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康威视综合安防系统设计方案_第1页
海康威视综合安防系统设计方案_第2页
海康威视综合安防系统设计方案_第3页
海康威视综合安防系统设计方案_第4页
海康威视综合安防系统设计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城市副中心

行政办公区A「A4相关工程

安防system设计整体方案

目录

第一章整体方案概述...............................................1

1.1相关项目背景..............................................1

1.2需求分析.................................................2

1.3建设目标.................................................3

1.4建设相关内容.............................................4

第二章system总体设计............................................6

2.1总体设计思路.............................................6

2.2system总体架构...........................................7

2.3设计原则.................................................8

2.4设计依据.................................................9

第三章视频监控子system(海康).................................11

3.1system设计..............................................11

3.1.1system组成...........................................11

3.1.2system架构..........................................12

3.1.3前端设计.............................................13

3.1.4传输网络设计.........................................16

3.1.5监控中心设计.........................................22

3.2视频监控system功能.....................................33

3.2.1基础管控功能.........................................33

3.2.2基础相关应用功能.....................................36

3.2.3智能智慧相关应用功能.................................38

3.3特色技术相关应用........................................40

3.3.1流媒体集群...........................................40

3.3.2自动化跟踪技术.......................................41

3.3.3热成像技术...........................................41

3.3.4超级透雾技术.........................................42

3.3.5黑光技术.............................................43

第i页

3.3.6全景鹰眼技术.........................................43

3.4system优势..............................................44

3.4.1全面高清.............................................44

3.4.2整体联网.............................................45

3.4.3高效集成.............................................46

3.4.4智能智慧高效.........................................46

3.4.5运行可靠.............................................47

3.4.6灵活扩展.............................................47

3.4.7简单易用.............................................48

第四章报警子system(海康).....................................50

4.1system架构..............................................50

4.2system设计..............................................51

4.2.1前端布点设计.........................................51

4.2.2报警主机设计.........................................52

4.2.3传输网络设计.........................................53

4.2.4接处警中心设计.......................................54

4.3system功能..............................................54

4.4system优势..............................................55

4.5主要设备技术要求........................................56

4.5.1总线报警主机.........................................56

4.5.2总线式继电器扩展模块.................................57

4.5.3LCD报警键盘.........................................57

4.5.4防区扩展模块.........................................57

4.5.5紧急按钮.............................................57

4.5.6双鉴探测器...........................................58

4.5.7玻璃破碎探测器.......................................58

4.5.8声光报警器...........................................58

4.5.9报警管控服务器.......................................59

第ii页

第五章停车场子system(海康)...................................60

5.1卡票system............................................................................................60

5.1.1system架构..........................................60

5.1.2system功能..........................................63

5.1.3system优势..........................................65

5.2车底检测system....................................................................................67

5.2.1system架构..........................................67

5.2.2system组成..........................................69

5.2.3system整体功能特性..................................74

5.3主要设备技术要求........................................74

5.3.1快速道闸.............................................74

5.3.2车辆检测器...........................................75

5.3.3车底检测设备.........................................75

5.3.4蓝牙卡读卡器.........................................76

5.3.5蓝牙桌面式发卡器.....................................77

5.3.6蓝牙卡...............................................77

5.3.7入口控制机...........................................77

5.3.8出口控制机...........................................78

5.3.9显示屏...............................................79

5.3.10出入口控制终端.....................................79

5.3.11出入口补光抓拍单元..................................80

5.3.12出入口立柱.........................................81

5.3.13停车场管控服务器...................................81

第六章智能智慧一卡通子system(非海康).........................82

6.1门禁子system.........................................................................................84

