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市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I)卷(考试)_第1页
拉萨市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I)卷(考试)_第2页
拉萨市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I)卷(考试)_第3页
拉萨市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I)卷(考试)_第4页
拉萨市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I)卷(考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拉萨市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7题;共18分)1. (2分) 选出“乃”字作代词的一项( )A . 圣主乃吾辈所共事之主B . 至七月,乃扶病入觐C .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D . 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2. (2分) 下面各组句子句式都相同的一组是( )A . 相如闻,不肯与会太常遣错受尚书伏生所赢乃夷门抱关者也B . 君何以知燕王小人哉程婴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C .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乃先请,为儿所卖而君幸于赵王D . 淳于髡说之以隐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于廷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3. (2分) 下列划线词

2、语的活用相同的一项是( )A . 粪土当年万户侯/上食埃土B . 吾从而师之/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C . 非能水也/用心一也D . 而耻学于师/小学而大遗4. (2分) 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 . 已而大鱼食之,牵巨钩, 没而下。B . 夫揭竿累,趣灌渎,守鲵鲋。C . 破癕溃痤者得车一乘,舐痔者得车五乘。D . 王说之,益车百乘。5. (2分) (2019高二上绍兴期中) 下面各项中加下划线词语不全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A . 最难调护,最要扶持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B . 则告诉不许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C . 臣之辛苦恨私心有所不尽D . 列坐其次 海运则将徙于

3、南冥6. (2分) (2019高三上丰县月考) 下列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诗经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七月相当于公历的八月,流火是说大火星的置已由中天逐渐西降,表明暑气已退。B . 逍遥游中,“适莽苍者,三餐而反”中的“三餐”指的是一天。而“旬有五日而后反”中一“旬”是十天。C . “布衣之交尚不相欺”中的“布衣”指麻布衣服,代指老百姓,在古文中黎首、黔首、黎民、庶民、孤、孺人都有百姓的意思。D .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中,“禊”是古代的一种祭礼,古时以三月上旬的“巳”日为修禊日。“禊事”是古代的一种风俗,三月三日人们到山上洗濯,嬉游,以祈福消灾。7. (

4、6分) (2017江苏模拟) 你所在的班级拟开展一次“流行风古典味”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1) 请写出本次活动的目的。(2) 请为本次活动写一条宣传标语。(3) 请以你熟悉的一首流行歌曲为例,分析其中蕴含的古典味。(4) 你觉得可以通过哪些具体方式来开展活动?请写出至少两项活动。二、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18分)8. (6分) (2017高三上双峰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老子其人其书的时代,自司马迁史记以来即有异说,清代学者崇尚考据,对此议论纷纷,如汪中作老子考异,力主老子为战国时人,益启争端。钱穆先生说:“老子伪迹不彰,真相不白,则先秦诸子学术

5、思想之系统条贯始终不明,其源流派别终无可言。”大家都期待这个问题有新的解决线索。过去对于古书真伪及年代的讨论,只能以材料证明纸上材料,没有其他的衡量标准,因而难有定论。用来印证老子的古书,大多受到辨伪家的怀疑,年代确不可移的,恐怕要数到韩非子吕氏春秋和淮南子,但这几本书成书太晚,没有多少作用。近年战国秦汉简帛书籍大量出土,为学术界提供了许多前所未见的地下材料,这使我们有可能重新考虑老子的时代问题。1973牛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内有老子两种版本,甲本字体比较早,不避汉高祖讳,应抄写于高祖即帝位前,乙本避高祖讳,可能抄写于文帝初。这两本老子抄写年代都晚,无益于老子著作年代的推定,但乙本前

