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护理常规_第1页
新生儿护理常规_第2页
新生儿护理常规_第3页
新生儿护理常规_第4页
新生儿护理常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新生儿护理程序,足月新生儿(full tern infant ) :指胎龄37周42周(260 293日)出生,体重2500g以上,身高47cm以上,无畸形和疾病的出生新生儿。 新生儿期:从胎儿出生到28日,这一期是胎儿依赖母体独立的适应阶段。 由于各器官生理功能还不完善,对外界的适应力差,抵抗力差,尤其是新生儿早期(出生1周内),容易受到外界刺激而生病,死亡率高,应加强护理。新生儿护理例行程序:一、病房要求二、体温一定三、饲养四、五官护理五、皮肤护理六、脐部护理七、病情八、洗澡和抚摸九、院内感染十、安全、一、病房要求:一、病房内阳光充足,室温优选22-24,湿度优选55-65%。 2 .为

2、了保持室温一定,必须设置有条件的空调。 3、每天换气23次,保持空气清洁。二、保持体温恒定,一、腋窝体温在36 37.2,一般控制在36.5 37。 2、新生儿体温调节功能不稳定,根据外部气温的变化随时观察体温,体温过低时可以包包,体温过高时可以解除包的散热。三、饲养、一、母乳中含有婴儿出生后46个月内所需的所有营养物质,必须持续46个月的母乳喂养。 2、母乳喂养促进母乳分泌和子宫收缩,防止产后出血。 实行3、24小时母子同室,必要时喂奶。 也就是说,婴儿饿时或母亲乳房膨胀时应该进行哺乳,哺乳的时间、次数和间隔不受限制。 24小时内健康新生儿通常喂奶8-12次,每次吸30分钟以上。四、五感护理

3、,1、眼:眼红肿,分泌物多(与产妇阴道炎有关),用生理盐水棉球擦,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眼药。 2、耳朵:耳朵保持干燥状态,频繁改变卧位,防止耳朵压迫。 3、鼻:鼻尖上可见的白色斑点称为栗粒疹,由于皮脂腺未成熟,皮脂腺内皮脂凝聚堵塞,2周内消失。 4、口:口腔粘膜柔软,一般不擦。 而且不能打破“马齿”和“板齿”。 如果有鹅肝的话,用1%的苏打水清洗,或者涂上霉菌的甘油,每天两次。五,皮肤护理,一,新生儿皮肤薄,柔软,皱纹容易下垂,需要进行皮肤护理,每天洗澡,换衣服。 2、新生儿毒性红斑:又称过敏性红斑、新生儿荨麻疹,是新生儿常见病,约30%-70%的新生儿发生该病,以红斑、丘疹和脓疱为特征的暂

4、时性皮肤病。 出生后两周内发生,全身发散。 本病有自限性,无严重并发症,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可涂含氧化锌的屁股膏,皮疹重,分布广者可按医师指示处理,可外用皮肤康、炉甘石洗剂等,快速消除皮疹,消除护士紧张禁止在室内放置花来减少过敏原,生病的室内每天都通风。 3、为新生儿翻身、换尿布、擦洗,接触新生儿前后洗手,频繁改变体位,避免背部和臀部长时间通气。 4、新生儿的衣服要选柔软的棉质的,用温和的洗涤剂清洗,一定要洗干净,尿布要柔软。六、脐部护理,一、观察婴儿出生后脐部有无出血。 2 .脐部清洁干燥。 3、脐带自然脱落约3-10天,每天用一次性聚碘酮消毒棉棒和75%酒精,从脐带根部顺时针消毒脐带和周围

5、皮肤,直到渗出物消失。 4、脐部出现脓性分泌物,变臭,皮肤红肿,而且发热多的是脐炎,必须马上在医院处理。七、观察病情,一、要仔细观察新生儿病情变化快、哭声、脸色和对外反应。 2、新生儿正常呼吸频率为40-50次/分,心率为120-140次/分,60次/分呼吸20次/分,160次/分心率100次/分,应立即通知医生。3、体重:出生后生理学体重逐渐下降,下降范围一般为10%,4天后恢复,7-10天后恢复到出生时水平。 如果超过10%,或者10天内没有恢复到出生时的体重的话,摄取量就会不足,新生儿就会生病。 4、排便:注意尿量和颜色,如尿裤出现粉红色尿,说明进口量不足,增加哺乳的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

6、内会排出生墨轮胎,因此要观察次数、形状和量。 5、生理性黄疸:新生儿红血球破坏胆红素,肝功能不完全,处理胆红素的能力差,肠道吸收胆红素的能力增加。 早点断奶,提供充分的乳量,刺激胃肠蠕动,建立肠道正常菌群,有助于减少肝脏肠循环,减轻黄疸程度。八、洗澡和抚摸、洗澡: 1、水温: 38-40、用手腕试验水温或用水温计测定。 2、脸:从眼角到眼角清洗眼睛,嘴周围和脸。 3、头部:用大拇指和食指把婴儿的耳朵复盖在内侧,用柔软的按摩冲洗。 4 .身体慢慢进水,从上到下,最后清洗屁股,清洁皱纹。 5、脐带护理:出水后,尽快擦拭身体,用一次性消毒棉棒或75%酒精从脐带根部顺时针擦拭。八、洗澡和抚摸、抚摸: 1、洗澡后或睡觉前抚摸,抚摸时间10-15分钟,一天2次为好。 2、室温最好在28度以上。 播放柔和的轻音乐,能使新生儿有愉快的心情。 3、洗双手,手拿婴儿润肤油,从脸头部腹部上肢背部的臀部起依次放入。 要预防院内感染,一、在接触新生儿前后洗手,严格消毒隔离制度。 2、在床边撒上快速干燥消毒液。 3、新生儿使用的所有医疗器具,必须在使用前进行消毒灭菌。 听诊器、体温计使用后消毒,眼药固定使用,一瓶眼药的使用时间不超过一周。 4 .隔离疑似感染或感染的新生儿及被抗药性菌感染的新生儿,为诊疗用品专用,接触患儿要穿隔离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