6.1.1system架构..........................................84

6.1.2前端设计.............................................87

6.1.3传输网络设计.........................................88

第iii页

6.1.4管控中心设计.........................................89

6.1.5system功能..........................................89

6.1.6system优势..........................................93

6.2考勤子system............................................94

6.2.1system架构..........................................95

622system功能...........................................96

6.2.3system优势..........................................97

6.3梯控子system............................................98

6.3.1system架构..........................................98

6.3.2system功能.........................................100

6.3.3system优势.........................................101

6.4巡查子system...........................................102

6.4.1system架构..........................................102

6.4.2system功能.........................................103

6.4.3system优势.........................................104

6.5人员通道子system.......................................105

6.5.1system架构..........................................105

6.5.2system功能.........................................106

6.5.3system优势.........................................107

6.6消费子system...........................................108

6.6.1system架构..........................................108

6.6.2system功能.........................................109

6.6.3system优势.........................................110

6.7访客子system...........................................110

6.7.1system架构..........................................110

6.7.2system功能.........................................112

6.7.3system优势.........................................113

第七章可视对讲子system(海康)................................115

第iv页

7.1system架构.............................................115

7.2system功能.............................................116

7.3system优势.............................................117

7.4主要设备技术要求.......................................118

7.4.1室内机..............................................118

7.4.2门口机..............................................118

7.4.3可视对讲管控服务器..................................119

第八章system运维管控..........................................121

8.1统一门户界面............................................121

8.2运维监控...............................................122

8.2.1视频设备监控........................................122

8.2.2视频相关质量诊断....................................123

8.3告警中心...............................................123

8.3.1告警阀值配置........................................123

8.3.2告警执行策略........................................123

8.3.3告警通知............................................124

8.3.4告警统一展现........................................124

8.4统计报表...............................................125

8.4.1监控点视频诊断统计..................................125

8.4.2录像情况统计........................................126

8.5运维考核...............................................126

第九章综合安防管控整体平台.....................................127

9.1整体平台架构设计........................................127

9.1.1整体平台架构图......................................127

9.1.2整体平台组成........................................128

9.2整体平台功能模块.......................................129

9.2.1基础相关应用子system................................................................129

9.2.2数据库管控..........................................129

第V页

9.2.3电子地图子system.......................................................................129

9.2.4事件中心子system.......................................................................130

9.2.5运维子system...............................................................................130

9.2.6视频监控子system.......................................................................130

9.2.7门禁子system...............................................................................130

9.2.8考勤子system...............................................................................131

9.2.9消费子system...............................................................................131

9.2.10梯控子system............................................................................131

9.2.11巡查子system.............................................................................131

9.2.12停车场子system........................................................................132

9.2.13可视对讲子system....................................................................132

9.2.14报警子system............................................................................132

9.2.15访客子system............................................................................133

9.2.16动环子system............................................................................133

9.2.17视频相关质量诊断子system....................................................133

9.3整体平台优势............................................133

9.3.1全面的system集成...................................133

9.3.2丰富的联动策略......................................134

9.3.3灵活的服务架构......................................134

9.3.4多层次的可靠性保障..................................135

9.3.5强大的扩展性支持....................................135

9.3.6优良的system兼容性.................................135

9.3.7全方位的安全管控....................................136

9.3.8便捷的操作体验......................................136

9.3.9精细的权限设定......................................136

9.3.10高效的system运维.................................137

第十章整体system优势分析......................................138

10.1统一的管控整体平台.....................................138

第vi页

10.2多方位的system联动....................................138

10.3便捷的功能设计........................................138

10.4丰富的产品支持........................................139

10.5灵活的system扩展.....................................139

第vii页

第一章整体方案概述

1.1相关项目背景

本次相关项目为北京行政副中心APA4楼安防system相关工程,安防设计

范围包含建筑组群如下:Al、A2、A3、A4(政务云计算中心为C1)。

A1楼包含中院、东院及西院,为高层民用建筑;总建筑面积322300m2,其

中地上建筑面积157760m2,地下建筑面积164500m2;建筑层数:中院最高9

层,东西院最高7层,地下均为2层;建筑高度:中院最高55米,东西楼最高

36米;高层建筑分类:一类;建筑耐火等级:一级。A1楼功能主要包含行政办

公、会议、500人多功能厅、会议配套、设备用房、地下车库等,设计满足省部

级职能办公建筑标准,且达到北京市绿色建筑三星级标准。

A2楼总建筑面积290611.4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170010.9m2,地下建筑

