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儿童孤独症,.,2,概 述,儿童孤独症是一种发生于儿童早期的心理发育障碍性疾病。多数患儿起病于婴幼儿期,它能严重影响到儿童的感知、语言、情感,尤其是社会交往等多种功能的发展。发病年龄在三岁以内。 大约有60-70%的患儿伴有不同程度的智力发育落后。明显影响到患儿的生活自理能力,给家庭、社会造成很大的痛苦和负担。有些孩子已经逐渐长大,由于适应社会的能力发生障碍,他们很难在社会上找到自己的合适位置,只能呆在家中,终生需要有人监护和抚养。,.,3,国内孤独症的现状,就诊情况 最小年龄6个月 24-36个月出现异常表现的较多 患者来源:全国各省、 市、 自治区,.,4,孤独症的患病率,我国调查
2、 2001年全国六省市(江苏、 吉林、 河南、 贵州、 甘肃、 天津)残疾儿童的抽样调查 患病率为0.101% 2004年北京市2-6岁残疾儿童抽样调查 患病率为0.153% 2007年美国的最新患病率为1/150 社会每年为孤独症的开支达350亿美元 在他们的一生中,每人的护理支出超过300万美元,.,5,病因学研究,生物学因素 1.双生子的研究 2.染色体的异常 3.脑影像学的研究 4.父母方面的危险因素 社会心理因素,.,6,临 床 症 状,三大症状 社会交往异常 语言发育障碍 兴趣范围狭窄及刻板重复的行为 伴随症状 智力发育迟滞 感觉及情绪行为异常,.,7,孤独症的症状表现,社会交往方
3、面的缺陷是孤独症儿童的核心症状 缺乏社会交往的兴趣,也缺乏进行正常社交活动的技能 不懂得、 更不理解人在社会生活中要遵守的基本规则 孤独症儿童在沟通和语言方面存在明显缺陷 语言发育较为迟缓 有语言功能但不当地使用 肢体语言的学习和运用存在困难 孤独症儿童的活动和行为、 兴趣也异于常人 日常行为明显地带有重复、 刻板的性质 兴趣和游戏方式大多较为特殊,.,8,孤独症的症状表现,孤独症儿童的感知觉和运动功能存在异常 运动方式常常有独特的地方 感觉功能方面,大多患儿也存在一些问题 痛觉 触觉 听觉 视觉 味觉和嗅觉 70%以上的孤独症儿童智力落后 20%智力在正常范围 不足10%智力超常,.,9,儿
4、童孤独症早期识别,孤独症目前病因还不清楚,尚无法治愈,但获得早期识别和治疗的儿童当中很大一部分的症状可以得到改善。在美国,三岁以前诊断出孤独症并得到恰当治疗的儿童有50%的可能性能够在适当年龄从学校毕业。早期识别可以实现早期治疗,可以帮助孤独症儿童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潜能。 早期识别不是很难的,因为孩子在两三岁的时候孤独症的特征就已经很明显了。但是,孤独症是一个很复杂的体系,很多细微的线索有可能被我们忽视,尤其是高功能的孩子,我们不太容易发现。对Asperger描述的那些孩子,或者说不典型的孤独症的孩子,可能要好几年以后,甚至上了小学、中学以后才能被发现。,.,10,孤独症的早期识别要注意的是
5、: 一是孤独症孩子缺陷的严重程度存在个体差异; 二是孩子的行为模式在某些年龄阶段可能远远比另外一个年龄阶段突出; 三是个性、教育情况和社会环境都可能影响其行为; 四是经常合并一些其他疾病,如癫痫、脑瘫、或者感觉缺失等。事实上孤独症完全可能和这些疾病并存,以前孩子被诊断出这些疾病,但他们的孤独症被忽视了。,.,11,孩子在1岁到18个月期间,可以从以下方面去考察孩子的问题:,1. 正常的小孩很早就表现出对他人的兴趣,而不是对物体的兴趣。 2. 喂食(喂奶、婴儿吸奶)方面存在困难。 3.过多的哭闹/叫喊。经常大哭大闹,不断寻求你的关注。 4. 哭叫原因。一般的孩子在很小的时候,我们就能够发现他们哭
6、闹的原因,比如说饿了、渴了,或是没有得到某样东西。但是孤独症的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家长很难弄清楚他们到底是为什么哭闹。 5. 睡眠特征。有一些孤独谱系障碍的孩子很小就有睡眠障碍,很难入睡。 6. 不正常的良好表现。有些孩子表现得很被动、安静,以至于你似乎感觉不到他的存在。这对父母有时是件好事,但这时你一定要提高警惕。 7. 不寻求社会性注意。小孩子如果感到被忽视会很着急,会寻求周围人的注意,如果我们的孩子根本就不在乎周围人的注意的话,我们要提高警惕。,.,12,8. 对拥抱的反应。如果孩子在你抱他的时候,拒绝或者是软软的趴在你肩头,而不是呼应你的搂抱,我们需要注意。 9. 目光不对视。这实际上是
