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_第1页
2023-2024学年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_第2页
2023-2024学年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_第3页
2023-2024学年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_第4页
2023-2024学年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一、基础知识综合(★★★)1.请你修改或补全下面关于“小说探源”文段中的几处错漏。中国古典小说多元共生。笔法多样的诸子散文、叙事灵活的史传文学、想象丰富的神话传说,都对中国古典小说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神话传说是后世小说的源头,它guī(①______)丽奇特的想象力,给后世文学以巨大启迪。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唐传奇、明清神魔小说,均受到上古神话的启发。先秦诸子散文也是古代小说的源头之一。春秋战国时期的学人策士,十分讲究说理技巧,对后世小说的笔法有启迪作用。先秦两汉的史传文学则对古代小说的叙事产生了很大影响。如《史记》通过叩人心弦的故事来表现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命运,其叙事写人的卓越技巧,为后世小说家提供了可资借jiàn(②______)的范本。(1)根据语境,写出文段中拼音处所对应的汉字。①()②()(2)文段有两个错别字,请你找出并改正。①()改成()②()改成()(3)联系上下文内容看,文段画线句表达有些不顺,请作修改,并将改后句子写在下面横线上。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语言表达(★★★)2.某中学文学社年度研学小课题为“走进明清小说”,下面是小张同学的研学笔记节选。请简要概括明清小说创作繁荣的原因。唐传奇大多立足于现实生活,题材较为广泛,注重对生活细节的描写和人物心理的展示,成功塑造了许多个性化的形象,这对明清小说创作自然有不可忽视的借鉴意义。而宋代出现的“话本”,即专业说书人为方便讲故事而写的底本,更是直接影响了明清章回小说如《三国演义》《水浒传》等的表现形式。明清统治阶级对知识分子采取高压政策,更多文人愿意在政府不甚重视的小说中表达对现实的思考,与此相呼应,当时不论是平民百姓还是上层文人都对小说阅读保有较高的热情。(★★★)3.请根据统计图,提炼两条结论,每条不超过20字。小张同学关于“明清小说部分代表作阅读情况”的调查统计明清小说部分代表作阅读情况(★★★)4.小明同学认为古典小说离我们的时代太遥远了,没什么读的必要,应该多向大家推荐当代小说。你和他有不同观点,请结合你阅读古典小说的体验,写一段话,试着说服他。要求观点明确,论证清楚,结构完整,80字以内。三、名著阅读(★★★)5.古典小说情节中常常充满“误解与真相”。请从下面人物中任选一组,说说他们之间有着怎样的“误解与真相”,并简析这样设置的作用。A.李逵与宋江B.孙悟空与唐僧(★★★)6.团队的兴衰原因值得深思。《西游记》中的“唐僧师徒团队”历经艰险,取经成功;而《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团队”最终集体溃败,死伤离散。请你结合作品主题和人物分析原因。四、现代文阅读(★★★)阅读汪曾祺的小说《鉴赏家》,完成下面小题。鉴赏家①全县第一个大画家是季陶民,第一个鉴赏家是叶三。②叶三是个卖果子的。他专给大宅门送果子,到了什么节令就送什么果子。他的果子不用挑,个个都是好的,都是原装。四乡八镇,哪个园子里,什么人家,有一棵出名的好果树,他都知道,而且和园主打了多年交道,熟得像是亲家一样了。——立春前后,卖青萝卜。杏子、桃子下来时卖鸡蛋大的香白杏,白得像一团雪,只嘴儿以下有一根红线的“一线红”蜜桃。再下来是樱桃,红的像珊瑚,白的像玛瑙。端午前后,枇杷。夏天卖瓜。