面积120600.5m2;建筑高度为49.8m;建筑层数为10层,地上10层,地下2

层(局部夹层);由8个子项组成:1#办公主楼、2#西北配楼、3#西南配楼、4#

东北配楼、5#东南配楼、6#会议楼、D#地下车库及7#其它地面构筑设施;1#办

公主楼位于基地中心,建筑面积54236.9Hi)东西对称,包含10层塔楼和一层

裙房,高度49.8米;2-5#配楼围绕主楼呈轴线对称布置,建筑面积均为23943.9

m\提供办公及服务配套功能,由3-7层建筑组成,高度36米;6#会议楼位于

1#主楼北侧中轴线上,建筑面积10419.7平米,地上三层,建筑高度20.8米;

地下室总建筑面积为120600.45rtf(含汽车坡道),地下两层,局部设置夹层。

A2楼设计满足省部级职能办公建筑标准,且达到北京市绿色建筑三星级标准。

A3楼总建筑面积145300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79300m\地下建筑面积

66000m2;建筑高度为43.1m;建筑层数为10层,地上8层,地下2层。主要功

能为会议及办公;一级高层建筑分类;A3楼分为A、B、C、D、E栋楼;设计满

足省部级职能办公建筑标准,且达到北京市绿色建筑三星级标准。

A4楼总建筑面积144200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78200nV,地下建筑面积

66000m2;建筑层数为10层,地上8层,地下2层。主要功能为会议及办公;

第1页

一级高层建筑分类;A4楼由北楼、中楼、南楼组成,会议建筑层数地上4/地下

2层,由常委会议厅、会议楼及文史楼组成。设计满足省部级职能办公建筑标准,

且达到北京市绿色建筑三星级标准。

作为政府机关配套的办公场所,本相关项目必须做到人防物防技防的完美配

合,保证后续工作中的绝对安全可靠。本整体方案将着重介绍技防system的架

构、system构成及功能说明。

目前在技防领域,各个子system相对单一,无法互联互通形成有机的整体,

很难实现统一的协调联动,给用户造成后期与其它system的接入难度高,在资

源与业务整合上产生瓶颈,造成了各子system之间无法实现信息的共享与联动。

为了给用户提供一个高可靠、高效率、易操作的安防system,需要对本相关项

目标方向多个弱电分项system进行统筹规划,统一管控,营造一个现代化智能

智慧高效的综合安防体系。

1.2需求分析

本相关项目涉及的智能智慧化综合安防system,囊括了视频监控、入侵报

警、门禁控制、电子巡查、智能智慧一卡通、防爆安检、访客管控、可视对讲、

停车管控、周界防范、应急响应(仅A3A4)、主动反恐、安全保密防范、警卫

连四防一体化以及配套的安全防范综合管控systemo整个安防相关工程,子

system繁多,功能要求全面,经过梳理沟通,主要如下:

1)system设计应贯彻国家关于安防设计的方针政策,做到技术先进、

经济合理、实用可靠;面向需求,以人为本。

2)system设计以增强其科技功能和提升相关应用价值为目标,以其功

能类别、管控需求及建设投资为依据,以结构化、模块化和集成化的方式方法实

现组合,应集system、服务、管控及其优化组合为一体,为用户提供安全、高

效、便捷、健康的办公生活环境。

3)system由若干个相关子system组成,子system主要包括视频监控、

入侵报警、门禁控制、电子巡查、智能智慧一卡通、防爆安检、访客管控、可视

对讲、停车管控、周界防范、应急响应(仅A3A4)、主动反恐、安全保密防范、

第2页

警卫连四防一体化以及配套的安全防范综合管控system等。整个system应采用

先进、成熟的技术和可靠、适用的设备,能适应技术发展的需要。

4)system通过一套统一的综合安防管控整体平台,将不同功能的安防

子system进行system集成,可实现对各类system监控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优化

