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C05团体标准T/CACM1099—2018中医治未病技术操作规范隔药灸干预原发性痛经Techniquespecificationsfortreatingweib2018-09-17发布2018-11-15实施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T/CACM1099—2018本规范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规范由中华中医药学会提出并归口。本规范主要起草单位: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本规范参与起草单位: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辽宁省营口市中医院、辽宁省铁岭市中医院、辽宁省抚顺市中医院、辽宁省丹东市中医院。本规范主要起草人:王昕、韩延华、孙晶。本规范参与起草人:吴效科、丛慧芳、凌霞、闫颖、林寒梅、石玲、赵齐生、孟静涛、张冬梅、崔冬梅。T/CACM1098—2018原发性痛经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而且疾病的复发率较高。隔药灸作为防治痛经的有效手段,具有“简、便、验、廉”的特点,在适应健康需求的多样化方面不仅发挥了中医特色,也具有独特的优势。长期以来,虽已有灸法外治疾病的基础和大量实践,但对隔药灸防治原发性痛经一直缺少系统规范的深入研究及相关技术操作标准的制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隔药灸临床疗效的提高,影响了隔药灸作为外治技术的完整性与优势的发挥。本规范是根据隔药灸技术的临床优势,针对原发性痛经这一疾病,参照古代文献、名医经验以及现代最佳临床研究证据而系统制定的技术操作规范。本规范的制定能够规范隔药灸技术的服务行为和流程,丰富服务内容和手段,确保服务质量和安全性,提高隔药灸防治原发性痛经的干预效果和水平,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治未病”服务的需求。T/CACM1099—2018中医治未病技术操作规范隔药灸干预原发性痛经本规范规定了隔药灸干预原发性痛经的术语和定义、判断标准、适应证及适宜证类、操作步骤与要求、注意事项与禁忌证。本规范适用于规范针对原发性痛经患者的隔药灸技术操作。本规范适用于中医科、妇科、针灸科、治未病科等相关人员使用。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范。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GB/T12346—2006臉穴名称与定位ZYYXH/T203—246—2012中医妇科常见病诊疗指南3术语和定义原发性痛经primarydysmenorrhea行经前后或月经期间出现下腹部疼痛、坠胀,伴有腰酸或其他不适,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且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者。艾叶经加工制成的淡黄色细软绒状物。用手工或器具将艾绒制作成小圆锥形,称作艾炜。每燃1个艾炜,称灸1壮。属间接灸的一种,在艾炜与皮肤之间垫隔适当的中药材后施灸的一种方法。患者在接受艾灸治疗过程中发生晕厥的现象。表现为突然出现头晕目眩、面色苍白、恶心呕吐、汗出、心慌、四肢发凉、血压下降等症状。重者出现神志昏迷、跌仆、唇甲青紫、二便失禁、大汗、四肢厥逆、脉微欲绝。4判断标准4.1.1行经前后或月经期间出现下腹部疼痛、坠胀,伴有腰酸或其他不适,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者;4.1.3青春期多见,常在初潮后1~24.2中医适宜证类辨证标准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拒按,得热痛减;或伴周期后延,经血量少,色黯有块;畏寒肢冷,面色青T/CACM1098—2018白,平素带下量多,质清稀。舌质黯,舌苔白,脉沉紧。4.2.2气滞血瘀证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拒按;或伴经血量少,经行不畅,经色紫黯有块,块下痛减;胸胁、乳房胀痛。舌质紫黯,或暗红,或有瘀点,脉弦涩。经期或经后小腹隐痛或坠痛,喜按;或伴月经量少,色淡质稀;神疲乏力,头晕心悸,失眠多梦,面色无华或苍白。舌质淡,舌苔薄,脉细弱无力。4.2.4阳虚内寒证(证据分级:II;推荐级别:B)经期或经后小腹冷痛,喜按,得热则舒;或伴月经量少,色淡暗,质稀;形寒肢冷,面色白,腰膝酸软,小便清长。舌质淡或淡胖,舌苔白或白润,脉沉迟无力或沉细。5适应证及适宜证类(证据分级:II;推荐级别:B)本规范仅适用于原发性痛经患者,经B型超声及妇科检查无器质性病变及阳性体征者。中医辨证属寒凝血瘀证、气滞血瘀证、气血虚弱证、阳虚内寒证者。