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改造投资建设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第1页
公路改造投资建设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第2页
公路改造投资建设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第3页
公路改造投资建设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第4页
公路改造投资建设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公路改造投资建设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目录

第一章编制依据、编制原则和编制范围..........................1

1.1编制依据.............................................1

1.2编制原则.............................................2

1.3编制范围.............................................2

第二章工程概述..............................................3

2.1总体概况..............................................3

2.2工程建设条件..........................................5

2.3工程现状..............................................7

2.4周边环境..............................................9

2.5主要工程范围及工程量................................10

2.6工程特点'难点及对策分析............................11

第三章施工总体部署及流程...................................13

3.1总体施工目标........................................13

3.2施工总体部署........................................13

3.3施工组织机构和管理方案..............................14

第四章施工总平面布置图.....................................23

4.1总平面布置原则及管理.................................23

4.2减少临时用地对业主的受益.............................23

4.3平面布置说明........................................23

第五章施工进度计划及确保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25

5.1主要工程的作业期安排.................................25

5.2工期保证措施.........................................25

第六章主要施工方案.........................................29

6.1主要施工方法.........................................29

6.2测量放线.............................................29

6.3管线迁改.............................................34

6.4雨污水施工...........................................38

6.5桩基施工.............................................40

6.6承台施工.............................................47

6.7墩柱施工.............................................52

6.8预应力混凝土现浇连续箱梁施工.........................58

6.9青菱河桥帮宽工程.....................................90

6.10桥面系及附属设施施工................................95

6.11路基工程施工.......................................102

6.12软基处理施工方案...................................104

6.13沥青险路面施工方案.................................106

6.14人行道施工方案.....................................112

6.15人行天桥施工方案...................................113

第七章质量目标与质量控制措施..............................129

7.1质量保障体系........................................129

7.2质量保证措施........................................131

第八章安全管理目标与安全保障措施..........................141

8.1安全生产保证体系....................................141

8.2安全生产保证措施....................................142

第九章文明施工保证措施....................................155

9.1办公区.............................................155

9.2生活区..............................................156

9.3材料堆放场地........................................156

9.4文明施工检查措施....................................157

第十章季节性施工措施......................................159

10.1冬季施工保证措施...................................159

10.2雨季施工保证措施...................................159

第十一章投资控制措施......................................161

第十二章主要材料供应计划..................................162

第十三章分包方式与分包管理措施............................164

13.1目的...............................................164

13.2适用范围...........................................164

13.3分包合同评审.......................................164

13.4交底培训...........................................164

13.5加强对分包单位的组织管理工作.......................165

13.6技术管理规定.......................................165

13.7质量管理规定.......................................166

第十四章重要材料及设备的采购方案..........................167

14.1材料'设备采购程序................................167

14.2材料'设备质量控制程序与措施.......................167

第十五章接口管理计划......................................169

15.1与业主方的接口....................................169

15.2与监理工程师的接口.................................169

15.3与设计单位的接口...................................170

15.4与其它单位的接口...................................170

15.5管理方式...........................................170

第十六章设备调试及验收方案................................172

16.1调试及验收设备.....................................172

16.2验收方案...........................................172

第十七章项目移交方案......................................173

17.1工程移交条件.......................................173

17.2移交程序...........................................173

17.3资料移交...........................................173

第十八章配合方案..........................................174

18.1与业主及监理的配合方案.............................174

18.2与设计院的配合方案.................................175

18.3与管线迁改的配合方案...............................175

18.4与拆迁代办单位配合方案.............................175

第十九章管线迁改及保护组织措施............................176

19.1迁改原则...........................................176

19.2迁改方案...........................................177

第二十章施工及交通组织方案................................179

20.1施工期间交通组织设计...............................179

20.2施工影响缓解措施...................................180

附件一:**公路(三环线-红霞村)改造工程施工进度横道图.....182

附件二:施工平面布置图.....................................183

附件三:临时用地表.........................................184

第一章编制依据、编制原则和编制范围

1.1编制依据

(1)**公路(三环线-红霞村)改造工程招投标图纸及相关说明。

(2)国家及相关部委颁布的法律'法规和交通部颁布的现行设计规

范、施工规范、公路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及其它有关文件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市建设部分)(2000

