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3秋·黑龙江大庆·九年级校联考开学考试)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把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制取焦炭 B.石油分馏出多种产品C.把某些废弃的有机物进行发酵制甲烷 D.用酒精来制造醋酸和香精【答案】B【详解】A、把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煤分解成许多有用的物质,如焦炭、煤焦油、煤气等,这个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发生的是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B、石油加热分馏,是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将它们分离出来,得到多种产品,这个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C、把某些废弃的有机物进行发酵制甲烷,这个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发生的是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D、用酒精来制造醋酸和香精,这个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发生的是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B。2.(2023春·山东淄博·八年级统考期末)3月25日是本年度的“地球一小时”活动日,主题为“为地球献出一小时”,旨在呼吁全社会携手共创一个公平、碳中和的、自然向好的未来.下列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A.
太阳能 B.
石油C.
地热 D.
风能【答案】B【详解】A、太阳能是可再生能源,不符合题意;B、石油是化石能源,是不可再生能源,符合题意;C、地热是可再生能源,不符合题意;D、风能是可再生能源,不符合题意。故选B。3.(2022·江苏南京·统考中考真题)下列物质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A.石油 B.煤 C.天然气 D.酒精【答案】D【详解】三大化石燃料有煤、石油、天然气。煤是古代植物埋藏在地下经历了化学变化逐渐形成的固体可燃性矿物,石油是一种粘稠的、深褐色液体,天然气主要含有由碳和氢组成的气态碳氢化合物。酒精可通过植物的种子或果实发酵制得,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酒精。故选D。4.(2022秋·内蒙古赤峰·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变化中,主要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光合作用 B.煤的干馏 C.烧制陶瓷 D.干冰升华【答案】D【详解】A、光合作用过程中有新物质氧气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B、煤的干馏是指煤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生成煤焦油、焦炭、焦炉煤气等物质,该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C、烧制陶瓷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D、干冰升华是二氧化碳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只是物质状态的改变,该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此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5.(2023秋·广东广州·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煤中主要含有碳元素,还含有氢、硫等元素,煤是清洁燃料B.煤作为燃料主要是利用碳元素和氧反应所放出的热量C.煤燃烧产生的NO2和SO2都是形成酸雨的污染物D.减少煤的使用有利于防止温室效应进一步增强【答案】A【详解】A、煤主要含有碳元素,还含有少量的氢、硫等元素,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硫等污染性气体,造成酸雨,故煤不属于清洁燃料,故A选项说法不正确;B、煤主要含有碳元素,因此煤作为燃料主要是利用碳元素和氧元素反应所放出的热量,故B选项说法正确;C、煤燃烧产生的NO2和SO2都是形成酸雨的污染物,故C选项说法正确;D、减少煤的使用,可有效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防止温室效应进一步增强,故D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化石燃料的使用,难度不大,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解答。6.(2022秋·山东菏泽·九年级统考期末)对所学知识及时总结是一种好习惯,某同学总结的下列实验现象错误的是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B.甲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黄色火焰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D.电解水实验中,正、负两极的两端玻璃管内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比为1:2【答案】B【详解】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无色无味气体,选项说法正确。B.甲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色火焰,选项说法错误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选项说法正确。D.电解水实验中,正、负两极的两端玻璃管内收集到的气体分别为氧气和氢气,体积比为1:2,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7.(2022秋·辽宁·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燃烧都会放出热量 B.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变化C.缓慢氧化不会放出热量 D.发光、放热的变化不一定是燃烧【答案】C【详解】A、燃烧属于放热反应,均会放出热量,不符合题意;B、化学反应往往伴随着能量变化,如燃烧放出热量,不符合题意;C、缓慢氧化也会放出热量,符合题意;D、发光、放热的变化不一定是燃烧,如电灯通电时发光、放热,不符合题意。故选C。8.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逻辑推理合理的是A.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B.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C.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则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D.化学变化伴随有能量的变化,所以有能量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答案】B【详解】A、氧化物含有两种元素,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含有氧元素的不一定是氧化物。例如NaOH含有氧元素,但不属于氧化物,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某物质在氧中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该物质一定含有碳和氢元素,因氧气中含有氧元素,则该物质可能含有氧元素,该选项说法正确;C、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但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只含有氧元素,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有能量变化的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例如通电时灯泡发光、放热,但是没有生成新物质,不是化学变化,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B。9.(2022秋·重庆合川·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变化 B.石油、酒精都是化石燃料C.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发生放热现象 D.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反应才能放出热量【答案】A【详解】A、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变化,常表现为吸热或放热,正确;B、煤、石油、天然气是化石能源,酒精不是化石燃料,错误,C、化学反应过程中有发生放热现象,也有吸热现象,如碳和二氧化碳在高温下反应吸热,错误,D、在化学反应中燃烧反应会放出热量,但不是燃烧也会放出热量,如:生石灰与水反应也放热,错误;故选A。10.(2023秋·山东东营·八年级校考阶段练习)下列活动中,通过化学反应提供能量的是A.
