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病细菌学检验#相关知识_第1页
结核病细菌学检验#相关知识_第2页
结核病细菌学检验#相关知识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结核病细菌学检验一、目的和任务 结核病人的细菌学检查,是发现传染源的最主要途径和手段,是确定结核病诊断和化疗方案的重要依据,也是考核疗效、评价防治效果的可靠标准。因此,结核病细菌学检查是国家结核病控制规划(NTP)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结核病防治工作中起着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二、实验室的职能 为落实国家结核病控制规划中对结核病传染源监控要求,应建立各级结核病细菌学实验室,明确其职能和工作范围。各级结核病细菌学参比实验室(简称参比实验室),应明确为各自辖区的结核病控制工作服务的宗旨。 (一)国家结核病参比实验室 在卫生部结核病控制中心领导下,国家结核病参比实验室负责全国结核病细菌学工作的规划 ,实施

2、等技术管理,并向中心报告工作。国家结核病参比实验室,应保持适当数量和结构的人员编制:专业人员1520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3名以上,中级10名,初级7名。参比实验室的职能:1根据国家结核病控制规划的要求,规划全国结核病细菌学工作,制定实施措施,对全国结核病细菌学监控质量进行督导和评估。国家结核病参比实验室负有指导、协调、督导各 省(市、自治区)参比实验室的工作。2建立结核病细菌学实验技术标准化准则、操作规 程及规章制度。推行WHO推荐的国际通用的结核病细菌学检查技术。3建立可行的涂片镜 检、分离培养、药物敏感性试验的质量控制标准和质量控制系统。4承担非结核分支杆 菌菌种的最后鉴定,和其它非常

3、规分析手段的实施。5建立结核分支杆菌和非结核分支 杆菌临床菌株库网。制定库网的管理、交流和资源提供办法。6开展结核病细菌学 等实验诊断新技术,新方法的基础研究,及其实际应用可行性评估。7对我国结核病控制的实施性研究,提供细菌学服务。此外,对常规结核病 细菌学检查方法进行实施性研究。8培训省(市、自治区)或地、市参比室技术人员。 (二)省(市、自治区)参比实验室 省级参比实验室,是我国结核病控制规划细菌学监测中的重要环节。在省结核病防治所(科)的领导和国家结核病参比实验室的指导下,负责所在辖区结核病细菌学工作计划的制定和实施等技术管理。省级参比实验室,应有510名专业人员,其中含中、高级专业技术

4、职称人员2名以上。省级参比实验室,至少具有50平方米以上的实验工作场所。具备开展检查项目的相应仪器和设备,包括:生物安全柜一台、高压蒸汽灭菌锅一台、培养基蒸汽凝固灭菌器一台、恒温培养箱和双目生物光学显微镜均不少于两台、荧光显微镜一台、离心机一台、冰箱12台。 已建立菌株分库的省参比室,应有-20或-80冷冻箱。参比实验室的职能:1根据国家和省结核病控制规划的需要,规划本省结核病细菌学工作,制定实施措施。协调省内各级细菌实验室工作,对地、县结核病细菌学质量,进行监控、督导和评估。2开展涂片镜检、分离培养、药物敏感性检测和临床分离株种的初步鉴定。有条件的省参比实验室,可建立完整的分支杆菌菌种鉴定体

5、系,所有细菌学检查应严格遵照国家参比实验 室制定的标准化准则、操作规程及规章制度进行。3根据国家参比实验室制定的质控标准,对全省痰片镜检和分离培养工作进行质量控制。为地、市参比实验室开展分离培养,提供培养基服务。核准地、市实验室自制培养基。 4承担药物敏感性测定,接受国家参比实验室和跨国参比实验室,定期药物敏感性测定质量控制。5省临床分离野生株菌库,应参加全国菌株库网,遵守菌库的管理、交流和资源提供办法 。6为省结核病控制规划有关研究工作,提供细菌学服务。7将省结核病细菌学监测工作、质量控制年报表上报国家参比实验室。(三)地(市)级细菌学实验室 在省参比实验室的指导下,地(市)级细菌学实验室负

