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气道管理参考幻灯片_第1页
人工气道管理参考幻灯片_第2页
人工气道管理参考幻灯片_第3页
人工气道管理参考幻灯片_第4页
人工气道管理参考幻灯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承德市中心医院急救中心 赵益树,人工气道的管理,1,人工气道的概念,人工气道 是将导管经上呼吸道置入气管或直接置入气管所建立的气体通道,为气道的有效引流、通畅、机械通气、治疗肺部疾病提供条件。,2,人工气道的分类,简易人工气道:口咽、鼻咽通气管,气管内插 (经口、经鼻),3,声门上气道通气-口咽通气道,适应证: 手法托下颌无效者 需较长时间解除舌后坠者 目的: 置入后撑起后坠的舌根和咽部的软组织,从而开放梗阻的上呼吸道。主要用于意识障碍导致的舌后坠的病人。,4,放置方法: 1、 顺插法:在舌钳或压舌板的帮助下,将口咽通气管放入口腔。 2、 反转法:口咽通气道凹面向上插入口腔,当放置1/2-2

2、/3,翻转1800,成正位后下压,上提,并用双手拇指向下推送至合适位置。,5,适用于昏迷病人:清醒患者可出现恶心、呕吐、呛咳、喉痉挛、支气管痉挛; 选择合适规格的口咽通气道 过大:气道阻塞; 过小:不能有效打开气道;,放置注意事项:,6,7,哪些情况需要紧急建立人工气道,短时间内气道完整性受到破坏或气道受阻; 呼吸衰竭需要呼吸机辅助呼吸; 紧急保护气道以防止可预见的影响气道通畅性的因素。 常见疾病: 呼吸衰竭、呼吸停止、心跳骤停、深昏迷、急性 上呼吸道梗阻、颅脑或颈部外伤等。,8,人工气道管理内容,分泌物的吸引,环境的管理,套管及呼吸回路的管理,气道的温湿化,气囊的管理,9,环境的管理,. 病

3、室温度在22-24度,湿度在55%-65%为宜 . 保持半卧位,床头抬高30-45 . 病室环境安静、舒适、空气新鲜 . 病室内备有空气净化设备 . 消毒液擦拭病室地面2次/天 . 限制探视人员,减少人员流动 . 避免上呼吸道感染者入内,10,抬高床头的好处: .防止误吸 .改善通气功能 .脱机者利于自主呼吸,- 唐芳华,黎艳.体位护理对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效果观察 J. 中国临床新医学,2015,12(06):1193-1194,11,套管及呼吸回路的管理,一、气管插管 1.气管插管置入深度: 导管尖端距隆突 2-4cm 经口气管插管 ( 222) cm 经鼻气管插管 (272) cm

4、 儿童:12cm+(年龄/2)cm,12,2.检查气管插管位置: .听诊:听诊胸和上腹部,来确定插管是否在气管内; 双侧肺呼吸音是否对称。 .观察: 双侧胸部膨胀是否一致; 气管插管内有无冷凝湿化气。 连接呼吸机,观察流速曲线。 .监测:胸片(金标准),13,3.气管插管的护理 .插管后应拍胸片,确保导管位于隆突上2-4cm处 .记录插管外露长度,并交班 经口应从门齿测量 经鼻应从外鼻孔测量。 .插管外露过长时,可适当剪掉部分外露的导管,以减少死腔量。 .妥善固定插入导管。 .每日需作口腔护理3-4次。,14,二.气管切开的护理 .密切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及时更换喉垫。 .观察伤口周围有无

5、皮下气肿、感染等并发症。 .伤口须每日换药1次。 .金属套管每2-4周更换一次,一次性套管每月更换一次。 .每班交接固定系带的松紧度,以一指为宜,如系带被污染要及时予以更换。 .每日作口腔护理3-4次。,15,-中华内科杂志2013年6月 第52卷第6期,16,三.预防管路滑脱 .密切观察患者的神志。 .对神志清醒者做好解释工作,取得配合。 .对神志不清、不配合者予以适当的肢体约束。或遵医嘱予以镇静剂。 .24小时特护,观察其体位变化及四肢、头部的活动度。 .给患者改变体位时,应调节好呼吸机管路,以防将气管套管拉出。,17,四.非计划性导管拔出的紧急处理,气管插管脱出,18,气管切开套管脱出,

6、19,五.呼吸回路的管理 .呼吸器设备专人管理,定期对湿化灌等检查、灭菌。 .呼吸回路污染是导致VAP的外源性因素之一。不推荐常规定时更换管路;最长应用时间有待确定 .管路中的冷凝水及时清除,防止倒流及误吸 .定期更换消毒呼吸机的空气过滤器、传感器和气体滤过管道等,20,人工气道的温湿化(略),机械通气临床应用指南(2006): 要求近端气道内的气体温度达到37,相对湿度100%以维持气道粘膜完整,纤毛正常运动及气道分泌物的排出,以及降低VAP的发生率。,21,气囊的管理,气囊的作用 .固定 .密闭 .防止误吸,22,气囊不放气技术:高容低压。(现在插管气囊均为高容积低压气囊,充气后呈圆柱形,

