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循环经济“十二五”发展规划_第1页
广西循环经济“十二五”发展规划_第2页
广西循环经济“十二五”发展规划_第3页
广西循环经济“十二五”发展规划_第4页
广西循环经济“十二五”发展规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广西循环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20112015)前 言 “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是我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加快“富民强桂”步伐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编制广西“十二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2011-2015)(以下简称规划),明确我区循环经济发展方向、目标、路径和重点,对于推进我区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发展以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又好又快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广西循环经济“十二五”发展规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广西壮族自治区人

2、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意见以及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等编制,是我区的重点专项规划,是指导未来五年广西循环经济发展的行动纲领,是编制循环经济其他专项规划的重要依据。第一章 发展基础“十一五”期间,我区高度重视发展循环经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快发展循环经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第一节产业基础我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扎实推进三次产业的循环经济发展,为“十二五”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夯实了产业基础。一、农业循环经济成效显著(一)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迅速基本形成了以种蔗制糖造纸(酒精)肥料(肥水),种桑养蚕造

3、纸(制板)、蚕沙沼气有机肥提取叶绿素,蚕蛹食品保健用品桑叶茶果桑开发,稻草、桑杆食用菌等为代表的种植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以“牧草或秸秆草食家畜食用菌农林作物”的草食动物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培育了“养殖+沼气+种植”以及“猪+沼+果(稻、菜、蔗等)+灯+鱼”等立体生态模式。(二)循环农业模式和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累计推广生态农业模式3750万亩,增收38.2亿元;建设生态鱼池8.9万多个,示范工程每年增收2.67亿元。推广“三免”技术8754.73万亩,“三避”技术8627万亩,测土配方施肥应用面积5012万亩,种植业无公害农产品累计认定面积2036.2万亩,生态富民小康建设示范“十百千万”工程推广面

4、积3750万亩,单项生态农业技术推广面积61200万亩次。推广应用绿色植保技术2800万亩次,应用频振式杀虫灯10.76万台。推广冬季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417.3万亩,增收12.5亿元。建设沼气池371.3万座,农户入户率达46.4%。(三)废弃物实现高效资源化和减量化主要农作物秸秆作为肥料还田利用的达33%、作为饲料利用的达21%、作为燃料利用的达20%、作为原料利用的达15%。每年秸秆还田相当于节约化肥34.81万吨,相当每年节约20万吨以上标准煤,农民增加收入10亿左右。利用微生物技术处理养殖场牲畜排弃物所生产的高科技生物肥产品不仅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少了化肥施用量、增加了作物产

5、量,还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减轻了环境污染。二、工业循环经济取得新进展(一)特色产业的循环经济模式基本形成 在培育贵糖集团、南糖集团发展循环经济示范模式的基础上,我区组织实施“百家制糖企业循环经济推进行动”,构建起“甘蔗制糖酒精生物有机肥”、“甘蔗制糖酵母及其抽提物”、“甘蔗制糖蔗渣浆纸废液碱回收”等循环经济产业链,基本形成了国内制糖业发展循环经济示范模式。(二)工业废弃物初步实现资源化利用通过产业链的延伸和耦合,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废水、废气、余热余压等进行回收处理,初步实现有色金属冶炼、建材、电力,制糖、化工等主要产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2009年,全区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3857万吨

6、,综合利用率67.3。(三)实施与推广应用循环经济重大项目和关键性技术组织实施了柳州化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的硝酸尾气N20减排CDM项目、中国铝业广西分公司的赤泥选铁项目、广西柳州钢铁(集团)公司的高炉TRT发电项目、广西鱼峰集团有限公司的纯低温余热发电项目等一批循环经济重大项目。推广应用锌冶炼渣综合回收技术、新型阴极结构电解槽技术、预焙铝电解槽“三度寻优”控制技术、乙烯氧醋酸气相合成法(乙烯法)生产醋酸乙烯技术、壳牌煤气化技术、木薯深加工综合废水治理及沼气回收发电技术等一批国内领先技术,提升了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四)节能降耗取得新进展强化对耗能量分别占工业耗能94%的八大重点行业和80%的42

7、7家重点耗能企业的监督管理,单位产品能效明显提高;我区万元生产总值能耗由2005 年1.22 吨标准煤下降到2009 年1.06 吨标准煤,累计下降13.4%,已接近完成国家下达的节能目标。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得到有效控制。到2010年底,全区化学需氧量由2005年的106.98万吨减少到94.0万吨,削减12.1%;全区二氧化硫排放量由2005年的102.3万吨减少到92.2万吨,削减9.9%。(五)淘汰落后产能取得积极进展据初步统计,“十一五”期间,全区实施并完成工程减排项目529个,削减化学需氧量(COD)12.98万吨,削减二氧化硫(SO2)10.1万吨;累计淘汰小火电装机容量 126.6

