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小学语文毕业升学考试全真模拟卷(语文综合素养拓展)之古诗文阅读理解解析_第1页
2025年小学语文毕业升学考试全真模拟卷(语文综合素养拓展)之古诗文阅读理解解析_第2页
2025年小学语文毕业升学考试全真模拟卷(语文综合素养拓展)之古诗文阅读理解解析_第3页
2025年小学语文毕业升学考试全真模拟卷(语文综合素养拓展)之古诗文阅读理解解析_第4页
2025年小学语文毕业升学考试全真模拟卷(语文综合素养拓展)之古诗文阅读理解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小学语文毕业升学考试全真模拟卷(语文综合素养拓展)之古诗文阅读理解解析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古诗文阅读理解要求:阅读下列古诗文,完成题目。1.《静夜思》唐代: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1)下列对诗句“疑是地上霜”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疑:怀疑B.地上霜:地面上的霜C.作者把月光比作霜D.诗人用“疑”字表现了月光的皎洁(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通过“床前明月光”这一景象,抒发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B.诗中“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两句,运用了对比手法,突出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C.诗中“明月光”与“地上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意境。D.诗人通过对月光的描写,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眷恋。2.《春晓》唐代: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1)下列对诗句“春眠不觉晓”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春眠:春天睡觉B.不觉晓:不知不觉中天亮了C.诗人用“春眠”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D.诗人用“不觉晓”表达了春天来得快的意境(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通过对春天的描写,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B.诗中“处处闻啼鸟”一句,表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C.诗中“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惋惜。D.诗人通过对春雨、春花、春鸟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美好。3.《登鹳雀楼》唐代: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1)下列对诗句“白日依山尽”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白日:太阳B.依山尽:太阳落山C.诗人用“白日”表现了日落的景象D.诗人用“依山尽”表达了日落的意境(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通过对日落的描写,表达了对壮丽山河的赞美。B.诗中“黄河入海流”一句,表现了黄河的雄伟。C.诗中“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向往。D.诗人通过对登高远望的描写,展现了壮丽的山河景象。4.《江雪》唐代: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1)下列对诗句“千山鸟飞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千山:高山B.鸟飞绝:鸟儿飞得无影无踪C.诗人用“千山鸟飞绝”表现了山的高耸D.诗人用“鸟飞绝”表达了山林的寂静(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通过对江雪的描写,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B.诗中“万径人踪灭”一句,表现了江雪的洁白。C.诗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D.诗人通过对江雪、孤舟、蓑笠翁的描写,展现了江山的壮美。5.《望天门山》唐代: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1)下列对诗句“天门中断楚江开”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天门:天门山B.中断:山中断开C.楚江:长江D.诗人用“天门中断”表现了山势的险峻(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通过对天门山的描写,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B.诗中“碧水东流至此回”一句,表现了江水的清澈。C.诗中“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向往。D.诗人通过对天门山、江水、孤帆的描写,展现了江山的壮美。6.《饮湖上初晴后雨》宋代: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1)下列对诗句“水光潋滟晴方好”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水光:水面上的光B.潋滟:波光粼粼C.晴方好:晴天最好D.诗人用“水光潋滟”表现了水面的美丽(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通过对西湖的描写,表达了对西湖美景的喜爱。B.诗中“山色空蒙雨亦奇”一句,表现了雨中的山色。C.诗中“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美。D.诗人通过对西湖、山色、西子的描写,展现了西湖的美丽。7.《泊船瓜洲》宋代: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1)下列对诗句“京口瓜洲一水间”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京口:地名B.瓜洲:地名C.一水间:一条水之间D.诗人用“一水间”表现了地名的相邻(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通过对瓜洲的描写,表达了对江南美景的喜爱。B.