6、面有黄帝书四篇,系“黄”、“老”合抄之本,则从根本上改变了学术界对早期道家的认识。郭沫若先生曾指出,道家都是以“发明黄老道德意”为其指归,故也可称之为黄老学派。老子和黄帝书是道家的经典,在汉初被抄写在老子前面的黄帝书显然在当时公众心目中已据有崇高位置,不会是刚刚撰就的作品。同时,黄帝书与申子、慎子、韩非子等有许多共通文句,而申不害、慎到、韩非三人均曾学黄老之术,这些共通之处可认作对黄帝书的引用阐发。申不害和慎到的年代,前人推为战国中期,黄帝书不应更晚。至于皇帝书与老子的共通之处也甚多,如黄帝书经法篇云“王天下者有玄德”,什么是“玄德”,文中未见解释,查老子五十一章:“生而不有,为而不持,长而不

7、宰,之谓玄德。”帛书所讲“玄德”显然由此而来。此例甚多,那么为皇帝书所称引的老子必须再早上一个时期,也就是不会晚于战国时期。古书中有关老子和孔子关系的记述很多,但矛盾和可疑之点不少。近来有陈鼓应先生老学先于孔学一文,专门讨论论语受老子的影响,用以证成“老子成书早于论语”。如论语卫灵公:“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无为而治”是老子的学说,细味孔子的话,是讲唯有舜称得其无为而治,很像是针对已有的学说而发,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朱熹指出:“或人所称今见老子书。”因此这一条是论语引用老子的铁证,而且是对老子的批评。从这

8、些情形来看,古书所记老子长于孔子,可以认为是确实可信的。(摘编自李学勤老子的年代)(1) 下面关于作者写作本文的原因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 从司马迁史记开始,关于老子和老子一书的时代问题就有不同说法。清代汪中作老子考异以后,学者们更加纷争不已。B . 钱穆说过:如果老子其人其书的时代不明,那么先秦诸子学术思想的联系和发展就无法弄清,老子和道家的源流、派别也无从谈起。C . 以前用来印证老子的古书,大多本身就被人指为伪书。韩非子、吕氏春秋等虽然年代确凿无疑,但是成书太晚,也无济于事。D . 近年来战国秦汉简帛文献大量出土,给学术界提供了许多纸上材料以外的东西,这使得老子和老

9、子一书的时代问题有了解决的可能。(2) 下面解释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 虽然从字体和避讳来看,马王堆汉墓老子帛书甲本和乙本的抄写年代可以大致确认,但是这对于老子著作的推定没什么用处。B . 黄帝书和老子有许多相似的语句,但许多名词的解释只见于老子而不见于黄帝书,所以老子成书应该早于黄帝书。C . 陈鼓应曾撰写老学先于孔学一文,指出论语中多有受到老子影响之处,其目的是证明老子一书的产生比论语早。D . 老子有“以德报怨”之说,所以“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一句应该是论语引用老子的铁证,并且是对老子的批评。(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10、 A . 对于古书真伪和年代问题,本文采用了两个方面的证据来证明,即不但有古书上的材料,还加上了考古发掘的地下材料,从而增强了论证的力量。B . 道家以“发明黄老道德意”为其指归,马王堆汉墓老子帛书乙本是“黄”、“老”合抄之本,这证明在西汉初年黄老学派已经形成。C . 申不害、慎到、韩非都学过黄老之术,他们著作的语句与黄帝书也多有相同相似,可见这三人的引用阐发,与黄帝书后来享有崇高地位极有关系。D . 论语引用老子“无为而治”等语,并加以阐发,这不但证明老子年长于孔子,大概也能印证史书上孔子曾经问学于老子一事。9. (12分) (2020高三上商洛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箫之韵梁晓

11、声时下,文化人士的这个协会那个协会,都搬入文化局新盖的机关楼里了,腾出的那些房子,租作酒楼、洗浴中心什么的。美术家协会的房子由一位五十几岁的副主席承包,改造成了画廊。前不久,我应友人相邀,前往画廊,赴茶聚,幸会了那位副主席。他姓谭,留髯,穿唐装,着布鞋,形象特古代。一隅,有白发翁抚古琴,仙风道骨,其调袅宛。友人言:“今日谭先生高兴。”问何故?答曰:“近来售画频频。”谭先生忽然问我:“怎么不发高论?”我笑道:“听琴。”谭先生神情郁悒,轻叹一声,正欲开口,有人制止:“万勿再提小穆。”众人一时默然,各动怀想之容友人送我归至宾馆。我忍不住问小穆何人?友人说,谭先生创办画廊之初,公开招聘善箫者,结果一下

