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高三第四次联考语文试题D卷_第1页
福州市高三第四次联考语文试题D卷_第2页
福州市高三第四次联考语文试题D卷_第3页
福州市高三第四次联考语文试题D卷_第4页
福州市高三第四次联考语文试题D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福州市高三第四次联考语文试题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39分)1. (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中国古代书院作为一种教学载体及教育制度,与官学最重要的区别在于,其办学目的是“为教育的而非为科举的”。书院的教育模式大多因师因学而确立各自的办学方针、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及授课形式,最主要的教学环节便是老师升堂讲说、学生分斋授课。升堂讲说类似现代学校的课堂讨论,有主讲,有提问,还有辩难。分斋授课则指学生的大量时间是在斋舍或书楼自学,同时有师生间、同学间的相互切磋、质疑问难。南宋建康的明道书院规定,每旬“三八讲经,一六讲史”,“每月三课,上旬经疑,中旬史疑,下

2、旬举业”,讲经与讲史即为书院山长的升堂讲说,经疑与史疑实则为分斋授课。教学活动并非局限于讲堂与斋舍,祭祀、展礼、游览等都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书院以多种方式发挥老师启发、辅导学生读书自学的优良学风,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各书院在课程设置上也多因时、因地而制宜,但一般都包含经学、史学、文学、诗学、小学、算学、制艺帖括等内容。宋代各书院主要设置“五经”课程,南宋朱熹集注“四书”后,“四书”课程的设置更为普遍,元代书院大多以四书集注为必读教材。同时,书院也设置其他课程,例如,濮州历山书院特设医学,内乡博山书院特设数学、书法等。除四书五经外,学生也选修前四史、文选、杜诗等课程,有的书院还辟有“射圃

3、”以传授武学。大多数书院都重视作为传统教学内容的“展礼”教育。祭拜先师、朔望祭祀等教育,成为书院不可或缺的常规课程,体现尊师重道、崇贤尚圣的精神。在“仰而瞻其容,俯而读其书”的氛围中,学生养成了对先贤的景仰与礼敬之情,由此形成了书院崇圣尚礼、人格养成的尚德精神。书院教育中独具特色的会讲制与讲会制对书院体制产生了重要影响。书院会讲制实为各书院举行的学术性聚会或研讨会,含有对时人所关心的重大政治学术问题的讨论、讲辩之意。讲会制则是诸教育大师凭借书院以传播其学术思想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成为书院教学的重要组织形式。与会讲制作为学术交流活动的形式有别,讲会制实质上是一种学术团体组织。黄宗羲宋元学案东莱学案

4、载,南宋淳熙年间,在明州诸书院讲学的学者杨简、沈涣、吕祖俭、袁燮等人,组织举办了学术交流组织“四明讲会”,这不仅活跃了书院的教学活动,更促进了学术文化的发展。在“如何培养人”和“培养什么样的人”等方面,书院教育强调弘扬“义理之学、修养之道”,以人格教育、繁荣学术、人才养成、传授知识为培养模式。历代教育大师在大力倡办书院教育的实践中,都明确反对把书院办成攫取功名利禄的名利场,反对把专攻科举考试所需的文辞之学作为教学重点,而主张效仿古代圣贤“教学为先”的办学理念,把造就“得时行道、事业满天下”的经世济国之才作为培养目标。如南宋学者张械明确反对把科举利禄之学作为书院办学育人的指导思想。朱熹也说“建书

5、院本以待四方士友,相与讲学非只为科举计”,他为白鹿洞书院制定的学规,虽然要求书院必须为皇朝政治服务,把维护统治秩序的纲常伦理作为书院教育的方针,但同时更明确反对把“务记览、为词章、钓名声、取利禄”作为人才培养的标准,提出了“修身、处事、接物之要”的育人准则。针对官学和科举诱导士子“忘本逐末、怀利去义”的积弊,他强调书院教育应注重人格教育,提倡言行一致、克己为人、道德自律、修身养性等。中国书院教育注重弘扬中华民族正心诚意、修身为本,讲求经世致用、学术创新等的优良品德和传统精神,为中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书院文化不仅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方面发挥了不可泯灭

6、的作用。(选自张熙惟古代书院中的传统文化精神,有删改)(1) 下列关于“书院教育”的说法,符合本文文意的一项是 ( )A . 书院教育大多因师因学确立各自的办学方针、课程设置、招生及授课形式。B . 书院教学的主要环节是:以教师为主体的讲堂授课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斋舍自学环节。C . 书院教学场所是讲堂和斋舍,教学方式是老师启发辅导、学生读书自学。D . 书院教育都重视“展礼”教育,以达到培养“崇圣尚礼”精神的目的。(2) 下列说法符合本文文意的一项是( )A . 书院教育中形成的会讲制与讲会制,影响了书院的体制,也影响了官学。B . 历代教育大师们在办学实践中都反对把书院办成追名利、进官场的名利

