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T 18570.3-2005是一项中国国家标准,专注于规定了涂覆涂料前钢材表面处理中表面清洁度的评估方法,特别是针对表面灰尘的评定。此标准详细介绍了使用压敏粘带法来检测和评价钢材表面清洁状态的具体步骤和要求。以下是该标准的核心内容概述:
标准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钢材在进行涂装前,对其表面所附着的灰尘等杂质的清洁度进行评估。适用于各种钢材制品,包括但不限于钢结构、机械设备、船舶制造及建筑行业中使用的钢材表面。
基本原则
- 压敏粘带法:该方法通过粘贴特制的压敏粘带于待测钢材表面,然后迅速撕下,以粘带上所粘附的灰尘量来判断和分级钢材表面的清洁程度。
试验材料与设备
- 压敏粘带:需选用特定规格和粘性的压敏胶带,确保既能有效粘取表面灰尘,又不损伤钢材基材。
- 试验板:用于制备模拟试样或直接在实际工件上进行测试。
- 显微镜或放大镜:用于观察粘带上收集的灰尘颗粒,辅助评估。
试验步骤
- 表面准备:确保测试区域干净,无油脂或其他污染物。
- 粘带应用与剥离:将压敏粘带平整地贴合在测试表面上,用适当力度按压,然后迅速而稳定地撕下。
- 观察与分析:利用显微镜或放大镜检查粘带上的灰尘情况,记录灰尘的数量、大小及类型。
- 评级标准:根据粘带上灰尘的多少和特性,依据标准中的评级图或描述,对钢材表面清洁度进行分级。
评价体系
标准内包含详细的评级体系,通常会定义几个清洁度等级(如Sa1, Sa2, Sa2½, Sa3等),每个级别对应不同的灰尘残留允许程度,以确保涂层前表面达到规定的清洁标准。
注意事项
- 确保测试过程中操作一致,避免人为因素引起的误差。
- 考虑环境因素对测试结果的影响,如湿度、温度等。
- 适时更新或校准检测工具,保证测试准确性。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2005-09-14 颁布
- 2006-04-01 实施




文档简介
ICS25.220.10
A29
荡黯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8570.3-2005/ISO8502-3:1992
涂覆涂料前钢材表面处理
表面清洁度的评定试验
第3部分:涂覆涂料前钢材表面的灰尘评定
(压敏粘带法)
Preparationofsteelsubstratesbeforeapplicationofpaintsandrelated
products-Testsfortheassessmentofsurfacecleanliness-
Part3:Assessmentofdustonsteelsurfacepreparedforpainting
(pressure-sensitivetapemethod)
(ISO8502-3:1992,IDT)
2005-09-14发布2006-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c,ii
GB/T18570.3-2005/ISO8502-3:1992
门J名..,J-
月U舀
GB/T18570《涂覆涂料前钢材表面处理表面清洁度的评定试验》分为下列几部分:
—第1部分:可溶性铁的腐蚀产物的现场试验(技术报告);
—第2部分:清理过的表面上氯化物的实验室测定;
—第3部分:涂覆涂料前钢材表面的灰尘评定(压敏粘带法);
—第4部分:涂覆涂料前凝露可能性的评定导则;
—第5部分:涂覆涂料前钢材表面的氯化物测定(离子探测管法);
—第6部分:可溶性杂质的取样Bresle法;
—第7部分:油和脂类的现场测定法;
—第8部分:湿气的现场折射测定法;
—第9部分:水溶性盐的现场电导率测定法;
—第10部分:水溶性氯化物的现场滴定测定法;
—第n部分:水溶性硫化物的现场浊度测定法;
—第12部分:水溶性铁离子的现场滴定测定法;
—第13部分:可溶性盐的现场电导率测定法。
本部分为GB/T18570的第3部分。
本部分等同采用ISO8502-3:1992《涂覆涂料前钢材表面处理表面清洁度的评定试验第3部
分:涂覆涂料前钢材表面的灰尘评定(压敏粘带法)》(英文版)
本部分等同翻译ISO8502-3:1992
为便于使用,本部分作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a)“本国际标准”一词改为“本部分”;
b)用小数点“.”代替作为小数点的逗号“,”;
c)用顿号“、”代替作为分述的逗号“,,’;
d)删除国际标准的前言和引言。
本部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涂料和颜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涂漆前金属表面处理及涂漆工艺分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船舶工业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中国船舶工业第十一研究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苗宏仁、宋艳媛、刘冰杨、傅建华。