管控,具有对各子system进行数据通信、信息采集和综合处理的能力,可生成

优化管控所需的相关信息分析和统计报表。

5)system应采用基于地理信息的分析决策支持system,结合大屏幕显

示system可为指挥调度、紧急疏散与逃生、事故现场紧急处置提供可视化导引,

并与消防火灾报警system实现system互联,可实现综合安防system作为火灾

自动化报警system有效的辅助手段。

6)集成的通信协议,接口应符合相关的技术标准,system具有容错性、

易维护性和可扩展性。system具有良好统一的人机交互界面,在提供高效、便

利工作生活环境的同时,适应人们舒适度的要求。

7)为维护公共安全,综合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为应对火灾、非法侵入、

自然灾害、重大安全事故等危害生命财产安全的各种突发事件,提供长效的应急

辅助机制。

1.3建设目标

建设综合安防system的目标方向,在于采用一套软件管控整体平台,对各

个安防分项system进行集中控制和管控,统一数据库对所有分项system前端的

采集数据进行存储与分发,并提供统一的操作界面,实现各system的资源共享、

业务整合与联动等。

system建设按照有关文件规定以及国家、地方关于加强综合安防system信

息化建设的指示精神,综合安防system的规划建设要本着“高起点、高效率”

的原则,以安防事件的事前防范、事中处理、事后分析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为基

本要求,建立起“人防部署到位、物防设施完善、技术手段先进、应急处置高效”

的集管控、防范、控制于一体的安全保障体系,对各类事件做到预知、预判、预

防、预警和有效处置,切实加强安全保障能力和应急响应能力。

第3页

以综合安防管控整体平台为核心,综合集成视频监控、报警、停车场管控、

智能智慧一卡通、可视对讲等system,通过上层综合安防管控整体平台的统一

协调实现各相关应用子system间的资源共享与信息互通,从而达到管控便捷性、

数据直观性,实现各相关应用子system之间的智能智慧化联动和处置突发事件

的应急指挥。

1)一体化集成相关应用

考虑到综合安防各类技术防范system联动化、集成化的需要,system架构

应考虑跨system、跨整体平台互连通用,将原本独立运行、信息屏蔽的诸多相

关应用子system进行横向协同,实现多个system业务的综合管控,包括智能智

慧化联动等,充分发挥system整体相关应用价值。

2)业务实用化

综合安防system的整体设计以提升安保管控工作人员监控效能为立足点,

面向安保管控,不断向业务实用化迈进,最大限度地提升其信息化管控水平。

3)便捷的操作体验

system交互界面设计人性化,使system维护更方便快捷,界面设计友好,

能够让用户快速掌握操作方式方法,用户可通过Web页面、客户端等对system

进行访问与控制,方便远程管控。

4)智能智慧运维

system的稳定性是实现安防目标的基础,而综合安防涉及的system及设备

类型多,布点零散,system应实现智能智慧运维功能,对system内的设备运行

状况进行监视和管控,提升运维效率。

5)智能智慧化分析相关应用

综合安防system应考虑融合先进的智能智慧化技术,以实现“无人值守”、

缩短操作时间等,可有效降低值班人员的日常工作量,增强综合安防的整体安保

能力,真正实现向科技要效率。

1.4建设相关内容

建设一套以综合安防管控整体平台为核心的综合安防system,它包括以下

第4页

子system:

1)视频监控system(海康)

2)入侵报警system(海康)

3)门禁控制system

4)电子巡查system

5)智能智慧一卡通system

6)防爆安检system

7)访客管控system

8)可视对讲system(海康)

9)停车管控system(海康)

10)周界防范system

11)应急响应system(仅A3A4)

12)主动反恐system

13)安全保密防范system

14)警卫连四防一体化system

15)安全防范综合管控system

第5页

第二章system总体设计

2.1总体设计思路

system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各个子system的信息共享要求,对各子

system进行结构化和标准化设计,通过system间的各种联动方式方法将其整合

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使之成为一套整体的、全方位的综合安防system,达到人