7、场。C . 古代书院的办学目的是培养“得时行道、事业满天下”的经世济国之才。D . 宋代朱熹坚持人才必须为皇朝政治服务,不能冒犯纲常伦理秩序。(3) 请概括文中书院教育中会讲制与讲会制的不同点。2. (18分) (2015高一上双流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小题。能说会道也莫言胡殷红莫言的责编拉着我第一次去见莫言,是他的小说檀香刑刚刚交到出版社。他虽名“莫言”,我却早已“如雷贯耳”。很早之前,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到北京,我们中国作协宴请他时,除了鲁迅外,他居然百里挑一地只赞美了莫言,而且特别“精确”地把莫言的短篇小说列入世界前五位。莫言笑眯眯地坐在我对面,长成那样不能怨他,头发稀疏也不以人

8、的意志为转移,但挺壮一老爷们儿在前额头上别个彩色发卡,他自己是免得头发阻碍视力,而置别人的视觉感受于不顾就是他的不对了。伸出手来握,在他几十年的老手上,居然看到了儿童般的“胖窝窝”,翘起“二郎腿”,一只肉脚把旧皮鞋撑得鼓鼓囊囊。他的样子自由自在,可笑又可爱:烧包加得瑟。莫言看我直勾勾地盯着他的脑袋,憨态可掬地摸摸发卡,生怕我伸手把那劳什子扯下来,其实我也没那么勇。你想啊,挺著名的一个人物了,仍能保持身心的悠然自得,容易嘛!聊到他的中短篇,尤其是说到透明的红萝卜,我慷慨地奉献了我能表达出的所有溢美之词。然后,不无遗憾地问他,看样子你以后就写长篇了?没想到,我只问一句,莫言回了我一堆:长中短什么都

9、写,三匹马拉车。我总得从我熟悉的生活写起吧,自己身边的人,自己的亲人都是我小说中的人物。高密东北乡是我的故乡,屋边的街、村口的树、流淌的河,身边熟悉的一切总在我脑子里转。写别的地方,我也写不像啊。只要写长篇我都回老家,触景才生情嘛。莫言极狡猾地在媒体面前制造了一个不爱说话的“谎言”。其实,莫言嘴皮子利索得很,莫言“名不符实”。就说他在中国香港、韩国、日本的演说吧,那叫一个“全球化”,那叫一个得体,那叫一个轰动。莫言告诉我说,他的笔名是自己取的,是因为小时候动手打不过别人,就编顺口溜骂人,学校告到家里来,被爹娘合伙暴打过一顿。噢,莫言是记住了那次为多话而挨的打。开始写小说,就把名字里的一个“谟”

10、字拆开用,想警示自己少说话。我们聊了一个中午,我挤兑他这著名作家抽的是假烟,戴的是假名表,穿的也是假名牌,他这次回答倒简约了:可以省钱嘛。看来,别说见记者,他就是上电视,也是冬天大棉裤小棉袄,夏天布衬衫旧军裤,衣着审美水平“相当凑合”。30年前,魔幻现实主义在中国风行一时,百年孤独对莫言的影响可谓“巨大”,但30年后,莫言读到了它的不足,这表明了莫言的进步。他觉得马尔克斯和他有共同的缺点:都把短篇的情节写到长篇里去了。所以,提到“重复”这个问题,莫言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而且列数“老马”作品中的不足时,真能算倒背如流。在十月杂志颁奖会上,莫言的生死疲劳拔了头筹。他把古典小说章回体做成小说各章标题,

11、有人说他是“旧瓶装新酒,故弄玄虚”,可这个小伎俩确实是奏效了。尽管我也觉得莫言这么个写法,跟穿旗袍骑自行车似的。对此,莫言给了记者们一个非常合理的说法:我不是想创新出奇,是出于技术上的考虑。章回体的标题字数多,能全面地把这一章的内容概括出来,也希望读者能够通过阅读我的小说怀念起中国古典文学。大家听听,想通过个小标题就能让现代“哄客”们怀念古典文学,他也太会说辞了。但我确实认为,他让一个地主“猪狗不如”地“千年等一回”,等着做牛、做驴、做猪、做狗、做猴,这种奇思妙想只有莫言那个大脑袋能想出来,看似写历史,又像写现实。这部作品中,有让人读来笑得喷饭、也让人想哭的语言艺术,不服不行。可以说,莫言的每

