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管理十大学派_第1页
战略管理十大学派_第2页
战略管理十大学派_第3页
战略管理十大学派_第4页
战略管理十大学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企业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企业战略管理考试试卷班级: 学号: 姓名: 任课教师:吴永林一、 考试题目论战略管理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推动力量二、 考试方式说明本课程期末考试的形式为论文撰写,每位同学独立完成。三、 具体要求(1) 结合本门课程所学的十个战略管理学派的理论和观点,融合十个学派的一些要素,在系统理解“战略管理”理论基础上,给出你自己的认识、观点和看法以及论述。(2) 论文字数要求在5000字左右。(3) 要言之有“物”,言之有据,逻辑清楚,论证充分。(4) 在大标题下可以自己拟定小标题或副标题 (可以针对某一理论或学派)。(5) 论文装订要求:试卷(即本页)放在

2、首页,论文(A4纸打印)顺序左侧装订在其后。(6) 论文要A4幅面打印,小4宋体,单倍行距,默认页边距及页面设置。(7) 行文格式、注释及参考文献等,严格遵照北方工业大学学报格式规范。(8) 论文提交(纸质版和电子版)的截止时间:2012年6月12日中午12点前,地点:四教814;电子版发至: 或者 四、 成绩评定对论文的成绩评定包括九个方面,具体指标及分值的分配如下表。论文成绩评定表项目指标最高分值实际评分态度是否认真10格式是否规范5结构是否合理10内容是否充实15主题是否明确10论点是否鲜明15论据是否充分15语言是

3、否通顺5论文的新颖性15卷面总成绩100(本试卷只1页)论战略管理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推动力量摘 要战略管理理论从产生到现在先后产生了多个学派,从不同的角度来解释和分析什么是战略管理,本文以明茨伯格所归结的战略管理理论十大学派为依据,系统回顾了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并从中梳理出了理论发展的大致规律,重点分析了战略管理理论发展的推动力,本文认为推动战略管理理论发展的主要力量是理论自我完善的内在需要,正是这种需要推动着战略管理理论不断的趋于完善。关键词:战略管理 十大学派 推动力量1 战略概念的界定和本文的研究范围加拿大麦吉尔大学教授明茨伯格对企业战略指出,人们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不同的场合以不同的方式

4、赋予企业战略不同的内涵,说明人们可以根据需要接受多样化的战略定义。在这种观点的基础上,明茨伯格借鉴市场营销学中的四要素(4P)的提法,提出企业战略是由五种规范的定义阐述的,即从企业未来发展的角度来看,企业战略表现为一种计划(Plan);从企业过去发展历程的角度来看,企业战略表现为一种模式(Pattern);从产业层次来看, 企业战略表现为一种定位(Position);从企业内部来看,企业战略又表现为一种观念(Perspective);从企业竞争的角度看,企业战略则表现为一种计谋(Ploy)。5P模型从5种不同而又比较重要的角度说明了企业战略的含义与价值。1962年,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小艾尔弗雷德

5、钱德勒以战略与结构一书揭开了企业战略研究的序幕,此后各个理论学派先后出现,新的学派出现以后,原有学派或继续发展,或与新学派相互吸收融合,呈现出一种错综复杂的形态。仅明茨伯格在战略历程:纵览战略管理学派一书中就介绍了战略管理理论中的比较重要的十大学派,可见战略管理理论的丰富程度,现有的文献对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的研究已有不少,但是对推动战略管理理论发展的力量却很少有人研究,所以本文将主要研究是什么推动了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鉴于现在战略管理理论的纷繁复杂,各位学者对所谓的流派界定也不尽相同,本文的研究将主要依据明兹伯格所界定的战略管理理论的十大学派。2 理论完善的内在需要是战略管理理论发展的主要

6、推动力量明茨伯格的十大学派主要分两大块说明性学派和描述性学派,整个理论的发展有两条规律可循,那就是由内容研究到过程研究,由个体研究到集体研究。其中说明性学派主要研究战略的内容,描述性学派主要研究战略的形成过程,学习学派之前的学派侧重于个体对战略的影响,而之后的学派则着重研究集体思维度战略的影响。而理论沿着这两条规律不断自我完善,后面的理论不断弥补前面的不足,发展前面的长处,就推动了整个战略管理理论的向前发展。设计学派奠定基础设计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安德鲁斯在1971发表的经典著作公司战略概念一书中首次提出了公司的战略思想问题,阐明了制订与实施公司战略的两阶段战略管理模式。安德鲁斯的最大贡献是提出了