诗中“钟山只隔数重山”一句,表现了山势的险峻。C.诗中“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D.诗人通过对瓜洲、钟山、春风、明月的描写,展现了江南的美丽。8.《题临安邸》宋代: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1)下列对诗句“山外青山楼外楼”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山外青山:山连着山B.楼外楼:楼连着楼C.诗人用“山外青山楼外楼”表现了景色的美丽D.诗人用“楼外楼”表现了楼房的密集(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通过对临安邸的描写,表达了对美景的喜爱。B.诗中“西湖歌舞几时休?”一句,表现了西湖的繁华。C.诗中“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杭州的赞美。D.诗人通过对临安邸、西湖、暖风、游人的描写,展现了杭州的美丽。9.《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宋代: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沙尽,南望王师又一年。(1)下列对诗句“三万里河东入海”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三万里:形容路程遥远B.东入海:向东流入大海C.诗人用“三万里”表现了路程的遥远D.诗人用“东入海”表达了河流的流向(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通过对河流的描写,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B.诗中“五千仞岳上摩天”一句,表现了山势的高耸。C.诗中“遗民泪尽胡沙尽,南望王师又一年”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D.诗人通过对河流、山峰、遗民的描写,展现了祖国的壮丽。10.《己亥杂诗》清代: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1)下列对诗句“浩荡离愁白日斜”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浩荡:广大B.离愁:离别之情C.白日斜:太阳西斜D.诗人用“浩荡离愁”表现了离愁的深重(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通过对离愁的描写,表达了对离别的感慨。B.诗中“吟鞭东指即天涯”一句,表现了诗人的豪迈。C.诗中“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赞美。D.诗人通过对离愁、天涯、落红、春泥的描写,展现了生命的美好。四、现代文阅读理解要求:阅读下列现代文,完成题目。《背影》朱自清我与父亲不相见已有两年余了,这是我第一次回家。那天,我接到父亲的来信,说家里一切都好,他又在忙农活了。我便下了决心,要回家看看父亲。那是一个春天的傍晚,我坐在火车上,望着窗外的景色,心情既激动又忐忑。火车渐渐地驶近了家乡,我看到了熟悉的田野、村庄和那座小山。火车停下后,我匆匆地下了车,一眼就看到了父亲。他站在月台上,穿着一件旧棉袄,头戴一顶破旧的草帽,脸上布满了岁月的痕迹。(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父亲在月台上等待儿子的到来。B.文章描写了儿子第一次回家看到父亲时的情景。C.文章通过对父亲外貌的描写,展现了父亲的形象。D.文章表达了儿子对父亲的思念之情。(2)下列对文章主题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主要讲述了儿子第一次回家看到父亲的故事。B.文章表达了父子之间的深情。C.文章通过父亲的形象,反映了农村生活的艰辛。D.文章揭示了家庭的温暖和亲情的力量。五、作文要求:根据以下材料,写一篇作文。材料:近日,我国启动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建设活动。作为一名小学生,你对环境保护有什么看法?请以“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六、综合应用要求:根据以下情境,完成题目。情境:学校举行了一场“科技小发明”比赛,要求学生利用身边的物品进行创新。请你结合自己的实际,设计一个科技创新项目,并简要说明其原理和作用。本次试卷答案如下:一、古诗文阅读理解1.(1)A解析思路:诗句“疑是地上霜”中的“疑”字意为“似乎”,表示一种不确定的推测,而不是怀疑的意思。(2)B解析思路:诗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而不是通过对比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2.(1)D解析思路:诗句“春眠不觉晓”中的“春眠”指的是春天的睡眠,而不是春天睡觉。(2)C解析思路:诗句“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惋惜,而不是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3.(1)A解析思路:诗句“白日依山尽”中的“白日”指的是太阳,而不是太阳落山。(2)B解析思路:诗句“黄河入海流”表现了黄河的雄伟,而不是表现了日落的景象。4.(1)C解析思路:诗句“千山鸟飞绝”中的“千山”表示高山,而不是山的高耸。(2)C解析思路:诗句“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而不是展现了江山的壮美。5.(1)D解析思路:诗句“天门中断楚江开”中的“天门中断”表现了山势的险峻,而不是山势的险峻。(2)D解析思路:诗句“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展现了江山的壮美,而不是展现了壮丽的山河景象。6.(1)C解析思路:诗句“水光潋滟晴方好”中的“水光潋滟”表现了水面的美丽,而不是水面上的光。(2)C解析思路:诗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美,而不是展现了西湖的美丽。7.(1)D解析思路:诗句“京口瓜洲一水间”中的“一水间”表示一条水之间,而不是地名的相邻。(2)C解析思路: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而不是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8.(1)D解析思路:诗句“山外青山楼外楼”中的“楼外楼”表现了楼房的密集,而不是楼连着楼。(2)C解析思路:诗句“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表达了诗人对杭州的赞美,而不是展现了杭州的美丽。9.(1)A解析思路:诗句“三万里河东入海”中的“三万里”形容路程遥远,而不是路程的遥远。(2)D解析思路:诗句“遗民泪尽胡沙尽,南望王师又一年”表达了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