12、部小说都是语言狂欢,感觉诡异,并且颇具庄子“鲲鹏万里”的想象力,细体味,含意都挺深的。正如他著文说他是在“捍卫长篇小说的尊严”。一个作家的创作风格与他本人的经历、性格、气质、心理密切相关。莫言从小懦弱,家里穷,常受人欺负,胆子还小,别说杀鸡,连看杀鸡都不敢,但他的作品却总是“杀气腾腾”。还要按心理学家分析,那一定是他童年“印痕”造成的,难怪他明明能说会道,又总要求自己“莫言”呢!(选自名人传记,有删改)(1) 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 . 莫言见到“我”时头上别着彩色发卡,是免得头发乱,并阻碍视力,他自己并不在意形象如何,但是怕我伸手把那彩色发卡扯下来。B . 莫

13、言从小懦弱,家里穷,常受人欺负,胆子还小,但他的作品却总是“杀气腾腾”;这种矛盾性也体现在他明明能说会道,却又要求自己“莫言”。C . 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在北京赴作协宴会时只赞美了莫言,并特别“精确”地把莫言的短篇小说列入世界前五位。D . 魔幻现实主义曾在中国风行一时。莫言读到百年孤独时就认识到了它的不足,认识到了马尔克斯和自己有共同的缺点都把短篇的情节写到长篇里去了。E . 本文作者在写自己采访莫言时,通过外貌、神态、动作描写等人物描写方法来展示出作家莫言独特的个性特征。(2) 文章段写了莫言的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3) 请赏析第段画线语句“尽管我也觉得莫言这么个写法,跟穿旗袍骑自行车似

14、的”,并指出其在文中的作用。(4) 结合全文内容,分析莫言创作的成功因素有哪些,并谈一谈这给你带来的启示。3. (12分) (2019高三上奉新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哨兵成征勋伪满洲国的讨伐队又进山了。听村里人说,这中共南满省委机关报编辑部就藏在这牛毛大山的密营里。这个南满省委直属的机关,除了发布最新的党的抗战指示和东北抗日联军在各地打击敌人的胜利消息外,还担负着另外一个任务,负责供给桓仁地区抗联战士穿的鞋子。牛毛沟的张皮匠就是做靰鞡鞋的高手。张皮匠做靰鞡鞋大多是用牛皮做,牛皮不够用时才用马、猪皮等。收来的皮张先要放到木头床子上用刀往下刮里子,然后把皮子放到装有石灰水的大缸里浸泡

15、七天至半个月的时间,等把皮子上的毛泡掉了,再用清水泡,去掉皮子上面的灰尘。泡好的皮子是柔软的,将皮子拿出来,搁进皮罩子里,底下放入草点着,用烟熏皮子,这就是熟皮子。熟好的皮子再用太阳晒,晒成老红色,然后再用铲子蹬,刮刀刮,将老红色蹬成杏黄色,裁成靰鞡坯子,将靰鞡坯子和靰鞡脸儿缝到一起,撤出鞋楦子就做出靰鞡鞋了。靰鞡鞋缝出来是敞口的,上面有块布,叫靰鞡腰子,用铁梳子将苞米叶子梳成一绺一绺的,或者用山上的靰鞡草,塞进靰鞡鞋里,靰鞡鞋上有靰鞡耳朵,将绳子从中穿过,脚穿进鞋里后,将绳子一紧,一道一道地缠在靰鞡腰子上,既暖和又轻便。东北地区冬天时天寒地冻,大雪插裆深,没有靰鞡鞋根本就出不了门。张皮匠做的

16、靰鞡鞋就是专门供应桓仁地区抗日联军的。这次进山的讨伐队有一百多人,带头的日军队长叫东日文信。一张驴脸上戴着一副近视镜,藏在镜片背后的目光永远是闪烁不定的。几次进山讨伐都是空手而归,他很是想不明白原因在哪里。情报上明明说的报社地点在何处何处,为什么他们一进山,抗联的人就找不到了呢?若说有人偷着给抗联送情报,就更不可能了,每次进山讨伐前,他都会在各个进山的路上布下暗哨,从来就没有看到过有人进山。他知道,今天进山了也抓不到抗联,但密探有情报,又不能不去。东日文信想偷个懒,让副队长带队进山找抗联,自己领着几个日本兵和伪军走进了张皮匠的家,他对中国人脚上穿的靰鞡鞋很感兴趣,想看看制作的工艺流程。张皮匠此