年版及2002年局部修改版)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40-2011)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30-2003)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

《埋地聚乙烯排水管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ECS164:2004

《埋地塑料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143-2010

《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

《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建筑基坑支护设计规程》JGJ120-99

《基坑工程技术规程》湖北省地方标准DB42/159-2004

《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

《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2008)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CB50204-2002)2011年修订

《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5-2001)

《城市道路照明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CJJ89-2001)

《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T82-99)o

(3)**公路(三环线-红霞村)改造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及工程

现场实地踏勘及调查采集'咨询的资料。

(4)我公司的质量'安全'环境综合管理体系文件。

1.2编制原则

(D以设计意图为主导,采用合理可行的施工方案。

(2)认真进行方案比选,确定最优方案,达到经济'合理'可行。

(3)整个施组方案对环境破坏最小,占用场地最少,并有较周密的

环境保护措施。

(4)施工工艺与设计要求相符,并达到先进完善。

(5)施工进度安排,施工区域划分等做到周密'高效'经济、合理'

安全'优质。

(6)采用先进的施工设备和先进的施工技术。

(7)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在施工方案选择、工期安排'机械配套'

劳动力投入等方面重点考虑,在质量创优的基础上确保总工期。

1.3编制范围

(D**公路(三环线-红霞村)改造工程范围内的道路工程'排水

工程'附属工程工程'箱涵工程'交通工程'绿化工程、桥梁工程等。

(2)为完成上述工程而修建的临时便道'临时房屋等其他工程。

第二章工程概述

2.1总体概况

2.1.1工程基本情况

**公路(三环线-红霞村)改造工程施工起点为青菱河桥(桩号

K8+000),施工止点为红霞村(青郑高速落地点,桩号K11+571.254),施

工总长度为3571.254米。其中主线高架桥桥长1972.3m,起于K8+984.5、

止于K10+956.65,共18联,均采用斜腹板等截面预应力碎连续箱梁,桥

墩采用钢筋混凝土花瓶形双柱式桥墩。此外全线共设人行天桥4座,分

另IJ位于K8+440、K8+793、K11+182、K11+470处。

本工程标准断面规划采用“高架桥加地面辅道”形式,具体断面形

式如下:

高架桥段标准横断面

其中,红线宽50m,标准断面布置为:中间8m绿化带(26m宽高架

桥桥墩置于其中)+2X11m机动车道(**公路辅道)+2X2.5m绿化带

+2X4.5m非机动车+2X3m人行道。

2.1.2道路设计标准

1、道路等级:主线为城市快速路;辅道按城市主干路的标准进行设

计。

2、红线宽度:规划红线宽50〜85米;

3、设计车速:

主线高架桥段80km/h,

主线地面段60km/h,

辅道50km/ho

4、荷载等级:路面结构计算荷载:BZZ—100o设计基准期内设计车

道承受设计轴载(100kN)累计作用次数Ne(104):>2500,交通荷载分

级属“特重”等级;

5、设计年限: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使用年限15年;道路交通

量达到饱和状态的年限为20年;

6、抗震等级:武汉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

为0.05g;

7、视距:

主线高架桥:停车视距110米'会车视距220米;

辅道:停车视距60米、会车视距120米;

8、路面防滑:横向力系数SFC60254,构造深度TD20.55mm。

9、主线高架桥桥下净空:25米。

10、路床顶面的设计回弹模量值:不小于30Mpa;

2.2工程建设条件

2.2.1工程地质

依据该桥地质初步勘察报告,主要地质情况如下,详细内容见岩土

工程详细勘察报告。

1)地质构造

场区位于沌口——流芳岭复式倒转向斜,该向斜西起高湖,经沌口'

