干燥的压缩空气,金属液受气体压力的作用,由下而上沿着升液管和浇注系统充满型腔,如图(b)所示。开启铸型,取出铸件,如图(c)所示。,2)低压铸造的特点及应用,特点: (1)浇注时的压力和速度可以调节,故可适用于各种不同铸型(如金属型、砂型等),铸造各种合金及各种大小的铸件。 (2)采用底注式充型,金属液充型平稳,无飞溅现象,可避免卷入气体及对型壁和型芯的冲刷,提高了铸件的合格率。 (3)铸件在压力下结晶,铸件组织致密、轮廓清
31、晰、表面光洁,力学性能较高,对于大薄壁件的铸造尤为有利。 (4)省去补缩冒口,金属利用率提高到9098%。 (5)劳动强度低,劳动条件好,设备简易,易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 应用:汽车发动机缸体、缸盖、活塞、叶轮等。,5、离心铸造,离心铸造是指将熔融金属浇入旋转的铸型中,使液体金属在离心力作用下充填铸型并凝固成形的一种铸造方法。 1)离心铸造的类型 铸型:金属型或砂型。 分类:离心铸造机通常可分为立式和卧式两大类,如图所示。,2)离心铸造的特点及应用范围,离心铸造的特点是: (1)液体金属能在铸型中形成中空的自由表面,不用型芯即可铸出中空铸件,简化了套筒、管类铸件的生产过程。 (2)由于旋转时液
32、体金属所产生的离心力作用,离心铸造可提高金属充填铸型的能力,因此一些流动性较差的合金和薄壁铸件都可用离心铸造法生产。 (3)由于离心力的作用,改善了补缩条件,气体和非金属夹杂物也易于自金属液中排出,产生缩孔、缩松、气孔和夹杂等缺陷的几率较小。 (4)无浇注系统和冒口,节约金属。 (5)金属中的气体、熔渣等夹杂物,因密度较轻而集中在铸件的内表面上,所以内孔的尺寸不精确,质量也较差;铸件易产生成分偏析和密度偏析。 应用:铸铁管、汽缸套、铜套、双金属轴承、特殊钢的无缝管坯、造纸机滚筒等铸件的生产。,6、挤压铸造,挤压铸造:是将定量金属液浇入铸型型腔内并施加较大的机械压力,使其凝固、成形后获得毛坯或零
33、件的一种工艺方法。 分类:挤压铸造按液体金属充填的特性和受力情况,可分为柱塞挤压、直接冲头挤压、间接冲头挤压和型板挤压四种,如图所示。,型板挤压铸造,1)挤压铸造的工艺过程,挤压铸造的工艺过程如图所示。 1铸型准备 对铸型清理、型腔内喷涂料和预热等,使铸型处于待注状态。,2浇 注 将定量的金属液浇入型腔。 3合型加压 将上、下型锁紧,依靠冲头压力使金属液充满型腔,进而升压并在预定的压力下保持一定时间,使金属液凝固。 4取出铸件 卸压、开型、取出铸件。,2)挤压铸造的特点及应用范围,挤压铸造的特点是: (1)压铸件的尺寸精度高(IT11IT13),表面粗糙度小(Ra6.31.6m),铸件的加工余
34、量小。 (2)需设浇冒口,金属利用率高。 (3)铸件组织致密,晶粒细小,力学性能好。 (4)工艺简单,节省能源和劳动力,易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生产,生产率比金属型铸造高12倍。 (5)缺点:浇到铸型型腔内的金属液中夹杂物无法排出。挤压铸造要求准确定量浇注,否则影响铸件的尺寸精度。 用途:用于生产强度要求较高、气密性好、薄板类铸件。如各种阀体、活塞、机架、轮毂、耙片和铸铁锅等。 特种铸造的发展很快,除以上常用的几种外,还有许多其它特种铸造方法,如陶瓷型铸造、连续铸造、壳型铸造、真空吸铸和冷冻铸造等。,7、实型铸造,实型铸造:采用聚苯乙烯发泡塑料模样代替普通模样,造好型后不取出模样就浇入金属液,在金
35、属液的作用下,塑料模样燃烧、气化、消失,金属液取代原来塑料模所占据的空间位置,冷却凝固后获得所需铸件的铸造方法。,实型铸造工艺过程,2)实型铸造具有以下特点及用途,(1)由于采用了遇金属液即气化的泡沫塑料模样,无需起模,无分型面,无型芯,因而无飞边毛刺,铸件的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接近熔模铸造,但尺寸却可大于熔模铸造。 (2)各种形状复杂铸件的模样均可采用泡沫塑料模粘合,成形为整体,减少了加工装配时间,可降低铸件成本10%30%,也为铸件结构设计提供充分的自由度。 (3)简化了铸件生产工序,缩短了生产周期,使造型效率比砂型铸造提高25倍。 (4)缺点:实型铸造的模样只能使用一次,且泡沫塑料的密度
36、小、强度低,模样易变形,影响铸件尺寸精度。浇铸时模样产生的气体污染环境。 用途:实型铸造主要用于不易起模等复杂铸件的批量及单件生产。,补充)陶瓷型铸造,(一)工艺过程 陶瓷型铸造的工艺过程,如图所示。 1砂套造型 2灌浆与胶结 3起模与喷烧 4焙烧与合型 5浇注,2)陶瓷型铸造的特点及适用范围,陶瓷型铸造的特点: (1)陶瓷面层在具有弹性的状态下起模,同时陶瓷面层耐高温且变形小,故铸件的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等与熔模铸造相近。 (2)陶瓷型铸件的大小几乎不受限制,可从几公斤到数吨。 (3)在单件、小批量生产条件下,投资少、生产周期短,在一般铸造车间即可生产。 (4)陶瓷型铸造不适于生产批量大、重
