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山东省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3题;共3分)1. (1分) (2018高一上大连期末) 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的使用,最恰当的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校运会接力赛开始前,班主任谢老师说:“俗话说,三人成虎 , 你们四人可以成龙啊,好好加油,一定可以取得好成绩!”。考虑到如今昂贵的大学学费,人们最好希望找个物有所值的学校。作为衡量标准之一,看一下一所学校历史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大有裨益。据悉,奥运冠军孙杨出席一次商业活动要100多万,想想当年菲尔普斯出场费也就10万元人民币,一般的娱乐圈明星就更是鞭长莫及了。罗马并非一日建成,城市文明的涵养,也要
2、久久为功。现实中,也有城市创文不在平时而在“评时”的怪象,验收来了焕然一新 , 评比完了退回起点。面对家乡父老的大力吹捧,面对众人的啧啧称赞,荣获201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只是微微一笑,他谦逊地表示:“除了舞文弄墨,别无长物了。”。把蚊子当宠物养,可以给丽江这家客栈“最有爱心奖”。不过都说“物以类聚”,蚊子是吸人血的,可见这家客栈也好不到哪儿去。对黑心客栈,只有一个字:打!A . B . C . D . 2. (1分) (2018吉林模拟)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 阅读经典著作,要的就是那种涵养、思考、了解的过程,这是“养性”,也就是精神成长的必须途径。B . 名为“冬
3、梦”的北京冬奥会会徽是汉字“冬”为灵感来源,上半部分展现的是滑冰运动员的造型,下半部分表现的是滑雪运动员的英姿。C .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其在经济建设以及国家战略层面凸显出的重要作用,因此,全球都在争先进行战略部署。D . 大型漓江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演出超过了500场/年,极大地带动了桂林市的旅游、地产、交通运输和艺术教育等相关产业的发展。3. (1分) (2018高一上石嘴山期末)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我国古代的纪年法有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帝王年号纪年法、干支纪年法等。“壬戌之秋”中的“壬戌”属于干支纪年法。B .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
4、散文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王安石、黄庭坚。C . 古代农历每月初一叫“朔”,十五叫“望”,月末一天叫“晦”。“七月既望”中的“既望”指农历每月十六日。D . “修禊”是我国古老的流传民间的一种习俗。人们于农历三月上旬的巳日(上巳日)到水边举行祓祭仪式,用香薰草蘸水洒身上,或沐浴洗涤污垢,感受春意,祈求消除病灾与不祥。二、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9分)4. (3分) (2018高二上会泽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从“抵制韩流”看“消费型民族主义”梁文道韩剧风猛烈吹袭大陆后,就有很多人看不过去要出来说话,这种事我们大可以引为茶余饭后的闲谈话
5、题,一笑置之。但是我们也应认真思索,为什么我们可以这么轻易地把爱韩剧就等于汉奸、看国产片就等于爱国的逻辑理直气壮地宣之于口,而且竟还有市场?很多人之所以能够不假思索地说出这种话,是因为近年有一股更大的潮流,这股潮流就是“消费型民族主义”。首先,我们要注意它与抵制日货的理路不尽相同。不管你同意与否,提倡抵制日货的人至少还试图搬出一套罢买日货可以打击日本商界然后日本企业会抱怨日本政府外交政策的推理。“消费型民族主义”却是诉诸感情直觉,要大家以抵制某产品的方式直接表达爱国情怀。当然,实际操作起来,“消费型民族主义”又会和抵制日货运动相混杂,成为后者的指导精神。其次,“消费型民族主义”不是一种经济政策