6、责本地(市)结核病细菌学监测。应有相应的专用工作场所和不少于4名专业人员。应能开展痰涂片镜检工作,并具有相应的仪器设备,包括:无菌柜、双目光学显微镜(备油镜镜头)、蒸汽高压灭菌锅、紫外线灭菌灯 、冰箱、离心机及染片所需的器材。实验室职能:1在省参比实验室的指导下,制定本地(市)结核病细菌学检测工作计划。2依照国家参比室制定的操作规程,开展痰直接涂片镜检工作。为县(市)结核病细菌学实验室提供抗酸染色液。3依照国家参比实验室制定的操作规程,为各县(市)提供分离培养服务。其培养基或由省参比实验室供给,或经省参比实验室核准后自制。 4定期督导和评价县(市)细菌学实验室的结核病细菌学检查工作,定期向省参

7、比实验室报告其督导、评价结果和质控报表。5定期培训所辖县(市)细菌学实验室技术人员。监督辖区内细菌学检验人员培训后上岗制度。 (四)县(市)级细菌学实验室 在省、地(市)参比实验室指导下,负责全县(市)结核病细菌学工作。应有1名以上专职工作人员,开展直接痰涂片镜检工作。应具有单独的涂片检查工作室,配备相应的仪器设备,包括双目光学显微镜(备油镜镜头)、蒸汽高压灭菌锅、紫外线灭菌灯、冰箱及染片所需的器材。县(市)实验室职能:1在省、地(市)参比实验室的指导下,制定本县(市)结核病细菌学检测的工作计划。2接受省、地(市)参比实验室的定期培训。痰检人员应在培训后上岗,并保持稳定。3按照国家参比室制定的

8、操作规程,开展痰直接涂片镜检工作。4应用统一的结核病细菌学实验室登记本,记录痰涂片镜检结果。5保存3个月的全部痰涂片,留待上级实验室复验质控后方可销毁。6运送需作分离培养的标本至上级实验室待检。7条件具备的县(市)实验室,经省参比实验室核准后,依照国家参比实验室制定的操作规程进行分离培养工作。并从省/地(市)参比实验室获得分离培养基。 8接受省参比实验室的定期质控检查。 (五)乡镇卫生院镜检站 在一些远离县(市)结防所、交通不便的乡镇,可选择乡镇中心卫生院建立涂片镜检站,镜检人员需经地(市)或县(市)实验室培训后方可上岗,人员保持稳定,接受定期复训。其涂片应全部保存,每13月由县(市)实验室负

9、责人复验一次。三、实验室人员培训 (一)国家参比实验室 1国家结核病参比实验室,每年召开省参比实验室负责人会议一次:报告工作,交流经验,研究和讨论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2结合工作会议,每二年举办一次结核病细菌学研讨会,介绍有关结核病细菌学流行病学和实验室检测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3举办省级参比实验室专题培训。4接受省、地(市)实验人员的进修。(二)省级参比实验室 每年至少轮流培训下辖地(市)细菌实验室人员一次。培训可扩展至县(市)专业人员,或安排地(市)实验室对县(市)专业人员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 1结核病流行病概念和我国及本省结核病流行现状和问题。2国家结核病控制规划的原则。3结

10、核病细菌学检查在国家结核病控制规划中的作用。4痰涂片检查的规范,包括细菌实验室的安全、显微镜使用和保养、涂片的制作,染色液的制备、染色和镜检操作,正确的记录、报告方法等。5痰涂片镜检,分离培养的质量控制和报告方式。6结核病细菌学检验工作督导、访视技术,督导报告及要求。 (三)地(市)细菌学实验室 地(市)实验室应按省参比实验室的安排,结合痰片镜检和分离培养质量控制,每年对县级实验室专业人员进行培训。 县(市)新任痰检人员,需经不少于两周的技术培训,方可上岗。四、痰标本收集和送检的有关规定 (一)对象 1因症求诊者检查:凡因肺结核症状求诊者及转诊的可疑肺结核病人,均应送痰标本作涂片镜检(详见第三