12、子就吸引了近百名应聘者,但都难令谭先生满意。这过程中谭先生收到一封求职信写信人声明,自己是个只哑不聋的哑巴。因为都不满意,谭先生就想起了那封信。即日下午,一个面容清秀的小青年出现在谭先生面前。谭先生给了他一支笔,两页纸。先问青年姓甚名谁,何方人氏,青年写出自己的名字“穆小小”,接着写了“保密”二字。又问师从,笔答“父亲”。其字娟小,笔画工整。再问其父艺从何来?似有所讳。半页纸没写满,谭先生已无心多问,命吹来。青年唇触之际,箫音悄起。但觉五声曼妙,缠绵低回,如诉如泣,似怨似慕。欣录之。谭先生刚刚创业,急于收回投资,处处精打细算。对于小穆的薪水,也不例外,月付三百元而已。每到一小时另付50元。小穆

13、默然认可。且要求不论早晚,随传随到。自用小穆,谭先生的财运,一月旺过一月,却连为小穆定做的一套服装,也从定薪里照单扣钱。画家画商,凡听过小穆吹箫的,无不大加称赞。谭先生得意,小穆知足。两周后,不知从哪儿来了一个修鞋的老头儿,在画廊门旁摆开了摊位。谭先生命手下捧人。老头儿作揖打躬,苦苦哀求。恰逢小穆前来赶场。老头儿求小穆乞情。小穆自然没开口,凝视谭先生。谭先生禁不住那凝视,说好吧好吧。从此,画廊门前也多了一道“风景”。修鞋摊与画廊自是很不和谐的,但人们的眼渐渐看惯了,也就接受了。那老头儿,有点儿怪。小穆不到,不见他的影子。小穆来,他也出现。不知不觉到了冬季。有天晚上,飘降大雪。那老头儿袖着双手,

14、缩着颈,冻得咝咝哈哈的还自说自话:“雪正下着呢,我可不走”谭先生睁一眼闭一眼地装没看见。小穆塞给他一纸条,上面写着:“老板,我可以给那大爷一杯热茶吗?”谭先生愣了愣才答应。春节前几天,有位美籍华人画家,慕名前来办画展。剪彩之后,箫声幽幽。画家说,这才像画展。突然马路上传来刺耳的急刹车声,有人喊:修鞋的老头儿被轧了!箫声顿停,小穆尖叫着不顾一切冲出了画廊哭喊:“爸呀!爸呀!”人们正疑惑,墙根那儿有一个苍老的声音也喊:“女儿!那不是我呀!我在这儿呢,好好的。小心你自己别被车撞了呀!”小穆抱紧他,一通哭几分钟后,父女二人,一个背着修鞋的破箱子,一个抹着泪。在人们怀疑的目光注视下相伴而去谭先生愤怒极了

15、,深觉自己大丢面子,遗落笑柄数日后谭先生收到了小穆的信。她承认自己欺骗了他,说她的姐姐患了癌,她和父亲背井离乡四处闯荡,实指望能挣到替姐姐治病的钱最后请求原谅谭先生不相信,撕了。仅隔一夜,却又信了。再隔一夜,竟自我谴责得不行。后悔有时月入数万元,怎么对一个女孩儿那等小气他经常拨“小穆”的手机号,发了几十条短信,再也联系不上了。友人最后讲,谭先生的画廊里,还会有人弹古筝、古琴,甚至吹萨克斯,但再也听不到箫音了。因为谭先生觉得,别人吹得都不如“小穆”好,尽管有人的水平比“小穆”高多了友人吐尽一口烟后,问:“也有人认为,世道不古,人心诡诈。那父女二人没将画廊的画盗走批,已算谭先生幸运。你怎么看?”我