防、物防和技防充分融合的目标方向。

1)总体设计一步到位

在system总体设计中,充分利用综合安防管控整体平台的集成性、开放性、

扩展性,实现各子system的管控和信息最大程度的共享,同时考虑今后system

的扩充及增容等。

2)子system独立分控、总体集成

每个子system既可独立工作,也可通过综合安防管控整体平台与其它子

system有机地协同工作、联动防范,构成一个完整的安全技术防范体系。system

操作与处理在统一的人机界面完成,实现分散监视、控制和集中管控、统一调度

的目标方向。

3)安防措施综合而全面、业务联动

system设计中采取多种安全防范措施,以求达到周密、到位的安全防范目

标方向。综合安防system主要由视频监控、入侵报警、门禁控制、电子巡查、

智能智慧一卡通、防爆安检、访客管控、可视对讲、停车管控、周界防范、应急

响应(仅A3A4)、主动反恐、安全保密防范、警卫连四防一体化以及配套的安

全防范综合管控等子system组成。基于综合安防管控整体平台,system将实现

各项业务间的联动管控,如视频system发现黑名单人脸、报警子system探测到

警情、门禁子system识别到强行开门、停车场子system发现黑名单车辆后,可

通过综合安防管控整体平台设置触发视频监控子system进行抓图、弹窗显示、

录像存储,同时联动整体平台控制端与对应语音通道开始对讲、发送短信或邮件

通知管控人员等,实现众多联动功能。

第6页

2.2system总体架构

图L综合安防system拓扑示意图

综合安防system由system前端、传输网络、中心system这三个相互衔接、

缺一不可的部分组成。

1)system前端

system前端对站内的各类安防子system等进行了整合,主要负责对相关应

用场景内部及周边的视音频、报警等信息进行采集、编解码、存储及上墙显示,

并通过整体平台预置的规则进行自动化化联动。

2)传输网络

综合安防system承载的网络是本次相关项目中建设的安防专网,采用三层

星型冗余的拓扑结构,双核心设计,核心层设置于政务云计算中心,各楼设置汇

聚层和接入层,汇聚至核心层上联40G速率;接入至汇聚10G速率,用于前端与

监控中心之间的通信。前端system的视音频、刷卡信息、各类报警信息等可上

传至整体平台,分别供安防管控部门及其他授权的各级用户调用查看。

3)中心system

中心system可管控整体相关项目内部的所有设备,接收由各区域上报的信

息,满足各级用户对监控视频、报警信息查看等需求。system服务软件主要包

括中心管控服务、存储管控服务、网管服务、流媒体服务、告警服务、设备接入

第7页

服务、移动接入服务、图片服务、电视墙服务、门禁一卡通管控服务、停车场管

控服务、可视对讲服务等。

2.3设计原则

安全防范综合管控system要求在设计中采用先进、集成、安全、可靠的技

术,同时考虑功能需求的变化和相关应用技术的快速发展,要求整个system性

能具有开放性、标准化、可扩展、性价比高,以此确保system建成为技术先进、

实用可靠、经济合理、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综合安防system。

1)先进性

在保证开放性和实用性原则的基础上,采用先进的存储、管控技术,适当的

网络组合,使其发挥最佳的集成效果,保证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system整体处

于先进水准。

2)集成性

本整体方案所设计的综合安防system是一个相对开放的system,不同产品

之间的标准接口,满足各system之间的联动或system集成需要,设计以符合国

际标准或国际流行标准为原则。

3)安全性

system设计时考虑多级安全防范措施,包括加密传输、身份认证等多种方

法组合防护,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不同的安全等级设计,最大程度地保护整个综

合安防system的自身安全。

4)可靠性

system设计时不仅要考虑所采用system设备的先进性,而且更重要的是考

虑system设备的适用性与整体方案的可靠性,使其长期地发挥其功效。

5)可扩展性

近年来,安防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因此system建设需考虑system适应未来

发展,做到可迅速扩展,又能保护既有投资。system需兼顾目前的安全防范需

求和今后较长时期的安全防范技术发展需要,即要确保system具有良好的可扩

展性。

第8页

6)实用性

安全预警是system建设的目标方向。如果脱离开的实际使用目标方向而只

是简单堆砌一些安全防范技术,是没有意义的。安全防范system设计的实用性

需要结合使用方及信息化运营商需求,以及信息管控及发展需要,以北京城市副

中心行政办公区信息化建设规划整体方案,作为技术导则参考。

7)标准化

system应满足在扩充及更换部分设备时的通用性及可替换性。

2.4设计依据

综合安防system的建设依据国家相关法律规章、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相

关研究成果等资料进行规划设计,具体如下: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供配电system设计规范》GB50052-2009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

