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1页
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2页
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3页
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4页
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学业水平质量监测历史试题(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满分45分)1.在古埃及《卡叠什战役铭文》中,每当提到黎凡特城市(不在埃及统治范围内)时,城市名字后必然会加上代表蛮荒山地的字符;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埃及的城市名称后只会出现象征城市的字符。这凸显了()A.古代文明发展的差异性B.古埃及人的文化优越感C.古代东西方文化的隔阂D.古埃及象形文字的发达2.如表所示为古代世界部分帝国的兴起与发展状况。由此可见,这些帝国的共同点是()帝国兴起与发展情况波斯帝国兴起于伊朗高原,公元前9世纪仍处于游牧部落阶段,公元前6世纪建立起地跨三大洲的帝国亚历山大帝国兴起于希腊北部,公元前7世纪形成国家,公元前4世纪建立起地跨三大洲的帝国罗马帝国兴起于意大利中部,公元前8世纪罗马城出现,公元前2世纪建立起地跨三大洲的帝国A.展现出强大的征服能力B.帝国扩张的方向及路径C.兴起于早期文明核心区D.具有比较高的文明起点3.亚历山大远征期间,在埃及拜谒阿蒙神庙,为女神伊西斯建庙;在巴比伦向当地的主神马都克献祭,下令重建被毁的马都克神庙;在中亚,亚历山大与当地贵族女子罗克珊结婚。同时,他让80名下属用波斯礼仪与当地贵族的女儿通婚。亚历山大的做法()A.掩盖了对外扩张的本质B.有利于扩大帝国的统治基础C.消弭了各民族间的矛盾D.践行了民族平等的治理原则4.13世纪末,法国国王与佛兰德尔伯爵爆发冲突。国王通过重新颁布“特许状”,赋予布鲁日等城市更多自治权和经济特权,削弱了佛兰德尔伯爵对城市的控制。这一举措反映了中世纪欧洲政治发展的哪一趋势?()A.封建领主权力逐渐强化,地方割据加剧B.王权借助城市力量削弱贵族,推动中央集权C.市民阶层完全取代贵族,成为国家主导力量D.城市自治权扩大,导致国家统一进程受阻5.中世纪晚期,英国盛行“用益制”,即封臣将土地委托他人,只要当事人临终时名义上不是地产法律上的保有人,就可以规避继承金等负担,国王永远无法夺走土地。亨利八世曾为此起诉戴克勋爵托马斯·范恩斯以追回欠款,其做法引起议会下院乡绅代表的不满。这可用以说明,当时英国()A.议会权力已经超过王权B.土地产权边界逐渐明晰C.封君封臣制度正式解体D.司法独立原则得以确立6.据东晋法显的《佛国记》记载,笈多王朝时,“诸国王、长者、居士,为众僧起精舍供养,供给田宅、园圃、民户、牛犊,铁券书录。后,王王相传,无敢废者,至今不绝”。这反映出笈多王朝()A.等级制度森严B.私有制度加强C.经济秩序稳定D.寺院经济发达7.唐人杜环在《经行记》中记载:“大食,一名亚俱罗,其大食王号暮门,都此处(注:今巴格达)。绫绢机杼,金银匠,画匠(注:从事建筑绘画的工匠),汉匠起作画者京兆人樊淑、刘批。织络者,河东人乐環、吕礼。”该著作可用于研究唐朝()A.对外交往范围的不断扩大B.与阿拉伯帝国的友好交往C.对外贸易形式的丰富多样D.手工业技术对西亚的影响8.古代某文明位于今尤卡坦半岛和危地马拉以及洪都拉斯,它以其科学和艺术的显著发展而闻名于世。“他们独自发展了表意文字,用字母或记号作为表达思想的传统符号。”下列项中最有可能属于“他们”的文明成果是()A.“浮动园地”B.马丘比丘城遗址C.羽蛇神庙金字塔D.洪水与方舟的传说9.1492年,德国纽伦堡地理学家马丁·贝海姆请工匠打造了一个地球仪-“地球苹果”(如如图所示)。该地球仪上面标注出了2000个地名、100多幅插图、48面旗帜、50多个图例。麦哲伦出航时将其随身携带,并在上面画出了他打算航行的路线。这说明当时()A.