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的日常护理与血压控制研究_第1页
高血压患者的日常护理与血压控制研究_第2页
高血压患者的日常护理与血压控制研究_第3页
高血压患者的日常护理与血压控制研究_第4页
高血压患者的日常护理与血压控制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高血压患者的日常护理与血压控制研究.docx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血压患者的日常护理与血压控制研究摘要:目的:研究高血压患者的日常护理与血压控制措施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某社区128例高血压患者,Excel函数法分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综合护理+定期血压监测护理。结果:实验组血压水平、并发症发生率更低,自我管理评分更高,P<0.05。结论:通过对高血压患者在日常中实施综合护理+定期血压监测护理效果显著。因此,可推广综合护理+定期血压监测护理。关键词:高血压;综合护理;血压监测;并发症;自我管理评分高血压病症在近年发生率较高,此病症对患者身心健康、日常生活等影响范围较广、影响力度较大、影响周期较长,若未合理管控高血压病症,还易导致患者产生心、脑、肾等各种并发症,加剧对患者不良影响,甚至危及其生命安全。针对此,还需在日常中加强对患者护理重视度,并充分保障护理措施全面性,加强对患者血压水平监测与控制力度,从而促使其血压水平控制在安全范围内,减少对患者不良影响,充分保障其生活质量水平。因而本文将主要研究高血压患者的日常护理与血压控制措施及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某社区128例高血压患者,Excel函数法分组,对照组平均年龄(64.51±3.25)岁,平均病程(6.46±0.49)年;实验组平均年龄(64.45±3.19)岁,平均病程(6.51±0.47)年,两组患者基础信息相近,P>0.05,可对比。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护理人员告知患者药物作用性并引导其坚持用药,告知日常饮食、运动对其血压水平的具体影响及健康饮食、合理运动的具体要求,引导患者具体改善。实验组:实施综合护理+定期血压监测护理,(1)护理人员主动了解患者高血压病程、近3月血压水平、日常饮食状况、性格特点、生活状态、服药状况及血压测量频率、体检状况、并发症发生状况等,以此综合评估并制定护理措施。(2)询问患者对高血压病症及高血压对自身生活、身体健康影响的具体看法,并引导患者倾诉内心烦恼、讲述内心需求等,针对患者身心感受表示充分理解,告知高血压病症高发群体、近年发病率、发病因素、坚持合理用药与保持健康生活、饮食习惯的作用性,分享既往高血压患者保持良好饮食、生活习惯后的生活状态、精神面貌等,促使其接受患病事实并改善心态。(3)了解患者服用药物、日常具体用药状况、用药后身心反应等,详细告知坚持用药的必要性与作用性、不合理用药危害性,向患者分享不合理用药案例,引导其保持合理用药的良好习惯。询问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状况并以此制定改善措施;告知长时间使用某种药物时可能产生耐药性反应及具体危害性,引导患者坚持每天测量血压并反馈血压水平变化状况,若有头晕、头痛、恶心等症状产生时,需及时就医、测量血压,降低对患者不良影响。(4)高血压患者还需加强饮食管理,在此过程中护理人员不仅需了解患者血压水平,还需了解其血脂、血糖水平、营养水平及饮食禁忌、家庭饮食文化、经济水平等,引导患者共同参与饮食方案制定,在此过程中告知其机体所需营养成分、相关食物富含营养成分及不同食物摄入量,引导患者加强维生素、微量元素补充力度。引导患者定期接受血糖、血压、血脂水平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调整饮食,促使其饮食合理性充分保障。通过语言讲述、科学报告展示、视频内容推送等多种方式告知烟、酒对血压水平、血管功能的具体危害,引导患者及时戒烟戒酒。(5)高血压病症对患者影响范围较广、影响周期较长、影响力度较大,进而导致患者负面情绪较严重。对此,护理人员不仅告知患者高血压病症相关知识,并引导其回忆既往生活、饮食习惯并以此具体分析,促使其充分意识到自身既往不良生活、饮食习惯,进而接受患病事实;引导患者了解急性心脑血管疾病危害性、致死率,并以此对患者具体开导,促使其充分意识到高血压病症是一种健康警示,促使其日常中通过保持健康生活、饮食、运动习惯及良好情绪状态,进而促使高血压病症可高效控制,降低病症对患者不良影响;引导患者加强与高血压患者、医护人员沟通力度,并积极参加各种集体性健康活动,引导患者培养兴趣爱好,从而高效改善其情绪状态。(6)合理运动不仅可促使血压、血糖、血脂水平均明显改善,还可提高患者机体素质水平、免疫力及改善情绪状态。对此,护理人员了解患者运动爱好并向其科普运动的好处,结合患者身体素质水平、年龄、生活环境等对其具体运动指导,避免进行剧烈运动,以循序渐进的方式不断延长运动时间、提高运动量,鼓励患者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告知患者若运动过程中产生头晕、胸闷、心慌等不适症状时,需及时停止运动并积极就医。(7)患者睡眠质量、作息习惯合理性同样对其血压水平产生影响,护理人员了解患者睡眠质量、作息习惯等并以此对其具体指导,引导患者通过保持良好情绪状态、睡前泡脚、保障房间安静等方式促使其睡眠质量提升,降低对血压水平的不良影响。(8)合理血压监测对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保障患者身体健康具有显著作用,对此护理人员引导患者购买家用血压仪并告知具体测量方法、测量时间、注意事项,根据患者高血压病症严重程度告知血压目标管理范围,帮助患者设计血压监测记录表并引导其坚持定时测量血压并准确记录,当血压水平产生异常时,需及时反馈并立即就医。护理人员还需定期对患者进行血压、血糖、血脂测量,根据测量结果评估各项护理措施落实状况并对患者具体讲述与指导,完善护理措施。根据测量结果评估并发症发生率,对患者具体健康知识、护理注意事项讲述。