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花女》论文_第1页
《茶花女》论文_第2页
《茶花女》论文_第3页
《茶花女》论文_第4页
《茶花女》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以文本为鉴浅析茶花女中的叙事艺术摘要:茶花女的成功绝不仅仅取决于故事的出彩、人物的不朽,小仲马用他精湛纯熟的叙事技巧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全新的视野,也在文学创作史上揭开了一个新的篇章。本文将从茶花女整个文本的构思技巧上着手,从“抛砖引玉”式的人物出场、娴熟的倒叙手法与故事嵌套、夹叙夹议的叙事特点、叙述者的穿插变换、批判式的讽刺笔调这五个方面来探析其独特的叙事艺术。关键词:茶花女;构思技巧;叙事艺术;文本Abstract: The success of The Lady of the Camellias is not merely because of the excellence of the s

2、tory and the immortality of the characters. Alexandre Dumasfils utilize his proficient narrative skills to provide a brand new panorama for us. Meanwhile, it leads a new era in the history of literature. This thesis shall focus on the design process of the whole text of The Lady of the Camellias, an

3、d it shall analyze its unique narrative skills in five aspects including:the design of character presence by throwing a sprat, adept skills on narrative and story-in-story structure, the feature of “narrative and meanwhile telling story”, and switch of story tellers and ironic style of criticizing.K

4、ey words: The Lady of the Camellias; design process; narrative skills; the text.茶花女是法国作家小仲马的扬名之作,小说用一个别出心裁的叙述方式讲述了一段发生在19世纪中期法国巴黎的爱情故事。女主人公玛格丽特被认为与哈代的苔丝、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和莫泊桑的羊脂球一样,都是世界文学史当中的女性形象典范。而国内外文坛上关于茶花女女性形象探析或与其他女性形象的对比之作不胜枚举,譬如外国的苔丝、安娜卡列尼娜,中国的杜十娘、陈白露等,这些著作大多是从女性视角哀叹主人公之悲剧命运或是对其进行性格剖析。人们在为一个美丽的爱情故

5、事嗟叹或是感慨于主人公的命运时,往往忽略了其背后作者的匠心独运。这部小说的成功之处固然在于其深刻的主旨内涵和经典的人物形象,然而深究其原因,茶花女的成功更是得益于小仲马在谋篇布局时所采用的多元化的叙事手法。文学之所以成为艺术,绝不是仅仅因为其中的某个动人的角色而流传不朽。如果说不事雕琢的作品像块璞玉,那么形式与内容同样完美的作品便是一件成熟的艺术品了。毫无疑问,茶花女就是这样一部作品。小仲马用他精湛的写作技巧和大胆的创新精神,成就了这样一部经典之作,它虽不似安娜卡列尼娜那般浩瀚巨著,却精致得无与伦比。本文将从茶花女整个文本的构思技巧上着手,探析其独特的叙事艺术。一、“抛砖引玉”式的人物出场故事

6、开始于一场拍卖会,小说中的“我”作为一个古玩爱好者,机缘巧合之下参加了巴黎名妓玛格丽特的遗物拍卖会。在小说的开篇,小仲马花费了大量的笔墨来描述茶花女生前的华丽陈设,以及这些东西带给“我”的直观感受。所谓“未见其人,先见其物”,茶花女尚未正式出场,但她的形象却已经让读者浮想联翩。在拍卖会上,小仲马也并未对茶花女的每一件物品及其价格多加渲染,只用一句话“连衣裙、开司米皮筋、首饰,快得令人难以相信地拍卖掉了” 小仲马.茶花女M.郑克鲁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8:14.一笔带过,而他把全部的焦点都集中在了一本有着男主人公阿尔芒的签名的书上,两位竞拍者争相抬价,互不相让,一本原本只需十法郎的书不一

7、会儿便窜到一百法郎,被其中一位竞拍者即小说中的“我”拍下。书上的题字与署名激起了“我”的疑惑,带着这种疑惑认识了随后登门拜访的男主人公阿尔芒;小仲马用了“风尘仆仆”“面色苍白” 小仲马.茶花女M.郑克鲁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8:20.这些带有“故事性”的词语来形容初次登场的阿尔芒,这似乎是在向读者暗示:这个年轻人和茶花女之间必定有着一段惊心动魄的过去。玛格丽特和阿尔芒这两个人物的出场看似迥然不同,却是殊途同归。一个是逝者,一个依然活着;一个是拍卖会上物品的主人,一个却和拍卖会没有直接关系。然而两个人物的出场都是借由某种噱头十足的活动引出营造一个声势浩大的拍卖会,作为拍卖会上所有东西的主

