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手法专题训练(修改版).ppt_第1页
表现手法专题训练(修改版).ppt_第2页
表现手法专题训练(修改版).ppt_第3页
表现手法专题训练(修改版).ppt_第4页
表现手法专题训练(修改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几种艺术手法的 辨析,曲径通幽 别有洞天,表现手法专项训练,2,文学类文本 高频考点,3,4,5,6,从体裁上看高频考点:近六年出的都是写人叙事的小说,但散文也应有所备考。 从内容来看高频考点: (1)梳理情节或人物情感变化(五次),概括内容,明确文章线索。 (2)人物形象分析(四次),(刻画人物的方法+人物性格特征概括)。 (3)标题的含义、标题的作用(四次)。 (4)品味句子及其表达效果(四次)。,7,(5)特殊段落的作用,如:开头、结尾(四次)、过渡段、主旨段等。 (6)分析表现手法,如:对比(两次)、伏笔(两次)、衬托、象征、欲扬先抑等。 (7)理解文章中心主旨。 另外,记叙类阅读

2、还应该备考: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抒情、描写、说明)、叙事的顺序(特别是插叙)、景物描写的作用等。文学类作品解答时应注意答题的规范性,条理性,及结合文本。,8,表现手法是什么?,9,表现手法 也称表现方法(或表达技巧),凡是能使文章整体或部分产生鲜明强烈的印象,达到感染读者的艺术效果的手段或方法,都可视为表现手法。如伏笔、对比、衬托、铺垫等手法。,10,常考表现手法,11,定义及作用,伏笔 定义:作品中前文对后文将要出现的内容预先作提示或暗示,后文再照应。 作用:使文章结构严密、紧凑,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突出人物的情感或精神品质。,12,衬托,定义:以本体外的物体陪衬本体,有正衬和反衬。 作用

3、:突出本体特征,作者情感,增强表现力。,13,对比,定义:把两个相反或相对的事物,或者一个事物的不同方面并举出来,互相比较。 作用:突出事物(人物)特征和情感,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14,铺垫,定义:为了表现主要写作对象而提前作渲染、陪衬、衬托(基础性描写) 作用:制造悬念,引人入胜,突出重点,使情节衔接自然紧密。,15,几种表现手法的 辨析 (领跑中考p162页),16,伏笔VS铺垫,1、从目的和作用上看,铺垫是衬托。作者尽管是在次要人物或事件上下功夫,其着眼点却是主要的人物或事件。伏笔是对将要在作品中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先作提示或暗示,使下文的情节不使读者感到疑惑,以求前后呼应。它常常与“

4、照应”配合使用,即所谓前有伏笔,后有照应。,17,2、从形态上看,为了达到衬托的目的,铺垫对起陪衬作用的部分往往大肆渲染,惟恐读者不见,因此,铺垫可以说是“显性”的;而伏笔呢,一般说来,贵在一个“伏”字,通常比较隐蔽,因而,伏笔是“隐性”的。巧妙的伏笔,在没有看到“照应”之前,貌似“闲笔”。 3、从位置上看,铺垫一般在文章开头,伏笔常见于文章中间。 4、铺垫所使用的笔墨往往较多,可谓浓墨重彩(当然,其程度不及对主要人物或事件的描写);而伏笔通常只是一两笔,点到为止,否则就失去了“伏”的意义。,18,对比VS衬托,对比,是两个事物相互比较而得出的结果,重在比较,从而让读者心目中有一个明显的差别。

5、 衬托,则是一个事物衬托另一个事物,有正衬,反衬之说,有时候内 含比较,但重在突出一方面特征。,温故知新,19,初中教材中很多文学作品 都使用了以上写法。,20,埋伏笔,那天早晨,我去上学,去得非常晚,我好害怕被责骂,特别是,韩麦尔先生跟我们说过,他要考一考分词规则,而我连头一个字都不会。这时,在我的头脑里冒出了逃学、去田野跑一跑的念头。天气是那么暖和,那么晴朗!我听见乌鸦在小树林边鸣叫,普鲁士人正在锯木厂后面的里贝尔草地上操练。所有这一切都比分词规则更吸引我,但我还是顶住了诱惑,加快脚步向学校方向跑去。,21,从村政府门前经过的时候,我看见许多人站在小布告栏前。这两年来,所有的坏消息,诸如吃

6、败仗啦,征兵征物啦,还有普鲁士占领军司令部发布的命令啦,都是从那里来的。我边跑边想:“又有什么事吗?” 当我跑着穿过广场的时候,正在布告栏前和徒弟一起看布告的瓦克特尔铁匠朝我高喊:“小家伙,不用赶得那么急;你去得再晚也不会迟到的!”我以为他在跟我开玩笑,便上气不接下气地跑进韩麦尔先生的小教室。 都德最后一课,引起悬念,埋下伏笔,22,爱莲说作者主要描写和赞美莲花,为什么又写了菊花和牡丹呢?这对写“莲”有什么关系? 用菊正面衬托,用牡丹反面衬托,表达了自己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保持高洁风格的思想感情。,衬托,23,故乡这篇文章中把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加以对比。,对比,24,铺垫,在同一水平线上,健壮

7、的公斑羚最多只能跳出五米远,母斑羚只能跳四米左右,而能一跳跳过六米宽的山涧的超级斑羚还没有生出来呢。斑羚飞渡,25,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斑羚要单个跳过六米宽的山涧是不可能的。为下文故事情节的展开作了铺垫。,26,真题再现 (领跑中考p166页),27,(2015年集中营的课堂)第2题:文章多处运用了伏笔的手法,请举一例,并分析其作用。 解题思路:解答本题,先了解什么是伏笔。伏笔是对将要在作品中出现的人物或事件,先作提示或暗示,以求前后呼应。本文中伏笔很多,伏笔的常见作用有(1)伏笔能使文章前后呼应,结构严谨。(2)伏笔能营造出一种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艺术效果。,28,(2015年集中营的课

8、堂)第2题:文章多处运用了伏笔的手法,请举一例,并分析其作用。 解题思路:(3)伏笔能增添小说情节的起伏波澜,使情节发展峰回路转、跌宕多姿,又能引人深思,深化小说的主题。(4)伏笔能突出人物形象、表现人物精神品格。找到一处,根据语境写出其主要作用即可。,29,答:例句:“凡是想逃跑的人,都会被处死并吊在营门外”为“谢达当即倒下,然后被拖出门外吊起来示众”埋下伏笔。作用(1)交代了谢达找到了巧妙传递情报的办法,使故事情节合情合理;(2)表现了谢达慷慨赴死的献身精神。,30,答题模式总结,31,伏笔:文章先写XX,为下文写XX埋下伏笔,使内容前后照应,情节紧凑,结构严谨。 衬托:用XX衬托XX,使

9、XX特点更突出,鲜明,增强表现力。 对比:把XX和XX对比,突出事物的特点或人物的XX性格、精神品质,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铺垫:先写XX,为下文XX作铺垫,制造悬念,突出重点,使情节衔接自然紧密。,32,表现手法专题训练,表现手法 专题训练 (领跑中考p158页第2题),33,(2014广东怯懦)第2题:第3段多处运用 对比手法,请举一例,作简要分析。 解题思路:对比在于突出差异,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羡慕舍友有父母关爱”与“她不希望父亲能来看她”、“舍友有父母寄来包裹和打来电话”与“她的没有”、“舍友与父母身远心近”与“她与父亲身近心远”、“舍友父母常关切自己子女”与“父亲没有看过她,只打过一次电话”都形成对比。答题时,举出一例即可,但注意一定要进行简要分析,也就是说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