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大纲_第1页
社会心理学大纲_第2页
社会心理学大纲_第3页
社会心理学大纲_第4页
社会心理学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社会心理学第一讲 社会心理学的一般问题第一节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1、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1、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研究社会心理现象的科学?社会心理学、 社会学、人类学、文化学2、社会心理学经典定义的分歧和争议 (1)社会心理学的心理学倾向(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 奥尔波特(g.w.allport,1985):社会心理学是科学研究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怎样受到真实的和想象的他人存在的影响。 格根(k.j.gergen,1981):社会心理学是系统研究人的相互作用及其心理基础的科学。 梅厄斯(d.myers,2002):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人们的相互理解、相互影响和相互关系的科学。 共同点:采用心理学方法,研究

2、社会背景中个人的人际相 互作用与社会影响,即个人的心理和行为。 (2)社会心理学的社会学倾向(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 w.i.thomas,1904: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文化的主观方面。 e.a.ross,1908;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现象中的静态心理,如文化、信仰、风俗等和动态心理如工潮中的群情、战争中的人心慌乱以及迷信蔓延时的心态。 kotsmin,1979:社会心理学研究不同水平的交往,即个人与个人之间、组织机构与个人之间、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之间的交往。 共同点:采用社会学方法,研究社会生活和群体中人际互动的心理共相,即群体的心理和行为。3、社会心理分类系统(金盛华)(1)表现为个体现象

3、的社会行为与社会心态。如社会知觉、态度、价值观、社会性需要、成就动机、自我概念等。(2)表现为人际相互作用现象的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如人际沟通、人际吸引、爱情、人际关系等。(3)表现为个人与群体相互作用现象的社会影响。如从众、服从、依从、社会助长、社会干扰、去个性化、规范形成、领导等。(4)表现为微观群体心理现象的社会心态。如群体凝聚力、士气、心理气氛等。(5)表现为宏观社会现象的非系统化社会心理倾向。如传统、风俗、时尚、流行、阶级和民族心理特点、国民性等。(6)表现为宏观社会现象的系统化社会心理倾向。如哲学、宗教、道德、伦理、政治、法律等。* 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主要关注第一、第二、第三类社会

4、心理现象的研究(以美国的社会心理学家为代表)。* 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较多地关注第四、第五甚至第六类社会心理问题的研究(以欧洲的社会心理学家为代表)。*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首先应该是第一类、第二类及第三类社会心理现象,其次是第四类社会心理,较少涉及第五类乃至第六类社会心理问题。* 金盛华: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相互作用背景中人的社会行为及其心理根据的科学。第二节 社会心理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一、社会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的关系* 对象、范围:普通心理学研究个体心理形成的一般形式、过程及一般规律;而社会心理学不仅研究个体在社会中的心理,也研究群体心理。 * 角度与侧重:普通心理学注重研究一般形成过程、条

5、件、机制;而社会心理学注重社会环境中的地位、角色和影响。 * 研究方法:普通心理学强调实验室法;社会心理学则根据具体情况使用多种研究方法。 二、社会心理学与社会学的关系 * 对象、范围:社会学要研究社会生活中的全部事实及其本质、结构及各现象之间的关系;社会心理学研究个人及群体在相互交往中产生的一些社会知觉、态度、情绪变化,仅是社会生活中的部分事实。* 角度与侧重:社会学侧重宏观分析,探讨一个问题与社会制度、经济基础等的关系;而社会心理学侧重微观分析,注重一个问题与社会心理的关系。* 研究方法:社会学侧重社会调查,而社会心理学有多种研究方法。 第三节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基

6、本原则* 客观性原则* 统一性原则(宏观与微观)* 交往原则* 人道原则二、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具体方法 1.档案法 档案法是根据一定目的,收集大量现存资料,通过分析,找出社会心理现象的规律的方法。优点:* 不引人注目、非觉察的、非反应性的,排除了特殊反应* 研究一段时间内的一种社会心理趋势、特点缺点:* 不易得到档案,也易受档案编著者等因素的限制* 量大、耗时* 有赖于分析者的抽样方法及概括与分析能力* 不能排除社会现象的多因性,不够准确客观(本质上相关)* 魏茨曼(1972)等为研究性别角色社会化的成因问题,收集了18种受奖的幼儿读物,并分析其题目、插图、主要人物及其活动等内容。结果发现:28

7、4幅插图中对男性与女性的描述之比(26123)有着惊人的差异;男性大多被描述为主动的、勇敢的、机敏的、助人的、处于领导地位的,而女性则被描述为被动的、漂亮的、讨人喜欢的、并大多为家庭妇女。还发现,这些作者本人有41%是妇女,她们反映并加强了社会上性别角色的传统观念,并起着教育女孩子有低抱负与低自信的消极作用。2.调查法 调查法是通过个别谈话、座谈、问卷等形式,了解个人各种情况的方法。优点:* 能获得第一手生动的材料* 手续简练,可在不同时间对同质被试重复使用* 可获得数据与某些假设的验证缺点:* 必须有被调查者的配合* 被试必须有自我意识、口头或(和)书面表达能力* 在必须选择典型代表做被试时

