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海淀北方交大附中2025届高三下学期联合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北京海淀北方交大附中2025届高三下学期联合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北京海淀北方交大附中2025届高三下学期联合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北京海淀北方交大附中2025届高三下学期联合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北京海淀北方交大附中2025届高三下学期联合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海淀北方交大附中2025届高三下学期联合考试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上海钢铁炼制业的朱镜清说:“社会主义革命时,我们一面要参加政权,一面要接受改造,明确了自己的前途和走入社会主义的方式。我们接受改造,才能做到‘阶级消灭,个人愉快’。”这反映出建国初期私营工商业者A.致力恢复国民经济 B.协商制定一五计划C.认同社会主义方向 D.拥护中共八大精神2.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王夫之提出“尽天地之间,无不是气,即无不是理也”,“气者,理之依也”。上述思想A.受到了欧洲启蒙思想的影响 B.启示了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C.体现了宋明理学的不断深化 D.反映了近代民主思想的兴起3.有学者认为,“谁控制了北非、苏伊士运河和直布罗陀海峡,谁就掌握了地中海这条重要的海上航运线。”下列二战期间的军事行动,不能直接佐证该观点的是A.“火炬”行动 B.阿拉曼战役 C.敦刻尔克撤退 D.西西里岛登陆4.1984年,位于印度博帕尔的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的一家大型化工厂发生严重的毒气泄漏事件,灾难造成了2.5万人直接致死,55万人间接致死,另外有20多万人永久残废的人间惨剧。这说明经济全球化博帕尔惨案中的死难者A.只利于发达国家 B.在世界范围内缩小了贫富差距C.是一把“双刃剑” D.从长远看不利于世界经济发展5.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几乎一切农产品部门的生产都被卷入到商业性经营中来,而且各种农产品的商品率都具有较高水平。这一变化主要说明A.中国丝茶的国际竞争力减弱 B.政府奖励措施催生民间办厂热潮C.“实业救国”思潮的深入发展 D.列强入侵加剧自然经济不断瓦解6.古代希腊雅典城邦民主政治发展最主要的原因是:A.城邦面积小,公民有更多机会直接参政 B.工商业发达,平民反贵族斗争胜利C.希腊较早地受到平等、民主观念的影响 D.独立自治使城邦民主发展具有连续性7.“虽宣言变法,却专事练兵购械等项,不知本源,只变事不变法”评价的是A.洋务运动B.维新变法C.清末新政D.辛亥革命8.表中国乡镇企业行业分布表(单位:万个)年份农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饮、服务业14821.282.423.384.385.0114886.287.3243.389.3366.6表中的数据变化说明,这一时期我国A.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B.城乡一体化逐步实现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建立D.工业结构趋于合理9.黄河古称”河”“河水”。《诗经》中曾描述其水“清且涟猗”,战国时河水已经浑浊。“黄河”一词出现于汉代,但是直到唐宋时期才被广泛使用。黄河名称的变化A.折射出农耕经济的发展B.体现环保意识的增强C.反映出经济重心的南移D.表明水利观念的更新10.1848年,在《瀛寰志略》刻印过程中,有人对书中将《皇清一统舆地图》置于亚细亚图之后深感不安,建议应将《皇清一统舆地图》置于卷首,徐继畲接受了此建议。该书出版后,引起极大的非议,徐继龠被指“为泰西声势者,轻重失伦,尤伤国体。”这说明A.国人的民族意识得到觉醒 B.学术研究服务于政治需要C.中体西用观念被国人认可 D.传统的天下观念亟待突破11.明朝官员的公服上所缀图案被称为“补子”,各等级对应的图案有明确规定,如武官“一品、二品狮子,三品、四品虎豹……”等。但到明朝中后期,在面临农民起义和少数民族政权的威胁下,常出现武官越级使用高品级的图案,而朝廷对此无能为力。下列选项中对这种历史现象理解正确的是A.武官的地位得到了提高 B.商品经济发展淡化了中央集权C.心学的传播张扬了个性 D.社会危机加剧冲击了封建等级12.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引领了“人”和“社会”的双重觉醒。启蒙运动批判封建专制的主要思想武器有①限制“公权力”②主张“主权在民”③反对宗教迷信,提倡科学④要求人人自由平等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3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英国人最早发明了这种政治制度,它既可以有效的治理人群,又可以对政府权利加以限制,英国是世界上最老资格的宪政国家,英国的宪政经验是最具示范意义的。——钱乘旦《英国式道路》材料二在和英国打的时候,十三个邦(州)联合起来,等到把英国打败后,各自还是分散治理。1777年召开的“大陆会议”,通过了《联邦条款》,宣布结成“永久性的同盟”,名称叫“美利坚联邦”(即:美利坚合从国)。各邦(州)仍保有自己的独立自主权,随着时间的推移,问题越来越夏杂,有些人就主张应该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政府,管理这个联邦。于是1787年各邦代表举行了一次有名的会议,史称“联邦制宪会议”。——资中筠《美国十讲》(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与美国的政治创举,简要分析各自形成的社会背景(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美政治体制对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3)有人说美国的政治制度比英国的先进,请谈谈你的看法14.(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751年,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主持编撰了《百科全书》。参加撰稿的多达160人,其中有启蒙思想家、自然科学家、哲学家、文学家、经济学家等。该书用科学成果对抗宗教神学谬误;用民主思想反对专制统治,宣扬了理性主义、人道主义和唯物主义,围绕百科全书的出版和发行,展开了激烈的斗争。狄德罗顶住教会、政府几次三番的迫害,终于在1772年全书出齐。该书问世后共出了七版,其中第一版就轻松售出了4000册,百科全书的出版,有力地推动了启蒙运动的深入发展。——摘编自《吴于、齐世荣总主编世界近代史》材料二1773年,清乾隆帝下诏开设四库馆,以纪昀等人为总编撰官,开始编撰《四库全书》,声称集古今著作,“以彰千古同文之盛”。次年,又下征书令,要将“有抵触本钥之语”的书“尽行销毁”,最终被销毁的书籍多达三千余种,几与四库现书相当。1782年编撰初成后,先期抄写四部,藏于北京、沈阳等地,仅供皇室阅览。随后又抄写三部,分藏于江南,允许文人入阁阅览。《四库全书》按照内容分为经、史、子、集四部,几乎囊括了清中叶以前所有重要的文献典籍,成为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一部丛书。——摘编自《常这华义浓史十二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百科全书》与《四库全书》编撰中的主要差异,并简析其形成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它们在中法两国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C【解析】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参加政权”,“接受改造”、“消灭阶级,个人愉快”等,反映出建国初期私营工商业者对社会主义方向的认同,C选项正确;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开始于1953年,恢复国民经济的任务在1952年底已经完成,A选项错误;1953年“一五”计划制定后,个体工商业者才明确改造的任务和政策,进而接受改造,消灭阶级,B选项错误;中共八大是在三大改革基本完成的时候召开的,当时的私营工商业者已经改造成为了社会主义的劳动者,D项不符合题意。2、B【解析】

