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C05团体标准T/CACM1107—2018中医治未病实践指南亚健康中医干预practicEguidelinefortreatingweibinginchinesemedicinesub-healthschinesemedicineintervention2018-09-17发布2018-11-15实施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T/CACM11072018前言本指南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指南更新了ZYYXH/T22006《亚健康中医临床指南》,与ZYYXH/T22006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部分中医对亚健康的认识内容。 增加了肾精不足证、脾肾两虚证、心肾不交证三个亚健康的中医常见证候。 增加了干预方法,具体包括情志干预、起居干预、饮食干预、运动干预、中医适宜技术干预。 修改了先前版本中"4.亚健康的常见临床表现、分类与中医辨证"部分,改为"4.亚健康的常见临床表现""5.亚健康的分类""7.亚健康的中医常见证候"三部分。本指南由中华中医药学会提出并归口。本指南主要起草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本指南参与起草单位:广东省中医院、浙江省中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江苏省中医院、中和亚健康研究院。本指南主要起草人:陈守强、杨志敏、孙涛、张铁峰、朱嵘、何清湖、王天芳、彭玉清、马文杰、张冀东、怀银平、徐亮、左瑶瑶。3T/CACM11072018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生活节奏的逐步加快以及环境污染等因素,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越来越多,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但由于对亚健康理论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从而导致人们对于亚健康的概念认识不统一,干预不规范。尽管中医在干预亚健康方面具有优势,但应用中医药干预亚健康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系统化。亚健康虽然是西医学基于健康新概念而提出的一种新概念,但其所反映的理念早在我国中医古典医籍《黄帝内经》时代的"治未病"思想中就有体现,也就是要重视疾病的预防,提高健康质量及生活质量。亚健康状态的范畴不等同于中医广义"治未病"中的未病,但属于中医"治未病"的范畴,中医"治未病"思想及其理论体系可指导亚健康的临床辨识及干预。通过亚健康的研究,集中西医的精华和优势,将这种朴素而先进的理念和当代先进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有机结合,促进人们对中医"治未病"更深入的理解,使中医"治未病"从理念、思想发展成为看得到,更容易被世人接受的,具有丰富内涵的理论体系及中医未病学学科,在疾病预防和保健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2006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制定的《亚健康中医临床指南》,是我国第一部指导和规范亚健康研究及干预的文件,由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教研室王天芳教授为主执笔完成,对于促进我国亚健康事业的进一步发展,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使更多的临床医师认识中医药干预亚健康的优势,促进中医临床医师更加规范地运用中医药干预亚健康,使更多的人了解亚健康,做出巨大贡献。本指南是在2006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制定的《亚健康中医临床指南》基础上进行修订,修订原则是根据亚健康中医临床发展,对亚健康的中医认识、中医常见证候进行修订,增加了亚健康的干预方法内容,并对部分内容进行修改,以期为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及相关学科研究的工作者寻求更加切实可行的亚健康管理方案及干预措施。4T/CACM110720185中医治未病实践指南亚健康中医干预本指南规范了亚健康的术语和定义、范畴、常见临床表现、分类、中医认识、中医常见证候、判定及中医干预原则。本指南适用于亚健康状态的评定和干预。2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亚健康sub-hEalth是指人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处于亚健康状态者,不能达到健康的标准,表现为一定时间内出现活力降低、功能和适应能力减退的症状,但不符合现代医学有关疾病的临床或亚临床诊断标准。3亚健康的范畴西医学描述亚健康状态涉及的范围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身心上不适应的感觉所反映出来的种种症状,如疲劳、虚弱、情绪改变等,其状况在相当时期内难以明确; 是与年龄不相适应的组织结构或生理功能减退所致的各种虚弱表现; 是微生态失衡状态; 是某些疾病的病前生理病理学改变。4亚健康的常见临床表现4.1躯体方面表现躯体方面可表现为疲乏无力、肌肉及关节酸痛、头昏头痛、心悸胸闷、睡眠紊乱、食欲不振、院腹不适、便便秘、性功能减退、怕冷怕热、易于感冒、眼部干涩等。4.2心理方面表现心理方面可表现为情绪低落、心烦意乱、焦躁不安、急躁易怒、恐惧胆怯、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能集中、精力不足、反应迟钝等。4.3社会交往方面表现社会交往方面可表现为不能较好地承担相应的社会角色,工作、学习困难,不能正常地处理好人际关系、家庭关系,难以进行正常的社会交往等。