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心理第七章-思维_第1页
幼儿心理第七章-思维_第2页
幼儿心理第七章-思维_第3页
幼儿心理第七章-思维_第4页
幼儿心理第七章-思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问题: 什么东西早晨用四条腿走路,中午用两条腿走路,黄昏时用三条腿走路?,第七章幼儿的思维,.,第一节 幼儿思维发展的主要特征,教学目标 识记:思维的概念、思维的特点 理解:思维与感知觉、语言的关系、思维的特点、幼儿思维发展的特点 重点:幼儿思维发展的特点,.,一、思维概念,【分析】当你早晨醒来,推开窗门一看,发现地面上湿漉漉的,你就会得出昨天晚上已经下过雨的结论。 我们没有直接看到下雨,但是通过地面湿漉漉的“媒介”和多年的经验,总结得出只有下雨才会出现这种情况,从而间接得知昨晚下雨的结论。,1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间接性:思维是对事物间接的反映:它和感知觉不同,它

2、不是直接对事物做出反映,而是间接地反映事物 1、探知历史 2、知晓现在 3、预测未来,2 思维的特征,.,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间接反应,.,概括性:思维是对事物概括的反映:思维并不像感知觉那样只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或个别具体的事物,而是反映一类事物共同的本质属性,或事物之间规律性的联系。 我们通过地面湿漉漉,间接知道是昨晚下雨的结论,那是因为下雨地面湿漉漉的情况曾多次出现过,我们概括了“下雨地面会湿漉漉”的经验,主要表现为经验。 幼儿第一次入园,老师介绍自己说是班主任李老师 幼儿每次入园,都看到班主任李老师 幼儿概括出一个结论:我们的班主任是李老师,她每天都在幼儿园迎接我们。,.,思维是对人脑

3、客观事物的概括的反应,概括为交通工具,.,3 思维与感知觉,感觉颜色鲜艳、芳香扑鼻 知觉鲜花非常美丽 思维根据记忆推断春天来了。,.,感知:红 圆 大 是一个苹果 记忆:在家里吃过 想象:像小姑娘的脸 思维:脆不脆 香不香 甜不甜 思维是高级的认识过程。是智力活动的核心,.,3 思维与感知觉、语言的关系 思维与感知觉 思维与感知觉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但是感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时所产生的反映。它反映的是事物的外部特征和事物之间的外部联系,是认识活动的低级阶段。思维则是对事物本质特征及内在规律的间接、概括的反映。人的思维是在对事物感知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思维

4、与语言 思维与语言是密不可分的。 语言是思维的材料。 语言中的词都是对事物一般属性和联系的概括。如“灯”就是对各式各样的灯的概括。 思维的表达与交流也是借助于言语活动来实现的。,.,二 思维在幼儿心理活动和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1.思维是幼儿生活活动的基础。 2.幼儿的思维发展标志着幼儿认识水平的提高。 3.思维的产生和发展促进了幼儿情感、意志和社会性的发展。 总之,思维是高级的认知活动,是智力活动的核心。,.,练习题,1.幼儿爱提问,归根结底是因为他们( ) A.思维活跃 B.有好奇心 C.爱表现自己 D. 觉得问着好玩 2.( )是高级的认识活动,是智力的核心。 A. 思维 B.注意 C.记忆

5、 D.想象 3.早晨起床,推开窗户,看到地面潮湿,便推想到“夜里下过雨了”。这反映了思维的( )性。 A.间接性 B.概括性 C. 组织性 D. 发散性,.,4.以下关于思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思维的表达与交流是借助语言活动来实现的。 B.思维是认识的高级形式。 C.思维只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特征和外部联系。 D.思维是在感知觉的基础上产生的。,.,三 儿童思维发展的阶段,直观行动思维(借助动作) 具体形象思维(借助表象) 抽象逻辑思维 (借助概念),它们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联系,相互配合,相互补充。 学前儿童思维结构中,三种思维方式并存,占优势的是具体形象思维。,.,三 儿童思维发展的阶段性

6、及特点,(一)直观行动思维(0岁) 1.定义:儿童最初的思维是以直观行动思维为主,指以直观的、行动的方式进行的思维。 思维的工具:感知与动作 直行观动思维是最低水平的思维。 这种思维方式在23岁儿童身上表现最为突出。34岁儿童身上有所表现。,.,例: 如,看到水就要玩水,看到别人玩球又要玩球。一旦动作停止,对该动作的思维也就停止了 。 如,请一个2岁的小朋友把放在桌子中央的玩具拿下来?儿童没有任何“想”的表现,而是马上去“拿”。他伸长胳臂、踮起脚尖,拿不到;偶尔扯动桌布,桌子上的玩具移动了一点,儿童马上用力拉,玩具就到手边。儿童最早的思维就是这样依靠动作进行的。,.,1澡盆里婴儿的戏水动作,只