七八月卖河鲜,重阳近了,卖梨:河间府的鸭梨、莱阳的半斤酥,还有一种叫做“黄金坠子”的香气扑人个儿不大的甜梨。菊花开过了,卖金橘,卖蒂部起脐子的福州蜜橘。入冬以后,卖栗子、卖山药(粗如小儿臂)、卖百合(火如拳)、卖碧绿生鲜的檀香橄榄。他还卖佛手、香椽。人家买去,配架装盘,书斋清供,闻香观赏。不少深居简出的人,是看到叶三送来的果子,才想起。现在是什么节令了的。③叶三五十岁整生日,一家子商量怎么给老爷子做寿。老大老二都提出爹不要走宅门卖果子了,他们养得起他。④叶三有点生气了:“嫌我给你们丢人?我给这些人家送惯了果子。就为了季四太爷一个人,我也得卖果子。”⑤季四太爷即季陶民。他大排行是老四,城里人都称之为四太爷。⑥叶三真是为了季陶民一个人卖果子的。他给别人家送果子是为了挣钱,他给季陶民送果子是为了爱他的画。⑦季陶民有一个脾气,画一张画要喝二斤花雕,吃斤半水果。叶三搜罗到最好的水果,总是首先给季陶民送去。⑧季陶民每天一起来就走进他的小书房——画室。叶三给季陶民送果子,一来就是半天。他给季陶民磨墨、漂朱膘、研石青石绿、抻纸。季陶民画的时候,他站在旁边很入神地看,专心致意,连大气都不出。【A】有时看到精彩处,就情不自禁的深深吸一口气,甚至小声地惊呼起来。凡是叶三吸气、惊呼的地方,也正是季陶民的得意之笔。季陶民从不当众作画,他画画有时是把书房门锁起来的。对叶三可例外,他很愿意有这样一个人在旁边看着,他认为叶三真懂,叶三的赞赏是出于肺腑,不是假充内行,也不是谀媚。⑨季陶民最讨厌听人谈画。他很少到亲戚家应酬。【B】实在不得不去的,他也是到一到,喝半盏茶就道别。因为席间必有一些假名士高谈阔论。但是他对叶三另眼相看。叶三只是从心里喜欢画,他从不瞎评论。季陶民画完了画,钉在壁上,自己负手远看,有时会问叶三:“好不好?”⑩叶三说好,而且大都能一句话说出好在何处。⑪季陶民画了一幅紫藤,问叶三。⑫叶三说:“紫藤里有风。”⑬“唔!你怎么知道?⑭“花是乱的。”⑮“对极了!”.⑯季陶民提笔题了两句词:“深院悄无人,风拂紫藤花乱。”⑰季陶民画了一张小品,老鼠上灯台。叶三说:“这是一只小老鼠。”⑱“何以见得。”⑲“老鼠把尾巴卷在灯台柱上。它很顽皮。”⑳“对!”㉑季陶民最爱画荷花。有一天,叶三送了一大把莲蓬来,季陶民一高兴,画了一幅墨荷,好些莲蓬。画完了,问叶三:“如何?”㉒叶三说:“四太爷,你这画不对。”㉓“不对?㉔“‘红花莲子白花藕’。你画的是白荷花,莲蓬却这样大,莲子饱,墨色也深,这是红荷花的莲子。”㉕“是吗?我头一回听见!”㉖季陶民于是展开一张八尺生宣,画了一张红莲花,题了一首诗:红花莲子白花藕,果贩叶三是我师。惭愧画家少见识,为君破例著胭脂。㉗季陶民送了叶三很多画。都是题了上款的。叶三有个学名,叫润生。季陶民给他起了个字,叫泽之。送给叶三的画上,常题“泽之三兄雅正”。有时季陶民给叶三画了画,说:“这张不题上款吧,你可以拿去卖钱,——有上款不好卖。”叶三说:“题不题上款都行。不过您的画我不卖。”㉘十多年过去了。季陶民死了。叶三已经不卖果子,但是他四季八节,还四处寻觅鲜杲,到季陶民坟上供一供。㉙季陶民死后,他的画价大增。日本有人专门收藏他的画。大家知道叶三手里有很多季陶民的画,都是精品。很多人想买叶三的藏画。叶三说:“不卖。”㉚有一天有一个叫辻听涛的日本人来拜望叶三,说是专程来看他收藏的季陶民的画的。因为是远道来的,叶三只得把画拿出来。过听涛非常虔诚,要了清水洗了手,焚了一炷香,还先对画轴拜了三拜,然后才展开。他一边看,一边不停地赞叹:“喔!喔!真好!真是神品!”㉛过听涛要买这些画,要多少钱都行。㉜叶三说:“不卖。”㉝辻听涛只好怅然而去。㉞叶三死了。他的儿子遵照父亲的遗嘱,把季陶民的画和父亲一起装进棺材里,埋了。(选自汪曾祺小说集《鉴赏家》,有删改)7.阅读文章,完成下列表格。

关于叶三的事叶三的情态或表现儿子们建议叶三不要卖果子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赞叹不已为备卖,季陶民作送不题上款的画③__________有人要买叶三的藏画断然拒绝8.联系上下文,赏析文中画线AB句的妙处。【A】有时看到精彩处,就情不自禁的深深吸一口气,甚至小声地惊呼起来。【B】实在不得不去的,他也是到一到,喝半盏茶就道别。答:A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小说题为“鉴赏家”,开篇称叶三为“第一个鉴赏家”,可第②自然段花大段篇幅写叶三卖果子的内容,这是为什么?