6、上的保护主义。奉行保护主义的国家如韩国,会硬性规定电影院每年要有一定日数放映韩片,以保证电影生产数量的稳定,以阻挡外来电影带来的竞争压力,目的是扶持自己国家的特定产业。保护政策好还是不好,各有各的观点,但它起码也是套言之成理的说法。“消费型民族主义”着眼的却不是这么深层次的产业发展问题,它只不过是一种浮浅的情绪表达和标签。“消费型民族主义”的出现,靠的是两种逻辑。一个是民族主义本身的空洞,另一个是市场营销的文化转向。什么叫民族主义的空洞呢?难道民族主义不是很强大很澎湃的一种意识形态吗?的确,它是的。但它之所以强大,之所以能够把一切事物都纳在民族旗号下,照研究民族主义的人类学家安德森的说法,正是
7、因为它的内涵是空的。举个例子,由于没有人能够肯定到底某物的民族性是什么,所以我们才能把一件衣服说成是很有民族性的,一部汽车是很民族的,甚至连一种动物也是很能代表某民族的(尽管它在血统上和这一民族无关,也不是这一民族培育出来的品种),没有什么不可以被命名为很民族的。也要注意如今的市场营销越来越强调感性和文化,怎样将一件产品从市场上芸芸竞争者中区分出来,靠的不一定是价廉,也未必是物美,而是它带给你的体验与文化印象。所以广告和设计等创意产业才会变得日益吃香,所以一双外国名牌运动鞋要比同厂生产的本地杂牌贵得多。诉诸正统的国家印象正是产品营销的手段之一,某个服装品牌标榜自己来自法国,让人穿了就变得很高档
8、很浪漫,与某位明星标榜自己是土产中国人,让人看了就证明自己很爱国,其实是同一回事。“消费型民族主义”建立在这两种逻辑之上,几乎可以运用于所有商品而无往不利。它总是呼唤大家的身份认同,要求大家“团结”,叫大家“是中国人的就得看中国片”“是中国人的就得抽中国烟”“是中国人的就要穿中国内裤”,仿佛电影、香烟与内裤和人一样都是有国籍的。但说到底,“消费型民族主义”只不过是商人们促销的借口,经不起严格分析,纯粹是种循环论证:我是中国人,因为我看中国人投资的电视剧,我看中国人投资的电视剧,因为我是中国人。(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消费型民族主义”不同于抵制日货的理
9、路,从而成为实际操作中的抵制日货的指导精神。B . 作者认为“消费型民族主义”只着眼于产业发展的浮浅层面,不及经济政策上的保护主义。C . 如今产品的体验与文化印象越来越成为产品的竞争优势,这促进了创意产业的蓬勃发展。D . “消费型民族主义”基于民族主义的空洞和市场营销的文化转向,用于所有商品无往不利。(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开头写“抵制韩流”现象,是为了由此引出“消费型民族主义”的概念,随后进一步分析。B . 文章运用举例论证和对比的方法,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分析得出“消费型民族主义”的特点。C . 文章在论证中以大量篇幅阐述“消费型民族主义”基于两
10、种逻辑,彰显了作者的理性思考。D . 文章第六段单独作为一个论述层次收束全文,表达作者对“消费型民族主义”的否定、批判。(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通过罢买日货来打击日本商界从而引起日本企业的不满,是“消费型民族主义”者的一厢情愿。B . 如果民族主义的内涵充实具体,它就不可能成为把一切事物都纳在民族旗号下的强大意识形态。C . 在如今市场营销的文化转向的背景形势下,物美价廉的商品不一定能在芸芸竞争者中脱颖而出。D . 按照“消费型民族主义”的要求,具有爱国情怀的人就应该抵制其他国家的产品,消费本国产品。5. (3分) (2019高三上浙江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
11、,完成各题。 露天教室李汉荣记得那是秋天,我刚上小学一年级。我们坐的那个教室,低矮,潮湿,光线昏暗。窗玻璃碎了,就用报纸糊上,好像舍不得用白纸糊。学校太穷了,但我们不怨学校,因为同学们都是农家子弟,都穷。学校再穷也有这么大的教室,我们家里可没有这么大的房子。但是,几十个小孩子挤在教室里,又闷又暗,这可比不上家里那么自在、随便。我和同桌喜娃都感觉上学不好玩了。我们的语文老师,也是班主任,姓王,别的老师叫他岳仁老师,他好像是忍不住了。那天上语文课,王老师扶扶眼睛,擦擦脸上的汗,说,同学们,闷不闷呢?大家齐声说:闷。热不热呢?热。暗不暗呢?暗。怎么办呢?教室默然。王老师看看大家,说,我有一个想法,校