11、章肺结核病人发现,第17页)。2疗效考核:凡已确诊、登记、治疗的肺结核病人,在化疗期间应按规定定期作痰菌复查 :1)初治涂阳病人在疗程满2、5、6月时,复治涂阳病人在疗程满2、5、8月时,各查痰一次。 2)初、复治涂阳病人在疗程满2月时,痰菌仍为阳性者,应在治疗满3月时增加查痰一次。复治涂阳病人若满5个月治疗时痰菌仍阳性,应在满7个月时增加查痰一次。3)确诊、登记的涂阴肺结核病人,即使病人因故未接受治疗,也应在登记后满2和6月时进行痰菌检查。 (二)要求 1初诊病人应送3份痰标本(夜间痰、清晨痰和即时痰)。如无夜间痰,在留取清 晨痰后23小时再留取一份痰标本;或在送痰时,留取两份即时痰。疗程中

12、或复诊随访病人 按期每次送检两份痰(晨痰和夜间痰)。2痰标本采集:即时痰为病人就诊时咳出的痰液。清晨痰为清晨深咳出的痰液。夜间痰为就诊前夜间咳出的痰液。痰标本应以脓样、干酪样或脓性粘液样性质的痰液为合格标本,痰量应为35毫升。应由检验人员或专人验收痰标本,痰液不合格者,要求重新送检。难以获得合格标本时,也应进行细菌学检查,但应注明标本性状,以供分析结果时参考。痰标本的容器,应采用国家参比实验室推荐的国际通用痰瓶,或采用直径4厘米、高2厘米的塑料或涂蜡纸密闭盒。留痰容器上应注明病人姓名、编号(门诊序号,或病人登记号)及日期 。3痰标本的保存和输送:痰标本容器密封,勿倒置,严防痰液外溢。不能立即作

13、分离培养的痰标本,须置4冰箱保存,防止痰液干涸或污染。需送上一级细菌实验室培养的痰标本,外送前应认真核对痰标本容器上标注,是否正确和清 晰 ,是否与化验单一致。痰容器应采用专用的结核杆菌和痰标本冰盒运送,或以纸张和塑料袋 封装、扎牢,顺序放置于包装袋内。盒外注明勿倒置标志。4送检时,县(市、区)结防所(科)医师应填写检验单。填写项目包括:病人姓名、地址、登记号(或门诊序号)、送检日期(或初诊日期)、送检原因(初诊病人或随访病人)。检验单应与痰标本分别放置在不同容器中,一齐送交上级实验室。5收到痰标本后,实验室检验人员仔细核对标本和检验单各项内容,察看痰标本是否合格。随后按顺序编号,及时检查和登

14、记。对不合格标本要求重送。 填写说明:1)实验序号:初诊病人的3份标本,及其后每次检查的痰标本,均用同一实验序号编号。2)痰标本来源:初诊病人门诊序号以门诊登记本为据;随访病人登记号 以病人登记本为据。3)痰标本性质,按脓样痰、干酪样痰、血性样痰、脓性粘液痰和水样痰分类登记。 6废弃标本和污染物的处理:1)痰盒和废弃标本等污染物,均须经高压蒸汽灭菌后才能丢弃或清洗,严禁不经灭菌随意处理。2)痰盒等污染物如采用焚烧处理,须置于焚烧炉内彻底焚化。焚化不彻底,或暴露焚烧是有害的。3)痰检工作面的消毒:可将痰标本置于一搪瓷盘中,在操作厨中进行痰涂片操作。 涂片操作完成后,将盘与废弃物等一并进行高压蒸汽

15、灭菌,或与操作台面同时以3%石碳酸或其它可靠的消毒液擦拭后,再以紫外线灭菌灯(距离1米)照射30分钟。五、痰直接涂片检查法 (一)涂片 取经95%乙醇擦拭脱脂过的干燥、清洁、无油污、无划痕的新玻璃片,于玻片背面的左端1/3 处以蓝色或黑色记号笔(玻璃铅笔)编号。用接种环或折断的竹签茬端,挑取痰标本的脓样、干酪样部分约0050.1ml,于玻片正面的右侧三分之二处均匀涂沫成225厘米卵圆形痰膜。自然干燥后待检。一张玻片只可涂沫一份标本。玻片只应使用一次,不得清洗后再次使用。(二)萋尔-尼尔逊氏染色法(Ziehl-Neelsen) 简称萋尼氏染色法:1试剂:1)碱性复红乙醇染色储存液:碱性复红液:8

