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8.1薪火相传的传统美德政治认同:学生深刻认识到中华人文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增强对国家的认同感。道德修养:提升自身道德品质,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践行和谐、友善、向上向善等道德准则,以实际行动弘扬中华人文精神。健全人格:让学生在面对多元文化时,保持理性与包容塑造积极向上、勇于担当、善于合作的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责任意识:明确传承和弘扬中华人文精神是每一个公民的历史使命与社会责任,做中华人文精神的弘扬者。素养目标学习重难点重点
中华美德的内容
中华美德的重要性难点
中华美德的重要性导入新课同学们,如果遇到老人摔倒,你会扶吗?为什么?2025年2月22日下午,界牌中学三(5)班学生栾林妍、高美琳放学途经一社区小路时,发现顾爷爷因不慎从楼上摔下,额头与手部受伤出血。当时,老人倒在地上,难以起身。两人立即上前搀扶老人至路边,用随身携带的纸巾为其按压止血,并细心清理伤口。确认老人意识清醒后,她们又迅速联系其家属,并陪伴在侧直至家人赶到。然而,两位学生的善举并未止步于此。当晚,她们因牵挂老人伤势,主动登门探望。期间,发现顾爷爷家中另有隐情:长期卧床的奶奶需人照料,而受伤的顾爷爷只能勉强睡在床旁。更令人揪心的是,厨房锅里的水已烧干,两位老人的晚餐尚未准备。见此情景,栾林妍和高美琳当即挽起袖子,为老人烧水煮饭,整理家务,直至一切安顿妥当才离开。案例分享思考:尊老扶弱是我国的传统美德,而中华传统美德有何重要性?①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道德理念和规范,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②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
是中华民族走向未来的宝贵精神财富。1.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性
据《元史》记载,元代大学者许衡同众人一起逃难,时值盛夏,人们又饥又渴。有人发现路边有一裸梨树,大家便争先恐后去摘梨。许衡却端坐树下,不为所动。人们问他为何,他答道:“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人们说乱世中梨树无主,许衡说:“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探究与分享谈谈你对“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的理解。“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的大意是,梨看似无主,可以随意摘取,难道我的心也没有主人吗?许衡通过这个反问表达了自己的道德立场和原则,即尽管外在环境可能混乱无序,但个人的内心应当保持正直和自律,坚守自己的原则和道德底线。这体现了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启示我们为人处世要讲规矩,做事情要符合道义,要自尊自重,有羞耻之心。点拨:2.中华传统美德的内容(1)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①判断一切是非、善恶、荣辱,都需要明确的标准。②“由义为荣,背义为辱。”中华民族一贯以遵守道德为荣,以违背道德为耻。③这一荣辱观念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中国人日用而不觉的道德标准。相关链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孝,指对父母长辈的尊重和爱戴;悌,本义指对兄长的敬爱和恭顺,也泛指对同辈和朋友的尊敬和友善;忠,指尽心竭力、尽职尽责,常指为国尽忠;信,指讲诚信;礼,指为人处世懂礼貌、讲规矩;义,指做事情符合道义;廉,指廉洁奉公;耻,指自尊自重,有羞耻之心。杭州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联合杭州日报推出“崇德向善——公民道德建设优秀案例”栏目,通过挖掘基层公民道德建设的身边故事和亮点举措,呈现杭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生活融合的生动实践,探索有时代特征、中国内涵、城市气质的公民道德建设新路径,为杭州争当共同富裕城市范例提供重要精神支撑,凝聚强大精神力量。“凡人善举”总是倍暖人心。多年来“最美现象”已融入杭州的城市基因。何以擦亮“最美”品牌?近年来,西湖区创新打造美德融合“赛村(春)晚”品牌活动,政府搭台,群众唱戏,在内容、形式、宣传上巧用加减乘法,推动老百姓从“身边美”中发现美、学习美、践行美,放大“最美现象”效应,积极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良好社会风尚。