12、长也同意。我上语文课的时候,如果天不下雨,就到野外去上。这一段主要是识字,许多字在大自然里都能找到,我们的祖先就是在大自然里受到启发,发明了这些字,那么,我们也可以在大自然里体会先人们造字的艺术。同时,野外敞亮,空气好,对大家身体有好处。你们愿意吗?愿意!于是,刚刚“圈养”起来的这批乡下孩子,就有了“放生”的机会。那个露天教室距离学校约有三百米,是一块比较平坦的坡地,四望皆山,中间是一小块平原,一条小河朗诵着一组费解然而好听的句子蜿蜒北去。我们坐在草地上,抬头看天,天好像也在低下头,面对面的看着我们。这时我们已有一点点“文化”了。忽然在没有文化的天底下、野坡上学文化,一切都变得陌生、神秘起来。
13、我们把目光从天上收回来,哪个字是“山”?同学们都认识了“山”,老师说,是啊,我们的四面八方到处都写着山,这就是象形字,模拟自然物象发明的字,发明这个字的古人,说不定与我们一样,也是个山里人。再看“水”,随着老师的提示,我们的目光都投向了前面的那条小河是的,我们看见了水,认识了水,水,从河里流进书里,又流进我们的记忆里。最有意思的是这几节课。那天早上第一节是语文课,我们早早就来到坡地。当我们打开课本,天空也哗啦一下子打开课本。蓝莹莹的黑板上,写着亮灿灿的一个“日”字。而离开“日”字不远,蓝黑板上还隐隐约约写着一个“月”字。这白昼的月亮,夜晚的字迹还没有从黑板上擦去。老师兴奋地望着我们,望着天空。
14、他几乎是手舞足蹈领着我们齐声读起来。我们都离开课本,望着天上的旭日和残月,此时的我们,使用的是多么大的课本啊。太阳渐渐靠近了月亮。老师说,同学们,你们看,天上的板书,那是一个什么字?坡地上响彻着童声:明,光明的明,明天的明,明白的明。就这么我们认识了日,认识了月,认识了明。那个蓝莹莹的黑板,就写着这三个字。三个字,再过一万年都在记忆里刻着。还有一次,老师教我们读写“人”字。一撇一捺,很好写。但做人可不容易啊。同学们,我们一生一世都要写好这个人,做好这个人啊。正在这时,一个农民扛着一根扁担从坡地不远的玉米地边走过。老师让我们注意,看前面,一个字走过来了,大家快认啊那不是一个“人”字吗?是的,那个
15、人的肩上多了个什么?一根扁担。是的,也是多了一横,这个人字就变成“大”字了。老师继续说,这就是说,劳动使人变大了,或者说,大人们总是很辛苦地劳动。我看那个人,似乎很熟悉,仔细读了一会儿,才知道,他就是我父亲。父亲始终不知道,多年前他是我们的一个象形字,他被很多孩子写进了记忆的黑板上。老师接着说,是的,人的肩上扛根扁担就成了大字,我们可以这样解释,劳动使人变得伟大了,但能不能说,人就是最大的东西呢?我们回答不上来。老师指着远处渐渐变小了的人字(我们的象形字,就是我的父亲),说,这位叔叔,也就是这个“人”字,因为劳动(那多出的一横,那根扁担)是“大”了,你们再往高处移动一点点,是个更大的东西,你们
16、看见那是什么?老师指着我渐渐变小的父亲,那个移动的大字和大字上方,领着我们齐声读出一个字:天,天空的天,天亮的天,天天向上的天。在坡地,在露天教室里,我们只上了不到十节课,这位王老师就被调到别处了,我们也就结束了这段快乐有趣的日子,重新回到低矮、潮湿、昏暗的教室。由“放生”回到“圈养”,回到小小的课本里。这些年,已是中年的我,常常回想往事,把日历一天天倒着往回翻,翻着翻着,就翻到了童年的那些日子。我也曾访问过我当年的中学小学,令我伤感的是当年的教室都拆了,校址也搬迁了,竟然找不到往日的一石一瓦,那多梦的年华,全都深埋进岁月的厚土里了。去年,我回到故乡,找到了当年那个露天教室,那个平缓的山坡、这
17、不起眼的地方,却是我心中的名胜古迹。它还保持着当年的样子,平缓,略微倾斜。王老师当年讲课的位置,稍高一些,在这样的角度面对他的学生,面对我们身边摊开的无限延展的课本,他可能找到了一种奇妙而宽阔的美感。现在想来,王老师虽只是个小学教师,但是他是深有教养、别有胸襟的人。从今天的眼光看,他也是个另类,是高品位的另类。我深深的想念着王老师,岳仁老师。坡地四周有许多树,柏树,松树,槐树,香椿树,青冈树,是个杂木林。我坐在被树木的绿荫和香气笼罩的坡地上,闭起眼睛,让时光倒流,流到那露天的童年,流到那鸟飞草香的童年,流到那写满象形字的童年。山还在那里写着山,水还在那里写着水,云还在写云,雾还在写雾,田还在写
18、田,苗还在写苗,虫还在写虫,羊还在写着、念着自己:羊羊羊。我用手掬起一捧土,贴近耳朵,我听到一片童声,由远而近。我伏下身子,注视一丛苜蓿花,那细微的香气向我心里吹送,与我身体里藏得很深的那些香气汇合了。我被这单纯的香浓缩成一个简单的思想,一个简单的字。我知道,这丛苜蓿花认识我,多年前,它就望着我笑,笑着笑着就凋零了。它把那段记忆藏在泥土里,年年都要捧出来复习一次,然后又珍藏起来。到黄昏,我仍然坐在坡地上,一一辨认着写在高天厚地、刻在青山流水上的无数象形字,直到银河哗啦啦打开。抬起头,我看见宇宙的大书如此浩瀚,多少深奥的文字我们都不认识。我忽然意识到:我们人类懂得什么呢?顶多只是认识了几个常用字