“地圆说”得到了广泛认可B.地理学进步助推新航路开辟C.德国的航海水平领先欧洲D.合作开辟新航路的意识浓厚10.某班兴趣小组围绕某一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时,将收集的资料做了汇总整理(如下图),他们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13世纪开始,伊比利亚半岛居民已经开始寻找资源和可开垦的土地14-15世纪,地中海沿岸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商品经济发展迅速“寻金热”席卷欧洲,西葡两国中央集权专制政府支持航海事业奥斯曼帝国威胁到东西方陆路贸易通道安全,影响双方的商贸来往人文主义鼓励冒险精神,天主教传播基督教的热情极高西欧民族国家的产生,西葡率先建立起中央集权的民族国家A.苏丹统治下的东西方贸易与交流B.亚历山大大帝东征与基督教的传播C.人类历史从分散走向整体的动因D.西欧民族国家产生与资本主义萌芽11.1544年起,德意志地理学家明斯特尔主编《宇宙志》,介绍托勒密所描述的已知世界的一般情况和地球的主要分区,书中附有许多地图,曾被译成六种文字,共发行了46个版本。《宇宙志》的广泛传播()A.取决于造纸领域出现的革命性变化B.引发了欧洲人对东方文明的向往C.体现了欧洲人对世界新认知的需求D.说明地理学是当时最热门的学科12.16世纪中叶,德意志地区出现了一批由女性撰写的小册子,内容涉及宗教改革辩论。如卡塔琳娜·祖尔在《致所有基督徒妇女的信》中呼吁:“每个灵魂都应自由阅读圣经,无论男女”。这种现象反映了宗教改革()A.推动了印刷技术的普及应用B.得益于理性主义思潮的激荡C.促进了民族国家意识的觉醒D.适应了市民阶层的价值需求13.英国安妮女王统治时期(1702~1714年在位),由于她的优柔寡断使大臣们很难与她打交道。于是,几个主要的内阁大臣私下聚集起来商讨国务,等形成初步的统一意见后,再在女王召集的内阁会议上提出来,便于女王做出决断。私下聚议政务的召集者往往是财政大臣,财政大臣由此渐渐在内阁中处于主导地位。这一情况()A.为《权利法案》颁布创造条件B.适应了英国经济结构和阶级关系的变动C.标志英国责任内阁制开始形成D.说明国王成为“统而不治”的虚位君主14.美国总统不是由选民直选,而是由各州议会选出的“选举人团”选举产生的。每个州的选举人团人数与该州在国会议员的人数相等。如图是美国各州选举人票数分布图。据此可推知,美国()A.小州强烈要求改革选举人团制度B.选举人团是由国会议员组成的C.分权制衡原则遭到一定程度破坏D.代议制民主权衡了多方的利益15.如表为16-19世纪欧洲经济发展的三个时期,这一过程反映了()时段核心事件16世纪西班牙年均从美洲输入白银300吨,占全球80%,1545-1800年欧洲物价上涨300%17世纪荷兰东印度公司垄断亚洲香料贸易70%,阿姆斯特丹银行发行信用汇票推动资本跨国流动18-19世纪英国曼彻斯特蒸汽机功率从1.2万马力增至32.5万马力,生铁产量增长10倍A.商贸中心从地中海向大西洋转移B.商业资本主导资本主义市场形成C.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性演进历程D.列强瓜分世界导致殖民体系确立二、材料分析题(共4大题满分55分)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文艺复兴运动为近代科学的产生提供了如下的文化土壤。人文主义者在重新发现的古典文献中不乏有关“科学”的资料,比如阿基米德(公元前287-前212)有关力学和几何学方面著作的重新发现等等。托勒密(90-168)的《天文学大成》在12世纪被译成拉丁文,哥白尼(1473-1543)就仔细研读了它的各个译本。布尔克哈特(1818-1897)将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成就概括为“发现世界和发现人”。这不仅使人自身的美感与力量得以肯定,对改造世界萌生信心,同时也为后来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家注重观察而不是思辨埋下了伏笔。