案例分享①“德者,本也。”“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尊崇道德、一心向善的优良传统。②“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不断向有美德、有才能、有贡献的人学习,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2)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名词点击崇德向善是指一种自我追求,其意思是尊崇品德,努力向善,主要内涵是要求人们修养身心,一心向善。崇德向善崇尚修养道德、引导良俗善举,其中道德和善念都是与时俱进的。屈原沉江战国时期楚国大臣屈原,因力推改革而遭陷害流放。当楚国都城被攻破时,他怀着对国家的无限忠诚和悲愤之情,于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自尽,以身殉国。后人为了纪念他,每年这一天举行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活动。探究与分享岳飞抗金南宋初年,外有金兵入侵,内有奸臣当道。岳飞率领岳家军多次击败金军,收复失地,其“精忠报国”的精神广为流传。后因秦桧等人陷害,以“莫须有”罪名被杀,但他的名字和精神永载史册。思考:上述案例体现了中华传统美德的什么情怀?(3)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①“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自古以来,中华儿女将自己的前途命运与祖国兴衰、民族存亡紧紧联系在一起,尽心竭力报效国家。②爱国情怀维系着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激励着一代代中国人为祖国发展繁荣而不懈奋斗。“位卑未敢忘忧国”出自宋代诗人陆游的《病起书怀》,意思是尽管官位卑微,但从来不敢忘记忧虑国事。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出自清代林则徐的《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其二)》,意思是只要是对国家有益的,哪怕是要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不能因为个人的富贵荣辱和得失而去逃避和推卸责任,绝不会因为自己可能受到祸害而躲开,用典释义探究与分享结合视频内容,谈谈你的感想。(4)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①中华民族强调“明伦”“尽责”,要求每个人明确认识到自己的人伦职责,不仅要担负起对家庭、社会、国家的责任,而且要兼济天下,为天下人谋幸福。②这种担当意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博大胸怀和崇高境界,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重要支撑。课堂小结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性中华传统美德的内容薪火相传的传统美德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练习中华传统美德内涵丰富、博大精深。下列行为与中华传统美德内涵相符的有()①看到他人破坏公物时,及时制止②公共场所高声接打电话,大声喧哗③看到行动不便的老年人,主动让座④风景区内随意攀爬,破坏花草树木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B练习陆游把“天下之事,常成于勤俭而败于奢靡”当作持家之宝;毛泽东以“厉行节俭,勤俭建国”为治国之道;新时代“杜绝‘舌尖上的浪费’,‘光盘行动’从我做起”是国家的号召。这告诉我们()A.老一辈革命家始终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B.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C.中华传统美德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D.要推动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C练习回溯历史,孔子庭训“不学礼无以立”,诸葛亮诫子“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岳母刺字激励精忠报国,朱子家训“恒念物力维艰”……生动的家训故事、深刻的家训箴言()①传承了中华传统美德②倡导节约是最重要的美德③是祖辈对后人的束缚④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B练习以模范人物为榜样,善于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获得力量,有利于正己修身、拒腐防变。在向榜样学习的同时,还应以不善之举为戒,善于“反求诸己”。为此,我们应该()①心存嫉妒,敬而远之②修身为本,遵守道德③崇德向善,见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四川省绵阳富乐国际重点达标名校2025年招生统一考试模拟(一)数学试题含解析
- 石阡县2025届三下数学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
- 上海外国语大学附中2024-2025学年高三毕业班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 浙江省衢州市常山县2025届初三第二学期化学试题统练八试题含解析
- 企业单位劳动合同
- 销售利润分成合同协议书范本
- 安徽卓越县中联盟皖豫名校联盟历史答案
- 货运代理从业人员合同谈判与签订考试
- 珠海二手房买卖合同指南
- 幼儿舞蹈的审美特征
- 公立医院成本核算指导手册
- 第16课《有为有不为》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 小米创业思考(商业思考)
- 中考语文名著导读红岩复习资料
- 小学生天文知识竞赛复习题库及答案
- 土方填筑碾压试验方案(完整版)
- 往日时光(原版)钢琴双手简谱_钢琴谱_钢琴简谱
- RCS-985说明书V300
- 2014—2015—2《刑法总论》教学大纲(修正版)
- 《焦虑症基础知识》PPT课件.ppt
- 发电厂电气一次部分设计—2×300+2×200MW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