7、战略制定的SWTO分析框架。提出了制定与实施公司战略的两阶段基本战略管理模式,即将战略定义为公司能够做的(组织优势和劣势)与可能做的(环境机会与威胁)之间的匹配。设计学派的核心观点是:战略制定是一个有意识控制的思想过程。企业的经理是企业战略的唯一制定者,其战略制定过程是简单而又非正式的一次成型过程,成型之后即付诸实施。另外,其认为最佳战略应具有创造性和灵活性。设计学派提出了战略制定的SWTO分析框架,虽然只有从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两个维度的对比来建立企业的战略,并没有很复杂和精细的分析过程,但是却为以后的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奠定了研究基础,以后的计划学派,结构学派等都是在这个基础上从内外部两方面来

8、逐步完善并发展战略管理的理论。由设计学派的核心观点我们也可以看出,设计学派的理论主要实在说明战略是什么,关注战略的结果而很少关注战略制定的整体过程,并且认为战略的制定是高层的个体行为,并不强调集体行为,这些也都为以后的理论发展打下了基础。计划学派关注内部安索夫在1965年出版的公司战略中对企业发展的基本原理、理论和程序进行了研究。在该书中,他提出了“战略四要素说”,即战略的构成要素包括产品与市场范围、增长向量、协同效应和竞争优势四个方面,把企业战略分为企业总体战略与竞争战略两大类,建立了以环境战略组织三者为支柱的企业战略管理的基本分析框架,只有当三大支柱要素协调一致、相互适应时,才能成功地实现

9、企业经营总目标。但是,计划学派强调战略行为是企业对其经营的外部环境的适应过程以及由此而导致的企业内部结构化的过程,企业的战略是追求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计划学派的核心观点是:战略构造应该是一个有控制、有意识的正式计划过程。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负责计划的全过程,战略计划的实施则应通过目标、项目、预算的分解来进行,具体制定和实施计划的人员必须对高层管理人员负责。计划学派的理论贡献主要是建立了环境战略组织的分析框架,这个框架其实还是设计学派内外部分析的基础上的发展,因为它认为外部环境时不变的,企业的内部组织要不断调整来适应环境,所谓的战略就是组织如何适应环境。但是在与设计学派不同的是,计划学派的研究集中在

10、企业内部能够做的。计划学派关注的也是战略形成的结果,即战略是一个计划,对战略形成的过程较少的研究,认为战略的形成过程是高层的作用。计划学派进一步回答了战略是什么这个问题,重点关注了企业内部,但是战略管理理论发展到现在,对企业外部环境和战略形成过程还较少,这也就产生了理论完善的内在需要。定位学派关注外部定位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是迈克尔波特,他在1980年出版的竞争战略一书,正式奠定了定位学派的基础,而随后在1985年他的另一本著作竞争优势的问世,也把定位学派引向了发展的高潮。在这两本著作中,全面阐明了其战略管理思想和分析框架。其理论建立在产业经济学的 SCP 范式上,即产业结构决定了产业内的竞争

11、状况,并决定了企业的行为及其战略,从而最终决定了企业的绩效。最引人注目的是波特的竞争分析模型,通用战略的设定及他的价值链观点。波特认为一个产业的吸引力、潜在利润是由进入威胁、替代威胁、现有竞争对手的竞争以及客户和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等五个方面的压力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他认为企业制定战略的关键就在于透过表面现象正确分析竞争压力的来源,并通过对表象之下压力来源的认识使公司的优势与劣势充分暴露出来。通过竞争战略的实施,企业可以对五个方面竞争力量产生影响,并影响行业(市场)结构,甚至改变某些竞争规则,从而赢得竞争优势,提高自己的营利能力。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赢得竞争优势的三种通用战略,即总成本领先战略、标

