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_50057-2010)_第1页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_50057-2010)_第2页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_50057-2010)_第3页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_50057-2010)_第4页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_50057-2010)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阅读全文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建筑物防雷设施修订标准(GB 50057-94) 2010版2012年4月建筑物防雷设施修订标准(GB 50057-94)2010版第一章总则第1.0.1条建筑物(包括建筑物,下同)的防雷设施应依法采用防雷指示措施,制定本规范,防止或减少闪电击建筑物发生的人身伤亡和文物、财产损失,确保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新建建筑物的防雷设施修订。本规范不适用于天线塔、共用天线电视接收系统、储罐、化工室外装置的防雷设置修订。第1.0.3条建筑物的防雷设施修订,应当在认真调查地理、地质、土壤、气象、环境等条件和雷活动规律以及被保护物的特征等的基础上,详细研究防雷装置的形式及其配

2、置。第1.0.4条建筑物的防雷设施修订除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还应当符合国家现有的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规定。第二章建筑物的防雷分类第2.0.1条建筑物应当根据其重要性、使用性质、发生雷电事故的可能性和结果,按照防雷要求分为3类。第2.0.2条遇到下列情形之一时,作为第一类防雷建筑物:一、制造、使用或者储藏烈性炸药、火药、起爆药、火工品等大量爆炸物质的建筑物,由于火花引起爆炸,造成巨大的破坏和人员伤亡。具有二、零区或十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三、一区具有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在火花上发生爆炸,造成巨大破坏和人员伤亡。第2.0.3条遇到下列情形之一时,作为第二类防雷建筑物:一、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

3、。二、国家级会堂、办公建筑物、大型展销会和博览会建筑物、大型车站、国家饭店、国家级档案化馆、大型城市重要供水泵房等特别重要的建筑物。三、国家级计算中心、国际通讯中心等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意义,是一座搭载大量电子设备的建筑物。四、是制造、使用或储存爆炸物质的建筑物,而且放电不易引起爆炸,或不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员伤亡。是五、一区具有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而且火花难以爆炸或不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具有六、二区或十一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七、工业企业内有爆炸危险的露天钢质封闭瓦斯气体箱。八、预计闪电击次数超过0.06次/a的部分、省级办公建筑物以及其他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九、预计闪电击次

4、数超过0.3次/a的住宅、办公建筑等一般民用建筑物。注:落雷预想次数由本规范附录1订正。第2.0.4条遇到下列情形之一时,为第三类防雷建筑物:一、省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和省级档案化馆。二、预计闪电击次数为0.012次/a以上且0.06次/a以下的部分、省级办公建筑物及其他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三、闪电击次数在0.06次/a以上且0.3次/a以下的住宅、办公建筑等一般民用建筑物。四、预计闪电击次数为0.06次/a以上的一般工业建筑物。五、根据闪电击后对工业生产的影响及结果,结合当地气象、地形、地质及周边环境等因素,确定需要防雷的二十一条区、22区、23区火灾危险环境。六、平均雷暴日超过1

5、5d/a的地辖区,高度在15m以上的烟囱,水塔等孤立的高建筑物;平均雷暴日在15d/a以下的地区,有高度在20m以上的烟囱,水塔等孤立的高建筑物。第三章建筑物的防雷措施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三.3.1.1条各类防雷建筑物应当采取措施防止直击雷和雷电电波侵入人。第一类防雷建筑物和本规范第二.0.3条第四、五、六项规定的第二类防雷建筑物仍应采取防雷措施。第3.1.2条安装防雷装置的建筑物,防雷装置无法与其他设施和建筑物内的人员隔离时,应采取等电位连接。第二节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第3.2.1条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防直击雷措施,应当满足下列要求一、设置独立避雷针或架空避雷线(网),使受保护的建筑物及风帽

6、、散热管等突出屋顶的物体全部在闪存保障范围内。 架空防雷网的网格尺寸应在5m5m或6m4m以下。二、爆炸的危险瓦斯气体、排出蒸汽或粉尘的扩散管、呼吸阀、排风管等管口外的以下空间,应在倒溯的保障范围内;如果有瓶盖,请按照表3.2.1规定;如果没有瓶盖,请采用喷嘴上方半径为5m的半球体。 闪光灯和雷电闪光灯的接触点应设置在上述空间之外。带盖管口外位于闪光灯保障范围内的空间分隔表3.2.1三、爆炸危险瓦斯气体、排放蒸汽和粉尘的扩散管、呼吸阀、排风管等,其排放物达不到爆炸浓度、长期点火燃烧、排放后点火燃烧时,发生事故时排放物达到爆炸浓度的通风管道、安全阀、闪烁器的保障范围只有盖,没有盖时可保护到管口四

