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学期语文10月考试试卷_第1页
高一上学期语文10月考试试卷_第2页
高一上学期语文10月考试试卷_第3页
高一上学期语文10月考试试卷_第4页
高一上学期语文10月考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一上学期语文10月考试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13题;共26分)1. (2分) (2016高一上湖南期中)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且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项是 ( )A . 出名后的“大衣哥朱之文没有闲情意致摆弄他的庄稼了,经纪人为他量(ling)身打造了许多宣传活动。B . (红楼梦不仅能与我国诗词曲赋中最辉煌的作品相媲(b)美,而且丝毫不比世界第一流的小说名著逊色。C . 战国时,诸侯纷争导致生灵涂炭,而在秦国的土地上孕育的那股亘(gn古未有的力量量最终平息了锋烟。D . 如果你翻开2011年7月出版的新华字典,赫(h)然收录了“学历门”“晒隐私”“房奴”等网络

2、热词,可见字典的修定也与时俱进了。2. (2分)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转轨 凭添 芸芸众生神智不清B . 聒噪 犄角 竭泽而渔 宽宏大量C . 佳奖装帧声名鹊起 水乳交溶D . 凑和 睿智稍安毋躁 言简意赅3. (2分) 下列各句中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 这所房子看上去装修得十分豪华,但因为地点太偏僻,故而显得茕茕独立。B . 我国历史上有许多格言警句和诗辞歌赋,都是劝人要奋发向上,淡泊名利,不要为了一点蜗角虚名、蝇头微利而蝇营狗苟地生活。C . 私立学校虽然缺乏教学管理经验,但可以向公办学校学习,可以在亦步亦趋的基础上,渐渐走出自己的路来。D . 出于

3、自身利益的考虑,一些地区画地为牢 , 实行地方保护主义,人为地分割和控制煤炭资源。4. (2分)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 在很多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金砖国家有着相同或相似看法,都致力于发动世界经济增长、完善全球经济治理,并已成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积极建设者。B . 泡菜、葡萄酒之类的产品,科技含量和生产成本低,质量易于达标,新兴市场国家更容易从这些产品起步,满足特定地区和一定层次的外国消费者,从而取得市场份额。C . 我们中国的古代先贤们最关注的不是外在的自然,不是高高在上的天国,也不是纯粹的思辨领域,而是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心性、人性、生命、社会和人生。D . 办法明确了

4、参与互联网保险业务的主体定位,规定互联网保险业务的理赔、承保、销售、退保、投诉处理及客户服务等保险经营行为,应由保险机构管理负责。5. (2分)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别号“蕉下客”的贾探春是个具有男子性格的女性,她发起了大观园里的诗社活动,但是“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她想通过一些改革措施来挽回这个封建大家庭的颓势,却无济于事。(红楼梦)B . 第一次工潮中,屠维岳软硬兼施,一面派人武力镇压罢工,逮捕工人代表和共产党;一面对工人花言巧语,收买人心,又诱骗被捕的姚金凤招出地下党名单。企图未遂时,他又坚决镇压。(子夜)C . 平时耳聪目明,口齿清楚

5、的葛朗台,一到关键时刻就变得耳聋口吃,装疯卖傻莫名其妙地兜圈子,把自己的思想藏起来,逼得对方老是替他这方面打主意,而忘掉了他自己的观点。(欧也妮葛朗台)D . 当爱斯梅拉达跪在圣母院门前执行忏悔仪式之后,卡西莫多把爱斯梅拉达救了出来,藏在巴黎圣母院内,弗罗洛趁机威胁爱斯梅拉达,遭到拒绝后,把她交给了国王的军队,无辜的姑娘被绞死了。(巴黎圣母院)6. (2分) 下列名句默写,不正确的项是( )A .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战国策荆轲刺秦王)B .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C .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出嫁了,雄姿英发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6、)D .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诗经氓)7. (2分) (2020高一上鹤岗期末) 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淇则有岸,隰则有泮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匪来贸丝,来即我谋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于嗟鸠兮,无食桑葚女之耽兮,不可说也A . B . C . D . 8. (2分) 下列各句中划线词的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A . 既来之,则安之。B . 且庸人尚羞之。C . 秦人不暇自哀。D . 供其困乏。9. (2分) 下列句子中都有名词的活用,选出与“粪土当年万户侯”中活用情况相同的( )A . 吏吴两