8、 万千瓦,炼铁产能241.1万吨,炼钢产能504.9万吨,水泥892.8万吨,铁合金31.63万吨,造纸70.45万吨,酒精5.7万吨,皮革13万标张。三、社会循环经济长足发展(一)建筑节能减排扎实推进开展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试点市和试点县工作,“十一五”期间,共安排建筑节能资金4200万元,扶持180多个建筑节能工程,另外投入8000万元用于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等推广工作。研发成功自隔热混凝土砌块、双层夹心保温墙板等多种经济适用的节能建材。预计全区“十一五”建筑节能总目标累计实现节约142万吨标准煤。 (二)城市节水工作成效显著城市水资源节约技术和管理水平取得较大进步,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

9、益明显提高;建立起较完备的水资源信息采集、传输、处理与控制的数字化信息管理系统;城市各行业用水、节水和非常规水源利用继续保持全国先进水平。节水器具普及率达到90%,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85%,城市公共自来水管网漏失率控制在12%,城市生态用水得到保障。2007年,南宁市荣获“城市节水突出贡献奖”,桂林市 “全国节水型城市”称号。(三)城市公交节能成效明显“十一五”期间,全区不断加大了对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支持力度,公共交通基础设施逐步改善、线网密度不断加大、科技进步成效明显、服务水平和保障能力稳步提高。2009年末,全区共有公交公司88家,公共交通汽车运营车辆6933辆,每万人拥有5.87标台

10、公交车辆,公共交通汽车运营车辆7827标台。运营线路网4960公里,公交专用车道57公里,客运总量万人次。(四)城市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初步进展“十一五”期间,我区积极开展城市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其中南宁市将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列入城建计划市政公用配套设施项目,并采用密闭的泔水收集车进行统一收集和运输餐厨废弃物,解决泔水滴漏带来的卫生环境问题。柳州市把餐厨废弃物管理以及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工程建设列为柳州市环卫基础设施重大建设项目范畴。南宁市并被确定为国家城市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第二节发展循环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十一五”期间,我区循环经济发展多处于企业和行业

11、内部物质循环的初级阶段,尚未进入企业间、园区间、行业间、区域间社会大循环的发展阶段,离建立系统、完整、多层次工业循环经济体系的目标还有相当差距。一、产业配套不完善我区的大企业、大产业自身配套能力弱,相当大部分依靠区外企业配套,如玉柴50%左右的零部件靠区外配套生产。作为资源型产业大区,由于缺乏下游产业,产品多以原料或初级产品的形式外销,以至影响循环经济的闭环运行, 如铝行业,2008年广西氧化铝电解铝铝材的产品产量比约为1:0.2:0.1,远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约为l:1.2:1.4),所生产的氧化铝有70%左右销往区外,区内急需的电解铝、铝制品则多由区外输入。二、循环经济的投入不足循环经济要

12、求一次性投入大,特别是循环经济关键技术研发需要投入的资金多,回报慢,严重地影响了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积极性。“十一五”以来,我区财政及企业共投入了数十亿元用于发展循环经济,但总体上资金缺口仍然较大,特别是财政用于支持循环经济试点园区、企业建设的资金不足,导致循环经济试点工作难以全面推开。三、相关支持政策难以落实我区尚未制定促进全区循环经济发展的地方性法规,缺乏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等地方性法规规章,且现行法律法规促进资源综合利用的相关价格、税收、财政等激励政策缺乏操作性,循环经济法律法规体系、政策支持体系、体制创新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尚未形成,缺乏有效的法规和政策体系已成为制约我区加快循环经济发

13、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第三节发展循环经济的机遇与挑战“十二五”时期,是我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时期,既面临许多发展的机遇,也面临着不少的挑战,机遇与挑战并存。一、发展循环经济的有利条件(一)有利的国内外宏观环境发展循环经济、建设低碳社会已成为世界性共识。为此我国先后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等鼓励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并开展了循环经济试点等工作,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转变发展方式一项战略任务,为我区加快循环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宏观环境。(二)良好的经济社会基础 “十一五”以来,我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经济实力迅速增强,财政收入大幅提高,

14、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等各项社会事业快速发展,交通、通信、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日渐完善,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基础。(三)具有一定的产业基础我区依托区位、资源和政策优势,逐步培育了食品、有色、汽车、石化、冶金、机械、电力等七大支柱特色产业,特别是近两年,我区大力培育发展大产业、大集团,大园区,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了必需的产业规模基础,有利于形成规模经济效应,弥补中小企业比重高、单个企业不具备实行循环经济规模条件的劣势,为实施企业或工业园区的循环经济改造、促进形成循环产业链等创造良好的产业条件。(四)具有成功经验可借鉴“十

15、一五”期间,我区通过循环经济试点活动开创了多种有效并具有推广度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其中制糖循环经济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能耗以及“弃废物”的利用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成为全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典范。通过循环经济的试点,我区由国家级试点到自治区级试点培育的层次推进,为在产业及企业内部形成良性循环生态链、探索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了参考。二、发展循环经济的不利因素(一)外部竞争加剧当前,全球经济发展前景并不十分明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飞涨,能源资源争夺加剧,全球需求结构出现明显变化,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极为复杂。同时,国内其他地区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标准等的竞争更加激烈,加快发展循环经济面