汤逊湖至红鞋湖出图,长约50公里,宽约1073公里。自长江以西分为

两支,北支为大集场倒转向斜,南支为爹山向斜,向斜核部为三叠系,

两翼为泥盆-二叠系。北翼倒转,侵向北,侵角30-70度,南翼正常。长

江以东复式向斜变得宽阔,由一系列近东西向展布的次一级背斜、向斜

组成。由北向南为黄家湖倒转向斜'流芳向斜、汤逊湖背斜'大付村倒

转背斜、西坝-牛山湖向斜等。桥址区及近场区断层一般发育,经过桥址

区的断层为青菱寺压扭性断裂,与高架桥轴线近平行关系,与向斜轴线

近垂直相交。

2)地质特征

在勘探孔所揭穿的深度范围内,场地表层为人工填土,第四系覆盖

层由上而下依次为全新统冲洪积粘性土'砂土及卵砾石,上新统冲洪积

粘性土,下伏基岩由白垩-第三系泥质砂岩构成。场地勘探深度范围内地

层划分为8大层14个亚层,具体为17杂填土(Qml)、1-2素填土(Qml)、

2粘土(Q4al+pl)、3-1粘土(Q4al+pl)v3-2粘土夹粉土(Q4al+pl)、4

细砂(Q4al+pl)v5砾砂(Q4al+pl)v6-1粘土(Q3al+pl)、6-1a粘土

(Q3al+pl)v6-2粉质粘土夹圆砾(Q3al+pl)、7-1粘土(Q2al+pl)、7-2

粘土(Q2al+pl)、87强风化泥质砂岩(K-E)、8-2中风化泥质砂岩(K-E)。

钻孔灌注桩基础设计参数见下表:

桩侧土地基土

摩阻力承载力压缩

地层重度负摩阻

地层名称标准值基本模量

编号(KN/m3)力系数

Qik容许值Es(MPa)

(kPa)[faO](kPa)

1-1杂填土19.0-—--

1-2素填土18.920—一0.25

2粘土15.830452.20.24

3-1粘土18.9501507.00.28

3-2粘土夹粉土17.636903.40.28

4细砂18.52414012.5-

5砾砂19.26036023.5-

6-1粘土19.5662309.6-

6-1a粘土19.68039014.0—

6-2粉质粘土夹圆砾19.86016010.0-

7-1粘土19.88039014.0-

7-2粘土19.57533013.2—

8-1强风化泥质砂岩20.275300(42)—

8-2中风化泥质砂岩20.8150700近不可-

压缩

8-2中风化泥质砂岩20.8150700近不可压缩-

2.2.2水文地质

①地表水

场区范围内仅青菱河桥帮宽部分有地表水发育,青菱河水量受季节

影响比较明显,勘察期间测得水位水位为17.66m〜18.26m,水深约

2.0-2.5m左右,水位变化频繁。

②地下水

场地沿线地下水主要为上层滞水'孔隙承压水及岩层裂隙水。

上层滞水主要赋存于场地上部人工填土中,水位埋深约0.80-2.40

米,相当与黄海高程18.65〜27.66m。上层滞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和地面

排水垂直下渗补给,水位'水量与地形地表水及季节关系密切,并受人

类活动影响明显,水量一般有限。

孔隙承压水赋存于(4)细砂及(5)砾砂层中,含水层顶板为上部

(3)层粘性土,底板为(6)层粘性土。含水层补给方式以降水入渗和

青菱河河水补给为主,水量丰富;排泄方式主要排泄于江河水体,或补

给相邻含水层。

孔隙承压水与长江联系密切,与长江越近影响越大,互补关系'季

节性变化规律明显,水量较为丰富。勘察期间实测承压水位埋深为3.1m,

测压水位标高17.7m。根据武汉市区域水文资料,承压水测压水位最高标

高20.0m左右,年度变幅3m〜5m。

裂隙水主要赋存于下部岩层裂隙中,泥质砂岩中裂隙分布较均匀,

水量较小。

③地表水及地下水腐蚀性判定

报告判定,本场地地表水及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及钢筋混凝土结构

中钢筋具微腐蚀性。

2.2.3地震效应

①场地地震烈度

报告显示,武汉地区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烈度为六度,设计基本地震

加速度值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②场地土类别

报告判定,桥梁工程场地类别为II类。场地属抗震一般地段。

2.3工程现状

2.3.1道路现状

青菱河桥段长约76米,现状桥宽43米,布置为中间37米沥青桥面

车行道,两侧各3米人行道。现状沥青桥面及人行道较完整。

**公路(青菱河桥〜青郑高速公路高架桥落地点)段长约3300米,

全线按城市道路断面形式布置,现状按规划形成43米断面:中间25米

沥青路面机动车道(砂路面加铺沥青),两侧对称布置2.5米宽绿化带+4

米宽非机动车道+2.5米宽人行道。现状路面高程为21.45-28.60之间,

道路沿线分布有青菱木材批发市场'一品名大酒店'武汉长江工商学院'