7、家长容易忽略的问题,举一个例子,曾经有家长说:“孩子与我没有目光对视,甚至我在给他喂奶的时候可以看书,因为他根本就不看我,所以我干脆看书好了。” 10. 反应性微笑。作为一个正常的孩子,父母对他微笑的时候,孩子会回报以微笑。 11. 被抱的准备。一般孩子知道你要抱他时候,会张开双臂或很兴奋,当这样一种反应缺乏的时候,我们要提高警惕。 12. 做婴儿游戏时的互动情况。孩子在一两岁的时候,家长会跟他们有很多游戏互动,如教唱儿歌等,一般的孩子都会有反应,但是孤独症的孩子会表现得无动于衷。 13. 挥手再见。对挥手再见这样的行为,一般的孩子会自觉的学习到,不需要教。,.,13,14. 咿呀学语。孩子在
8、学会说话之前会有咿呀学语这样一个阶段,大多数正常的孩子在咿咿呀呀的时候,实际上是在跟周围的人互动,没有人在场的时候语言就会少,而孤独症的孩子可能缺乏这种咿呀学语,也可能跟有没有人在旁边没有关系。 15. 对语言的反应。正常的孩子虽然不会说话,但是在六七个月的时候,他就对叫他的名字很敏感了,会去注意叫他的声音从哪里来,是谁在叫他,但是很多孤独症的孩子到了两三岁对别人叫他名字也没反应。这并不意味着这个孩子听力有问题,有的家长说,虽然他们叫他十几遍他都不听,但是广告声音一起,他马上从另外一个房间跑过来 16. 对周围环境的兴趣。正常发育的孩子很早就会对环境当中的小朋友感兴趣,尽管他们可能还没有能力和
9、别的同龄的小朋友玩,但是如果我们推着他到街上去,就会发现他第一个看到的就是同龄的孩子,正常发育的孩子会在一岁左右出现这样的情况。 17. 兴趣分享。正常发育的孩子当看到他感兴趣的东西时,会用手指那个东西,并回头看你,希望你也在看他指的这个东西,这实际上是和父母之间的一种互动。对于高功能孤独症和Asperger的孩子,这样的行为会出现得晚些,但在他们18个月左右的时候应该会出现。孤独症孩子的妈妈会发现她的孩子不能和她分享对周围世界里感兴趣的东西,他好像对它们视而不见。,.,14,18. 特殊兴趣。孤独症的孩子可能在很早期就发展出一些特殊的兴趣,比如说妈妈第一次喂奶的时候用左胳膊抱他,他就要始终贴
10、着左胳膊,如果妈妈累了换一个胳膊,他就开始哭闹;孩子六个月会坐了,他每次坐都要坐一个特定的方块的垫子,如果你要换一块,他就会非常的抗拒。 19. 对父母的依恋。正常的对父母的依恋关系对孩子来说很重要,但孤独症孩子不能建立起这种关系。也有两种极端的孩子:一种就是完全没有依恋,父母在和不在都一样,任何人都可以把他抱走;另外一种就是过度依恋,妈妈一离开就任何事情都不能做,这两种极端的形式都要引起我们的注意。 20. 对常规照顾不喜欢。我们平常照顾孩子都有一些程序,给她铺一个围巾,奶嘴之类的,多数孩子都会欣然接受,而孤独症的孩子会很抗拒我们对他的这些行为。 21. 对环境过于敏感。如果我们的孩子对周围
11、环境当中一些声、光、电的刺激有过分敏感表现的话,我们应该能很早的发现,因为他会表现得很极端。有的小孩一听到冰箱的嗡嗡声,捂着耳朵尖叫,以至于他家不敢买冰箱。 22. 奇异的身体运动。孤独症孩子在一两岁或者三岁时就有一些奇特的行为如不断的晃头、转圈、全身的蹦跳、在眼前玩手等。,.,15,以上所列举的这些现象,正常发育的婴儿在某个阶段也可能出现,一个单一的症状并不代表是孤独症,但是如果我们的孩子有好几个这样表现的话,就需要警觉,一定要带孩子到正规的专科医院,请有经验的医生帮助诊断。需要强调的是,有没有社会性本能,这是我们识别孩子的一个重要指标。,.,16,诊 断,1.克氏孤独症行为量表 2.孤独症
12、行为筛查量表 3.CARS量表 4.国际常用DSM-IV孤独症诊断标准 5.ADI访谈量表 6.心理教育评估量表,.,17,目前国际上常用DSM-IV 孤独症的诊断标准 1. 在包括下述(1)、(2)、(3)中的六 项以上,至少有二项是(1)项中的, (2)(3)项中至少各一项。,.,18,(1)在社会交往方面有质的缺陷, 表现为至少下列之二:1) 非语言交流行为的应用有显著缺损, 如眼神交流、面部表情、躯体姿态、 社交手势等。2) 与相似年龄儿童缺乏应有的同伴关系。3) 缺乏自发地寻求与分享乐趣或成绩的 机会,如不会显示、携带、或指出感兴 趣的物品或对象。4) 缺乏社交或感情的相互关系。,.