16、临着众多的外部挑战。(二)缺乏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技术支撑我区企业的技术创新基础普遍比较薄弱,部分企业生产技术与生产工艺落后,企业整体科技研发能力较低,加之以企业为主体、以需求为导向、产学研有机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进展迟缓,以高等院校、科研、设计院所为主导的科技研发局面仍然未根本改观,对资源节约与替代、能源梯级利用、绿色制造、污染物零排放、相关产业链接技术的研发和推广不足,制约着我区循环经济的加快发展。(三)产业配套不完善以冶金、有色金属、电力、石化、建材、制糖、造纸为代表的传统工业产业占据了我区产业的主导地位,产业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产业链较短,且多属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型初级产品生产,缺乏

17、为之配套的中小企业,加之高新技术产品、精深加工产品、高附加值产品比重小,经济发展中结构性矛盾非常突出,难以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和良好的高附加值延伸效应。(四)支撑发展循环经济的社会体系不完善国家先后出台了循环经济促进法、节约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和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法律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但我区的相应配套法规规章仍很缺乏,急需健全,并导致部分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认识缺位,积极性不高,缺乏发展循环经济的内生动力,个别地方政府片面追求地区生产总值的快速增长等。(五)节能减排与保护资源环境的压力巨大当前我区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资源依赖型产业比重大,资源利用效率不高

18、,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大,结构性污染突出,每万元生产总值的能耗、水耗和污染物排放强度均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我区的一次性能源自产量少,多种重要资源禀赋处于劣势,对外依存度高,未来发展的资源和环境约束日益趋紧。(六)人才因素制约我区不仅政府缺乏了解循环经济发展规律的专业人才,而且企业也缺乏懂循环经济的管理和技术人才,更缺乏与发展循环经济需要相适应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此外,人才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人才发展体制机制障碍尚未消除、人才资源开发投入不足等也严重地影响了发展循环经济所需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人才缺乏的负作用日益明显。第三章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及总体目标第一节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

19、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以提高资源生产率和减少废物排放为目标,围绕千亿元产业发展,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以企业为主体,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突破一批制约我区循环经济发展的重大关键技术,培育发展一批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建设一批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循环经济示范市(县、区、城镇),迅速壮大我区循环经济的规模,加快形成具有广西特色的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及消费模式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较大幅度地提高循环经济的比重,不断提高我区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全方位、多层次地推进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第二节基本原则一、坚持可持续发展

20、的原则坚持走新型工业化、城镇化道路,积极转变增长方式和发展模式,加快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加快建设和形成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经济和环境协调统一的可持续发展体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二、坚持“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坚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技术进步,加强监督管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废物的产生和排放;坚持生产环节与消费环节并重,优先实施资源使用和废物产生的减量化,努力减少资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不断促进废弃物循环回收和再生利用。三、坚持以企业为主体,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公众参与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发展循环经

21、济;进一步完善政府引导作用,努力形成舆论导向与利益导向相结合、依法管理与政策激励相结合、政府推动与社会参与相结合的循环经济发展社会氛围。四、坚持层次推动、重点示范的原则推动循环经济发展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参与循环经济建设。将循环经济发展纳入各级政府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在农业、工业和社会各领域,全面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实施循环经济示范工程,建设一批起点高、效益好、示范作用突出的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园区及市(县、区、城镇),带动循环经济的全面发展。五、坚持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并重的原则科学依据资源承载能力和环境容量安排经济发展速度,以循环经济发展支撑循环型社会发展,统筹经济、社会

22、、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形成良性循环,将绿色生态设计,清洁生产、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环境保护及可持续消费融为一体,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共同发展。第三节总体目标到2015年,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循环经济发展的法规政策体系,循环经济理念深入人心。循环经济科技支撑体系基本建立,拥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循环经济技术。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通过改造提升,建设一批符合循环经济要求的试点示范企业、园区。加快以循环经济模式为核心的农业、工业、服务业的新型产业体系的建立,形成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经济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建设一批具有典型示范作用的循环经济发展示范市(县、区、城镇)。明显降低

23、经济发展对资源的依赖性,显著提升产业生态化水平,大力明显改善生态环境,显著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重点产业、重点区域循环经济发展处于全国前列。第四节阶段目标一、近期目标(20112015年)在“十二五”期间,我区循环经济发展分为二个阶段。第一阶段(20112012年)。为重点突破和全面铺开阶段,围绕发展循环经济开展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对发展循环经济意义的认识,同时进一步完善发展循环经济的相关法律法规。继续深化自治区级试点示范工作,到2012年,自治区级示范试点企业达到100家,示范试点园区达到30家,示范试点城市增加到6个,并选择50家企业重点培育为示范企业,完善和提升10条产业链、8个循环经济基地

24、(园区)。第二阶段(20132015年)。为全面提升阶段,继续围绕总体目标,深化完善、全面提升。到2015年,形成较为完善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和推进机制,循环经济重点项目得到全面实施并取得良好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产业结构优化,循环经济产业链有机组合并形成规模,建立起循环型农业、工业、服务业产业体系,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得到完善,静脉产业形成较大规模,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资源产出率等指标在2010年基础上实现重大进展,成为发展循环经济的先进省区。二、远期目标(2016-2020年)到2020年,建立起完善的循环型经济的产业体系、发展模式和循环型社会的管理体系、政策法规体系,循环经济

