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南省株洲市2020届高三生物一模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6分)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形成的基本骨架对跨膜运输没有作用
B.溶酶体膜上的蛋白质可能通过修饰从而不被其中的水解酶水解
C.细胞识别与糖蛋白中蛋白质有关,与糖链无关
D.运用盐析法分离出的蛋白酶活性丧失
2.(6分)弹状病毒为单股负链RNA(记作“-RNA")病毒。除RNA外,弹状病毒还有RNA
依赖性RNA聚合酶等蛋白质成分。如图是该病毒侵染宿主细胞并增殖的部分过程。下列
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病毒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向可表示为RNA-DNAfRNA-蛋白质
B.①过程的原料是宿主细胞提供的脱氧核甘酸
C.该病毒仅有核糖体这一种细胞器能合成病毒蛋白
D.弹状病毒侵入宿主细胞与宿主细胞膜上特异性蛋白有关
3.(6分)将生长两周的番茄幼苗叶片分别进行A、B两种处理(A处理是用不同浓度的IAA
溶液处理;B处理是用不同浓度的IAA溶液和适宜浓度的乙烯混合液处理),3h后测定细
胞膜的透性,结果如图。根据实验结果和相关知识,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乙烯可增大细胞膜的透性
B.乙烯和IAA都能促进番茄果实发育
C.IAA有可能通过促进乙烯的合成,进而增大细胞膜的透性
D.IAA浓度较低时对细胞膜透性影响不大
4.(6分)下列有关生物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4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操作顺序是先充分搅拌后再短暂保温、离心
B.用双缩版试剂可以检测经蛋白酶处理后的样液中底物的有无
C.提取叶绿体色素时,加入无水乙醇过量,提取液颜色浅
D.预实验的进行是为了减少实验误差
5.(6分)在细胞的生命历程中,会出现增殖、分化、衰老、凋亡等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
是()
A.端粒是位于染色体两端的特殊DNA序列,随着细胞的衰老端粒逐渐延长
B.胰岛B细胞中只有与胰岛素合成有关的基因处于活动状态
C,细胞的增殖过程既受细胞核的控制,也受温度等条件的影响
D.被病原体感染细胞的清除要依靠细胞免疫,与细胞凋亡无关
6.(6分)实现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对生态学基本原理的掌握。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实施全面二孩政策,主要目的是通过提高出生率来增加人口数量
B.在进行野生动物的野外放归实验时,原始投放数量的大小会影响该种群达到环境容纳
量的时间
C.群落是一个动态开放的生命系统,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是物种组成
D.在一个群落中,种内斗争往往比种间斗争更激烈
二、非选择题:
7.(9分)科研人员获得一种水稻突变体该突变体对强光照环境的适应能力更强。
(1)提取水稻突变体的光合色素时,应在研磨叶片时加入,以防止色素被破坏。
用纸层析法分离该突变体叶片的光合色素,发现与正常色素带相比滤纸条自上而下的第
四条色素带缺失。该色素是。
(2)研究表明,在强光环境下该突变体释放氧气的速率大于野生型水稻,同时测得突变
体叶片气孔开放程度比野生型更大,据此推测,突变体固定CO?形成的速率更快,
对光反应产生的的消耗也更快,进而提高了光合放氧速率。
(3)把生长状况相同的野生型水稻和突变体水稻分别置于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容器内,
在适宜的温度下给以强光照。定时测定容器内二氧化碳的浓度,两组实验的结果都表现
为:开始阶段二氧化碳浓度:随后;最后。
8.(12分)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是支配内脏活动的神经。科学家进行两个实验。实验一
研究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心脏的支配作用,分别测定狗在正常情况、阻断副交感神
经和阻断交感神经后的心率,结果如下表所示。实验二是持续电刺激狗的副交感神经,
血液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浓度的变化图。请回答问题。
实验处理心率(次/分)
正常情况90
阻断副交感神经180
阻断交感神经70
(1)据数据分析对心脏搏动的作用与肾上腺素相同。对心脏活动支配作
用占优势。
(2)研究表明交感神经还有支配肾上腺的分泌、通过影响淋巴细胞的转化在应激免疫中
发挥作用等功能。说明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机制是。
(3)据实验可知,小鼠体内血糖浓度的调节方式是。开始刺激后,血糖浓度
将,原因是o
(4)图中胰高血糖素浓度下降的原因之一是胰岛素直接抑制胰岛A细胞的分泌活动。若
要证实该结论,可在胰岛组织中注射,通过检测注射前后周围血液中的
浓度变化确定。
9.(10分)某种哺乳动物,其毛色由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共同决定。其中A是有色基
因,a为白化基因;A与B相互作用表现为棕色,A与b相互作用表现为黄色。现有三种
纯合品系白色、黄色和棕色,科研工作者利用其进行了相关实验。(通过研究发现在丫染
色体上无相关基因。)实验一:第棕色与台黄色杂交,H均为棕色,艮雌雄相互交配,F2
中宇棕色:8棕色:&黄色=2:1:1o
(1)根据实验一能否判定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填
能”或“否”)。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判定B/b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亲本中早棕色的
基因型可能为0
(2)为了进一步判定A/a基因的存在位置,进行了实验二:用棕色品系做母本,用双隐
白色品系做父本进行测交实验,R均为棕色,用雌雄相互交配,观察并统计F2的表现型
及比例,并推测A/a基因的位置。
①若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则A/a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②若B的表现型及比例为,则A/a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10.(8分)生活污水经初步处理后,可以排入河流、海洋等水体中。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利用微生物进行生活污水处理时,需要选用(填“自养型”或“异养型”)