7、有当置身于澡盆里面的时候,才会发生。当离开澡盆的时候,这种动作就停止了,而且也很难在没有澡盆的时候复现。 2儿童作画常常事先没有目的,即先做后想,或者边做边想,只有画出来之后才知道画的是什么。 3幼儿打人的动作,常常没有控制,即使是大人,不小心被一个幼儿打几下的时候也可能会觉得很痛,甚至难以忍受。,.,2.直观行动思维的特点 思维依赖于一定的情境 思维离不开儿童自身的行动:思维只能在动作中进行,表现为 “先做后想”、“边做边想”、“做就是想”动作停止,思维也结束。 思维缺乏行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也不会预见行动的后果。,.,(二)具体形象思维(3、7岁) 1.定义 具体形象思维是指依靠头脑中具体

8、事物的形象(即表象)以及具体形象的联想来进行的思维。 思维的工具:表象 具体形象思维是幼儿期典型的思维方式。 如问幼儿:什么是警察?穿警服、拿手枪的。,.,例: 4岁孩子开始从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过渡。 如计算3+47,不会对抽象数字进行加减,而是在头脑中用三个手指加上四个手指,或三个苹果加上四个苹果等具体形象计算。,.,2.具体形象思维的产生 随着动作的熟练,一些动作逐渐被压缩和省略,而由经验来代替。这样一些表象就可以代替一些实际动作,遇到问题时就可以不再试误,而是先在头脑中搜索表象,以便采取相应有效的动作。 儿童不再依靠动作而是依靠表象来思考。,.,【案例分析】分析以下案例,归纳学前

9、儿童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 1235的计算,幼儿虽然可以进行,但实际上他们在计算的时候并非对抽象数字进行分析综合,而是依靠头脑中再现的事物表象,如2个苹果加上3个苹果,或者2个手指加上3个手指,再数数结果是5个苹果或手指才算出结果的。 2问幼儿电灯和蜡烛有什么共同点,回答往往是“都是白的,长的。”,.,3.具体形象思维的突出特点,(1)具体性 幼儿的思维内容是具体的。他们能够掌握代表实际东西的概念,不易掌握抽象概念。比如,“家具”这个词比“桌子”、“椅子”等抽象,幼儿较难掌握。在生活中,抽象的语言也常常使幼儿难以理解。 不能理解“黑暗的旧社会”,.,(2)形象性 幼儿依靠事物的形象来思维: 例如

10、爷爷总是长着白胡子,奶奶总是头发花白的;穿军装的才是解放军; 小白兔=兔子 因此,常常听幼儿说“看:一只黑色的小白兔”。,.,(3)经验性 幼儿的思维是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进行的。比如,听奶奶抱怨小鸡长得慢,就把小鸡埋在沙里,把鸡头留在外面,还用水浇,并告诉奶奶:“您的小鸡一定会长得大大的。”,具体形象思维的其他特点,.,(4)拟人性 自我中心的特点常常使儿童由己推人。自己有意识有情感有言语,便以为万事万物也应和自己一样有灵性,和他们说话。 因此,幼儿常常问“天黑了,太阳公公睡觉了” “下雨了,天在哭吗?”,.,(5)表面性(片面性) 幼儿思维只是根据具体接触到表面现象来进行,而不反映事物的本

11、质联系。思维没有“可逆性”和“守恒概念”。 例如:幼儿不理解词的转义。 幼儿听妈妈说:“看那个女孩长得多甜!”他问:“妈妈,你舔过她吗?” 一块=一百,.,(6)固定性 思维缺乏灵活性,常常“认死理”。 例: 孩子=小孩 小明争抢小强一个玩具,老师拿来一个同样的玩具给小明,小明说什么也不要。,.,(三)抽象逻辑思维(6、7岁以后) 1 定义:是指运用概念(词),根据事物逻辑关系来进行的思维。( 幼儿期,特别是5岁以后,明显地出现了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 早期看电视时,可以说出好人、坏人,这时已经知道好在哪里,坏在哪里,还会用各种理由来说明。 孩子懂得了“5”、“8”这些数字可以是任何事物的数目,“

12、5”既可以是5个苹果,也可以是 5张桌子或5把椅子。,.,不同年龄幼儿用三种思维方式完成任务情况的比较(),.,幼儿教师在教学中要使用大量的直观形象教具,可以帮助幼儿理解教学内容。在给孩子讲故事时,讲到“大象用鼻子把狼卷起来”时,老师总是用手做出“卷”的动作,说到“大象把狼扔到河里去”时,又用手做出了扔的样子,孩子们也学着老师的样子做出相应的动作,脸上露出会意的笑容。 此案例体现了儿童思维发展中的什么特点?,.,四 儿童思维发展的总趋势 (一)思维方式的变化 直观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 (二)思维工具的变化 直观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 (感知和动作) (表象) (语词概念)