另一方面,艺术的表现形式也发生了革新。为了追求逼真的效果,通过明暗对比,平衡大小和比例,透视法应运而生,使得其中涉及的数学方法和实验方法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和深化。在文艺复兴运动的带动下,人们追求新发现、新思想,敢于挑战亚里士多德的权威,为科学革命铺垫了一种期望冲破宗教束缚和传统经院学说的社会文化意识形态和气氛。哥白尼就受惠于此。-摘编自方在庆《近代科学得以产生的社会根源》材料二16世纪的意大利,是近代科学的发源地,涌现和聚集了一批世界文化巨人和科学家,如伽利略、达·芬奇等,成为第一个世界科学和人才中心。“需要乃发明之母。”意大利商业和手工业的需要促进各种科学工具和仪器的制造,如以伽利略为代表的科学家设计和制造了望远镜、气压计等仪器并应用于生产和研究中。1603年,意大利贵族费德里科·切西公爵在罗马创立了山猫学院(猞猁科学院,寓意为以猞猁般的敏锐眼光洞察自然界的奥秘)。这是世界上第一个以“学院”命名的科学研究机构。最初人们对世界规律性的认识主要采用推理和思辨的方式,到16-17世纪科学革命爆发时,达·芬奇、开普勒、伽利略等人认识到实验可以作为一种方法应用于科学研究,尤其是伽利略的杰出贡献,实现了科研范式的首次突破。从12世纪起,意大利就相继创办了一些著名的大学,如博洛尼亚大学(1160年)。16世纪以前,全世界具有完整建制的大学共有58所,而意大利就有21所。-摘编自黄涛,孔德斯,樊艳萍《16世纪的意大利:近代科学缘何从这里兴起》(1)根据材料一,概括近代科学的特征,并分析文艺复兴对近代科学的产生所提供了的“文化土壤”。(2)根据材料二,指出16世纪近代科学发源于意大利的原因。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5-11世纪,英国庄园内部事务种类单一,基于口头记忆的庄园治理模式能够满足日常生活需要。自12世纪开始,随着英国人口和耕地面积快速增加,庄园原有的管理方式难以应对。贸易的发展、大量贵金属的输入,使英国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导致长期靠固定地租为生的领主实际收益下降。此时,书面化管理应运而生。书面化管理使庄园各项事务固定下来,工作随意性大大减小,而且领主还时常派遣管家和审计员核查庄园账簿,使得其收益显著增加。-摘编自侯兴隆《从口头记忆到书面文件-中世纪中期英国庄园管理变革》材料二13世纪,英国的领主因为无暇直接管理庄园的农业生产,于是普遍任命既拥有技术又值得信任的管家来具体管理庄园事务。管家的职责就是使土地生产出更多的谷物,尽可能地使领主的庄园财富升值。而领主要付给管家、庄头等管理者一定的薪俸来维持其生活。在这个管理系统中,庄园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较高层的管理人员和较低层的管理人员相互监督。这一时期,英国庄园农业生产所采取的管理体制、方法和管理者的管理思想促使庄园农业生产力迅猛发展,进而引起了整个社会经济结构的巨大变化-货币地租和租佃制逐渐兴盛,农奴制和劳役庄园制走向衰落。-摘编自褚攀峰《十三世纪英国庄园农业生产的管理与管理思想》(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2世纪英国庄园管理的变化及原因。(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3世纪英国庄园管理变革的历史影响。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822年,西班牙呼吁神圣同盟帮助镇压西属拉美殖民地的独立运动。势力强大的神圣同盟意图以武力镇压拉美的革命。英国视拉美为自己的势力范围,不允许其余任何欧洲国家染指。1823年10月,英国向拉美独立诸国派遣商务领事,实际承认了众国的独立。1823年12月,美国总统门罗宣称:“我们没有,将来也不会干涉任何欧洲的现存殖民地与附属国,但是任何欧洲国家为了压迫它们或者以其他方式控制它们的命运而干涉那些已经宣布独立的政府,我们只能把它看做是对美国的不友好态度的表现。”