细菌,其作用是。
(2)在海洋中,绿藻、褐藻、红藻依次分布在上、中、下层这体现了群落的结
构,影响这三种藻类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填“光质”或“光照强度
(3)近海水域和远洋水域生产者固定太阳能的数量与水深的关系如图所示。近海水域生
产者固定太阳能的数量最大值远高于远洋水域,从非生物因素的角度分析其原因
三.【生物一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
11.(15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榨取果汁时,要想使果汁尽可能榨出来应加入,在该物质的作用下,果胶
分解成可溶性的O
(2)牡丹籽油的提取:牡丹籽中含油率在20-30%之间,不易挥发,可以采取和
的方法进行提取。
(3)从土壤中分离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实验流程如下:
(-)土壤取样一(二)选择培养一(三)梯度稀释一(四)将样品涂布到鉴别培养基
上f(五)挑选菌落。
该培养基从物理性质来看属于培养基;该过程中步骤(二)选择培养基的营养物
质的特点是,步骤(三)中稀释的目的是O
(4)为检验培养基及培养皿灭菌是否合格,可采取的措施是o
(5)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分离微生物时,在统计菌落数目时,应选取菌落数目稳定时的
记录作为结果,这样可以防止因而导致遗漏菌落的数目。
四.【生物一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12.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工程的核心是。其中的目的基因主要指编码,例如与生物抗逆
性相关的基因等,也可以是一些具有调控作用的因子。
―G―C
(2)一CTTAA和——GTTAA这两个黏性末端能否连接在一起?(填“能”
或“否为什么?它们是同一种限制酶切割形成的吗?(填“是”或
否
(3)基因文库是导入了某种生物DNA片段或cDNA片段的。利用PCR技术从基因
文库中提取目的基因时,先要根据目的基因的核甘酸序列合成两种引物。PCR过程中第
次循环开始产生目的基因。
(4)在培育转基因奶牛过程中,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常用法。在进行胚胎移
植之前,需对早期胚胎进行性别鉴定,可取囊胚期的细胞进行DNA分析。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6分)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形成的基本骨架对跨膜运输没有作用
B.溶酶体膜上的蛋白质可能通过修饰从而不被其中的水解酶水解
C.细胞识别与糖蛋白中蛋白质有关,与糖链无关
D.运用盐析法分离出的蛋白酶活性丧失
【考点】18:蛋白质变性的主要因素;21:细胞膜的成分;2E:细胞器中其他器官的主
要功能.
【专题】41:正推法;51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与功能;515:生物膜系统.
【分析】1、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此外还有少量的糖类。组成细胞膜的脂
质中,磷脂最丰富,磷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骨架。蛋白质在细胞膜行使功能时起重要
作用,因此,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2、盐析为蛋白质在水溶液中溶解度的降低,不影响活性。加水后还可以溶解。
【解答】解:A、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形成的基本骨架对跨膜运输有作用,A错误;
B、溶酶体膜上的蛋白质可能通过修饰从而不被其中的水解酶水解,B正确;
C、细胞识别与糖蛋白中蛋白质有关,与糖链也有关,C错误;
D、运用盐析法分离出的蛋白醐活性没有丧失,D错误。
故选:Bo
【点评】本题考查细胞膜、蛋白质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膜的组成成分,掌握各组
成成分的功能;识记蛋白质变性的因素,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2.(6分)弹状病毒为单股负链RNA(记作“-RNA”)病毒。除RNA外,弹状病毒还有RNA
依赖性RNA聚合酶等蛋白质成分。如图是该病毒侵染宿主细胞并增殖的部分过程。下列
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病毒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向可表本为RNA-DNAfRNA-蛋白质
B.①过程的原料是宿主细胞提供的脱氧核甘酸
C.该病毒仅有核糖体这一种细胞器能合成病毒蛋白
D.弹状病毒侵入宿主细胞与宿主细胞膜上特异性蛋白有关
【考点】7F: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专题】123:模式图;525: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分析】题图分析:图示表示病毒侵染宿主细胞并增殖的部分过程,其中①②③④分别
表示合成互补链、复制、翻译、释放过程。据此分析结合各选项问题判断。
【解答】解:A、该病毒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向可表示为-RNAf+RNA-蛋白质,A错误;
B、①过程的原料是宿主细胞提供的核糖核甘酸,B错误;
C、病毒无细胞器等细胞结构,C错误;
D、弹状病毒侵入宿主细胞与宿主细胞膜上特异性蛋白有关,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结合模式图,考查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分析表
格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3.(6分)将生长两周的番茄幼苗叶片分别进行A、B两种处理(A处理是用不同浓度的IAA
溶液处理;B处理是用不同浓度的IAA溶液和适宜浓度的乙烯混合液处理),3h后测定细
胞膜的透性,结果如图。根据实验结果和相关知识,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乙烯可增大细胞膜的透性
B.乙烯和IAA都能促进番茄果实发育
C.IAA有可能通过促进乙烯的合成,进而增大细胞膜的透性
D.IAA浓度较低时对细胞膜透性影响不大
【考点】C7:植物激素的作用.