7、、独立避雷针杆塔、架空避雷线端部和架空防雷网各支柱至少应设置一条引下线。 对于金属制或焊接、捆扎铁元素筋网的杆塔、支柱,最好将其作为下线使用。五、独立避雷针和架空避雷线(网)支柱及其接地装置至受保护建筑物及其相关管道、电缆等金属物的距离(图3.2.1 ),应满足以下公式要求: 3m以上;1 .地上部: hx5Ri的情况下,Sa10.4(Ri 0.1hx) (3.2.1-1)在hx5Ri的情况下,Sa10.1(Ri hx) (3.2.1-2)2 .地下部分: Se0.4Ri (3.2.1-3)式中Sa1空气中距离(m )Se1地下距离(m )ri-独立避雷针或架空避雷线(网)支柱中接地装置的冲击

8、接地电阻()hx-受保护物或修订点的高度(m )。六、架空避雷线至屋顶和各种突出屋顶风帽、散热管等物体的距离(图3.2.1 ),应满足以下公式要求: 3m以上1 .在(HL/2 )5ri的情况下,Sa20.2Ri 0.03(h l/2) (3.2.1-4)2.(hl/2)5ri时Sa20.05Ri 0.06(h l/2) (3.2.1-5)式中的Sa2 避雷线(网)到被保护物的空气中距离(m )h-避雷线(网)的支柱高度(m )l-避雷线的水平长度(m )。七、从架空防雷网络到屋顶和各种突出屋顶风帽、散热管等物体的距离应满足以下公式要求: 3m:以上在(h l1)5Ri的情况下,sa 21/n

9、0.4 ri0. 06 (HL1)(3.2.1-6)在(h l1)5Ri的情况下,sa 21/n0.1 ri0. 12 (HL1)(3.2.1-7)式中l1-防雷网的中间最低点到沿导体最近的支柱的距离(m )从n-防雷网的中间最低点沿着导体到最近的支柱有相同距离l1的个数。八、独立避雷针、架空避雷线或架空防雷网需要独立的接地装置,各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超过10要不得。 在土壤电阻率高的地区,可以适当增大冲击接地电阻。第3.2.2条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应当满足下列要求:一、建筑物内的设备、管道、信息帧、电缆金属外皮、铁元素骨、钢窗等大金属物和突出屋顶的散热管、管道等金属物必须连接防雷接地

10、装置。金属屋顶周边每隔1824m用引下线接地。现场铸造的或由预制构件构成的钢筋混凝土屋顶,必须将铁元素筋捆扎或焊接成闭合回路,每隔1824m用下线接地。二、平行铺设的配管、信息帧和电缆金属外皮等长金属物,其净距离不足100mm时,请使用金属线进行过渡,过渡点的间隔不得超过30m。交叉净距离不足100mm时,其交叉部位也请进行交叉。长金属物的弯头、阀门、耳朵皮等连接部的过渡电阻大于0.03时,在连接部上使用金属线跨接器。 有5个以上螺栓连接的耳朵皮在非腐蚀环境下不能通过。三、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与电气设备的接地装置共用,其商用接地电阻请控制在10以下。 防止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和独立避雷针、架空避

11、雷线或架空防雷网的接地装置之间的距离应满足本规范第3.2.1条5项的要求。室内接地干线与雷电感应接地防止装置的连接必须在2处以上。第3.2.3条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波侵入措施,应当满足下列要求:另一方面,低压线路全线应用电缆直接埋设敷设,在入门侧将电缆的金属外皮、钢管与防雷电接地装置连接。 全线采用电缆困难的情况下,可采用钢筋混凝土棒和铁元素横置的架线,采用金属电缆或电缆通过钢管直接埋置,其埋置长度应满足以下公式的要求,在15m以上。请在电缆和架线的连接处设置防雷器。 防雷器、电缆金属外皮、钢管和绝缘体铁元素脚、金属配件等连接接地,冲击接地电阻请控制在10以下。二、架空金属管制造,应连接到建