13、,19,(2)言语交流有质的缺损,表现为至少下列之一: 1)口语发育延迟或缺如,并不伴有以 其他交流方式来代替或补偿的企图, 如手势或姿态。2) 虽有足够的言语能力,但不能与他人 开始或维持一段交谈。3) 刻板地重复一些言语或言语奇怪。4) 缺乏各种自发的儿童假扮游戏或 社交性游戏活动。,.,20,(3) 重复刻板的、有限的行为、兴趣和活动, 表现为至少下列之一:1) 沉湎于某一种或几种刻板的有限的兴趣, 而其注意集中的程度却异乎寻常。2) 固执于某些特殊的没有实际价值的常规 行为或仪式动作。3) 刻板重复的装相行为,如手指扑动或扭转、 复杂的全身动作等。4) 持久地沉湎于物体的部件。,.,2
14、1,2.功能异常或延迟,表现在至少下 列之一,而且出现在三岁之前: (1)社会交往 (2)社交语言的运用 (3)象征性或想象性游戏 3.并非Rett病或儿童期瓦解性精神障碍,.,22,常用的康复训练方法,1 . 教育康复: 教育治疗中包括特殊教育,目的是教会孤独症患儿掌握最基本的生存技能,劳动技能以及与人交往的能力。 2 . 行为治疗: 行为治疗的目的是减少问题行为的出现,促进建设性行为的方法,如增加社会化行为,减少攻击,冲动及不良的行为。由于孤独症患儿行为表现各异,行为矫治的方法最好是一对一。,.,23,3. 结构化教育: 也称为系统教学法,主要是根据患儿的感知光特点和行为模式,有组织有步骤
15、地布置学习环境,学习材料及学习程序,让儿童按照一种相对固定的模式进行学习。正规的系统的结构化教学法通常由五个重要部分组成;环境的结构,常规的建立,视觉时间表,程序时间表,个人工作系统。 4. 图片交换沟通系统训练: 图片交换沟通系统是通过教孤独症儿童学习使用图片来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想法。主要目的就在于教患儿学会图片这种简单易学的沟通方法,促进他们有意义地交流以及交流的主动性。 图片交换沟通系统的方法适合任何年龄的孤独症儿童。有人担心孤独症儿童在接受图片沟通的训练后会过于依赖这种沟通方式,而使得语言的发展更为迟缓。但有的、研究的结论与此相反,发现儿童对这种沟通方式的掌握有助于他们学习和使用语言沟通
16、方式。比如,有的孩子通过图片沟通的训练增进了沟通的意愿与动机,在沟通的过程中,反而发展了口语能力。,.,24,5.感觉统合训练: 是以游戏的形式给予儿童前庭、肌肉、关节、皮肤触压以及多种感官的刺激,针对大脑对外界信息的处理不良的问题进行矫正,促进脑内神经细胞的成熟,使神经细胞间形成通路,促进神经功能的发展,从而达到治疗的目地。 6. 听觉统合训练: 也是感觉统合治疗的一种,该方法通过让受试者聆听经过听觉统合训练仪调制的音乐,即利用训练仪根据患者的听觉测试情况决定是否过滤某个音频或降低音乐中的高频或低频的声音,来矫正受试者听觉系统对声音的处理失调,并刺激脑部活动,从而达到改善受试者语言障碍交往障碍情绪失调和行为紊乱的目的。,.,25,7.音乐康复训练: 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关注项目管理考试动态及发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银行资格证考试考务安排试题及答案
- 系统化知识点回顾的证券从业资格证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理财师考试场景分析试题及答案
- 全面分析项目管理考试的各类题型试题及答案
- 微生物检验的标准化流程与试题及答案深入分析
- 2025年注册会计师考试财务管理的现代趋势分析试题及答案
- 黑龙江牡丹江市本年度(2025)小学一年级数学统编版课后作业(下学期)试卷及答案
- 量化分析在理财中的应用试题及答案
- 特许金融分析师考试自我评估试题及答案
- 初高中教育评价体系衔接方案
- 法律法规练习试题及答案
- 医疗AI数据安全-洞察分析
- 领导小组和分工职责
- 电力工程安全教育制度(3篇)
- 2025年高级社会工作师考试社会工作实务(高级)试卷及解答参考
- 我的教师专业成长故事
- 家装木工安全协议书模板
- 艾灸培训初级班
- 算法设计与分析 课件 7.10-回溯法 - 典型应用 - 两种实现 - n皇后问题
- 防性侵安全教育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