【专题】121:坐标曲线图;531:植物激素调节.
【分析】题图分析:根据甲曲线可知,在无外源乙烯和低浓度IAA时,IAA对细胞膜透性
的影响不显著。乙组加乙烯处理后,随IAA浓度的提高,番茄叶片细胞膜透性显著增加,
与甲组高浓度处理变化趋势具有平行关系,可以对这一实验现象提出合理假说:当IAA
浓度增高到一定值后,就会促进乙烯的合成,乙烯含量增加增大了细胞膜的透性。
【解答】解:A、比较甲组和乙组,可见乙烯能显著增大番茄幼苗细胞膜的通透性,A正
确;
B、乙烯不能促进果实的发育,能促进果实的成熟,B错误;
C、据试题分析:乙组加乙烯处理后,随IAA浓度的提高,番茄叶片细胞膜透性显著增加,
与甲组高浓度处理变化趋势具有平行关系,可以对这一实验现象提出合理假说:当IAA
浓度增高到一定值后,就会促进乙烯的合成,乙烯含量增加增大了细胞膜的透性,C正确;
D、由甲组来看,IAA在低浓度时,对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不显著,D正确。
故选:Bo
【点评】本题结合图示,考查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作用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
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
学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属于考纲理解层次的考查。
4.(6分)下列有关生物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操作顺序是先充分搅拌后再短暂保温、离心
B.用双缩胭试剂可以检测经蛋白酶处理后的样液中底物的有无
C.提取叶绿体色素时,加入无水乙爵过量,提取液颜色浅
D.预实验的进行是为了减少实验误差
【考点】19:检测蛋白质的实验;31: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73:噬菌体侵染
细菌实验.
【专题】141:实验原理;51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与功能;51C: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
522:遗传物质的探索.
【分析】1、T,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叱或32P标记噬菌体一噬菌体与大肠
杆菌混合培养一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一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
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2、酶的本质:绝大部分是蛋白质,极少数是RNA;酶的特性:①高效性,②专一性,③
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
3、叶绿体中的色素易溶于有机溶剂中,可以用无水乙醇或丙酮提取色素。
【解答】解:A、"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操作顺序是先保温适宜时间,再充分搅拌
后周心,A错误;
B、蛋白酶的本质是蛋白质,可以与双缩服试剂发生紫色反应,因此不用双缩服试剂检测
经蛋白酶处理后的样液中底物的有无,B错误;
C、用无水乙醇提取色素时,若其用量越多,则色素的含量相对就越低,即色素提取液的
颜色越浅,C正确;
D、预实验是为进一步的实验摸索条件,防止浪费材料,而不是为了减少实验误差,D错
误。
故选:Co
【点评】本题考查有关生物实验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
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
能的能力。
5.(6分)在细胞的生命历程中,会出现增殖、分化、衰老、凋亡等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
是()
A.端粒是位于染色体两端的特殊DNA序列,随着细胞的衰老端粒逐渐延长
B.胰岛B细胞中只有与胰岛素合成有关的基因处于活动状态
C.细胞的增殖过程既受细胞核的控制,也受温度等条件的影响
D.被病原体感染细胞的清除要依靠细胞免疫,与细胞凋亡无关
【考点】51:细胞的分化;55: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57:细胞凋亡的含义.