8、,往往会受条件限制3.观察法 观察法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动态现象进行长时间的深入细致的现场观察了解的方法。优点:* 了解有深度、细腻,能及时发现变化* 外显行为的观察,能避免被试不善表达而造成的误差* 长时间生活在被试中,能克服被试人为的紧张情绪* 能直接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缺点:* 要等待现象自发出现,不能主动引起,花费时间精力* 不易全面把握各种因素26岁的帕特穆尔(1983)为体验老年人在现代社会中的遭遇及各种感受,曾化装85岁老太婆去接触社会,观察各阶层对老年及年轻姑娘的不同态度,获得了许多真情实感、无人知晓的生动材料。她写成的报告引起了社会的震动与问题的深入探讨。4.现场实验法 现场实验

9、法是在真实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的实验研究。优点:* 所要考查的现象不用期待,缩短研究周期* 环境真实,被试不易觉察,心理、行为自然, 因果关系清晰明了缺点:* 选题与设计难度大,若时间长,则易受无关变量影响* 自变量有时不能引起反应* 受外部条件的限制强化和助人行为* 研究者为证明个人在助人过程中受到社会的肯定便更可能做出亲社会行为的假设,便请一位妇女在街道上随机地接近过路者(被试),请求指点去本地百货商店的路线。在过路者指点后这位妇女有次序地分别给予这些被试以三种不同的强化(自变量):积极的(非常感谢您,我真感激),中性的(行),消极的(我不理解你说什么,不要紧,我还可以问别人)。离每位被试前行

10、6尺远,又会遇到一名妇女(实验者的助手)面向他走来,并掉下一个小包而继续走路。研究者则逐一观察并记录被试是否招呼或拾包还给遗失者(因变量)。结果发现:得到积极强化的过路90%有助人行为,中性强化的过路者占80%,而受到消极强化的过路者仅占40%的人再有助人行为。5.模拟实验法和标准实验室实验法 模拟实验法是仿照社会情况,设立类似环境,考察被试在其中引起的心理或行为变化,并研究其规律性的方法。 标准实验室实验是在实验室环境中对一种社会心理或社会行为进行分解的更有控制的研究。优点:* 把复杂的环境移植到实验场所,研究便利* 实验可以重复* 可控制环境,操纵自变量* 可重复实验,检验假设成为可能缺点

11、:* 人为环境中,会影响实验的真实性* 分离变量,所得结果不一定能在社会现实中推论责任扩散 研究者设想,有人遇险情时,旁观者人数越少,越有可能产生救助行为。 为了验证这一假设,研究者在实验室设置了一种单人利用电话和隔壁同伴被试讨论问题和期间对方一人发生癫痫病的情境。在这里,自变量是除病人外一同参与讨论者(即旁观者)的人数(1人、2人或5人)。额外变量得到了控制,即实验情境相同,被试都是经历大致相同和随机指派的大学生,对话者的形象是隐蔽的,其发言的内容与声音经过特殊处理也都一样,所以对被试所产生的应用也都相似。因变量是处于不同自变量影响下的三组被试者走出房间去报告险情的人数。结果发现有救助行为的

12、人数是:1人组为85%,2人组为62%,5人组为31%。三、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方法学路径* 现象揭示研究(“是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 关系解释研究* 因果联系证实研究第四节 社会心理学的历史与发展1、史前思想积累阶段 “心理学虽有一长期的过去,但仅有一短期的历史”艾宾浩斯。 社会心理学思想的萌芽可追溯到古代的哲学家,如柏拉图认为人是社会的动物;亚里士多德认为人是政治动物,具有本能的合群性。2、社会心理学的产生(1)传统的观点认为1908年是社会心理学的创始之年。 1908年6月,美国的社会学家罗斯(e. a. ross)出版社会心理学 1908年10月,英国的本能主义心理学家麦独孤(w.m

13、cdougall)的社会心理学导论(2)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社会心理学创立于1897年。这一年首次报道了由特里普莱特(n.triplett)进行的社会心理学的实验研究。特里普莱特观察到骑车者和他人一道骑车比单独骑车快(社会促进现象)。此时进行的只是少量局部实验,尚未建立系统的社会心理学体系。3、实验社会心理学的产生 系统的科学社会心理学的建立,是以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奥尔波特(f.allport,1985)在1924年出版的以实验为基础的社会心理学为标志。奥尔波特也被誉为科学或实验社会心理学的创始人。4、社会心理学的迅速发展 20世纪20年代以后,以科学知识为基础的社会心理学随着社会需要的变化而获得了

14、较快的发展。(1)认知社会心理学阶段(2)后现代主义社会心理学思潮5、西方社会心理学现状与趋势 美国和欧洲是科学社会心理学产生和发展的两大基地,尤以美国是社会心理学的发源和知识的输出地。 美国心理学会中的“个性与社会心理学”分会一直是最大的分会之一,另外还有“社会问题心理学研究”、“消费心理学”、“社区心理学”、“心理学与法律”、“妇女心理学”、“公共服务心理学”等应用社会心理学分会。 美国的社会心理学权威期刊: 人格和社会心理学杂志(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 实验社会心理学进展(advances in experimenta

