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湘西事业单位考试《行测》模拟题带答案2024年_第1页
湖南湘西事业单位考试《行测》模拟题带答案2024年_第2页
湖南湘西事业单位考试《行测》模拟题带答案2024年_第3页
湖南湘西事业单位考试《行测》模拟题带答案2024年_第4页
湖南湘西事业单位考试《行测》模拟题带答案2024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南湘西事业单位考试《行测》模拟题带答案2024年一、常识判断(共15题)1.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州府是()A.吉首市B.张家界市C.怀化市D.常德市答案:A。吉首市是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州府。张家界、怀化、常德都是湖南省的地级市,但并非湘西州州府。2.湘西地区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以下哪个不属于湘西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A.苗族鼓舞B.土家族摆手舞C.川剧变脸D.土家族织锦技艺答案:C。川剧变脸是四川地区的特色文化,苗族鼓舞、土家族摆手舞、土家族织锦技艺都是湘西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下列关于湘西地理环境的描述,正确的是()A.地处平原地带B.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C.境内多山地、丘陵D.主要河流是黄河答案:C。湘西地处云贵高原东北边缘与鄂西山地交汇地带,境内多山地、丘陵;并非平原地带,A错误。湘西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B错误。湘西主要河流有沅水、酉水等,黄河不流经湘西,D错误。4.下列哪位历史人物与湘西有密切关联()A.屈原B.李白C.杜甫D.苏轼答案:A。屈原曾流放沅湘流域,沅水部分河段流经湘西,所以屈原与湘西有密切关联。李白、杜甫、苏轼与湘西关联不大。5.湘西著名的旅游景点凤凰古城位于()A.古丈县B.凤凰县C.花垣县D.永顺县答案:B。凤凰古城位于湘西州凤凰县。6.土家族的传统节日“赶年”是在()A.腊月二十九或三十提前一天B.正月十五C.七月初七D.八月十五答案:A。土家族的“赶年”是在腊月二十九或三十提前一天过年。7.以下哪种美食是湘西特色美食()A.热干面B.臭豆腐C.湘西酸鱼D.兰州拉面答案:C。热干面是武汉特色美食,臭豆腐是长沙等地特色小吃,兰州拉面是甘肃特色美食,湘西酸鱼是湘西特色美食。8.湘西州的森林覆盖率约为()A.30%左右B.50%左右C.70%左右D.90%左右答案:C。湘西州森林覆盖率约为70%左右。9.以下哪个少数民族在湘西人口数量较多()A.蒙古族B.壮族C.维吾尔族D.苗族答案:D。湘西是土家族和苗族聚居地,苗族在湘西人口数量较多,蒙古族、壮族、维吾尔族在湘西人口相对较少。10.湘西地区的传统建筑风格中常用的材料是()A.玻璃B.竹子C.钢材D.石头答案:B。湘西传统建筑风格如吊脚楼等常用竹子、木材等材料,玻璃、钢材是现代建筑常用材料,石头虽也有使用,但竹子更为普遍。11.湘西州的最高峰是()A.八面山B.白云山C.羊峰山D.吕洞山答案:D。吕洞山是湘西州最高峰。12.以下哪种植物是湘西的特色植物()A.仙人掌B.珙桐C.椰子树D.红杉树答案:B。珙桐是湘西的特色植物之一,仙人掌多生长在干旱地区,椰子树主要生长在热带沿海地区,红杉树主要分布在美国等地。13.湘西的“三月三”是()的传统节日A.汉族B.苗族C.回族D.满族答案:B。湘西苗族有“三月三”情人节等传统节日。14.以下哪个景区是湘西的国家5A级景区()A.猛洞河漂流B.德夯大峡谷C.矮寨·十八洞·德夯大峡谷景区D.坐龙峡答案:C。矮寨·十八洞·德夯大峡谷景区是湘西的国家5A级景区。15.湘西传统的银饰制作工艺历史悠久,银饰主要用于()A.工业生产B.宗教祭祀C.装饰佩戴D.军事装备答案:C。湘西传统银饰主要用于装饰佩戴,并非用于工业生产、宗教祭祀、军事装备等。二、言语理解与表达(共15题)1.湘西的山水宛如一幅()的画卷,让每一个到访的游客都陶醉其中。A.美轮美奂B.巧夺天工C.鬼斧神工D.栩栩如生答案:A。