中国石化(油)加油站(2座)及居民区,局部为乱地、鱼塘及少量临时

建筑。本段道路机动车道及非机动车道已经完成了沥青加铺改造且除局

部小范围破损外现状路面较完整,但因长时间缺乏维护沥青面层污染较

重,两侧人行道连续性较差,局部路段缺失,碎步砖破损情况较严重。

**公路位于青菱湖和黄家湖之间,由于道路自然地势较高,形成上

述两湖泊汇水的分水线,路面雨水依自然地势分别向道路两侧排放。湖

北中医学院,武汉科技大学、东澜岸等地块沿线的**公路两侧埋设了

d800mm雨水管,道路西侧的雨水管收集的雨水经**公路青郑高速分叉处

的绿地'水塘滞留下渗后,由一排BH=3.0x2.5m箱涵排入**公路东侧水

塘。

**公路自建成通车以来,作为地区内进出城主要通道,车辆组成较

为复杂(以重载车为主),尤其是进出城的超重货车特别多,货车在路段

随意变道、停靠严重影响道路通行能力。同时由于快速进出城交通与地

方性生活交通交织汇集,大量人力车'摩托车与机动车辆共道穿插行驶,

互相争道抢行,险象环生,且道路无任何行人过街安全设施,导致行人

随意横穿现象普遍,埋下了较大的交通隐患。综上所述,**公路现状极

大地限制了该条道路的交通功能发挥,成为进出该地区的交通“瓶颈”,

同时对城市的环境和形象也带来了不良影响。

2.3.2排水现状

路段全线均埋设有排水管,排水出口共四处,分别为青菱河、丽水

西路排水沟'丽水路以及丽水南路现状排水管。青菱立交用地范围有3

根排水管涵穿过,收集三环线北侧白沙洲地区雨水往南排入青菱河,其

断面分别为2排d1800mm、一排BH=5000*2600mm;白沙洲批发市场'中

南民族大学工商学院'湖北中医学院'武汉科技大学等地块沿线**公路

埋设了双排d600mm~d800mm排水管。丽水西路路口埋设有一排d1350mm

污水干管'由西往东穿过**公路,收集青菱湖地区生活污水进黄家湖污

水泵站。现状排水管埋设情况详见管线现状图。

2.4周边环境

2.4.1项目沿线建筑及构筑物

现状青菱河桥为单幅三联混凝土简支梁桥。

**公路(青菱河桥〜青郑高速公路高架桥落地点)段道路沿线分布

有青菱木材批发市场'一品名大酒店、武汉长江工商学院'中国石化(油)

加油站(2座)及居民区,局部为乱地'鱼塘及少量临时建筑。本段道路

机动车道及非机动车道已经完成了沥青加铺改造且除局部小范围破损外

现状路面较完整,但因长时间缺乏维护沥青面层污染较重,两侧人行道

连续性较差,局部路段缺失,碎步砖破损情况较严重。

2.4.2项目沿线文物古迹

本项目沿线无文物古迹。

2.4.3项目沿线树木、河流、湖泊

**公路位于青菱湖和黄家湖之间,由于道路自然地势较高,形成上

述两湖泊汇水的分水线,路面雨水依自然地势分别向道路两侧排放。

2.4.4项目沿线地上、地下管线

**公路全线布设有电力(包含高压铁塔'架空线)'通信(包含架空

线)、给水、雨水及燃气等地下管线。

**公路(三环线〜红霞村)现状道路两侧各敷设有一排d600〜d800mm

雨水管道,主要用于收集沿线路面雨水。**公路(青菱河〜丽水西路段)

路面雨水经沿线管道收集后集中向北排入青菱河。**公路(丽水西路〜

青郑高速起点段)路面雨水经收集后集中排至道路东侧现状渍流塘。排

入渍流塘的现状出口分别为:规划丽水西路道口以北约250m处现状

d800mm雨水管'规划丽水路道口以南50m处现状d1200mm雨水管'青郑

高速起点处现状d1000mm雨水管。

现状路面雨水通过现状雨水口进行收集,雨水干管通过雨水口连接。

现状雨水管'雨水口局部破损'淤堵较为严重。

道路沿线现状无污水管道。

2.5主要工程范围及工程量

本次建设内容主要包含道路工程'排水工程、桥梁工程、管线迁改'