16、想了半天,老实回答:“不好说。”是的,对于世道,对于人心。我近年来也每每难以判断了那天夜里我连续做梦:先梦见自己变成了谭先生,并且找到了“小穆”,将她接回画廊,从此好生对待。又梦见自己变成一位富商,获得了“小穆”的下落,暗中向她父女二人捐了一大笔款。或者,接着做下去会是那父女二人盗画的梦,还没开始做,却醒了(有删改)(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开头一段交代了时代背景,为下文美术家协会谭副主席一心经营画廊谋取利益而忽视了小穆的艰难做了铺垫。B . 文中“万勿再提小穆”一句产生了悬念,既激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也自然引出对小穆故事的叙述。C . 小说

17、多处运用了伏笔手法,如“面容清秀的小青年”“其字娟小,笔画工整”等,都为下文揭示其女性身份埋下伏笔。D . 谭先生“经常拨小穆的手机号,发了几十条短信”,因为他还心存疑虑,想确定小穆信上所写的内容是否真实。(2) 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小穆”这一人物形象。 (3) 小说用“我”的梦境作结,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10. (11分) (2020包头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王谊,字宜君,河南洛阳人也。父显,周凤州刺史。谊少慷慨,有大志,便弓马,博览群言。周闵帝时为左中侍上士时大冢宰宇文护执政势倾王室帝拱默无所关预有朝士于

18、帝侧微为不恭谊勃然而进将击之其人惶惧请罪,乃止。 自是朝士无敢不肃。岁余,迁御正大夫。丁父艰,毁瘁过礼,庐于墓侧,负士成坟。 岁余,起拜雍州别驾,固让,不许。武帝即位 , 授仪同,累迁内史大夫,封杨国公。 从帝伐齐,至并州,帝既入城,反为齐人所败,左右多死。谊率麾下骁雄赴之,帝 赖以全济。时帝以六军挫衄,将班师。谊固谏,帝从之。及齐平,授相州刺史。未 几,复征为大内史。汾州稽胡为乱,谊率兵击之。帝弟越王盛、谯王俭虽为总管, 并受谊节度。其见重如此。及平贼而还,赐物五千段,封一子开国公。帝临崩,谓 皇太子曰:“王谊社稷臣,宜处以机密,不须远任也。”皇太子即位,是为宣帝。惮谊刚正,出为襄州总管。及

19、高祖为丞相,转为郑州总管。司马消难举兵反,高祖以谊为行军元帅,率四总管讨之。军次近郊,消难惧而奔陈。于时北至商洛,南拒江淮,东西二千余里,巴蛮多叛,共推渠帅兰雒州为主。雒州自号河南王,以附消难,北连尉迥。谊率行军总管李威、冯晖、李远等分讨之,旬月皆平。高祖以谊前代旧臣,甚加礼敬,遣使劳问,冠盖不绝。以第五女妻其子奉孝,寻拜大司徒。谊自以与高祖有旧,亦归心焉。及上受禅,顾遇弥厚,上亲幸其第,与之极欢。太常卿苏威立议,以为户口滋多,民田不赡,欲减功臣之地以给民。谊奏曰:“百官者,历世勋贤,方蒙爵土,一旦削之,未见其可。如臣所虑,正恐朝臣功德不建,何患人田有不足?”上然之,竟寝威议。开皇初,上将幸岐