“美轮美奂”原本多形容建筑物雄伟壮观、富丽堂皇,现在也用来形容美好绝妙,可用于形容画卷等,符合语境。“巧夺天工”形容技艺极其精巧,一般用于形容人工制品;“鬼斧神工”形容艺术技巧高超,不像是人力所能达到的,多形容自然景观的奇特,但不直接用于形容画卷;“栩栩如生”形容画作、雕塑中的艺术形象等生动逼真,就像活的一样,侧重于形象的逼真,不如“美轮美奂”全面。2.虽然湘西在过去交通不便,但如今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它正逐渐向外界展示其独特的魅力。A.完善B.完备C.完整D.完美答案:A。“完善”有使完备美好之意,强调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改进,使更完备,“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搭配合理。“完备”着重指应该有的全都有了,一般不用于描述基础设施的发展过程;“完整”强调没有损坏或残缺;“完美”侧重于达到最好的程度,过于绝对,不符合实际情况。3.走进湘西的古村落,那()的石板路、古朴的民居,仿佛把人带回了遥远的过去。A.坑坑洼洼B.曲径通幽C.歪歪扭扭D.参差不齐答案:B。“曲径通幽”意思是弯曲的小路通到幽深僻静的地方,既体现了石板路的曲折特点,又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与后文“仿佛把人带回了遥远的过去”相呼应。“坑坑洼洼”强调路面不平整,给人不好的感觉,与文段整体的美好氛围不符;“歪歪扭扭”主要形容物体不端正,不直;“参差不齐”形容水平不一或很不整齐,都不能很好地体现古村落石板路的特色和意境。4.湘西的文化传统在岁月的长河中(),不断传承和发展。A.源远流长B.博大精深C.历久弥新D.独树一帜答案:C。“历久弥新”指经历长久的时间而更加鲜活,更有活力,更显价值,符合湘西文化传统在岁月中不断传承发展且愈发有魅力的语境。“源远流长”侧重于历史悠久,强调时间长;“博大精深”侧重于内涵丰富、广博;“独树一帜”侧重于独特、自成一家,均没有突出在岁月中不断发展更新的意思。5.当地的民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吸引了众多游客()参与。A.趋之若鹜B.纷至沓来C.蜂拥而至D.接踵而至答案:B。“纷至沓来”形容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用于形容游客纷纷来参与民俗文化活动,恰当得体。“趋之若鹜”比喻许多人争着去追逐某些不好的事物,含贬义,不符合语境;“蜂拥而至”指像一窝蜂似地一拥而来,形容很多人乱哄哄地朝一个地方聚拢,有比较混乱的感觉;“接踵而至”指人们前脚跟着后脚,接连不断地来,形容来者很多,络绎不绝,但更侧重于一个接一个的顺序,“纷至沓来”更能体现出游客到来的热闹、丰富的状态。6.对湘西的深入了解,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的(),而要真正走进它的生活,感受它的文化内涵。A.走马观花B.浮光掠影C.蜻蜓点水D.浅尝辄止答案:B。“浮光掠影”比喻观察不细致或印象很不深刻,像水上的反光和一闪而过的影子,一晃就过去了,符合只停留在表面了解湘西的语境。“走马观花”原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后多指大略地观察一下,更侧重于观察的动作;“蜻蜓点水”比喻做事肤浅不深入;“浅尝辄止”指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不深入钻研,多用于学习、研究等方面,均不如“浮光掠影”贴切。7.湘西的民间故事(),充满了奇幻色彩和民族特色。A.脍炙人口B.口口相传C.耳熟能详D.家喻户晓答案:B。“口口相传”指不著文字,口头相传,符合民间故事通过人们口头传递的特点。“脍炙人口”比喻好的诗文或事物被众人所称赞;“耳熟能详”指听得多了,能够很清楚、很详细地复述出来;“家喻户晓”指家家户户都知道,形容人所共知,这三个词都没有突出民间故事的传播方式。8.随着旅游的发展,湘西的一些传统村落面临着()的压力,如何在发展中保护好这些村落成为了重要课题。A.转型B.开发C.变革D.变迁答案:B。“开发”既包含了对传统村落进行旅游等方面的利用,也体现了这种行为可能给村落带来的压力,符合语境。