8、人,女主角玛格丽特的名字在众人的议论纷纷中徐徐登场;而另一方面,小仲马将拍卖会上所有人的眼睛都聚焦在一场“书的竞拍”,书上的签名者阿尔芒的名字也随即映入“我”的眼帘,激起了“我”与读者的疑惑和兴趣。这种“抛砖引玉”式的人物出场可谓精心设计,情节环环相扣。从拍卖会到茶花女,从拍卖书到阿尔芒,构成了一条天马行空却又逻辑清楚的链条。万众瞩目的拍卖会和竞拍活动像是一出热闹的舞台剧,在聚光灯打在男女主人公身上的那一刹那,所有人都变成了群众演员。这样的安排看似顺理成章,毫无斧凿之痕。小仲马用这样的方式让男女主人公在正式登场之前而就已经赚足了读者的想象,带着几丝神秘感,而这种萦绕在读者脑海中的“神秘感”正是

9、激励他们废寝忘食地读下去的源泉和动力。二、娴熟的倒叙手法与故事嵌套茶花女在构思技巧上最大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它打破了墨守成规的铺陈直叙,选择了先果后因的倒叙手法,由层层故事嵌套而成。文本中“我”讲述的事件是第一叙述的内容,是“故事内事件” 热拉尔热奈特.叙事话语 新叙事话语M.王文融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161.;而阿尔芒作为二度叙述者,讲述的事件是“元故事事件” 热拉尔热奈特.叙事话语 新叙事话语M.王文融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161.。故事内事件构成了整个故事的框架,而元故事事件才是这个故事的核心,双层嵌套,增加了叙述的灵活性和故事的可信度。尽管小仲马在

10、小说的开篇就谦虚地说道,自己没有达到妙笔生花的年龄,只好满足于平铺直叙。而这部小说却是经过了精心布局,就其剧情的本质来看,茶花女也只是一个普通的爱情故事。傲慢与偏见是爱情故事中的典型,男女主人公依次登场,舞会上结识,带着初次见面的傲慢与偏见,两人双双坠入爱河,剧情的发展也随着男女主人公爱情的发展逐渐步入了高潮。这样的爱情既浪漫又大众,符合常人的思维。因而简奥斯汀遵从了一般的叙述模式新奇的开端、曲折的经过、华丽的结尾,一步步虐心十足又顺理成章,将读者的胃口吊到了最后。而茶花女却并非如此,小仲马采用了倒叙的手法,将故事的结局茶花女的溘然长逝、恋人阿尔芒的远走他乡向读者道明,继而由“我”与阿尔芒一起

11、把故事的原委经过向读者娓娓道来。小说的开篇是一场声势浩大的拍卖会,拍卖会上的物品所有者是一个曾经风靡巴黎如今已经香消玉殒的卖笑女茶花女。小仲马将故事的结局以拍卖会这种“热闹”的方式呈现给读者。原本看爱情的便会止步于此,看悲剧的才会继续读下去。而小仲马却用他高超的叙事技巧征服了所有人,让读者带着对茶花女的猜测与想象跟随“我”走进她的故事。玛格丽特的住处富丽堂皇,她生前的奢侈程度不得而知,然而与其形象不符的是其脸上露出的却是“处女般”的神态;以及人们对她的评价是“她使XX公爵、伯爵破产了” 小仲马.茶花女M.郑克鲁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8:27.,而此刻“我”的印象却是美丽安详的。在其他人

12、的议论纷纷、“我”的满腹狐疑以及一系列看似矛盾的表象中,小仲马将茶花女的形象塑造得或褒或贬,一切需要自己去后面的故事中找答案,极力地增强了读者的阅读欲望。在内部情节安排上,小仲马又不遗余力地采取了先抑后扬的手法。这和整个结构的设悬异曲同工。在玛格丽特与阿尔芒的爱情炉火纯青、共同谋划美好未来之时,阿尔芒与家人的关系稍稍疏远,并多次提到延误了去看父亲的日期。可想而知,他们的爱情是遭到阿尔芒父亲的反对的。而此时玛格丽特的反常举动不禁让读者费解,她催促阿尔芒离开自己去找父亲,而自己在阿尔芒离开后又委身于另外一位伯爵的怀里,却又不解释清楚为什么,真相也仿佛在玛格丽特一次次的自我伤害中呼出欲出。玛格丽特在