(9)长期高血压还易导致患者产生心脏、脑、肾等各种并发症,对此,护理人员及时通过语言讲述、图片展示、视频播放等告知患者各种并发症在不同阶段症状表现、危害性等,引导患者加强对其重视度并谨遵护理人员指导,及时做好相应预防措施,引导患者定时体检,根据体检结果完善护理措施。观察指标血压水平:包含舒张压、收缩压,通过血压计测量可得。并发症:包含动脉血管硬化、肾损伤、心肌梗死、视网膜疾病。自我管理评分:包含饮食控制、运动及锻炼、药物治疗、追踪血压、处理压力5方面,各项最高分均20分,分数越高,护理效果越好。统计学分析此次研究运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相关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t用于计量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用c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对比血压水平护理后,实验组血压水平更低,P<0.05。(如表1示)。表1对比血压水平(,mmHg)组别舒张压收缩压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前护理后对照组(n=64)102.34±3.7596.55±2.48162.58±5.49156.73±4.27实验组(n=64)102.41±3.7891.13±2.61162.63±5.53148.36±5.13t0.10512.0430.05110.032P0.9160.0000.9590.0002.2对比并发症发生率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如表2示)。表2对比并发症发生率(n,%)组别动脉血管硬化肾损伤心肌梗死视网膜疾病并发症发生率对照组(n=64)6(9.38)5(7.81)3(4.69)1(1.56)15(23.44)实验组(n=64)3(4.69)2(3.13)1(1.56)0(0.00)6(9.38)c2////4.614P////0.0322.3对比自我管理评分护理后,实验组自我管理评分更高,P<0.05。(如表3示)。表3对比自我管理评分(,分)组别饮食控制运动及锻炼药物治疗追踪血压处理压力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前护理后对照组(n=64)13.05±1.7715.97±2.039.86±0.8712.33±1.4211.24±1.2513.96±1.7510.44±1.4612.23±1.7510.58±1.1413.52±2.71实验组(n=64)13.16±1.7417.94±1.999.95±0.8416.27±1.5111.29±1.2817.22±2.0510.51±1.4816.98±1.2710.53±1.1116.89±2.63t0.3555.5540.59515.2070.2249.6760.26917.5740.2517.139P0.7240.0000.5530.0000.8240.0000.7880.0000.8020.0003讨论护理人员在对高血压患者实施护理时,由于此病症对患者影响范围较广、影响力度较大、影响周期较长等,对此护理人员在对患者实施护理时,还需充分保障护理措施全面性并加强对患者全面指导,促使其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护理能力均不断提升,从而降低高血压病症对其不良影响[1]。护理人员在对本次高血压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定期血压监测护理期间,先全面了解患者病症、生活、性格、健康意识及情绪状态等各方面信息并以此对其综合评估、制定对应护理措施,可促使后续护理质量因此有效保障[2]。其后全面了解患者认知水平、情绪状态等并以此对其健康知识讲述与思想引导、情绪开导,可促使患者健康意识与情绪状态均高效改善,降低病症对患者不良影响[3]。在对患者进行用药护理时,除常规用药指导外,护理人员还需提高风险意识,对患者实施不良反应、耐药性反应预防与改善护理,充分保障用药安全性,促进其病症有效控制,血压水平随之改善[4-5]。饮食护理过程中,加强对其血压、血糖、血脂等全面考量力度,可显著提升饮食健康性,促使患者机体各指标水平均明显改善,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护理质量随之再次提升[6]。护理人员还对患者实施运动、睡眠、血压测量、并发症预防等各方面护理,并在此中不断加强风险评估,有助于高效促使患者血压水平改善,并避免其产生其他不良症状,患者自我管理水平也随之显著提升,护理价值性也因此高效彰显[7]。综上所述,通过对高血压患者在日常中实施综合护理+定期血压监测护理效果显著,可促使患者自我管理水平、血压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改善,降低病症对患者不良影响,从而保障其生活质量水平。因此,可推广综合护理+定期血压监测护理。参考文献[1]邹雨薇.奥伦自理理论在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中应用对血压控制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4,14(1):78-80,90.[2]王晓丹,蒋佳,纪小静.基于互联网医疗联合体框架的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遵医行为、心血管风险事件发生率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4,43(24):4471-4474.[3]胡艳淳,姜彩辉.前馈控制理念结合多学科协作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4,43(21):3917-3921.[4]韩琳琳,康西红,蔡明群.维持性控制护理结合4R危机风险管理在高血压合并脑出血非急性期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2,28(9):76-79.[5]黄妙惠.基于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