“转型”一般指事物的结构形态、运转模型和人们观念的根本性转变过程,用在这里不恰当;“变革”强调的是本质上的改变;“变迁”侧重于变化、转移,都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旅游发展对传统村落造成的压力。9.湘西的歌手用他们()的歌声,唱出了对家乡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A.珠圆玉润B.余音绕梁C.清脆悦耳D.荡气回肠答案:C。“清脆悦耳”形容声音清晰响亮,好听,能够很好地形容歌手的歌声,且与后文表达的情感氛围相契合。“珠圆玉润”形容歌声婉转优美,或文字流畅明快,更侧重于歌声的圆润;“余音绕梁”形容歌声优美,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强调的是歌声的影响力;“荡气回肠”形容文章、乐曲十分婉转动人,多侧重于情感的强烈和深沉,不如“清脆悦耳”直接体现歌声本身的特点。10.保护湘西的文化遗产,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形成强大的保护合力。A.努力B.协作C.合作D.配合答案:B。“协作”强调为了实现共同目标,各方相互配合、协同工作,更能体现全社会在保护文化遗产这件事上的共同行动和紧密合作。“努力”侧重于个人的付出;“合作”一般指两个或多个主体为了共同的利益而联合起来做某事;“配合”强调一方按照另一方的要求行动,不如“协作”全面地表达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意思。11.湘西的建筑风格独特,它()了当地的地理环境和民族文化特色。A.融合B.融汇C.结合D.联合答案:A。“融合”指几种不同的事物合成一体,“建筑风格融合地理环境和民族文化特色”,更强调不同元素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的过程,符合语境。“融汇”侧重于把不同的东西汇聚在一起;“结合”强调人或事物间发生密切联系;“联合”指结合在一起,多强调为了某种目的而结合,都不如“融合”贴切。12.当你漫步在湘西的小巷中,会感受到一种()的宁静,仿佛时间都放慢了脚步。A.超凡脱俗B.遗世独立C.静谧安详D.空谷足音答案:C。“静谧安详”形容环境安静、平和,符合漫步湘西小巷时所感受到的宁静氛围。“超凡脱俗”指超出常人,脱离凡俗,多用于形容人的气质、境界等;“遗世独立”意思是脱离社会独立生活,不跟任何人往来,与语境不符;“空谷足音”比喻极难得到音信、言论或来访,与宁静的氛围无关。13.湘西的传统手工艺人以他们()的技艺,制作出了一件件精美的手工艺品。A.鬼斧神工B.炉火纯青C.出神入化D.登峰造极答案:B。“炉火纯青”比喻学问、技术或办事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地步,用于形容手工艺人的技艺恰当。“鬼斧神工”形容艺术技巧高超,不像是人力所能达到的,多形容自然景观;“出神入化”形容技艺达到了绝妙的境界;“登峰造极”比喻学问、技能等达到最高的境界或成就,这两个词程度过重。14.湘西的山水之美和民俗文化(),共同构成了它独特的旅游魅力。A.相得益彰B.相辅相成C.珠联璧合D.交相辉映答案:A。“相得益彰”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湘西的山水之美和民俗文化相互配合,使旅游魅力更突出,符合语境。“相辅相成”指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补充,缺一不可;“珠联璧合”比喻杰出的人才或美好的事物结合在一起;“交相辉映”指各种光亮、色彩等互相映照,多用于形容光亮、色彩等,均不如“相得益彰”准确。15.对于湘西的旅游开发,我们要保持()的态度,既要充分利用资源,又要保护好生态环境。A.实事求是B.恰如其分C.不偏不倚D.因地制宜答案:D。“因地制宜”指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对于湘西旅游开发,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在利用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之间找到平衡,符合语境。