17、时正在熏皮子,蒿子草冒出的黑烟经过烟囱“咕嘟咕嘟”地在牛毛沟的上空飘荡着。屋子里充满了沤皮子的臭味。东日文信实在受不了这个味道,让伪军把张皮匠拉到了制作间,他要亲眼看看一双靰鞡鞋是怎么做成的。张皮匠很有耐心,把一张皮子如何做成靰鞡鞋的制作过程详细地讲解了一遍,然后又缝制了一双鞋,把自己脚上穿着的鞋脱下来,演示如何往鞋里絮草,怎么穿。把个小鬼子看得心痒,非要用新做的靰鞡鞋自己试一下,穿上后蹦了两下高,觉得这鞋比自己穿的军靴好,一是保暖,二是轻快,军靴太沉。黄昏时,进山讨伐的日伪军陆续回来了,结果还是扑了个空。东日文信很不高兴,撅着驴嘴,穿着这双靰鞡鞋,也没有给钱就走了。张皮匠看他们走远了,熏皮子

18、时就用苫房草了。望着牛毛沟上空飘荡的一缕缕轻柔的白烟,再看看峰峦起伏的大山深处,他露出了开心的笑。由于屡次讨伐不利,关东军要把东日文信送上军事法庭,东日文信不堪受辱,剖腹自杀了,他到死也没有弄明白,是谁、用什么办法给抗联报的信!(选自五女山2016年1期,有改动)(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开头只一句,“伪满洲国的讨伐队又要进山了”,语言简练,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敌军的行动,营造出紧张的气氛。B . 小说张弛有度,第二自然段到第五自然段按下敌军不表,介绍张皮匠的身份及张皮匠制作靰鞡鞋的工艺,让读者松了一口气。C . 小说地方特色浓郁

19、,写靰鞡鞋的制作工艺:泡皮、熏皮、晒皮、蹬皮、刮皮不厌其烦,主要表现了作者对东北地区这一特产的偏爱。D . 小说叙述不动声色,善于设置悬念,而结尾处东日文信的疑惑会使读者从头重读,再次体会。(2) 小说中的张皮匠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3) 小说中划线一段独具匠心,颇耐人寻味。请结合全文分析,谈谈有何作用。 二、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3分)4. (13分) (2016高三上日照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人君之欲平治天下而垂荣名者,必尊贤而下士。夫朝无贤人,犹鸿鹄之无羽翼也,虽有千里之望,犹不能致其意之所欲至矣;是故绝江海者托于船,致远道者托于乘,欲霸王者托于

20、贤。是故吕尚聘,而天下知商将亡,而周之王也;管夷吾、百里奚任,而天下知齐、秦之必霸也。纣用恶来,齐用苏秦,秦用赵高,而天下知其亡也。齐景公伐宋,至于岐堤之上,登高以望,太息而叹曰:“昔我先君桓公,长毂八百乘以霸诸侯,今我长毂三千乘,而不敢久处于此者,岂其无管仲欤!”弦章对曰:“臣闻之,水广则鱼大,君明则臣忠;昔有桓公,故有管仲;今桓公在此,则车下之臣尽管仲也。”杨因见赵简主曰:“臣居乡三逐,事君五去,闻君好士,故走来见。”简主闻之,绝食而叹,跽而行,左右进谏曰:“居乡三逐,是不容众也;事君五去,是不忠上也。今君有士见过人矣。”简主曰:“子不知也。夫美女者丑妇之仇也盛德之士乱世所疏也正直之行邪枉

21、所憎也。”遂出见之,因授以为相,而国大治。子路问于孔子曰:“治国何如?”孔子曰:“在于尊贤而贱不肖。”子路曰:“范中行氏尊贤而贱不肖,其亡何也?”曰:“范中行氏尊贤而不能用也,贱不肖而不能去也;贤者知其不己用而怨之,不肖者知其贱己而雠之。贤者怨之,不肖者雠之;怨雠并前,中行氏虽欲无亡,得乎?”无常安之国,无恒治之民;得贤者则安昌,失之者则危亡,自古及今,未有不然者也。明镜所以昭形也,往古所以知今也。夫知恶往古之所以危亡,而不务袭迹于其所以安昌,则未有异乎却走而求逮前人也。(节选自刘向说苑卷八尊贤,有删改)(1)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犹不能致其意之所欲至矣致

22、:达到B . 贱不肖而不能去也贱:地位低下C . 是故绝江海者托于船绝:横渡D . 怨雠并前,中行氏虽欲无亡,得乎雠:同“仇”,仇恨(2)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 登高以望,太息而叹秦人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B . 中行氏尊贤而贱不肖,其亡何也?其孰能讥之乎?C . 遂出见之,因授以为相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D . 水广则鱼大,君明则臣忠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3) 下列对文中划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夫美女者丑妇之/仇也/盛德之士乱世/所疏也/正直之行邪枉/所憎也B . 夫美女者丑/妇之仇也/盛德之士乱/世所疏也/正直之行邪/枉所憎也C .