6操作步骤与要求电子天平、治疗盘、弯盘、镊子、普通艾绒、艾炜模具、火柴或打火机、酒精灯、线香、粗毫针、腹部治疗孔巾或孔被(冬季用)等。少腹逐瘀汤(《医林改错》)或温经汤(《妇人大全良方》)加减。少腹逐瘀汤:小茴香、干姜、延胡索、没药、当归、川芎、肉桂、赤芍、五灵脂、蒲黄。温经汤加减:川芎、当归、牛膝、牡丹皮、莪术、肉桂。膈下逐瘀汤(《医林改错》)加减。组成:桃仁、牡丹皮、赤芍、乌药、延胡索、当归、川芎、五灵脂、红花、枳壳、香附。八珍汤(《正体类要》)加减。组成:熟地黄、当归、白芍、川芎、茯苓、白术。6.1.2.4阳虚内寒证(证据分级:II;推荐级别:B)组成:吴茱萸、川芎、当归、牡丹皮、桂枝、生姜、半夏。6.1.3药饼制作(证据分级:II;推荐级别:B)a)先检查药材有无变质、发霉、潮湿;b)根据证类选用相应中药饮片,将饮片粉碎(7~8号筛,120~150目),后加入姜汁或黄酒调制成干糊状(每枚药饼约需要6g中药饮片,姜汁或黄酒约6mL);c)将药物制成直径3cm,厚1cm的药饼,药饼中间用粗毫针刺7个针孔。6.1.4艾灶制作(证据分级:II;推荐级别:C)选用大艾炜,用药物电子天平统一称重普通艾绒每壮1.5g,艾炜底直径2cm,高2.5cm(可选用艾炜模具)。6.1.5穴位选取(证据分级:II;推荐级别:B)穴位的定位应符合GB/T12346—2006的规定。a)关元Cv4Guanyu6n:任脉臉穴,在下腹部,脐中下3寸,前正中线上。b)神阙Cv8sh6nque:任脉臉穴,在脐区,脐中央。c)三阴交Sp6sanyinjiao:足太阴脾经臉穴,在小腿内侧,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际。d)中极Cv3zhδngji:任脉臉穴,在下腹部,脐中下4寸,前正中线上。e)气海Cv6Qih心i:任脉臉穴,在下腹部,脐中下1.5寸,前正中线上。f)命门Gv4Mingm6n:督脉臉穴,在脊柱区,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后正中线上。g)次膠BL32cili6o:足太阳膀胱经臉穴,在骶区,正对第2骶后孔中。关元、神阙、三阴交为主穴;寒凝血瘀证配穴为中极、气海;气滞血瘀证配穴为中极、气海、次膠;气血虚弱证配穴为气海、命门;阳虚内寒证配穴为命门、次膠。选择患者舒适、医者便于操作的治疗体位。灸背部穴位时患者采取俯卧位;灸腹部穴位及三阴交穴位时患者采取仰卧位。环境清洁卫生,避免污染;诊室要求通风良好,空气清新,避免烟尘过浓。可用含75%乙醇或0.5%~1%碘伏的棉球在施术部位由中心向外做环行擦拭。术者双手应用肥皂水清洗干净,再用含75%乙醇棉球擦拭。a)备齐隔药灸所用物品至床旁,核对患者身份;b)根据患者施灸的部位,协助患者取合理的治疗体位;c)暴露施灸部位,注意保暖(可选用治疗孔巾或孔被),用拇指按压穴位,并询问患者的感觉(患者产生酸、麻、胀、痛等感觉或向远处传导,即为得气);d)按照施术前准备的要求,术者双手消毒,患者施术部位消毒;e)施灸顺序应先阳后阴(先背部后腹部),取其从阳引阴而无亢盛之弊,先上后下,取其循序不乱;f)用镊子将制好的药饼置于所选穴位之上;g)将艾炜置于药饼中央;h)火柴或打火机点燃酒精灯后将线香点燃;i)用点燃的线香自艾炜尖端点燃施灸;j)艾炜燃烧至局部皮肤潮红、病人有痛觉时,可将药饼稍许上提,离开皮肤片刻,旋即放下,再行灸治,反复进行;k)需刺激量轻者,在艾炜燃至2/3时即移去艾炜,或更换另一艾炜续灸,直至灸足应灸的壮数,需刺激量重者,在艾炜燃至2/3时施灸者可用手在施灸穴位的周围轻轻拍打或抓挠,以分散病人注意力,减轻施灸时的痛苦,待艾炜燃毕,再更换另一艾炜续灸,直至灸足应灸的壮数;l)施灸完毕后,用镊子将燃毕的艾炜连同药饼取下;m)灸后患者宜休息片刻后离开诊室。T/CACM1098—20186.2.2治疗开始时间(证据分级:II;推荐级别:B)月经来潮前7天。6.2.3灸量(证据分级:II;推荐级别:B)根据痛经症状积分评分分级,轻度灸4壮;中度灸6壮;重度灸8壮。6.2.4治疗频次(证据分级:II;推荐级别:B)6.2.5治疗结束时间(专家共识)灸至经期腹痛止。6.2.6治疗疗程(证据分级:II;推荐级别:B)1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连续3个月经周期。6.3施术后处理(证据分级:II;推荐级别:B)施灸后,局部皮肤多有红晕灼热感,不需处理,可自行消失。a)如水泡直径在1cm左右,一般不需任何处理,只要不擦破可任其自然吸收;b)灸后轻度烫伤亦可涂京万红软膏;c)若水泡过大,可用消毒注射器针头刺破,放出水泡内容物,局部常规包扎;d)灸泡皮肤可以在5~8天内结痂并自动脱落,愈后一般不留瘢痕;e)若有继发感染应对症处理;f)出现以上情况可待局部皮肤恢复正常后继续施灸。若发生晕灸立即停止艾灸,使患者平卧,头低位,松解衣带,注意保暖,轻者一般休息片刻,或饮温开水后即可恢复;重者,可指按或针刺急救穴,如人中、内关、足三里等;若昏迷,则采取西医急救措施。出现晕灸后不宜继续治疗。7注意事项(证据分级:II;推荐级别:C)7.1施灸前向患者说明施术要求,以消除其恐惧心理并取得合作。7.2患者在精神紧张、大汗、劳累后或饥饿时不适宜应用本疗法。7.3艾灸火力先小后大,灸量先少后多,程度先轻后重,以使病人逐渐适应。