景观绿化工程'交通工程'照明亮化工程'环保工程及道路综合整治等。

分部分项工程量统计

序号类别分部分项工程内容工程量统计备注

1新建车行道69264m2

2道路工程恢复车行道26980m2

3加铺车行道40480m2

砂40986.93m3

4预应力碎箱梁51279.8m2钢绞线2281.9t

主线高架钢筋9730t

5墩柱66*2根132根

6承台66座

7桩基66*4根264根

8青菱河帮预应力空心板1260m2

9宽桥桩基/墩柱30根

10人行天桥桩基46根

11排水工程雨水958m

12电力9930m

13管线迁改电信1739m

14信息管网4953m

2.6工程特点、难点及对策分析

1、工程地处市区地段,工程沿线为黄家湖大学城及居民居住集中区,

应最大限度的减少环境和噪音污染,确保周围单位正常的工作秩序及周

边路人的安全极为重要。

D施工期间尽量避开夜间施工

2)每天不间断的安排洒水车进行降尘,同时安排专人对施工范围内

的渣土、生活垃圾进行清理,绝不带尘进入市区。

3)严控生活用水、施工用水,采用泥浆车定期清理,防止其流入附

近水域。

2、红线内迁改工作未完成,工作面展开受制约。

积极协调相关单位根据项目制定的工期计划进行拆迁,确保施工作

业面的有序展开。

3、本工程为城市道路改造工程,原道路为进出城交通要道,施工期

间交通压力大。

因本工程为进出城的交通要道,车辆多。施工时将采取半幅施工、

半幅通行的方式确保施工期间的畅通。

1)请交管部门协助对本线路内的车辆进行限行。

2)修建临时便道确保施工及交通畅通。

3)安排专门交通协管员对本工程线路内的交通进行指挥。

4)施工期间设置夜间照明,交通指示牌/灯,路边防撞墩等相关交

通标志,引导交通有序畅通。

4、工期紧,梅雨季节对土方路基施工影响极大

为降低梅雨季节对施工的影响,我单位在施工期间将采取相关措施

将雨季影响降至最低。

1)加大机械及人工投入,采取“抢晴天,保雨天”的措施。

2)采取技术措施降低雨水的影响。

3)现场设置畅通的排水措施,引导雨水外排。

5、基坑开挖深度超3m,安全隐患大

本工程部分雨排管线的施工,埋置深度超过3m,同时须确保交通,

安全隐患大。

1)采取技术措施进行支护。

2)对基坑采取临边防护,委派专职安全员监督全线基坑施工。2.6.1

工程地处市区地段,最大限度的减少环境和噪音污染,确保周围单位正

常的工作秩序及周边路人的安全极为重要。

1)施工期间尽量避开夜间施工

2)每天不间断的安排洒水车进行降尘,同时安排专人对施工范围内

的渣土、生活垃圾进行清理,绝不带尘进入市区。

3)严控生活用水、施工用水,采用泥浆车定期清理,防止其流入附

近水域。

第三章施工总体部署及流程

3.1总体施工目标

3.1.1工期目标

我单位在接到中标通知后,将在第一时间内进场,首先进行前期的

勘察,方案策划,项目选址,临建的布置等,做好基础工作,为后续的

大面积施工展开打好基础,确保在招标文件的工期时间内交出满意答卷。

3.1.2质量目标

确保工程一次检查验收合格率100%,确保按照相关验收标准达到“优

良工程”标准。

3.1.3安全目标

湖北省安全文明样板工地,安全防护标准现场,杜绝死亡'重伤和

重大机械事故,一般事故安全频率不超过3%。。

3.1.4环保目标

