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工程基础知识_第1页
采矿工程基础知识_第2页
采矿工程基础知识_第3页
采矿工程基础知识_第4页
采矿工程基础知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基础知识煤层分类按厚度分类:薄煤层-煤层厚度在1.3m以下;小于0.8m常称为极薄煤层;中厚煤层-煤层厚度1.33.5m;厚煤层-煤层厚度大于3.5m。按倾角分类:缓倾斜煤层-倾角在25以下;小于8也称近水平煤层;倾斜煤层-倾角2545;3545常称为大倾角煤层;急倾斜煤层-倾角45以上。煤层分类目的:煤层厚度、倾角变化影响采准巷道布置,采煤方法、采掘和运输设备等选择。矿区内井田间划分(井田境界划分)井田划分:结合煤田赋存条件、地质构造,当时开采技术经济条件等确定井田走向、倾向边界,即井田境界。具体内容: 井田走向、倾向边界位置; 井田沿煤层走向长度、倾斜方向水平投影宽度(倾向宽度); 井田水

2、平投影面积人为划分井田 (1)倾斜方向 a.垂直划分 当煤层倾角较小,特别是近水平煤层时,用一铅垂剖面来划分井田之间的深部、浅部边界。 b.水平划分 倾斜或急倾斜煤层中,常以煤田内主采煤层底板等高线为依据的某一水平面作为划分井田之间的深、浅境界。 c.按煤组划分(倾斜划分) 煤层赋存很浅,煤组之间的间隔距离较大,将不同煤组划归不同矿井开采。(2)走向方向一般采用铅垂剖面划分方法。阶段、采区、区段阶段范围内,沿走向把阶段划分为若干块段,每一块段称为采区。采区倾斜长度等于阶段斜长。采区内沿倾斜方向再划分为区段。矿山巷道分类1 立井; 2 斜井; 3 平硐; 4 暗立井; 5 溜井; 6 石门; 7

3、 煤门; 8 溜煤眼;9 上山; 10 下山; 11 小井; 12岩石平巷; 13 煤层平巷; 14 暗斜井。立井又称竖井,为直接与地面相通的直立巷道。专门或主要用于提升煤炭的称为主立井,主要用做提升矸石、下放设备材料、升降人员等辅助提升工作的称为副立井。暗立井又称盲竖井、盲立井。为不与地面直接相通的直立巷道。用途同立井。专门用来溜放煤炭的暗立井,称为溜井;位于采区内部,高度、直径都较小的溜井称为溜煤眼。 平硐直接与地面相通的水平巷道。其作用类似于立井, 分主平硐、 辅助平硐、 回风平硐等。平巷/大巷与地面不直接相通且长轴方向与煤层走向平行的水平巷道。布置在煤层内的称为煤层平巷,布置在岩石中的

4、称为岩石平巷。为全阶段服务的平巷称为大巷,如运输大巷、回风大巷。直接为回采工作面服务的煤层平巷,称为工作面运输平巷(工作面运输顺槽)或工作面回风平巷(工作面回风顺槽)。石门/煤门与地面不直接相通的水平巷道,其长轴线与煤层走向垂直或斜交的平巷称为石门。为全阶段服务的石门称为主要石门,为采区服务的称为采区石门,为区段(采煤工作面)服务的称为区段石门;在厚煤层内,与煤层走向垂直或斜交的水平巷道,称为煤门。 斜井与地面直接相通的倾斜巷道。斜井作用与立井、平硐相同。不与地面直接相通的斜井称为暗斜井或盲斜井,其作用与暗立井相同。采区(盘区)上山、下山不与地面直接相通仅服务于一个采区(盘区)的倾斜巷道,也称

5、为采区上山或采区下山。上山用于开采一个开采水平以上的煤炭(上山阶段),下山则用于开采一个开采水平以下的煤炭(下山阶段)。安装输送机的上(下)山称为运输上(下)山;安设轨道进行辅助运输的称为轨道上(下)山;另有通风、行人上(下)山。集中上(下)山不与地面直接相通且为一个阶段或两个以上采区服务的倾斜巷道。 斜巷不直通地面长度较短的倾斜巷道。 硐室空间三个轴线长度相差不大,又不直通地面的地下巷道。例如:绞车房、调度室、炸药库、水仓等巷道分类开拓巷道为全矿或某一开采水平服务的巷道,包括与采区联系的联络巷。(1030a或以上)准备巷道为某一采区服务的巷道,包括同区段联系的联络巷。( 35a)回采巷道为某

