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山市达标测试题_第1页
初中语文山市达标测试题_第2页
初中语文山市达标测试题_第3页
初中语文山市达标测试题_第4页
初中语文山市达标测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初中语文山市达标测试题初中语文山市达标测试题1给加点字注音:青冥( ) 禅院( ) 飞甍( ) 高垣( )睥睨( )( ) 连亘( ) 窗扉( ) 倏忽( )2本文选自 ,作者蒲松龄, (朝代) 文学家,号 。3用课文原句回答:“山市”从开始到最后是怎样一步步变化的?4为什么那时候的人把“山市”又称为“鬼市”?5山市的出现经历了三个阶段,从 到 为初生阶段; 为发展阶段; 是高潮阶段。6课文如删掉“始悟为山市”一句,并不影响文中对“山市”描写的连贯性,为什么不能删去?7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然数年恒不一见(恒: )无何,见宫殿数十所(无何: )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连亘: )尘气莽莽然,城市依

2、稀而已(依稀: )数至八层,裁如星点(裁: )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逾时: )8翻译下列句子: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语文学科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山市达标题B卷1山市选自 ,作者 , 代 家。2给下列加点的词选择正确的解释。()相顾惊疑。( ) A照顾 B看 C拜访()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 ) A像 B若干 C如果()而楼上人往来屑屑。( ) A细小 B值得 C匆匆()惟危楼一座。( ) A危险 B危害 C高3句中加点词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 )A恒(经常)不一见 相顾(看)惊疑B始悟为(成为)山市 以(用)亿万计C惟(只有)危楼一座 则明(明显)渐少D或凭(凭借)或立 与世无别(差别)4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数至八层,裁如星点。 B昂首观之,项为之强。C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 D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5判断下列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1)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 )(2)数至八层,裁如星点。( )(3)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 )语文学科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山市达标题C卷语段点将奂山山市,邑( )八景之一也,然( )数年恒( )不一见。孙公子禹年与同人( )饮( )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 ),

4、相顾( )惊疑( ),念近中( )无此禅院( )。无何( ),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 ),始( )悟( )为( )山市。未几( ),高垣( )睥睨( ),连亘( )六七里,居然( )城郭( )矣。中( )有楼若( )者,堂( )若者,坊( )若者,历历在目( ),以( )亿万计。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 ),城市依稀( )而已( )。既而( )风定天清,一切乌( )有,惟( )危( )楼一座,直接霄汉( )。楼五架,窗扉( )皆( )洞开( );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层层指数( ),楼愈高,则( )明渐少。数至八层,裁( )如星点。又其上,则黯然缥缈( ),不可计其 ( )层次矣。而楼上人

5、往来屑屑( ),或( )凭( )或立,不一状( )。逾时( ),楼渐低,可见其顶;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 );倏忽( )如( )拳如豆,遂( )不可见。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 ),与世无别,故( )又名“鬼市”云。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青冥( ) 飞甍( ) 高垣( ) 禅院( )逾时( ) 连亘( ) 倏忽( ) 窗扉( )2、 解释文中括号前的黑体字3、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A、然数年恒不一见( ) B、 始悟为山市 ( )尘气莽莽然 ( ) 可以为师矣(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 项为之强( )C、见宫殿数十所( ) D、 又闻有早行者( )数至八层,裁如星点( ) 中有楼

6、若者,堂若者( )4、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又其上,则黯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5、 填空山市选自 ,作者 ,字 ,号 ,世称“ ”, 代文学家。文中“惟危楼一座”中的“危楼”

7、两字,我们不由地联想到李白在夜宿山寺中的“ , ”两句诗。6、 问题探究(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的内容。(2)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找出表示这一顺序的词语。(3)文中山市蜃景的变化可分为几个阶段?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4)课文最后一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5)为什么那时候的人把“山市”称为“鬼市”?(6)运用科学知识,请对“山市”这一现象作出解释?参考答案A1略 2聊斋志异;清代;柳泉居士 3要把握山市发生变化的三个阶段,同时注意时间词语“忽”“无何”“未几”“忽”“既而”“逾时”“倏忽”的顺序。 4回答抓住山市变幻莫测这一特征即可。 5孤塔高耸、宫殿出现、城郭的出现、危楼的出现 6不能。这是

8、一句描写中的议论,除有点题的作用之外,其中一个“悟”字,更表明了所见所闻景象与真实无异。 7经常不久,不一会儿连绵不断隐隐约约通“才”过了一会儿 8城中有像楼阁的,有像厅堂的,有像街坊的,都清晰地呈现在眼前,数也数不过来。过一阵子,大风停止,天空晴明,先前的景象全都消失了,只有一座高楼,上与天接。楼上的人们来来往往,各干各的事情,有靠着(栏杆)的,有站着的,姿态各不相同。我又听说,有早起赶路的人,看到山上有人家、集市和店铺,跟尘世上的情形没有什么区别。B1、聊斋志异、清代、文学家、() () () ()、()夸张 ()比喻 ()比喻 排比C:1、注音mng mng yun chn y gn s

9、h fi2、解释黑体字 (略)3、A.然而, 的样子, 这样 B.是, 成为, 因为 C.几, 计算 D.的人, 的4、句子翻译奂山的“山市”,是淄川县八景中的一景,但经常好几年也不出现一次。忽然看见山头有一座孤零零的宝塔耸立起来,高高地直插青天,(大家)你看我,我看你,又惊奇又疑惑,心想这附近并没有佛寺啊。不多久,(又)看见几十座宫殿,瓦是碧绿的,屋脊高高翘起,这才省悟到原来是(出现)“山市”了。没多久,(又出现了)高高的城墙,(顶上是)呈凹凸形的短墙,连绵六七里,竟然是一座城了。城中有像楼阁的,有像厅堂的,有像街坊的,都清晰地呈现在眼前,数也数不过来。忽然刮起大风,烟尘弥漫,全城的景象变得模糊不清了。过一阵子,大风停止,天空晴明,先前的景象全都消失了,只有一座高楼,上与天接。再往上就变得暗淡了,似有若无,看不清它的层次。(低层)楼上的人们来来往往,各干各的事情,有靠着(栏杆)的,有站着的,姿态各不相同。过了一段时间,楼渐渐低矮下来,可以看见楼顶了;渐渐地,又变得跟平常的楼房一样;渐渐地,又变成了高高的平房;突然又缩成拳头一般大小,(再缩)成为豆粒一般大小,终于完全消失。5、填空 (1)聊斋志异 蒲松龄 留仙 柳泉居士 聊斋先生 清代(2)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6、问题探究(1)记述了山市由生成到消失的过程。(2)时间 无何,未几,既而,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