15、l social psychology ) 社会心理学季刊(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 美国社会学评论(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6、中国社会心理学的发展现状 解放之前有一些零散的研究,解放之后特别是近些年来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并出现了一些研究中国人特定的孝、人情、面子和中国人的心理与问题的本土化学者,如杨国枢、杨中芳等。第五节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第一部分:社会心理学概论(社会心理学 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社会心理学的发展、社会心理学理论)* 第二部分:社会心理发展(个体的社会化、个体态度的形成)* 第三部分:认知社会心理学,又

16、称社会认知(社会知觉、归因、自我概念、价值取向)* 第四部分:社会互动(沟通、人际吸引、人际关系、助人行为、侵犯行为)* 第五部分:社会影响(从众、依从和服从,劝导与态度改变,社会助长与社会干扰,社会惰化,群体极化,群体思维,集群行为,去个性化,规范形成、领导,合作、竞争与冲突)* 第六部分:社会心理学的应用*第六节 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一、刺激反应理论 人的大部分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认为一种刺激引起的某种反应受到强化时,就建立一个联结。复杂行为就是一系列简单行为的联合。1.模仿理论(n.miller & t.dollard) 人类特别是儿童的社会行为,不论是遵守纪律还是遵守社会准则的行为,都

17、是模仿习得的,而模仿本身就是学习来的。2.社会学习论(a.bandura & r.walters) 人的一切社会行为包括社会定向、言行一致、抗拒诱惑等都是在观察学习中得到的。观察学习中包含模仿。3.社会交换论(g.homans) 从经济学的概念解释社会行为有赖于相互强化而得到持续的理论。人的行为类似于物质的交换,人的行为带给对方的好处,使对方产生互惠行为,或产生相互的好处,使得社会发展。 二、角色理论(g.mead & c.cooley)角色理论是按人们所处的社会地位、身份去解释个人或群体的行为,是带有社会学性质的独特理论。 角色理论中的相关概念* 角色:个人或人们在及社会中由于占据一定的地位

18、而显示的态度与行为模式的总和,或所应履行的职责。* 角色期望:周围人依据某人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和角色,对其社会行为产生的要求和期望。* 角色获得:能够按照社会期望形成自我并在这个框架中行动。* 角色冲突:个人不能同时满足对其有意义的多种角色期望而履行不同角色时所出现的矛盾心态。分角色间冲突和角色内冲突。* 角色创造:行为超出一般角色模式,拓展既有角色行为范围的过程。* 角色偏常:一个人的行为和心理准备长时间偏离社会期望,形成与自己社会身份不相适应的行为和心态结构。三、认知理论 认知理论认为,人的行为不是对外界刺激孤立的反应,也不是反射弧的机械组合,它是通过心理活动的整合决定行为的。 1.认知失

19、调说 (l.festinger) 人的行为总是基于一定的认知和信息,当脑中同时出现两种相反认知和信息时就会发生不愉快,就会激发人去解除这种不协调。2.归因理论(f.heider)* 人的行为都是有原因的,而且人对自己和别人的行为都要找原因,不是把原因归于自己的本性,就是把原困归于环境,或二者兼有。 * 归因: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分析,指出其性质或推论其原因的过程。即把他人的行为或自己的行为的原因加以解释或推论的过程。 * 归因理论家发现,当一种行为有希望获得成绩时,往往归因于自己,否则归于环境,而旁观者正好相反。归因理论内 因:人格、品质、动机、情绪、态度、能力、努力等个人所具备

20、的因素。外 因:周围环境、他人、规则、奖惩、工作的特殊性与难度、运气等。 稳定性:原因是不是行动者比较持久的特征。第二讲 社会化本讲主要讨论的问题 、对社会化的理解 、影响社会化的因素 、社会化的历程 、社会化的类型 、人格、自我与社会化一、对社会化的理解* 社会学的视角:偏重人与社会的互动和社会对人的规范作用,关注社会规范的内化、社会角色的形成。* 文化人类学的视角:偏重文化继承,把社会化看作文化的延续和传递的过程,关注民族文化模式对其成员人格、社会行为的影响。* 教育学的视角:偏重社会系统化教育过程对人的社会影响,关注个体适应社会的引导和影响个体发展的教育体制设计。* 社会心理学的视角:偏

21、重“个体社会化”,强调个人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关注个体特点、学习经验和人格差异在社会化中的作用及社会心理经验在自我形成中的影响。* 社会化是个体在社会的影响下,通过学习,掌握社会经验、规范,形成与社会一致且有自己特色的态度、情感、行为习惯与品格,并取得社会成员资格的成长过程。二、影响个体社会化的因素* 生理因素* 社会文化因素1、关于天性与教养之争* 19世纪20世纪初:天性论占主要地位。* 20世纪:教养论的观点占主导地位。 “给我12名身体健康的婴儿,并让他们在我指定的环境成长,我保证能把其中任意挑选出来的婴儿培养成任何一种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商界领袖,甚至培养成乞丐和强盗,而不管他