16、克碱性复红溶于95%乙醇100毫升中。5%石碳酸水溶液:5克石碳酸溶于100毫升蒸馏水中。2)碱性复红乙醇染色液:10毫升碱性复红储存液与90毫升5%石碳酸水溶液混合。3)5%盐酸乙醇脱色液:5毫升浓盐酸与95毫升95%乙醇混合。4)0.3%亚甲兰复染储存液:0.3克亚甲兰溶于50毫升95%乙醇中,完全溶解后加蒸馏水至终体积100毫升。5)亚甲兰复染液:以蒸馏水10倍稀释0.3%亚甲兰复染储存液即得亚甲兰复染液。2染色步骤:1)火焰固定涂片。2)滴加碱性复红乙醇染色液,盖满痰膜。小心火焰加热至出现蒸汽后,脱离火焰,保持染色三分钟。染色期间应始终保持痰膜被染色液覆盖,必要时可续加染色液。切勿使染

17、色液沸腾。 3)流水自玻片背面上端轻洗,洗清染色液。4)自痰膜上端外缘滴加脱色液,流过痰膜。需脱至痰膜无可视红色为止。脱色应单片进行。 5)流水自玻片背面上端轻洗,去脱色液。6)滴加亚甲兰复染液,染色30秒钟。7)流水自玻片背面上端轻洗,去复染液。8)待干后镜检。3镜检与报告:光学显微镜镜检(目镜10X,油镜100X)染色痰片。在淡蓝色背景下,抗酸杆菌呈红色,其它细菌和细胞呈蓝色。按照下列标准报告所得结果:1)抗酸杆菌阴性: 连续观察300个不同视野,未发现抗酸杆菌。2)抗酸杆菌可疑():12条抗酸杆菌/300视野。3)抗酸杆菌阳性(1+):39条抗酸杆菌/100视野。4)抗酸杆菌阳性(2+)

18、:19条抗酸杆菌/10视野。5)抗酸杆菌阳性(3+):19条抗酸杆菌/每个视野。6)抗酸杆菌阳性(4+):10条抗酸杆菌/每视野。镜检结果,应及时记录在结核病细菌学实验室登记本和化验报告单上。痰涂片化验单应包括痰标本的性状。阴性结果应填记阴性不得以(-)表达。300个视野内仅见12条 抗酸杆菌者,应在报告单上注明条数,医生可结合胸片进行判断。必要时再取标本复查证实 ,仍见12条抗酸杆菌/300个视野,该病例可确诊为涂阳病人。标本应在送检48小时内报告结果。六、痰培养检查法 (一)痰标本采集 新发病人应在抗结核药物治疗前留取痰标本。治疗中的病人应停药23天后留取痰标本。病人于清晨漱口后,咳痰35

19、毫升留作培养检查。如需送上级实验室检查,应在标准痰瓶中,加入与标本等体积的防腐液06%溴化十六烷基吡啶(CPB)的2%氯化钠(NaCl)液,密封保存。此标本应及时送交上级实验室。防腐处理后,痰标本可在室温下短期存放。但仍以4保存为宜,存放时间不应超过2周。 (二)分离培养基 分离培养采用酸性罗氏培养基和丙酮酸钠培养基。1酸性改良罗氏培养基:成份:基础液 谷氨酸钠(纯度99%以上) WB7.2克磷酸二氢钾 14.0克硫酸镁0.24克柠檬酸镁 0.6克丙三醇 12毫升蒸馏水 600毫升无机盐试剂应采用化学纯(CP)试剂新鲜鸡卵液 1000毫升2%孔雀绿水溶液 20毫升制备方法:1)基础液制备:量取