13、经历了阿尔芒一系列的误会、谩骂、伤害之后,终于撒手人寰。而真相也终于在她的手稿中得以大白。之前一系列“疑似变心”的举止都是源自于阿尔芒父亲的逼迫和她自己对阿尔芒无私的爱。玛格丽特保全了阿尔芒,保全了他们曾经纯洁的爱情,唯独没有保全自己。茶花女的形象在这“先抑后扬”的手法下,更加显得善良、高尚!正文中的“我”与阿尔芒是小说的双层主人公,“我”在故事外,阿尔芒在故事里。“我”通过拍卖会上的书与阿尔芒结识,随后去拜访他,他向“我”讲述与玛格丽特的故事,“我”最后陪他去玛格丽特的两位女伴家里,而这本身便构成了一个有开端、经过、结尾的完整的故事。在这个“我”与阿尔芒相互认识的故事里却镶嵌着“茶花女”的故

14、事。“茶花女”的故事作为元故事事件,是整部小说的核心。这种故事嵌套结构既充满理性又感性十足,像是在听一个别人的故事,却又不由得置身其中,被这个故事打动。配合小说中的倒叙手法,让茶花女这部小说显得小巧又别致。 徐蔚.叙事的转换与互动论茶花女不同艺术媒介的改编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7,2(21).作家用心良苦的叙述技巧打破了章法布局的平淡,行文波澜迭起,富于情韵意态,其悲剧氛围的酝酿,营造了接受空间的无穷想像。三、夹叙夹议的叙述特点在叙述茶花女的故事时,无论是小说中的“我”还是主要叙述人阿尔芒,都不是完全站在客观的角度去向读者讲述一个动人的故事,他们在叙述的同时不忘带着自己的见解和感受对玛

15、格丽特评价一番,小仲马借由这两个人物达到自己夹叙夹议的目的。玛格丽特的第一次正面描写是存在于“我”的记忆中的印象。除了所有人都能看到的高贵美貌,还有我的疑惑“玛格丽特虽过着纵欲的生活,但她的面容却呈现出处女的神态,甚至带着稚气的特征”,小仲马以“我”的口气插入了相当的感叹和议论;而这番评价在后来阿尔芒的叙述中也曾出现, 小仲马.茶花女M.郑克鲁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8:62.“可以看出她虽然过着放纵的生活,但仍然保持纯真”。这两句话的表述如出一辙,既是“我”与阿尔芒对茶花女的共同看法,更是小仲马对茶花女最崇高的评价。在故事的开篇便赋予了茶花女这种印象,而读者也将带着先入为主的感受去认识

16、集矛盾于一身的女子。采取夹叙夹议的方式能够及时地引导读者的感情变化,让读者跟随作者的眼睛去认识整部小说。而这夹叙夹议的特点最突出地表现在阿尔芒的叙述上。阿尔芒的口述直接构成了小说第七至二十四章的主要内容,小说开篇的记录者“我”在此间隐退,将舞台全权交托给悲剧男主角,以第一人称直接抒发他的执着、挣扎、矛盾、犹豫、苦痛和追悔。隐蔽了第三者的转述,读者对悲剧的认识和体会无疑更为透彻和深入。人们看到的是阿尔芒在向“我”讲述一个动人的故事,但这种讲故事的方式更像是一种忏悔式的回忆录,饱含感情,心情复杂。在叙述到玛格丽特已经离开阿尔芒后,叙述者阿尔芒已经无法冷静,叙述中反复出现的“悔恨”“卑怯”“羞愧”几

17、乎向读者再现了阿尔芒对玛格丽特的伤害以及彼此内心的痛苦。这部忏悔式的回忆录不同于一般的小说模式,自己既是亲历者又是旁观者,时而冷静叙述,时而带着充沛的情感议论一番。在这种方式的叙述下,故事的主人公不再处于无法触及的另一个时空,读者更像是在听一个老朋友久别重逢的絮叨一样,与他一同感动、一同悲伤,一起游走于故事里、故事外。四、叙述者的穿插变换在传统的小说中,叙述者一般是不换的,一般采用的方式是“我”隐藏于故事当中,像是一个旁观者一样,向观众娓娓道来。而小仲马的茶花女前前后后却换了多个叙述者“我”、阿尔芒、玛格丽特河朱丽迪普拉。但这四个人的叙述并没有一个先后顺序,而是相互交错的。 王阳.小说的艺术形

18、式分析:叙事学研究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26.王阳在他的著作小说的艺术形式分析中提到,法国人的叙述者是上帝式的创造者。叙事者对事件有决定权,其时空置于“事”之前。在故事的开端,小仲马安排了一个故事之外的“我”,作为一个故事的旁观者,“我”完成了部分情节的叙述,并直接由“我”来介绍整个故事的外部环境和男女主人公的一次登场。“我”这一人物作为叙述者兼角色,既可以参与事件的讲述,又可以离开作品环境向读者描述和评价,增强了整个叙述方式的灵活性,也留给了读者足够的想象空间。另一方面,文中以“我”的角度留下了大量的提示性话语“我是了解这些细节的 小仲马.茶花女M.郑克鲁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2