37、量轻或形状复杂的铸件,生产过程难以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 用途:厚大的精密铸件,广泛用于生产冲模、锻模、玻璃器皿模、压铸型和模板等,也可用于生产中型铸钢件等。,第三节:液态金属成形件的工艺设计,铸造工艺设计是根据铸件结构特点、技术要求、生产批量、生产条件等,确定铸造方案和工艺参数,并绘制工艺图,编制工艺卡和工艺规程。其主要内容包括铸造成形方案的选择;浇注系统、工艺参数等的确定;最后形成铸造成形工艺图、工艺卡等技术文件。,一、 铸造成形(造型)方法选择,依据:铸件形状、尺寸、技术要求 批量 实际生产条件 原则:保证质量、降低成本、条件可能,1、浇注位置的选择,浇注位置:浇注时铸件在铸型中所处的空间
38、位置。浇注位置的确定原则是应保证铸件质量。也涉及铸件尺寸精度及造型工艺过程。应考虑: 1)铸件重要加工面应朝下或处于侧面,1)铸件重要加工面应朝下或处于侧面,2)铸件宽大平面应朝下,铸件的大平面尽可能朝下,因为型腔顶面浇注时烘烤严重,型砂易开裂、形成夹砂。,3)薄壁部分应朝下或垂直倾斜位置处于侧面,面积较大的薄壁铸件,薄壁部分应朝下或垂直倾斜位置处于侧面,以免产生浇不到、冷隔等缺陷。,4)形成缩孔的铸件,应将截面较厚的部分置于上部或侧面,铸件的厚大部分应置于上部或侧面便于安置浇、冒口补缩。,5)应尽量减小型芯的数量,且便于安放、固定和排气,3、分型面的选择,选择分型面的原则是使工艺简单、操作方
39、便。分型面的选择应考虑以下几个原则:,(1)便于起模,使造型工艺简化 (2)尽量将铸件重要加工面或大部分加工面、加工基准面放在同一砂箱中。 (3)使型腔和主要芯位于下箱,(1)便于起模,使造型工艺简化,1)为了便于起模,分型面应选在铸件的最大截面处。 2)分型面的选择应尽量减小型芯和活块的数量,以简化制模、造型、合型工序。 3)分型面应尽量平直。 4)尽量减少分型面,特别是机器造型时,只能有一个分型面。,少挖砂,分型面平直,用外芯减少分型面,使铸件或主要型芯位于同一铸型以避免错箱,分型面少,少用三箱;尽量减少型芯的数量,用砂芯来避免活块,二、铸造成形工艺参数的确定,1、收缩余量 为了补偿收缩,模样比铸件图样尺寸增大的数量称收缩余量。收缩余量的大小与铸件尺寸大小、结构的复杂程度和铸造合金的线收缩率有关,常常以铸件线收缩率表示。,2、加工余量,铸件为进行机械加工而加大的尺寸成为加工余量。加工余量是指铸件表面留出的准备切削去的金属层厚度,根据尺寸公差等级和加工余量等级确定。,起模斜度,起模斜度 ,为便于起模,在垂直于分型面的表面增加的斜度。,芯头设计,芯头设计,是型芯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定位、支撑和排出型芯内气体的作用。芯头分为垂直型芯头和水平型芯头,主要确定芯头长度、斜度和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施工单位关于施工进度报告的工作联系函
- 跨越障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措施
- 跨领域视角下的安全工作与生产计划整合
- DB3702T 45.1-2024地理标志产品 平度牛肉 第1部分:生产技术规程
- 二手货物买卖合同范文
- 中外合资企业职工住房公积金合同范本
- 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合同范本
- 中外合资饭店租赁合同模板
- 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协议
- 中外原材料供应合同样本
- 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招聘笔试真题2024
- 六年级2025寒假特色作业
- (八省联考)云南省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适应性测试 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 2025药剂科工作人员工作计划
- 春节节后安全教育培训
- 2025年新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5章重难点突破02向量中的隐圆问题(五大题型)(学生版+解析)
- 水土保持方案投标文件技术部分
- 印刷品质量保证协议书
- 小红书食用农产品承诺书示例
- 二年级数学上册100道口算题大全(每日一练共12份)
- 心身疾病优秀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