【专题】41:正推法;51F: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分析】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
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2、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历程,
对生物体是有利的,而且细胞凋亡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发育的
基础、能维持组织细胞数目的相对稳定、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在成熟的生物体
内,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
3、衰老细胞的特征:(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
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3)细胞色
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5)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
【解答】解:A、端粒是位于染色体两端的特殊DNA序列,随着细胞的衰老端粒逐渐缩短,
A错误;
B、胰岛B细胞中除了与胰岛素合成有关的基因处于活动状态外,还有多种基因也处于活
动状态,如细胞呼吸酸基因、ATP合成前基因等,B错误;
C、细胞的增殖过程既受细胞核的控制,也受温度等条件的影响,C正确;
D、被病原体感染细胞的清除要依靠细胞免疫,属于细胞凋亡,D错误。
故选:Co
【点评】本题考查细胞衰老、细胞分化和细胞凋亡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衰老细胞的主
要特征;识记细胞分化的概念,掌握细胞分化的实质;识记细胞凋亡的概念,能结合所
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6.(6分)实现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对生态学基本原理的掌握。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实施全面二孩政策,主要目的是通过提高出生率来增加人口数量
B.在进行野生动物的野外放归实验时,原始投放数量的大小会影响该种群达到环境容纳
量的时间
C.群落是一个动态开放的生命系统,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是物种组成
D.在一个群落中,种内斗争往往比种间斗争更激烈
【考点】F1:种群的特征;F5:群落的结构特征.
【专题】41:正推法;536:种群和群落.
【分析】1、种群的特征:
(1)数量特征(核心问题):
①种群密度: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②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
③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一般根据年龄结构)
(2)空间特征:指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
2、生物群落:
生物群落的概念:在同一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相互之间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各种生
物种群的集合。群落是由一定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种群组成。
物种丰富度: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物种丰富度是描述群落中物种多样性的主要指标。
【解答】解:A、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幼年个体增多,目的是通过提高出生率来改善我国
人口的年龄组成,A正确;
B、在进行野生动物的野外放归实验时,原始投放数量的大小会影响该种群达到环境容纳
量的时间,原始投放数量越大,该种群达到环境容纳量的时间越短,B正确;
C、群落是一个动态开放的生命系统,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是物种组成,C正确:
D、在一个群落中,种群密度较小的时候,种内斗争比种间斗争若,D错误。
故选:Do
【点评】本题考查种群的特征、群落的概念和特征等知识,意在考察考生的理解能力和
把握所学生物学要点的能力。
二、非选择题:
7.(9分)科研人员获得一种水稻突变体该突变体对强光照环境的适应能力更强。
(1)提取水稻突变体的光合色素时,应在研磨叶片时加入CaCO:,,以防止色素被破
坏。用纸层析法分离该突变体叶片的光合色素,发现与正常色素带相比滤纸条自上而下
的第四条色素带缺失。该色素是叶绿素b。
(2)研究表明,在强光环境下该突变体释放氧气的速率大于野生型水稻,同时测得突变
体叶片气孔开放程度比野生型更大,据此推测,突变体固定CO,形成C,的速率更快,
对光反应产生的[H]、ATP的消耗也更快,进而提高了光合放氧速率。
(3)把生长状况相同的野生型水稻和突变体水稻分别置于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容器内,
在适宜的温度下给以强光照。定时测定容器内二氧化碳的浓度,两组实验的结果都表现
为:开始阶段二氧化碳浓度迅速下降;随后缓慢下降;最后不再变化。
【考点】31: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3J: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
质变化.
【专题】141:实验原理;51C: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
【分析】1、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提取色素时需要加入无水乙醇(溶解色素)、
石英砂(使研磨更充分)和碳酸钙(防止色素被破坏);分离色素时采用纸层析法,原理
是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随着层析液扩散的速度不同,最后的结果是观察到四
条色素带,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叶绿素a(蓝绿色)、
叶绿素b(黄绿色)。
2、光合作用的具体过程:
场所8时母体类鬟体/IB
物班J氏<)一UL+F
'变化―-AIP
便U变化,光fit•活跃化71
(场所41绿体从成
物防|《'»•,-—"IL,”
«变化(ATP—'-ADP+I)
能!>1变化।活跃化学能♦笆
,化学能
【解答】解:(1)提取光合色素时,为防止色素被破坏,研磨叶片时要加入CaCO”用纸