5亚健康的分类5.1躯体亚健康以疲劳,或睡眠紊乱,或疼痛等躯体症状表现为主。5.2心理亚健康以抑郁寡欢,或焦躁不安、急躁易怒,或恐惧胆怯,或短期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能集中等精神心理症状表现为主。5.3社会交往亚健康以人际交往频率减低,或人际关系紧张等社会适应能力下降表现为主。注:上述3条中的任何一条持续发作3个月以上,并且经系统检查排除可能导致上述表现的疾病者,目前可分别被判断为处于躯体亚健康、心理亚健康、社会交往亚健康状态。临床上,上述三种亚健康表现常常相兼出现。T/CACM110720186中医对亚健康的认识根据中医学理论,亚健康状态的发生是由于先天不足、劳逸失度、起居失常、饮食不当、情志不遂、居处不慎、年老体衰等因素,引起机体阴阳失衡、气血失调、脏腑功能失和所致的。中医学的"未病"不等同于西医学的亚健康,但是,可以应用中医学治未病的理论指导亚健康的中医药干预。治未病意在通过养生、饮食、药物、运动等方法,以"未病先防"而达到"防微杜渐"之目的,控制亚健康发展或恢复到健康状态。治未病思想是中医干预亚健康的理论指导原则。7亚健康的中医常见证候7.1肝气郁结证胸胁满闷,喜太息,周身审痛不适,时发时止,情绪低落和(或)急躁易怒,咽喉部异物感,月经不调,痛经,舌苔薄白,脉弦。7.2肝郁脾虚证胸胁满闷,喜太息,周身审痛不适,时发时止,情绪低落和(或)急躁易怒,咽喉部异物感,周身倦怠,神疲乏力,食欲不振,院腹胀满,便不爽,或大便秘结,舌淡红或黯,苔白或腻,脉弦细或弦缓。7.3心脾两虚证心悸胸闷,气短乏力,自汗,头晕头昏,失眠多梦,食欲不振,院腹胀满,便湾,舌淡苔白,脉细或弱。7.4肝肾阴虚证腰膝酸软,疲乏无力,眩晕耳鸣,失眠多梦,烘热汗出,潮热盗汗,月经不调,遗精早泄,舌红少苔,或有裂纹,脉细数。7.5肺脾气虚证胸闷气短,疲乏无力,自汗畏风,易于感冒,食欲不振,腹胀便,舌淡苔白,脉细或弱。7.6脾虚湿阻证神疲乏力,四肢困重,困倦多寐,食欲不振,腹胀便,面色萎黄或白,舌淡苔白腻,脉沉细或缓。7.7肝郁化火证头胀头痛,眩晕耳鸣,胸胁胀满,口苦咽干,失眠多梦,急躁易怒,舌红苔黄,脉弦数。7.8痰热内扰证心悸心烦,焦虑不安,失眠多梦,便秘,舌红苔黄腻,脉滑数。7.9肾精不足证精神疲乏,头昏,头发脱落,或早生白发,牙齿动摇,耳鸣耳聋,健忘恍惚,腰膝酸软,动作迟缓,足痿无力,神情呆滞,性欲或性功能下降,或精少经闭,尿频便秘,舌淡,脉细弱。7.10脾肾两虚证身疲思睡,身倦乏力,少气懒言,耳目不聪,形寒肢冷,大便薄,小便清长,夜尿频多,舌淡胖,苔白滑,脉沉细。7.11心肾不交证惊悸失眠,多梦,遗精,头晕耳鸣,健忘,腰膝酸软,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8亚健康的判定在亚健康的判定过程中,可利用现有的医学诊断方法,如病史采集、神经精神状况和整体功能的评定、影像与实验室检查等,为是否存在亚健康及亚健康的分类判断奠定基础。有关综合评定亚健康的流程参见附录A。在进行亚健康的判定时,要特别注意与慢性疲劳综合征及精神心理性疾病的鉴别。慢性疲劳综合6T/CACM110720187征的诊断标准参见附录B。9亚健康的中医干预9.1干预原则9.1.1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全民健康意识。9.1.2改变不良生活方式,筑牢五大健康基石。掌握健康技能,努力做到合理膳食、适量运动、心理平衡、充足睡眠和戒烟限酒。9.1.3适时缓解紧张压力,有效消除心身疲劳。9.1.4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进行辨证调摄。在中医学理论的指导下,根据处于亚健康状态者的体质状况及具体不适表现特征与轻重,予以相应的干预措施,如中药、针灸、推拿按摩、营养素补充剂、保健食品、药膳及传统健身等。9.1.5针对个体情况开展心理疏导与行为指导。对于存在精神心理不适,或社会交往困难的亚健康者,可根据具体情况给予心理疏导,或认知行为方面的指导。9.2干预方法9.2.1情志干预适当调整自己的性格,培养意志坚定、理智稳重的性格,增强独立性。保持心情愉快,培养豁达乐观的生活态度,善于调节自己的情感。保持情绪稳定,及时调整不良情绪,安神定志,舒缓情志,保持心理平衡。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节制法、疏泄法、转移法、情志制约法。9.2.2起居干预顺从人体的生物钟调理起居,保持作息规律,白天工作学习劳作,夜晚休息睡眠。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避免熬夜。根据季节不同,调整作息时间,劳逸适度。饮食有节,应定时、定量,以八分饱为宜,避免暴饮暴食。合理调配,营养均衡,种类丰富。五味调和,无偏嗜。平素注意根据自己的体质特点选用食物。进食宜缓和,精神专致,环境洁静、轻松。9.2.4运动干预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不同强度的运动类型及运动种类,坚持长期锻炼,持之以恒。推荐太极、散步、慢跑、骑自行车、游泳、爬山、舞剑、打球、跳健美操、舞蹈、室内健身、八段锦、瑜伽、保健功法等。运动程度以适度出汗、运动后无过度疲劳为度,即次日可恢复精神,避免汗出太过的运动。在条件允许的条件下,以早晨运动为主,但勿在天未亮时运动。9.2.5中医适宜技术干预根据情况可以选择艾灸、推拿、穴位贴敷、耳穴压豆、敷脐疗法、拔罐、刮痧等多种中医适宜技术。T/CACM11072018附录A(规范性附录)亚健康的综合评定流程8T/CACM11072018附录B(资料性附录)慢性疲劳综合征的诊断标准慢性疲劳综合征于1988年被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正式命名,并制定了相应的诊断标准。该标准于1994年进行了修订。1994年美国疾病控制中心修订的慢性疲劳综合征诊断标准如下:B.1临床评定的不能解释的持续或反复发作6个月或更长时间的慢性疲劳。该疲劳是新得的或有明确的开始(没有生命期长);不是持续用力的结果;经休息后不能明显缓解;导致工作、教育、社会交往或个人劳动水平较前有明显的下降。B.2下述的症状中同时出现4项或4项以上,且这些症状已持续存在或反复发作6个月或更长的时间,但不应该早于疲劳: 短期记忆力或集中注意力的明显下降; 咽痛; 颈部或腋下淋巴结肿大、触痛; 肌肉痛; 没有红肿的多关节疼痛; 一种类型新、程度重的头痛; 不能解乏的睡眠; 运动后的疲劳持续超过24小时。