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教学设计劳动的崇高与美丽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_第1页
第二单元教学设计劳动的崇高与美丽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_第2页
第二单元教学设计劳动的崇高与美丽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_第3页
第二单元教学设计劳动的崇高与美丽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_第4页
第二单元教学设计劳动的崇高与美丽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教学设计:劳动的崇高与美丽——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人文主题为“劳动光荣”,选入了三篇分别叙写袁隆平、张秉贵、钟杨事迹的人物通讯,一篇关于“工匠精神”的新闻评论,以及两首关于乡村劳作的古诗。“劳动光荣”的素养目标为“认识劳动的伟大意义,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传承与发展劳动精神”,深入体会“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思想。所以,引导学生认识“劳动改造世界,劳动创造文明”这一真理,教育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美德,培养新时代的青年学生树立无私奉献、锐意进取、勇于创造的劳动观念是本单元的教育目标。本单元属于“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要求学生“学习当代社会生活中的实用性语文”。从文体要求上来说需要把握新闻的特点,如分析通讯的报道角度,理解事实与观点的关系,抓住典型事件,辨析和把握新闻的报道立场,提升媒介素养等;学会写作人物通讯与新闻评论以及与之相关的新闻传媒类文体;提升日常社会生活需要的口头表达交流的能力。从学科核心素养发展要求上来说,侧重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思维品质提升。【单元教学目标】1.学习优秀劳动者的杰出事迹,体会“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思想,认识坚守与时间工匠精神在当代意义的意义与价值,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字诀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美德。2.学习通讯报道,学会准确把握新闻信息,学习典型事件和细节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分析报道角度,区分新闻事实和新闻背景,理解新闻的倾向,有意识的提升自己的媒介素养。3.学习新闻评论,理解新闻评论所依据的新闻事实与评论立场、观点的关系,理解品论的舆论导向性。学习社会现实提出观点并合理阐述的写法,体会新闻评论直面现实,有的放矢的问题特点。4.鉴赏表现劳动生活的古代诗歌,体会劳动之美,自觉地在学习实践中丰富社会生活的认识和美好的情感体验,增强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5.掌握时评文的特点。学习时评文的写作技巧,培养正确的人生态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单元情境创设】完成一个“致敬劳动者,传承劳动美”的校园主题月宣传宣传橱窗设计。从情境任务及课文文体特点出发,从引导学生整体感知“劳动的崇高与美丽”并进行交流,到分别从人物通讯和新闻评论两种文体探究不同文体对劳动者的表现及对劳动观的表达,在掌握不同文体特点的基础上,完成制作宣传橱窗卷首语、美丽劳动者宣传专栏、身边的美丽劳动者专栏、劳动精神结束语等栏目。【单元设计构想】分四个课段,9课时第一课段:感受劳动之美(2课时)第二课段:讲好劳动故事(3课时)第三课段:评论劳动观(2课时)第四课段:我的作文表达(2课时)【课时任务设计】第一课段:感受劳动之美(2课时)第12课时:感受劳动的崇高与美丽,并分享交流自己感受任务一:感受劳动崇高与美丽,体会不同文本中的劳动活动:阅读感受本单元文学作品中劳动的崇高与美丽,了解本单元三篇人物通讯、一篇新闻评论及两首古诗的基本内容,能体会到不同文体作品中表现或倡导的积极向上的劳动精神或劳动状态。任务二:能结合课本内容表达出自己的感受

活动:认识劳动的崇高与美丽,分享交流,撰写校园主题宣传月橱窗卷首语。示例一:“凿井而饮,耕田而食”,乃我国古代先民劳动生活之方也;“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是陶隐士对劳作的不懈追求;“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可为中华农民生生不息用勤劳书写劳动之彼方荣光。要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离不开孜孜不倦地耕耘,离不开业精于勤地劳作。劳动之作扭乾坤,彼方荣光耀千古!示例二:劳动,是一种无声的诗篇,是一种无言的力量,它塑造世界,创造奇迹,也彰显着人类的精神。自古以来,劳动就被视为一种美德,它不仅仅是为了满足生活的需要,更是一种精神的追求,一种对自我价值的实现。因此,我想说,劳动最光荣。第二课段:讲好劳动故事(3课时)第35课时:讲好劳动故事,学习写作技巧任务一:讲好劳动者的故事,学习人物通讯的写作技巧