19、。在时间的滔滔辞源、空间的滚滚辞海面前,我们,只是牙牙学语的顽童。是的,再豪华的殿堂,再排场的教室,都会被时间拆掉、被岁月夷平。但是,有一种教室永远坚固,永远存在。(有删节)(1) 结合全文,概括王老师的教学特点。 (2) 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3) 文章结尾说:“有一种教室永远坚固,永远存在”对此,你怎么理解? (4) 联系全文,谈谈为何以“露天教室”为题。 6. (3分) (2020高三上中山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城镇化?重庆市巴南区区委书记李建春代表说:“我国要实现2020年规划提出的户籍人口城镇化目标,平均每年必须实现1000多万人的户籍城
20、镇化。”越来越多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将带动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消费需求,使巨大的需求潜力转变为经济增长动力。“城镇化既要面子好看,更要里子实在。”河南省信阳市市委书记乔新江代表说,“新型城镇化的首要任务,是促进进城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让更多人进得来、留得下、过得好。要让他们享受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让他们在城里过得更加体面、活得更有尊严。”安徽省政协原副主席王鹤龄委员说,要提升城镇化质量,还要提升城市公共服务水平,缩小大城市和中小城镇的公共服务之间的差距。“只有这样,才会有更多人选择在中小城镇生活,解决人口在大城市扎堆的问题。”乔新江说:“城镇化要培育配套产业,要统筹城
21、市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城镇化的头等大事就是解决就业,”王鹤龄说,“有了产业,才能吸纳就业、容纳人口,有了产业体系的发展,才能推动城市设施不断完善。”李建春说:“从国家层面看,城镇化战略很清晰,就是支持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发展,推动一批具备条件的县和特大镇有序设市,发挥城市群辐射带动作用。”(摘编自齐志明、李坚、许晴城镇化不能重“面子”轻“里子”)材料二:自1950年以来,世界城市人口增长迅速,已从7.51亿增加到2018年的42亿,城镇化率从30%提高至55%。(资料来源于互联网)材料三:2016年5月,我国整体上并不存在“逆
22、城镇化”的现象,但需要采取措施逐步消除不正常现象。一是对城镇化要有清醒的认识和信心。我国城镇化进程远未结束,仍处于城镇化快速推进阶段,与发达国家甚至与同等水平的发展中国家相比,城镇化率依然较低,而且我国城镇常住人口中还包括了2.5亿多农业转移人口,已完成的城镇化进程也还不完整,城镇化仍然是我国广阔发展空间和不竭发展动力的重要组成,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新型城镇化。二是加快发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在中小城市优先配置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资源,培育特色优势产业,提高人口吸引力,使得“让落的地方也想落”。(摘编自相伟、谷宇辰中国出现“逆城镇化”?)材料四:美国推进城镇化进程的主要做法:一是打破行政区域界限,着
23、力打造大“都市圈”和“城市带”。美国打破行政区域界限,整体统筹区域资源利用、环境保护、产业布局和重大项目建设,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构建集聚度高、开放式、多层次的城镇体系,形成了国际性大都市、全国性中心城市、区域性中心城市、地方小城市和中心镇等不同层次、功能互补的城镇体系。二是整合各种要素,培育提升龙头城镇的聚集效能。在小城镇的建设中,美国注重整合各种生产要素,合理配置资源,培育龙头城镇和城镇群,提升聚集效能,以点带面、渐次连片,在城镇群向都市圈和城市带的发展中消除城乡差别,推进区域城乡一体化、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城乡均衡发展。三是建立农业政策支持体系,促进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秉