25、观念深入人心,经济发展方式得到根本转变,资源利用效率大幅度提高,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显著增强,基本建成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专栏341:循环经济发展指标体系类别指标单位实际值目标值2005200820122015资源产出指标资源产出率元/吨834.71039.61233.61379.1能源产出率亿元/万吨0.440.500.570.66水资源产出率元/立方米15.6825.8435.9746.08资源消耗指标万元GDP能耗吨标煤/万元2.262.0131.7031.557万元GDP取水量立方米/万元628387278217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吨标煤/万元4.994.

26、053.393.26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立方米/万元2111088064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0.470.490.520.53吨镍能耗吨标煤/吨3.9903.6103.6003.590吨钢水耗立方米/吨6.805.735.605.20资源综合利用指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29.4334.0966.0075.00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89.3192.0393.5095.00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率%7090100100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率%11.0515.4528.1040.02废钢铁回收利用率%51.9058.1069.3077.70废有色金属回收利用率% 52.1066.1076.3084.4

27、0废纸回收利用率%28.4035.4069.0074.50废塑料回收利用率%19.8035.1069.0075.00废橡胶回收利用率%45.5059.676.9086.50废物排放指标工业固体废物处置量万吨480.861222.832200.002500.00工业废水排放量万立方米16798.2116403.0215400.0015000.00二氧化硫排放量万吨56.2550.1552.2452.21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万吨18.2317.0516.7016.55其它指标可再生能源占能源生产总量的比例%33.432.538.9337.55第四章发展的方向及建设重点“十二五”期间,选取对我区经济社会

28、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资源消耗量较多、上下关联度较高的重点区域、重点企业和重点产品,开展循环经济建设试点,带动循环经济的全面发展。第一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方向及建设重点以提高水、土地和生物资源的利用效率为重点,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侧重发展节水农业、立体农业和生态农业。加强耕地资源保护,减少化肥、农药的过度投入,加快提升土壤有机质,扩大保护型耕作实施规模,保护和改善耕地质量。加快环境友好的农业生产资料开发与生产,解决农业生产过程中的面源污染。科学处置农业“废弃物”,大力推进农作物秸秆、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畜禽粪便等废弃物资源循环利用,鼓励集中发展副产品的初加工,减少废弃物进城以及增加废弃物还田。积

29、极拓展和创立循环农业产业链,加强农业产业环链整合,重点在秸秆综合利用、甘蔗产业发展、桑蚕产业发展、食用菌等做强做大循环农业产业链。大力开发农业高效低耗生产技术、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与处理技术和环境控制与生态修复技术和模式,建立不同区域农业循环经济科技示范园和基地,不断加快先进循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利用。加强对技术推广人员和科技示范户循环农业技术培训。统筹规划农业与农村产业、农村生产与生活、农村社区建设与城镇化发展,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到“十二五”末,全区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比重提高到60以上,初步建立我区农业循环经济体系。专栏411:农业循环经济的典型产业链及模式l 大水面鱼、虾、贝、藻、果、稻

30、、菜等立体种养、增(养)殖模式、藻类修复模式、海洋牧场模式、休闲生态渔业模式等循环经济型渔业模式。l 海洋捕捞保鲜、防腐、运输、加工和包装从鱼头、鱼内脏及鱼骨骼等加工废弃物中提取鱼油、鱼蛋白和各种酶等活性物质、从虾蟹的甲壳中提取甲壳素,从贝壳中提取水溶性海洋珍珠粉和水溶性海洋高钙素等。l “粮食秸秆饲料畜牧生物有机肥粮、果、蔬”、“养殖食用菌农林种植”、“养殖生物肥昆虫蛋白养殖”等多形式循环经济模式。专栏412:农业循环经济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l 特色主导产业减量化无害化技术研究与应用以特色种植业、生态畜牧水产业和优势加工业为重点,开展农业生产加工减量化、无害化技术及其配套技术研究与开发,培育一

31、批抗病虫、高效、抗逆作物新品种,开发地力培肥与土地持续利用技术,大力推广节地、节水、节种、节肥、节药、节能、节粮及节省劳力等新技术和产品。开发新型立体种植、养殖模式与技术,种养加一体化与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模式与技术,规模化健康养殖模式与技术和零排放模式与技术,积极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技术和畜禽水产高效健康养殖关键技术,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基地建设为先导,建立不同区域农业循环经济科技示范园区和基地。l 农业生产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与应用以木薯、甘蔗、香蕉,桑蚕等特色作物和水稻、玉米、马铃薯、红薯、豆类等大宗作物秸秆为主要原料,开发秸秆肥料化、饲料化、食用菌基料化、编