22、的天资、能力、才能,以及他的祖先的种族情况如何”2、关于天性与教养之争的结论 * 如今,人们一致认为天性与教养之争是毫无意义的,因为它将两个密不可分的因素完全对立起来,我们并不是单纯的遗传或学习的产物,而是这两者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的产物。 生物学上的因素提供了一种可能,而实现这种可能性要靠后天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社会化过程是我们籍以理解“天性与教养相互作用的关键,生物的和社会的因素正是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彼此相遇并融为一体。 3、社会化的生物基础 婴儿的生物需求与情感需求 (心理学家哈里f.哈洛的实验 ) * 童年隔离期的影响 如果人在与人类社会隔离的情况下长大会成为什么样子? 1、菲特烈二世的

23、实验 2、狼孩 3、制度化的儿童:孤儿院长大的孩子 * 以上几个不同方面的证据都令人信服地说明了同一个问题:没有社会化,我们几乎无法形成个性,而且连生活中最简单的问题都无法应付。由于我们不基本指导其它动物的本能,我们只能靠通过与他人相互作用进行学习,使自己成为社会的人和完全的人。 4、 影响社会化的社会文化因素 * 文化 * 家庭 * 学校 * 同辈群体 * 职业背景 * 大众传媒 (1)文 化* 通过文化传承了解前人的社会经验 * 向个人传递本群体、民族的行为价值准则 * 使个人能够顺利地与他人及其群体建立社会联系。 (刮痧) (2)家庭 * 童年期儿童主要在家庭中度过,儿童期是人一生中社会

24、化的关键时期。 * 儿童在童年期对家庭的生理和心理依赖最强。 * 家庭是人最早建立的社会关系。从儿童一出生家庭就赋予他包括种族、阶级、宗教、经济状况、地区在内的多种社会特征,都将对他日后的社会化发生有力的影响。 父母态度 关于家庭气氛与幼儿心理活动特点的关系,赖德克从六个方面进行的相关研究,发现:* 专制家庭和民主家庭:前者的儿童爱吵架,缺乏合作精神,没有人缘,不会体谅人,情绪不稳定,放肆,没有上进心,对奖罚漠不关心。后者的儿童有人缘,体谅人,天真活泼,情绪稳定,能听取别人的意见,有上进心,不爱吵架。* 自由度:自由度小的家庭,儿童缺乏上进心,畏缩,人缘不好。* 惩罚严厉程度:严厉的家庭,儿童

25、缺乏上进心,对别人意见麻木不仁,不会体谅别人,优柔寡断。* 父母与孩子亲密程度:行为无显著差异。* 父母对孩子教育各自分担的责任:无显著差异。* 兄弟姐妹间亲密程度:其间很少嫉妒和吵架的孩子更安静,少竞争心,合作,不撒野,老实,听父母的话,情绪稳定,不调皮捣蛋。(3)学校 * 学校是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向成员系统传授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生活技能、科学知识的制度化机构。 * 儿童在这里进入了社会结构,扮演学生、同学朋友等社会角色,并在课堂和其它公共空间进行各种形式的社会互动。 * 学校教师与学生的互动:皮格马利翁效应 皮格马利翁效应又叫期望效应:教师的期望和看法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发展。 * 罗

26、森塔尔和雅各布森(rosehthal,r&tacobson,l,1968)以小学一至六年级学生为对象,随机 抽取20%的儿童告诉各任课教师说,通过智力测验发现,这些儿童具有潜在的发展可能性。学年末测试,发现其智商明显提高。这一现象被称作“罗森塔尔效应”或“皮格马利翁效应”。* 布洛菲和古德(brophy,j,e & good,s;1974)对此结果进行了原因分析,认为,对每个 学生的成绩,教师分别抱有不同的期望。基于期望,教师以不同的方法和态度对待学生,学生则以不同的方法对教师做出回应。同时,学生表现出补充或加强教师对自己期望的行为。其结果就使学生的成绩沿着教师的期望而改变。* r.布朗(br

27、own,r;1976)对决定教师期望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探讨,归结为:* 身体的特征* 学生的性别* 社会经济地位* 测验成绩* 教师对其兄弟姐妹的了解* 布朗进一步指出了教师是如何将期望传递给学生的:* 分组* 与学生相互作用的量* 赞赏与支持发言的量* 给予学生课题的水平* 激励和暗示(4)同辈群体 * 同辈群体是由地位相近、年龄、兴趣爱好、行为方式大体相同的人组成的一种非正式群体。 * 同辈群体在社会化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原因在于: 1)同辈群体认同感很强; 2)有自己的价值标准和独特的亚文化; 3)同辈群体的社会化是非强制的,在对其成员给予安全、尊严、优越感的满足中自然而然地实现。