7、与气管壁接触面积增大,对气管壁压力明显减轻。新观点认为,不需要常规放气,理论依据是压迫区毛细血管血流1小时也很难恢复。) 气囊压力: 18-25mmHg(如何判断) 作用:密封气道和预防分泌物的吸入 压力过高:气管食管瘘、张力性气胸、纵隔气肿 压力过低:漏气、返流,23,最小闭合容量技术(MOV)与最小漏气技术(MLT)之区别,MOV MLT 定义:套囊充气后吸气时无气体漏出 套囊充气后吸气时有少量气体漏出 步骤:1.将听诊器放于颈部,同时 1.同前 给套囊充气直到无气体漏出为止 2.抽出0.5ml气体可闻及漏气声 2.抽出气体以0.1ml开始,直到吸气时 3.再注气,直到吸气时听不到 听到漏

8、气声止 漏气声止 优点:1.不易发生误吸 1. 避免套囊上产生滞留物,在套囊周围 2.不影响潮气量 有一向上气流将流向肺内的痰液咯出 2.与MOV比,减少了潜在气道损伤 缺点:比MLT易发生气道损伤 1.易发生误吸。2.可降低潮气量,24,漏气的判断 反流的判断 听:有无漏气声、发音 看:口、鼻有无气体溢出 试:气囊放气量与充气量是否相等 查:套管位置有无改变致漏气 潮气量、压力改变,25,气囊的管理,气囊压力的监测 压力过大:气道狭窄、肉芽肿、食管气管瘘 压力过小:漏气、误吸,气囊压力维持多少合适呢?,26,气囊的管理,当气囊压力20 cmH2O .VAP的发生率显著性增高 .是VAP发生的

9、独立危险因素,.最佳气囊压力25-30cmH2O .每4小时监测一次 .不推荐气囊常规放弃,建议:机械通气患者应定期监测气管内导管的套囊压力(2C) 建议:持续控制气管内导管的套囊压力可降低VAP的发生率(2B),27,Tips:气囊断线如何处理?,28,分泌物的吸引,普通气管内吸痰 按需吸痰 纤维支气管镜辅助吸痰 吸引肺深部痰液 辅助诊断 声门下或气囊上滞留物的清除 持续吸引或定时清除 体位引流和振动排痰,29,吸痰指南:,-2010AARC临床实践指南,30,选择型号适宜软硬适中的吸痰管,吸痰管直径/气道直径1/2。吸痰深度:使用浅吸痰代替深吸痰,调节合适的负压吸引,吸引负压一般成人40.

10、053.3kpa,儿童40.0kpa。,吸引时间不可持续超过1015s,连续吸痰不超过三次,避免在气管内反复上下提拉。观察病人氧饱和度变化。,吸痰过程中要点:,31,密闭式吸痰 建议:对使用高浓度的氧或PEEP,或具有肺泡重新塌陷风险的成人和婴儿采用封闭式吸痰。 优势:减少交叉感染,减轻护理工作量,防止肺泡塌陷,密闭式吸痰装置和开放式吸痰装置在机械通气患者的VAP发病率,病死率及ICU留治时间方面均无明显差异。 -2010AARC临床实践指南,32,33,美国呼吸道管理协会将呼吸音改善、峰值吸气压降低、呼吸道阻力降低或肺顺应性增加、潮气量增加、SaO2改善作为成功吸痰的标准,34,体位引流术定

11、义,是利用重力作用,使肺、支气管内分泌物排出体外,又称重力引流。,35,适应症: 1支气管扩张症、肺脓肿等疾病有大量痰液而排除不畅者; 2支气管碘油造影术前、术后。 禁忌症: 1呼吸功能不全,有严重呼吸困难及发绀者; 近周内有大咯血者; 有严重心血管疾病或年老体弱不能耐受者。,36,协助患者取正确的体位,37,声门下及气囊上滞留物的清除 .持续的声门下吸引能预防口腔分泌物渗漏到下呼吸道 .2009年发表的20条“欧洲观点”进一步肯定了声门下分泌物吸引能有效预防VAP,38,1.声门下吸引方法 .间断生理盐水冲洗 .持续吸引 .气囊压力调至25-30cmH2O .负压吸引压力调节:60-80mmHg,39,2.气囊上滞留物清除:气流冲击法 在患者吸气末呼气初挤压简易呼吸器,在肺充分膨胀的同时放气囊,在气管内导管与气管壁之间产生较大且快的呼气流速,将积在气囊上的分泌物冲出。,40,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