7、载,登虎丘者六B .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C .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D . 既东封郑,义欲肆其四封,10. (2分) (2015高二上永昌期中) 下列句子不属于宾语前置的一句是( )A . 复驾言兮焉求B .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C . 乐夫天命复奚疑D . 将有事于西畴11. (2分) 下列加下划线的字意义与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 )A . 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B .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C .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D . 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12. (2分) (2017高一下安徽期中) 下列选项中划线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B

8、. 抱明月而长终侣鱼虾而友麋鹿C . 于是余有叹焉而人之所罕至焉D . 不知东方之既白每览昔人兴感之由13. (2分) (2019高一上长春月考) 下面关于“之”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 辍耕之垄上(动词,往,到)B . 是寡人之过也(结构助词,的)C .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结构助词,的)D . 何厌之有?(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二、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14. (11分) (2017高三上深圳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程钜夫,名文海,避武宗庙讳 , 以字行。叔父飞卿,仕宋,通判建昌,世祖时,以城降。钜夫入为质子,授宣武将军、管军千户。他日,召见,问贾

9、似道何如人,钜夫条对甚悉,帝悦,给笔札书之,乃书二十余幅以进。帝大奇之,谓近臣曰:“朕观此人相貌,已应贵显;听其言论,诚聪明有识者也。可置之翰林。”以其年少,奏为应奉翰林文字。帝曰:“自今国家政事得失,及朝臣邪正,宜皆为朕言之。”钜夫顿首谢曰:“臣本疏远之臣,蒙陛下知遇,敢不竭力以报陛下!”寻进翰林修撰,屡迁集贤直学士,兼秘书少监。至元二十三年,见帝,首陈:“兴建国学,乞遣使江南搜访遗逸;御史台、按察司,并宜参用南北之人。”帝嘉纳之。二十四年,立尚书省,诏以为参知政事,钜夫固辞。又命为御史中丞,台臣言:“钜夫南人,且年少。”帝大怒。遂以钜夫仍为集贤直学士,拜侍御史,行御史台事,奉诏求贤于江南。

10、初书诏令皆用蒙古字及是帝特命以汉字书之还朝陈民间利病五事拜集贤学士仍还行台。二十六年,时相桑哥专政,法令苛急,四方骚动。钜夫入朝,上疏曰:“臣闻天子之职,莫大于择相,宰相之职,莫大于进贤。苟不以进贤为急,而惟以殖货为心,非为上为德、为下为民之意也。今权奸用事,立尚书钩考钱谷,以剥割生民为务。臣窃以为宜清尚书之政,损行省之权,罢言利之官,行恤民之事,于国为便。”桑哥大怒,羁留京师不遣,奏请杀之,凡六奏,帝皆不许。三十年,出为闽海道肃政廉访使,兴学明教,吏民畏爱之。大德四年,迁江南湖北道肃政廉访使。至官,首治行省平章家奴之为民害者,上下肃然。皇庆二年,旱,钜夫应诏陈桑林六事,忤时宰意。明日,帝遣近

11、侍赐上尊,劳之曰:“中书集议,惟卿所言甚当,后临事,其极言之。”钜夫建言:“经学当主程颐、朱熹传注,文章宜革唐、宋宿弊。”命钜夫草诏行之。三年,以病乞骸骨归田里,不允。钜夫请益坚,特授光禄大夫,赐上尊,命廷臣以下饮饯于齐化门外,给驿南还,敕行省及有司常加存问。居三年而卒,年七十。泰定二年,赠大司徒、柱国,追封楚国公,谥文宪。(节选自元史程钜夫列传)(1)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初书诏令皆用蒙古字及是帝特命以汉字书之还朝陈民间利病五事拜集贤学士仍还行台B . 初书诏令皆用蒙古字及是帝特命以汉字书之还朝陈民间利病五事拜集贤学士仍还行台C . 初书诏令皆用蒙古字及是帝