28、(5)职业背景 * 职业背景是成人社会化的重要因素 * 人们在工作条件、工作经验和他们所持的价值观之间存在着函数关系 工作环境影响着人们的心理和行为 (6)大众传播媒介 * 大众传播在现代社会中对人的社会化起作日益重要的作用。 * 电视对儿童社会化的积极作用:它使人们有效地了解社会、分享经验、增长知识、促使人们接受社会所公认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 大众传媒尤其是电视对儿童社会化的消极影响: 1)暴力节目直接影响到儿童侵犯行为; 2)电视影响儿童学习潜力,缩短儿童注意力的间隔时间,限制他们的语言能力; 3)电视防碍人们积极地思考。* 网络对对儿童社会化的积极作用:为青少年获得信息提供了新的渠道

29、。* 网络对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三、社会化的类型 1、政治社会化* 政治社会化是指个人逐渐接受被现在的政治制度所肯定和实行的政治信念和规范,形成特定的政治态度和政治行为的过程。* 政治社会化是一般社会化的核心。在一切社会关系中经济关系是其基本的关系,而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生活在特定社会中的人,不能不与特定的政治关系发生这样或那样的联系,并因此形成特定的政治价值判断标准,用以指导、支配自己的政治观点和态度。 * 政治社会化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及其政治制度的稳定,以及公民的政治参与能力的高低 。 2、道德社会化 * 道德社会化,就是将特定社会所肯定的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加以内化,形成合乎社会要求的道德

30、行为的过程。 * 皮亚杰在儿童的道德批判中,以七八岁为界,将儿童的道德发展分为前后相继的两个阶段,从前一个阶段到后一个阶段,表现出以下变动: (1)道德约束从“他律”到“自律”,即从受外在力量支配转变为受自身的价值标准所支配; (2)道德判断的依据从“效果”转为“动机”,并发展到两者的统一; (3)对错误行为的处理,从笼统的惩罚到针对性地采取不同形式的惩罚。 3、性别角色社会化 * 性别角色是由于人们的性别不同而产生的符合于一定社会期望的品质特征,包括男女两性所持的不同态度、人格特征和社会行为模式。性别角色的发展是人们依据自己的“性”特征获得特定文化中的性别角色特征的过程,它构成了人的社会化过

31、程中一个十分重要并延续终生的内容。 * 性别角色是由社会塑造的 。父母及社会对男女儿童的差别对待和儿童本身对符合自己的性别角色模式的认同,是性别角色社会化的关键所在。 四、社会化的历程 * 社会化是人的终生课题。人在社会生活中不断接受社会的塑造、适应社会的变化,反过来也在不断地影响和改造社会。社会化的历程,是个人与社会不断互动、共同影响、相互适应的动态过程。 * 社会化的终生性基于这样两方面: 其一,个人发展的终生性。在生命不同时期,人有不同的欲求,因此,他必须不断地掌握不同的满足自身欲求的社会行为模式。 其二,社会发展的连续性。社会在发展、变化,生活于其中的个人不仅要适应这种变化,而且其本身

32、又在促成这种变化。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整个社会的变化就是生活于其中的无数个体社会化的总和。1、生命不同时期的社会化 (埃里克森)* 婴儿期:该阶段从出生持续到1岁左右,其具体内容是获得基本信任与克服不信任。 * 童年期:该阶段从1岁到3岁左右,其具体内容是使儿童获得自主性,避免产生怀疑和羞耻感。 * 青春期:该阶段发生在1220岁之间,其核心问题是获得自我同一性,避免同一性的危机与混乱。 * 成年早期:时间约为2024岁之间,处在该阶段的人,是在家人之外寻求情感归属对象的时候,该阶段的核心问题是获得新密感,避免孤独感。 * 成年期:该阶段历时较长,从25岁到65岁左右,其社会化的关键问题是获得

33、效能感并避免“自我关注”。 * 老年期: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获得完满感,避免失望感。若前七个阶段中的积极成份多于消极成份,就会使人感到自己的一生是完满的,生活是有意义的。反之,则会产生失望感,随便打发余生。 2、继续社会化与再社会化 * 继续社会化指成年人经过基本社会化之后,为了适应社会文化环境,继续学习社会知识、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的过程。 * 继续社会化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进一步接受社会的文化传统和生活经验。(2)在再生产社会经验、创造新文化的过程中,接受新的价值观念和社会行为模式。 * 再社会化是指改变原已习得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建立新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确立新的生活目标的过

34、程。“在再社会化的背景中,社会化的过程一般更加集中、更加紧张,其目标是人的改造,而不是人的形成。” * 两种不同性质和形式的再社会化:(1)强制性的。这是通过法律等强制手段来实施的再社会化过程。(2)非强制性的。这类再社会化多是由于社会文化急剧变迁或生活方式陡然改变造成的, 3、反社会化* 社会学家把个人接受与主流文化相偏离的亚文化的过程称之为不完全社会化或顺应不良;而把个人接受与主流文化相对立的亚文化的过程称为反社会化。 * 反社会化主要有两种类型:(1)无理性型。这类反社会化的结果是有害社会进步和发展的,诸如惯偷、江洋大盗、娼妓、破坏分子等都是反社会化的个体,这些人在“反社会化”过程中接受