GB/T18570.3-2005/ISO8502-3:1992
涂覆涂料前钢材表面处理
表面清洁度的评定试验
第3部分:涂覆涂料前钢材表面的灰尘评定
(压敏粘带法)
范围
1.1GB/T18570的本部分规定了涂覆涂料前钢材表面的灰尘评定法。本方法提供了评定灰尘平均
数量等级的图示,也提供了评定灰尘颗粒平均尺寸的等级。
注:GB/T18570的本部分参考的数量等级和尺寸等级引自于ISO4628-1:2003"《色漆和清漆漆膜老化的评定
普通类型缺陷的程度、数量和尺寸的规定第1部分:总则和等级表》。
1.2任选下面一种方法进行试验:
a)“通过/失败”试验,参照规定限值,评定试验表面的灰尘数量和平均颗粒尺寸;
b)通过粘贴压敏粘带,持久记录试验表面上的灰尘,用压敏粘带在相应对比色的磁片、卡片或纸
上进行试验。
1.3本方法适用于清理后钢材表面残留灰尘的评定,钢材表面清理前应符合ISO8501-1规定的锈蚀
等级A,B或C。因为压敏粘带的弹性有限,不可能深人钢材表面清理后的深凹坑内,所以不适用于初
始锈蚀等级为D的钢材表面。
1.4尽管以拇指加压压敏粘带来进行试验操作带有主观性,但通常这已足够满足要求,尤其适用于要
求表面无灰尘的情况。若有争议,除涉及锈蚀等级C或D外,可使用弹簧加载滚筒来对压敏粘带的背
面加压。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18570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
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
部分。
ISO8501-1:1988'涂覆涂料前钢材表面处理表面清洁度的目视评定第1部分:未涂覆过的
钢材和全面清除原有涂层后的钢材的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
IEC454-2:1994"电工用压敏粘带规范第2部分:试验方法
定义
下列定义适用于GB/T18570的本部分。
灰尘dust
预处理后涂覆涂料前钢材表面上松散的微粒物质。这些微粒物质来自于喷射清理或其他的表面预
1)在ISO8502-3:1992中,此标准为ISO4628-1:1982,
2)GB/T8923-1988为修改采用ISO8501-1;1988,
3)在ISO8502-3:1992中,此标准为IEC454-2:1974,
GB/T18570.3-2005八SO8502-3:1992
处理过程,或由环境作用造成。
4原理
把压敏粘带压贴在涂覆涂料前的钢材表面上,取下粘有灰尘的压敏粘带,放到一块与灰尘颜色有反
差的单色显示板上,目视检查,评定粘在压敏粘带上的灰尘数量和颗粒尺寸。
5仪器和材料
5.1压敏粘带
压敏粘带宽25mm,无色、透明,带有滚筒,可自粘贴。按IEC454-2规定的180。剥离试验方法进行
试验,所测得的剥离强度每米宽至少为190N,
注:剥离试验以(300士30)mm/min的剥离速率从钢材表面进行180剥离
5.2显示板
使用与灰尘颜色有反差的显示板作为背景。例如玻璃、白釉或黑釉制的磁片、卡片及纸张等。
5.3弹赞加载滚筒
弹簧加载滚筒(参见附录A)具有可施加4kgf-5kgf(39.2N-49.0N)载荷的能力。
5.4放大镜
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为10倍。
6步骤
6.1每次系列试验开始前,将拉出的前3圈压敏粘带废弃,再拉出约200mm长备用。
6.2仅在两端接触粘贴面,将新拉出的压敏粘带中约150mm长压实在试验表面上。参考1.4任选
下面一种方法进行试验:
a)拇指横放在压敏粘带的一端,移动拇指并保持压实力,以一个恒定的速率沿压敏粘带来回压
实。每一个方向压实3遍,每一遍时间为5s^6s。再从试验表面取下压敏粘带,放在适当的
显示板(5.2)上,然后用拇指按下使之粘到板上。
b)采用标定过的弹簧加载滚筒(5.3),将其中心横过压敏粘带的一端,移动滚筒,使朝下的载荷
重量在4kgf--5kgf(39.2N---49.0N)之间。以一个恒定的速率沿压敏粘带的每个方向滚动
3遍,每一遍时间为5s^6s。然后从试验表面取下压敏粘带,放在适当的显示板(5.2)上,用
拇指按下使之粘到板上。
6.3将压敏粘带的一个区域与图I规定的等尺寸区域进行目视比较,评定压敏粘带上的灰尘数量,记
录与之最为相似的参考图上的等级。
注t:若要求提出更详尽的报告,则允许使用中间的半级值
应报告任何达到数量等级5、尺寸等级1的完全变色情况。
注2:试验后通常会发现压敏粘带完全变色,为红灰色或黑色,有时还有可见的离散颗粒存在,这与使用的磨料类
型有关。这种变色是由试验表面上的微观灰尘引起的,会对涂料的附着产生严重影响。