层析法分离光合色素时,滤纸条自上而下的第四条色素带是叶绿素b。
(2)CO2固定形成C3,若该反应速率加快,则C3增多,C3还原消耗[H]、ATP的速度也加
快。
(3)把生长状况相同的野生型水稻和突变体水稻分别置于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容器内,
在适宜的温度下给以强光照,开始光合作用较强,消耗二氧化碳较多,但随着二氧化碳
的消耗,光合速率减慢,二氧化碳的消耗速度也减慢,最后光合作用停止,二氧化碳浓
度不再变化,因此两组实验的结果都表现为:开始阶段二氧化碳浓度迅速下降;随后缓
慢下降;最后不再变化。
故答案为:
(1)CaCOa叶绿素b
(2)C3[I1],ATP
(3)迅速下降缓慢下降不再变化
【点评】本题考查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光合作用过程,要求考生识记叶绿体中
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原理;识记光合作用的具体过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8.(12分)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是支配内脏活动的神经。科学家进行两个实验。实验一
研究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心脏的支配作用,分别测定狗在正常情况、阻断副交感神
经和阻断交感神经后的心率,结果如下表所示。实验二是持续电刺激狗的副交感神经,
血液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浓度的变化图。请回答问题。
实验处理心率(次/分)
正常情况90
阻断副交感神经180
阻断交感神经70
(1)据数据分枷交感神经对心脏搏动的作用与肾上腺素相同。副交感神经对心
脏活动支配作用占优势。
(2)研究表明交感神经还有支配肾上腺的分泌、通过影响淋巴细胞的转化在应激免疫中
发挥作用等功能。说明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3)据实验可知,小鼠体内血糖浓度的调节方式是神经一体液调节。开始刺激后,
血糖浓度将降低,原因是电刺激后,胰岛素浓度升高和胰高血糖素浓度降低,促
进了组织细胞加速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储存,抑制了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
萄糖。
(4)图中胰高血糖素浓度下降的原因之一是胰岛素直接抑制胰岛A细胞的分泌活动。若
要证实该结论,可在胰岛组织中注射胰岛素,通过检测注射前后周围血液中』£
血糖素的浓度变化确定。
【考点】E3: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专题】114:实验性简答题;535:体温调节、水盐调节与血糖调节.
【分析】根据表格分析,阻断副交感神经,心率大幅度提高,说明副交感神经对心脏搏
动起抑制作用;阻断交感神经心率降低,说明交感神经对心脏搏动起促进作用;副交感
神经与交感神经的作用相互拮抗。
曲线分析,持续电刺激狗的副交感神经可以看出,胰岛素浓度逐渐降低,而胰高血糖素
浓度逐渐升高。
【解答】解:(1)据数据分析交感神经对心脏搏动的作用,这与肾上腺素的作用相同;
从实验数据看,副交感神经对心脏活动支配作用占优势。
(2)研究表明交感神经还有支配肾上腺的分泌、通过影响淋巴细胞的转化在应激免疫中
发挥作用等功能。说明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3)据实验可知,小鼠体内血糖浓度的调节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开始刺激后,血糖
浓度将降低,原因是电刺激后,胰岛素浓度升高和胰高血糖素浓度降低,促进了组织细
胞加速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储存,抑制了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
使血糖下降。
(4)图中胰高血糖素浓度下降的原因之一是胰岛素直接抑制胰岛A细胞的分泌活动。若
要证实该结论,可在胰岛组织中注射胰岛素,通过检测注射前后周围血液中胰高血糖素
的浓度变化确定。
故答案为:(1)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
(2)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3)神经-体液调节降低电刺激后,胰岛素浓度升高和胰高血糖素浓度降低,促
进了组织细胞加速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储存,抑制了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
萄糖
(4)胰岛素胰高血糖素
【点评】本题通过实验,考查交感神经和负交感神经对心脏的相互关系及胰岛素和胰高
血糖素作用的关系,意在考查学生分析表格和曲线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不大。
9.(10分)某种哺乳动物,其毛色由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共同决定。其中A是有色基
因,a为白化基因;A与B相互作用表现为棕色,A与b相互作用表现为黄色。现有三种
纯合品系白色、黄色和棕色,科研工作者利用其进行了相关实验。(通过研究发现在丫染
色体上无相关基因。)实验一:?棕色与&黄色杂交,H均为棕色,艮雌雄相互交配,F2
中宇棕色:白棕色:金黄色=2:1:1o
(1)根据实验一能否判定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否(填
能”或“否”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判定B/b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亲本中第棕色的基
因型可能为AAXN或父父犯。
(2)为了进一步判定A/a基因的存在位置,进行了实验二:用棕色品系做母本,用双隐
白色品系做父本进行测交实验,R均为棕色,R雌雄相互交配,观察并统计栈的表现型
及比例,并推测A/a基因的位置。
①若&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雌性棕色:雌性白色:雄性棕色:雄性黄色:雄性白色=6:
2:3:3:2,则A/a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②若邑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雌性棕色:雄性棕色:雄性白色=2:1:1,则A/a基因位
于X染色体上。
【考点】8A:伴性遗传.
【专题】32:假说演绎法;43:正推反推并用法;527: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529:伴性遗传.
