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心理健康教育_第1页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_第2页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_第3页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_第4页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幼儿教育心理学,幼儿教育心理学,第十章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结构: (1)心理健康概述 (2)幼儿易产生的心理问题与心理辅导,第十章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什么是健康?,第一节 心理健康概述,传统的健康观:“无病即健康”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就指出,健康应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等几方面。 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又明确提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一、心理健康的含义,第一节 心理健康概述,(一)心理健康的概念 心理健康是指个人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以及妥善地处理和适应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心理健康至少

2、应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无心理疾病,二是具有一种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一、心理健康的含义,第一节 心理健康概述,(二)心理健康的标准 1.对现实的有效知觉 2.具有良好的自我认识能力,能做到自知、自尊和自我接纳 3.具有良好的自我调控和适应能力 4.具有与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的能力 5.具有健全的人格,一、心理健康的含义,第一节 心理健康概述,(三)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准 1智力正常 2社会适应能力良好 3情绪稳定、愉快 4求知欲较强 5心理特点符合实际年龄 6有自尊心和自信心,二、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因素,第一节 心理健康概述,(一)生物因素 1.生物遗传因素 2病菌、病毒感染 3脑外伤或化学物质中毒

3、 (二)幼儿的心理因素 1.心理发展因素 2幼儿心理特征 (三)家庭环境因素 (四)社会环境因素 1幼儿园环境 2生活事件与环境变迁,三、保持幼儿心理健康的意义,第一节 心理健康概述,1幼儿身体、心理发展的需要 关心幼儿的成长,必须兼顾他们生理、心理方面的健康。 2幼儿人格健全发展的需要 心理健康的高层次的标准,其实质即健全人格的标准。 3幼儿社会适应能力发展的需要 作为社会人,更需要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四、促进幼儿心理健康的措施,第一节 心理健康概述,(一)营造民主、充满关怀和爱护的家庭环境 1给予孩子充分的抚爱 2提高孩子的自信心 3培养孩子乐于助人的品质 4培养孩子的意志力 5培养孩

4、子的独立能力 6给孩子适度的爱,不要给幼儿施加过多的压力 7帮助孩子建立有节奏地生活,四、促进幼儿心理健康的措施,第一节 心理健康概述,(二)加强幼儿园的心理健康教育 1初级预防 其重点是养成性教育;其对象是面向全体。 2次级预防 重点是早期发现幼儿心理问题的征兆;其对象是那些容易出现.或已有轻微心理问题的幼儿。 3诊断和治疗 重点是进行危机调适;其对象是已经出现了心理障碍的幼儿。,四、促进幼儿心理健康的措施,第一节 心理健康概述,(三)注重幼儿教师的作用 幼儿教师应加强自我的心理卫生保健,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能力和教育水平。,四、促进幼儿心理健康的措施,第一节

5、 心理健康概述,(四)幼儿园、家庭和社区教育相融合 建立、形成“家、园、社区”一体化的教育网络,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综合能力。,第二节 幼儿易产生的心理问题与辅导,我国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 (1)社会问题。包括儿童多动症,爱发脾气,好打架,争吵,说谎,嫉妒等。 (2)性格和情绪问题。如任性,自私,固执,娇气,胆怯,孤独等。 (3)不良习惯。如吸吮手指,咬指头,眨眼,挖鼻孔等。 (4)学习障碍。如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等。,一、幼儿常见的心理问题,第二节 幼儿易产生的心理问题与辅导,(一)儿童多动综合症 1.儿童多动综合症(简称多动症),是幼儿和小学生中最为常见的一种以注意力缺陷和活