“实事求是”指从实际情况出发,不夸大,不缩小,正确地对待和处理问题;“恰如其分”指办事或说话正合分寸;“不偏不倚”指不偏向任何一方,保持中立或公正,均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根据当地特点进行旅游开发的意思。三、判断推理(共15题)1.所有湘西人都喜欢吃酸鱼,张三喜欢吃酸鱼,所以张三是湘西人。以下哪项与上述推理形式相同()A.所有的教师都有教师资格证,李四有教师资格证,所以李四是教师B.所有的医生都会做手术,王五会做手术,所以王五是医生C.所有的运动员都经常锻炼,赵六经常锻炼,所以赵六是运动员D.以上选项都正确答案:D。题干的推理形式为:A(湘西人)→B(喜欢吃酸鱼),C(张三)→B,所以C→A。A选项:A(教师)→B(有教师资格证),C(李四)→B,所以C→A;B选项:A(医生)→B(会做手术),C(王五)→B,所以C→A;C选项:A(运动员)→B(经常锻炼),C(赵六)→B,所以C→A,三个选项的推理形式都与题干一致。2.湘西某景区规定:只有购买门票才能进入景区。以下哪项可以从该规定推出()A.如果进入景区,那么一定购买了门票B.如果购买了门票,那么一定能进入景区C.不购买门票也可能进入景区D.进入景区不一定需要购买门票答案:A。题干可翻译为:进入景区→购买门票。A选项“进入景区→购买门票”,与题干推理一致;B选项“购买门票→进入景区”,肯后推不出必然结论;C选项“¬购买门票→进入景区”,否后应该推出否前,即不能进入景区,该项错误;D选项与题干规定矛盾。3.某旅游团中有部分游客是湘西人,部分游客喜欢自驾游。以下哪项一定为真()A.有些湘西人喜欢自驾游B.有些喜欢自驾游的是湘西人C.可能有些湘西人喜欢自驾游D.所有湘西人都喜欢自驾游答案:C。题干只是说旅游团中有部分游客是湘西人,部分游客喜欢自驾游,但这两部分游客之间的关系不确定,所以只能得出可能有些湘西人喜欢自驾游。A、B选项不能必然推出;D选项过于绝对。4.甲、乙、丙三人讨论湘西的旅游景点。甲说:“凤凰古城是最值得去的。”乙说:“德夯大峡谷更有特色。”丙说:“我觉得矮寨大桥也不错。”如果只有一人说的是对的,那么以下哪个景点最值得去()A.凤凰古城B.德夯大峡谷C.矮寨大桥D.无法确定答案:D。因为三人的说法相互独立,且只有一人说的是对的,但没有更多信息来判断谁的说法正确,所以无法确定哪个景点最值得去。5.有这样一个陈述:“在湘西,要么去看美丽的自然风光,要么去体验独特的民俗文化。”根据这个陈述,以下哪种情况是不可能的()A.既去看了自然风光,又去体验了民俗文化B.只去看了自然风光,没去体验民俗文化C.只去体验了民俗文化,没去看自然风光D.既没去看自然风光,也没去体验民俗文化答案:A。“要么……要么……”表示两者只能选其一,所以既去看自然风光又去体验民俗文化这种情况是不可能的。B、C选项符合“要么……要么……”的选择情况;D选项不符合常理,但从逻辑关系上与“要么……要么……”的矛盾关系不是直接对应的,题干强调的是只能选其一,而不是都不选。6.某旅行社推出了湘西三日游的套餐,宣传说:“只要报名参加我们的湘西三日游,就能看到美丽的日出和感受浓郁的民俗风情。”以下哪项为真,最能质疑该旅行社的宣传()A.很多报名参加的游客并没有看到美丽的日出B.有些报名参加的游客没有感受到浓郁的民俗风情C.有游客报名参加了,但既没看到美丽的日出,也没感受到浓郁的民俗风情D.部分游客报名参加后,只看到了日出,没感受到民俗风情答案:C。旅行社宣传的逻辑是:报名参加→看到日出且感受民俗风情。C选项“报名参加且¬(看到日出且感受民俗风情)”,即“报名参加且(¬看到日出或¬感受民俗风情)”,直接否定了旅行社宣传的后件,是最强的质疑。A、B、D选项只是部分情况的否定,力度不如C选项。7.以下关于湘西旅游资源的分类,正确的是()A.凤凰古城属于人文旅游资源,猛洞河漂流属于自然旅游资源B.德夯大峡谷属于人文旅游资源,矮寨大桥属于自然旅游资源C.湘西的民俗文化属于自然旅游资源,酉水风光属于人文旅游资源D.以上分类都不正确答案:A。凤凰古城是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城,属于人文旅游资源;猛洞河漂流依托的是猛洞河的自然河道等,属于自然旅游资源。德夯大峡谷是自然形成的峡谷,属于自然旅游资源,矮寨大桥是人工建筑,属于人文旅游资源;湘西的民俗文化属于人文旅游资源,酉水风光属于自然旅游资源。8.某旅游公司对游客进行了一项调查,发现喜欢湘西山水风光的游客不喜欢湘西民俗文化,喜欢湘西民俗文化的游客都喜欢湘西美食。根据以上信息,可以推出()A.喜欢湘西山水风光的游客喜欢湘西美食B.不喜欢湘西民俗文化的游客喜欢湘西山水风光C.