32、织利用等综合利用技术,大力推进秸秆种(养)植业综合利用。开发养殖业废弃物的资源化技术、高效鱼池水资源的养分再利用技术等,利用畜禽粪便生产有机肥和有机无机肥。l 农产品加工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与应用以蔗糖、木薯、水产和茧丝绸产业为重点,进行“三废”治理,开展农产品加工废弃物的高值化、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与应用。利用甘蔗、木薯生产剩余液生产活性生物肥料;开发茧丝加工生产废水的处理及回用和丝胶蛋白质回收的综合技术,分离提取丝胶蛋白质;开展罗非鱼加工废水中蛋白质回收利用研究与生产示范,开发鱼油和具有生物活性的高浓缩蛋白鱼溶浆产品。专栏413:农业循环经济重点示范工程l 水稻免耕栽培技术示范工程每年

33、建设30个县(市、区)万亩高产创建示范样板和自治区级水稻免耕栽培万亩示范片;每年建设40个县(市、区)超级稻超高产栽培技术万亩连片示范区。l 马铃薯高产示范样板创建工程重点县(市、区)建立千亩马铃薯高产示范样板,目标亩产2000公斤以上;建设10个自治区级万亩马铃薯优质高产创建示范点,目标亩产2500公斤以上;建立5个国家级万亩连片马铃薯高产创建示范区,目标亩产3000公斤以上。尽快建成广西马铃薯脱毒中心和种薯扩繁基地。l 桑蚕业重点工程加快建设“三高”蚕业原料茧生产基地县,建设桂西北、桂中、桂南三大蚕业标准化综合示范区,重点支持宜州、环江、柳城、鹿寨、象州、忻城、横县、宾阳、港南、蒙山等“三

34、高”蚕业原料茧生产基地县建设。加强桑、蚕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支持广西现代化桑蚕原种场建设,建设国内基础设施先进、生产技术水平一流的现代化桑蚕原种生产示范基地,支持区域性重点桑蚕普种场建设,支持蚕种冷藏处理保护库的建设,支持建立桑树种苗繁育基地和示范园区。提高蚕桑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平,重点支持发展桑枝食用菌、制造板材,蚕蛹食品、保健品开发,蚕沙提取叶绿素、制造生物肥、沼气,果桑、桑叶茶开发。l 食用菌高标准示范样板工程建设高标准示范样板30个,积极探索周年生产;引进推广先进适用的新型农业机械和现代大棚设备,增强食用菌生产装备实力。l 糖料蔗制糖副产品综合利用工程在崇左、来宾、南宁、柳州、防城港、百

35、色、河池等糖料蔗主产市建立示范基地50个,对蔗渣、蔗梢、蔗叶、滤泥、酒精废液等的循环利用技术进行示范、推广。l “三避”技术示范工程每年实施400万亩,五年累计2000万亩。l 间套种模式示范工程每年实施200万亩,五年累计1000万亩。l “猪+沼+果(稻、菜、蔗等)+灯+鱼”生态循环模式及技术示范工程每年实施100万亩,五年累计实施500万亩。l 循环渔牧业示范工程建设200个农牧渔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场),建成集养殖、种植、休闲、粪污沼气处理、沼气发电、有机肥加工、农副产品和水环境高科技生物工程处理利用于一体的综合性、多功能、互为资源、循环利用的现代化农牧渔业循环经济示范园。规模养殖场粪便

36、处理利用率达50%以上、养殖废水处理利用率达100%,沼气发电率达60%,实现规模养殖场污染物的零排放。建设4000个大型综合性沼气池。农作物秸秆饲料化利用占秸秆总量的15%提高到20%。l 农业生态循环经济示范村建设“十二五”期间,每年建设示范村60个以上,示范村农民人均纯收入高出当地平均水平30%以上。主要建设内容:通过生物链循环加环延长产业链,创建循环农业优势产业;资源化综合利用畜禽排泄物、农作物秸秆等废弃物,发展生态果园、食用菌等;示范推广节约循环型农业技术。第二节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方向及建设重点调整优化产业结构,重点提升食品、汽车、石化、电力、有色金属、冶金、机械、建材、造纸与木材加

37、工等千亿元产业的科技含量和技术水平,构建和延伸制糖、铝、建材、石化、电子信息等重点行业产业链。强化企业之间、行业之间、园区之间、产业之间的耦合链接,推动循环经济模式由企业内部、园区内部、产业内部向企业之间、产业之间、园区之间以及更广阔的领域发展。大力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在钢铁、石化、有色、电力、建材、食品、造纸、制药、蚕桑茧丝绸等行业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建设,促进企业上下游原料及产品的生态链接,着力推进对次级、末端资料的开发利用,着力推进对次级、末端资料与外部企业的循环交流,引导上下端资源利用企业对资源的共同利用开发。加快循环经济重点区域布局,形成相对集中的循环经济产业集群。按循环经济模式改造或建设