7.4灸疗过程中随时观察患者反应,掌握灸疗的量,以免施灸太过引起灸伤。7.5操作时,注意防止艾灰脱落或艾炜倾倒而灼损皮肤或烧坏衣被。如有绒灰脱落床上,应清扫干净,以免复燃烧坏被褥等物品。8禁忌(证据分级:II;推荐级别:B)8.1合并有心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危及生命的原发性疾病及精神病患者。8.2对艾灸过敏者。8.3偏阳质的青壮年。8.4实热证及阴虚内热证。8.5皮肤局部有疮疡、肿块、破损、感染者。8.6瘢痕体质者。[1]谢幸,苟文丽.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362.[2]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1部分:艾灸:GB/T21709.1-2008[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1-2.[3]马宝璋,齐聪.中医妇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93-97.[4]温景荣.温经汤加减治疗阳虚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临床观察[D].天津:天津中医学[5]徐振芝.补肾温经法与温经法治疗脾肾阳虚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观察[D].哈尔滨:黑龙江中[6]雷海燕,史海霞,姜娜,等.隔药饼灸治疗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7]孙立虹,葛建军,佘延芬,等.隔物灸治疗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103例疗效观察[J].河北[8]徐凤荣.隔药灸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40例[J].四川中医,2009,27(4):126.[9]武华清,张永光,刘洁.“敷药灸脐法”对原发性痛经即时镇痛疗效观察38例[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5):214-215.[10]朱现民,陈煦,胡兴旺.隔附子饼灸治疗寒湿凝滞型痛经76例临床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11,33(1):63-64.[11]赖莹雪.隔附子饼灸治疗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12]马玉侠.隔药灸脐法治疗痛经的临床研究[D].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2002.[13]李文丽,刘丽,孙立虹.隔物灸治疗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疗效分析[J].中国针灸,2006,26(7):481-482.[14]谢美凤.隔物灸分期治疗寒湿凝滞型痛经的疗效观察[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4.[15]王艳,李慧君,何冬慧,等.隔中药饼灸治疗原发性痛经38例[J].环球中医药,20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重庆市渝北区六校联盟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含答案)
- 投资分红合同格式
- 2025年人教版中考模拟生物学试题 二(无答案)
- 辽宁省大连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1【含答案】
- 成人普通感冒诊断和治疗临床实践指南解读
- 临床大面积脑梗护理常规
- 8《我们受特殊保护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 2 在社会中成长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 幼儿音乐游戏《坐板凳》
- 讲师兼职劳动合同
- 尿酸高的中医治疗
- 俄罗斯文化、饮食与习俗特色宣传
- 租房合同范本下载(可直接打印)
- 人力资源专员招聘合同模板
- 【MOOC】工程伦理导论-浙江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贵州省遵义市凤冈县二中2025届高三最后一卷英语试卷含解析
- 《宜家在华门店扩张战略实施环境及实施途径研究》9700字(论文)
- 2024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地理试题【附答案】
- 半结构化面试题100题
- 学校两案九制
- 麻醉药品、一类精神药品采购、验收、储存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