自此,“门罗主义”出台。-摘编自何文华《浅析“门罗宣言”形成的条件》材料二1917年11月8日,苏维埃通过列宁起草的《和平法令》,向交战国双方提出缔结“不割地、不赔款”倡议。1918年1月8日,美国总统威尔逊在美国国会发表演说,提出“十四点原则”作为建立"世界和平的纲领”。“十四点原则”主要内容包括:公开外交、公海自由、国际贸易机会均等、缩减军备、公正解决殖民地问题、给欧洲少数民族以自决权、建立普遍性国际联合机构,其核心是建立国际联盟。威尔逊企图通过国际联盟来操纵国际事务,建立美国领导的世界新秩序,他认为国际联盟“是门罗主义施用于全世界的逻辑的延伸”。-摘编自汪津生《威尔逊“十四点”计划的背景及其影响》(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门罗主义”出台的背景。(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威尔逊“十四点原则”的意图和影响。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世界史不仅向读者介绍了有关不同民族、不同社会的知识,而且还把这些社会看成是历史发展的结果,解释它们之所以存在差异的原因。世界史有助于我们理解,为什么世界上的某个民族选择以某种方式组织他们的社会,为什么他们有自己独特的信仰。因此,研习世界史可以为我们在不同社会之间进行建设性的沟通打下基础。在考虑不同民族组织自身社会的独特方式的同时,世界史还格外关注各民族跨文化交流的多种方式,这种交流深刻地影响了每个社会的发展,也把世界联成一体。通过贸易、旅行、征服战争、宗教和文化传统的传播、技术的扩散、传染病的流行,以及许多其他途径,世界各民族从人类历史之初就开始彼此之间的交流了。只有在人类长期的跨文化互动的历史中,才有可能理解今天的全球化的世界。-摘编自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新全球史》结合世界史相关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部分观点,提出你的见解(赞同、质疑、修改皆可),并说明理由。(要求:见解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准确)历史参考答案题号12345678910答案BABBBDDCBC题号1112131415答案CDBDC16.(1)特征:注重实验和观察,通过数学方法来理解自然。文化土壤:为近代科学的产生做了极为完整和系统的文献铺垫;倡导人文主义,反对神权,解放了思想;艺术表现形式采用了数学和实验方法。(2)原因:意大利保留了大量先贤典籍,汇聚了文化巨人和科学家;意大利商业和手工业发展的现实需要;学术组织,科研机构和大学的组织策动;文艺复兴后,实验科学的兴起,改变了研究世界和洞察自然的方法;伽利略等科学家的努力;贵族资助科学发展。17.(1)变化:由基于口头记忆的庄园治理模式转变为书面化管理。原因:人口和耕地面积增加;商品经济发展;大学教育的发展和进步;通货膨胀,领主收益下降。(2)影响:庄园治理逐渐规范化,且效率提升,为后世王权的加强和民族国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促进农业生产技术的革新,孕育着新的资本主义经营方式;促使农奴制和庄园制衰落,有利于社会转型。18.(1)背景:西属拉美殖民地独立运动兴起;神圣同盟意图镇压拉美革命;英国视拉美为势力范围,承认拉美国家独立。(2)意图:操纵国际事务,建立美国领导的世界新秩序。影响: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世界人们对和平的渴望;为美国参与国际事务提供了借口;推动了国际联盟的建立,但美国最终未加入国际联盟,国际联盟实际被英法控制。示例一:观点:学习世界史有助于我们理解世界各地区的差异性。(研习世界史为我们跨文化沟通打下基础)见解:我赞同该观点。论述:中世纪英国的《大宪章》颁布和议会建立使英国形成了王在法下、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