6.4对照表,1来评定压敏粘带上最显著的灰尘颗粒尺寸,表1规定了6种灰尘颗粒的尺寸等级,分别
标为。,1,2,3,4和5级
注1:若要求提出更详尽的报告,则允许使用中间的半级值
应报告任何达到尺寸等级1的完全变色情况(见6.3注2)0
注2;微观灰尘引起的变色通常由直径小于50Fm的微粒构成
6.5应进行足够次数的试验以了解试验表面的特征。
对每一种特定类型和外观的表面,应进行不少于3次的独立试验。若试验结果不是分布在一个或
一个以下的数量等级上,应至少再进行2次试验,取平均值。
z
GB/T18570.3-2005/1S08502-3:1992
6.6试验完成后,钢材表面涂装之前,应去除所有压敏粘带或残留在试验表面上的粘附物。
1
-
rr:
__一_一_一_一_t一__,一_一_一_一_一_一_一_一_一_一_一_二一_一
}cJ
几一一一一1,.
4
口井一二一二
}.J
图1与灰尘数t等级1,2,3,4和5对应的参考图
表1灰尘尺寸等级
等级灰尘微粒描述
0
用10倍放大镜看不见的微粒
1
微粒用10倍放大镜可见,但以正常或校正视力看不见(通常微粒直径小于50t.m)
2
以正常或校正视力刚刚可见(通常微粒直径在50km至100pm之间)
3
以正常或校正视力清楚可见(微粒直径可达0.5mm)
4
微粒直径在0.5mm到2.5mm之间
5
微粒直径大于2.smm
7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至少应包括下列内容:
a)标识试验表面必要的所有细节;
GB/T18570.3-2005/ISO8502-3:1992
本部分标准号(GB/T18570.3-2005);
标识压敏粘带必要的所有细节;
标识压敏粘带显示背景用底材必要的所有细节;
每个试验表面的具体特征,例如:凸起部、横梁、腹板或缘板面、装配式槽以及试验区位置情况
(例如:垂直、水平面朝上或朝下等);
每个试验表面的灰尘数量等级和灰尘尺寸等级(对普通钢结构物而言,如果经有关双方同意,
可以保存试验用压敏粘带本身作为试验记录);
与规定步骤的差异;
试验日期;若有要求,应加注每次试验的时间。
、1、J、、.产
hCJ曰ef)妙h)
GB/T18570.3-2005/ISO8502-3:1992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弹赞加载滚筒
本附录仅举例说明适用的一种滚筒的设计方案。详细剖视图参见图A.1、图A.2和图A.3,图A.4
给出滚筒的标定说明。
GB/T18570.3-2005/ISO8502-3:1992
螺丝刀用槽口
单位为毫米
L堵塞
滑动配合面
4kgf(39.2N)和5kgf(49.ON)刻度
弹簧的两个固定端头
升降轴
轻姻旋钥压缩弹资规格如下:
M10固定螺帽
a)锅丝标称直径Zmm
b)弹簧组旋圈标称直径
1内径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最新文档
- 2025年学校消防演练方案
-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反义词多音字总结
- 2025年珍珠奶茶原材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特种管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重庆科创职业学院《蛋白质工程》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春新版六年级英语下册《常考句型习题》带答案
- 林芝市重点中学2025年高三二诊模拟生物试题含解析
- 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2025届三中初三1月考前适应性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
- 2025春新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1-28课中心思想
- 襄阳科技职业学院《临床医学概论A1》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如何进行植物的分株与繁殖
- 蛋白尿学习课件
- 电除颤并发症的处理及预防
- 《电子电工实习》课件
- (新湘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
- 13a-7建筑物照明全负荷通电试运行记录
- 空调维保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囊萤夜读》-课件
- 小儿柴桂退热颗粒的临床应用分析
- 《国家安全法》-详解
- 野生动物识别与鉴定-南京森林警察学院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