35、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是与社会公认的规范相对立的,并且其行为也直接危害到社会大多数成员的生活及整个社会的进步。 (2)有理性型。结果不利于社会上少数人而利于社会上的多数人或者表面看不利于现在却有利于整个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的社会化,是有理性型反社会化。比如,在剥削阶级统治的社会中,为人民的利益而举行的造反、罢工、革命,都是这类反社会化的典型表现。它“反”的是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的的“奴化”。 4、反向社会化:文化反哺 * 反向社会化又称逆向社会化,即指传统的教育者对施教者反过来施加影响,向他们传授社会变化知识、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社会化过程。我们把这种和“嗷嗷林乌,反哺于子”的生物现象十分相似的年长一

36、代向年轻一代学习的社会文化现象称之为“文化反哺”。 * “文化反哺”现象一般发生在这样两种情况下:其一,由于地理迁徙而产生的旧文化和新文化出现之时。其二,由于社会文化的急剧变迁而形成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迅速变动之时。这种迅速变动可能造成成年长一代的知识过于陈旧,但年轻一代则可能因为更贴近时代而能够向长辈们提供新的信息和新的生活样式。 * 反向社会化并没有否定一般社会化的意义和作用。反向社会化是现代社会文化急剧变革和发展的产物,它表明传统社会单向的社会化方式正在向现代社会双向乃至多向的社会化方式的转变。反向社会化是解决现代社会的“代沟”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事实上,这一社会化方式的出现,不仅为年长

37、一代继续追赶、引导历史潮流提供了可能,同时也加重了年轻一代的历史责任感。五、人格、自我与社会化 * 人格的定义: 人格(personality)有时也译为个性,这个概念从词源上来说是来自于拉丁文“persona”,指的是希腊罗马时代戏剧演员在舞台上戴的面具。社会心理学家g.奥尔波特曾综述过50种人格定义,认为“人格是个体内部决定其独特地顺应环境的身心系统的动力组织。”奥尔波特的定义把人格看作个体内部的动力组织,它支配着人的思想行为的独特表现。 人格(或个性)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其中,“自我”作为人格的核心,对个性结构中的诸种心理成分实施协调和控制,使其结合成为有组织的、稳定的整体人格、自我通过社

38、会化而形成 。* 遗传的素质仅为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某种可能性,而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主要取决于个体加入的社会生活,取决于个体经历的社会化进程。* 社会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宏观的社会文化层次上和微观的个体生活情境的层次上。六、社会化的心理机制* 角色引导机制* 社会比较机制* 社会学习机制* 亚社会认同机制1、角色引导机制2、社会比较机制3、社会学习机制4、亚社会认同机制第三讲 自我概念及其发展一、哲学家对自我的思考* 自我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中国古代的庄周梦蝶典故中,庄周疑惑不知是自己的梦中有蝴蝶,还是蝴蝶的梦中有庄周”引发了“我是谁?”“谁是我? ”的思考。* 笛卡尔:“我究竟是什么东西呢?一个

39、在思想的东西”。“我思故我在”成为他 流传至今的名言。* 康德认为自我就是统觉,而统觉是人的一种先验的综合统一的认识能力。二、self与ego:自我* 在心理学领域,有两个高度不同的概念都被译成自我。一个概念原文作self,被译成自我,指个人的反身意识或自我意识(self-consciousness)。西方绝大多数心理学家关于自我的讨论,从詹姆斯到米德,从罗杰斯到格根,都是在这一意义上进行的。我国心理学家对于自我的理解,也高度一致地与self的内涵相对应。此外,心理学中以self-为前缀构成的合成词有几十个,如自我意识(self-consciousness)、自我认同(self-identif

40、ication)、自尊(self-esteem)、自我疏离(self-alienation)、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或self-realization)、自明(self-evident)、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等,其中每一个概念都是就自我的某个方面给予解释。* 另一个同样被译作自我的概念原文为ego,它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 ,指人的个性中从本我(id)分化出来,指导个人适应现实社会生活,使个人行为超越简单快乐原则而遵循现实原则的个性部分。它是现实与个人的协调者。虽然,ego的概念中包括有一定的反身意识的意思,但在弗洛伊德的概念体系中,e

41、go只有觉察个人,我需要的作用,还具有意识环境要求,协调本我与超我关系的功能。不仅如此,ego还直接与无意识的心理活动相联系。当ego不能同时协调本我与超我的相互冲突的要求时,它会发展起各种自我防御机制来解除自我(ego) 的压力,使肌体免遭损害。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自我防御机制是同无意识心理活动相联系的心理功能,自我(ego)功能的发挥,更多情况下也是无意识的。三、自我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发展(一)自我的早期研究* 1890年,詹姆斯最早对自我进行心理学研究,他提出自我由两个部分构成,即主观的自我(i)和客观的自我(me)。主观的自我是环境中主动的行动者,是自我的主动认识者;客观的自我是被主观的