喜欢湘西美食的游客喜欢湘西民俗文化D.喜欢湘西山水风光的游客不喜欢湘西美食答案:D。根据“喜欢湘西山水风光的游客不喜欢湘西民俗文化”和“喜欢湘西民俗文化的游客都喜欢湘西美食”,可以递推出喜欢湘西山水风光的游客不喜欢湘西美食。A选项与推理结果矛盾;B选项“不喜欢湘西民俗文化”是对“喜欢湘西山水风光→¬喜欢湘西民俗文化”的肯后,推不出必然结论;C选项“喜欢湘西美食”是对“喜欢湘西民俗文化→喜欢湘西美食”的肯后,推不出必然结论。9.在湘西旅游旺季,一家酒店有这样的规定:如果房间有空余,就会接受游客预订。现在已知该酒店没有接受游客预订,那么可以推出()A.房间没有空余B.房间有空余但不想接受预订C.可能房间没有空余D.以上都不对答案:A。题干可翻译为:房间有空余→接受预订,“没有接受预订”是对后件的否定,根据否后必否前,可以推出房间没有空余。10.以下哪组概念之间的关系与“湘西州——吉首市”的关系相同()A.湖南省——长沙市B.中国——北京市C.四川省——成都市D.以上选项都正确答案:D。吉首市是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州府,是湘西州的一部分,且是行政中心。长沙市是湖南省的省会,北京市是中国的首都,成都市是四川省的省会,它们都分别是所在省级行政区的行政中心,与“湘西州——吉首市”的关系类似。11.某旅游论坛上,有人说:“去湘西旅游,要么去凤凰古城,要么去德夯大峡谷。”另一个人反驳说:“我不同意。”那么这个人的意思是()A.既去凤凰古城,又去德夯大峡谷B.既不去凤凰古城,也不去德夯大峡谷C.要么既去凤凰古城又去德夯大峡谷,要么既不去凤凰古城也不去德夯大峡谷D.去凤凰古城但不去德夯大峡谷答案:C。“要么去凤凰古城,要么去德夯大峡谷”的矛盾命题是“(去凤凰古城且去德夯大峡谷)或(¬去凤凰古城且¬去德夯大峡谷)”,即要么既去凤凰古城又去德夯大峡谷,要么既不去凤凰古城也不去德夯大峡谷。12.某景区为了吸引游客,推出了“买一送一”的优惠活动,即购买一张门票可以免费带一个人进入景区。有游客认为这个活动不划算,因为两个人进入景区的实际花费还是相当于一张门票的价格。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该游客的观点()A.景区内有很多收费项目,两个人游玩的总花费会比一个人多B.该景区平时门票价格较高,“买一送一”相当于打了五折C.很多游客是和家人或朋友一起去景区的,“买一送一”可以让更多人一起游玩D.景区在活动期间会增加一些特色表演,提升游客的游玩体验答案:B。游客的观点是“买一送一”活动不划算,理由是两个人进入景区实际花费相当于一张门票价格。B选项指出该景区平时门票价格较高,“买一送一”相当于打了五折,说明活动是有优惠的,直接削弱了游客认为不划算的观点。A选项说景区内有其他收费项目,与活动本身是否划算无关;C选项说能让更多人一起游玩,但没有涉及到费用是否划算的问题;D选项说增加特色表演提升游玩体验,也没有针对费用是否划算进行削弱。13.已知“所有来湘西旅游的游客都喜欢拍照留念”,以下哪项能说明该陈述为假()A.有一个来湘西旅游的游客不喜欢拍照留念B.有些来湘西旅游的游客喜欢拍照留念C.大部分来湘西旅游的游客喜欢拍照留念D.所有来湘西旅游的游客都不喜欢拍照留念答案:A。“所有来湘西旅游的游客都喜欢拍照留念”的矛盾命题是“有的来湘西旅游的游客不喜欢拍照留念”,A选项“有一个来湘西旅游的游客不喜欢拍照留念”就属于“有的来湘西旅游的游客不喜欢拍照留念”的情况,能说明原陈述为假。B、C选项都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原陈述;D选项过于绝对,不能直接用来否定原陈述。14.甲、乙、丙、丁四人讨论湘西的旅游季节。甲说:“湘西一年四季都适合旅游。”乙说:“只有夏季才适合旅游。”丙说:“秋季是最好的旅游季节。”丁说:“冬季不适合旅游。”如果只有一人说的是错的,那么以下哪个季节最适合旅游()A.春季B.夏季C.秋季D.无法确定答案:D。四人的说法各不相同且只有一人说的是错的,但没有足够的信息来判断谁说的是错的,所以无法确定哪个季节最适合旅游。15.某旅游网站对游客的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喜欢湘西美食的游客满意度较高。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加强上述结论()A.该网站的调查样本具有代表性B.