20、蒸馏水600毫升。加入各无机盐成份、谷氨酸钠和丙三醇,100加热30 分钟,冷却。2)新鲜鸡卵液制备:洗净新鲜鸡卵表面,浸泡在70%乙醇或其它稀释消毒液中2030分钟。取出,擦干,开口,收集鸡卵液,搅匀。通过消毒的纱布过滤成鸡卵液。3)将600毫升基础液和1000毫升新鲜鸡卵液混匀。加2%孔雀绿水溶液20毫升,混匀,静置1小时后,分装6毫升至标准螺旋盖培养管或7毫升于中试管(1518180毫米)中。双层放置于搁架中,经培养基蒸汽凝固灭菌器,85灭菌50分钟。培养基斜面应占试管的2/3。灭菌后 ,37无菌试验24小时。制成的培养基斜面应颜色鲜艳,表面光滑,有一定韧性和酸碱缓冲能力。无菌试验后,新

21、制备的培养基应4避光保存,一月内使用。2丙酮酸钠培养基:基础液 谷氨酸钠(纯度99%以上) 7.2克 磷酸二氢钾 2.4克硫酸镁(MgSO47H2O) 0.24克柠檬酸镁 0.6克丙酮酸钠 1.6克葡萄糖 4.0克蒸馏水 600毫升无机盐和有机物试剂均应采用化学纯(CP)试剂新鲜鸡卵液 1000毫升2%孔雀绿水溶液 20毫升制备方法:基础液制备:除冷却后加入葡萄糖外,丙酮酸钠培养基制备同上。 (三)前处理 视痰标本性状,加12倍体积4%氢氧化钠(NaOH)消化液于痰瓶中,涡旋振荡器振荡23分钟 ,使痰液充分匀化,室温放置。自加入氢氧化钠消化液后起,整个处理时间不得超过20分钟 。样本数较多时,

22、应分批处理。 (四)接种 吸取经前处理后的痰液01毫升,均匀接种在整个培养基斜面。每份标本接种两支酸性罗氏培养基,同时可补充接种一支丙酮酸钠培养基,以利于牛分支杆菌和一些耐药结核分支杆菌的生长。或同时接种酸性罗氏和丙酮酸钠培养基各1支。接种后,37平卧放置斜面24小时。然后,拧紧培养瓶盖或塞紧试管胶塞,直立放置,37继续培养。含溴化十六烷基吡啶(CPB)防腐的痰标本,在接种前需用生理盐水或蒸馏水定溶至30毫升,3 000xg离心30分钟,再以生理盐水或蒸馏水洗涤沉渣2次。低温时,因溴化十六烷基吡啶(CPB)产生沉淀,需先将样本置37,使沉淀重新完全溶解后,再洗涤离心。同上,接种0.1ml 沉渣

23、。(五)结果与报告 1抗酸杆菌生长报告:接种后第3天、第7天各观察一次。3天发现菌落生长者,经抗酸染色证实后,可报告快速生长抗酸杆菌。以后,每周观察一次,记录菌落生长及污染情况。阳性生长物经抗酸染色证实后,可报告抗酸杆菌生长。培养阴性结果须在满8周时,即第9周开始时仍未见菌落者方可报告。观察时发现非抗酸杆菌生长时,应报告污染。培养污染率应在25%范围内。污染率高,提示培养基灭菌不佳,标本处理、接种等环节有误,应当分析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培养结果报告方式:抗酸杆菌培养阴性: 斜面无菌落生长。抗酸杆菌培养阳性(1+):菌落生长占斜面面积的1/4。抗酸杆菌培养阳性(2+):菌落生长占斜面面积的1/2

24、。抗酸杆菌培养阳性(3+):菌落生长占斜面面积的3/4。抗酸杆菌培养阳性(4+):菌落生长布满全斜面。 抗酸杆菌培养阴性应以(培养阴性)报告,不能以(-)表示。菌落生长不足以斜面面积1/4时,实报菌落数。 污染菌生长程度报告方式:C1+:污染菌占培养基斜面1/4以下者。C2+:污染菌占培养基斜面1/2以下者。C3+:污染菌占培养基斜面3/4以下者。 C4+:污染菌占培养基全斜面。LQ:培养基液化。若抗酸杆菌和污染同时存在于同一斜面上,应同时报告。2鉴别培养基:在分离培养基上缓慢生长的抗酸杆菌,需经PNB和TCH鉴别培养后,方可初鉴为结核分支杆菌、牛分支杆菌或非结核分支杆菌。制备:1)对硝基苯甲