【分析】1、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减数分裂产生
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
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
合;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总是和性别相关联,叫伴性遗传,伴性遗传也
遵循分离定律,是分离定律的特殊形式;伴性遗传和常染色体上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
律。
2、由题意知,A、B同时存在表现为综合,A存在B不存在表现为黄色,aa__表现为白色,
由实验可知,:宇棕色与6黄色杂交,F1均为棕色,R雌雄相互交配,&中宇棕色:金棕
色:白黄色=2:1:1,雌性都是棕色,雄性黄色:棕色=1:1,由于亲本、子一代、子
二代均无白色(aa_)出现,因此对于A(a)来说,都是AA,与性别有关的基因是B(b),
不位于丫染色体上,位于X染色体上。
【解答】解:(1)由分析可知,B(b)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但是不能判断A(a)是位
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因此亲本中宇棕色的基因型可能是AAX'XB或XAllXABo
(2)①如果位于常染色体上,双隐性亲本雄性基因型是aaXbY,与棕色品系的母本(AAX1^')
杂交,子一代基因型是AaXBX\AaXBY,子一代相互交配A.:aa=3:1,X"X':XBY:XbY
=2:1:1,子二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雌性棕色:雌性白色:雄性棕色:雄性黄色:雄性白
色=6:2:3:3:2。
②如果A(a)位于X染色体上,则双隐性亲本雄性基因型是XabY,与棕色品系的母本。歆麻)
杂交,子一代基因型是XMXa\XABY,子一代相互交配,子二代雌性棕色(XAliX一):雄性
棕色(X”'Y):雄性白色(X"Y)=2:1:lo
故答案为:
⑴否XAAX'X11或父仪松
(2)①雌性棕色:雌性白色:雄性棕色:雄性黄色:雄性白色=6:2:3:3:2
②雌性棕色:雄性棕色:雄性白色=2:1:1
【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解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性别决定和伴性
遗传,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并结合题干信息进行推理、综合解答问题,
学会应用演绎推理的方法设计遗传实验判断基因位置、预期实验结果、获取结论。
10.(8分)生活污水经初步处理后,可以排入河流、海洋等水体中。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利用微生物进行生活污水处理时,需要选用异养型(填“自养型”或“异养
型”)细菌,其作用是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
(2)在海洋中,绿藻、褐藻、红藻依次分布在上、中、下层这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
构,影响这三种藻类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光质(填“光质”或“光照强度”)。
(3)近海水域和远洋水域生产者固定太阳能的数量与水深的关系如图所示。近海水域生
产者固定太阳能的数量最大值远高于远洋水域,从非生物因素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与
海水域无机盐的浓度较高,引起藻类密度高于远洋水域。
【考点】F5:群落的结构特征;G6: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专题】112:图像坐标类简答题;536:种群和群落;537:生态系统.
【分析】分析图可知,在近海水域,生产者固定太阳能的数量随水的深度增加先增加后
减少直至到0;在远洋水域,从水深30m开始,随水深增加,固定太阳能的数量逐渐减少,
影响这一变化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阳光。生产者的种类也会随水深的变化出现差异,这
体现出海洋群落的垂直结构。
【解答】解:(1)在利用微生物进行生活污水处理时,需要选用异养型细菌,其作用是
将生活污水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
(2)在海洋中,绿藻、褐藻、红藻依次分布在上、中、下层这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影响这三种藻类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光质不同。
(3)近海水域和远洋水域生产者固定太阳能的数量与水深的关系如图所示。近海水域生
产者固定太阳能的数量最大值远高于远洋水域,从非生物因素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
近海水域无机盐的浓度较高,引起藻类密度高于远洋水域。
故答案为:(1)异养型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
(2)垂直光质
(3)近海水域无机盐的浓度较高,引起藻类密度高于远洋水域
【点评】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要求考生识记生态系统的组成成
分,掌握各组成之间的关系,能正确分析题图;识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能结合图中信
息准确答题。
三.【生物一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
11.(15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榨取果汁时,要想使果汁尽可能榨出来应加入果胶酶,在该物质的作用下,果
胶分解成可溶性的半乳糖醛酸。
(2)牡丹籽油的提取:牡丹籽中含油率在20-30%之间,不易挥发,可以采取压榨和
萃取的方法进行提取。
(3)从土壤中分离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实验流程如下:
(一)土壤取样一(二)选择培养一(三)梯度稀释一(四)将样品涂布到鉴别培养基
上一(五)挑选菌落。
该培养基从物理性质来看属于固体培养基:该过程中步骤(二)选择培养基的营养
物质的特点是以纤维素作为唯一碳源,步骤(三)中稀释的目的是便于形成单个
的菌落。
(4)为检验培养基及培养皿灭菌是否合格,可采取的措施是单独设置一组灭菌后不接
种样液的培养皿(含培养基)进行培养。
(5)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分离微生物时,在统计菌落数目时,应选取菌落数目稳定时的
记录作为结果,这样可以防止因培养时间不足而导致遗漏菌落的数目。
【考点】19:土壤中能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及其应用价值;K1:从生物材料中提取某些
特定成分.
