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语文论文之适度模糊:阅读教学的应有意识 适度模糊:阅读教学的应有意识浙江玉环玉城中学(317600) 王针桂【摘要】阅读活动本质上就是一种接受和加工语言信息的复杂的模糊思维活动,片面地追求精确化的教学无疑是将语文阅读教学引向死胡同。语文的模糊性特征体现在语言文字、文学形象、作品主题、阅读心理等方面,在阅读教学中倡导智谋的模糊,是引导学生回归文本、张扬性灵的有效尝试。【关键词】阅读教学模糊性模糊艺术由于受功利实用主义价值观和工具理性主义思潮的影响,语文教学中过度定量化、技术化、精确化的现象普通存在:教师将备课着力点放在梳理知识点、研究标准答案上,为制造“标准件”而设置统一的目标模式;教学进程中以
2、理科式的条分缕析肢解原本文意贯通、浑然一体的文本,极力探讨所谓的微言大义;教学评价时妄图充当文本解读的权威,以非此即彼的二元阐释和直奔主题式的明确宣示取代学生获得原汁原味的阅读权利。片面地追求精确化的教学无疑是将语文教学进一步引向死胡同,它妨碍了学生语言直觉感受能力的发展,也造成了学生审美感觉的钝化。在阅读教学中倡导适度的模糊,是引导学生回归文学欣赏、获得个性阅读的固有真义。理由之一:语言文字的模糊多义【分析】语言是文本的构成要素之一,语言又是模糊信息的载体。如果说科学语言旨在消除歧义以达到明晰的目的,那么文学语言就是为了增加含蓄性而着意追求一种“意在言外”的模糊性效果。而且文学语言较之科学语
3、言具有更大的弹性和张力,追求意指的多向性,能够给人留下开放性的解读空间。概括地说,汉语言的模糊多义主要体现在语音、语义和语法等方面。语音方面,由于汉语中同音异字词很多,特别是相同的词句用不同的语调、语气说出来,有时意义会发生很大变化。如“你好”二字,在不同的语气语调中,可以表示问候、招呼,也可以表示赞扬、感谢,但在特定场合下用特殊语气表达,却可以表示反讽、嘲弄责备乃至仇视的态度。在红楼梦中黛玉临死前以凄楚语调喊出“宝玉,你好 ”时,这两个字所蕴含的意义是无比丰富深沉而极其模糊的。到底是你“好狠心”“好可悲”还是你“好傻”呢?其中流露的是怨恨、绝望,还是祝福?人们无从知晓。可见,即使在最表层的结
4、构语音语调层面上,已具有意义的模糊性,那种想为此求得一个精确之解的努力都是徒劳的。语义方面,汉语言具有语言内涵的多义性、外延的不清晰性、量上的不确定性和结构上的相对性等特点。单从汉语词汇的多义特征来说,就静态的语言义来看有基本义、引申义、比喻义、色彩义等,运用时有动态的语用义(搭配义、语气义等)、修辞义(双关义、婉曲义等)、文化义(风俗、民情等),这种多层次性、多指向性无一不带来意义上的模糊。语文阅读材料中的语言模糊现象可谓比比皆是。语法方面,更能体现汉语言模糊性的这种优越性。西方语言受逻辑思维影响,体现在重视语法结构、词类与句法应用上。而汉语虽然遵循基本的语法规则,但又不受语法的限制,允许使
5、用不完全正确、貌似矛盾的句子。如“(孔乙己)大约的确死了”“为了忘却的纪念”,朱自清先生荷塘月色中“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得是个自由的人”等等。季羡林先生曾以温庭筠的名句“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来说明模糊语言对诗词创作的重要性。他说:“这两句诗十个字列举了六件东西,全是名词,没有一个动词。用西方的语法来衡量,连个句子都成不了,这六件各不相干的东西平铺直叙地排列在那里。它们之间的关系一点也不清楚,换句话说是模模糊糊。然而妙就妙在模糊,美就美在模糊。”【启示】语言不是单纯的工具载体,而是意识、思维、心灵、情感、人格的形成者。韩军说:“语言本身不仅仅是一种工具,还
6、是人本身,是人的一部分,它不是外在于人的客体,而是主体;不仅仅是器用,还是道体。它满含主体情感,充满人生体验。”语文阅读教学应树立正确的“语言理解”观,妄图把文章分割成一个个的词语和句子,然后按图索骥去逐句落实句中每一个字词的明确意旨,便会使语文失去应有的朦胧模糊之美。阅读教学是要关注语言的落实,但这只是阅读的起点而非终点,学生在学习语言而非研究语言,更不都是要成为语言学家。因此对于文本中随时随处可见的模糊语言,要彰显其不确定性和思辨性,充分发挥隐喻和联想在语文学习中的联结功能,多多引领学生在“亦此亦彼”的多值逻辑中感受汉语言文字的妙趣。理由之二:文学形象的虚实相生【分析】文学是通过塑造形象来