12、特命以汉字书之还朝陈民间利病五事拜集贤学士仍还行台D . 初书诏令皆用蒙古字及是帝特命以汉字书之还朝陈民间利病五事拜集贤学士仍还行台(2) 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讳,古代称已故帝王或尊长的名;后来也用于敬称在世尊长的名字。不直接说出或写出君主或尊亲的名字,叫避讳。B . 年号,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名称,多为帝王所用,如至元、康熙。年号的使用始于汉武帝时期。改换年号叫改元。C . 台,古代中央政府的官署,常指御史台。行台,指中央政府设在京师以外的行政机构,也指地方大吏的官署或居所。D . 谥,古人死后依其生前事迹所给予的称号。只有帝王、贵族、大臣有谥

13、号。谥号有美谥和恶谥两种,如文宪、周厉王。(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钜夫聪慧有才识,甚得元帝赏识。钜夫跟随叔父脱宋降元,在元帝诏问时,他应对十分详尽,让元帝惊叹不已。他虽然年纪轻轻,却深得元帝的信任,屡得升迁。B . 钜夫建议重用南人,得到元帝采纳。他向元帝建议寻访江南名人逸士,并让他们与元人一起担任御史台、按察司要职。元帝力排非议,采纳了钜夫江南招贤的建议。C . 钜夫为人正直,不畏权贵,体恤百姓。他为民请命,弹劾宰相桑哥专权苛政敛财伤民;他出任地方官职,兴学明教,为民除害,深为官吏民众敬畏和爱戴。D . 钜夫不恋栈官位,却得享殊荣。他因病请求辞官

14、归里,但遭拒绝。他一再坚持,才被允许,离京之日,元帝命设宴,让百官送行;敕令地方官员要常问候,死后追赠官爵。(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苟不以进贤为急,而惟以殖货为心,非为上为德、为下为民之意也。至官,首治行省平章家奴之为民害者,上下肃然。三、 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6分)15. (6分) (2017宁城模拟)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小题。现在是个已经是一种小众艺术了,一本诗集、诗刊能印到千份就算多的了。当然,这并不奇怪,全民一起向钱看的时候,诗的位序能排到哪里呢?但是,诗,的确阔过。从西周时代开始“诗”就成为“六经”之一,它是贵族君子必修课之一。诗不仅具有工具性,可以用来侍奉

15、父母和君王,而且它还能成为个人的精神支柱,“兴、观、群、怨”就是指诗歌在人的精神生活领域的力量。一句话可以概括,那时,诗是人们的生活准则,因此,学诗、用诗是一体的。那时学诗要学到什么地步呢?用过去的老话说,就是要“融化在血液中,落实在行动上”,这个“行动”孔子特别解释过:“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意思是说,学了诗,对内要能够处理国家政事;对外要能够熟于辞令,这样读诗才有用。春秋时代在外界场合还保持着贵族的肃肃雍雍的礼仪风度,直接利益要求,往往不会赤裸裸直说,而是经常用诗曲折表达。这在左传、国语里常有记载。人们用诗体现了自身的教养与风度。我们考察先秦文献,

16、可以看到贵族君子,甚至没受过多少教育的都邑中居民国人在对话中也常常熟练地用诗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我们感到那时的人行事有规范,出言有文采。如孟子里的“齐桓晋文之事”章,孟子为齐宣王分析了他看到牛被屠杀之前以羊易牛的心理后,齐宣王说:“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他人”两句引得多好,用此赞扬孟子对自己的理解,连自己都说不清楚的,经过孟子剖析入微的解释,连颟顸的齐宣王都觉得深得我心。宋国都邑的居民出口也有文采,看来也是长期受到诗歌教育的民众。宋郑交战,宋国败绩,主帅华元被俘,后来逃了回来,宋国筑城加强防备,华元到工地巡视。筑城的