38、各类开发区、工业园区及出口加工区,重点推进园区内企业实现废物和副产品互为利用、能量和水的梯次利用,以及公共基础设施的共享。强化节能减排,继续抓好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突出抓好一批示范工程与重点项目的建设。积极推进企业、高校、科研机构、行业、区域间的合作与交流,全面推广先进循环经济技术,力争突破一批关键技术与共性技术。到2015年,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80,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提高到95,重点工业行业中50以上企业建成循环经济企业,示范工业园区达到10个,基本形成企业小循环、园区中循环、区域大循环的循环经济发展新格局。专栏421:重点工业行业循环经济产业链l 制糖行业循环经济产业链甘蔗制糖糖蜜

39、酒精一酒精废液一复合肥、甘蔗制糖一蔗渣一制浆造纸一废液碱回收一再利用、甘蔗一制糖一糖蜜一酵母、味精一废液一复合肥,甘蔗一制糖-蔗髓一发电一蔗渣灰一肥料等循环经济产业链。l 铝行业循环经济产业链铝土矿一氧化铝一电解铝一铝深加工一废铝回收利用,铝土矿采矿一选矿一生态复垦,氧化铝一赤泥一元素回收一建筑材料等循环经济产业链。建设生态铝工业基地l 建材行业循环经济产业链工业固体废物、建筑垃圾回收利用为核心,以建材产品加工为纽带,连接建材行业与加工业,通过与水泥生产、墙体材料生产企业进行耦合链接,循环利用工业固体废物、建筑垃圾、生活污泥与垃圾等,形成工业固体废物、建筑垃圾、生活污泥与垃圾一水泥、新型墙体材

40、料等循环经济产业链。l 石化行业循环经济产业链原油加工一渣油、蜡油一重油深加工一石油液化气一丙烯一聚丙烯一苯酚、丙酮、丁醇、丙烯腈、环氧丙烷,天然橡胶一橡胶制品一废旧橡胶一再生胶和胶粉等循环经济产业链。l 电子信息行业循环产业链报废电子信息产品回收利用为核心,以电子信息产品生产为纽带,连接电子信息行业与加工业,形成电子信息行业一电子信息产品生产加工一电子信息产品一报废电子信息产品回收利用一电子信息产品的循环经济产业链。专栏422:工业领域循环经济关键技术建设重点l 冶金工业循环经济支撑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主要开展高炉煤气干式除尘余压压差发电、高炉煤气等低热值煤气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全烧高炉煤

41、气锅炉发电、含铁尘泥综合利用等技术的攻关与应用示范。l 有色金属工业循环经济支撑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主要开展有色矿山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电解铝液生产变形铝合金铸锭、铝及铝合金连铸连轧等技术的攻关与应用示范。l 建筑材料工业循环经济支撑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主要开展利用新型干法水泥烧成系统处置城市生活垃圾、利用石膏尾矿生产胶凝材料及墙体材料、建筑废弃物生产再生混凝土等技术的攻关与应用示范l 电力工业循环经济支撑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主要开展循环流化床锅炉发电、燃煤电厂粉煤灰综合利用等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示范。l 石油化学工业循环经济支撑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主要开展氯乙烯尾气净化回收氯乙烯和乙炔,2,3-酸、2-

42、萘酚、苯肼、邻甲苯胺和对甲苯胺等生产废水的治理与资源化,以及废橡胶再资源化等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示范l 造纸工业循环经济支撑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主要开展废纸的再资源化利用、造纸机干燥部热泵干燥及废热资源化等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l 制糖、生物质工业循环经济支撑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主要开展糖蜜原料生产高活性干酵母废水治理及综合利用、燃料乙醇生产中的资源综合利用、酶制剂发酵残渣资源化处置及其农业利用等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示范。专栏423:重点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重点培育北部湾循环经济示范工业区、湘桂制糖循环经济产业园、来宾市河西工业园、河池市大宗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南丹有色金属新材料工业园区、柳州市柳北工

43、业园区、梧州进口再生资源加工园区、玉林龙潭再生园区、北海市合浦东园家酒厂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园、华润贺州循环经济产业基地、广西蚕桑茧丝绸产业循环经济(宜州)示范基地等。专栏424:重点工业循环经济示范企业重点培育中铝广西分公司、广西柳州钢铁(集团)公司、中钢集团广西铁合金有限公司、燕京啤酒(桂林漓泉)股份有限公司、广西三环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南宁糖业股份有限公司、梧州神冠蛋白肠衣有限公司、广西三威林产工业有限公司、华润水泥(南宁)有限公司、来宾中科环保电力有限公司等示范企业专栏425: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工程与重点项目建设l 制糖行业应用膜蒸发技术、蔗髓和蔗叶发电新技术、糖厂生产零取水达标排放技术、

44、制糖生产过程自动控制技术、制糖生产“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技术等节能节水新工艺技术,提高制浆和酒精生产的废液治理与再利用水平。l 冶金行业推广应用高温高压干熄焦技术、烧结余热利用、烧结烟气脱硫、高炉工序系统工艺技术、高炉炉顶余压发电和干法除尘技术、转炉煤气干法除尘及回收利用技术、铸轧一体化技术及综合能源管理技术、零排放技术。l 有色金属行业重点抓好百色循环生态型铝工业和河池有色金属工业示范基地建设。百色循环生态型铝工业要推广应用铝电解槽新型阴极结构及焙烧启动与控制等先进适用的采选冶及深加工技术、工艺和设备,提高采矿回采率、选矿回收率、伴生共生金属综合利用率、赤泥综合利用率、矿山复垦率。河池有