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10.一个卖果子的市井小人物在作者笔下却能成为“鉴赏家”,这是为什么?联系全文和生活经验,谈谈你的理解。五、名句名篇默写(★★★)11.根据语境,补全文段中的诗文名句。漫步于经典诗文的殿堂,我们可随秦观徜徉田园,领略“小园几许,(1)__________________。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的春光美好;也可随许浑登上咸阳城楼,感受那“溪云初起日沉阁,(2)__________________”的萧条苍凉;可随孟浩然看“气蒸云梦泽,(3)__________________”的壮丽湖景;也可跟着欧阳修看“若夫日出而林霏开,(4)__________________”的朝暮晦明之景;可随张岱看“(5)__________________,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的天地苍茫的西湖雪景;跟着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用“(6)__________________,一山放出一山拦”的诗句警示他人和自己,人生道路困难重重,要认真对待;去听李商隐为我们吟唱一首思恋之歌,感动于他对爱情至死不渝的忠贞:“(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题》);体味辛弃疾历尽世事艰难,满腔愁苦却无从诉说的无奈叹息:“(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六、诗歌鉴赏(★★★)登科后〔唐〕孟郊①昔日龌龊②不足夸,今朝放荡③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选自《唐诗鉴赏辞典》)【注释】①孟郊,唐代著名诗人,少年时期隐居嵩山,两试进士不第,四十六岁时才中进士,曾任溧阳县尉。由于不能施展抱负,遂放迹林泉间,徘徊赋诗。②龌龊:指处境不如意和思想上的拘谨局促。③放荡:自由自在,无所拘束。12.快诗,通常指诗人在短时间内创作的诗,主要用于表达内心的剧烈情绪,如兴奋、快乐等。《登科后》一诗中的哪些地方可以体现“快诗”的这一特点?请进行品析。13.《登科后》与《范进中举》反映两人的科举经历有何异同?请你根据阅读体验,结合相关诗文及注释内容加以分析。七、文言文阅读(★★★)清白堂记〔宋〕范仲淹会稽府署,据卧龙山之南足。北上有蓬莱阁,阁之西南有凉堂,堂之西有岩焉。岩之下有地方数丈,密蔓深从,莽然就荒。一日,命役徒芟①而辟之,中获废井。即呼工出其泥滓,观其好恶,曰:“嘉泉也。”择高年吏问废之由,曰:“不知也。”乃扃②而澄之,三日而后汲。视其泉,清而白色,味之甚甘。渊然丈余,绠③不可竭。当大暑时,饮之若饵④白雪,咀轻冰,凛如也。当严冬时,若遇爱日,得阳春,温如也。其或雨作云蒸,醇醇而浑,盖山泽通气,应于名源矣。又引嘉宾,以建溪、日铸、卧龙、云门之茗试之,则甘液华滋,说人襟灵。观夫大《易》之象,初则井道未通,泥而不食,弗治也;终则井道大成,收而勿幕,有功也。其斯之谓乎!又曰“井,德之地”,盖言所守不迁矣;“井,以辨义”,盖言所施不私矣。圣人画“井”之象,以明君子之道焉。予爱其清白而有德义,为官师之规。因署其堂曰“清白堂”。又构亭于其侧,曰“清白亭”。庶几⑤居斯堂,登斯亭,而无忝⑥其名哉!宝元二年月日记。(选自《范文正公集》)【注释】①芟:除去杂草。②扃(jiōng):关锁。③绠(gěng):原指井绳,此指提水。④饵:吃。⑤庶几:希望。⑥忝(tiǎn):玷污。14.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1)岩之下有地方数丈()(2)则甘液华滋,说人襟灵()(3)盖言所施不私矣()(4)因署其堂曰“清白堂”()15.请简述作者取“清白堂”之名的原因。16.由“清白”二字,你能联想起《爱莲说》的哪些语句?请写出来。17.《清白堂记》与《岳阳楼记》均为范仲淹所作,此二者体现作者个人追求有内在联系,请简要阐述。18.班级将开展文言作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