24、持以农民为本的理念,尊重农民利益,对农业实行保护政策,用工业剩余反哺农业,妥善处理农民的困难和问题,不以牺牲农民的利益为代价完成城镇化,保证农民的利益不受损害。(摘编自李军国美国城镇化发展的经验与启示)(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城镇化不能单纯追求速度和表面工程,要注重发展的质量,要统筹城市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让人们在城里过得更加体面、活得更有尊严。B . 在材料二中,1950年到2018年间,世界城市人口快速增长,城镇化率从30%提高至55%,在2000年到2010年间城乡发展达到均衡。C . 我国2016年5月处于城镇化快速推进阶段,尽管存在一些问
25、题,但城镇化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不竭的发展动力,因此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新型城镇化。D . 美国在城镇化进程中,对农业制定支持和保护政策,以工业反哺农业,保证农民的利益不受损害,这种做法对我国的城镇化有借鉴作用。(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越来越多的农业人口转向城市成为市民,带动了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消费需求,这种巨大的需求潜力将会转变为经济增长动力。B . 和美国一样,我国在城镇化进程中,也把小城镇的建设作为国家的战略考量,推进区域城乡一体化、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城乡均衡发展。C . 城镇化是一个世界性的趋势,2016年,我国城镇化处于快速推进阶段,比
26、起同等水平的发展中国家,城镇化率依然较低,需要加快发展步伐。D . 美国推进城镇化进程的几种做法是根据美国国情而采取的,我们借鉴这些做法要从本国国情出发,要因地因时制宜,切不可生搬硬套。(3) 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如何进行中小城镇建设?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4分)7. (4分) (2019高三上奉新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高祐,字子集,勃海人也。祖展,太祖平中山,内徙京师,卒于三都大官。父谠,从世祖灭赫连昌,以功拜游击将军,赐爵南皮子。祐博涉书史,好文字杂说,材性通放,不拘小节。以祐招下邵郡群贼之功,赐爵建康子。高宗末,兗州东郡吏获一异兽,献之京师
27、,时人咸无识者。诏以问祐,祐曰:“此是三吴所出,厥名鲮鲤,余域率无。今我获之,吴楚之地,其有归国者乎?”又有人于零丘得玉印一以献。诏以示祐,祐曰:“印上有籀书二字,文曰宋寿。寿者,命也,我获其命,亦是归我之征。”祖初,刘义隆子义阳王昶来奔,薛安都等以五州降附,时谓祐言有验。高祖从容问祐曰:“比水旱不调,五谷不熟,何以止灾而致丰稔?”祐对曰:“昔尧汤之运,不能去阳九之会。陛下道同前圣,其如小旱何?但当旌贤佐政,敬授民时,则灾消穰至矣。”祐又上疏云:“今之选举,不采职治之优劣,专简年劳之多少,斯非尽才之谓。宜停此薄艺。唯才是举。又勋旧之臣,虽年勤可录,而才非抚人者,则可加之以爵赏,不宜委之以方任。
28、”高祖皆善之。出为持节、辅国将军、西兗州刺史,假东光侯,镇滑台。祐以郡国虽有太学,县党宜有黉序,乃县立讲学,党立教学,村立小学。又设禁贼之方,令五五相保,若盗发则连其坐。初虽似烦碎,后风化大行,寇盗止息。转宋王刘昶傅。以昔参定律令之勤,赐帛五百匹、粟五百石、马一匹。昶薨后征为宗正卿而祐留连彭城久而不赴于是尚书仆射李冲奏祐散逸淮徐无事稽命处刑三岁以赎论诏免卿任还复光禄。太和二十三年卒。太常议谥曰炀侯,诏曰:“不遵上命曰灵,可谥为灵。”(节选自魏书高祐传)(1)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昶薨后/征为宗正卿/而祐留连彭城/久而不赴/于是尚书仆射李冲奏祐散逸/无事稽命/处