【专题】114:实验性简答题;543:从生物材料提取特定成分.
【分析】1、植物芳香油的提取方法:蒸播法、压榨法和萃取等。
(1)蒸储法:芳香油具有挥发性。把含有芳香油的花、叶等放入水中加热,水蒸气能将
挥发性较强的芳香油携带出来,形成油水混合物;冷却后,油水混合物又会重新分成油
层和水层,除去水层便得到芳香油,这种提取方法叫蒸储法。
根据蒸播过程中原料放置的位置的标准,将水蒸气蒸储法划分为水中蒸储、水上蒸储和
水气蒸储。
(2)萃取法:这种方法需要将新鲜的香花等植物材料浸泡在乙酸、石油酸等低沸点的有
机溶剂中,使芳香油充分溶解,然后蒸去低沸点的溶剂,剩下的就是芳香油。
(3)压榨法:在橘子、柠檬、甜橙等植物的果皮中,芳香油的含量较多,可以用机械压
力直接榨出,这种提取方法叫压榨法。
2、接种微生物的两种常用方法
①平板划线法:通过接种环在琼脂固体培养基表面连续划线的操作,将聚集的菌种逐步
稀释分散到培养基表面。
②稀释涂布平板法:将骏业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
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
【解答】解:(1)榨取果汁时;要想使果汁尽可能榨出来应加入果胶酶,其能将果胶分
解成可溶性的半乳糖醛酸。
(2)牡丹籽油的提取:牡丹籽中含油率在20-30%之间,不易挥发,可以采取压榨和萃
取的方法进行提取。
(3)分离纯化微生物的培养基为固体培养基;要从土壤中分离出能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
应该用以纤维素作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步骤(三)中稀释的目的是便于形成单个
的菌落。
(4)为检验培养基及培养皿灭菌是否合格,可单独设置一组灭菌后不接种样液的培养皿
(含培养基)进行培养。
(5)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分离微生物时,在统计菌落数目时,应选取菌落数目稳定时的
记录作为结果,这样可以防止因培养时间不足而导致遗漏菌落的数目。
故答案为:
(1)果胶酶半乳糖醛酸
(2)压榨萃取
(3)固体以纤维素作为唯一碳源便于形成单个的菌落
(4)单独设置一组灭菌后不接种样液的培养皿(含培养基)进行培养
(5)培养时间不足
【点评】本题考查从生物材料中提取某些特定成分、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对于此类
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方法、实验现象等,需要
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四.【生物一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12.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工程的核心是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其中的目的基因主要指编码蛋白质
的基因,例如与生物抗逆性相关的基因等,也可以是一些具有调控作用的因子。
―G—C
(2)—CTTAA和一G1TAA这两个黏性末端能否连接在一起?能(填“能”
或“否为什么?因为这两个黏性末端能进行碱基互补配对它们是同一种限制酶
切割形成的吗?否(填“是"或否”)。
(3)基因文库是导人了某种生物DNA片段或cDNA片段的受体菌群体。利用PCR技
术从基因文库中提取目的基因时,先要根据目的基因的核甘酸序列合成两种引物。PCR
过程中第3次循环开始产生目的基因。
(4)在培育转基因奶牛过程中,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常用显微注射法。在进行胚
胎移植之前,需对早期胚胎进行性别鉴定,可取囊胚期的滋养层细胞进行DNA分析。
【考点】Q2: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
【专题】41:正推法;548:基因工程.