按IS014000环境管理标准进行管理,采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办

法,尽最大努力控制废水'废气、废渣的排放标准以及声、色、光的污

染;实现绿色工地'绿色建筑,最大限度地保持施工现场周边良好环境。

3.2施工总体部署

3.2.1施工工区划分及队伍安排

全线2.77km的施工线路,由于各种工序、拆迁及综合管线穿插施工,

工期延迟较大。为确保施工工期,全线拟按照高架桥为界划分为三个工

区,共安排三个施工队伍平行施工。一工区:青菱河桥-高架桥起点;二

工区:高架桥段;三工区:高架桥落地点-工程终点。

根据施工工区的划分,各安排一个专业劳务队伍,各劳务队伍将安

排一个道路施工班组,一排水施工班组,一土方施工班组。根据现有及

施工过程中提交的作业面同时开展工作,将工期短、工序穿插制约的影

响降至最低。

3.2.2施工流程

本工程包含道路工程'排水工程'综合管线'交通及绿化工程。各

工区之间存在穿插施工。

施工顺序为:先对现状绿化带进行迁改,以便搭建施工便道,再进

行桥梁部分施工,同时根据房屋拆迁进度穿插进行管线施工,最后进行

道路拓宽。

3.3施工组织机构和管理方案

3.3.1项目组织机构与职责

我公司将针对本工程组织、建立有相关道路、桥涵等工程施工经验

丰富的管理人员和工作经验丰富的施工队伍,成立**公路(三环线-红霞

村)改造工程项目经理部。

项目部由七部一室组成,即技术部(含试验室)'工程部、物资部、

动力设备部、商务部、财务部'质安部'综合办公室。项目经理部组织

机构图如下:

项目经理

,1

I各专业施工处

1)项目经理职责

A、负责领导和管理项目经理部开展工作,主持编制项目管理方案,

确定项目管理的组织与方针,对工程的质量'安全'进度'成本'文明

施工及环境保护等全面负责,满足合同的各项要求;

B、确定项目经理部管理组织结构的构成并配备人员,制定项目经理

部的规章制度,明确有关人员的职责,全面组织工程施工以及接口的协

调管理;

C、接受项目公司、监理、业主'社会各方面的指导与检查;

D、与项目公司及监理单位保持密切的联系,随时解决施工过程中出

现的各种问题,确保工程按期或提前完工,确保业主的利益;

E、积极主动地处理好与项目部所在地政府部门的关系,确保当地政

府部门的利益,促使本项目成为当地的文明工地;

F、领导项目副经理'项目总工程师'项目商务经理和项目经理部各

业务部'室开展施工的业务工作,对项目经理部的建立'完善'实施具

有决策权。

2)项目副经理职责

A、在项目经理的领导下,全面组织现场施工活动,负责工程总体部

署,总体计划的管理,协调各部门关系,合理组织生产;

B、参与制定贯彻项目经理部的质量方针和目标,并组织实施质量管

理体系;

C、负责工程的组织'管理'生产,符合施工方案的实施要求,做好

接口的协调管理工作;

D、负责工程的人员管理'物资管理'设备管理和分供方的评审工作;

负责主要材料和设备的采购招标工作;

E、负责项目经理部的安全生产活动,加强对职工的环保意识教育;

负责建立项目经理部的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的管理组织体系;

F、负责施工现场的标准化管理,确保本工程达到“文明工地”称号;

G、负责对项目经理部的计划进度'实际进度进行调控,确保工程如

期完工;