12、歧立异战略和目标集聚战略,并对企业实施这三种基本战略的基本组织要求和所需的基本技术与资源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此外,波特还提出了价值链分析理论来对企业内部环境来进行分析,价值链把企业内部的生产经营活动分为了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每项活动都是价值链的一环,相互之间要配合好,才能产生竞争优势。定位学派继承了计划学派的内外部分析的理论框架,在外部环境的分析上着重分析了企业所处的行业环境,认为行业的吸引力和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决定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定位学派过分看重了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认为企业的战略就是选择企业在产业中所处的地位,这实际上也是回答了战略是什么这个问题,而对战略产生的过程,定位学派也并没有给予关

13、注。定位学派同样认为战略制定是由高级管理人员完成,是以正式分析为基础的,通过有意识的思维活动完成的。从以上三个学派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出,首先是设计学派建立了从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的来分析战略形成的基本框架,之后的计划学派则重点关注了企业的内部环境,他们认为企业外部的环境相对稳定,战略就是调整企业内部资源以适应环境,后来的定位学派则重点关注了企业外部环境,尤其是产业环境,认为战略就是分析环境并选择位置,虽然后来定位学派也提出了价值链理论,弥补了自身在内部环境分析上的不足,但地位学派的核心观点依然是建立在关注外部环境基础上。这三个学派沿着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分析这一条思路,回答了战略是什么这个问题,

14、所以明茨伯格把他们归结为说明性学派,说明性学派的特点是注重内容而不注重过程。这也就为将来的从战略形成过程的研究留下了空间或者说产生了需求,而这种理论自我完善的内在需求也一直是推动战略管理理论发展的力量。在说明性学派之后,明茨伯格又归结出了六个学派,他们是企业家学派,认识学派,学习学派,权利学派,文化学派,环境学派。这六个学派从战略形成过程中的具体方面进行了思考,他们侧重于描述战略的实际制定和实际执行过程。战略管理理论就这样从内容的研究转到了对过程的研究,而这种转变的动力就是理论自我完善的内在需要。企业家学派远见是战略形成过程的关键 企业家学派认为,具有战略洞察力远见的企业家是企业成功的关键。许

15、多成功企业没有系统的、成文的战略,但它们同样经营得很好,这与管理者对企业基本价值以及存在原因的信念是息息相关的。企业家学派的最大特征在于强调领导的积极性和战略直觉的重要性。它一方面将战略制定归功于个人直觉;另一方面认为不存在规范的战略制定过程5。能使一个企业在某个环境中获得成功的领导,并不一定在另一个企业和另一个环境中也能取得同样的成功。如果一个企业遇到了经营困难,最好的办法就是换一个新的具有直觉力的领导。企业家学派所认为的战略形成不是一个完全有意识的思维过程,战略形成是深深植根于企业领导人的经验和直觉中的。企业家学派的理论很好的解释了为什么那些没有具体战略的企业同样经营的很好,虽然没有具体解

16、释企业领导人是如何通过远见来制定战略,但是却弥补了战略管理理论的不足。认识学派战略形成是一个认识的过程认识学派最早起源于Simon等的研究,形成于20 世纪80 年代中后期,他们把战略形成看成一个心理过程,而且是发生在战略家心里的认识过程,而不是集体过程,他们侧重于研究人们如何处理环境输入信息的方法概念,计划,刚要和框架。作为概念的战略在初始形成过程时比较困难,在实际形成过程中偏重实用性而不是最优化,当战略不可再行时,也很难改变。认识学派的观点从人类心理认知的过程这个角度解释了战略在战略家心里的形成过程,并且这种认知在不同的战略家身上会存在差异,这会对战略家追求的战略产生影响。认识学派从某种意

17、义上来说,补充了企业家学派中的对企业家如何产生远见的研究的不足,但是他们还把战略的形成仅仅归结为领导人的作用,没有看到这个过程中的集体的作用。学习学派组织学习形成战略学习学派是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一个非常著名的学派,主要以奎因和明茨伯格为代表,以奎因1980年出版的应急战略:逻辑渐进主义为新起点,逐渐汇人战略管理理论的主流。学习学派认为组织环境具有的复杂和难以预测的特性,经常伴随着对战略而言不可或缺的知识库的传播,战略的制定不仅仅是一个计划的正式的过程,而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战略规定和执行的界限变的不可辨别。这种学习在多数情况下是集体学习,所以战略可以属于任何有能力和条件去学