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王夫之的主张体现了唯物主义,这些思想启发了近代人们的思维方式,B正确;黄宗羲和王夫之的思想与启蒙思想之间不存在关联,排除A;宋明理学是唯心主义,提倡三纲五常,与黄宗羲、王夫之的主张不符,排除C;黄宗羲、王夫之不属于近代人物,排除D。3、C【解析】

敦刻尔克撤退,标志着英国势力撤出欧洲大陆,欧洲除英国以外的主要地区落入德国之手,与控制北非、苏伊士运河和直布罗陀海峡无关,符合题意,故选C;“火炬”行动即北非登陆计划,该战役使盟军掌握了北非的一些重要战略基地,从而创造了顺利完成北非战局的有利条件,使西方盟国能够通过苏伊士运河从大西洋向印度洋进行海上运输,A不符合题意,排除;盟军在阿拉曼的胜利致使纳粹德国和意大利王国欲占领埃及、控制苏伊士运河,占有战略资源丰富的中东的希望破灭,B不符合题意,排除;西西里岛战役是盟军不仅在军事上获取了直接进攻意大利的跳板,而且在政治上强烈震撼了已经动摇的意大利政府,导致墨索里尼垮台和意大利投降,为盟军打开从南部登陆欧洲的大门,D不符合题意,排除。4、C【解析】

1984年在印度从事生产的美国化工厂毒气泄露,造成“帕博尔惨案”这一人间惨剧,典型说明了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C项正确;惨案发生对双方都是不幸,是重大灾难,不能说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有利,A项错误;毒气泄漏制造的人间惨案不能用来说明全球化导致了世界范围内的贫富差距缩小,也不能说明从长远看全球化不利于世界经济发展,BD两项错误。5、D【解析】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程度更深,因此中国几乎一切农产品部门的生产都被卷入到商业性经营中来,而且各种农产品的商品率都具有较高水平,说明列强的侵略加剧了自然经济的不断瓦解,D正确;题干描述的变化针对的是一切农产品部门,而非单指丝织品,排除A;题干未体现政府举措,排除B;中国农业生产的商品化程度不断加深,主要原因是受到世界市场影响,而非实业救国思潮影响,而且19世纪末20世纪初实业救国思潮刚刚兴起,尚未深入发展,排除C。6、B【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希腊民主政治发展的原因是希腊经济、政治历史及文化传统多个因素作用的结果,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应是生产力因素商品经济的发展,工商业发达,平民反贵族斗争胜利,故B项正确;希腊的地理位置和环境使雅典商品经济、海外贸易极为发达,小国寡民的城邦国家使公民有机会直接参政。但不是根本原因。故A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希腊较早地受到平等民主观念的影响,为希腊民主政治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不是最主要原因,故C项错误;城邦出现在公元前8到前6世纪。城邦面积狭小,人口不多,特点是小国寡民和独立自主。但不是根本原因。故D项错误。7、A【解析】