25、酸(PNB)培养基:二甲基甲酰胺少量溶解PNB后,加入改良罗氏培养基的基础液中,使整个培养基终浓度为05毫克/毫升,培养基凝固灭菌同前。2)噻吩2羧酸肼(TCH)培养基:5毫克TCH溶于10毫升蒸馏水中,取1毫升加入100毫升罗氏培养基基础液中,使整个培养基终浓度为5微克/毫升,培养基凝固灭菌同前。接种:于玻璃研磨器中研磨临床分离培养物成10-2毫克/毫升均匀菌液,接种0.1毫升于上述两种鉴别培养基上和对照改良罗氏培养基上。37培养,每周观察一次,四周后报告生长结果。鉴定:在药物敏感性测验同时,进行PNB和TCH鉴别培养基测验,可提供临床分离株的初步种的鉴定结 果。需要时,可辅以硝酸还原试验、

26、烟酸试验和耐68热触酶试验。或提交省参比实验室鉴定。临床分离株种的初步鉴定 七、痰菌检验质量控制方案 (一)痰涂片检查质控 实验室痰检质量控制,包括室内质控和室间质控两种形式。1室内质控:室内质控范围包括痰标本收集、染色剂制备、涂片制备、染色、显微镜维护、显微镜镜检、标本、结果登记以及痰片的保存。室内质控内容:1)痰标本收集:痰盒 采用国家结核病参比实验室统一的螺旋盖痰瓶,或可密封有盖塑料盒、蜡纸盒收集痰标本。痰容器应标明病人姓名、送检日期及初诊病人门诊序号(或随访病人登记号)。痰标本性质 合格的痰标本应为深咳痰液。肉眼观察痰标本,按下列类别记录痰液 性状:脓样痰、干酪样痰、血性样痰、脓性粘液

27、痰和水样痰。2)萋-尼氏染色液的制备:检查配制记录和配方。染色液试剂瓶须标明染色液名称、浓度和制备时间。染色液须于棕色瓶内存放,避光保存。3)玻片:用于涂片的载玻片,应经95%乙醇脱脂后的清洁无划痕的新玻片。1张载玻片只能涂沫1份痰标本。载玻片只允许使用1次,不得清洗后重复使用。载玻片背面的左侧1/3处,标明病人姓名、实验序号。载玻片正面的右侧2/3中央处涂沫0.050.1毫升痰标本,面积为2.52.0厘米 ,厚度适当。4)染色:肉眼观察染色后的痰膜应呈均匀淡蓝色,无红色斑块。 染色后的成片的痰膜脱落部分,应小于整个涂沫面积的10%。5)镜检:镜头清晰,无霉菌生长。油镜下视野背景清晰。镜下抗酸

28、杆菌应为红色,背景为淡蓝色。镜下可见炎性细胞,支气管粘膜细胞等痰细胞,平均每油镜视野细胞数不少于10个 。6)厚薄:肉眼观察痰膜应均匀,厚薄适当。镜检可见23水平层。合格片应90%。7)读片:抗酸杆菌阳性片符合率98%,阴性片符合率96%。不允许1+以上的阳性片出现假阴性。8)登记和痰片保存:登记 对所检查的每一份痰标本,应按结核病细菌学实验室登记本准确记录。 痰片保存 镜检后的痰片,必须用二甲苯充分去除表面的香柏油,不得用它物擦拭膜。待玻片干燥后,重新在每张玻片的左侧1/3处贴标签,注明序号、镜检结果与日期。存 放于玻片盒内。按阳性和阴性片分类保存近期3个月内的全部痰涂片,备上级实验室复验。质控方式:自查:查痰员当日抽片自查;互查:多名查痰员应由轮值人员抽查当日10%痰片。结果应有室内质控记录备查。2室间质控:质控模式:质控范围:1)督导内容:实验室布局实验室安全防护和污染物处理涂片、染色操作 显微镜维护状况抽取痰涂片复验实验室日常工作记录(包括室内和室间质控)2)督导方式:现场督导 上级实验室检验人员赴基层实验室现场指导,抽取痰片复验。非现场督导 基层实验室将保存近期3个月的全部痰片,及实验记录,送上级实验室 复验。国家参比实验室以非现场督导为主。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