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表现手法ppt_第1页
诗歌表现手法ppt_第2页
诗歌表现手法ppt_第3页
诗歌表现手法ppt_第4页
诗歌表现手法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古诗词常见的表现手法,1、起兴 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2、虚实结合 是指现实的景事与想象的景事互相映衬,交织在一起表达同一样的感情。 3、用典 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用事是借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的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怀。引用或者化用前人诗句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10:38:19,1,4、联想 由一事物联系到与之有关的另一事物,或把事物中类似的特点联系起来造成一个典型。 5想象 人们在已有的材料和观念基础上,经过联想、推断、分析、综合,创造出新的观念和思维过程。 6、衬托或烘托 指的是以乙托甲,使甲

2、的特点或特质更加突出。有正衬和反衬。,10:38:19,2,7、渲染 对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 如“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8、象征 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示与之相似或者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和感情。 “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写青山环绕,自己所处的郡城正在严密封锁,重重阻隔之中。象征自己被政敌迫害,思归不得的。 9、对比与对照 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或情形作对照,互相比较。如: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滿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10:38:19,3,10、抑扬 有先扬后抑和先抑后扬之分。 11、照应 指诗中对前面所写的

3、作必要的回答。恰当地运用这种方法使结构显得紧凑、严谨。 12、动静结合 两者相互映衬,构成一种情趣。 13、正侧描写 正面描写-对描写对象进行正面的直接的描写。侧面描写-对象周围的事物,使对象更鲜明、突出的描写,10:38:19,4,14、直抒胸臆 直接抒怀,表达诗人哲理性的思考和情感。 15、借景抒情 诗人对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正面不着一字,全然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象之中,借自然景物抒发感情。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秋风瑟瑟,似乎凉意渗透心间;落叶纷纷,犹如一颗沉重的心渐渐下沉;微波荡漾,犹若“心波”起伏。情与景水乳交融,意境美妙。 16、融情于景:将人的感情融于了景物之中。如“孤雁南飞”,

4、圆月一轮. 17、托物言志 描摹事物,寄托作者的感情。,10:38:19,5,18、双关 意在言外,言在此而意在彼,含蓄蕴藉.,10:38:19,6,古代诗歌阅读之表现手法,临夏县中学 邱志平,10:38:19,7,表 达 技 巧,1.表达方式。 2.修辞手法。 3.表现手法。,10:38:19,8,表现手法歌 渲染衬托双想象, 正侧对比加联想。 托物用典连动静, 直抒照抑虚实情。,常见表现手法(16种),10:38:19,9,表现手法类题目答题套路,1.明确手法。 2.认真分析。 3.不忘情感。,10:38:19,10,陇 西 行 陈 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

5、是春闺梦里人。 这首诗采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例题解析,10:38:19,11,答:采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1.明确手法)。“河边骨”是实写,“梦里人”是虚写,虚实相对,形成强烈的艺术效果(2.认真分析)。表达了诗人对战死者及其家人的无限同情(3.不忘情感)。,答案示例,10:38:19,12,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 阮 籍 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 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 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 适逢商风起,羽翼自摧藏。 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 但恨处非位,怆悢使心伤。 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备考训练1,10:38:19,13,答:采

6、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1.明确手法)。作者以凤凰自喻(2.认真分析)。抒发了诗人孤傲清高以及孤独无奈的苦闷心情和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伤(3.不忘情感)。,答案示例,10:38:19,14,1.凤凰涅磐。 凤凰经历烈火的煎熬和痛苦的考验,获得重生,并在重生中达到升华,称为“凤凰涅槃”,以此典故寓意不畏痛苦、义无反顾、不断追求、提升自我的执着精神。凤凰在大限到来之时集梧桐枝于自焚,在烈火中新生,其羽更丰,其音更清,其神更髓。凤凰的生活习性也与众不同,它不折生草,不啄活虫,不群居,不乱翔,非竹不食,非灵泉不饮,非梧桐不栖。 2.凤凰意象的含义:清高孤傲、卓尔不群。,凤凰意象的探究,10:38:19,

7、15,钟 山 即 事 王安石 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 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 游 钟 山 王安石 终日看山不厌山,买山终待老山间。 山花落尽山长在,山水空流山自闲。,备考训练2,10:38:19,16,注:这两首诗是王安石在变法失利后,辞去相位退居金陵,日游钟山时的所见所感。 结合具体诗句,分析两首诗手法和表达情感上的不同。,备考训练2,10:38:19,17,答:第一首诗采用了衬托的手法(1.明确手法)。以环境的幽静衬托心境的幽静(2.认真分析)。流露出诗人宁静、闲适、淡泊的心境孤独、寂寞和政治上的失意(3.不忘情感)。 第二首诗采用了象征的手法(1.明确手法)。用钟山的

8、沉稳、永恒象征诗人独立不移的精神(2.认真分析)。表达诗人对山的喜爱和对保守派得势的不屑(3.不忘情感)。 。,答案示例,10:38:19,18,1.象征永恒、坚定、沉稳。 例: 上邪 上邪! 我欲与君相知, 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 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 夏雨雪 , 天地合, 乃敢与君绝!,山意象的探究,注释 上邪(y)!:天啊!。上,指天。邪,语气助词,表示感叹。 相知:相爱。 命:古与“令”字通,使。衰(cu):衰减、断绝。 陵(lng):山峰、山头。 震震:形容雷声。 雨(y)雪:降雪。雨,名词活用作动词。 天地合:天与地合二为一。 乃敢:才敢,“敢”字是委婉的用语。,10:38:19

9、,19,2.象征艰难险阻。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朝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山意象的探究,10:38:19,20,3.象征隐逸。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山意象的探究,古人往往将欲归隐之处称为“家山”、“旧山”、“故山”,将归隐称为“归山”或“还山”,出仕则称“出山”,隐士则有“山人”、“山客”之称,所居之所也被称为“山居”、“山家”。,“山中”一词常常出现古代诗歌中,它不是一个单纯的地理概念,而是蕴含着隐逸情趣的一种艺术意象。山中没有尘世的喧嚣,没有利禄的诱惑,没有烦心的事务,没有繁琐的礼仪,没有官场的争斗,只有美丽的大自然。除了“山中”之外,“东山”、“南山”、“西山”、“北山”等意象也大多与隐逸有关。,10:38:19,21,课堂小结,1.熟知常见表现手法的名称。 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