7、表达作者思想与情感的,由于文学形象通常具有虚实相生、复杂多元、含蓄蕴藉等特点,这使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充溢了太多的模糊难解。形象可以分为典型、意象、意境三部分内容。作家总是以塑造典型为己任,读者阅读也总是被生动形象的典型所感染。给人留下印象最深的也往往是不朽的典型形象,如教材中的阿Q、祥林嫂、林黛玉、哈姆雷特等等。例如,阿Q之所以具有永恒的魅力,就在于阿Q的性格不是一个非此即彼的艺术典型单一体,而是一个具有模糊性的立体圆整型人物。当阿Q正传问世之初,很多人不是认为阿Q象某某,就是认为鲁迅在影射自己。其实,鲁迅先生在塑造阿Q这个形象时,是采取了“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的模糊综合方式。意象的主要特征是
8、“不确定性”。就其功能而言,它们都远远大于语言,都充满着“空白”,充满着朦胧性和不定性,并任由一代代读者根据自己的体验去填补,去确定。我国古典文学无不醉心于意象的营造。意象的模糊性表现在有时同一个意象可能代表不同的意思。比如“水”多用比照人类情感或历史流程,李白的“桃花潭水”和马致远的“小桥流水”讲的是情感,苏轼的“大江东去”和辛弃疾的“郁孤台下清江水”说的是历史的流程。另外一种情况是同一个意思也可以用不同意象来表示。如同样是表达愁,有人言愁深似海,有人说愁细如丝、乱如麻,还有人说愁如烟草、如风絮、如梅子黄时雨。可见,意象是清晰与模糊的结合,也是虚与实的相生。意境是作家主观情感与客观物境相互交
9、融而创造出来的虚实相生、韵味无穷、能够开拓出无限审美空间的艺术境界。由于作家心理态势、思想情感、意识过程本身是复杂、波动和流变的,使意境往往呈现出一种或朦胧涵咏或飘逸灵动,不能一语道破的状态。意境的模糊,在古典文学中俯拾皆是:“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读来使人脑海中浮现一幅迷蒙缥缈的图景,产生一种恬淡超远的心境,其中的模糊信息,意味隽永。【启示】作家无论是对典型的塑造,还是对意象、意境的经营,都擅长用虚实相生的手法,以达到模糊与清晰的辩证统一。这儿的“实”是确定,“虚”是模糊;“实”是有限,“虚”是无尽的。中国古典诗词讲究意境美,诗词名句只有依靠整体的审美意境才能获
10、得生命力。学生对文本意境美的感悟正好与模糊学讲求整体把握、综合描述的思想精髓相契合,教学时充分运用感悟与意会的方法,能够使学生体验到丰富含蓄的情感,追求到心领神会的效应。理由之三:作品主题的复杂多元【分析】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习惯于从活生生的文章中概括出理性的、抽象的中心思想或主题思想,再加以模式化的表达,似乎这就是作品的意蕴,而且这种意蕴分析大多热衷于指向作品的社会政治意义。但是文学作品的意蕴,既有社会的、政治的、道德的意义,也有现实的、历史的意义,更有心理的、情感的意义。从作家主体而言,作品的意蕴,乃是其思想、意识、情感的综合体。一部有着深广内涵的文学作品,它的任何一方面都可以成为审美对象
11、,即从不同角度分析,它所表现的主题都是不同的。我们怎能给复杂多元、具有无限意义的作品下一个固定的结论呢?根据模糊集合论的观点,文本主题的多元倾向会给作品带来模糊性,人们并不因为作品主题的模糊感到遗憾,反而会因模糊的吸引向更为悠远的艺术境地。多年来,专家学者对雷雨主旨的研究,有持“旧家庭的揭露和批判说”的,有持“人性的沉沦和挣扎说”的,也有持“命运的神秘和不可抗拒说”的,甚至有人发现了其中的宗教意识等等,都没有一个定论。原因在于雷雨讲的什么,甚至“连曹禺自己都说不清楚”,“我初次有了雷雨一个模糊的影像的时候,逗起我的兴趣的,只是一两段情节,几个人物一种复杂而又原始的情绪。”(雷雨序)但是好就好在
12、,雷雨是一种谁也说不清楚的作品。一部伟大的作品必然是体现出人性的极其丰富。人性的丰富任谁也说不清楚,正因为说不清楚,它才成为一部说不尽的伟大艺术作品。【启示】课堂教学作为师生双方的互动活动,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对话与合作的过程。教师在课前预设的目标只能是一个起点,而不是控制课堂教学进程的制高点;只是一个应然的结果,而不是教学必然达到的实然目的;只是为课堂教学的进行提供一个基本的参照系和框架,而不是固定的、不可逆转的程序。从这点上看,基于文本主题的复杂多元,教学时便不可能以单一某种方式“预设”“指示”学生在文本解读中的不断生成,“非指示性”“非预设性”教学是符合模糊教学思想的一种体现。再者,语文