H、负责组织'协调验收工作,最终交付后的服务管理工作。

3)项目总工程师职责

A、带头执行国家有关施工技术政策和上级颁发的有关技术规程、规

范和各项技术管理制度。对本工程质量'施工技术'负直接技术责任,

指导施工队工程技术人员开展有效的技术管理工作;提出贯彻改进工程

质量的技术目标和措施。

B、负责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及先进科技成果的推广和

应用。

C'具体负责组织对本标段工程项目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及质量

计划进行编制及经批准后的实施。

D、主持图纸内部会审、施工组织设计交底及技术交底。负责工程材

料设备选型的相关工作。主持项目计量设备管理及检验'试验工作。

E、经常深入现场检查和指导工作,指导和协助各施工区进行技术革

新活动。对施工中可能存在的质量通病及时纠正、预防措施进行审核。

解决工程质量中的关键技术和重大技术难题。

F、对本工程的劳动保护和安全生产的技术工作负责,结合工程特点

及施工进度,及时下达劳动保护和安全生产技术方案措施,并认真贯彻

落实。

G、及时组织相关单位和部门开展各阶段质量验收工作。

4)项目商务经理职责

A、直接领导合约、物资'设备的各项管理工作,负责对工程的合同

管理'工程结算。

B、监督各分包商的履约情况,控制工程造价和工程进度款的支付情

况,确保投资控制目标的实现。

C、审核各分包商制定的物资计划和设备计划,督促分包单位及时采

购所需的材料和设备,保证分包单位的工程设备'材料的及时供应。同

时作好工程成本控制、资金调配工作。

5)部门职责

A、技术部:主要负责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和安排计划的实施,技术交

底等工作,保证工程正常有序进行。

B、工程部:负责本工程的施工生产调度,协调各施工队伍关系及人

员机械设备调配,负责召开施工调度会,安排生产任务,对现场各工序

进行管理,解决施工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搞好各工序的衔接,缩短工

序循环。

C'质安部:主要负责工程质量的控制,材料试验及申报,原始记录

的收集'整理,监督'检查施工是否按照设计规范要求进行并负责工程

质量的检查工作。专门负责项目安全监察工作,对施工员'班组长进行

全面的安全技术交底,并检查执行情况。负责项目的文明施工及保卫工

作,保持文明、有序施工环境。

D、财务部:负责人事劳资'财务管理和全面核算,做好成本分析计

算,为项目经理提供决策依据;做好成本管理,加强经济合算,严格资

金管理和有效使用;根据项目工程的预'结算,进行工程款的收取与支

出。

E、商务部:负责合同管理'计量'统计、变更洽商及成本核算工作。

F、物资部:主要负责项目物资管理,组织好工程用物资的计划、采

购'运输'验收、贮存和出库发放工作。

G、动力设备部:负责工程所用机械的购买和租赁工作,并配合商务

部完成合同的签订。负责全部施工设备的管理工作,制定施工机械'设

备管理制度。参与设备的安装'检验、验证'标识及记录。参加本工程

项目验工计价,对各施工单位机械使用费用情况提出计量意见,评价各

单位机械设备管理情况。

H、综合办公室:负责办公用品采购,对外联络、文秘'外来访问接

待等。

3.3.2人员组织

根据工程规模和工期要求,成立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部管理人员

40多人,下设8支专业施工队,按进度要求,组织相应的人员按时分批

进场。高峰期人数510人。按施工最高峰月人数分配应为:

项目部:40人

排水管道施工两只队伍:50*3=150人

桥梁施工队伍:100*2=200人

箱涵施工队伍:10*2=20人

路面施工队伍:30*3=90人

后勤保障:10人

主要劳动力主要集中在道路施工队伍,排水施工队伍及人行天桥施

工队伍。

3.3.3机械设备投入计划

主要施工机械计划表

数量设备

功率、已使用

设备名型号、产合寿命

吨位、单位自租新年限

称地国计(年)

容积有赁购(年)