19、008:1”、“我记得时常在香榭丽舍大街遇到玛格丽特” 小仲马.茶花女M.郑克鲁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8:1,力图增强这个故事的可信性。毫无疑问,小说以“我”的第一人称叙述极大地增强了故事的透明性和条理性,也易为读者理解和接受。但是,由于角色身份的限制,“我”并不能为其他角色叙述其心理活动内容。出于叙述的需要,小仲马随即用“聆听”的方式将阿尔芒的叙述正式引入文本。但阿尔芒叙述的开始并不意味着“我”的叙述的结束,在阿尔芒叙述的过程中,“我”也时常加些描述性的话语 小仲马.茶花女M.郑克鲁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8:77“故事叙述到这里时,阿尔芒止住话头”;在阿尔芒叙述完后,“我”又

20、重新登场,陪着阿尔芒去找了玛格丽特的两位女伴,事实上,“我”的叙述贯穿了整部小说的始终。在故事的叙述临近末尾时,叙述者以信件的方式转换成了玛格丽特。此次玛格丽特的叙述带有强烈的主观感情倾向性,在她长达三个月的日记中,事情的真相及其对阿尔芒的深情终于得以大白。后来鉴于玛格丽特的病情加重,无法再独自完成故事的讲述,小仲马又再次将叙述者转换成她的女伴朱丽迪普拉,由她代为讲述玛格丽特的身体状况及她病重期的世态人情。无论是玛格丽特的日记,或是朱丽迪普拉的代笔,都是从女性的角度出发,向社会提出了一种源自社会底层的控诉。 谭芳黎 程蓓蕾.论茶花女中的叙事艺术J.江西蓝天学院学报,2009,9(4).从“我”

21、的叙述、阿尔芒的叙述再到玛格丽特、朱丽迪普拉的叙述,这种叙述者的穿插变换既有利于读者从多个角度、多个时空、全方位地了解整个故事的始末,也有利于凸显玛格丽特这一悲剧人物的不幸,从而彰显作者的写作主旨。五、批判式的讽刺笔调任何一部作品都不可能离开其特有的社会背景而独立存在。茶花女创作于十九世纪中期,彼时的巴黎被西方金融资本家所统治,所谓的上流社会充斥着纸醉金迷的糜烂气息,许多无辜少女沦落风尘,成为这些“上流人士”玩弄和炫耀的对象。小仲马曾经与巴黎名妓相恋,由于一系列的误会导致双方不得已分道扬镳,昔日恋人含恨离开人世,小仲马抱憾终身。“私生子”的身份让小仲马在童年时期、少年时期备受嘲讽,母亲的苦难让

22、他很早就开始把目光投向社会底层。成年后交识的恋人更让小仲马看到了整个社会的腐败、冷酷,他亲眼见证了一个曾经如花似玉、正值青春年华的少女如何被社会压迫至死。这一切激起了小仲马的创作热情,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他的创作风格。他的父亲大仲马 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作家,小仲马的父亲。曾说:“我从梦幻中汲取题材,他从现实中汲取题材;我闭着眼睛写作,他却睁着眼睛写作;我绘画,他照相”,由此可见,小仲马力图用自己最真实的笔触来客观的反映现实,茶花女既是小仲马为缅怀恋人而作,同时也是当时法国社会最真实的写照,抨击了巴黎上流社会的虚荣和堕落。小说中的人物美丑对照鲜明,玛格丽特虽是风尘出身,却善良重情;公爵、伯爵虽

23、然家财万贯,却虚伪做作。小仲马对这些人物都是极尽讽刺,他们生活在尔虞我诈、寂寞空虚的世界里,只会玩弄金钱手段,企图用金钱来获取一切,心灵已经被金钱腐蚀。而这种人物小说中最典型、着墨最多的角色就是玛格丽特的女伴时装店老板娘普吕珰丝,由于已经人老珠黄,便只能攀附正在发红的妓女,从中谋利;她虚情假意,鼓动玛格丽特接受伯爵的爱意,以保持那些奢侈的生活习惯,从中取利。在玛格丽特病倒后,她毫不关心其身体状况,而是不断地变卖玛格丽特的家当来弥补自己的损失。待到玛格丽特奄奄一息的时候,毫不留情地离开了玛格丽特。小仲马对她的贬斥是显而易见的,用极尽讽刺的笔调将普吕珰丝冷漠自私的嘴脸刻画得淋漓尽致。小说批判和嘲讽的远远不止这些人物,而是当时充斥着冷漠、自私、虚伪的整个法国社会。批判式的讽刺笔调让小仲马迥然于他的父亲大仲马,也让后来的读者得以窥探一眼当时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