20、州。谊谏曰:“陛下初临万国,人情未洽,何用此行?”上戏之曰:“吾昔与公位望齐等,一朝屈节为臣,或当耻愧。是行也,震扬威武,欲以服公心耳。”谊笑而退。寻奉使突厥 , 上嘉其称旨,进封郢国公。(选自隋书王谊传)(1)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周闵帝时/为左中侍/上士时大冢宰/宇文护执政/势倾王室/帝拱默无所关预/有朝士于帝侧微为不恭/谊勃然而进/将击之/B . 周闵帝时/为左中侍上土/时大家宰宇文护/执政势倾王室/帝拱默无所关/预有朝士于帝侧/微为不恭/谊勃然而进/将击之/C . 周闵帝时/为左中侍/上士时大家宰宇文护/执政势倾王室/帝拱默无所关预/有朝士于帝侧/微为

21、不恭/谊勃然而进/将击之/D . 周闵帝时/为左中待上士/时大家宰字文护执政/势倾王室/布拱默无所关预/有朝士于帝侧微为不恭/谊勃然而进/将击之/(2) 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坟墓:坟,本指高出地面的土堆。古时为亡者筑土为坟,穴地为高,后通称“坟墓”。B . 即位:开始做帝王或诸侯,与此相同的词还有“登基”“即祚”“践祚”等。C . 冠盖:原指古代官吏的帽子和车盖,在本文中代指前往王谊家登门拜访的达官显贵。D . 突厥:中国西北与北方草原地区继匈奴、鲜卑、柔然以后又一个重要的游牧民族。(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22、. 王谊为臣尽忠,为子尽孝。在权臣当道的朝堂上敢于挺身而出维护王室尊严:父母去世后,能够背土成坟,建屋守孝。B . 王谊为人刚正,功高震主。武帝时,他建立了不世之功,致使宣帝即位后对他颇为总惮,将他调离京城外放为官。C . 王谊带兵有方,指挥若定。他带领行军总管李威等人分路讨伐叛军,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平定了大规模的叛乱。D . 王谊见识高明,深受赏识。在苏威建议减功臣之地给百姓一事上,他从稳定朝政的角度远谋深虑,皇上对他独到的见解也深以为然。(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题译成现代汉语。 及上受掸,顾遇弥厚,上亲幸其第,与之极欢。谊谏曰:“陆下初临万国,人情未治,何用此行?”四、 诗歌鉴赏 (共1题

23、;共7分)11. (7分) (2017高二上吉林期末)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宿池州齐山寺,即杜牧之九日登高处杨万里我来秋浦正逢秋,梦里重来似旧游。风月不供诗酒债,江山长管古今愁。滴仙狂饮颠吟寺,小杜倡情冶思楼。问着州民浑不识,齐山依旧俯寒流。(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A . 诗题中的“九日”与“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一词描述的是同一个节日,古人喜在此佳节登高远望,啸咏骋怀。B . 本诗首联点明来秋浦(即池州)的时间和自己对这里的向往,以实为梦,以新游为旧游,写出对此地的亲切感情。C . 颈联中,“谪仙”诗风豪放,“小杜”放荡不羁;前者写出过“直挂云帆济沧海”“

24、风雨不动安如山”等名句。D . 颔联“风月不供诗酒债”,风月,指自然景物,作者意指留恋山水、纵情美酒会让人消磨意志,不思进取。E . 诗人登临杜牧曾登高之处,运用拟人、用典等手法,既详细描绘了池州的美好风光,又表达了对先贤的景仰与追思。(2)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五、 情景默写 (共1题;共3分)12. (3分) (2019高一上温州期末)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 _,无以至千里;(荀子劝学) (2) _,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 (3)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_。(韩愈师说) (4) 位卑则足羞,_。(韩愈师说) (5) 舞幽壑之潜蛟,_。(苏轼赤壁赋) (6) 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_。(杜牧阿房宫赋) (7) 嗟乎!一人之心,_。(杜牧阿房宫赋) (8) 乱石穿空,_,卷起千堆雪。(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9) 人间如梦,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六、 语言表达 (共1题;共1分)13. (1分) (2019高二上大庆期中) 用一句话归纳下面材料的主要内容,不超过30个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