《火灾自动化报警system设计规范》GB50116-2013

《电子信息system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

《有线电视system相关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94

《综合布线system相关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2007

《综合布线system相关工程验收规范》GB50312-2007

《智能智慧建筑设计标准》GB50314-2015

《建筑物电子信息system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12

《安全防范相关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

《厅堂扩声system设计规范》GB50371-2006

《通信管道与通信相关工程设计规范》GB50373-2006

《入侵报警system相关工程设计规范》GB50394-2007

《视频安防监控system相关工程设计规范》GB50395-2007

第9页

《出入口控制system相关工程设计规范》GB50396-2007

《视频显示system相关工程技术规范》GB50464-2008

《红外线同声传译system相关工程技术规范》GB50524-2010

《公共广播system相关工程技术规范》GB50526-2010

《会议电视会场system相关工程设计规范》GB50635-2010

《会议电视会场system相关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793-2012

《电子会议system相关工程设计规范》GB50799-2012

《厅堂扩声特性测量方法》GB/T4959-2011

《视频显示system相关工程测量规范》GB/T50525-2010

《用户电话交换system相关工程设计规范》GB/T50622-2010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

《专用音频及扩声器组件实用规范》WH/T38-2009

《扩声、会议system安装相关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Y5055-2008

《民用建筑通信及有线广播电视基础设施设计规范》DB11/804-2015

第10页

第三章视频监控子system(海康)

3.1system设计

3.1.1system组成

视频安防监控system由IP摄像机、传输网络、视频管控服务器及配套存储

设备组成;数字编码方式方法采用H.265压缩算法兼容H.264。A区的安防信息

传输采用独立的安防专网,在A区各楼首层设置安防消防控制室

1)前端设备均采用高清IPC,从而实现高清视频采集,为满足前端多种相

关应用场景的不同需求,设计采用不同类型、不同功能的IPC。

2)一般通用场景采用1080P高清IP摄像机,首层主入口和重点区域采用

4K超高清摄像机,小周界区域采用1080P球型摄像机,配合热成像摄像

机的周界预警,实现全天候监控。

3)室外区域、主入口区域加装人脸抓拍摄像机,具备人脸识别抓拍功能,

配合后台人脸分析system,实现人员的比对预警和人员行走路线轨迹的

回溯。

4)实时存储方式方法,存储时间按30天计算,图像存储分辨率按照前端

摄像格式@25fps;采用具备流直存技术的专业云存储设备对视频、图像

进行存储,并采用多种技术手段提升存储system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5)监控中心采用3X6块55寸液晶拼接方式方法;部署模块化、集成化的

视频综合整体平台,结合高清显示大屏实现视频图像、电脑信号的上墙

显示、拼接控制等功能。

6)整个视频监控system需要做到全方位、全天候、全区域无盲区的监控。

system采用高清视频监控技术,实现视频图像信息的高清采集、高清编码、

高清传输、高清存储、高清显示;system基于IP网络传输技术,提供视频相关

质量诊断等智能智慧分析技术,实现全网调度、管控及智能智慧化相关应用,为

用户提供一套“高清化、网络化、智能智慧化”的视频图像监控system,满足

用户在视频图像业务相关应用中日益迫切的需求。

第11页

3.1.2system架构

视频监控system的前端、传轴、显示和整体平台之间的system架构如下:

图2.视频监控system架构示意图

1)前端部分

前端根据不同区域的需求及安装环境不同,设计不同清晰度,不同种类的摄

像机接入,包括了室外高清网络枪机、室外高清球机、制高点全景摄像机、周界

热成像摄像机、室内半球摄像机、人脸识别摄像机等,前端网络摄像机将采集的

高清图像信号,直接接入安防专用网络并进行视频图像的传输。

2)传输网络部分

传输网络为本次相关项目建设的安防专网,前端各类摄像机与接入交换机之

间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方法连接:

•摄像机直接接入就近的交换机(传输距离80米以内);

•远距离传输采用光纤接入方式方法;

第12页

•个别点位,应急使用,采用无线方式方法。

3)监控中心部分

监控中心分为多个组成部分:在AlA2地下一层的安防机房设置本地云存储

system,存储AlA2各自人员、车辆的出入口信息和敏感视频监控信息(约50%)

数据,在政务云计算中心的监控中心设置视频云存储system,存储AlA2的其

余安防视频,以及A3A4的全部视频录像,同时A3A4区域的摄像机均在前端配置

一定存储,满足本地24小时的录像时长。

另外,在监控中心配置视频综合整体平台,完成视频的解码、拼接,通过部

署3行6列的55寸LCD大屏用来将视频进行上墙显示等。system可将各类摄

像机统一接入到视频综合整体平台,实现统一的管控整体平台、统一的切换控制

和统一的大屏显示,实现对整个system的统一配置和管控。

4)整体平台部分

相关应用管控整体平台部署在安防管控配套的服务器群上,可以对视频监控

设备和用户进行统一管控,并实现浏览、回放、下载等视频相关应用。

3.1.3前端设计

前端选型设计

前端摄像机选型应根据不同相关应用场景的不同监控需求,选择不同类型或

者不同组合的摄像机,室内可以选择半球型摄像机,美观大方,室外可以依据固

定枪机与球机搭配使用、交叉互动原则,以保证监控空间内的全覆盖、无盲区,

同时根据实际需要配置前端基础配套设备如防雷器、设备箱等以及视频传输设备。

不同场景根据不同需求选择前端设备,下面以部分场景举例说明:

•在办公及地下部分的所有公共场所、通道、出入口、电梯前室及轿厢、

楼梯口、餐厅、餐厅库房区及卸货区和其他重要部位和场所设置彩色

半球摄像机;

•在地下车库、和车库区域设置彩转黑低照度枪式摄像机;能清晰看到

车牌号码;

第13页

•在室内大堂、视野开阔、餐厅等人群密集的区域设置室内嵌入式红外

快球摄像机。保证效果同时,也要考虑安装美观,嵌入式安装设计。

•在消防安防控制室等重要机房设置彩色半球或彩色枪式摄像机。

•在室外园区、建筑物外墙处、建筑楼顶处、下沉庭院设置室外低照度

彩转黑枪式摄像机和室外球机,摄像机建议采用黑光技术,在夜间也能

保证清晰的显示效果。

•在核心出入口及室外出入口,安装人脸识别抓拍摄像机,实时抓拍人脸,

与后端人脸分析服务器实时比对,发现异常人脸及时报警,在事件追溯

时,能通过人脸图片,检索人员的路线轨迹。

•在大楼制高点安装全景摄像机,覆盖整个外围区域,确保外部环境一览

无余;

•在周界安装热成像枪球摄像机,通过热成像摄像机,能及时发现隐藏的

树林中的人员,当有人越过围墙时,通过视频分析能及时发现入侵者,

发出报警。

•在园区主要出入口设置全局摄像机,集合定点看全景、动点看细节的优

势,采用一体化设计,达到单机既能看全又能看清的效果。同时,全局

摄像机支持人脸图片抓拍,配合后端的人脸分析服务器,实现人员比对

及轨迹回溯。

•档案库房门外的监控摄像信息接入大楼安防监控system。风水电热房

间监控纳入大楼安防。

•特殊情况如临时会议,system可接入临时增设的无线移动摄像机信号,

配置2套独立移动监控systemo

•领导车位监控、厨房餐厅监控、文印室监控、密码区域监控均先接入

大楼安防system,通过授权后在车管监控室、厨房监控室、文印监控、

密码监控处可监看本区域图像。

前端配套设施

1)支架及立杆

监控点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可采用立杆安装、抱箍安装、壁挂安装以及吊杆

第14页

安装等方式方法。其中抱箍、壁挂支架以及吊杆支架有成套产品,根据现场选择

符合要求的产品即可。

室内摄像机的安装固定,根据摄像机型号和现场情况可采用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