29、刑三岁/以赎论/诏免卿任/还复光禄B . 昶薨/后征为宗正卿/而祐留连彭城/久而不赴/于是尚书仆射李冲奏祐/散逸无事稽命/处刑三岁/以赎论/诏免卿/任还复光禄/C . 昶薨后/征为察正卿/而祐留连彭城/久而不赴/于是尚书仆射李冲奏祐/散逸无事稽命处刑三岁/以赎论/诏免卿任/还复光禄/D . 昶薨/后征为宗正卿/而祐留连彭城/久面不赴/于是尚书仆射李冲奏祐散逸/无事稽命/处刑三岁/以赎论/诏免卿/任还复光禄/(2) 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子是古代爵位中的一等,西周王朝的诸侯封制,周天子为王,以下分封五等诸侯:公、侯、伯、子、男。B . 假有代理、暂任官职之
30、义,“假东光候”即代理东光候的职位,署、权、行、除等字都包含相似的含义。C . 太学是汉武帝时出现的设在京师的全国最高教育机构,隋代以后改为国子监,而国子监内同时也设太学。D . 谥是对死去的帝妃、诸侯、大臣等人,接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始于西周(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高祐家世不凡,性格豪放。他的祖辈、父辈都曾身居官场要职:他自身广览经史,喜好文字杂说,做事不拘小节B . 高祐见识广博,善于预言。他能准确识出三吴出产的鲤,并据此预言这是刘想、薛安都等将率众来降的征兆。C . 高祐注重实才,推行教育。他建议高祖要改革选官任人制
31、度,唯才是举:他在地方大力推行教育,建立各级学校。D . 高祐勇于谏言,政绩突出。他多次上疏陈事而且精于分析,获得皇帝的赏识:他治理的地方风化大行,安宁稳定。(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比水旱不调,五谷不熟,何以止灾而致丰稔?今之选举,不采职治之优劣,专简年劳之多少,斯非尽才之谓。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2分)8. (2分) (2019高一上浮山期中)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琴歌李颀主人有酒欢今夕,请奏鸣琴广陵客。月照城头乌半飞,霜凄万树风入衣。铜炉华烛烛增辉,初弹渌水后楚妃。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清淮奉使千馀里,敢告云山从此始。(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句写友人饯别宴,“欢”字写出了宾主推杯换盏、其乐融融的热闹气氛。B . 诗中写琴歌效果和白居易琵琶行写琵琶女演奏效果有异曲同工之妙。C . 第五句写铜炉熏染,华烛闪烁生辉,扣合首句,表明酒宴已经进入高潮。D . 诗人离京还乡,别宴上缕缕琴音使他想到千里外的清淮,暗自潸然泪下。(2) 这首诗采用衬托的手法写琴歌,请结合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年中国海马黑蚁酒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科技公司如何加强网络安全培训
- 2025至2030年中国水稻植物营养保护剂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4年仙居县人民医院医共体招聘工作人员考试真题
- 2024年青岛莱西市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真题
- 2024年河南郑州一中教育集团紫荆中学招聘考试真题
- 未来教室科技馆教育功能新探索
- 2024年道真自治县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试真题
- 2025至2030年中国无铅焊锡助焊剂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饭店干股合同范本
- 学校保密教育培训课件
- 班组文化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
- Project-培训教学课件
- 福建省服务区标准化设计指南
- 秋风词赏析课件古诗词赏析
- 销售人员薪酬设计实例 薪酬制度设计 薪酬设计方案 设计案例全套
- 福特F-150猛禽说明书
- 征地搬迁基本要求及工作技巧课件
- 《烟花爆竹基础知识》课件
- 连乘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课本解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