活动1:学习第4课,了解袁隆平、张秉贵、钟扬的事迹、精神,认识人物通讯在选取材料和组织材料上的匠心,体会叙事技巧,体会通讯通过细节来表现人物。总结:围绕主题,选取能够突出人物个性的典型事例,使人物生动,形象丰满;除一般的刻画人物的方法,特别注重细节描写,使人物栩栩如生;小标题使用,条理清晰明白。活动2:为袁隆平、张秉贵、钟扬的各写一段话,另外选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一名为他写一段话,作为橱窗第二部分内容。示例:袁隆平: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张秉贵:售货水平“一抓准”,语言交谈“一口清”,服务态度“一团火”。面对每一位顾客,主动热情是他,细心周到是他,诚恳耐心也是他。家人与工作之间,哀伤永远藏匿于笑脸之后。他是首都人民心中的“燕京第九景”。钟扬:超越海拔六千米,抵达植物生长的最高极限,跋涉十六年,把论文写满高原。倒下的时候双肩包里藏着你的初心、誓言和未了的心愿。你热爱的藏波罗花,不屑于雕梁画栋,只绽放在高山砾石之间。任务二:以人物通讯形式对身边优秀的劳动者进行报道。

活动:寻找身边最美劳动者:学习人物的写作技巧,为一名学校优秀教师写一篇短文,作为橱窗第三部分内容。我身边的好老师在教育的广阔天地里,每一位教师都是一颗璀璨的星辰,他们用知识的光芒照亮学生的心灵,用无私的奉献书写着教书育人的华章。有这样一位老师,他以独特的魅力、深厚的学识和无私的爱心,成为了我心中的楷模,他就是孟曦老师。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走进孟老师的课堂,就像走进了一个充满魔力的世界。他总能用最简洁明了的语言,将复杂难懂的技术动作一一拆解,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到应学的知识和体育技巧。更难能可贵的是,孟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他鼓励学生们敢于质疑、勇于探索,遇到问题时是师生共同解决而不是教师的“一言堂”,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在他的课堂上,没有枯燥的说教,更多的是师生配合,共同学习,相互探索。二、关爱学生,如沐春风孟老师对学生的关爱,体现在每一个细微之处。他不仅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在课上每当有学生遇到困难或挫折时,孟老师总是第一个伸出援手,用温暖的话语和鼓励的眼神,帮助学生重拾信心,勇敢面对挑战。他还会利用课余时间,在体育组窗前或操场组织学生对所考内容进行练习,帮助他们快速提高体育成绩,用真诚和爱心搭建起师生之间的桥梁。在孟老师的关爱下,学生们真心实意的感受到了老师的良苦用心,也更加珍惜在校的学习时光。三、以身作则,树立榜样孟老师深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道理。他始终保持着对教育的热爱和执着追求,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在工作中,他严谨认真、一丝不苟;每当我们在训练和教学中遇到困难时他都与我们进行指导和讨论,引导我们走出困境。在生活中,他乐观向上、乐于助人。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教师的责任和担当,为学生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在孟老师的影响下,学生们不仅学会了如何学习,更学会了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孟老师就是这样一位好老师,他用自己的智慧和爱心点亮了学生的心灵之灯,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教育的真谛。他是我身边的榜样,也是我不断前行的动力。第三课段:评论劳动观(2课时)第67课时:新闻评论劳动观任务:劳动观的有力表达,新闻评论的立场和角度,理解新闻评论的观点和现实针对性,能选择角度对某一新闻进行评论。活动1:学习第5课,明确作者观点和立场,理清论证思路,明确新闻评论的现实针对性。活动2:学习写作新闻评论,选角度对本单元三篇通讯及学生所写通讯进行评论。新闻评论:《心有一团火双,温暖众人心》以人民为中心把握生命的质量,扩展世界的广度“创造新陆地的,不是那滚滚的波浪,却是它底下细小的泥沙”《繁星