13、 动作和语言作用变化的规律:动作在其中的作用由大到小,语言的作用由小到大。,.,一 幼儿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 幼儿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性为主,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 表现在: 1.幼儿初期的思维仍具有一定的直观行动性。 2.具体形象思维是幼儿思维的主要特征。 具体性 形象性 经验性 拟人性 片面性 固定性 3.幼儿晚期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二 幼儿概念、判断、推理的发展特点 思维的基本形式是:概念、判断、推理 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形式,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的反映。 判断是概念和概念之间的联系,是事物与它们的特征之间的联系的反映,包括肯定与否定。 推理是判断和判断之间的联系,是由一个判断或多个判

14、断推出另一个新判断的思维过程。,.,(一)幼儿对概念的掌握,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形式,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的反映。 概念是用词来标示的,词是概念的物质外衣,也就是概念的名称。,.,1、儿童掌握实物概念的特点,幼儿掌握的概念主要是日常的、具体的实物概念。如人称、玩具、动物等。,各年龄幼儿给物体下定义特点 幼儿初期:多属直指型 幼儿中期:多属列举型 幼儿初期:多属功用型,.,2、 儿童掌握数概念的特点 数概念比实物概念更抽象,掌握数概念比实物概念要困难。数概念在3岁以后开始形成。 林崇德的研究表明,儿童的数概念的形成,经历四个阶段: 口头数数给物数数按数取物掌握数概念,.,3、儿童掌握空间概念的

15、特点,幼儿对空间概念中的“上”、“下”、“前后”概念较易掌握,而对“左右”概念较难掌握。在整个学前阶段,儿童只出现最初的左右概念,不能真正掌握比较概括的、灵活的左右概念。如在教儿童舞蹈或在带早间操的时候,老师都是和儿童做相反的动作。,.,(1)大多通过实例的方式获得。,让孩子看白兔、黄兔、灰兔等。,问:这些兔子一样吗? 有没有一样的地方呢? 让幼儿找出了长耳朵、红眼睛、短尾巴等特征。幼儿知道了“兔子”这一概念,这个概念已舍弃了具体兔子的个性(白、黑、黄、灰等)。,4、学前儿童掌握概念的方式,.,用同样的方法帮助认识了“狗”,“猫”。,帮助幼儿从“兔子”、“狗”、“猫”中抽象出更为一般的概念“动

16、物”。,.,(2)个别通过语言理解获得,1、什么是小鸟? 身上长着羽毛,在天中飞的动物。 2、什么是人? 能制造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级动物。,.,(二)幼儿判断、推理的特点,判断:概念和概念之间的联系,用语词表述。对事物之间的联系进行肯定或否定。 如:老虎是一种动物。 鱼会游泳 蜜蜂不是小鸟。,.,1 幼儿对事物的判断、推理往往不合逻辑。 幼儿初期常常不能按事物的客观逻辑进行判断,而是按照“游戏的逻辑”或“生活的逻辑”来进行。 例如: 有的小孩子认为:“给书包上皮是因为怕它冷”; 皮球从桌子上滚到地上是因为它“不想呆在上面”; 有些幼儿认为: “一家人才能结婚”。,.,2 把直接观察到的事物

17、之间的表面现象或事物之间偶然的外部联系作为判断事物的依据 【案例1】对斜坡上红色皮球滚落的原因, 23岁的儿童说“因为它是红色的” 34岁的儿童说:“(球)站不稳,没有脚”。 56岁幼儿说:“球在斜面上滚下来,因为 这儿有小山,球是圆的,它就滚了。要是 钩子,如果不是圆的,就不会滚动了。”,.,3 以自身生活经验作为判断、推理的依据。 中班幼儿认为:皮球从桌子上滚到地上是因为它“不想呆在上面”; 【案例】老师给中班幼儿上计算课,问幼儿“哥哥有4块糖,弟弟有2块糖,他们共有多少块糖?”幼儿不说,反而答 “哥哥为什么多,应该平分”。,.,4 学前儿童判断的发展趋势 (1)以直接判断为主,间接判断开

18、始出现,直接判断(长的漂亮是好人) 间接判断(做好事的是好人) (2)判断内容的深入化 【案例对斜坡上皮球滚落的原因,34岁的儿童说:“(球)站不稳,没有脚”。 56岁幼儿说:“球在斜面上滚下来,因为这儿有小山,球是圆的,它就滚了。要是钩子,如果不是圆的,就不会滚动了。”,.,(3)判断根据客观化 【案例分析】有的小孩子认为给书包上皮是因为怕它冷;球从桌子上滚到地上是因为它“不想呆在上面。”如何看待孩子的类似判断? 幼儿初期常常不能按事物的客观逻辑进行判断,而是按照“游戏的逻辑”或“生活的逻辑”来进行。 (4)判断论据明确化 【案例分析】问一幼儿:“你知道为什么要刷牙吗?”幼儿说:“因为是妈妈