42、自我认识到的自己的全部身心状况。客观的自我有三种不同的形式,一是精神的自我,包括个人目标、抱负和信念等;二是物质的自我,指人的身体及其属性;三是社会的自我,即他人所看到的我。* 库利提出了镜像自我。他认为自我是对他人判断的反映,只有在人群中,人才能认识自我,他人是个体认识自我的一面镜子。(二)精神分析学派对自我的研究* 二十世纪以后,心理学进入了学派纷呈的理论自觉时代,除早期行为主义理论外,各学派的学者纷纷对自我发表意见。1933年,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对自己早年的人格结构学说进行了修正,重新解释了本我、自我、超我的内涵。他认为,自我(ego)既是主体,又是客体,它代表理性和审慎,既接

43、受外在的刺激,又感受内心的兴奋。自我按照现实原则对本我进行控制,并满足本我的本能需要,其活动的能量来自于本我。* 荣格认为自我(self)是一个精神事实的复合体,由个体对自己身体与存在的笼统亲知和一系列记忆的材料构成,自我是意识的核心;同时他最早提出自我实现概念,但广为人知的有关论述却是马斯洛的杰作。* 1939 年,哈特曼改变了自我(ego)源于本我的提法,认为自我同本我一样也是从出生就有的,从起源上它们是平等的。严格来说,在自我和本我之间的分化出现以前,没有自我,当然也没有本我,两者都是“未分化的基质”分化的产物。未分化的基质是人类先天的生物学内核,由此可以演化出本能驱力的发展,也可以演化

44、出自我的自主性的发展。他不但继承了弗洛伊德的防御性自我的概念,还发展出了自主性自我的概念,认为自主性自我和防御性自我对任何躯体机能和心理机能都可能产生作用。 * 另外一位自我心理学的代表人物艾里克森则认为,自我是人格中一个相当有力的、独立的部分,其作用是建立人的自我认同感和满足人控制外部环境的需要。此外,阿德勒提出了创造性自我的概念,霍妮则涉及到理想自我,提出了理想化的自我意象的概念 (三)人本主义心理学对自我的研究* 马斯洛认为,自我是人的内部天性的核心,是一些有待实现的潜能。* 罗杰斯认为,自我是一套有组织的知觉形态,包括现象场里个人区别为自己或我的部分。现象场是指人在知觉外界事物、并经验

45、到他自己时,对这些事物赋予意义,由此构成的整个系统。在界定自我的同时, 罗杰斯受到霍妮的启发,提出了理想自我的概念。他所谓理想自我是个人最希望拥有的自我观念,包括与自我密切相关,且为个人所高估的知觉和意义。同时,罗杰斯也涉及了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之间的矛盾问题,即自我矛盾。这引起了很多临床心理学家的兴趣。(四)认知主义对自我的研究* 认知心理学坚持以实证主义为其方法论,强调以“实证的”/“事实”为基础,其对自我概念的贡献是定义了什么是自我图式,并用实验的或实证的方法证明了自我图式的存在。* 马库斯认为:自我图式(self-schema)就是对来源于过去经验的在自我认知上的概括,它组织并引导着关于

46、自我的信息加工.”正如我们对各种事件与知识可以形成事件图式与文本图式一样,我们对自己也有一个经常使用的图式“。* 图式概念的重要思想来源可追朔到康德的先验论。五、自我的实质* 自我是一个心理过程。精神分析学派的心理学家和研究自我发展的心理学家,以及临床心理学家,大都持这种观点。* 自我是关于自己的知识。这种观点源于皮亚杰在儿童认知发展中提出的图式概念,受其影响,认知心理学派和社会学习理论学派的心理学家们往往持自我是知识的观点。其中马库斯对自我图式的界定尤为典型。* 自我是人格或人格的核心。从哲学心理学派到认知心理学派,很多心理学家持这种观点,其中以人格特质理论家们为代表。奥尔波特就把人格中所有

47、有利于人格统一的方面称为统我。卡特尔的人格结构是自我位于中心,根源特质包围着自我,表面特质则在最外层。此外,凯利认为人格是一个复杂的个体建构系统,而自我建构则是个体建构系统的核心与基础。我国心理学家陈仲庚干脆把人格定义为一个人真实的自我。六、自我概念的分类 * 真实自我(actual self):一个人如何真实地看待他(她)自己本身。* 理想自我(ideal self):一个人希望如何看待他(她)自己本身。* 社会自我(social self):一个人认为别人如何看待他(她)。* 理想的社会自我(ideal social self):一个人希望别人如何看待他(她)。* 期望自我(expecte

48、d self):对于自我的形象,存在于真实自我与理想自我之间。20问法* 准备一张纸和一支笔,然后写下20个我是谁或我是什么。不要顾虑,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回答每一个问题的时间不要超过20秒。七、自我、自我概念与自我意识* 自我、自我概念与自我意识这三个相关概念的解释也没有明显的差别。其中最常用的概念是自我意识,它包含三种主要的心理成分。一是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自我认知又被称为自我认识,它是主观的自我对客观的自我的认知与评价;自我评价则是在自我认知基础上对自己作出的某种判断。二是自我体验,是个人自己对自己怀有的一种情绪体验。研究自我价值感时,就涉及了这一领域。三是自我控制,是个人的心理与行为通过