12、筑物上任何出出进进处防雷击的接地装置。 距建筑物100m以内的管道,每隔25m必须接地。 其冲击接地电阻必须在20以下。 并且,应把钢筋混凝土包围曝光的焊接、捆扎铁元素肌网作为引线加以利用,其钢筋混凝土基础应作为接地装置。埋设地或地沟内的金属管,即使在建筑物上出出进进,也请连接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第3.2.4建筑物过高或其他原因难以设置独立避雷针、架空避雷线、防雷网时,可以在建筑物直接设置避雷针或网为5m5m或6m4m以下的防雷网或其混合构成的防雷网,防雷网按照本规范附录2的规定受到屋角、屋顶、屋檐和房角等闪电击必须满足以下要求:一、所有避雷针必须用避雷针带相互连接。二、引下线必须至少2条,

13、沿建筑物周围均匀或对称配置,其间隔不得超过12m。三、排放爆炸危险瓦斯气体、蒸汽或者粉尘的管道应符合本规范第三. 2.1条二、三项要求。四、建筑物应设置均压环,环间垂直距离不得超过12m,所有引下线、建筑物金属结构和金属设备应与环连接。 均压环可以利用电器的接地干线环路。五、防直击雷接地装置应在建筑物周围铺设环状接地体,各引线的冲击接地电阻在10以下,与电气设备的接地装置和所有人的建筑物的金属管连接。 该接地装置可兼具防雷电感应的作用。六、防止直击雷的环状接地体最好用以下方法敷设:七、建筑物超过30m的,还应当采取以下防侧击措施每隔1.30m到6m以下在建筑物周围设置水平防雷带,连接引下线2.

14、 30m以上外墙栏杆、门窗等大型金属物连接防雷装置。八、最好在电源接通的总配电盘设置过电压保护器。第3.2.5条树木高于建筑物且在闪光保障范围外的,树木与建筑物之间的净距离不得小于5m。第三节第二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第3.3.1条第二类防雷建筑物的直击雷措施优选采用安装在建筑物上的防雷网络(带)或由避雷针或它们的混合构成的闪存。 防雷网(带)应按照本规范附录2的规定,沿屋角、屋顶、屋檐和屋檐等易受闪电击部位敷设,在整个屋顶构成10m10m或12m8m以下的网格。 所有的避雷针必须用避雷针带相互连接。第3.3.2条突出屋顶的扩散管、管道、烟囱等物体,应当保护:一、爆炸危险瓦斯气体、排放蒸汽或粉

15、尘的扩散管、呼吸阀、排风管等管道应符合本规范第3.2.1条第二项的要求。二、配备爆炸危险瓦斯气体、无蒸汽或粉尘的发射管、烟囱、1区、11区和2区的排放爆炸危险环境的自然通风管道、空气开关的爆炸危险瓦斯气体、排放蒸汽或粉尘的发射管、呼吸阀、排风管,本规范第3.2.1条第3项所规定的管、排风管1 .金属物体可以不安装闪光灯,但必须连接屋顶防雷装置2 .屋顶用闪光灯保障范围外的非金属物体安装闪光灯,连接屋顶用防雷装置。第3.3.3条引线必须至少2条,沿建筑物周围均匀或对称配置,其间隔不得超过18m。 如果只想使用建筑物周围的钢柱或柱铁元素筋作为引下线,可以为每个摇镜头设置引下线,但引下线的平均间隔不

16、得超过18m。第3.3.4条各引下线的浪涌接地电阻请控制在10以下。 防直击雷接地与防雷感应、电气设备、情报系统等接地共用同一接地装置,不希望与埋设金属配管连接,如果不连接,两者之间的距离必须满足以下公式的要求,但必须在2m以上Se20.3KcRi (3.3.4)式中Se2地下距离(rn )kc-分流系数。 其值根据附录5决定。在共用接地装置与埋设金属配管连接的情况下,接地装置优选在建筑物的周围铺设为环状接地体。第3.3.5条将建筑物的铁元素筋用作防雷装置时,应当满足下列规定一、建筑物以钢筋混凝土屋顶、南朝梁、柱子、地基内的铁元素筋为引下线。 本守则第2.0.3条第2、3、8、9项规定的建筑物仍应作为闪光灯使用二、基础上硅酸盐水泥和周围土壤含水量在4%以上,基础外表面无防腐层或有沥青胶防腐层时,以基础内的铁元素筋作为接地装置使用为好。三、混凝土中铺设的作为防雷装置的铁元素筋或光圆钢筋,在仅有一根的情况下,其直径必须在10mm以上。 作为防雷装置而使用的混凝土部件内进行环箍连接的铁元素筋,其截面积的订正需要在直径10mm的铁元素筋的截面积以上。四、将基础内钢筋网作为接地使用时,周围地面下距地面0.5m以上,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