游客满意度高的原因有很多,不仅仅是因为喜欢湘西美食C.不喜欢湘西美食的游客满意度也较高D.喜欢湘西美食的游客在旅游过程中消费更多答案:A。A选项指出调查样本具有代表性,说明基于这个样本得出的“喜欢湘西美食的游客满意度较高”这一结论是可靠的,加强了论证。B选项说明游客满意度高还有其他原因,削弱了“喜欢湘西美食”和“满意度高”之间的联系;C选项“不喜欢湘西美食的游客满意度也较高”,削弱了喜欢湘西美食与满意度高之间的关系;D选项“喜欢湘西美食的游客消费更多”与游客满意度高无关。四、资料分析(共15题)根据以下资料,回答15题。2023年湘西州共接待国内外游客5800万人次,同比增长20%;实现旅游总收入480亿元,同比增长25%。其中,接待国内游客5700万人次,同比增长21%;国内旅游收入470亿元,同比增长26%。接待入境游客100万人次,同比下降10%;入境旅游收入10亿元,同比下降15%。1.2022年湘西州接待国内外游客约为()万人次。A.4600B.4833C.5000D.5200答案:B。根据公式:基期量=现期量÷(1+增长率),2022年接待国内外游客人次为5800÷(1+20%)≈4833万人次。2.2023年国内旅游收入占旅游总收入的比重约为()A.93.75%B.95.83%C.96.5%D.97.2%答案:B。国内旅游收入占旅游总收入的比重=国内旅游收入÷旅游总收入×100%=470÷480×100%≈95.83%。3.2023年入境旅游收入同比减少了约()亿元。A.1.5B.1.76C.2D.2.2答案:B。根据公式:减少量=现期量÷(1减少率)×减少率,2023年入境旅游收入同比减少量为10÷(115%)×15%≈1.76亿元。4.2022年国内游客人均旅游消费约为()元。A.789B.807C.825D.843答案:B。2022年国内旅游收入为470÷(1+26%)≈373亿元,2022年国内游客人次为5700÷(1+21%)≈4711万人次,2022年国内游客人均旅游消费为373×10000÷4711≈807元。5.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2023年入境游客人次占国内外游客总人次的比重较2022年上升了B.2023年国内旅游收入的同比增长率高于入境旅游收入的同比增长率C.2023年国内游客人次的同比增长率低于入境游客人次的同比增长率D.2022年旅游总收入低于400亿元答案:B。A选项,2023年入境游客人次同比下降,国内外游客总人次同比上升,所以入境游客人次占比下降,A错误;B选项,2023年国内旅游收入同比增长26%,入境旅游收入同比下降15%,国内旅游收入同比增长率高于入境旅游收入同比增长率,B正确;C选项,2023年国内游客人次同比增长21%,入境游客人次同比下降10%,国内游客人次同比增长率高于入境游客人次同比增长率,C错误;D选项,2022年旅游总收入为480÷(1+25%)=384亿元,接近400亿元,D错误。根据以下资料,回答610题。湘西州某景区2023年各季度游客接待量如下表所示:|季度|游客接待量(万人次)|||||第一季度|80||第二季度|120||第三季度|180||第四季度|100|6.该景区2023年平均每个季度的游客接待量为()万人次。A.110B.120C.130D.140答案:B。平均每个季度游客接待量=(80+120+180+100)÷4=120万人次。7.该景区2023年第三季度游客接待量比第一季度多()A.100%B.125%C.150%D.200%答案:B。第三季度比第一季度多的百分比=(18080)÷80×100%=125%。8.该景区2023年第二季度游客接待量占全年游客接待量的比重约为()A.20%B.25%C.30%D.35%答案:B。全年游客接待量为80+120+180+100=480万人次,第二季度游客接待量占比为120÷480×100%=25%。9.若该景区预计2024年第一季度游客接待量比2023年第一季度增长25%,则2024年第一季度预计游客接待量为()万人次。A.100B.110C.120D.130答案:A。2024年第一季度预计游客接待量为80×(1+25%)=100万人次。10.以下关于该景区游客接待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2023年游客接待量呈持续上升趋势B.2023年第四季度游客接待量比第二季度少20%C.2023年第三季度游客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