49、自身的特殊机制而进行自我调节的过程。* 自我和自我意识乃是两个既有密切联系,又有着明显差别的东西。“实际上,自我乃是一种具实体性的东西:当一个人思考或行动的时候,它是思考或行动的主体,而当一个人在思考或省察本身的一切时,它又是一个被动的客体;而自我意识则是自我对自身的一切的认识和体验过程。八、自我、人格与个性* 现代心理学的人格理论认为,人格(或个性)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其中,“自我”作为人格的核心,对个性结构中的诸种心理成分实施协调和控制,使其结合成为有组织的、稳定的整体;* 而另一种观点却认为,自我就是个性,不是个性的一个组分。理由是:每个人的个性都是以一个自觉其存在的自我的形式出现以与外界

50、的对象和其他的个性相对立的;而每一个自我都是一个完整的个性,在自我中包含着所有个性包括的一切方面。* 国内也有心理学家主张在相同意义上使用自我与人格概念,认为这样做不仅符合心理生活的实际情况,而且便于从人格的各种表现和构成来对自我进行分析研究“。他们认为, 自我与人格这两个概念的含义相同,所指的对象一致, 二者之间的细微差异仅在于使用,表现为在使用自我这一概念时,人们只是在强调人格的主动的自觉的特点而已。九、自我概念的功能 (一)自我概念的内部一致性 1、一致性或“多重面具”:一个人的自我概念是有弹性的,会在外界情境的影响下有所调整。即我们对自己的看法是多种多样的,在某个时候持什么看法则受到当

51、时环境的影响;而且,如果不具备这样的灵活性,很可能会发生心理适应问题。 2、一致性与对他人的看法 :一致性要求的延伸就是,我们同时期望别人的行为也具有一致性。我们希望别人也是可预测的,这样我们才容易与之交往。我们在解释别人的行为时,容易采用别人看待自己的方式。然而,这样的假设却往往是错误的,因为每个人的行为只能从其自身的观点来加以了解。 3、自我概念与公众形象:对一个适应良好的人而言,他对自己的看法与他人对自己的看法是比较吻合的。自我概念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即公众形象)之间的一致性程度是反映个体心理卫生水平的重要指标。 (二)自我概念与经验的一致性 1、接受新经验,调整自我 根据新的不同经验,

52、及时对自我概念进行调整,使自我与经验处于一致、相对和谐之中。既对自己的经验持一种开放的态度,使自我保持一定的灵活性和可塑性,同时又保持自我的相对稳定性。当新的经验与自我发生冲突时,自我的改变仅以包容新的经验为限,而非自我的全面调整或自我解体。 2.接受新经验,自我概念解体 当某种新的经验与自我概念之间出现不一致时,全盘改变对自我的看法。这是对自我概念以及经验的刻板性反应。其后果不是自我的健康与和谐,而实际是一种冲突状态,对个体的心理健康是不利的。这种个体的自我结构对经验并非开放的,而仅仅是对经验的有条件接受。 3.对新经验的歪曲和否认 将新的经验加以歪曲或否认,从而保持自我与经验之间的刻板的和

53、谐。个体仅仅接受与自我概念一致的经验,而拒绝接受与自我概念不一致的经验。其后果是保持一种刻板、僵化的自我,而且对经验持有条件地接受的态度。长此下去,不仅个体的自我得不到健康发展,其心理和行为也会出现异常。 (三)自我概念第三方面的功能,是它决定着人们的期望。 在各种不同的情境中,人们对于事情发生的期待、对于情境中其他人行为的解释以及自己在情境中的都高度决定于自己的自我概念。十、自我概念的影响* 1、自我概念与学业成绩:不良的自我概念与学业成绩低有关,这种关系在年幼时就已经表现出来,并且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变得日益明显。同时,教师也能影响学生的自我概念和学业成绩。不管以何种方式受到称赞,他们的自我

54、概念和学习成绩都明显优于未获称赞者。 * 2.自我概念与身体意象:如何看待自己的身体是自我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如何知觉自己的吸引力和外界如何评价我们的吸引力是同等重要的,而我们对自己身体的感觉和知觉就构成了我们的身体意象。身体意象与自尊之间有很高的相关,对自己身体感觉良好的人,多半对自己其他方面也感觉不错;而自认为不具吸引力、低自尊者,在社交场合更容易因害怕被批评或遭拒绝而感到焦虑、人际交往显得更无效。 * 3.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自我与经验之间的差距越大,则自尊越低,结果就是心理健康水平下降。而具有较积极自我概念的人焦虑程度比较低,具有负向自我概念的人焦虑程度比较高。另外,接纳自己与接纳他人之间也存在某种关系。有良好自我概念者,对自己感觉较好,而且比较容易接纳别人。一个有着不良自我意象的人,往往因建立人际关系的困难而拒绝他人。他们的自卑情结是造成众多心理健康问题的深层次的原因。第四讲社会认知 本讲主要讨论的问题 、社会认知及其特征 、社会认知的基本过程 、印象管理 、社会认知偏差 、社会行为的归因第一节 社会认知及其特征 * 社会认知的概念: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