6、动过度为主要特征的行为障碍综合症。高峰发病年龄为810岁。 2.多动症儿童行为主要特征有: (1)活动过多。多动与好动的不同是,他们的活动是杂乱的、缺乏组织性和目的性的。 (2)注意力不集中。不能专注于一种活动,做事经常有头无尾,丢三落四。 (3)冲动行为。未经考虑就行动。,一、幼儿常见的心理问题,第二节 幼儿易产生的心理问题与辅导,(二)情绪障碍沮丧和过度焦虑 沮丧由失落感直接引发,表现为灰心丧气,灰心失望,伤心失意,无精打采,封闭自己,疏于与外界沟通,看不到未来的希望等等。 幼儿期最常出现的焦虑是分离焦虑,表现为紧紧抓住父母不放,父母一离开就哭闹不停,或者在父母离开后行动迟缓,对外人感到恐

7、惧等。,一、幼儿常见的心理问题,第二节 幼儿易产生的心理问题与辅导,(三)行为问题情感过度依赖和退行性行为 情感过度依赖和退行性行为是幼儿期普遍存在的行为问题。主要原因是幼儿缺乏安全感等。,二、幼儿心理辅导,第二节 幼儿易产生的心理问题与辅导,(一)心理辅导及其目标 1.心理辅导:是指在一种新型的建设性的人际关系中,学校辅导教师运用其专业知识和技能,给学生以合乎其需要的协助与服务,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认识环境,依据自身条件确立有益于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的生活目标,克服成长中的障碍,增强与维持学生心理健康,使其在学习、工作与人际关系各个方面作出良好适应。,二、幼儿心理辅导,第二节 幼儿易产生的

8、心理问题与辅导,(一)心理辅导及其目标 2.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课程 (2)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 (3)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4)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5)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 (6)小组辅导,二、幼儿心理辅导,第二节 幼儿易产生的心理问题与辅导,(一)心理辅导及其目标 3.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 一是学会调适,包括调节与适应; 二是寻求发展。,二、幼儿心理辅导,第二节 幼儿易产生的心理问题与辅导,(二)心理健康的辅导模式 1.指导模式:对学生升学、就业等方面进行综合性指导。 2.治疗模式:站在医生的立场,对心理偏常的学生给予严格的

9、心理诊断与耐心的心理治疗。 3.发展模式:为下一阶段的发展作准备。 4.社会影响模式:注重社会因素及社会环境对辅导结果的影响。,二、幼儿心理辅导,第二节 幼儿易产生的心理问题与辅导,(三)影响幼儿行为改变的方法,1.心理辅导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面向全体幼儿的原则、预防与发展相结合原则、尊重与理解幼儿的原则、幼儿主体性原则、个别化对待原则、整体性发展原则。,二、幼儿心理辅导,第二节 幼儿易产生的心理问题与辅导,(三)影响幼儿行为改变的方法,2.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 (1)强化法 (2)代币奖励法 (3)行为塑造法 (4)示范法 (5)暂时隔离法 (6)自我控制法,二、幼儿心理辅导,第二节 幼儿易

10、产生的心理问题与辅导,(三)影响幼儿行为改变的方法,3.行为演练的基本方法 行为演练是指在人工设置的情境中让病人反复练习新的适应性行为,直到熟练掌握,并能在真实的生活环境中恰当地应用为止。 (1)全身松弛训练 (2)系统脱敏法 (3)肯定性训练,二、幼儿心理辅导,第二节 幼儿易产生的心理问题与辅导,(三)影响幼儿行为改变的方法,4.改善学生认知的方法 美国心理学家艾里斯提出合理(理性)情绪疗法。他认为,人的情绪是由人的思想决定的,合理的观念导致健康的情绪,不合理的观念导致负向的、不稳定的情绪。 要改变情绪困扰,不是致力于改变外界事件A,而是改变认知B,通过改变认知,进而改变情绪和行为反应C。因此,艾里斯的合理情绪疗法的核心理论又称ABC理论。,第九章复习巩固,1.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应包括哪些层面? 2.什么是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的标准有哪些? 3.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4.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哪些? 5.保持幼儿心理健康的意义是什么? 6.促进幼儿心理健康的措施有哪些? 7.在我国,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8.什么是多动症?多动症儿童行为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9.幼儿期最常出现的焦虑是什么? 10.幼儿情感过度依赖和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