6、一采煤工作面服务的巷道。 (0.51.0a采区储量计算矿井可采储量矿井可采储量:指矿井工业储量中可采出的部分。计算 Z(ZcP) C 式中,Z矿井可采储量; Zc矿井工业储量;P矿井永久性煤柱损失;C矿井回采率,常指采区回采率,即采区可采出部分占采区全部工业储量的比。厚煤层0.75,中厚煤层0.8,薄煤层0.85。 采区回采率 采区开采过程中的煤炭损失包括两部分: 回采工作面落煤损失,一般37%; 煤柱损失:区段煤柱、上(下)山煤柱、采区边界隔离煤柱、采面隔离煤柱等。 煤层 国家规定的采区回采率 厚煤层 0.75 中厚煤层 0.8 薄煤层 0.85工作面回采率 煤层 国家规定的工作面回采率 厚

7、煤层 0.93 中厚煤层 0.95 薄煤层 0.97矿井生产能力井型划分(万吨/年)大型矿井:120、150、180、240、300及以上中型矿井:45、60、90小型矿井:6、9、15、21、30新“规范”规定新建煤矿 大、中型矿井服务年限(万吨/年)不得低于:井型 4590 120240 300500 600以上年限 40/50 50/60 60/70 70/80小型矿井服务年限(千吨/年)不得低于:新规定:井型 30 60 90 150 210 300 年限 5 10 15 25 矿井服务年限计算 T-矿井设计服务年限,年; Z-矿井可采储量,万吨; A-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万吨/年; K

8、-储量备用系数,根据地质构造复杂程度、勘探程度选取1.31.5。井筒装备选择原则:井型;功能;井筒倾角。煤炭运输大型井:一般用胶带输送机运煤,井筒倾角一般不大于18 (上向运输)或 16(下向运输) ;中型井:绞车双钩串车提升,倾角25;箕斗提升,2535;小型井:绞车单钩串车提升,倾角25;如倾角10,可采用无极绳运输。 巷道煤柱 煤层大巷和上(下)山一侧煤柱 薄及中厚煤层 2030m 左右;厚煤层3040 m左右。 区段煤柱 一般而言,薄及中厚煤层为815m,厚煤层1220m。采区边界煤柱和矿井边界煤柱 采区边界煤柱10m左右;矿间隔离煤柱一般50m宽。断层煤柱 大断层,一侧煤柱不小于30

9、50m;落差较大断层,一侧煤柱宽1015m;落差较小断层,可不留煤柱。 顶板分类伪顶,直接顶,老顶,直接底,老底,人工顶板,再生顶板 伪顶是紧贴在上覆煤层之上,极易垮落的薄岩层,厚度一般小于0.5M,常由炭质页岩等硬度较低的岩层所组成. 直接顶上覆于伪顶或煤层之上,一般由一层或几层泥岩,页岩,粉砂岩,砂页岩等比较容易跨落的岩层所组成. 老顶一般位于直接顶之上,有时也直接覆于煤层之上,厚而坚硬的岩层,常有砂岩,石灰岩等岩层组成. 直接底位于煤层之下,一般强度较低的岩层. 老底位于直接底之下,一般由砂岩,石灰岩等坚固的岩层所组成.人工顶板是开采下分层煤时为阻挡上分层跨落的顶板岩石进入工作空间而铺设

10、的隔离层.再生顶板是分层开采时上分层跨落的顶板岩石自然胶结或人工胶结而形成的顶板.采煤方法分类走向长壁采煤法 特点:回采工作面顺煤层倾斜方向布置(工作面布置长度),沿煤层走向推进(工作面推进总长度)。 应用条件:缓倾斜、倾斜薄及中厚煤层。 倾斜长壁采煤法 特点:回采工作面顺煤层走向布置,沿煤层倾斜方向推进,或俯采或仰采。 应用条件:近水平、缓倾斜薄及中厚煤层。 房式及房柱式采煤法 在采区范围的煤层内开掘一系列硐室般的煤房。煤房之间用联络巷相通,形成煤房间长方形或正方形煤柱,在煤房内回采。煤房内煤炭采完后即结束,称为房式采煤法;或煤房内煤采完后,再采房间煤柱,称为房柱式采煤法。 巷柱式采煤法 在

11、采区范围内,预先开掘大量的沿走向及倾斜方向的巷道,将煤层划分为662020(m)的方形煤柱,然后再有计划地回采这些煤柱,称为巷柱式采煤法。 储量、地质储量分类纳雍洞口煤矿地质勘探以500m线距圈定331类资源量,以1000m基本线距圈定332类资源量,大于1000m的圈定333类资源量。井下防治水水仓有效容积第二百八十条 矿井主要水仓应当有主仓和副仓,当一个水仓清理时,另一个水仓能够正常使用。新建、改扩建矿井或者生产矿井的新水平,正常涌水量在1000m3/h以下时,主要水仓的有效容量应当能容纳8h的正常涌水量。正常涌水量大于1000m3/h的矿井,主要水仓有效容量可以按照下式计算:2(Q+30