T/CACM11072018参考文献[L1]孙涛·亚健康学基础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2]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中医临床指南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3]王天芳,孙涛·亚健康与"治未病"的概念、范畴及其相互关系的探讨L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0):929933.4]朱方石,王小宁·基于古代文献对亚健康状态中医认识观的探讨LJ2.时珍国医国药,2014,25(2):411412.5]何建国,王瑞超,谭晓蕾,等·浅谈中医"治未病"在亚健康防治中的作用LJ].河北中医,2017(9):14021405.[6]董晓英,牛欣,杨学智,等·肝气郁结型亚健康的客观化四诊信息提取及社区干预研究LJ2.辽宁中医杂志,2012,39(8):15121514.C7胡晓灵,付玲,杜少华,等·乌鲁木齐市亚健康人群2026例中医证候分析LJ].中医杂志,2013,54(3):231235·8]徐,许朝霞,王又闻,等.亚健康状态中医证候特征研究进展L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6,31(4):13561358.[9]刘静,年莉,于春泉·亚健康人群常见症状及证型的文献评价研究L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0(1):1113.C10]张雅静,王天芳,薛晓琳,等.亚健康状态中医证候及证候要素分布特点的现代文献分析LJ].中西医结合学报,2008,6(12):12901293.C11]赵散,陈家旭,王利敏,等.亚健康状态肝郁脾虚证常见症状调查研究L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5(3):278280.[L12]王雪,陈锐·亚健康肝郁脾虚证候研究L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0(5):844846.[13蔡力妍,吴节·基于流行病学调查的成都地区亚健康中医基本证型及症状特征分析LJ].时珍国医国药,2015,26(2):419420.[L14]曾文颖,谢晓磊,徐志兰.678例亚健康疲劳患者发病及中医证候分布特点观察LJ2].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34(10):12781280.[L15]马烈光,蒋力生.中医养生学M].10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C16]王琦·亚健康中医体质辨识与调理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3.C17]常兴·探析情志养生在中医"治未病"思想中的重要作用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第十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心身医学学术交流会暨辽宁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身医学、实验医学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2017:4.[18]鞠宝兆,冯居泰·中医养生与亚健康调理[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5.[19]梁亚慧,王艳华·浅析健康需求下的中医生活起居护理L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28):23.20]中国营养学会.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 第一节 交通运输 第2课时 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 3学会自我保护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 2创新永无止境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表格式)-1
- UTF-8‘’Brand KPIs for ready-made-food Aunt Bessie's in the United Kingdom-外文版培训课件(2025.2)
- 微量泵使用与护理
- 案例分析1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52
- 收藏品质押借款合同
- 仓库租赁买卖合同样本
- 软件开发合同技术创新目标
- 《探求知识的互联互通》课件
- 2024年韶关市始兴县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笔试真题
- 安徽省皖南八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数学试题
- 国家发展改革委低空经济司
- 单位体检协议书模板合同
- 委托律师签署协议书
- 图文工厂转让协议书
- 货物贸易的居间合同
- 2025-2030中国疗养院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前景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 2025年国企山东济南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MOOC】大学体育(二)-华中科技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机油化学品安全技术(MSDS)说明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