材料中的“变事”为学习西方器物,变法为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材料表明,“它”“专事练兵购械”、“只变事不变法”,这与洋务运动只学习西方器物而不学习西方制度和思想的做法相符合,故“它”指的是洋务运动,故A项符合题意;维新变法运动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与不变法不符,故B项不符合题意;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与题意不符,故C不符合题意;新文化运动是宣传民主科学的思想解放运动,与器物无关,故D项不符合题意。8、A【解析】表格数据反映了1482年到1488年我国乡镇企业发展中,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等非农产业迅速增加,这一变化说明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故A符合题意。材料反映不出城乡一体化的信息,B不正确;1442中共十四大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C与史实不符;材料只是反映我国乡镇企业的发展情况,不能得出整个国家工业结构是否合理,D不正确。点睛:本题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为主题,以表格的形式考查学生对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等问题的理解。解答图表类选择题一般将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以图表形式呈现,较直观地从不同的角度折射出了历史的本质。解答该类试题要先分析图表信息,将其转化为文字信息,然后联系所学知识,解答问题。9、A【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战国时期,铁犁牛耕出现,生产力发展,大量的荒地被开垦出来,出现水土流失,黄河水变得浑浊,故黄河名称的变化折射出农耕经济的发展,故A正确;黄河名称的变化无法体现人们的环保意识是否增强,也不能反映出水利观念的更新,排除BD;我国经济重心南移与黄河名称的变化无关,排除C。10、D【解析】

依据材料“建议应将《皇清一统舆地图》置于卷首”“为泰西声势者,轻重失伦,尤伤国体”来看,古代中国天朝上国的观念还未改变,传统的天下观念亟待突破。D正确;民族意识觉醒于甲午中日战争后,A排除;材料主要说明当时中国民众尚不能正确认识世界,学术研究服务于政治不符合材料主旨,B排除;19世纪60年代才出现中体西用的观念,C排除。故选D。11、D【解析】

由于农民起义和少数民族政权的威胁,朝廷无力整治武官越级使用高品级图案的情况,说明社会危机冲击了封建等级,故选D;武官是越级使用高品级图案,而非地位得到提高,排除A;材料反映的是社会危机的冲击,而不是商品经济发展淡化中央集权,排除B;C项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D。12、B【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启蒙运动时期,为了批判专制制度,限制“公权力”,启蒙思想家提出主权在民的思想来限制君主权利,提出人人平等的基本民主思想,反对宗教迷信,提倡科学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特点,①②④正确,故B选项正确;排除A、C、D选项。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1)政治创举:英国一君主立宪制;美国一联邦共和制。社会背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资产阶级、新贵族掌握了政权;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对思想的解放;美国:独立后政治上是松散的联盟,邦联政府软弱无力,各州权力较大;各地骚乱,社会动荡;财政不统一,制约经济发展;启蒙思想的影响。(2)推动作用:英国:结束了君主专制,使英国走上了政治民主化的道路;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开创了近代民主政体的新模式,为世界政治文明提供了借鉴;美国:加强了中央政府的行政权力,维护了国家主权与利益;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开创了近代民主政体的新模式,为世界政治文明提供了借鉴。(3)政治制度没有优劣之分,只要与国情相适应,只要得到人民拥护,只要能促进社会发展进步;政治制度要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完善;政治制度可以相互借鉴等【解析】

(1)创举:根据材料一中“它既可以有效的治理人群,又可以对政府权利加以限制”,材料二中“1787年各邦代表举行了一次有名的会议,史称‘联邦制宪会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美的政治创举分别为君主立宪制、联邦共和制。背景:根据材料一中“英国是世界上最老资格的宪政国家”,结合所学知识,从英国政治、经济和思想解放等方面,分析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的背景;根据材料二中“通过了《联邦条款》”,“各邦(州)仍保有自己的独立自主权”,结合所学知识,从独立后美国面临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以及启蒙运动的影响等方面,简要分析美国确立联邦共和制的社会背景。(2)作用:根据材料一中“英国的宪政经验是最具示范意义的”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英国政治、经济和世界政治文明发展等方面,分析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确立产生的历史作用。根据所学知识,从美国政治、经济和世界政治文明等方面,分析美国联邦共和制确立后产生的历史作用。(3)看法:应用唯物史观,从世界政治文明的多样化、多元化、互相借鉴和与时俱进等方面,就美英两国的政治制度的优劣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力求实事求是、客观科学。14、(1)差异主导力量不同:《百科全书》由民间学者主导,《四库全书》由政府主导。目的不同:《百科全书》宣传启蒙思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