45、色金属工业要重点应用流态化焙烧高效节能炉窑技术、精滤工艺全自动自清洁节能过滤技术、四通道喷煤燃烧节能技术及二次有色金属回收过程拆解分离技术、有色金属二次资源冶金技术、二次资源稀缺贵金属回收技术、尾矿综合回收利用技术、有色冶金废渣资源化技术、资源循环过程中环境治理技术、过程自动控制及检测技术等,积极实施深加工、提高资源附加值项目。l 建材行业重点推广稳流行进式水泥熟料冷却技术、高效节能选粉技术以及新型干法水泥窑纯低温废气余热发电技术和节能粉磨技术和装备,对现有大中型回转窑、磨机、烘干机进行节能改造,加快淘汰不符合产业政策的机立窑等落后生产工艺。开发建设消纳城市垃圾、工业固体废物、建筑垃圾等生产新

46、型建材、新型墙体材料、预拌混凝土项目。l 火力发电行业重点推广锅炉智能吹灰优化与在线结焦预警系统技术、电站锅炉用邻机蒸汽加热启动技术、脱硫岛烟气余热回收及风机运行优化技术。整体煤气化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技术,超临界(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等,推进热电联产、热电冷联产和热电煤气多联供。大力发展60万千瓦及以上超临界(超超临界)机组、300600兆瓦热电联产机组,煤的低碳化利用,以及提高洁净燃煤发电技术的效率并降低其排放,加快火电技术升级。l 石化行业推广大型高参数板壳式换热技术、新型高效节能膜极距离子膜电解技术、先进煤气化节能技术、炭黑生产过程余热利用和尾气发电(供热)技术。重点发展密闭式电石炉、

47、粉煤气化、水煤浆气化、尿素改性、余热回收利用等新工艺新技术。炼油乙烯行业重点推广液化气制高辛烷值汽油、渣油加氢处理、资源梯级使用等技术。氮肥行业重点推广废水闭路循环等技术,磷肥行业重点推广硫酸生产余热回收等技术。加快淘汰工艺技术落后、产品质量差、安全隐患大、环境污染重的落后产能。l 机电产品再制造重点推进玉柴发动机再制造、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机械再制造、南宁市因特格立有限公司办公设备再制造等项目。第三节社会循环经济发展的方向及建设重点以推进可持续消费、构建节约型社会为重点大力推进社会循环经济发展。大力发展建筑节能,积极发展建筑节能。大力发展绿色交通系统。重点加强国省干线公路提级改造以及

48、县际联网公路、通口岸公路、省际和北部湾经济区、西江经济带干线公路通道建设,以及南宁等七个国家公路运输枢纽站场项目的建设。开展综合客运枢纽站场试点建设,实现铁路、民航、城市公共交通与公路客运的零距离换乘和高效有机衔接。加快西江黄金水道高等级航道网建设步伐,建设一批专业化、现代化水平较高的大型综合性港区,鼓励发展多式联运。抓好深水航道以及大型专业化泊位建设,重点建设以防城港渔澫港区和企沙西港区为主的矿石运输系统;以大榄坪港区(钦州保税港区)为中心的集装箱运输系统;以服务临港大型石化、能源企业为主的煤炭、石油及油品运输系统。加快港口后方公路、铁路等集疏运通道建设。促进现代物流发展方面:加快发展沿海港

49、口现代航运服务业,推进主要港口的服务向内陆地区延伸。支持物流园区建设,鼓励发展现代物流,加快培育物流龙头企业和现代物流经营人,促进现代物流发展。实施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加快对现有车辆更新改造,鼓励使用城市公交节能环保车辆,加快推行混合动力、纯电动公交汽车示范运行,严格机动车检测和维护,加强机动车排放管理。倡导绿色出行,鼓励使用绿色交通工具。建设节约型政府。认真抓好办公场所的空调、照明和用电设备管理。积极推广节水设备,加强用水设备的日常维护和管理,鼓励建立中水回收利用和雨水收集系统。加强办公设备的配置及采购管理,大力推进电子政务,严格控制一次性办公用品的使用,推广使用节能环保型办公用品和再生材料。

50、实行公车购置、维修和加油政府采购管理,加强公务管理,推进公务用车社会化服务。加强政府建筑节能管理,鼓励采用节能新技术、新产品,鼓励建设利用地热、太阳能等再生能源的绿色建筑,严格执行65%的建筑节能设计,实行从规划、设计、施工、监理、竣工验收和运行管理等全过程的节能监督管理。加强对政府建筑的装修控制和管理。建设循环型城市。第五章 发展循环经济的保障措施一、法律法规保障认真贯彻落实循环经济促进法,加快建立和完善广西相关法规规章,依法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在区内已制定出台广西节约能源法实施办法、广西生态保护条例、广西资源综合利用条例、广西节约用水条例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出台广西循环经济定量考核实施办法、