17、国人编了歌唱道:“睅其目,皤其腹,弃甲而复。于思于思,弃甲复来。”华元支使他的副驾回答国人:“牛则有皮,犀兕尚多,弃甲则那。”筑城人再唱:“从其有皮,丹漆若何。”华元没词儿了,对他的手下说:他们人多嘴多,我们干不过他们,快走吧! 华元尽管仗打败了,人还是很可爱的;宋国国人更可爱,他们出口成章,用诗歌挖苦执政者,表达自己的意见,这正是诗“兴观群怨”职能的表现。成为“六艺之首”“王化之基”的“诗三百”经过汉代经师阐释,特别有了诗大序、小序的毛诗,其政治作用更加强化了。“诗三百”基本是四言诗,其体例是风雅颂三体,这成为历代制礼作乐之时乐舞歌词的基本模式,从汉至清没有什么改变,读者有兴趣翻翻正史中的“

18、乐志”,皇皇大典中歌诗基本上是模仿“雅”“颂”的。(选自王学泰诗,曾经是一种精神的价值,有删改)(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诗歌的地位曾经是很高的,从西周时代开始,“诗”就成为“六经”之一,是贵族君子的必修课,诗具有工具性。B . 在西周时代,人们将诗作为生活准则,学诗、用诗是一体的。诗可以用来侍奉父母和君王,也可以成为个人精神领域的支柱。C . 孔子认为,学诗的成果要体现在行动上。学诗的人,如果不能通达地处理政事,不能在外交辞令中应对如流,即使学了许多诗,也是没有价值的。D . 诗之所以能在春秋时代广泛流行,就是因为诗满足了贵族礼仪风度的需要,由于太过于直接的

19、言辞是不合适的,直接利益要求往往要委婉表达。(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 春秋时期的贵族们还保持着肃肃雍雍的礼仪风度,他们在交谈中经常用诗来表现教养与风度,这在左传国语里常有记载。B . 在先秦文献中,我们可以看到诗歌的使用是比较普遍的,贵族君子乃至受教育程度不高的都邑百姓在对话中也常常用诗抒发情感。C . 文章用的齐宣王的事例来说明引用诗句可以显示出说话者行事有规范,用宋国都邑的居民与华元对歌的事例来说明诗可以让表达富有文采。D . “诗三百”作为“王化之基”,有着政治方面的作用,经过汉代经学研究者的阐释,特别有了诗大序小序的毛诗,其政治作用得到强化。(3) 根

20、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作者认为,在全民一起向钱看的时代,诗歌已经成为了一种小众艺术,通过一本诗集、诗刊的出版量就可见一斑。B . 诗的学习要求是比较高的,学诗的人不仅要熟记诗句,而且能够将诗应用于生活,如处理政事,应对得体,体现风度与教养。C . 宋国都邑的居民出口成章,用生动的诗句调侃华元丢盔弃甲、逃回本国。可见,人们可以用诗来表达意见、挖苦执政者,这正是诗“兴观群怨”职能的表现。D . “诗三百”对后世影响深远。在作制礼作乐方面,后代王朝主要沿用诗经中风雅颂三体的体例来创作乐舞的歌词。四、 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16. (5分) (2017高二下孝感期末)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得空缺部分(1) 庄子逍遥游指出“_,_”,就像倒在堂洼地的一杯水,无法浮起一个杯子一样。(2) 从历史的角度看,台湾和祖国的分离只是暂时的,这正如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所说的“_,_,_”我们坚信两岸终将统一,台湾定能回归祖国。五、 填空题 (共1题;共2分)17. (2分) 解释成语绿草如茵:_。沉默寡言:_。六、 语言表达 (共1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