发射航天飞机 B.
水车汲水灌溉C.
太阳能供热 D.
风力发电【答案】A【详解】A、航天飞机主要由燃料燃烧提供能量,燃料燃烧过程中会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反应,此选项符合题意;B、水车汲水灌溉主要由水流提供能量,该过程中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太阳能供热过程中主要利用了太阳能,无化学反应发生,此选项不符合题意;D、风力发电过程中是由风来提供能量,无化学反应发生,此选项符合题意。故选A。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变化 B.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发生放热现象C.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反应才能放出热量 D.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答案】A【详解】A、化学变化不但生成新物质而且还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这种能量变化经常表现为热能、光能和电能的放出或吸收,故A正确;B、有些化学反应会放出热量,如氢气的燃烧等,也有些化学反应会吸收热量,如碳和二氧化碳反应,故B错误;C、在化学反应中放出热量的不仅仅是燃烧反应,比如金属与水或酸反应,酸碱中和反应,大部分的化合反应等也会放热,故C错误;D、人类利用的能量不完全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比如水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等就不是通化学反应而获得的,故D错误。故选A。12.(2023春·山东烟台·八年级统考期末)为燃油汽车行驶和人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两个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都参与自然界的碳循环和氧循环B.都将化学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C.都通过剧烈的氧化反应释放出能量D.都遵循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答案】C【详解】A、燃油过程将氧气转化为二氧化碳,呼吸作用将氧气转化为二氧化碳,两个过程都参与自然界的碳循环和氧循环,选项正确;B、燃油和呼吸均发生化学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选项正确;C、燃油是剧烈的氧化反应,呼吸是缓慢氧化,选项错误;D、燃油和呼吸均发生化学变化,化学变化都遵循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选项正确。故选C。13.(2023秋·四川广元·九年级统考期末)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一定伴随能量变化,则有能量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反应B.某物质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所以其组成中含有碳、氢、氧元素C.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同,所以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是同种元素D.氢气可以在氯气中点燃,所以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答案】D【详解】A、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变化,有能量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反应,例如灯泡通电有光能和热能放出,属于物理变化,错误;B、某物质在完全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说明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而氧元素是否含有无法确定,这是因为该物质燃烧时,和氧气发生了反应,二氧化碳和水中的氧元素可能完全由氧气提供,也可能由该物质和氧气共同提供,错误;C、同种元素质子数相同,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如甲烷分子与水分子核内都是10个质子,但属于不同物质的分子,错误;D、氢气可以在氯气中燃烧没有氧气参加,说明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与,正确。故选D。14.我国科学家研发的“液态太阳燃料合成”项目的工艺流程如图说法错误的是A.该工艺有利于降低大气中CO2含量 B.该工艺能够有效利用太阳能C.该工艺不仅合成甲醇(CH3OH)还可获得O2D.合成装置里CO2中的氧元素全部转化到了甲醇(CH3OH)中【答案】D【详解】A.由流程可知,该工艺可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醇,有利于降低大气中CO2含量,正确;B.该工艺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能够有效利用太阳能,正确;C.该工艺在电解装置中生成氧气,在合成装置中生成甲醇,不仅合成甲醇(CH3OH),还可获得O2,正确;D.由流程可知,氢气和二氧化碳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水和CH3OH,方程式为;故合成装置里CO2中的氧元素没有全部转化到了甲醇(CH3OH)中,错误;故选D。15.(2023秋·广东广州·九年级统考期末)我国“十三五”期间能源消费结构占比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非化石能源有风能、太阳能等B.