18、习的人,战略可以在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出现,只是一些战略可能不受重视,自生自灭,而另一些战略被领导人采纳,在组织中推广,正式成为一些深思熟虑的战略,因而,领导的作用变得不是预想深思熟虑的战略,而是管理战略学习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可能出现新的战略。学习学派不再像以前的说明性学派一样认为环境是相对稳定的,而是认为环境是复杂多变的,所以战略的制定也不应该依靠静态的程序和方法,而是应该依靠学习的过程,通过学习来形成适应环境的战略。而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领导不再扮演战略制定这角色,战略出自组织学习,可以是任何地方。可以看出,学习学派是从组织学习的角度解释了战略形成的过程,而这只是战略形成过程的一方面,所以战

19、略管理理论依然有完善的需求。权利学派权利博弈形成战略权利学派认为如果战略制定是一个计划于分析,学习与认识相关的过程的话,那么它也可能是一个在相互冲突的个人,集团以及联盟之间讨价还价的和这种妥协过程。要想系统地阐述最佳战略是不可能的,个人及联盟的竞争目标使人相信,任何拟议中的战略在前进的道路上的每一步都会受到干扰和歪曲。组织内成员在价值观,信仰,信息,利益以及现实观念等方面存在着持久的差异,而稀有资源和持久差异的冲突使权利成了最重要的资源。而在组织外部,组织也会采取控制或与其他组织合作的方法,通过战略操纵及各种网络和联盟中的集体战略,促进其自身福利。权利学派最重要的贡献是将权利和政治的研究融入了

20、战略制定过程,使战略形成具体化,将战略形成看作一个协商的过程。强调在战略形成过程中,必须考虑权利,即政治方面的因素。该学派扩大了管理人员的视角:在外部,注意企业利益相关者分析;在内部,要注意战略制定与实施受内部个人或利益集团的牵制干扰。文化学派战略形成植根于文化之上文化学派认为战略形成是社会交互的过程,建立在组织成员的共同信念和理解的基础之上。个人通过文化适应过程或社会化过程来获得这些信念,这个过程大多数为潜移默化而非语言文字的,虽然有时也通过较为正式的教导来强化。因此,组织成员只能部分地描述巩固着他们文化的信念,而文化的来源和解释可能依然模糊。结果,战略首先采取了观念而非立场的形式。观念植根

21、于集体意向之中,并在深藏着资源或潜能的组织模式中反映出来,受到保护并且用作竞争优势。文化,尤其是观念体系不鼓励战略改变,以便现有战略永存,他们往往至多在组织的整体战略观念之内做一些立场的改变。文化学派强调集体思维过程,认为企业的战略形成植根于企业背后的文化和价值观念,这些价值观念影响着组织所使用的分析方法和流行的思维方式,也就影响着战略的形成过程。环境学派战略形成是一个不断应对环境变化的过程环境学派将战略形成看作一个反应的过程。环境学派强调的是企业组织在其所处的环境里如何获得生存和发展,其所起的作用起到了让人们关注环境因素。环境,作为一种综合力量向组织展现自身,是战略形成过程中的中心角色。组织

22、必须适应这些环境力量,否则会被“淘汰”领导由此变成了一种被动的因素,负责观察了解环境并保证组织完全适应。组织结束群集在原来所处的独特的生态型小环境和位置中,直至资源变得稀少或者条件变得恶化对,然后组织消失灭亡。环境学派重点关注了组织环境对战略形成过程的影响,是描述性学派中唯一关注环境的学派,但是环境的概念太过抽象,限制了环境学派理论在实际中的运用。以上的这六个学派从不同的方面描述了战略形成的过程,因此叫做描述性学派,他们在前面说明性学派基础上研究了战略形成过程中的问题,因为关注点的不同,而形成了多个学派,每个学派都不能完全描述战略的形成过程,因而后来出现了集大成的结构学派。由以上的这些学派的发展脉络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到战略管理理论由说明性学派发展到描述性学派,由单一的关注战略形成过程中的个体到关注集体思维过程。理论在不断的趋于完善,学者们也一直在试图寻找一种能够完整解释战略管理的理论,这些都推动了战略管理理论的不断向前发展。3 结论战略管理理论从产生到现在,已经经历了数十年的发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