春水》中,冰心对于平凡与创造是这么看的。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身为一代科学大伽,爱因期斯坦并不是离群索居、“躲进小楼成一统”,而是立足于社会,奉献于全人类。时代在召唤全人类行为的统一性,而这与奉献精神不谋而合。只有像张秉贵一样坚守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为人民与社会的发展散发出自己的光和热,人类才可以忽略国籍、身份的限制,共同为未来拼搏,令时代喝彩。古来万事东流水。秦始皇为求长生不老,炼青丹谋天下,却未能成功,连华丽的阿房宫也毁于一旦;符坚浑然不顾民族矛盾,便索取八十万大军,结果东晋八万精兵以少胜多,前秦淝水一役后便难以重振旗鼓。人性常常善于索取,怠于奉献,以得到为乐,以失去为悲。殊不知,人类最大的智慧,就在于脱离原始动物的原始撕咬,将远方和他人放在心间,在披荆斩棘中实现生命的价值,在无悔奉献中获得极致的喜悦。奉献实乃人生必修的课题,奉献精神和当今社会精致的利己主义恰是对立的,也就是说,不能侥用小聪明矫揉造作,而是一种心怀苍生的豪气,一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情怀,在看似愚钝、固执、痴傻的外表下释放自己的光与热,感染更多的,形成奉献人民、奉献社会的良好风尚,推动社会文明与进步,促进国家繁荣与发展。人生一世,草木一春,来似风雨,去似微尘。看似微不足道的存在,亦被社会所需要。生命的意义是至高无上的,但仍可以把握生命的质量。奉献的意义之于生命,在于生活而不苟活,平凡而不平庸,在于被世间痛吻仍能报之以歌,敢追,敢闯,敢梦。“你无法延长生命的长度,却可以把握它的宽度,无法预知生命的外延,却可以丰富它的内涵,无法把握生命的量,却可以提升它的。”人生一世,如白驹过隙。只有摆脱名利的囚笼,将人生理想与国家命运相连,献身社会,才能找到那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包容之心,终成璞玉;奉献之举,终有所就;生如逆旅,一苇以航,驶向世界的尽头。活动3:写橱窗结束语。示例一:劳动谱写时代华章,奋斗创造美好未来。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正是亿万人民的辛勤劳动,创造着幸福美好的生活,成就了一个欣欣向荣的中国。耕耘在希望的田野,中国饭碗端得更稳更牢;奋斗在忙碌的生产线,高质量发展涌动澎湃活力;攻关在日新月异的科技前沿,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实现……辛勤劳动、无私奉献,不仅构筑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也铸就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示例二:新世纪的曙光照耀世界,或脑力或体力劳动为我们带来许多翻天覆地的变化。上天入地、飞驰翱翔,各行各业劳动者坚守岗位、辛勤工作所取得的卓越成果。国家“二十大”已明确提出要高质量发展,努力开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工作新局面,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更要讲好劳动故事,托举中国梦。第四课段:我的作文表达(2课时)第89课时:写人要关注事例和细节任务一:指导写人记叙文写作1.选取典型事例:事例要真实,贴近生活;事例要新颖。2.了解细节描写的方法:使用多种修辞手法,比喻、拟人,语言生动形象;从多感官角度描写,视觉、嗅觉、味觉,切入角度细腻入微;动词使用精准传神,富有画面感;叠词的使用,让语言节奏感强。任务二:写作【作文题目】教过两代人的山村小学教师,护佑生命的医护人员,精心擦拭每一块玻璃的保洁阿姨,春耕秋收辛勤劳作的农民……生活中,有很多平凡的劳动者值得我们关注,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不少事也可能触动我们的心灵。

请写一个你熟悉的劳动者,不少于800字,题目自拟。【审题分析】一、审题确定写作的主要对象

选定一个具体的劳动者身份(医生、快递员、外卖小哥、工人......)

二、审题确定主要内容1.记叙劳动的事件(典型事例)2.描写劳动的画面或描写劳动者的动作语言神态或描写环境3.议论劳动的价值意义4.抒情,表达“我”对劳动者的赞美我们要写的是一个劳动者,还必须是我们熟悉的人,而且他们身上发生的事情能够触动我们的心灵。那么,我们在选取典型事例时就要考虑以下几点:①是什么事情触动了我的心灵?这些事情是否能够体现对方普通劳动者的身份?②心灵被触动的原因是什么?③心灵被触动的结果是什么?使人奋发、感动,还是有所感悟,受到启迪?④我对触动我的人持怎样的态度?【范文引路】

老田我从爷爷的嘴里听说过他,却可能从未真正注意过他。他就在那里——在街道上,在超市里,在我家附近。他就像周围景色的一部分,不可或缺,他又仅仅是一个小角色,多年来,在他该在的地方静静等候着。某一天,我终于听到了他的名字:老田。他住在人口密集的老弄堂里,是居委会的一员,也是热心的“绿色志愿者”。每到周末,身着绿色志愿者服装的他就会挨家挨户兜上一圈,送上亲口播报的最新社区新闻——大到哪家哪户即将拆迁,小至哪边菜场青菜便宜,“社区百事通”果然名不虚传呐。早上,听到深沉稳重的笑声,我知道我该起床了,八点半——“闹钟先生”从不迟到。即使如此,我却是从来认不出他的:在他脱去那件显眼的绿色马甲后,他仅仅是一个不起眼的子,没有电影中老迈稳健的步伐,更没有小说里沧桑睿智的目光。与这个和善的老年人对上号的,似乎只有他一张嘴,从言语中自然流露出的乐观和亲切。不过在四十年前,意气风发的他却是另一个人——他曾是老上海“地主家的孩子”,挥霍了家里最后一笔钱后,不得不来到这个小小的弄堂求生。起初,他沉沦在失去一切的痛苦和悔恨中。幸好,在那段不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