煤炭消费占比下降,能源消费结构向清洁低碳转变C.煤炭燃烧产生的CO2会造成酸雨,对环境影响大D.氢气是清洁的高能燃料,液氢已被应用于航天等领域【答案】C【详解】A、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非化石能源有风能、太阳能等,说法正确;B、由图表可知,煤炭消费占比下降,能源消费结构向清洁低碳转变,说法正确;C、二氧化碳不会造成酸雨,造成酸雨的主要是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说法错误;D、氢气是清洁的高能燃料,液氢已被应用于航天等领域,说法正确。故选C。16.(2023秋·广东广州·九年级执信中学校考期末)天然气、沼气、可燃冰的主要成分都是甲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合理开发可燃冰可以有效缓解能源危机 B.沼气是可再生能源C.天然气不属于化石燃料 D.在一定条件下,当甲烷与空气达到一定比例时会发生爆炸【答案】C【详解】A、可燃冰具有可燃性,热值高,燃烧后几乎没有残渣,因此合理开发可燃冰可以有效缓解能源危机,故A正确;B、沼气可由农作物秸秆或牲畜粪便发酵来制取:因此沼气属于可再生能源,故B正确;C、天然气是三大化石燃料之一,故C错误;D、甲烷具有可燃性,在一定条件下,当甲烷与空气达到一定比例时(爆炸极限)遇明火会发生爆炸,故D正确;故选:C。17.(2023春·山东淄博·八年级统考期末)煤的燃烧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和煤尘,不利于环境保护。通过煤的综合利用可获得多种产品,用途广泛,其中煤的液化过程中得到的汽油、煤油等可以作为液体燃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煤的液化加工成汽油、煤油等液体燃料属于物理变化B.石油分馏出汽油、柴油等多种产品的变化是化学变化C.煤燃烧产生的CO2、CO和粉尘是主要空气污染物D.煤中除了含有碳、氢元素外,还含有少量硫、氮等元素【答案】D【详解】A、煤的液化加工成汽油、煤油等液体燃料,有汽油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B、石油分馏出汽油、柴油等多种产品,是利用石油中各物质沸点的不同,将其分离,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C、一氧化碳和粉尘属于空气污染物,二氧化碳是空气的组成成分之一,不属于空气污染物,不符合题意;D、煤中除了含有碳、氢元素外,还含有少量硫、氮等元素,故煤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污染物,符合题意。故选D。18.(2023·山东烟台·统考中考真题)《汉书》中记载“高奴县洧水可燃”,《梦溪笔谈》中记载“予知其烟可用,试扫其烟为墨,黑光如漆”。“洧水”即为石油。下列关于“洧水”的说法错误的是A.具有可燃性 B.是不可再生资源,属于纯净物C.其成分中主要含有C、H元素 D.其不完全燃烧的产物可用于制墨【答案】B【详解】A、“洧水”即为石油,石油具有可燃性,不符合题意;B、石油属于化石燃料,短期内不能再生,属于不可再生资源,且石油是由汽油、柴油等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符合题意;C、“洧水”即为石油,石油中主要含有C、H元素,不符合题意;D、石油中含碳元素,不完全燃烧生成炭黑,炭黑可用于制墨,不符合题意。故选B。19.(2023秋·广东清远·九年级统考期末)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已成为当下热议的话题。二氧化碳的捕集与封存、转化与利用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措施。(1)化石燃料是指煤、石油、,其燃烧时会产生二氧化碳,大气中过多的二氧化碳会导致效应。(2)相同质量的下列燃料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产生二氧化碳最少的是。a.CH4
b.CO
c.C(3)二氧化碳有广泛的用途,请列举其中一种:。(4)我国科学家研发出一种新型催化剂,首次实现了以二氧化碳和水作为原料,制备得到纯甲酸(HCOOH)液体燃料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答案】(1)天然气温室(2)b(3)灭火(合理即可)(4)【详解】(1)化石燃料是指煤、石油、天然气,其燃烧时会产生二氧化碳,大气中过多的二氧化碳会导致温室效应;(2)相同质量的CH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游戏主播专属合同
- 二手车位交易合同范文
- 采购原材料合同样本
- 高速公路扩建工程施工合同书
- 工厂设备安装劳务分包合同26
- 美容院原材料采购合同
- 网络优化合同书
- 九年级英语上册 Module 5 Museums Unit 1 Don't cross that rope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新版)外研版
- 儿童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
- 2凝聚价值追求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表格式)
- 2016-2023年郑州信息科技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英语/数学/语文)笔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31情绪管理ABC理论
- 如何建立与客户的信任关系
- 《建筑工程概算》课件
- 年产16万吨赤藓糖醇项目建议书
- ST语言编程手册
- 中医妇科医生行业现状分析
- 必杀04 第七单元 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综合题20题)(解析版)
- 企业安全检查表(全套)
- 票据业务承诺函
- 《来一斤母爱》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