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资料:《卖蒜叟》_第1页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资料:《卖蒜叟》_第2页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资料:《卖蒜叟》_第3页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资料:《卖蒜叟》_第4页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资料:《卖蒜叟》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练习内容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卖蒜叟【清】袁枚

南阳杨二相公精于拳术,每至演武场传授枪棒,观者如堵。一日,有卖蒜叟,咳嗽不绝①声,旁睨而揶揄②之。杨大怒,招叟至前,以拳打砖墙,陷入尺许,傲之曰:“叟能如是乎?”叟曰:“君能打墙,不能打人。”杨骂曰:“老奴能受我打乎?打死勿怨!”叟笑曰:“垂死之年,能以一死成③君之名,死亦何怨!”老人自缚于树,解衣露腹。杨故取势于十步外,奋拳击之。老人寂然无声,但见杨双膝跪地,叩头曰:“晚生知罪矣。”拔其拳已夹入老人腹中坚不可出。哀求良久,老人鼓腹纵之,已跌出一石桥外矣。老人徐徐负蒜而归,卒不肯告人姓氏。(选自《子不语》)注:①【绝】停止。②【揶揄】出言嘲笑。③【成】成全。(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①叟能如是乎______②老人徐徐负蒜而归______③卒不肯告人姓氏______(2)用“/”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限断两处)拔其拳已夹入老人腹中坚不可出

(3)小蓝在翻译下面句子时,不理解“故”的意思,请你依据《古汉语词典》中对“故”的释义,选择恰当的义项,并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杨故取势于十步外,奋拳击之。【故】:①事,事故。②旧,与“新”相对。③故意,特意。④原因,缘故。“故”在该句的义项是:______(填序号)句子翻译:______

(4)本文题为《卖蒜叟》,但作者用较多的笔墨对“杨二相公”的语言、神态和动作等进行了细致描写刻画,这样处理是否合适?请说明你的理由。(5)文章中的杨二相公和第三单元课文《卖油翁》中的陈尧咨在性格特征上有什么相似的地方?你从中获得了怎样的人生启示?2参考答案答案:(1)①这样;②慢慢地;③最终。

(2)拔其拳/已夹入老人腹中/坚不可出。

(3)③杨二特意在十步外摆好姿势,举起拳头用力向老头打去。

(4)合适。文章通过对“杨二相公”愤怒的神态、傲慢的语言和击打老人的动作等的描写,刻画了“杨二相公”妄自尊大、目中无人的特点,以此反衬出卖蒜叟武艺超群,深藏不露,谦虚,表现作者对杨二的批判及对卖蒜叟的赞扬。

(5)两人都恃技骄横,轻视别人,最终自讨苦吃。启示我们一个人即使有什么长处也没必要骄傲自满,要知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要想真正学会一项技能,就得踏踏实实地学习,认认真真地勤学苦练,才真正学有所成。

【分析】译文:南阳县有个叫杨二的,精通拳术,每当他在演武场传授枪棒时,来围观的人非常多,像一堵墙一样。有一天,有一个卖蒜的老人,不停地咳嗽,斜着眼睛看,还出言嘲笑他。杨二听说后大怒,把老人叫过来,在他面前用拳头打砖墙,拳头陷入砖墙一尺多,然后轻视地对老人说:“老头你能够像我这样吗?”老人说:“你(这样也就)能打墙壁,却不能打人。”杨二更加生气了,怒喝道:“老家伙你能让我打上一拳吗?被打死了不要怨恨我。”老人笑着说:“我一个老头都快要死了,如果我死了能够成全你的名声,死了也没什么可怨恨的!”老人把自己捆在树上,脱掉衣服露出肚皮,杨二因此在十步外摆好姿势,(他)举起拳头用力向老人打去。老人一点声音也没有发出,只看到杨二突然跪倒在地,向老人磕着头说:“晚辈知道错了。”原来当杨二想拔出拳头,却发现已经被夹在老人的肚子里,动弹不得。杨二向老人哀求了很久之后,老人才把肚子一挺放开杨二,只见杨二已经摔得翻过一座桥了。老人慢慢背着他的蒜走了,始终不肯告诉大家他的名字。【解答】(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

义等现象。①句意:老头你能这样吗?是:这样。②句意:老人慢慢地背着蒜回去了。徐徐:慢慢地。③句意:最终不肯告诉大家他的姓名。卒:最终。(2)本题考查断句。句意:杨二想拔出拳头,但是已经被夹在老人的肚子里,动弹不得。可根据句意来划分“拔其拳”是杨二的动作,“已夹入老人腹中”是他的拳头在的位置。“坚不可出”是杨二的尴尬处境。故断句为:拔其拳/已夹入老人腹中/坚不可出。(3)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要求:完整,流畅,准确。故,故意、特意。“故”在该句的义项是:③句中重点词:故,故意、特意。于,在。奋,举起。之,代词,指老人。句意为:杨二特意在十步外摆好姿势,举起拳头用力向老头打去。(4)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杨大怒”是对杨二的神态描写。'招叟至前,以拳打砖墙,陷入尺许”是对杨二的动作描写。“叟能如是乎”“老奴能受我打乎?打死勿怨”是对杨二的语言描写。通过对他的这些描写,表现了他的妄自尊大、目中无人的特点。杨二的形象与老人的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老人武艺高强“老人寂然无声,但见杨双膝跪地”“老人鼓腹纵之,已跌出一石桥外矣”;却言语谦卑,“垂死之年,能

以一死成君之名,死亦何怨”;为人低调,“卒不肯告人姓氏”。在这种对比中鲜明地表现了作者的情感态度,对杨二的批判和对卖蒜老人的赞扬之情。(5)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和阅读启示。文本中的“杨大怒”是对杨二的神态描写。“招叟至前,以拳打砖墙,陷入尺许”是对杨

二的动作描写。“叟能如是乎”“老奴能受我打乎?打死勿怨”是对杨二的语言描写。这些描写都表现了杨二的目中无人与妄自尊大。最终“老人鼓腹纵之,已跌出一石桥外矣”,自讨苦吃,为自己的自大付出了代价。《卖油翁》中陈尧咨同样是自高自大,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