挖掘机美国1031860384

履带式台

徐州23518153085

推土机

振动压台

陕西88181080104

路机

静碾光

轮压路徐工1209540103

振动

板台

上海710100062

水稳摊

WTB750075台303083

铺机

手扶式台

日本2990062

冲击夯

装载机厦门125101000104

自卸汽台

青岛1613010200105

自卸汽

四川213台3010200104

平地机成都132台6420105

振动筛

北京50台310083

分机

拌合站WVB400110台110060

多功能

WTB750075台303083

摊铺机

吊车QY20B190台6501103

钢板桩

日本台320180

打拔机

钢筋切

江苏25台850362

割机

钢筋弯

湖南25台850363

曲机

3.3.4实验设备投入计划

试验检测设备计划表

序国别制造

号仪器设备名称型号规格数量用途

产地年份

1养护室(含配套)HWB-153060型1北京2010年碎养护

30

2抗压试模150*150*150国产2009年砂试块

3公路抗折试模150*150*1508组国产2009年砂试块

路基检

4弯沉仪LM3.63套国产2009

地基承载力检测地基检

5WG-V1套国产2008

仪测

5坍落度桶420*3203套国产2009年於

砂浆强

6砂浆试模50*50mm8套国产2009年

尼康2.M/尼康测量放

7全站仪3套日本2010年

TDM552线

测量放

8水准仪索佳4部日本2009年

线

3.4施工协调

3.4.1与主管单位的配合

项目部按期向主管单位提交工程的进度'质量'施工计划等各项报

表,经常向各主管部门汇报现场工作情况,以方便各主管部门对施工现

场的检查'指导,对项目上的重大问题作出指导性决策。

3.4.2与设计单位的配合

项目施工前,邀请设计代表对我方工程技术人员进行详细的图纸交

底,对施工中的合理化建议及设计变更及时和设计代表沟通,双方建立

良好的合作关系。

3.4.3与监理单位的配合

全面服从监理工程师的指导,及时邀请监理工程师对隐蔽工程'技

术资料进行检查、审核'签证。

3.4.4与市政、园林等单位的协调

项目部应加强与市政、园林等职能单位的沟通,取得其对项目施工

的大力支持,在破坏或挖除有关建筑物、树木的时候需征得有关部门的

批准,并在施工后于以恢复。

3.4.5与交通管理部门的协调

本项目在施工期间将会对沿线道路上的交通造成一定影响,在施工

前,应在武汉交警队办理相应的交通安全手续,得到交警部门的同意后

方能进行围档打围、交通改线。在施工过程中,为确保交通顺畅,应努

力争取得到交警部门的协勤。

3.4.6与管综施工单位的协调

在路基土石方、人行天桥、箱涵'排水工程施工时、与管综施工单

位密切配合,相互协作,既做好综合管线施工、又做好道路、桥梁、箱

涵、排水工程。

3.4.7与附近单位居民的协调

项目部在正式施工前贴出告示,做好抚民工作,尽量得到附近单位

居民的理解和支持,同时在施工中,加强环保意识,确保粉尘'噪音等

不超过允许范围。

第四章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4.1总平面布置原则及管理

1、为了减少各种料具的运距,组织现场的平面交叉流水作业,确实

做到文明施工,施工平面管理由项目副经理负责。

2、现场施工便道等做好维护工作,保持畅通。

3、现场营地入口处设值班室,张挂出入制度'场容管理条例、工程

简介'安全管理制度,教育职工维护良好的工作秩序和纪律。

4、进入现场的设备,材料必须按平面布置指示的位置堆码整齐,不

得随意堆放。

5、执行《文明施工实施细则》,定期进行检查评比。

6、工地现场的水准点'轴线控制点、电缆'电线等张挂醒目的标志

加以保护,任何人不得损坏、移动。

7、现场设门卫及警卫人员,禁止无关人员入内,维持良好的工作秩

序和劳动纪律,禁止打架'斗殴等流氓行为发生。

4.2减少临时用地对业主的受益

1、临时用地尽量少占农田耕地,多用荒地,以降低用地租金。

2、科学合理进行平面布置,以减少占用面积。

3、切实可行地安排生产计划,争取提前完成工程任务,减少用地占

用时间。

4.3平面布置说明

根据招标图纸结合现场反复踏勘和施工组织安排,根据本合同段工

程内容构成'路线走向,结合各个施工阶段特点,拟按阶段进行平面布

置。

1、开工进场时由于现场原有道路通畅,因此材料、人员及机械能通

过原有道路进入施工现场。由于在施工过程中,原有道路和拟修建的道

路部分重合而将被挖断,破坏现有运输,因此,进场后及时修筑运输通

道,并做好办公'宿舍临建、通电、通水及排污、排水沟的修筑工作。

2、路基及路面施工阶段:在此施工阶段,高架桥工程已施工完毕,

因此,可保证交通在高架桥上进行分流,保证下部道路的畅通。

3、排污、排水系统:利用原有排污排水系统。

4、水电布置:就近进行水源接驳和电源接驳,为保证施工用水用电,

水电管线沿途布置。

5、办公区及生活区拟采用租赁形式,节约施工占地。

具体布置图见附件二。

第五章施工进度计划及确保工期的技术组织

措施

5.1主要工程的作业期安排

根据投标文件对工期的要求,结合本合同段的具体情况,本方案拟

对主要工程的作业期作如下安排。

1、总工期控制目标:18个月(具体时间由市政府确定),竣工日期以

实际开工日期类推。

2、本标段工程在全过程施工中主要控制点:

见附件一:**公路(三环线-红霞村)改造工程总体进度计划。

5.2工期保证措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