19、说的。”如何看待这类现象? 幼儿初期儿童虽然能够作出判断,但是,他们没有或不能说出判断的根据,或以他人的根据为根据,如:“妈妈说的。”“,.,(三)幼儿理解事物的特点 (1)幼儿对事物的理解常是孤立的,不能发现事物之间的内在关系。 (2)幼儿对事物的理解主要依靠事物的具体形象来理解。 (3)幼儿对事物的理解往往是表面的,不能理解事物的内部含义. 对幼儿坚持正面教育,不能说反话,因为幼儿不能理解反话的内部含义。,.,理解依靠事物的具体形象 1. 在教幼儿学习文学作品时,有无插图,效果很不一样。假定没有插图儿童理解水平为1,有插图后,34.5岁幼儿的理解水平为2.12;4.59.5岁为1.23。

20、不能理解反话的内部含义 2上课时,小班一个小朋友歪歪斜斜地坐着,老师批评说:“你们看,坐的姿势多好!”他们一说完,其他小朋友都学着他的样子坐起来。,.,思维逻辑性差: 3学前儿童,尤其是年龄较小的儿童,往往只会直接推理,不会逻辑推理。不能理解反话的内部含义。如对幼儿说:“别哭了,再哭就不带你找妈妈了”,他会哭得更厉害,因为他不会推出“不哭就带你去找妈妈”的结论。,.,(四)幼儿概括能力的发展特征 1 概括的内容比较贫乏 儿子=小孩子 2 概括的特征多是外部的、非本质的。 年龄小的幼儿看到红积木、黄木球、火柴棍漂浮在水上,不会概括出木头做的东西会浮的结论,而只会说:“红的”、“小的”东西浮在水上

21、。 3 概括不准确:内涵不精确,外延不恰当 “家具”是用的东西 “儿子”只包括小孩,.,五、幼儿的思维与幼儿的活动 (一)幼儿初期思维的直观行动性与幼儿的活动 1.要为幼儿提供大量可以直接感知的玩具与活动材料; 2.为幼儿提供活动与操作的条件与机会; 3.在活动的过程中为幼儿提供较多形象可爱的玩教具; 4.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对事物的认识兴趣; 5.组织丰富的活动使幼儿在活动中积极思考问题。,.,(二)具体形象思维与幼儿的活动 1.要通过各种活动丰富幼儿的表象 2.幼儿园开展的活动要坚持直观性原则,.,六 学前儿童思维能力的培养,2、通过观察,对具体事物进行分析综合。,1、不断丰富学前儿童的感性

22、认识。发展幼儿的言语,3、通过操作,对具体事物进行比较、分类,4 、开展各种游戏,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5、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儿童多想、多问,激发其求知欲, 保护好奇心。,.,【案例分析1】明明的外婆叫他的舅舅为“儿子”。明明说“舅舅都长胡须了,怎么能是儿子呢?”分析明明的话,并说明原因。 分析:整个幼儿期以直观行动思维为主,他们的思维是具体的、表面的,根据自己的经验去判断,认为儿子总是小孩,不理解长了胡须的舅舅也是儿子。,.,【案例分析2】幼儿教师在幼儿园教学中要使用大量直观形象的教具,以帮助幼儿理解教学内容,在给孩子讲故事时,讲到“大象用鼻子把狼卷起来”时,总是用手做出“卷”的动作,说到“大

23、象把狼扔到河里去”,又用手做出扔的样子,孩子们也学着老师的样子做出相应的动作,脸上会露出会议的笑容。 分析案例中现象回答如下问题: (1)此案例体现了儿童思维发展中的什么特点? (2)根据该特点,教师该如何有针对性的教学?,.,分析: (1) 案例体现幼儿的思维发展具有具体形象性的特点,思维的内容是具体的是依靠头脑中的具体形象和动作来思维。 (2)教师的教学应适合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特点,多采用具体形象的教具,生动形象的语言和动作来进行教学,也可以让儿童根据老师的语言描述作出相应的动作,一边动作,一边思维想象,帮助儿童领会教学内容。,.,【案例分析3】向幼儿讲述这样两件事:“明明正在看书,听到妈妈在厨房里喊他,他不知有什么事要他帮忙,赶快向厨房跑去。由于跑得太快,不小心撞倒了门旁的椅子,上面放的10个杯子全摔碎了。”“另一个小孩叫亮亮。有一天,妈妈出去买菜了,没在家,他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