12、00)式中 V主要水仓的有效容量,m3;Q矿井每小时的正常涌水量,m3。采区水仓的有效容量应当能容纳4h的采区正常涌水量。水仓进口处应当设置箅子。对水砂充填和其他涌水中带有大量杂质的矿井,还应当设置沉淀池。水仓的空仓容量应当经常保持在总容量的50%以上。道岔选型常用窄轨道岔参数表道岔轨距: 600 762 900 轨 型: 15 22 30 38 43 类 型: 单开 对称 渡线 交叉渡线 对称组合 菱形交叉 四轨套线。(七类)曲线半径: 4m 6 m 9 m 12 m 15 m 20 m 25 m 30 m 40 m 50 m 70 m 线路间距: 1300mm 1400 mm 1500 m

13、m 1600 mm 1700 mm 1800 mm 1900 mm 2200 mm 2500 mm窄轨系列: 615 715 915 622 722 922 630 730 930 938 643 (11个)常用单开道岔及线路半径1、ZDK615/2/4 , =263354,a=1678,b=1922,L=3600,1t矿车, 1.5/S2、ZDK615/3/6 , =182606,a=3149,b=2751, L=5900,1.5t矿车, 1.5/S3、ZDK615/4/12 ,=140210,a=3261,b=3539,L=6800,7t机车, 3.5/S4、ZDK615/5/15 ,=1

14、11836,a=3568,b=4132,L=7700,7t机车, 3.5/S11、ZDK622/3/6 ,=182606,a=3400,b=2800,L=6200,1.5t矿车,1.5/S12、ZDK622/4/12 ,=140210,a=3462,b=3588,L=7050,10t机车,3.5/S13、ZDK622/5/15 ,=111836,a=3768,b=4232,L=8000,10t机车,3.5/S14、ZDK622/6/25 ,=92744,a=4673,b=5027,L=9700,10t机车,5.0/S15、ZDK630/3/6 , =182606,a=3548,b=2852,L

15、=6400,1.5t矿车,1.5/S16、ZDK630/4/12 , =140210,a=3660,b=3640,L=7300,14t机车,3.5/S17、ZDK630/5/15 , =111836,a=3967,b=4333,L=8300,14t机车,3.5/S18、ZDK630/6/25 , =92744,a=4972,b=5128,L=10100,14t机车,5.0/S线路中心距设备类型及有关参数mm线路中心距mm设备类型轨 距车 宽直线段曲线段机车或底卸式矿车6001 0601 3001 6006001 2001 6001 9009001 3601 6001 9001 t矿车、1.5

16、t矿车(人力、串车运输)6008801 1001 3006009701 2001 4001 t矿车、1.5 t矿车(无极绳运输)6008801 2001 3006009701 2001 400单开道岔非平行、平行线路联接运输方式曲线半径600 mm轨距900 mm轨距机车运输12、15或2012、20、25或30串车运输6、9或129、12或15人力辅助运输4、69每列车的矿车数机车粘重固定式矿车t底纵卸式、底侧卸矿车t1.01.53.03.05.0单轨7 t架线式30 3514 168 t蓄电池式12 161410 t架线式17 1915 1712 1514 t架线式29 3426 30双轨

17、10 t架线式20 3020 22井底车场线路轨型、道岔及平曲线半径运输设备轨型mm轨型mm辙叉号码(M)平曲线半径m牵引设备类型矿车类型单开对称20 t以上机车5.0 t及其以上底纵(侧)卸式762、90038 436440 5014 20 t机车3.0 t底纵(侧)卸式762、90030 385、6430 355.0 t底纵(侧)卸式90030 386435 407 12 t机车1.0 t固定式600304、5315 201.5 t固定式600、762304、5315 201.5 t固定式900304、5320 253.0 t固定式900305420 253.0 t底纵(侧)卸式600、7

18、62305425 305.0 t底纵(侧)卸式600、900305、6330 407 t以下机车1.0 t固定式600224312 151.5 t固定式600、762、90022 304、5315 203.0 t固定式900304、5320 25无极绳绞车1.0 t固定式90015 224、5330 50非机械牵引1.0 t固定式60015 222、339 121.5 t固定式600、90015 223、439 123.0 t固定式900303、4312 15单开道岔非平行、平行线路联接名称图 示计算公式单开道岔非平行线路联接 = T = Rtan0.5m = +(b+T)sinsinM = bsin+RcosH = M-Rcosn = Hsinf = a+bcos-RsinKP = R180单开道岔平行线路联接B = Stanm = SsinT = Rtan0.5n = Ssin-Rtan0.5L = +B+TC = n-bKP = R180对称道岔线路联接B = 0.5Stan0.5T = Rtan0.25m = 0.5Ssin0.5b3 = b cos0.5n = m-TL = +B+TC = n-bKP = R360线路的平行移动 =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