23、 夫美女者/丑妇之仇也/盛德之士/乱世所疏也/正直之行/邪枉所憎也D . 夫美/女者丑妇之仇也/盛/德之士乱世所疏也/正/直之行邪枉所憎也(4) 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作者认为人君树立功名、成就霸业抑或破家亡国、身败名裂,根本的原因在于能否尊贤而下士。B . 齐景公感慨自己有三千辆兵车却不敢在宋国久留,弦章告诉他,要多有几个管仲一样的贤臣就好了。C . 杨因是一个有争议的人,而赵简主用鞭辟入里的分析力排众议,委以重任,表明赵简主能够尊贤用贤。D . 孔子认为尊贤与贱不肖是治国的重要方略,中行氏因为“尊贤而不能用”,“贱不肖而不能去”而导致灭亡。(5) 把文言文阅读

24、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人君之欲平治天下而垂荣名者,必尊贤而下士。夫知恶往古之所以危亡,而不务袭迹于其所以安昌,则未有异乎却走而求逮前人也。三、 诗歌鉴赏 (共1题;共6分)5. (6分) (2015浙江模拟)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2)题。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据财不能以分人者,不足与友。守道不笃,遍物不博,辩是非不察者,不足与游。本不固者末必几,雄而不修者,其后必惰。原浊者流不清,行不信者名必耗。名不徒生,而誉不自长。功成名遂,名誉不可虚假,反之身者也。(墨子修身)(1) 源自这段文字的成语有_。(2) 墨家提出了哪些修身的内容?你认为修身最重要是什么?四、 默写

25、(共1题;共10分)6. (10分) (2017高一上山西月考)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诗经氓中的女主人公解释自己推迟婚期的原因的两句是:“_,_。” (2) 诗经氓中以“桑”喻女子青春年华的句子是:“_,_”。 (3) 诗经氓以易触发女主人公回忆起相恋场景的哀景来抒写女主人哀情的句子是:“_,_。” (4) 诗经氓中写男子的爱情没有定准,感情不专一的两句是:“_,_。” (5) 诗经氓中表现女子悔恨多于哀伤,决绝而不留恋,体现了她刚烈的性格特点的语句是:“_,_”。 五、 选择题 (共3题;共6分)7. (2分) 下列加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 你那种漠不关心班集

26、体的态度是不对的,应该尽快转变。B . 不一会儿,妈妈就把杂乱不堪的房间收拾得干净整齐,简直是妙手回春。C . 单鑫和他的几个同学单枪匹马 , 参加微软Win-dows Phone 8创新开发大赛,获得2013中国区总决赛一等奖。D . 知识愈浅薄的人愈是夸夸其谈 , 知识愈渊博的人则往往出言谨慎。8. (2分) (2017高二下馆陶期末)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 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影响下,未来5年,中国对外投资将超过5000亿美元,出境游客数量约5亿人次,周边国家以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将率先受益。B . 电视连续剧人民的名义,没有小鲜肉,有的是40多位资深老戏骨的倾情演绎

27、,却名副其实成为收视口碑双赢的热播剧。C . 据中国青年报社调查显示,642%的受访者反映自己身边存在“咆哮妈妈”,妈妈们歇斯底里的批评,对孩子造成的伤害非常严重。D . 面对频频发生的踩踏事件,许多专家认为,对学生进行良好习惯的培养和逃生技能的训练是避免不发生此类事件的关键。9. (2分) (2017高一下潮南期中) 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衣服越穿越旧,车子越开越多,碗,却是常用常新。师傅说瓷器出炉时是用很多光滑的鹅卵石打磨的。碗接受鹅卵石的打磨,接受生活的打磨是美味佳肴, 残羹冷炙,碗先替我们尝到其中的滋味。A . 然而不仅还要不论还是总是B . 但是既要又要无论或者只有C . /一边一边或者或者都是D . /不但而且即使或者总是六、 语言表达 (共2题;共7分)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