13、教材也非不可挑战的金科玉律,学生也不是被动接受的知识容器,师与生及文本存在多向的互动关系,教师要引导学生带着猜测、期待的心理和批判的精神去阅读、评价作品,以自己独特的眼光去审视、发掘,完成对作品内容的个性化理解。理由之四:阅读心理的内隐模糊【分析】信息加工学认为,阅读心理具有全息性、体验性和内隐性等特点,由于入选教材的文章,大都属典范之作,作者阅历深、见识广、驾驭语言文字能力强,所写的文章内涵必然大于学生的理解,两者之间存有着一定的差距。学生理解充其量只能是达到一种“接近”而不能“穷尽”,因而会产生模糊性。这种由“模糊”到“清晰”到“更高层次的模糊”的循环往复过程正体现了阅读者常规的心理过程,
14、也说明了模糊思维是达到精确思维的必要途径。另外,作家在创作时也善用模糊思维,能够看到常人看不到的东西,写出常人看到而写不出的妙处。“荷花的香味”与“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并无牵连,但独具匠心的朱自清却超越了这种界限,将嗅听觉打通,获得一种难以言传的妙趣。“雪融化之后是春天”而非科学意义上的“水”,更显示了创作者思维中的独特无理。语文教材中的确存在许多这种“无理而妙”的模糊现象,这也正是文学艺术充满魅力的原因所在。【启示】阅读心理的内隐属性常常需要读者对文本进行领悟,与文本“会意”。所谓“于我心有戚戚焉”,说的就是这种阅读心理的流露。与文本会意,能够给读者带来妙不可言的愉悦感、满足感,这绝非带有功利色彩的外显化的精确阅读训练所能企及的。陶渊明说的好,“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这种“不求甚解”的会意,是任何一个外来者(当然包括教师)所无法越俎代疱、替代体验的。阅读教学中,教师不应该用自己对文本的深加工来代替学生阅读的艰苦求索。学生阅读是从模糊情态中获得独特认识和体验的过程,教师不应将知识点从文章整体中剥离出来,进行“碎尸万段”式剖析。教师至多只能在文本与学生间充当“第三者”“领读人”的角色,在必要时指点迷津、适时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单位与金融机构间租赁借款协议2篇
- 2025年度安全生产事故赔偿处理合同4篇
- 语文趣味知识课程设计
- 2025年度高性能钢材采购与加工合同样本3篇
- 2025年度智能工厂班组工人劳务合同范本6篇
- 二零二五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借款合同书3篇
- 2025年度特种装备安装与系统集成服务合同样本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全新购车评估及购买二手车协议范本3篇
- 2024版家具定制与安装服务合同3篇
- 温度控制课程设计案例
- 2024至2030年中国蔬菜种植行业市场全景监测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 2024旅行社免责协议书模板范本
- 2024汽车行业社媒营销趋势【微播易CAA中国广告协会】-2024-数字化
- 2022-2023学年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资料
- DL∕T 2558-2022 循环流化床锅炉基本名词术语
- 教师进企业实践日志
- 抵押物变更协议范本版
- 煤矸石充填塌陷区复垦技术规程
- TSG-T7001-2023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宣贯解读
- 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2023-2024学年二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 中原文化(历史篇)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