51、广西促进政府绿色采购及居民绿色消费实施办法、广西废弃容器和包装物回收利用管理办法、广西废旧家用电器回收、拆解和利用办法、广西商品包装管理办法、广西废弃建筑材料回收管理办法、广西废旧轮胎回收利用办法等,明确生产、销售、回收和使用单位以及消费者在循环经济方面的法律义务。二、政策保障(一)发展循环经济的优惠政策1、价格政策完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价格和收费政策,更好地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快推行居民生活用水阶梯式水价制度和分质定价制度,逐步提高城市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合理确定再生水价格,提高水资源重复利用水平,推进中水回用。加大实施峰谷电价力度,严格执行差别电价政策,对国家淘汰和限制类项

52、目及高能耗企业严格实行差别电价。2、财政政策区财政设立促进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循环经济示范试点、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资源综合利用新产品新技术推广、循环经济宣传、教育、培训和表彰奖励等。对区内循环经济试点企业,视具体情况,采取项目资金支持、亏损补贴、财政贴息等政策。财政和环保部门安排排污费项目补助资金时,在符合原则的前提下,优先对循环经济类项目进行支持。在推进循环经济项目、技术、产品研发方面,对企业循环经济类的开发项目,采取项目前期研发经费补贴的政策。对废弃物资源化的工艺设备开发、技术改造,实行科研、实验费用的补助政策。对应用先进能源利用设备的,实行设备投资补贴政策。3、投融资

53、政策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政府投资的重点领域,加大资金支持。各级政府在确定投资重大项目时,单列循环经济项目计划,对循环经济重大项目和技术开发、产业化示范项目,给予直接投资、资金补助、贷款贴息等支持。制定政策引导企业和社会资金投入循环经济项目。开展形式多样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开拓国际援助渠道,争取利用国际资金和技术援助及优惠贷款,支持循环经济发展。4、废弃物利用政策鼓励企业循环利用资源,鼓励发展资源再生产业。废弃物排放单位要向利用单位提供必要的条件,以便利用。对未经加工的废弃物,不得向利用单位收取任何费用;对经过加工处理的废弃物,按照利用单位效益远大于排放单位效益的原则,经双方协商一致后,排放单位方可

54、收取一定费用。利用财政资金建设项目及财政资金补贴项目,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利用废弃资源生产产品的项目。企业利用废弃物生产的产品,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5、政府采购政策研究制定政府绿色采购的政策措施,将节电、节油、节煤、节水、节材、资源综合利用等产品列入政府采购目录。政府优先采购绿色产品,简化包装,减少一次性产品的使用,引导和鼓励绿色消费,在全社会营造健康节俭文明的生活消费理念。6、项目用地优先保障政策统筹安排,优先保障循环经济项目用地。一是对纳入国家和自治区重大项目的循环经济项目,优先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用地计划,优先保障用地指标;二是实行循环经济重点项目建设用地绿色通道,

55、采取提前介入、密切跟踪、专人督办等方式,加快用地审批,落实项目建设用地;三是加强对土地开发投资强度、产出密度的管理,明确各类循环经济项目用地的定额标准,遵循节约集约用地的要求,引导项目用地,进一步提高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二)争取国家支持广西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一是国家在循环经济重大项目布局上,对广西优先安排。对循环经济专业基地内的项目,在符合产业政策和项目相关管理程序的情况下,加大支持力度。二是优先支持广西石化、有色、建材、钢铁、清洁能源等优势产业结构调整,形成新的原材料基地,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并对循环经济产业链项目适当放宽产业规模。三是国家制定产业振兴规划实施方案、引进先进技术和实施自

56、主创新重大项目等,向广西循环经济专业基地予以倾斜,并在重大关键技术和设备引进方面给予支持。四是适当放宽中央预算内基建投资项目资金额度限制,适当提高中央预算内基建投资专项补助资金比例。五是继续加大对广西节能技术改造项目支持力度,加快推广节能新技术。六是国家对广西循环经济专业基地的基础设施、水利、交通、生态环保、社会事业等公益性项目,加大支持力度。七是完善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制度,资源型企业按政策规定足额提取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由企业自提自用,自主按政策规定用于矿山生态环境的恢复治理,支持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等。八是按照有关办法的规定,由广西要发起设立广西循环经济产业发展基金。九是国家要支持在广

57、西实行环境税试点,具体办法由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十是国家财政在实施支持节能减排、新能源开发、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政策中,要重点向广西循环经济专业基地倾斜。三、管理保障(一)完善许可证制度和排污权交易制度制定排污总量控制制度,合理确定广西污染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实行排污许可证制度,明确允许的污染物排放数量,对超标排放企业给予经济和法律方面的严惩。逐步建立和完善排污权交易市场,开展排污权转让交易,使环境容量得到优化配置。(二)建立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与生态补偿制度按照资源有偿使用的原则,严格征收各类资源有偿使用费,完善资源的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制度。按照“污染者付费”的原则,严格足额征收排污费,促使企业主动治理污染。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