【分析】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
(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
(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
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
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
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
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
(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上的检测: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
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
技术;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个体水平上的鉴定:
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
【解答】解:(1)基因工程的核心是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目的基因主要指编码蛋白质
的基因,也可以是一些具有调控作用的因子。
G—C
(2)因为一CTTAA和——GTTAA这两个黏性末端能进行碱基互补配对,因此它们
能连接在一起;这两个黏性末端能不一定是同一种限制酶切割形成的。
(3)基因文库是导入了某种生物DNA片段或cDNA片段的受体菌群体。利用PCR技术从
基因文库中提取目的基因时,先要根据目的基因的核甘酸序列合成两种引物。PCR扩增过
由此可见,第3次循环开始产生
目的基因。
(4)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在进行胚胎移植之前,需对
早期胚胎进行性别鉴定,可取囊胚期的滋养层细胞进行DNA分析。
故答案为:
(1)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蛋白质的基因
(2)能因为这两个黏性末端能进行碱基互补配对否
(3)受体菌群体3
(4)显微注射滋养层
【点评】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的概念、原理及操作步
骤,掌握各操作步骤中需要注意的细节,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湖南省株洲市2020届高三数学一模考试试题理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正确的,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
分,共60分。
[1]若复数"为纯虚数,则实数b等于()
2+z
(A)3(B)---(C)—(D)—1
23
【2】已知全集。=1i,A={x|y=ln(l-x2)},B={y|y=4L2},则An(CRB)=
()
(A)(-1,0)(B)[0,1)(C)(0,1)(D)
(-1,O]
[3]南宋数学家秦九韶在《数书九章》中提出的秦九韶算法至今仍是多项式求值比较先进
20182017
的算法,已知/(X)=2019%+2018%+…+2x+1,程序框图设计的是求/(x0)的值,
在M处应填的执行语句是()
(A)〃=2018—i(B)n=2019-z(C)n=i+l(D)
n—i+2
[4]在如图所示的正方形中随机投掷100()0个点,则落入阴影部分(曲线C为正态分布
N(-2,4)的密度曲线)的点的个数的估计值为()
附X则P(/j-(y<XW〃+cr)=0.6827
P(〃-2cr<XK〃+2b)=0.9545。)
(A)906(B)2718(C)1359(D)3413
IT
【5】将函数/(x)=2sinx的图象向左平移2个单位,然后纵坐标不变,横坐标变为原来
6
的2倍,得到g(x)的图象,下面四个结论正确的是()
(A)函数g(x)在[乃,2乃]上的最大值为1
TT
(B)将函数g(x)的图象向右平移乜个单位后得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
6
TT
(C)点(§■,())是函数g(x)图象的一个对称中心
24
(D)函数g(x)在区间[0,号]上为增函数
产
【6】设变量满足约束条件,+yNl,则目标函数z=q)3中的最大值为()
x-y<\
(A)(I)"(B)(-)3(C)3(D)
4
【7】在RtAABC中,ZC=90\CB=2,C4=4,P在边AC的中线上,则丽•丽
的最小值为()
(A)--(B)0(C)4(D)
2
-1
【8】如图,网格纸上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粗线画出的是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则此几何体
、45&,、135&
(A)---(B)---(C)180后r(D)906r
[9]高斯是德国著名的数学家,近代数学奠基者之一,享有“数学王子”的称号,用其名
字命名的“高斯函数”为:设xeR,用[幻表示不超过x的最大整数,则y=口]称为高斯
函数。例如:[―2.1]=—3,[3.1]=3,己知函数/(》)=———,则函数y=L/(x)]的值
1+2
域为()
(A)(1,3)(B)(0,21(C){0,1,2}(D){0,1,2,3}
22
[10]已知双曲线「一当=1(。>0/>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6,凡,若双曲线上存在点
a
P使乎NPK2.=丝,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
sinZPF2F}C
3-Vn3Wi73+V7
(A)<e<(B)2<e<
222
,、,3+V17,、c3+Vn
(C)l<e<——--(D)2<e<——--
22
【11】在AABC中,已知AB=2JLBC=2娓,ZABC=45°,。是边AC上的一点,
将AA8C沿8。折叠,得到三棱锥A-3CD,若该三棱锥的顶点A在底面BCD的射影”
在线段BC上,设=则x的取值范围是()
(A)(0,2石)(B)(V3,V6)(C)(疝2扬(D)
(2号倔
[12]已知抛物线C:V二^^的焦点为尸,直线/过焦点尸与抛物线C分别交于两
点,且直线/不与x轴垂直,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与x轴交于点T(5,0),贝”0。广
()
(A)2A/2(B)V3(C)V6(D)
376
第H卷(非选择题共9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已知等比数列{%}为单调递增数列,设其前n项和为S",若々=2,S3=7,则生
的值为。
[14]已知cos(a-X)+cosa=^^,贝!1cos(^-a)=_______。
356
[is]二项式(以+也,的展开式中/的系数为百,则。
[16已知函数y(x)=ae'—(/—伙a/eR),若函数/(%)有两个极值点玉,马,且
->2,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王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0分,请写出解答的详细过程。
【17】(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数列{《,}中,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房产买卖合同指南
- 轻钢别墅销售合同范本
- 辽宁省葫芦岛市兴城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
- 驾校教练车租赁合同
- 钢筋工程分包合同协议书
- 中介销售合作合同范本2025
- 初中英语教科版(五四学制)九年级上册Unit 4 Growing Good Corn一等奖教案
- 肠梗阻患者护理查房
- 11变废为宝有妙招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表格式)
- 2《共建美好集体》表格式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 电销主管管理培训
- 房地产市场报告 -2025年一季度厦门写字楼和零售市场报告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下册期中复习练习题(含答案)
- 球机施工方案
- 2025年安全员之B证(项目负责人)通关题库(附答案)
- 危险品驾驶员聘用合同二零二五年
- 贵州国企招聘2025遵义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7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企业文化调研方案
- GB/T 45440-2025电子商务家政家政服务人员能力信息描述
- 家庭教育:身教重于言传
- 石化行业智能化升级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